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介绍
外出务工淘金回乡投资创业
**是泥**村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这可能与他的家庭有关系。早在1993年他家就开了一个小米房子,一家的生活除了承包田收入,再加上米房子的收入,还比较不错,由此也隐隐约约地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闯市场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头脑活泛一些。但这种活泛变成外出打工赚钱后反乡创业的动力,还是源
于1997年的应征入伍,当兵三年,他到过大连、四平、哈尔滨三个城市,既见了世面,也结交了一批战友。1999年10月份退伍后,他心就象长了草一样,真不想回家,再加上战友的鼓励,最后他下定了决心,于2000年2月开始到哈市打工。现在回过头来看,走出一步天地宽。如果没有当初的打工经历,如果死守家里的米房子和那点地,他就不会有积蓄也更不会拿出钱来办厂创业。说起这些,他觉得他比较幸运。起初他也和大家一样,站过大岗,刷过油漆,干过杂活。但这都很短暂,由于偶然的机会,在战友的帮助下,他迈进了黑龙江省包装制品厂药品包装车间的大门,做了一年的销售和一年的代理。这个工作虽然不是体力活,但也充满了艰辛,往往为了推销出去一批货,不知道要和客户低三下四地做多少工作,有些时候象求爷爷、告奶奶似的,即使这样还得给人家送红包。个别时候红包也给了,笑脸也陪了,但结果却是得到的定单还不够费用。有时他真的想回家不干了,但他觉得挣不到钱回家没法见人,于是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相信实干总会有回报的。可能是心诚所至,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打开了销售局面,在行业里也小有了名气。搞销售、搞代理的工资比较高,那时候他一个月基本工资两、三千元,而且月月还有提成。但人总是不满足的,2002年他选了又选,最终决定到沈阳去做粮食批发生意。对于这个决定,现在想起来,既有失败之处,也有成功的地方。就失败来说,是没有选好时机,2002年正是全国粮食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差点赔了钱。就成功来说,是结交一些朋友,为日后自己创业打开了市场。更为庆幸的是,通过与粮食加工企业接触,发现不是所有的粮食加工企业销售都不好,也有搞好的,他从中学到了许多做买卖的招数,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比如秦家的家乡米业由于搞精深加工,销售一直看好。而且南方人跟他讲,黑龙江的大米质量好,好吃,愿意买,由此也奠定了他回家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常言道,在外给别人干,不如回乡自己干。在外作粮食批发生意的时候,他常在想,我们**的大米不错,我为什么不回家搞大米精深加工,自己做老板,开发家乡的绿色水稻资源呢?带着这样的想法,2003年年初他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业,起初只是将家中的设备进行了改造,搞精洁米加工,自己灌袋销售,并在2003年10月份向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但这只是小打小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003年夏季,他在上集镇银行取款,偶然听到的一句话,进一步圆了他的创业梦。当时有两个南方人在提款时候,说“现在车皮不好整,大米发不出去,真闹心”。听了这话,他随口说了一句“上我那去,只要你买我大米,车皮我给你请”。事后才知道他们是郑州客商。说到做到,他们买他的大米,他为他们请车皮,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交往,他们达成了把“**”品牌做大的协议。2004年5月份,在乡党委、乡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下,他们租赁了乡筷子厂的厂房、场地,总投资30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建设了“**”米业,新上了全套生产设备,特别是上了抛光设备,开发了小包装免淘洗米。当年10月份企业全面投入了生产,共加工销售大米7000吨,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河南郑州、贵州六盘水、河北沧州、山东寿光、潍坊等地。而且还安置了18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年收入都达到5000多元。
**米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家乡的支持和帮助,乡里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他免收5年厂房租赁费的优惠。**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多加工销售粮食、多实现税收、多安置周围群众就业,多增加农民收入。他还要投资40万元,新上色选设备,并争取建立“**”米业集团,形成集团化经营,为全县稻米产业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介绍
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介绍
