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13: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第一篇: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大学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小赵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你后悔上大学吗?”

“后悔!”回答很干脆。

一个月前,小赵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赵说什么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个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复习考研,晚上去麦当劳打工挣点儿钱。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之所以会“后悔”,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也发现,2/3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

对此,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

调查发现,让一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还有“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39.2%)。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XX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人数超过212万。到了XX年和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增长到330万与413万。

伴随着数倍于以往的毕业生数量,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低。据介绍,扩招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XX年,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与此同时,大学的学费却一路看涨。自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每年5000~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大学四年,学生的花费在4万~8万元。“大学质量和收费不符,特别是二类大学。”一名参与调查者留言说。和他一样,19.0%的人因为觉得“学费太高,得不偿失”而后悔上大学。

不上大学——没文凭后悔一辈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因为现在找工作要看文凭啊!”小赵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对当今大学价值的认可与判定,“网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对此,熊丙奇解释说,“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出路。而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调查发现,尽管67.2%的人赞成“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认“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自己会“上个高职,学门手艺”。有网友留言说:“当初我一心想上大学,可现在想起来,真应该听父亲的话,中学毕业去读个高职。那样的话两三年就能出来工作了,有门手艺工作也好找。”

北京某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小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实习一年后,顺利留下了。和他一样,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并顺利签约。踏实肯干、操作技能熟练、可塑性较强,愿意从基层做起,且便于管理、稳定性强是技校生就业优势所在。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技校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5%以上。

根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至少缺口8万名高级技能人才。也有数据表明,当下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术工人占了4个。

对大学的期待越来越功利化了

另一种论调也在蔓延——“考不上好大学=没有工作=白读书”。

为了上一个好大学,1999年,上海457名上线考生放弃高考志愿,此后几年,放弃大学入学机会的学生有增无减,高考复读班的“录取分”越来越高。对此,熊丙奇教授曾分析说,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大学是投资。现在上不同层次、不同质量的大学,投资的时间和金钱几乎没有差别,可今后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却有天壤之别。笔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越是非重点学校毕业的学生,“后悔”者的比例也越高。

对于“后悔上大学”的问题,一方面,大学自身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大学的期待,已经渐渐超出了“接受教育”本身,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调查中,24.6%的人认为“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才是最关键的”,20.6%的人赞成“不上大学多没‘面子’”的说法。

熊丙奇说,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上大学是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惟一出路。在这样一种逻辑中,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跳出农门”,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上学就没有多少价值了。如果把这种逻辑再继续下去,“新读书无用论”——上大学学费太高,毕业了还是一样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儿打工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对此,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曾谈到,我们把过多的希望都与念大学联系起来,比如说离开农村、改变身份、提高社会地位等等。他认为,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不能只看一张文凭。

第二篇: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上大学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钱给糟蹋了!他们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上学,可我念出来之后,不但养活不了他们,连自己都养不了。”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小赵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你后悔上大学吗?”

“后悔!”回答很干脆。

一个月前,小赵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保安,每月800元。小赵说什么也不甘心,他和其他三个准备考研的同学一起,租了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民房,白天忙着复习考研,晚上去麦当劳打工挣点儿钱。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是实际没学到什么东西,就是拿了个文凭。”他无奈地笑了笑,“虽说后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种惯性。我现在发现,要想有出头之日只能接着考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上大学——投入产出不划算

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做“经营人生”。作为“经营者”,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表示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投入了过多的时间与金钱——四年的学习时间与高昂的学费,可收获的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

“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说起这些,还是觉得“很郁闷”。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对此,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确实需要改革。“现在50%以上的大学生将经历主要用在外语学习上,考四六级、考gre、考托福、考雅思等等。相反,他们对专业课投入的精力却很少。另外,现在大学开设的很多课,都不是学生想学的专业知识,而是规定学、要求学的课程。”

伴随着数倍于以往的毕业生数量,近年来,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低。据介绍,扩招之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而到了xx年,求职毕业生主动将月薪要求降至1000元、800元、500元,一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资就业”。

不上大学——没文凭后悔一辈子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因为现在找工作要看文凭啊!”小赵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对当今大学价值的认可与判定,“网上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对此,熊丙奇解释说,“上大学=好的工作单位=有保障的生活”,这在中国几乎成了一条人人认可的社会定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考上某大学,就意味着获得这所学校的学历文凭,也就意味着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意味着没出路。而另一方面,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就导致更多的学生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

