第一篇: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我校教师练就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基本功,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决定从2009.9.20日起,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
教师基本功培训领导班子:
组长:田义民
副组长:赵云
成员:全体班子成员及年级组长
一、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二、培训目标
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通过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和展示活动,使我校教师在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能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培训原则
1、全员参与、分类培训:为了保证培训活动的效果与质量,培训活动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个层次,分学科组织培训活动。
2、注重过程、突出实效:基本功培训目标是提升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各教研组必须精心设计培训活动的计划和内容,狠抓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培训效果。
3、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在注重整体提升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注意树立典型,打造精品,为基本功水平高,学科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搭建好展示平台,让他们在不同的平台上充分展示风采。
四、培训方式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学科、分阶段集中培训和自我研修相结合、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校本培训和自我研修形式为主。
五、培训内容
1、电教培训
2、说课培训
3、钢笔字培训
六、培训进程
1、宣传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日前)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意义,使全体教师认识和了解课程改革对教师基本功的新要求。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培训方案。
2、学习培训展示考核阶段(2009年12月11日-2010年5月)对照教师基本功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培训和训练,全体教师
全员参与;鼓励先进,打造精品;学校每学年对所在学校的教师进行基本功实践考核。
3、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7月)。
七、保障措施
1、为确保本次培训活动有序、高效进行,学校成立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领导小组。
2、学校将对各组的基本功培训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3、各组要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要确保基本功培训的时间。教师必须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时间:2009年9月
第二篇: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我校办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本着“日常训练、集中展示、以赛促练、过程管理、综合评价”的原则,特制定本教师基本功训练方案。
二、训练内容及要求
1、语言基本功
结合学科教学,自选文本自我训练,要求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简明、准确、通俗,富于启发性、层次清楚。
2、书写基本功
钢笔字:以精选美文片断为训练内容(见训练材料),间周交一页“钢笔字训练”作业。
粉笔字: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精选部分古诗为训练内容,间周完成“教师粉笔字训练板面”。
毛笔字:根据内容自主训练(训练场地:书法教室;训练时间:周二上午第2节下午第2节、周四上午第2节下午第1节),间周交一张毛笔字作业纸。
整体要求:书写工整,美观大方。
3、教学媒体基本功
加强电脑实用技术的训练与运用,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rd)和课件制作(Powerpoint),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项培训与考核。
三、评价方式及权重
1、钢笔字(20分):交作业一次计2分,评价优一次加1分,学期末合计按20分折算。
2、粉笔字(20分):在训练板面书写一次计2分,评价优一次加1分,学期末合计按20分折算。
3、毛笔字:两周交一次作业(内容指定)计2分,评价优一次加1分,学期末合计按20分折算。
4、普通话(20分):学期一次性考查,抽签选定朗读篇章,录音备评,完成者计15分,优秀者计20分。
5、班班通使用情况(20分):按时参加培训一次计1分,使用白板一体机上一次公开课计5分,评价优一次加2分,学期考核达标者计满分。
四、数据处理及奖惩
1、单项评价前三名、综合评价前六名予以通报表彰和奖励。
2、考核结果计入教师业务成长档案并在考评中予以体现。
3、综合考评60分以下者视为不合格。
五、组织领导及措施
本方案由校长室组织领导,教导处组织实施,级部主任负责日常训练落实,学校成立相应检查评比小组,各项数据忠实过程、详细记录。
第三篇: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2010(定稿)
珠固乡中心学校
2011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我校中小学教师练就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基本功,并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开展2011年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
一、培训对象
全校中小学教师。
二、培训目标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通过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和展示活动,使学员在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成为能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培训原则
1、全员参与、分类培训:本次培训为全体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为了保证培训活动的效果与质量,培训活动分校级和教研组组织培训活动。2、注重过程、突出实效:基本功培训目标是提升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必须精心设计培训活动的计划,狠抓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确保培训效果。3、整体提升、打造精品:在注重整体提升教师基本功的同时,也要注意树立典型,打造精品,为基本功水平高,学科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搭建好展示平台,让他们在不同的平台上充分展示风采。
四、培训方式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学科、分阶段集中培训和自我研修相结合、开展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校本培训和自我研修形
式为主。
校级集中面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教师基本功培训专题讲座,共4天24学时。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和研讨,共2天12学时。
学校要将教师基本功培训作为近三年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五、培训内容
1、模块学习(详见《珠固乡中心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学习模块设置》)。
2、基本功实践考核(详见《珠固乡中心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实施方案》)
六、培训进程
1、宣传准备阶段(2011年4月)
各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意义,使全体教师认识和了解课程改革对教师基本功的新要求。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培训方案。
2、学习培训展示考核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1月)
学校对照教师基本功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培训和训练,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学年对所在学校的教师进行基本功实践考核。
3、总结交流阶段(2011年12月)。
七、培训管理
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参加教师基本功培训,且培训成绩合格,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纳入中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管理档案。
八、保障措施
1、为确保本次培训活动有序、高效进行,学校成立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本校教师基本功的组织培训工作。
