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坚贞不屈[定稿]
坚贞不屈
小时候,常听外婆讲起她那心酸的历史,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如今,外婆已离我们而去,再也听不到她那含辛茹苦、揪人心肺的讲述了,但只要想起她那不同寻常的往事,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外婆出生在一个富农的家庭。从小过着不愁吃、不愁穿、天堂一般的生活。外婆十七岁时,她嫁给了在当地教书的外公,由于外公从小丧母,只好跟着父亲到处漂泊,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暂居在外婆当时的从里教书。为了不让外婆受苦,外婆的娘家破格给她陪嫁了一桩房子,并嘱咐外婆,无论生么时候都不能丢了房子。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外婆终身信守的诺言。有了这一切,外婆怀着美好的心愿,嫁给了外公,希望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可是天不随人愿。外婆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反霸斗争”和“文化大革命”相继开始了,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外公在别人的诬陷下,以“反革命”罪蒙冤入狱。这让外婆好似晴天霹雳,生活也随之坠入了万丈深渊。
当时的一些“积极分子”以清除“反革命分子的脏物”为由,抄了外婆的家,把一些有价值的书籍和珍藏品烧的烧,抢的抢,还把外婆从心爱的房子里赶了出来,安顿到了别人家的草棚中。因为外婆是富农,和外公同罪,所以他们为了“铲除社会主义的绊脚石”,为了“斩草除根”。把外婆“踩”到脚下,让她过着非人的生活。所有的脏活、累活、粗活都让外婆一个人干,批评、挨骂外婆总是头一个挨,吃饭时却是最后一个,每天都吃不饱,饿得头晕目眩。
寒冬腊月,风雪交加之日,别人都放假休息了,唯独外婆有家回不去,有苦说不出,穿着单薄的衣裤巡逻在麦场的四周,阻挡着牛羊前来吃麦捆······
尽管如此,外婆也没有在众人面前屈服过,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她始终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没有忘记对娘家的承诺:一定要把房子要回来,就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房子里。外婆就是报着这坚定的信念,才坚强的活了下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平反昭雪,重见天日。
“苍天不负有心人”,外婆受尽了别人的辱骂、轻蔑和压迫后,经过了四年的苦苦煎熬和努力争取,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苦尽甘来了。自己心爱的房子终于物归原主了,那年冬天被无罪释放了。
一家人团圆了,可此时的家却一贫如洗,外公外婆只得勒紧裤腰带,重新建起这个家。后来,当儿女们长大了,外公外婆也该享享福了,可此时的外婆,却累出了一生的病。
2008年8月27日上午11时,外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安详的躺在了自己心爱的房子里。可怜的外婆,辛苦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儿女们的报答,就离开了人世。外婆刚强的活了一生,直到她去世的前几天,才结束了她操持家务的历史。这种坚强是何等可贵!
无情的死神夺去了外婆七十一岁的生命,让外婆永远的睡着了,她把一生的苦与痛和对生活的无限眷恋都悄悄带走了,留给儿女们的只是她那无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贞不屈的性格,和儿女们对他的沉痛思念、愧疚、牵挂······
第二篇:赞美腊梅坚贞不屈诗句
冬日里的腊梅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美腊梅坚贞不屈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诗人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诗人简介:张谓(--777年)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3、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诗人简介:史青,零陵人,聪敏强记。开元初,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昭。’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云中改,云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玄宗听了,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
4、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诗人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诗人简介: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诗人简介: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诗人简介: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8、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诗人简介: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9、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诗人简介: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1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诗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1、不知墙外夜来梅,忍寒添得疏花否。宋·侯真《踏莎行》
诗人简介:[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彦周,东武人。晁说之(一作谦之)之甥。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时,以直学士知建康。所交多当时名流。真著有娴窟词一卷。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诗人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诗人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第三篇:《坚贞不屈方志敏》读后感800字
《坚贞不屈方志敏 》读后感800字
崇州市王场小学 五年级一班 李欢 指导老师:曹宓
冲锋号角已响起,“冲啊——”这是谁的声音呢?他就是今天我要介绍的主人公——方志敏。可能方志敏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当然,广大的爱国青年也听说过吧!
那么有的不关心历史的人,可能就会问我:“方志敏这名字听起来很普通呀,像是女同志的名字,有什么好介绍的呢?”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不!他是一位男同志,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雄,他的一生是伟大的!”