调查发现,尽管67.2%的人赞成“扩招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也有44.7%的人承认“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选择,自己会“上个高职,学门手艺”。有网友留言说:“当初我一心想上大学,可现在想起来,真应该听父亲的话,中学毕业去读个高职。那样的话两三年就能出来工作了,有门手艺工作也好找。”

北京某技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小陈,在北京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企业实习一年后,顺利留下了。和他一样,大部分技校生都能找到实习单位并顺利签约。踏实肯干、操作技能熟练、可塑性较强,愿意从基层做起,且便于管理、稳定性强是技校生就业优势所在。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技校毕业生签约率均在95%以上。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三篇:针对我国大学生饮料市场的调查报告(精选)

针对我国大学生饮料市场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近几年,我国软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达到1300多万吨。软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进入2010年软饮料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产成品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比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使饮料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可能;消费者对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促进了新品种的崛起。但增长点将会转移,碳酸饮料的传统主流地位虽然会受到挑战,而且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型饮料等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大学生作为饮料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一直受到关注。目前的饮料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不断涌现,饮料消费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人们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大学生要做如何的选择呢?在消费日益冷静的今天,厂家又将如何面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日前对大学生的饮料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研概述

(一)调研目的1、了解大学生最喜欢喝的饮料类型

(1)大学生对饮料的关注因素(口味、价格、包装等)

(2)品牌对大学生选择饮料的影响程度

(3)饮料在大学生中的流行趋势

2、了解大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情况

(1)大学生在饮料上的消费观念

(2)新上市的饮料在大学生中的消费市场

3、了解大学生的饮料购买习惯

(1)选择何地购买以及原因

(2)购买量,购买方式

(二)调研方法

1、方案调研(查询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饮料划分标准以及我国饮料市场发展趋势)

2、网络搜寻,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商家、经营者对饮料消市场的看法)

3、访谈法,对有经营者进行访谈

4、问卷调查

(三)调研对象的选择,样本分配以及调研方法

1、调研对象: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

2、调研方法:

(1)定点访问,拦截访问

(2)当面访谈法(访问店主)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碳酸饮料饮料依然是大多人的选择

碳酸饮料、茶饮料和水饮料构成了饮料消费的主要部分。其中碳酸饮料的消费人群达到60%的比例。这类饮料的特点是以解渴为主,在功能上比较基础,在价位上也相对较低。这也说明消费者对饮料消费的主流,仍然仅仅要求它最基本的功能,并对价位较敏感。

果汁饮料的消费人群占25%。这其中既包括纯果汁也包括一般的果汁饮料。从消费比例上看,与去年的数据相对平稳并稍有上升。从功能上,果汁饮料与水饮料及碳酸饮料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注定了果汁饮料无法全面代替这些传统饮料。但从消费比例的发展来看,果汁饮料依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上升的幅度被认为并不乐观。另外茶饮料以及矿泉水等并不是大学生最受欢迎的饮料。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依然对饮料的选择起着一定的作用。费用越高的人,他们是果汁饮料、功能饮料的大量购买者,而收入越低的人,则对水饮料以及茶饮料具有更高热情。这也说明,大学生对饮料消费,生活费用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

(二)在各品牌中,可口可乐的消费量匹马领先

在消费量方面,可口可乐依然是龙头老大,以23%的消费面匹马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康师傅、百事可乐,皆为16%,统一为15%,三者不相上下鼎足而立。

处在第三集团的,是国产品牌农夫山泉、汇源、娃哈哈和酷儿,在3%至6%之间。国产品牌在饮料市场已经立稳了脚跟,虽然目前与那些国际巨头依然相差较远,但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已经使国产饮料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局面。大学生在品牌上的选择远远超过了其他的消费群体。

(三)口味与品牌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大的二个因素

1、饮料的口味是影响因素中最大众的因素,影响着最多的消费者。有53%的人认为对饮料的口味会很在意,口味对自己适合与否,会影响对饮料的选择与购买。

2、饮料的品牌对消费的影响是仅次于口味的又一大因素,35%的被调查者认为,饮料的品牌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调查中,17%的被调查者表示,知名度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大学生消费者,更注重品牌,也更关心饮料的知名度。因为他们走在潮流的前端,对于新产品的推出抱有新鲜度,对于新广告的播放格外关注。