2、每学年,学校将对各教研组的基本功培训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并对培训考核工作好的教研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3、各教研组要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要确保基本功培训的时间。教师必须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4、各教研组要定期做好基本功训练的总结、表奖及经验交流等工作,要把基本功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进城考试、职务评聘晋升和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
5、培训所需经费
各类培训由学校专项经费支出。
珠固乡中心学校 二〇一一年三月
第四篇:教师基本功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针对我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专项发展突出,专项运动能力强,但教学基本功较薄弱的现象,为了提高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能力,加强任职后继续教育的管理,按照市《关于对全市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的通知》要求,制定江岸区2009年中小学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具体要求安排如下:
一、培训对象
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男性教师年龄不满45周岁,女性不满40周岁。(兼职体育课的非专职教师可作参考)
二、培训时间
1、原则上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由体卫艺站统一安排。
2、每学期培训总时数不少于10学时,每次培训不少于2学时。
三、培训形式、方法及要求
1、以区级集中培训形式为主,以技术学习和技能操作为主要方法。
2、授课人员体卫艺站拟聘请有关专家、市区学代优青、中心组成员、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有某项专长的教师担任。
3、参加培训教师必须参加全部基本技能考评,考评不合格者可申请补考,补考安排集中进行,全部合格者视为培训合格。
4、各中小学应积极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培训,体卫艺站加强组织与管理,每学期结束前将参加培训教师的出勤及考评情况进行反馈。
四、培训内容、基本标准和考评要求
1、队列与体操队形口令
内容:按纵队、横队整队集合、解散、集合、由左向右,由右向左不同形式的报数、蹲下、起立、向前(左、右、1、3步)走,向后(几步)走,齐(跑、正)步走、立定,向不同方向看齐,单双臂向不同方向看齐。三面转法,三面转走,多种走(跑)队形变化的指挥口令等。
标准:每个教师喊正确口令不少于15个,准确,有力度,有节奏。
每个教师喊动作口令时与自做动作统一,动作不少于10个。
要求:考评中每个教师口令与动作为零失误,被考评为达标,考评中出现一次技术失误,评为不达标。
2、五步拳
标准:单个动作名称与口令准确,每个动作规范,成套动作成熟。
要求:考评中能说出单个动作的名称,能准确熟练地完成全套动作,出现一个动作名称失误或者示范动作失误,评为不达标。
3、徒手自编操
内容:自编4节徒手操(上肢运动、全身运动、下肢运动中自选4节)标准:能按编操原则编4节操,每节4个8拍。口令、口哨指挥的节奏与动作统一,动作姿势规范,到位准确,连贯有力。
要求:考评中能说出名称,自喊口令自做2节,自吹口哨自做2节。做操时有任何一节中有口令,口哨与动作脱节或者失误,评为不达标。
4、划线
内容:无尺丈量划直线,长度为18——22米。
无尺丈量划园形,半径为3-5米。
标准:直线、圆形无尺丈量距离准确,线条均称、线直,形园。
要求:考评中划直线离指定距离要求相差值不得少于或者多余0.5米,画圆形离指定距离要求相差值不得少于或者不得多余0.3米。直线不直,圆形不圆,出现任何一种失误,评为不达标。
5、体操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方法
内容:体操教学垫上运动“前后滚翻”“支撑跳跃、分(屈)腿腾跃”动作的帮助与保护。
标准:能准确熟练掌握4种帮助与保护方法,站位正确,手法正确。
要求:考评4种方法中,出现任何一种站位和操作手法的失误,评为不达标。
6、篮球
内容:略
标准:略
要求:略
7、体育理论
内容:体育论文的撰写;《江岸区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管理规程》的学习和解读
标准:略
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书面考查形式进行
附件:
一、江岸区中学体育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安排表
二、江岸区小学体育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安排表
第五篇:教师基本功培训总结
教师基本功培训总结
为加强教师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思想,磨练教学内功,提升育人品位,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以适应新课程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的要求,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夯实业务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举办了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目标明确,起点高远
本次测评,是在认真落实上级教师基本功培训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的。是以关注教师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教育均衡发展,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强化双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最终活动目标。
此次活动,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贴近教学。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普通话、粉笔字、简笔画、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在形式上,力求新影独特,追求实效。通过高标准目标的设定和有效培训安排,将其定格为教师展示基本功、展现独特教学风貌、引领科学课堂教学方向的高标准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广大基层教师,以“关注教师、聚焦课堂、提升质量”为教育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本次测评,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校老师全员参与。学校领导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工作的有关事宜,协调管理,确保测评的有序进行。教师们都能作到认真对待,认真准备,使整个培训过程严禁有序、高效务实。全体教师,无论语数还是综合教师,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培训。特别是老教师,每天利用课余的时间到电脑室进行练习,并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在最后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硕果累累,成绩突出
纵观本次培训,我们欣喜地发现,此学期基本功培训举办的非常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1、本次测评团队精神突出,教师参与热情高涨,表现出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展现出我校教师的风采。
(1)、老教师与年青教师相互学习
老教师都写得一手好字,这次活动中,他们教年轻教师写粉笔字的方法,从笔划到结构,教得一丝不苟,使年轻教师们受益匪浅。而年轻老师则教老教师学习制做电子表格、课件、电子画图,使得老教师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渐浓,收获颇多。
(2)、教师的认真精神是教师基本功培训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
所有的教师克服了一切困难,无论是家里有事、孩子有病等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培训。他们以超强的业务水平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
本次培训中,孙红梅简笔画,韩艳慧的计算机,王静的粉笔字,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
2、这次培训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展现了课改以来教学工作的丰硕成果,切切实实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四、完善反思,查找不足
总结本次基本功培训,我们也不应该回避暴露出的问题:
1、一些教师对新型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理解的不是很到位,导致教学设计的意图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反映到实际中就是,课堂设计呆板,不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手段陈旧,不能有效驾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够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学生特征分析;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不是十分清楚,缺少具体的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评价等项目。
2、参加决赛的教师中有些人教育技术能力不达标,在课件制作方面还应提高,对课件的针对性、实用性、示范性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