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富大家才算富
我叫**,今年35岁,现任绥**村“一元钱”村委会副主任。1994年开始出去打工,1995年挂靠省建筑一公司组建了哈尔滨金艺建筑公司,一直从事水暖安装工作。今天在这里,让我谈引带经验,我感到非常惭愧。说句实话,当初我带领乡亲们跟我出去干,最主要
目的是想让大家帮我把活干好,自己赚到更多的钱。但自从2004年,被推选为“一元钱”村委会副主任后,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官虽然不大,甚至说谈不上是官,但在我看来,代表着荣誉,代表着认可。我一个平民百姓,能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我没有理由不带大家走出去,带大家共同致富,这也就形成了我“自己富了不算富,带富大家才算富”的人生座右铭。目前,每年都有300多名海林村人被我领出去在哈尔滨打工,年人均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
有啥不如有个好手艺。这既是我多年的经验所得,也是帮助乡亲的重要原则。我1994年到哈尔滨打工,干过力工、勤杂工,但最终让我成功的还是学了水暖安装技术。因此,对那些跟我一起干的小兄弟,我第一个劝告就是让他们学习手艺,学水暖安装技术,并且手把手地教他们。目前,海林村李海龙、赵冬生、李德福等人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水暖安装队,独立开展水暖安装业务,由此也带动全乡60多人在他们安装队干活。其中李德福初来打工时,家里非常困难,吃上顿没下顿,小时候得病脸上还落下了残疾,说媳妇都困难。通过努力,一点一点地从工人发展成为大技工,最后成为工长,工资也由最初的8元一天,逐步涨到25元一天,现在已经达到了50元一天,业务还发展到了俄罗斯。现在他已在哈尔滨买了房子,娶了媳妇,每个月还给老爹老妈邮个千头八百的。眼见着乡亲们自己有了手艺,自己能够揽活了,我打心眼里高兴,人说我傻,跟我说,“你把大伙都教会了,你的饭碗也就要被抢了”。对此,我告诉他们,市场太大了,不怕乡亲们会的多,就怕会的少,要是哈尔滨水暖安装业务成为绥棱人的天下,那才是最牛的。
跟我干一定要让大家有保障。这是我对乡亲们的承诺,也是乡亲们最看中我的一点。无论干哪的活,我都首先把劳动合同签好,让大家工资有保障。现在可以这么说,10多年来,在工资上我没欠过谁的钱。甚至我帮着介绍的活,差工资的我都主动帮着要。2003年年末,我介绍50多人在南通二建干活,就发生活干完了、工资没到位的问题,知道情况后,我一边把这50多人转移到别的工地,边干活边要钱,一边又亲自跑公司,找媒体,到哈尔滨清欠办,费了老大的劲才把拖欠的12万元工钱要了回来,让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了年。凡是我领着出去干的,我还都给每人上了一份100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出现意外,好让大家有个依靠。海林村三组村民李宁干活期间到别的工地闲逛,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把腿摔断了。按理说,不是在自己工地发生的事故,医疗费用应该自已出,但是考虑到这是我带出去的人,我必须负责,不但争取到了保险赔偿,而且我还指派了2名工人给他护理,这两人的误工补助,我又在项目资金中进行了安排。其它的事情,凡是找到我的,我都全力给予帮助。这其中三组村民郭长江家非常困难,工作干的不错,2003年订婚需要拿3万块钱,如果拿不出,对象就要吹。找到我后,我二话没说,就给他拿了3万元钱,帮他结了婚。
有好钱要让我的乡亲挣。这是近两年来我帮助乡亲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任“一元钱”村官后的工作初衷。凡是投奔我的,无论年龄大小,我都根据条件,安排适当的活,让他们都挣到钱。四组村民李彦已经60岁了,在家养牛赔了,养车也赔了,两个儿子娶媳妇又拉了好几万元的饥荒。05年投奔我后,我安排他干烧炉子、收拾卫生、替工人打洗脸水等不费力气的活。当年他也挣回5000多块钱。前两天,找我说,过完年还要去呢。凡是挣巧钱的好事,我也都尽量让我的乡亲挣。2004年秋收时,省一建公司在市交通局家属楼干煤气工程,起初在**当地找的人,挖外管网时因为地下上水,干不下去了,老总找到我,让我找人,说多少钱都行。当时的情形就是挣巧钱,于是我就和乡里联系,组织了40多人,工时费一天一人100元,车接车送,吃饭店、住旅店,10天每人就挣了1000块。实际上,找外人50元一天就有人干,这样我个人还能大挣一笔,但为了让家乡人多挣点钱,也就无所谓了。
我是一名被推选上来的一元钱村官;就职业来说,我也仅是一个搞水暖安装的。但无论怎么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全县的农民兄弟们都能够大胆走出去,学技术,学本领,争取象巴彦那样形成水暖安装专业村,打出我们绥棱的劳务品牌,在城里站住脚,在城里寻找我们农民的发财点。我也将继续做出我的努力,以不负家乡人对我的厚爱和期望。
第三篇:村委会副主任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介绍
先行劳务致富绿化带动乡亲
