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有效策略(冯洁莲)
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有效策略
广东广雅中学冯洁莲
一轮复习已掌握了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但这些知识仍是零散的,要想达到高考水准,就必须进行二轮复习。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主线,突出重点、渗透考点、联系热点,把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构建出知识链、知识网,实现知识的重新有效整合。第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一、近年来高考命题趋势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分析来看,生物学科命题存在几个特点:(1)重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即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操作等的考查;(2)更加重视对生物学科素质和能力,即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的考查;(3)实验考查的地位显著提高,尤其是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命题的;(4)命题情景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科学成就,展示社会热点,不再是单纯地考查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重视考查从新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能力;(5)生物图、表等资料信息题的考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万事皆有规律,诸事都有技巧”。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二轮专题复习,应该做到以“纲”为本,以“本”为纲。所谓以“纲”为本,就是根据2013年《考试说明》了解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及考试要求。以“本”为纲,就是以课本、精要笔记本、错题本、好题本等作为纲领性资料,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零乱知识系统化、规范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总结归纳错题的关键所在,从知识缺失、试题设问的茫然、回答惯性的陷阱等方面领悟应对技巧;寻找“纲”与“本”的联系,实现“纲”与“本”的有机整合,力图从试题的“取材”和“立意”真正做到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二、高三生物教学二轮复习有效策略
(一)合理制定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高考的核心不单是学生对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而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变通性、完整性、连贯性、敏锐性和精确性的全面测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考查。“题海”战术所培养出来的熟练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合理制定出二轮复习计划具有重大意义。
1、时间安排:历时2个月,即3月和4月。
2、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回归课本、抓基础知识的同时,二轮复习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细胞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和生物与环境这几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知识的主线,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要特别留心,可以结 1
合手上的资料,分析涉及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这部分知识考查的特点和规律,突破重、难点,使自己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将考纲内容进行重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高三二轮复习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这是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有效性的基础。
(二)夯实基础,重视概念原理的理解,强化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在最后备考阶段,一些学生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纯粹为了做题而做题,结果容易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甚至在高考期间出现“头脑空白”的感觉。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要提醒学生复习要万变不离其中,还是要以教材为主。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是必考点,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做到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综合运用,从而做到基础题、中档题全做对,力争解决更多的难题。
二轮复习要抓好专题过关,通过专题复习,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按体系分专题包括:(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细胞的代谢;(3)细胞的生命历程;(4)生命活动的调节;(5)遗传、变异和进化;(6)生物与环境。
2、按实验分专题包括:(1)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3)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4)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3、按题型分专题包括:(1)选择题的解题技巧;(2)材料信息题的解题技巧;(3)图表题的类型和解题技巧(图示、表格、直角坐标曲线等);(4)生物学中的数学计算专题;(5)生命科学史专题复习专题;(6)课本具体实验专题;(7)生物高考的实验设计题型与解题技巧
4、按热点分专题包括:(1)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等);(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等)。(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
(三)提高能力是二轮复习的重要目标
后阶段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编写试题的原则是:体现教材的特点,符合考纲要求,体现新颖、准确与导向性,这有助于学生疏理归纳训练。后阶段复习每周要进行一次综合测试,让学生适应综合考试的方式。力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1、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是:一是,在复习每章节时,将该节教材中标明的实验和教材中隐含的实验改成实验设计。二是,进行实验专题训练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的技巧。三是,强化训练,让学生进行较多的实验设计训练,在做中学。
2、加强识图、识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轮复习做法与第一轮相似的地方:一是,将教材中的文字“翻译”成图表;二是,将图表“还原”成文字。不同之处:一是,增加图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将多个生理过程进行综合,形成一个大图表。
3、加强分析问题、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高考题中的非选择题,几乎都是通过分析,然后选择应用哪一种基础知识进行解答。所以,在后阶段复习中,应通过针对性地选择试题和透彻的讲解,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与题之间建立起桥梁,学习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时,翻开课本学生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久看生厌,况且,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地工作,很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疲劳感,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应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复习的方式和呈现知识的形式方面要换一个新面孔,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并适当拓展和引伸单元课题知识,运用组织策略,将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信息加以整合,把握相关知识的交叉结合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以便深入领会知识,为提取和运用知识创造条件。
(四)归纳解题技巧是二轮复习的关键