3、位列影响选择的因素第三集团的有营养成份、价格和保质期等因素,分别有23%、20%和19%的消费者给了选择。

保质期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是有一定的局限。一般来说,对于即将过期的产品,消费者是不愿意选择的,但这通常并不能对某一产品的购买造成直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在既定品牌中重新选择那些看起来更新鲜的产品。对此影响更大的,应该是购买场所。人们之所以更乐于选择超市,超市的货物流通快速而能保证产品新鲜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价格对产品的购买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在于对购买场所的选择,也冲击着对产品品牌的选择和对产品类别的选择。

消费者对于营养成份的选择,不应该仅仅理解为饮料中应该包含哪些成份的要求,或者对某种特殊成份在饮料中是否存在的一种追求,同时也应该包含着另一层含义,即饮料中不应该含有某种成份的一种要求。

(四)超市是消费者的主要购买场所

大学生购买饮料的场所主要在超市,88%的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买。这种倾向与性别有一定关联,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大超市消费,这也许与购买批量有关。一般在学校超市购买时都是临时性的消费,则以男生居多,临时性消费对场所的选择性不强,一般以方便为主,就近原则。

(五)大瓶、小瓶这种处在二个极端的包装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消费者选择的包装以瓶装为主,听装、利乐包只占很小一部分。

其中,小瓶装的饮料是消费者最多购买的,占41%。小瓶装以其携带方便、容积适量而使其最受欢迎。而听装饮料在价格上处于劣势,选择的只有9%。曾经比较受欢迎的利乐包饮料则选择者最少,只占2%。

大瓶装饮料是消费者第二多的选择,有29%的消费者购买。大瓶装饮料虽然携带不便,但因其相对价格要便宜些,很受上网男生和大部分女生的青睐,成为除小瓶之外最受欢迎的包装类型。而中瓶包装的消费占19%,这种包装是对大瓶包装的一种补充。

研究表明,包装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饮料消费越来越平民化,消费量在逐年放大,包装的花样也越来越繁多。消费者对包装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归于对其容量的关注,越来越倾向于实用性,特别是超市的一些捆绑式的促销包装十分受关注。包装的美观与否、包装的形式如何,其影响渐渐地只是对饮料品牌的鉴别产生作用,而对其选择饮料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则越来越弱。方便、适量的小包装与实惠的大包装渐渐地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六)价格的选择以2至3元价位最普遍

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消费的饮料的价格在2至3元,消费人群比例占47%,这也是最普遍的一个价位区间。5元以上的消费占23%,这类消费一般是大瓶装饮料,比例也较高

对消费饮料的价格分布与其他信息的研究显示,消费的价格与其消费的场所、消费的包装类型都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消费价格越高,则多在便利店所进行消费。而价格越低的饮料,包装的容量越小型。而从消费饮料的类型上看,价位较低的消费,多为水饮料、茶饮料及碳酸饮料。

(七)促销因素

目前果汁饮料的促销方式主要集中于现场促销小姐推荐,举办抽奖活动或降低价格,促销频率也正在加大,一般一年促销次数达4-5次,每次基本为期一个月,促销地点一般选择在一些繁华地点或大型商场、超市。大学生对于在促销的饮料选择性较大,主要在于促销的产品新颖、价格便宜。

四、结论和建议

针对大学生调查结果分析,总结了对于饮料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销售厂家提出以下的建议:

1、消费者喝饮料除了解渴外,还希望饮料产品提供一些附加价值。所以不管是哪个饮料类别,都应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提出一些符合消费需求的卖点来,如萝卜汁饮料可以补充维生素;红枣饮料可以补血;梨汁饮料

可以去火;银耳饮料可以养身等等。这样你的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就会大大提高。

2、要有好的产品策略:

①产品口味:产品口味是消费者选择饮料产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产品口味一定要进行消费者测试;

②产品包装:最好采用瓶装或易拉罐装,也可以几种包装形式相互补充,但包装风格要统一,色彩明快,有视觉冲击力。

3、价格策略要恰当。产品价位可以略低于市场中的领导品牌。如果有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或加入了特殊的营养成分,其价位也可以略高于市场上的领导品牌。具体的价格还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来定。

4、销售渠道:尽可能增加铺货率。超市、批发两条腿走路,尽可能增加产品的铺货率,以超市带动其他各类渠道的销售。

5、广告促销:要制作一个好的广告片。广告语如果能让消费者过目不忘,会节省大量的广告播出费用。广告以电视广告为主,报纸广告与促销活动相结合。促销活动要具备消费者参与性强的特点,且要一轮接一轮不停地运作。如果厂家前期营销费用少,也可主要以促销为主,电视广告为辅,但促销策划必须是一流的,能产生强烈的市场反馈。

6、规范调研与策划活动。在产品上市前或运作过程中,定期进行消费者、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需求,经销商心理和竞争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全面、细致的整合营销策划。

附录

大学生饮料消费市场调研问卷

同学,你好!我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因课程安排的需要,现打扰你几分钟,请你帮忙做个调查,你的答案将对我们很有帮助,非常感谢!

