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复试真题 (回忆版)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复试真题(回忆版)
一相关内容介绍
2014年的研究生考试是在1月4、5、6三天,学这一科的4号5号两天就结束了,一天两门,按照顺序来依次是政治、数学、英语、专业课。北科的时间安排的公布向来是最晚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耐心的等待。成绩出的晚,复试名单公布晚,在查询自己成绩的网站上是看不到自己的排名的,但是可以去考研网的北科论坛查看,在人人上可以加计通协会为好友,在这里往往会找到自己的排名。根据计划招生人数,按照120%~140%的比例,算出复试人数,减去推免人数,看看排名,自己就可以算出是否进复试了,另外,强军计划的人数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另外,2014年的复试提前了,以前往往是在4月9~12号,今年直接4月1号开始,复试分数线是339分。注意每天都上考研网看看,会发布最新的消息。二复试时间流程及真题回忆
首先是4月1号现场报道,下面是报到流程及要求
一、报到时间
2014年4月1日(周二)上午8:30——11:30
二、报道流程
统考考生:签到——缴费——资格审查——抽签;
强军计划考生:签到——缴费——抽签——资格审查(研究生院310招生办);
三、流程要求
1、签到处
(1)出示证件: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复试通知书;
(2)领取报考材料袋、政审信封等,并按要求填写材料袋和信封封面(学院代码060)信封将用于邮寄(以邮政平信的形式)拟录取考生的调档函和政审表,请考生自行填写本人或制鞋亲属的通讯地址,并在信封舌头内侧注明专业代码、姓名、初试总分。为确保调档政审工作顺利进行,晴务必填写一个详细准确地地址。
注意:强军计划考生之林去政审信封,缴费、抽签后,到研招办资审。
2、缴费处
上交复试费100元/人,并领取收据。
3、资格顺查处
(1)出示证件:往届生——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学生证;
(2)上交填写好封面的材料袋及以下材料:
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生不交);
学籍、学历证明(应届生提供学籍证明,往届生提供学历证明(这些是在学信网上缴费证明然后可以打印的,不贵,一个月两元));
大学期间成绩单(加盖学校教务处获档案托管人事单位公章);
获奖证书、科研成果复印件。
4、抽签处
(1)上交填写好的调档信封;
(信封舌头内侧注明专业代码、考生姓名、初试总分)
(2)考生自行抽取面试顺序签,并登记。
四、复试提醒
(1)按时参加笔试、面试;
(2)4月4日上午体检。(本校应届生9日上午)
注:
1、材料不合格者,晴尽快将合格材料用EMS邮寄至: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30号北京科技大学机电信息楼 604,滕老师,邮编100083.2、已申请调剂并被调剂院校录取的考生,请告知滕老师。
3、凡提供虚假材料者,无论何时,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复试或录取资格。
4月2日进行的面试
面试
一共200分,包括50分的英语和150分的专业问答。
共十个人,三个人一组,按照抽签号,当时是第四个人先进行面试,前三号在内室(一个房间分成了两个)里写问卷,四个问题,用中文回答。第一个是为什么要考研究生。第二个是研究生期间的计划。第三个是大学期间做过什么相关的实验,写出大概的经历。可以是实验课上做的,也可以是参加的一些竞赛,或者是毕设内容。第四个是写出你熟悉的一种编程语言,如何学好编程,以及写出编译的过程。写完这些,一号开始面试,四号五号六号开始写问卷。二号三号出去等候。
面试要抽签决定问题,每个人大概3~5个问题。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①说出寻址的方式(不局限于微机原理中学的8086)②中断的响应过程③嵌入式的一些东西(记不大清了)④编程中,如果缺少了例如逗号、分号等,出现的错误是哪种类型⑤数字电路中的存储方式(大概)⑥说出平时仿真用的软件。如果已经工作了,这些问题早就忘了回答的很不好,可以介绍一些平时工作所应用的软件或者比较现在电脑、手机更新换代的优劣(因为当时面试的老师主要是做手机这一块研究的);如果是应届生,这些东西学的很浅,会让你介绍下毕设做的内容或者做过的电子产品。
这些说完了,就是英语口语。第一项是口语,前面的考生,大多是老师问,学生回答,很简单。后面的学生就是自己用5句话形容一下自己。第二项是给一段英文的专业内容,先读出来,然后进行翻译。接着就是在纸上把自我介绍和翻译的中文写下来。
笔试 4月3日进行
一共150分,5道大题,题量很大,貌似11页,相应的芯片有给控制字等说明。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从下午一点到四点。
第一大题是选择,20题,每题2分。①有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二进制的四个数比大小②总线周期T1状态时,哪个信号有效③汇编中伪指令的作用④给了中断类型号,选择中断的地址范围⑤8255A,如果PA口工作在方式二,PB口工作方式0,那么PC口的状态,A全部用作I/0口,等等4个选项⑥关于8086和8088的区别,正确的是A地址线不同B内部数据线数目不同C外部数据线数目不同D寄存器数目不同⑦以下属于直接寻址的是⑧EPROM芯片上贴了标签,其目的是⑨⑩
第二大题是填空题,一共10道吧,貌似。①给出了两个十进制表达的数,貌似是78和-120,用十六进制表达原码补码和反码②给出了两个机器码,用十进制表达出压缩BCD
码③告知DS,BX,SI等内容,告诉很多指令,写出操作后AX的内容,例如MOV AX,[BX] MOV AX,BX MOV AX,[BX+100]④进行了两个数的加法,写出运算的结果,和PF,CF,OF,ZF等的内容⑤⑥⑦⑧⑨⑩
第三大题貌似是判断题,一共六道,判断正误,错了的要说出原因①POP CS②MOV DS,[1000H],这一类的吧。
第四大题貌似是编程小题①给了一段完成的汇编程序,写出程序的目的,在DATA SEGMENT中有一个缓冲区BUF,字节型,30H,31H,一直到39H,程序运行的内容就是在屏幕上依次显示0~9②给了一个程序,要求填写剩余的内容