二轮复习要密切注意高考相关信息及走向,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可归纳解题技巧如曲线坐标题、图形图表题的解题技巧、遗传系谱图鉴别技巧、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技巧、生物单项选择题、双选题解题技巧、材料信息题解题技巧、实验题解题技巧等。尤其要提高学生实验题解题技巧。近几年的高考侧重实验能力的考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复习中应充分重视实验的复习,尤其是实验设计题,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要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强化课本中的经典探究实验,为实验设计打好基础;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等。高考题中实验题的比重逐年增加,笔试中探究实验的考查重点主要是设计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具备作出假设、设计对照、设计实验步骤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能分析和预期实验的结果,并能够加以处理和判断等。
(五)引导学生及时纠错、善于反思、学会积累
二轮复习要注意指导学生疏理一年来复习的内容,查漏补缺。其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益,取得主动权,这阶段要指导学生培养并加强考感,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要规范,回头仔细看看前两个月的卷子,反思、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注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务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每次考试、练习都难免做错一些试题,如果能及时地纠正错误,把错误降到最低点,也就是把成绩提高到了一层。“只要出错,一定攻破,不能再错”,在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平时尽量把自己做错的题、综合性强的好题分别贴在不同的本子上,在每次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题目再看一遍,能提供解题思路、方法等。
(六)联系实践,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
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具有材料背景的新情境问题已逐渐演变为主流题型,且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解题时不要被题目中材料信息的外表所迷惑,这些新情境只不过是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其知识落点仍在教材中,而且通常是试题材料越新,涉及的知识方法反而越简单。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学习时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的知识、血糖与糖尿病、细胞呼吸与农业生产、果蔬和粮食种子的储存等。
(七)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要使二轮复习有实效就要十分重视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研究工作。
1、对高考命题的研究
从历年高考试题的整体研究中找共性;从2012年各类试题的研究中找趋势;从对相同考点试题的对比研究中找变化;从各种模拟试题的集中研究中找动态和新意,从而跳出凭经验、走老路、程式化复习的框框,开拓性地抓复习备考。
2、对新考纲的研究
每考纲的变化特点是: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其基本知识结构不会变,所以,研究不是求新索异,而应该从考纲的整体修订的立意来分析,从去年考纲内容和高考改革新动向预测新考纲走向。
3、对复习教学的研究
对复习教学的研究主要是要解决二轮复习课无趣味、无新鲜感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将旧知识讲出新意来,讲出规律来,试题讲评也不能只是就题讲题,而是要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平常教学固然能见水平,但复习教学才更见功底。
4、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或自负、或自责、或自卑,学生出现心理异常大多在行动上或学习上会有异常表现,任课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将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以饱满的热情迎战高考。
(八)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原则
(1)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操作:一是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高考复习的主人;二是引导学生注重对知识体系网络整体掌握,不当浩瀚题海的“奴隶”;三是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复习训练的难度;四是复习不求面面俱到,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为复习的主攻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
(2)突出学生在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
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的时间,坚持每节课用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再提醒学生看起来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实内涵深厚的知识。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多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难度大的典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形成多元化的结果,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弄懂。再者,给学生创造复查、整理、运用知识的机会,在基础复习阶段,旧穿插综合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
(3)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挥“主动”精神
比如: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树上结的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渐渐地多数人习惯了,发展到后来,一般学生也就提高了兴趣和信心,面对能力题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局面。
2、把握复习内容——形成“三点”知识体系
(1)紧扣考点不离纲。所谓考点,指的是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全国高考生物科学考试说明》(即考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试卷考查内容都在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要理清2013年《考试说明》中的新增考点、删去考点、合并考点、修改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2)围绕热点勤查练。所谓热点,指的是历届高考中反复测试的知识要点。例如:基因工程、生态农业、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等。这些热点都与教材中的知识有着点、线、面的联系,都是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应编制以热点知识为骨干的知识体系表及自学思考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并编用有关热点知识的检测题,与历届高考题接轨。
(3)突出难点重评讲。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混淆之处。二轮复习容量大、内容广、时间紧,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因此,应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在考点、热点问题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启动灵活。
3、讲究复习策略——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1)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采取的策略是“智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如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应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原理、仪器、药品、操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所有这些,都渗透着学生自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的训练。
(2)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
高考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因此高考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采取的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应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不过,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个层次。
(3)正确处理好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的关系。
信息、资料的采集和使用,对于高考后阶段复习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采取的策略是“广集信息,限量用题,选题求精,重在落实”。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集信息资料。如注意有关报刊(如招生报、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和专业杂志(如《生物学通报》、《生物教学参考》、《生物教学》、《中国考试》等),或者可通过因特网查阅有关资料,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