我叫**,是村委会副主任。今天能够在这里讲讲自己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的引带经验,我很自豪,也很庆幸自己在99年就能够转变观念,离开土地,外出打工创业。当时我家三口人,有16亩承包田,我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但在教育改革中下了岗,全家仅靠土地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想到年复一年没有希望的日子,我的心活了,就和老婆孩子商量,不能再窝在地里了,这样永远都没出息,不如出去闯闯,也许还能有点出路。家里人都支持我的想法,于是转包了承包田,经朋友介绍,2000年年初举家三口来到了大连伟业园林公司搞绿化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共收入了8万多元,彻底告别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当上了城里人。
2003年腊月二十几,带着衣锦还乡的喜悦,我们一家人回到了民主村,准备和老亲少友欢欢乐乐地过个年。可当我看到三年来砖房没多几个,老百姓衣服没换几件,大伙忙的还是打麻将、看小牌时,心里真有点堵得慌,头脑里产生了真应该让他们出去干点活的想法。当天晚上我就找到了村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吴书记非常高兴,说村里和老百姓都有这想法,就是缺一个底实的人往外带,你能带这个头太好了。通过我现身说法和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春节后,我带领100多名村民返回了大连。说实在的,把大家领到大连都干啥活我心里也没底,因为大连伟业园林公司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人。于是我找到公司老板,求他帮个忙,找点门子,让大伙都有点活干。可以说,为了大伙,能想起来的好词都用上了,磕头作揖的事也硬着头皮干了,最后老板被我的诚心所感动,托关系找了几家公司签定了用工合同,为这些人安排了合适的岗位。
实践看,带出的农民必须及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使他们安心工作不想家。刚上班时,大家有的习惯了农村的散漫生活,对工作单位的管理方式有抵触情绪,年轻的离家久了想老婆孩子,都要摔耙子不干。一看这种情况,我利用空闲时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做他们思想工作,并给他们算了一笔账,你种一亩地,好年头也就挣100块钱,养一头猪也是100块钱,养一头牛能整1000块钱,你打一年工最差的也能挣5000,等于增加了500亩地,养了50头猪或5头牛,你不干回去谁给你。通过耐心的说服,大家都打消了回家的念头,踏踏实实地干活。当年终拿到9000多块钱的票子时,都高兴地说,得回听老张的话了。
说句实在话,农民要想打好工,带头的必须得负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我在一起有个叫夏树胜的,平常这小子挺能扯淡,但我发现有一段时间他有点蔫,干活丢三落
四、毛里毛草的。我一了解,原来孩子读高中学费没整够,我二话没说给他拿了500块钱,并告诉他以后有事别憋着,该说的说。其它的像家里种地缺钱的,孩子结婚钱不够的,我多少都给掂兑点,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下心来工作。
在这儿毫不掩饰的说,带领农民走出去,实在是不容易,既要当好引带者,也要当好维权者,用法律来保证大家的权益不受损害。2004年6月,三组的吴松在押送运料过程中,意外受了伤,当时他打工的公司还没开工资,我东拼西凑了6000块钱给他垫付了医疗费。可事后公司老板却赖账不给误工费和医疗费,我拿着合同找他们老板理论,又到劳动和司法部门去上访,最终为吴松讨回了8000元的误工费和医疗费。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带出来的这些乡亲法律观念太淡薄。于是我购买了法律书籍,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给大家讲讲,现在大家都基本掌握了涉及打工的法律基本常识,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农民种地靠天帮忙,外出打工靠能人引带。作为“一元钱”村官,我将以百倍的努力去实践引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宗旨。同时,我也呼吁在外创业有成的绥棱人,关心关爱家乡的父老乡亲,把他们引带出去共同致富,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村委会副主任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介绍》
第四篇: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发言
不负村官称号引领村民致富
我叫***,今年28岁,是**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现在**发展,担任**有限公司哈尔滨办事处经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爱动脑、肯卖力气的人。2000年佳木斯贸易经济学校毕业后,带着出去闯闯的想法,就怀揣着中专文凭,南下广东番禹佳雨快运公司打工,凭着咱**人的实在劲,很
