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需要反思如何“下基层调研”(陆家嘴街道纪工委 沈熙民 0301
我们需要反思如何“下基层调研”
姓名:沈熙民
单位:陆家嘴街道纪工委
网名:大洋飞鱼,老兵
发布网站:东方议事厅
发帖时间:3月1日6:46
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重提“四个危险”、“三个意识”,明确要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从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到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都振聋发聩地强调了“四种危险”: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如何应对、化解“四种危险”,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严峻问题。我们所面临的“四种危险”,最危险的莫过于脱离群众,要化解“四种危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从不脱离群众做起。
但时下“到基层调研”的问题不在下不下基层,也不在去哪里的基层,问题的症结是下基层调研的感情和作风。事实上,各级官员下基层调研的并不少,但多是坐在车上,隔着玻璃,一晃而过;所看的“点”,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先进典型”,而且需要调研的对象什么“该 1
说”、什么“不该说”,早被认真培训过。在会议室听了基层领导汇报,到现场边看边问,结果都是“亮点”与“经验”。群众究竟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弄得调研的领导们一头雾水。其实,有的下去调研,本来要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形式,而不在于真实!邓小平曾指出:“能不能深入下去,工作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是不是以身作则,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搞好调查研究,有助于掌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广集科学决策的智慧,提高科学办事的效率,有助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出实践特色。
走出去。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占有第一手材料,掌握第一手情况。光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不行,光阅读基层上报的材料也不行,闭门造车想当然更不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看别人筛过的信息易失真,凭想象杜撰情况更是失职。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走出去,走出机关办公楼,实地考察、实地询问、实地感受,真正把本单位本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上级部署的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好。
走下去。调查研究的土壤是基层,调查研究的营养是群众。离基层越近,离真理就越近。“春江水暖鸭先知。基层居民群众既是正确决策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错误决策最直接的受害者。本单位的情况,基层居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要往下走,深入基层、深入居民、深入一线,多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多到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问需于居民,问计于居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办法,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走进去。调查研究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浮漂和应付。如果搞形式主义,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那么,就是下到基层调研,也很难听到真话、察到实情。只有真正走进基层居民群众的心里,与他们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使他们敢于暴露真实思想,敢于提意见、说心里话,才能全面了解掌握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知道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深入,而且要“心”入,真正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基层居民群众打成一片,掌握第一手材料,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