第五大题编程题(1)字符串为“beijingkejidaxuehuanyingnin!”,试编写完整的汇编程序,在屏幕上显示这串字符(2)综合了CPU,8255,8259,8253,三八译码器,给出了一个电路图,告诉了整个系统的操作流程,给了程序,填空。问题①写出各芯片的端口地址②按照题目给的操作流程,写出各个芯片的初始化③中断响应内容④把中断类型写入中断类型向量表中。
总结一下,考得知识点还是很多很全面的,其中汇编占大头,这方面不会的的一定要加强多练习,要读懂。推荐一本书《考研专业课真题必练——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北邮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出了第一版,但是错误很多,如果有的话,建议大家买第二版,第三版,里面的内容很全面,几乎包含所有的类型。
三 小小建议
作为过来人,我建议大家每天学习至少9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或者二本、三本的同学,在这里不是歧视,我也是从一个二本大学毕业的。原因是,在这些大学,往往因为考虑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在数学上很多东西教学内容比较浅显,甚至很多内容一笔带过,这对考研的同学来说真的是相当吃亏的一件事情,必须自己花大把大把的时间自己从头开始学起,建议每天上午3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推荐大家在初试复习的时候,早看数学,因为数学包含的东西最多,最繁杂,不是说公式,而是解题的方法,往往在真正考试的时候会忘记很多。
其次是英语,建议7、8月份以前,只背单词,一天背几页,然后重复,重复的顺序是这样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五天,第三十天,每次背诵的时候,不要看意思,想不起来再看,然后在单词前写正,下次背的时候只看写正字的那些,这样不但省去了很多时间,而且背诵的时候很有针对性。每天1~1.5小时,在那之后,就是真题。不停地做,可以在网上找复印的版本,多打印几份,那么多题,做上4,5遍会非常有感觉,就算是曾经做过,答案都记得差不多了,还是会有错的,而且错的原因都还一样。建议买吴耀武老师出的,印成了试卷的形式,做起来方便,而且解析十分的清楚,不会让人觉得模棱两可,还有专门的真题练习。提高就是在做真题中得来的。其次是作文。因为建议把时间都放在数学上了,所以我认为考试前1、2个月,自己总结一份模板,然后不断更改,让它能够适应于各种话题,不要背诵的太多,太多了给自己添麻烦。
对于政治,我前期花了太多的时间。也买了红宝书之类的,但是直觉没啥用,如果报了辅导班,那些发的书就真的足够了。按照给定的目录,自己一章章的总结,按照由网及面的形式梳理,知道了重点,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背诵。在考前大概一个月,买肖秀荣的真题模拟冲刺4套题,一定要买,今天的考试选择题和大题都有!!而且据说,每一天都是如此,他压得题太准了,尤其是大题。还有就是考前注意联系写字速度,因为答题纸就像是高考时候的作文纸一样,空的太多是绝对不行的,每篇写足80%,还要有思考的时间,平时写字慢的同学真的是要注意了。
对于专业课,建议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了,每天2.5小时就可以了。因为北科的初试专业课是绝对给你提分的,尽管你的数学考90分左右,总分也绝对有可能考340,350,因为真正麻烦的是复试。我考得专业是数字电路,一共十五道题,全是大题,而且非常的简单,今天凡是进入复试的人,最低的也考了120多分。建议不用紧张,74160等芯片的级联等是一定要考的,但是不用紧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给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
第二篇: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模版)
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3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1、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研究生须与公开招考的考生一起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2、复试以面试方式进行,主要对考生已获得的学术成果及科研基础、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专业及综合外语(英语)进行全面评价;学术成果及科研基础占30%,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占40%,专业及综合外语占30%。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
3、复试小组须有5名以上专家参加;小组成员须事先准备3个以上的面试题目,供面试时考生抽答。对考生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后保留整数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4、将复试成绩×60% + 初试总成绩÷3×40% 后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作为最终成绩进行排序。最终成绩分数相同者按初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并依据排序情况确定奖学金等级。
5、复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一律公示。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2013年4月28日
第三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微电子学等。
