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行为治疗的个案研究
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行为治疗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从个案研究出发,本文阐述一例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情绪和
行为问题的干预案例及其方法与策略。在对案主的干预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活动法、认知行为塑造法、忽视和增强法、暂时隔离法、奖励和惩罚疗法,以及身体放松法来矫正特殊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同时,也应遵循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增加适应性行为以及家庭成员参与等多项原则。
关键词:残疾儿童;多重残疾;视力障碍;行为治疗;个案研究
多重残疾儿童也称多重障碍儿童,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缺陷的儿童,他们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近年来,多重残疾儿童的研究和干预已引起我国特殊教育界的重视。2001年,广州市盲人学校开办了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是国内最早开展多重障碍儿童教育的六所盲校之一。实验班开设两年来,我们对五名多重残疾儿童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育、康复、训练,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个案研究、个别化教学、医疗康复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试图通过一例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研究案例,以期能向从事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一、背景资料简介
1.基本情况
姓名:李××,女,1995年10月生。家庭住址: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家庭成员:父母,均45岁,初中文化,经营金银首饰生意;姐姐,18岁,高中学生。障碍情况:全盲、语言障碍、情绪行为异常。
2.出生及医疗史
母亲36岁时生下李××,孕前一直服用避孕药,属意外怀孕,从怀胎一个月开始吃安胎药。七个月时孩子早产,进入温箱60天。父母双方家族没有视力障碍及语言障碍患者,孩子出生后,并没有受到很大打击,家庭气氛和夫妻关系尚好。除请保姆照顾小孩外,他们对孩子更是疼爱有加,百依百顺,非常迁就。90天后,孩子视网膜出血(眼底出血),到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医生建议做视网膜手术。于是,孩子在10个月大的时候,右眼就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出院几个月后,家长发现孩子的眼睛有问题。
3.情绪和行为问题表现
李××情绪异常,经常会有不明原因的哭笑和尖叫,情绪容易烦躁、郁闷,常常不开心。有严重的自我伤害及攻击他人的行为,当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身边的人忽略她时,就会用力地捶打自己的头,咬自己的手,大叫,甚至用头撞击地板。对与其接触的人有抓、咬、撞等攻击行为。
在家时,李××非常任性,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表现为大哭大叫,咬、打自己的手、头,用头撞向地面或硬物。她的双手和脚直到现在还留下许多伤疤。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家人已经习以为常。
李××有时会大声、长时间地笑,会发脾气,能认识自己的保姆,听到喜欢的歌曲或声响时会自我陶醉。这些都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显得很正常。但她不能理解老师的指令,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认知活动,又显示了智力的落后。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李××生活不能自理,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与包括家人在内的其他 1
人没有言语交流,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只有个别语音。我们还发现,她不会与小伙伴玩,对陌生的环境极不适应,有自闭的倾向
通过一系列的了解、观察和分析,我们把李××诊断为一个以视力障碍为主、伴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多重残疾儿童。2002年9月,李XX开始在广州市盲人学校开设的“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中正式接受干预训练。经过近两年的教育训练和行为矫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孩子的自伤行为有所减少,有意义的良性行为、适应性行为有所增加,能通过某些语音、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语言理解有所进步,攻击性行为有所抑制等。
二、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矫治情况
李××刚入学时,其上述行为对我们及她本人带来很大的干扰和影响,因此,我们除了在感觉运动、交流及语言、生活技能、定向行走、社会化技能等领域对她进行教育、训练外,更着重对其进行行为治疗和矫正。行为治疗是针对个案的具体行为症状、特点做出差别性的诊断、分析,作为治疗的依据,治疗的重点是促进案主社会适应和言语的正常发育。
(一)情绪和行为矫治的主要原则
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我们认为,对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进行行为矫治,若能遵循以下原则,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个别化训练。由于并不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所有表现都会出现在每个个案的身上,而即使是有相同症状的个案,在程度上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用行为矫治法对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进行治疗时,要非常注意对个案各种异常情绪和行为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制定“行为数据观察表”,同时还要结合个案的家庭环境、智商、年龄等因素设计、确定干预的策略。