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把我从装卸工提拨为业务员,掌管配货业务。2002年感觉工资少,继续发展的希望小,经朋友介绍到**快运公司哈尔滨办事处当了经理。那时看到别人都沾亲带故地领着自己的乡亲在外干,有把子自己人,也想把本村的、能干点事的人领出来和我一起干。但由于当时公司刚刚组建,业务没展开,始终没有成行。2004年通过公选,我考上了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那时的想法就是我拿着村里的工资,应该为村里办点事。可以说,在我们那批考上的人当中,有技术的可以帮助村民在种养业上赚钱,有路子的可以帮助村民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上赚钱。而从我自身来看,打工使我尝到了甜头,把父老乡亲领出去打工是最实际的,这也是村委会主任助理应该干的。于是我更加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和动向,2005年3月份,机会终于来了,经过三年的努力,公司发展非常快,业务已经遍及全国各地,急需增加人手。此时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咱十六井村。我连夜赶回村里,跟支书说了想法,村支书非常高兴,便领着我挨家挨户动员。见有些村民不托底,我便对他们讲,这个活咱们自己说了算,保证不累,保证待遇好,保证工资能拿回来,再说我是村干部,你们还用怕吗?在我的动员下当即有40多名乡亲跟我来到了托运公司打工。
头一次出来打工的农民人生地不熟,难免碰上这样那样的难事。对此,我时刻提醒自己是名村干部,是个带头人,要关心照顾好父老乡亲,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往这来,安安稳稳地留下来,腰包鼓鼓地回去。永清二组的陈景东,刚来时钱拿的不够,没地方吃、没地方住,那情形十分可怜,让人都看不下去眼,急需有人拉一把。为此,我主动把他接到家里免费吃住,直到他开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来他把女朋友也接到了哈尔滨,与人一起做配件生意,年收入在两万块钱以上。十六井村的乔力男,在装卸货物不小心把腰砸伤了。由于刚来没几天,还没来得及上医疗保险,我及时找总公司领导,告诉他们这是我带的人,公司无论如何都要出钱给他治病,否则我对不起他爹妈,也没脸再回屯子了。最后领导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公司出了1000多块钱为他治好了病,而且养伤期间的误工补助费、工资都一分没差。在他住院期间,我还多次拎着东西去看他,安慰病好后继续干。乔力男由于工作出色,现在已经被总公司调到大连分公司当了仓库主管,月工资达到了1500元。另外,到我这打工的乡亲,我基本都安排合适的位置,保证他们有活干、干得了、干得好。对那些干得好、业务出色的,该提拨业务员的就提拨为业务员,让他们多挣点钱。像十六井村的穆雨,来了半年后,由于业务好,被我调到办事处做业务员,月工资涨到了800。目前,在我这打工的每人每年平均都能挣7000块钱以上。同时,对不适合到我公司干托运的老乡,我也千方百计找路子,让他们出去闯闯。良种场的孙大敏、赵晓花、赵晓娟想到我公司,但干不了。我通过亲属把他们介绍到了天津一个被服厂,并在临走时为她们垫付了500多块钱的路费。现在她们每月都能挣到600多块钱。十六井村的韩家栋,身体比较虚弱,干不了装卸工,我通过朋友把他介绍到大连水产市场卖鱼,现在他已经当上了业务主管,月工资1400多,而且还找了对象,把家安在了大连。
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特别是亲眼见的一些身边人、身边事,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农民不是天生就得给别人打工,通过努力也可以当老板,关键是有人领、有人带,自己也肯干。十六井村二组的张波,家中四口人,生活困难,有两万多块的饥荒。2003年我回家串门时结识了他,把他介绍到哈市的灯具厂当推销员,每月工资1千多元。干了一年多,他找到我说想单干,开个灯具经营店,我看他脑袋挺活,就资助了他。现在灯具经营店非常红火,年收入在6万块以上,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还在哈市找到了对象,买卖兴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良种场的鲁凤龙,原来我把他介绍到哈市的一个建筑公司当力工,每月工资700多块,可小伙子上进心强,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别人干的事他看不明白,找到我想到工大进修充电。我知道后非常高兴,对他进行了支持。现在他正在工大的建筑系预算专业学习。他表示,毕业后要大干一场,干出样来也把家乡的父老乡亲领出来共同致富。
过去虽然我为村里干了一些事,但还不够。今年我要继续扩大公司业务,继续拓宽输出渠道,把更多的家乡人从土地中引带出来,让他们干好活,挣俏钱,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依赖土地生活的现状,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发
言》
第五篇: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发言材料
劳务输出能人典型经验发言材料
带领姐妹闯天下转变观念奔富路