专业实验:物理电子技术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实验等.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就业方向:主要到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就业形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0%左右.根据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毕业生面临“再学习”过程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微电子领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王志华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工科学科研究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工业界期望解决而没有解决(至少是没有解决好)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这就是工科领域的创新。因此,大学中工科学科的研究水平一定与所在国家相关工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国家相关工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相关工程学科的研究水平整体上不可能领先世界,即便能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果,也一定是凤毛麟角。与此相关的是,高水平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与受教育者在大学中研究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在工业落后的情况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整体水平不可能领先世界。我国微电子产业与教育的现状和趋势恰好印证了王教授的这个观点。
在看清楚差距之后,加大对高校微电子专业科研的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高素质的人才一定是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这必须是国家行为。”王志华教授强调说,“高校的科研不应该是与企业竞争,大学从事的创新性研究可能会面对失败,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常常要面临各种形式的失败,但这种失败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比在企业中失败要小得多,这是对全社会都有利的;当然,高等院校在国家支持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由全社会分享。”
在王志华教授看来,高等院校在工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至少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工程知识等;第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程训练。对于研究型大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地讲,要完全达到上述目标难度非常大。”王教授略带遗憾地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经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27万人扩大到2008年的近600万人,对于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精英教育,高校所培养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他们在大学里掌握的是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继续学习所需要基础知识及思维方法。王教授认为,作为教学机构,高等院校不可能为各家企业量身定制他们所需的人才,因此,即便是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硕士毕业生,在其进入企业以后也将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个任务,客观上需要企业自己完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置: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学习这个专业的基本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掌握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
3.具有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从事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较强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可编程器件原理、DSP技术与应用、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等。
主要专业实验:
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就业单位:
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专业就业前景:这一行业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将来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未来中国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目前不仅没有饱和,而且需求会越来越大。不过要有真本事,将来的竞争肯定也会越来越激烈。