方志敏加入党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的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到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这句话让我感到震撼,我不禁泪流满面,至今难忘。
说到这里又会有人问我:“那么方志敏的背景是什么?他的身份呢?你对他了解多少呢?”我会自豪的昂起头,向你们娓娓道来:“方志敏生于1899年8月21日,逝于1935年8月6日。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他八岁入私塾,十二岁便辍学辅助家庭务农,童年在家乡度过,十七岁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进入县里高等小学,在校内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方志敏还曾被敌人抓住,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 坚贞不屈,断然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他曾在那书上写过许多的话,我几乎记不住,但唯独里面有几句话让我刻骨铭心。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下去!……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党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些深入人心的话语,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动流泪,这是多么坚定的信仰,多么伟大的胸怀。
1935年,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中英雄就义,时年三十六岁。
年轻的方志敏英雄,作为一名新中国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在这里向您致敬!真挚的感谢您为伟大的母亲付出珍贵的生命。没有像您那样的无数先烈们保家卫国,就没有我们华夏儿女安定繁荣的现代生活;没有和您一样的先烈们舍身忘我,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感谢您伟大的方志敏同志,感谢和您一样无数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第四篇:坚贞不屈的红梅——读《江姐》有感
坚贞不屈的红梅——读《江姐》有感
“红岩上红梅开,万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尽了一代革命先烈——江姐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在读《江姐》这本书前,就已经听爸爸妈妈等长辈们提起过江姐和她的英雄事迹,曾经也在电影《红岩》中领略过这位革命先辈的风采,而一直没有机会好好的了解过这位先辈和她的英雄事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让我接触到了《江姐》这本书,我觉得作为一名有理想的小学生很有必要好好的读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读完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读出那书里的精神。
带着这样一种目的,我开始了对《江姐》深入细致的研读。故事开始于1947年,那时江姐还是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联络员,她和丈夫彭咏梧为了领导武装斗争一起奔赴斗争的最前线。后来江姐的丈夫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但是为了革命事业,江姐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于是江姐忍住了悲痛毅然决然的接下了丈夫的工作,保证了革命斗争的继续进行。
后由于叛徒涂孝文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无数的革命先辈曾在此被关押被杀害,但是这都没有吓到不屈的江姐。面对一次的酷刑、一次次的拷问、一次次的威胁都没有使江姐有一丝的害怕投降。从老虎凳到吊索再到带刺的钢鞭,甚至是竹签钉十指都没能让军统特务从江姐口中得到一点关于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的信息。他们得到的只有江姐视死如归的呐喊:“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我不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来面对这残酷的拷问,我只知道那一定很痛很痛。
在渣滓洞的日子里,虽然江姐饱受折磨,但是她却仍不忘她的工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工作。忘却了昨日拷打的伤痛,忘却了明日可能会带来的更大的痛,只记得用自己仅有的时间和生命来弘扬自己热爱的革命精神。在狱中,江姐凭借自己超群记忆力和刻苦学习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默写下来供难友们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革命精神,更是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或者说是一种伟大的革命敬业精神。
如果让我选择故事的结局,我会选择江姐活着,因为我希望好人一生平安,但是在那样的年代里,现实总是残酷的。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久,江姐被特务秘密枪杀。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有些人甚至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她姓江,大家都亲切的叫她江姐。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人们记住了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江姐!
江姐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知道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流过几次泪,或者是因为太多了,不记得了。但是每一次流泪都使我更加敬佩这位先烈,同时也更加确定了自己该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去面对自己将要走的路。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学习革命先辈们那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再不能为不会解数学题而哭泣,我们再不能为不会背古诗而哭泣,我们再不能为挂盐水而哭泣,我们再不能为一次摔倒而哭泣,我们要学会勇敢地站起来,我们要学会笑着面对生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红梅花儿开,多多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红梅的歌声还依然萦绕在耳边,但是红梅的精神却已深入我心。这就是红梅,这就是江姐,这就是我读出来的精神。
第五篇:九一班读书心得坚贞不屈的铮铮铁汉
坚贞不屈的铮铮铁汉——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作者 大庙中心校 九一班池继鸿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书中保尔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吸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过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凭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疾病搏斗,勇敢的与自己的生命搏斗。保尔·柯察金的意志比钢铁还坚硬,在深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和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但是在书中的结尾,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最终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一生的向往和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条无驮的小船,随波逐流;一个人有理想,然而目标不明确,就会导致失败,甚至祸国殃民;一个人有理想,然而目标明确,就会对国家,民族,人类作出很大的贡献。保尔·柯察金的理想是:“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也不应碌碌无为,总应该为
社会、为大家,甚至为你自己做一点儿事,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这样才能算是“活着”。俗话说得好:“一切皆有可能”。在保尔·柯察金写作的时候,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把这部作品写完,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贝多芬说过:“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保尔·柯察金在他这一生不停奋斗、拼搏。在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保尔·柯察金永远不放弃,总为别人做事,而且为社会付出了很多。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可是谁又想过,保尔·柯察金生活非常艰辛,是平常人无法接受的。现在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学习保尔·柯察金这种勇敢、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