我叫***,现年35岁,是村妇代会主任。现在算起来,我任村妇代会主任已经9年了。在这9年里,我觉得最欣慰的事就是去年带领33名本村姐妹到**木业打工,不但赚到了钱,见了世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么一折腾,转变了村里长期存在的“女人出去就学坏”的错误思想观念,调动了全村女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报名要在年后出去的妇女就达到20多人。
说句心里话,女人要走出家门到外面干点事太难,尤其是在农村,妇女出去打工被认为是下道,回村也没有人用正眼瞧你,大姑娘不好找婆家。在这样的情况下,组织妇女出去打工,思想工作很难做,我也费了不少劲。我常跟家长讲,现在打工政府重视,法律有保障,而且通讯方便,不行打个电话就可以让孩子回来。经常跟大姑娘小媳妇们讲,出去锻炼锻炼,闯荡闯荡,省得见个人说个话都脸红,找个婆家就是地头转。但无论怎么说,家长就是一句话,“你要是不出去,我们就不去;你要是领着出去,我们就跟着走”。说句实在的,让我带头领着出去,当时我也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是面临着家人反对的问题,本来在村里干,事就挺多,一天闲不住脚,没时间照顾家,家人意见很大,一说要领人出去打工,丈夫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甚至说“村里那么多大老爷们,就显你能耐了。再说了,媳妇出去,谁放心呢”。再一个是面临着出去了工资怎么算的问题,担心,出去了,村里的工资没了,顾虑很多。这时候,2005年县里进一步提出了干部要引带劳务输出的号召,并给村干部引带出台了一些政策,让我坚定了带工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当时,我就和乡里村里讲,带领姐妹们出去,村里的大老爷们不合适,我是最佳人选,并提出了申请。让我感动的是,村里、乡里对我的想法非常支持,不但保证落实县里的政策,而且还保证家里的事帮助照看,帮我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这样,从2005年7月份开始,我就领着33名姐妹走上了打工之路,到11月份满载而归。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般难。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切实感受到了难处。我带的33个姐妹,大都是初中刚毕业的小姑娘,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刚到地方眼泪就掉下来了,哭着喊着想她妈;有的不懂事,时不常地闹情绪吵架。看着乱糟糟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真想不管了。可转念一想,人家家长信着我,把孩子交给了我,我就得成为她们的主心骨,把她们带好,让她们经受住锻炼。于是,我就把理顺队伍、稳定人心工作做在前头,既是这帮孩子的老大姐,又是这帮孩子的管理员和保姆。晴天帮她们晒被子,晚上帮她们盖被子,睡觉不老实的帮着串床铺,心情不好、哭着想家的还得买好吃的哄。那时候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平时,我还备了一个万能包,将针线、常用药、剪子等备齐备足,供不时之需。有个叫杨春波的小女孩,去时16岁,染了个红头发,厂里的男孩都取笑她,管她叫红烧狮子头,因为这事,经常和人家打架。为了她我不但得经常去拉架,而且还得经常地做思想工作,让她心大点,别搭理那些小男孩。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发生,时间长了,姐妹们也都体会到了我的苦心,逐渐地走向了成熟,让我感到了欣慰。
现在说起来,我带领33名姐妹出去,不是为了挣钱,因为村里已经给我发了一份工资,而是要让大家走出去,学会生存。对那些干活坐不住凳子的,我都要求她们买一个随身听,边听边干活,锻炼她们的耐性。对那些工时帐目记不清的,我都要求她们弄个小本子,记清楚自己一天干了什么活、多大尺码、多少公斤,记不明白的帮着记,提高她们的维权意识,以便到月对帐,算工钱,自己不吃亏。尤其是组织大家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形成一个整体。记得一天晚上加班,一个小姑娘抱着的一捆牙签突然散花了,全部掉在了地上,急得小姑娘直哭。这时我就组织姐妹们共同伸手一起干,用手拨的拨,用镊子夹的夹,仅用了半个小就全挑了出来。还有一次,一个姐妹干完活后,发现有自己编号的两袋子货没了,如果找不到,就意味着一天的活白干了。看着她着急的样子,姐妹们共同帮忙,楼上楼下寻找,终于在另一班的货堆里找了出来,为她挽回了损失。
我领这些姐妹们出去的时间虽然并不长,但收获很多,在她们身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个就是到城市之后比在农村眼界开阔了,接触面宽了,学会了社会常识,积累了工作经验;再一个就是通过独立生活,依赖性没有了,自立自强能力增强了,更为重要的就是经济收入增加了,每人都挣了4000多块钱,贴补了家里生活。我为她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做为一名村干部,我将继续站在劳动力转移的最前线,引导村里的姐妹们加快转变多年陈旧的观念,带领大家尽快过上充满阳光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我也呼吁全县农村妇女姐妹们,尽快走出去,用自己聪明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