1、你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喝饮料?

[ ]无聊时 [ ]身心疲惫时 [ ]想喝就喝[ ]其它[ ]

2、你平时在哪里买饮料?

大型超市[ ] 便利店[ ]娱乐游乐场所[ ]自动售货机[ ]饮料摊位[ ]想买 就买,不在乎什么地方[ ]

3、你在这里买饮料的理由是什么?

就近原则 [ ] 买的饮料种类多[ ] 按心情而定[ ]其它[ ]

4、每周大约会购买多少次饮料?

有时买[ ] 必买1-3次[ ] 每天一次[ ] 大于七次[ ]

5、通常选择什么价位的饮料?

1-2元[ ] 2-3元[ ] 3-4元[ ] 4元以上[ ]

[next]

6、你常购买的饮料类型?

果蔬汁[ ]碳酸类饮料 [ ]茶饮料 [ ]包装饮用水 [ ]

功能性饮料[ ]含乳饮料[ ]咖啡类[ ]

7、你最常购买的品牌?

可口可乐[ ] 农夫山泉[ ] 康师傅[ ] 统一[ ] 雪碧[ ] 百事[ ] 娃哈哈 [ ]汇源[ ] 酷儿[ ] 脉动 [ ] 其他[ ]

8、买饮料时最注重的因素?

口味[ ] 包装 [ ]功能[ ] 品牌[ ] 价格[ ] 色泽[ ] 其他[ ]

9、如果有新产品上市你会尝试吗?

会[ ] 不会[ ](至最后一题)

10、尝试新产品的原因?

广告影响[ ]促销 [ ] 觉得新鲜[ ]他人影响[ ] 被其包装、色泽吸引[ ]新鲜,想尝尝[ ]心情[ ]其它[ ]

11、喝过一次后,最能影响你再次购买该种饮料的原因是什么?口感[ ] 喝完之后的心情很好,想再次回味[ ] 有抽奖(未抽中,继续碰运气)[ ] 营养[ ]

12、饮料的包装吸引你之处在于?

包装的颜色[ ]包装的明星图案[ ]包装的卡通图案[ ]包装的形状[ ]您的基本资料

学校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爱好______每个月生活费_________

感谢您的合作!

访谈提纲(访问店主)

1、在你所销售的饮料中,什么类型的饮料最畅销?

2、他们一般是选择什么包装的饮料产品?

3、新产品一般好卖吗?

4、在购买过程中,学生们一般会在那些方面(如价格、口味、保质期等)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地点:XX大学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5月4日——6月1日

调查对象:济南大学学生通过50份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50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问题:关于大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小组成员:1.调查问卷设计及发放:XX

2.调查结果汇总:XX

3.调查报告写作:XX

二.1.调查背景:当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城乡基层民主制度。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并坚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而且正在逐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共识和前进指针。

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符合渐进有序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只有几十年,与人类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相比,时间还很短。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人民日益充分地享有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越来越多地享有更加丰硕的政治文明成果。

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富于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深具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历史表明,青年学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政治参与的程度和强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启蒙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当代大学生总体政治参与水平有所提升并表现出独有特点,但在具体参与过程和实践中“政治冷漠”现象表现突出。当代青年,特别是21世纪的大学生出生和成长于改革时代,感受着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和阵痛,期盼着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他们在具备我国现阶段公民政治参与基本特征的同时,其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也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群体以及其他时期的青年学生所不同的特点。其特征和主要表现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关心国家大事,认同支持改革,政治参与更趋务实和理性。激情政治参与较多,理性政治参与较少,参与行为理性化色彩较重。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互联网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有效理性参与较少。