面对各种信息资料,教师则务必克服随意性和被动性,不能仅粗略浏览,凭大概印象就决定取舍,而应该认真做一遍,将那些内涵深刻、启发性强、起点虽高落点却低的典型题挑出来自己组合。在训练量上,切莫用“题海”淹没学生,而必需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对精彩试题的消化,也能促使能力的提高。总之,教师采集信息要广,学生训练题目要精,这样才能提高生物复习的有效性。
第二篇: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黄顺葵 班级:清远市生物1班 学校:清远市华侨中学 发布时间: 2011-11-18 21:46:14
浅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一、备考目标
当高考复习已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应该如何备考呢?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
1、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
2、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3、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那么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教学呢?根据10多年的高考备考经验,下面就二轮复习谈谈本人的一些备考策略,希望能给一些老师有秘帮助。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复习策略
1、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计划中要体现几个方面:
(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每天的复习任务和进度,这也是我们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5)适时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根据模拟考试情况进行分层次辅导安排等。
2、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命题趋势
仔细研究2011年《考试说明》,搞清楚两项内容:一是内容和能力的要求,明确“考什么”;二是深入研究对考纲的解读,特别是试题的分析,明确“怎么考”。同时,我们还比较了最近三年的考试大纲,找出了其中的不同,通过研究这些不同,更加准确地把握高考的方向。在准确把握大纲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教材和教学大纲,以指导我们的平时教学,做到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学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新教材中提到的一些生物学新的概念和发展成就是考试常用的题材,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使之学有方向,学有方法。
3、确立教学专题、建立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大多是专题复习,根椐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我们把生物学的复习划分成九个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现代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实践。实际上这些专题的名称就道出了大主干知识的标题。如果说第一轮复习中已强化了小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了章、节、单元的知识网络,那么第二轮复习中强化大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大主干知识网络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研究多年高考试题知道,以能力立意为主是一惯坚持的原则,既然是能力立意,就是围绕考查某一方面的能力展开试题,而不是强调知识点和知识面,所以必然根椐某一主干知识考查能力。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展开的试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如知识迁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考查了一再强调的基础知识。
另外还确立了考前增分策略的专题,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计算题”、“材料信息题”、“实验分析设计题”、“曲线、图表分析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进行透彻分析,使学生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4、注重选修的复习
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到的知识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所以高考命题中可以直接考查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历年高考选修都是必考内容,并且题量在逐年增加,而考试形式也逐渐从相对简单的选择题向简答题、实验设计题过度。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迁移和应用,具备一定的综合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高考命题中选修教材也可以与必修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对某一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同时选修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不少热点,如艾滋病(免疫部分)、基因工程等也是考纲所要求的。进行选修部分的复习,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在对大主干知识复习时,多联系选修中的内容,对选修中内容复习的更详细些。二是命题和选题时,多练习与选修有关的题目,同时讲评时,能联系选修的尽量展开。三是选修内容多以识记和理解为主,在复习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引导和指导。
5、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掌握,归根结底要反映到解题上,所以进行习题训练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模拟练习中可使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客观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主观题要加强完整性和科学性表述的强化。同时要建立错题库,把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进行整理,明白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还是是审理不严造成的,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的重犯。当然,在模拟训练时,并不是什么题都做,也不是越多越好,在练习中要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题量过大,做练习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所以老师要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帮助他们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6、认真备课、有的放矢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课堂容量大,所以教师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在重点问题上多花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大撒手”,每堂课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讲精练,同时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参与解题活动和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基于此,我们生物组老师在进行每个专题复习前,都要把课本和资料认真地分析比较和联系归纳,以更清楚地启发学生系统总结,使复习过的内容条理化和网络化、形成有序记忆,从而把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在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等通过课堂分析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同时结合典型例题的深入分析,归纳解题模型,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7、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极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作为考试素材的内容增多,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借助此类热点问题为背景,通过编写练习题,培养学生分析加工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依据课本知识点科学辩证地分析问题。所以我们在每一个专题的复习中都特别强调相关的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基因工程、沙尘暴、食人鱼等生物入侵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水稻基因组的测定、克隆人、艾滋病与吸毒等等,并且教会学生将这些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作解答的技巧和方法。
8、做好学生的学习指导工作