主要到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能力强,适宜到科技、教育、经济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及教学工作,特别是与数学、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和一些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理论基础,具备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外语的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子技术信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4.掌握必要的相关学科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文字语音视觉图象处理、光电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预言半导体产业四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30年河“西”,30年河“东”。
回望晶体管诞生这60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半导体产业明显向东方迁移的趋势,特别是从80年代末开始。1987年台积电这个纯晶圆代工厂的成立,宣告着半导体制造业开始从西方向东方迁移;90年代初,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厂商,随后,再成为全球闪存的最大厂商;90年代中,台湾智原、联发科、联咏等一批IC公司从联电分离出来,吹响了东方IC公司挑战西方IC公司的号角;进入21世纪,中芯国际带动中国大陆代工业成长起来,成为另一个制造中心,并且也带动了中国IC设计业的成长;最后,德州仪器、飞思卡尔、英飞凌、LSI以及ADI等众多传统的IDM厂商转向轻资产模式,放弃独自建造45nm工厂,而分别与台积电、特许和联电等合作研制,2008年,在集成电路诞生50周年的这一年,这些传统IDM公司的45nm产品都将亮相,但是,不是在这些IDM自己的工厂生产,而是在以上亚洲的代工厂里生产。
90nm是一个转折点,当台积电等代工厂突破了这个节点后,它们已将先进工艺的大旗从IDM手中接了过来,未来,台湾晶圆代工厂在半导体工艺技术上将领先全球,并且成为全球IC产量最大的基地。虽然英特尔仍主宰着PC产业,并继续IDM模式和领导最先进的工艺,但是,半导体产业的推动力已由PC转向消费电子。展望未来,不论是在应用推动还是在技术创新上东方都将取代西方成为产业的领导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将演义30年河“西”,30年河“东”的历史大戏。
第二大趋势:有更多的私募基金加入半导体行业,且IC公司之间的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将会越来越遵循大者恒大的定律。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区域执行官叶昱良指出:“私募基金加入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源起于IC公司会有愈来愈多的整合需求,基于大者恒大的定论,在IC产业通常也只有前5强才能生存。” 在大者恒大定律的驱动下,会有更多半导体公司的整合。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台湾与大陆半导体公司之间的整合。义隆电子董事长叶仪晧指出:“因台湾没有具经济规模的市场,故不易培养出可以主导新应用的产品规格的大型OEM,而没有这些有品牌的系统厂商配合时,台湾IC设计公司新产品开发的策略,很自然地大多以跟随者为主。但中国大陆拥有广大的市场及具规模的系统厂商,所以台湾IC设计公司与大陆市场及系统公司合作是未来的趋势。” 促成更多半导体公司整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IP需求,随着半导体产业向高端SoC发展,对IP的需求巨增。但是,对于IP的获得却会越来越难。一些拥有丰富IP的半导体厂商并不希望将IP授权出去,正如NXP的叶昱良表示:“事实上,一个公司光靠授权IP是很难长期发展的,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如何加快我们自己的SoC研发,并且更加灵活的和partner合作。我们拥有大量优秀的IP,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将这些IP最快地转化为IC。”(对于ARM来说可能是例外,ARM是只靠授权获取利润获得很好发展的公司)
因此,中小欧美半导体厂商之间整合也会越来越频繁。希图视鼎总裁兼CEO刘锦湘分析道:“和10年前相比,硅谷的公司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公司相互合并,或者大公司把小公司吃掉,很多公司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公司数量越来越少,每一个市场最终生存下来不会超过三个公司。”
第三大趋势:欧美厂商不再轻易放弃低利润市场。
未来10年,半导体产业会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一个微利的产业。半导体产业年增长率会从两位数降到单位数,IC总产量和总销售额会继续增加,但利润率会下降。
在利润率逐渐下降的趋势下,欧美半导体厂商不再轻易放弃低利润的市场。义隆电子董事长叶仪晧说道:“以前欧美日大厂IC的毛利率如果低45%时,他们通常会放弃而渐由台湾IC设计公司取代,他们会转移到更高毛利的新兴应用市场上。但这几年杀手级的产品并不多,那些大厂不再轻易放弃,且会进行各种Cost Down规划,以维持市占率及产品的毛利率,让台湾IC设计公司的竞争愈来愈辛苦。
