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群---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与民族地方高校特色资源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李群(大理学院图书馆 云南大理 671002)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珍贵的民族标记,血脉生命线传承下去就成为了今天我们迫切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围绕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进行论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
1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467期2012年第30期(7月28 日出版)-----转载须注名来源,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 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 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 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 物力,实现了资 2
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 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弘圣路2号,电话***,2219877邮箱:dlxytsg001@163.com
参考文献
1彭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8):48-50.3张立亚.Living Library对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
报,2009(5):86-88,103.
第二篇:西溪湿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
西溪湿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
一、景区非遗资源丰厚。
自宋高宗以一句“西溪且留下”留下西溪湿地这块桃源之地以来,西溪地区一直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间文化在人们的生活里展示着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和民间文化的荟萃地。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传说和民间故事,西溪湿地还有“龙舟胜会”、“杭州雕版印刷”、“西溪小花篮”编织、“哑目连戏”、“花朝节”、“炝柿”加工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西溪船拳”、“ 陈聚兴蓝印花布”、“西溪水上人家习俗”、“ 西溪小划船”、“三山香市”、“蒋村鱼圆制作”等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以及“两浙词人祠堂祭祀活动”、“忏班祭祀活动”、“越剧”、“舞龙”等一大批非遗资源。其中“龙舟胜会”还被公布为“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和“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西溪船拳”被公布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龙舟胜会”和“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并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旅游非遗特色浓郁。
西溪湿地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胜会”,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来参与和游览,成为杭州旅游的一大品牌。“龙舟胜会”是西溪历代相传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都会在园区的深潭口等地举行龙舟集会,届时十里八乡万人空巷来这里聚集,选手们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场面热闹非凡。西溪龙舟有多种形式,如“满天装”、“半天装”、“赤膊龙舟”、“泼水龙舟”等,划法多种多样,有别于其他地方划龙舟,它不赛速度赛表演,颇有“花样”划龙舟的意味,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河渚街是西溪湿地民俗文化和传统特产的集中展示地。“西溪小花篮”、“龙头雕刻”、“蓝印花布”、“西溪船拳”、“越剧”、“舞龙”及“西溪米酒”、“西溪糕团”、“西溪豆腐”、“西湖绸伞”等一大批体现民俗风情和民间文化的传统项目在此落户。游客可以在河渚塔广场区域观看“西溪船拳”、“十八般武艺”、“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可以在“蒋相公祠”的古戏台欣赏“北派越剧”的精彩,可以在各个特色门店感受“小花篮”、“龙头雕刻”、“蓝印花布”等传统技艺的精湛和“杭帮菜”、“西溪米酒”等特色产品的风味,更可以在茶馆品味杭州茶文化的悠闲,也可以在蒋相公祠堂瞻仰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蒋氏三兄弟,到龙舟展示馆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模型制作。
除了上述集中展示外,游客更可以坐着“西溪小划船”,感受“西溪水上人家习俗”,感受“养蚕”、“婚嫁”等民间习俗,感受“两浙词人”的情怀,感受“春赏梅”、“夏吟荷”、“秋观芦”、“冬踏雪”习俗的浪漫……西溪湿地公园到处都可以游览和参观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
三、非遗展示活动多样化。
1、日常性展示活动。主要包括“西溪小划船”、“西溪水上习俗”等常规性非遗项目和“河渚街”、“清平山堂(杭州雕版印刷)”、“蚕桑馆”、“婚俗馆”及“杭帮菜”等固定性非遗项目展示,合风景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一体,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节日性展示活动。主要包括每年的“探梅节”、“龙舟文化节”、“火柿节”和“听芦节”四大节庆的大型展示活动。三大节活动精彩,内容丰富,集中展示西溪众多非遗项目,在省内外均有较大的影响。
3、重要活动展示活动。主要是配合省、市重大活动开展非遗展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西溪湿地知名度的快速提高,各级领导包括中央领导和一些重要会议等客人来到杭州,都会到西溪湿地游览参观。西溪湿地在河渚街等相应区域集中开展的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第三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拓展特色教学新渠道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拓展特色教学新渠道
白银纳乡为了保护挖掘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特色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弘扬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在鄂伦春族中心校开设了桦皮手工艺品、剪纸、鄂伦春族语言、鄂伦春族音乐、舞蹈等特色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为了让学生更细致的了解鄂伦春族的特色文化,教师通过搜集鄂伦春族的服饰、建筑、物品上的花纹及教授美妙动听的鄂伦春族歌曲、让学生更简单的了解和认识了鄂伦春族,学生通过学说鄂伦春语言、唱鄂伦春歌曲,跳鄂伦春族舞蹈,做鄂伦春族桦皮画等方式进一步认识鄂伦春,感受鄂伦春的美。
通过开设特色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同时也是白银纳乡保护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第四篇:地方高校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叮叮腔”的途经研究
近几年来,据笔者在叮叮腔的流泛地进行多次实地考察、调研获悉,叮叮腔是一种源于民间创作并发展于民间的草根音乐文化,不仅有典型地域特征,也是江苏徐州人们的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家谱。笔者在近几年叮叮腔进校园的教学和实践中发现,非遗项目在高校的传承和保护活动最终要归结于教育问题,本文拟从戏曲类非遗项目叮叮腔入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个案结合教育的四大要素完成本文的写作。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5]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及解决途径[j].陕西教育,2012,(06).[6]张舸.由戏剧进校园想到的[j].四川戏剧,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