(1)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有问题不能拖。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次模拟考试:模拟测试的成绩在一定限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不要过多关注分数高低,而应认真总结,分析一下这阶段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从而在后面的复习中进行强化。教育学生根据年级名次及分数,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对优势科目巩固的同时,要加强劣势科目,达到全面发展,利于高考的成功。
(3)树立明确的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合适的阶段目标,为自己的学习增添动力。
(4)引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学生要结合教师的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以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教育学生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不能过死,要具有强的可操作性。
(5)做好心理辅导:由于高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9、重视训练求发展
高考复习,二轮复习是重中之重,学生训练时间长短的适度、数量的恰当和作业难度的适当尤为重要:
(1)课堂巩固作业:每天 15----20 分钟,一天一张活面纸1页,一般为6+2+4道题强化训练。
(2)周练:每周一次午练,时间30分钟,题型与高考相同,题量相当。把一周来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检测。
10、指导学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二轮复习知识复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就会整天忙乱不堪、效率低下。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两个本子”,一是课堂笔记本,用来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并及时对相关知识块进行整理,提高记忆的效果;二是错题集,及时收集自己易错、常错的题目,经常翻看,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这样可以确保一轮复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
11、加强日常教研工作
(1)组织教师间互相学习研讨。
本学期计划上好两课。一是“示范课”,由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上,目的是给年青教师一个参考,使他们有一个分析的案例。高三8个教师中,4个较有经验的教师本学期各上1节“示范课”共4节。二是“汇报课”,由新上高三的4个青年教师各上1节,共4节课。“汇报课”、“示范课”均要进行课后的评议、讨论。
(2)除要求老师公开课必听外,平时多互相听课,一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并要求每节听后写出自己的评议。
(4)努力提高训练质量和资料使用效果。
①平时的每章测试均安排负责老师具体出题,审核,出题人,审题人共同对一份试卷负全责,务必拿出最好水平。
②对统一使用的资料,每星期备课组活动均要讨论资料在下星期的用法,保证发挥资料的真正效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5)严肃备课组工作,要求每个成员必须按照备课组的计划,完成各项负责的工作。同时,备课组活动加强考勤。备课组活动地点稳定在工作部安排的会议室中,时间为每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开始,至少2节课以上。每次活动均需签到,并按要求上交工作部,缺席的需要说明原因。
第三篇: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策略
二轮专题复习是整个高三备考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是由一轮基础知识、技能复习到高考冲刺模拟训练的必经阶段,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 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因此,二轮复习应紧紧把握专题复习“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捕捉热点、各个击破”的备考理念,注重以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以“全局式”与“滚动式”组织和安排复习内容,及时检测复习效果,帮助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在系统复习中,强调学科核心概念、规律及方法的提炼和概括,给同学们的自主学习预留空间,在夯实双基、掌握析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增强高考应试能力。
一、复习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分析; 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
3.新旧大纲比较、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 4.学生学情分析、复习的时间。5.2011年考生失分主要原因
内化不够 审题不细 想题不周 答题不全 二、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三、四两个月,总课时大约为45左右。
三、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 1
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五、二轮复习复习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
强调双基,强调基础,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组织复习,面向基础题,面向中档题,面向高考题中的90分;应静下心来梳理课本,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生物学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要读背默,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以本为本、回归教材:
整体读、据纲读、变式读、纲目读、随意读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理解生物学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规律,不仅是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也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理解生物学知识,就是要对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定性描述、解释生物学的现象和规律。理解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记忆牢固,才能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随时提取和灵活运用。
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在于多思,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面对生物学的现象、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疑问,进行思考。
(2)穿珠连线、交织结网
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起来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把三本书中的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归类、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从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紧扣“考纲”,设置专题,理清主干,从知识点、连接点和生长点出发,关注教材的文字表述、图表内涵、过程方法、习题考查及学科思想,前“联”后“挂”,逐步整合知、能网络系统(注意:系统的整体性、联系的多维性和网络的开放性)和实验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 2
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如概念图、问题串、图解串等等,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3)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必考点,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提高能力
2012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生物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生物学科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各种题型训练,主要有:单选题、非选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的训练等,并建立试题模型。
对照“考纲”能力要求,精编习题,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题目,形成自己的能力结构、答题模式和习惯,逐步体会试题与考纲中考核能力要求的内在联系,提升能力。“旧题新做”主要是以高考题为切入点,一题多做、多题一法、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陈题翻新。紧贴高考,延续命题专家的学科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树立自信。“小题大做”针对的是试卷基本“分数”题,从知识、思路、过程和方法方面强化训练,目的是落实知识、站稳脚跟,发展知识,更上层楼。“大题巧做”是找出答题命题的规律,即命题点和变化点,总结典型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进行本质理解,调整答题时间、模式和习惯,实现“会与快,快与对,对与巧,巧与得分”的协调统一。
(2)思维能力训练:
主要是进行变式题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