2.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的某些问题行为的症状是独特的,如李××对别人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进行个别的治疗。在我们学校的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的学生中,存在一些相同症状的行为,对这些行为,可以采用集体治疗的方法。集体治疗可以使残疾儿童有机会感受或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获得替代性学习的机会。同时,集体本身的性质及成员间的交流,对改善个案的言语和社会适应技能也很有帮助。
3.注重家庭参与。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父母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不经意的娇宠和放纵导致了孩子为所欲为。孩子稍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同时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要改变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就应该从改变父母的教养方式入手。在训练和纠正案主的某些行为时,我们要求,李××的父母及其家庭教师配合学校及老师的计划,同时要承担主要的训练任务,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正强化的机会。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不仅有利于行为矫治得以顺利实施,也使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获得更多与家人交流的机会。
4.增强适应性行为。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缺乏与正常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他们大多不知道应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想,因此,在行为治疗过程中,我们主张发展残疾儿童的正常行为,增加适应性行为,以期正常的行为能够覆盖或消除其原有的不良行为。
(二)情绪和行为问题矫治的方法
在本案例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并采用下述训练策略与方法,对李××进行了训练与干预:
1.游戏活动法李××年龄较小,长期生活在过度受保护的单一环境中,对外界的人和事显得相当抗拒与恐惧。因此,我们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她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玩耍,形成愉快、良好的心境。通过参与感兴趣的活动,使之在愉悦身心的同时,精细及粗大动作的技能得以训练。我们还合理地安排她与小朋友相处,初步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其精神面貌已有所改观,基本能够接受除保姆以外的老师和其他人。
2.认知行为塑造法认知行为塑造法是通过逐渐强化接近目标的行为,同时消退希望终止的行为来形成新的行为。在最初的个案观察中,我们发现李××存在严重的社会适应、言语表达及理解、生活自理等方面的缺陷,尤其在语言方面,交流障碍成为李××的主要特征。由于自身的要求和内心世界无法向人表白,所以她只能借助情绪行为来引起旁人的注意。在行为矫正一段时间后,我们把重点放在对孩子的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语言训练上。我们为个案制定了个别教育计划(IEP),目标中包含了一系列不断接近目标行为的近似行为,当良性行为出现时,马上进行强化,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给予纠正,促使其消退。具体做法如下:
1)社会化技能训练用认知行为塑造法训练社会化技能时,我们带领案主熟悉学校、班级等场所,消除她对陌生环境的畏惧;多和她说话,虽然没有回应,但可以让她多听我们的声音,让触摸我们的手和脸,然后再和她一起游戏、玩耍,逐渐增加接触的次数和时间,使她慢慢接纳我们,教会她迈出交往的第一步。
2)言语理解与表达训练结合李××的特殊情况,我们为她制订了目标:1)理解指令;2)用肢体语言表达自我的需要;3)模仿简单的音节。我们真心去关怀她,和她建立信任的关系,消除她对新环境的恐惧,使她产生交流的欲望。如听音乐时,故意把录音机关掉,她发出了一连串带有感情色彩的语音“en、en、en......”来表示不满,当重新打开录音机时,她就发出“咯咯咯”的开心笑声。有时候她用带感情色彩的语音或笑声来表示“好、不好”或“要、不要“等,我们都会及时给予强化。此外,我们有时让李××做不喜欢的事情、吃喜欢或不喜欢的零食,刺激她进行“表达”,训练她用点头和摇头来表示“不要、喜欢、不喜欢”,使她知道,通过这些行为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从而避免或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最后,通过模仿发音的训练来刺激其语言中枢,诱发其开口说话的欲望。我们试用了以下的方法:搔痒法,使她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重复对她说“好痒”; 利用她喜欢的强化物刺激孩子,激发其语言模仿的兴趣;电视示范法,让她模仿电视节目中的广告歌、广告词进行言语的学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会说话,如果禁止她看电视就可以学说其他更加有用的话,而且认为让盲孩子看电视更是没有必要。事实上,让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特别是有语言障碍的多重残疾儿童观看电视节目,对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发育都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在李××说过的极少数的话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类似于电视广告那样唱出来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配合实情实境,不停地对李××说话,虽然缺乏应答,但却给了孩子听的刺激,相信慢慢会有所收获
3)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我们用多循环的方法,对其生活技能反复进行练习,直到能够掌握或有所好转为止。李××生活无法自理,完全由保姆包办。我们根据“实用为主”的原则,把饮食技能的学习作为重点,再逐渐过渡到对其穿脱衣裤、洗漱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以上的行为塑造训练,李××的哭闹行为大大减少,攻击他人及自伤行为有所抑制,社会性技能有所提高,能通过理解指令及动作、身体语言等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还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