未来,随着亚洲成为全球的应用创新与消费中心,欧美厂商在该市场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众多IC公司争夺一些关键领域,而利润会越来越低。最典型的将是移动多媒体处理器,也称为应用处理器。此外,模拟IC的利润也会越来越低。圣邦微电子总裁张世龙表示:“在模拟IC领域,相对技术门槛正在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台湾和大陆公司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随着模拟器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欧美公司在模拟器件市场上越来越难以维持其竞争力,只能向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发展。”
第四大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2000年前后,众多的半导体厂商从母公司剥离,包括英飞凌、科胜迅、杰尔、NEC、飞思卡尔以及NXP等。但是剥离出来后的独立半导体公司活得并不如预期的好,其中不少是连续多年亏损。最典型的是杰尔,不断出售产品线,最后被被LSI收购。虽然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技术积累与IP积累,但分离出来后,他们仍严重依赖每公司,在开拓新的大牌OEM客户方面做得并不好。其实,最重要的是,由于SoC向高系统集成发展,在开发大规模的LSI时,仍需要IC公司与OEM的紧密合作。
瑞萨半导体管理(中国)有限公司CEO山村雅宏表示:“在开发大规模LSI方面,我们认为与大型OEM和服务商合作是一个方向。”瑞萨在开发3G手机芯片时就是与六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包括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几家手机制造商。很明显,联合开发将带来IP、开发成本以及开发时间的优势。“目前半导体制造商难以独自开发领先的技术。我们必须利用过去的研发资本包括IP、与OEM合作伙伴以及第三方的关系。”
因此,展望未来,大型半导体厂商与OEM会再度整合,但可能是一种松散的组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远古的名言,用于半导体产业再合适不过。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大好时机,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把新一代新意技术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明确指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核心电子器件等集成电路细分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而且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地位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行业同仁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回首新旧世纪之交,国务院18号文的颁布,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历程,迎来了产业历史上最好的十年的发展时期,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就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难能可贵的基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仅仅186亿元到2005年为700亿元,到2010年现在根据预估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8%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同时,技术创新取得进展,产业结构改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成长,以集成电路企业为例,2009年大家知道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由此深度下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设计业实现了近15%的正增长,09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设计企业有40家,最高的达到41亿元。刚过去的2010年,设计业又实现大幅度增长,过亿元的企业数量和整个设计业的销售额还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各种迹象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经历了成功与挫折,磨难与考验之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所积累聚集的能量正在迸发出来,我们完全有信心期待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完全有信息期待更多的公司在众多产品的工艺技术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秋季)
一、课程名称: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应用Semiconductor Ligh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先修课程: 微积分、大学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与IC设计
五、课程教学目标:
半导体照明是指用全固态发光器件LED作为光源的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易维护等显著特点,是近年来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是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光源的革命。本课程注重理论的系统性﹑结构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实用性,在重点讲解发光二极管的材料、机理及其制造技术后,详细介绍器件的光电参数测试方法,器件的可靠性分析、驱动和控制方法,以及各种半导体照明的应用技术,使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对半导体照明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六﹑适用学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半导体照明简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要求 第一章 光 视觉 颜色(2学时)光的本质 光的产生和传播 3 人眼的光谱灵敏度 4 光度学及其测量 5 作为光学系统的人眼 6 视觉的特征与功能 7 颜色的性质 国际照明委员会色度学系统 9 色度学及其测量 第二章 光源(1学时)太阳 月亮和行星 人工光源的发明与发展 4 白炽灯 5 卤钨灯 6 荧光灯 7 低压钠灯 高压放电灯 9 无电极放电灯 10 发光二极管 11 照明的经济核算
第三章 半导体发光材料晶体导论(2学时)
1晶体结构
2能带结构
3半导体晶体材料的电学性质
4半导体发光材料的条件
第四章 半导体的激发与发光(1学时)PN结及其特性 2 注入载流子的复合 辐射与非辐射复合之间的竞争 4 异质结构和量子阱
第五章 半导体发光材料体系(2学时)砷化镓 2 磷化镓 3 磷砷化镓 4 镓铝砷 5 铝镓铟磷 6 铟镓氮
第六章 半导体照明光源的发展和特征参量(1学时)发光二极管的发展 发光二极管材料生长方法 3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芯片结构 4 照明用LED的特征参数和要求
第七章 磷砷化镓、磷化镓、镓铝砷材料生长(3学时)磷砷化镓氢化物气相外延生长(HVPE)2 氢化物外延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3 液相外延原理 4 磷化镓的液相外延 5 镓铝砷的液相外延
第八章 铝镓铟磷发光二极管(2学时)AlGaInP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通论 2 外延材料的规模生产问题 3 电流扩展 4 电流阻挡结构 5 光的取出 6 芯片制造技术 器件特性
第九章 铟镓氮发光二极管(2学时)GaN生长 2 InGaN生长 3 InGaN LED
4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几个重要技术问题 第十章 LED芯片制造技术(3学时)
1光刻技术
2氮化硅生长
3扩散
4欧姆接触电极 5 ITO透明电极 6
表面粗化 7
光子晶体
8激光剥离(Laser Lift off,LLO)9
倒装芯片技术 垂直结构芯片技术 11 芯片的切割 LED芯片结构的发展
第十一章 白光发光二极管(2学时)
1新世纪光源的研制目标 2
人造白光的最佳化 3
荧光粉转换白光LED 4
多芯片白光LED 第十二章 LED封装技术(3学时)LED器件的设计 2 LED封装技术
第十三章 发光二极管的测试及可靠性(2学时)
发光器件的效率 2
电学参数
3光电特性参数——光电响应特性 4
光度学参数
5色度学参数
6热学参数(结温、热阻)7
静电耐受性 8 LED可靠性概念 9 LED的失效分析 10 可靠性试验 11 寿命试验 可靠性筛选 例行试验和鉴定验收试验
第十四章 有机发光二极管(2学时)OLED
4有机发光 5
6白光OLED发展趋势和实用化预测
第十五章 半导体照明驱动和控制(2学时)LED驱动技术 2 LED驱动器 LED集成驱动电路 4
控制技术
第十六章 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市场现状和展望(1学时)
1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开发原则 2 LED显示屏
3交通信号灯
4景观照明
5手机应用 6
汽车用灯 LCD显示背光源 8
微型投影机 9
通用照明 光源效率和照明系统整体效率 11 LED外延 12 LED芯片技术 13 LED封装技术 LED发光效率的发展 15 市场现状和预测 16 半导体照明发展目标 八﹑教材及参考书
方志烈编著,《半导体照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九、参考书
1、史光国编著,《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固体照明》,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元灯编著,《LED制造技术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肖志国编著,《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及应用》,工学工业出版社,2008
4、毛兴武等编著,《新一代绿色光源LED及其应用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十、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第五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描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描述
首发外贸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描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
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语言和算法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
:微电子学 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 软件工程 影视艺术技术 络工程 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气信息工程 计算机软件 电力工程与管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首发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