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穿插适当的综合训练,如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卷等按高考要求进行训练,认真评讲,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要特别注意运用生物学语言规范答题的能力。
(3)强化实验教学:
从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这就是说: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实验设计题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对比(或对照)、等量和一个变量三大原则。结果预测讨论题也要强化题型训练,如讨论实验结果出现的几种情况时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则„„;”。
3.分类要求,分层推进
高考需要高三生物教师负重奋进,团结拚搏,总的目标是:2012年高考生物均分与11年比有进步,这就是生物教师的最大贡献。
(1)分类要求:
第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80-90,第二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70-80,第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确保均分50-70。
(2)分层推进:
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中档题人人过关、难题大多过关。
二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难题有人过关。
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的教学要求是:基础题人人过关,中档题大多过关。具体措施
高三生物教师应两手抓,一手抓上线人头,一手抓均分。对于第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工作很辛苦,与一类学习能力的学生比分无任何意义。但11年高考生物中也有考的很好的,关键是有没有重视这个问题,重视了就一定能上去。对于三类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高三生物教学一定要面向基础、面向全体、以本为本,弄懂弄通书本,把书本中的重要的结论性语句叫学生划下来去记去背去默;选择基础性知识点全的教辅用书,实实在在地用下来,一题一题的真真弄懂;选择经典的五年试卷,再选择几套好的模考卷,认认真真做会;多找学生谈心、多交流,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树立信心,就能使生物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
4.学法指导
构建“菜单”,眉批摘录;巧用变式,强调内容。发散思维,多种角度;分析归纳,融会贯诵;思考求异,设问质疑;穿针引线,构建体系;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动手动脑,设计分析;剖析失误,查漏补缺;适时回顾,温故知新;交流成功,欣赏自己。
第四篇: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
现在高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结合本届学生的特点,探讨了适合高三生物复习的方法策略,现总结如下:
1、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
2、复习时间不能平均分配,要有所侧重,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认真备课、有的放矢、精讲精练、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好相应的练习题、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练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a、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在这方面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b、学生未做老师不讲,学生没问题不讲。
c、做练习题重质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5、做好学生的分析总结工作
a.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有问题不能拖。
b.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周次的理综考试:理综考试的成绩在一定限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分数不管高低,都要认真总结一下,分析一下这一星期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C、引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学生要结合教师的计划指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以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
d.做好心理辅导:由于高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总之,高三生物复习是全部高考科目复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只有教师科学的教学 方法,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最终取得高考的全面胜利。
第五篇: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
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2)设计实验能力不强;(3)试题阅读理解能力弱;(4)文字表达能力差,或称为六个“不够”:审题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基础不够扎实,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实验不够重视。事实上这几个方面通过复习策略的调整,是会得到很大程度改进的。下文结合考纲,浅谈高三生物科的复习备考应对策略。
一、未雨绸缪,合理有序
一进入高三阶段,老师应首先认真研读当年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同时把当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对照考试说明逐题分析弄清每一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及问题情景、命题形式等;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
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选修新课学习、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巩固,构建单元知识结构,重点梳理单元内知识脉络。二轮复习根据本学科知识内在联系,把必修选修三册教材共十四个单元分七个专题,侧重跨章节知识联系的构建,强调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三轮复习侧重于课堂限时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让师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在复习中,应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
第二轮复习不是“炒剩饭”,而是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本质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即进行专题复习。
第三轮复习主要是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看纠错本,加强记忆。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
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
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
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
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
(1)比较复习法:
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2)串连复习法:
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3)联想迁移法:
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近几年理综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1)生态和环境热点(生态农业、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4)国内大事、世界风云(神舟七号飞船的发射、绿色奥运、奶粉事件等)。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
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拓展与延伸,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只有生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防腐杀菌(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菌等微生物将失水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判断细胞的年龄(成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明显),若进行组合改编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景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因而在解答拓展实验题时应“以不变应万变”,实验的主要思路是不变的,再回忆迁移教材的实验原理和技能,就能轻松突破。
综上所述,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