当代大学生政治冷漠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其对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作用。从与中国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关系角度来看,青年作为最具批评意识和改革精神的社会成员,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发挥自身本应源源不断地推动力甚至压力促使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以带动固守己利的其他利益群体主动有效参与改革。而此时大学生盲目的大范围的政治冷漠恰恰起到削减民众政治热情的作用,带来全社会的政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滑坡。大学生自身要从国家民族命运、社会进步发展、个人成长成才的高度深切认识政治冷漠的严重性和危害,在行使政治权利的同时,要主动担负政治参与的义务。要主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治化的前进趋势,努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意识,从身边做起,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再政治化”,勇于担负时代和民族赋予的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唯此,中国的政治改革才能得以深化,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才能得以实现。

第五篇: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大学生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和变化,普及全民教育,提高民众素质成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教育的模式制度的发展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弄清楚教育的发展历程,全面了解中国教育政策在群众中的深刻体会,我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的一户人家进行了此次调研。古语云:“观今宜鉴古,无故不成今。”在深入领会中央的政策,实时了解人民感受的同时,也发现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并且仔细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我所调研的山东省曲阜市马原一家是一个五口之家。一家之主王斌年近五十,初中文凭,王斌的父亲王富贵年过七十,小学文凭,王斌的妻子刘淑芬初中文凭,大儿子王云龙大学刚刚毕业,小儿子王云虎在上大一。这一家五口人,老中青三代,分别接受和体会了不同时期的中国教育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模式

与王富贵老人谈及建国初期的教育状况,老人记忆犹新。老人曾在当时的生产队做会计,对于乡里学校的事,多少了解一些。老人说:“据说刚建国那会,老师基本都是留用的,除非是特务分子,反动派什么的不留用,其余的都是民国的老师。”谈及教学设施,老人说:“当时那可真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乡里的那个小学里啥都没有,没有木头的黑板,只有在墙上涂点墨汁,粉笔也很紧缺。”谈及师资力量,老人说:“那时候的老师水平好像都还差不多,但是人手不够,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纪的时候都有,国家相对来说,不怎么重视学校这一块,当时来讲农民一般都比老师赚得多。”老人还谈到但是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科学文化方面的还是少些。

从王富贵与王富贵老人的交谈中我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国家对教育开始关注,但是重视程度还不高。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师资队伍较小,教学内容实用性较低。

事实上,新中国的教育起步阶段,国家颁布了《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有计划、有步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王富贵老人所看到的建国初期的教育正是中央的这种思想的体现,当时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人才,更主要的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60年代到70年代教育发展状况

王斌是一位“60后”,现在在村子里做木匠。王斌提到自己出生前的时代,发生了“第一次上山下乡”运动,等到王斌上小学的时候,政策已经改变了。王斌形容当时的小学:“当时我上小学的时候正好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经常是不上课的,偶尔上课了,老师就问,谁家是富农?富农家的孩子就得站起来。然后再上课。”王斌对于那个时候的学校的教学设施评价很低:“当时也是,什么都没有,弄几块砖,堆成柱子,上面摆上木板,这就是桌子了。没有书桌堂,当时用的都是那种,黄色的草纸。”王斌对当时的教师素质也并不认可“当时也看不出来他们会啥,因为基本上也不讲什么,文化大革命嘛,我们这儿算是好的,有的地儿还打老师什么的呢!”

王斌的妻子刘淑芬形容当时的状况说:“很糟糕,当时听说有人高考的时候交了白卷,在后面写了一首歌功颂德的诗就录取了!一直到文革结束的时候,才稳定下来,中间我们村来了很多上山下乡的毕业生,我想念初中,后来寻思还是回家种地吧,学也学不到什么,就没念。”

夫妇二人对六七十年代的教育状况都不是很满意,毛泽东思想是在实践中逐渐完备的思想,这期间必然走很多弯路,从王斌夫妇二人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延续了建国初期的教育模式,而且扩大了政治的影响力。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讲授比较微薄,而且对那一代人的影响很大。

这与国家在特殊的时期的政策是有关的,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从此,全国各地城镇出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有1600多万人。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学员。从此高等学校开始招生复课。直到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此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国家的教育路线开始抛弃了原来向苏联学习的路线,开始了更科学的发展阶段。