3.忽视和增强法有时候李××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只是为了引起身边大人的注意,进而满足自己不正当要求的一种手段,如果急着哄她或试图抱起她,就会表现得更厉害。对此,我们采用忽视法,即在没有影响到孩子自身或他人安全时,我们故意对她不理不睬,故意忽略她的存在,让她“自讨没趣”,她的脾气反而会逐渐停止发作。等到其正常情绪出现时,再及时予以增强,从而以增强良好行为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同时,在李××情绪好时,多用表扬称赞等方法,进行间歇性强化,以增强其良好情绪的出现与保持。
4.暂时隔离法有一段时间,李××的攻击性行为非常严重,只要一跟她接触,她就
会发生咬人、踢人、或用手指甲抠人的现象。对这种不良行为,我们采用暂时隔离法,即在不良行为出现的几秒钟内,取消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撤除她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或将她与所接触的人和当时场境隔离开来,把她转移到另一环境中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不让行为问题发生者得到任何强化,从而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次数。采用此法后,李××的攻击行为有所减少。不过,如果要使用隔离室,隔离室的设计应相对科学合理,以防特殊儿童在隔离过程中出现自我伤害的情况。
5.奖励和惩罚疗法李××的自伤及攻击性行为,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只要其意愿得不到满足,她马上就会哭闹,并用力地捶打自己的下巴、鼻子,或用手指甲戳自己的双腿、脖子,或自己咬手、打头等。在训练活动中,她有时会用头撞、用牙齿咬,用脚踢老师。对于这些严重的自我伤害及攻击性行为,我们尝试了奖励和惩罚疗法,通过操纵行为的后果来调节问题行为出现的次数。如在李××的语言及社会交往的活动训练中,没有出现不良行为,就给予实物,如其喜欢吃的食物等,或非实物,如称赞、表扬、听喜欢的儿歌等方式,给以及时强化。而惩罚则是利用负性刺激来对其问题行为进行治疗,即利用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体验的条件刺激,来代替自伤和攻击他人等异常行为,使她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停止并消除自伤和攻击他人等不良行为。如李××有严重的咬手背、咬手腕、打头等自伤行为。对此,我们采用束缚其双手进行惩罚的方法,即用厚棉衣把她从手到上臂包绑起来,使之伤而无果,以便促使其自动停止不良行为。但这种方法,应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同时,在决定采用此种方法之前,还要考虑其副作用等问题。
6.身体放松法一般的盲童往往由于视力障碍,在运动能力,如身体放松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相对而言,多重残疾视力障碍儿童在身体放松能力方面更显不足,这种不足又影响到他们对于不良行为的克制,烦躁情绪的调节,及其对社会交往技能和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对李××进行身体按摩及运动训练,帮助她改善体质,使肢体肌肉放松,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开始时每周训练1-2次,根据实际需要,然后慢慢增加到每周3-4次,由教师和家庭保姆陪伴,观察并记录对她的按摩进展及效果情况,并与按摩师协商,及时调整其按摩康复计划。采用此法后,李××的精神状态大为改善,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次数有所减少。
三、讨论与小结
1.多重残疾儿童教育需要爱心和专业知识与技术多重残疾儿童的训练和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教育过程,这当然需要老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但是,从本案研究可以看出,它还需要每位教师把训练、康复技术和研究的结果,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干预实践中去。由于我国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刚刚起步,因此,对多重残疾孩子的训练和康复暂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方法与技术,这就要求从事多重残疾的教师积极思考,努力学习,在借鉴外国盲校经验的同时,用自己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并灵活地把它们运用到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训练实践中去。在本案的研究中,许多方法都是老师借鉴国外和融会自身实践经验的结晶。
2.亟需对盲校教师展开行为矫正知识的培训从盲校学生的行为表现看,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不仅是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中的个别儿童。盲校中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情绪与行为问题,只不过有些表现一般,有些表现严重,有些偶尔出现,有些经常显现而已。因此,盲校老师也应像从事弱智教育的老师一样,亟待掌握一定的行为矫治知识与技能。为此,盲校应对教师们进行行为矫正方面的专门培训,这将有利于及时矫正盲生的异常行为现象,从而使盲生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和发展。
3.谨慎对待药物治疗在情绪和行为矫正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国外服用药物也是治疗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方法之一。不过,在改善多重残疾儿童的情绪与行为症状上,虽然使用药物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最终疗效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因为,这些药物大多存
在着诸如令服用者神情呆滞、恍惚等负作用,而且,一般停止用药后多会出现症状反弹现象。这对正在成长中的残疾儿童明显很不适宜。相比之下,对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多重残疾儿童进行行为训练,不但效果显著,而且,通过训练学习所得到的行为习惯,往往也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下来。因此,结合多重残疾儿童教育实验班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还没有采用药物治疗的做法。