三,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教育状况

对于80年代到90年代的教育状况,王斌深有体会。者体会来源于他的弟弟王来喜,王斌在提到王来喜的时候满脸自豪,王来喜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毕业后在抚宁县二中担任教师。王斌说:“我弟当老师是83年,当时条件还不是怎么好,工资也不高。当时有很多社办老师,社办老师不转正的话赚的就可少了。后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我记得我弟85年的时候在我家吃饭就说;‘国家肯定越来越重视教育,今年定了教师节了!’后来果然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后来陆续的社办老师都转正了,也有考不上的。这样老师基本都还算有水平。”王斌还提到自己的弟弟由于是师范毕业所以工作干得很好,对于当时的教学条件,王斌说:“88年那时候还不行,到了98年,那就焕然一新了,不光是我们这,别的乡的学校也都建楼房,桌椅板凳啥的肯定是都有了,以前用木头黑板,后来都用玻璃的了。学校有操场,有滑梯。都挺齐全的!”王斌接着说:“教的东西也不一样了,我小时候尽看《毛主席语录》了,每天上学就是一个布口袋,包着一个红皮《毛主席语录》。后来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我大儿子他们那会就学品德自然什么的。

王斌的大儿子王云龙,85出生,所讲的状况和王斌基本相同。在提到自己的初高中生活时王云龙说:“我上初中感觉就是教师的水平确实很高了,一般来讲,都是本科毕业。高中老师更是了。”王云龙说:“我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多媒体教学,很多学校都装了投影仪,电脑。这东西确实有用,到大学也都用这些。”对于教育的模式,王云龙说:“以前,我们是学苏联,后来又自己闷着头搞,现在基本上是学习西方,洋为中用。中国特色么,别人的东西原样照搬拿来用肯定不适合,得自己改。我是体会到了,这些科目的设置,就很有讲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语文数学,基本上是无所不包,义务教育么,全面发展还是重要的!”

王斌的小儿子王云虎是91年出生,王云虎享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王云虎对 教育状况也有自己的看法,王云虎说:“师资力量特别好,日趋完善了。教学设施的建设也都很好,很多初中小学都有草坪,有演讲厅报告厅体育馆。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其实还存在问题的,素质教育很难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教育投机。孩子的负担也逐渐加重了!”

听取了父子三人都的讲述,我发现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教育在人民的心里扎下了根,很多老百姓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读书无用论”基本已经排除掉了,即使是像王斌这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摒弃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思想,认识到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另外,国家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了,教育的模式和体系,制度愈来愈完善。在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7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从此,义务教育开始深入人心。1986年9月25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整

个中华民族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根本任务。至此,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向了新征程。王云龙王云虎兄弟两个人就是在这样的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四,21世纪的教育新局面

步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发展并没有停步,2001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对全国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意见》。2006年《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最近,2008年从秋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这项政策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名学生。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后,对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继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确需寄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教育政策逐步变化也让王云虎感到无比欢欣:“我相信,问题虽然存在,困难也不能算小,但是只要我们的国家努力的去寻求出路,那么中国的教育就会越来越好。而且,近年来的政策法规也确实让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搞好教育的决心。”

通过此次调研,我发现了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不是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它的立足点是选拔。应试教育下的教师相当多的人不是培养千里马,而是挑选千里马,以至于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被淘汰掉。

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

因为教育产业化了的便要符合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这些无情的市场法则。这些可能后果大概有违教育产业化论者的初衷。

三、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所谓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

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问题:

一,要处理好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人觉得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矛盾,专业教育要达到“一专多长”,素质教育要适应未来需要,开设社会人文课程,时间总量就那么多,安排不过来,而且社会人文类课程与专业没有多大联系,开设没必要。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一方面,专业能力就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不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能够节省出不少时间可供利用,提供了增开课程可能;再说,素质教育本身不是某一学科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应该寓素质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所以,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又区别于专业教育,相互间彼此促进。

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是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它产业的。教育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各国的教育主要是由政府来办。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又需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教育,而社会投资是要回报的,但又规定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于是,就出现了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当务之急是要界定教育产业化的内容,制定有关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政策、法律和必要的监管措施。

三,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下载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大学生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金融机构调查报告

    我国金融机构调查报告经过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格局。但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并不......

    我国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我国养老保险现状与分析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它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生活所需的社会保......

    我国职务犯罪调查报告

    我国职务犯罪调查报告 一、定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报告 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网购”这个词,淘宝网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网站。人们对于网购这种购物形式众说纷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网购存在很大的风险,......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针对当前物价狂涨,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的状况,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1 摘要: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创业的社会,大学生又是创业大军中的主力,但是大学生创业的劣势也很明显:资金的匮乏,管理经验的缺少,市场调研的不......

    大学生调查报告精选

    大学生调查报告精选 大学生调查报告精选范文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

    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