4.教师应有耐心对待干预过程中的反复现象众所周知,即使对单一性的残疾儿童进行情绪或行为矫正,也难免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由于多重残疾儿童的特殊困难,对其进行干预训练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训练结果难以巩固和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多的耐心和韧劲,来面对教育训练中出现的反复现象。在本案例中,案主的情绪和行为好转一段时间后,有时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之中。对此,我们都会本着坚持不懈的态度,满怀着爱心和耐心,不厌其烦,也不厌其“反”,直到案主出现良性行为为止。
参考文献
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王辉.聋盲儿童异常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3.上海市盲童学校.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0-9
4.美国柏金斯盲校.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与研究培训资料[C].2003-12
第二篇: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 1.个人情况 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 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母亲:朱某某,无业。文化程度:中专。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 表现情况 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玩具不感兴趣。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 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情绪 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爱好 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 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理解障碍。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能通过触觉、嗅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用手指戳人、用鼻子闻衣物都是想亲近别人的表现。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郑XX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她手里只有拿了小棉被才愿意出门,上幼儿园。这说明她强烈的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郑XX小朋友刚入园的一些表现引起带班老师的注意,但家长矢口否认孩子的怪异行为,不愿和老师多谈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经过老师耐心的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这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但目前广西区内没有较正规的
(四)制定方案,提出解决策略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教师家长确认幼儿是孤独症后,平时就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如果是身体不舒服,老师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教师则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原因,家长和教师对郑XX小朋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2.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常常挤一部分时间和郑XX一起做感觉统合训练。但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在后来的训练中效果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念、知觉等内部思想的改变上。它试图通过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转而接受更积极的思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改变行为。它仍然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原理,吸收了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进行指导训练。它强调改正不适当的认知形态及想法是矫正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的关键。它是行为矫正的深入发展。在和郑XX的交谈过程中,对她喜欢玩大小便的行为,我们反复的给予她教育指正,让她理解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她有纠正的意识,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4.抓住契机法。据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郑XX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荷各种颜色鲜艳的夹子。拿到夹子她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班抓住时机,利用夹子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我教她边指边说出夹子的颜色,个数,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郑XX小朋友喜欢唱歌,并对老师教的歌曲比别的小朋友学得快,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时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他说出歌曲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孤独症儿童也有交流的兴致,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孤独症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一年的个别指导,郑XX的情绪得到了基本的稳定。她和带班以及班上的几位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她现在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也日渐减少。看到郑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对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家长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矫正,教师要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指出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慧聆、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
2、汤盛钦 《特殊教育概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3、吕静主编 《儿童行为矫正手册》浙江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4、张澄编 《自闭儿保育手册》世茂出版社 1989年十一月第1版
5、《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陈云英 新华出版社
(作者:韦芳燕 广西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第三篇:儿童性格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儿童性格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 性格的形成与一个人生活的周围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儿童的性格尤其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作用。下面的案例可以帮助你具体的了解这方面的情 问题叙述
来访者基本情况:某女孩,7岁,好虚荣,要求高、追求完美;作业慢,成绩不良;关注人际交往,但交往易受挫,感到孤独,善于在成人间周旋。
和该女孩有了三次面询的机会,每次都会说很正面的话题,很少说负面的东西,经与家长核实,有许多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孩子似乎在讨好咨询员。孩子反映从来没有人如此平等地、耐心地与她交流过,有强烈的与人交流的欲望。为自己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而苦恼,学校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搭理她。经了解,该女孩总是用指责的口气和别人说话,对人要求高,总也看不惯别人,对人指指点点。
据其家人说,对自己的要求较高,不满意自己写的字,写了檫,檫了写,作业就慢了。觉得自己能做好某事,但是做不到,就对自己极没信心。
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较复杂,父母在她4、5岁时离婚,孩子和妈妈生活。妈妈自己闯荡,办起公司。妈妈由于在公司当领导,回家后角色转换不到位,常会以对待下属的口气和女儿说话,对女儿的要求也较高,很少与她平等对话。妈妈事业有成,在孩子心目中妈妈很令其敬佩,孩子对妈妈崇敬多于爱。妈妈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培养孩子的高贵气质,经常带孩子出入各高级、豪华场所。母亲后再婚,新父亲对孩子喜爱有加,尽量满足孩子,但在学习上要求很高,极严厉,由此与妈妈经常有分歧,而当孩子的面争吵。
孩子经常去爷爷家、外婆家,亲人对孩子都是关爱有加,但不觉中长辈们会对孩子父母的离异加以评论,或多有埋怨。
问题分析
1.家庭氛围和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案例中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太过于复杂,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由于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失给孩子性格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理方面的不平衡。案例中,孩子一会儿生活在爷爷家,一会儿生活在妈妈家,一会儿父母不住在一起了(离婚了),一会儿妈妈又有了新爸爸,家庭的不断变化,孩子无法理解,使得她感觉不安,惟恐那天再发生变化。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学会了察颜观色,讨好每个大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最在他们面前尽力表现自己,说别人爱听的话。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案例中,本来由于父母离婚再婚,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加上养父与母亲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同时孩子常会去外婆家或爷爷家,不同的家长又有着
不同的教养方式,有严有松,有理性有感性。最终使得孩子失去了明确的行为标准。尤其是母亲,由于自己的成功,提升了对孩子的期望。在家中用一种家长式的管理对待孩子,和孩子没有平等的交流,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孩子想达到母亲的要求,但又力不从心,多次的挫败使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自信。从而使同时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反映。
3.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母亲由于生活的磨练和工作角色的要求,养成了好发号司令,好指手画脚命令的行为特点,她同时把这些带到了孩子的面前。由于母亲个性行为的“社会遗传性”,使得孩子也养成了好为人师的行为特点,而这成为孩子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引起了伙伴的不满,使孩子失去了朋友。在交往中处处碰壁,而变得孤独。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不良又影响了同学们对她的评价。
第四篇:眼睛近视治疗康复中心爱明天使儿童视力保健加盟代理分析总结
眼睛近视治疗康复中心爱明天使儿童视力保健加盟代理分析总结
孩子的视力健康一直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而现在的儿童发生近视、弱视、斜视的比例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份来自美国权威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费尽心力,有的人甚至手术恢复视力,不过手术的危害性尚无定论,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如何才能视力健康而且没有副作用呢?市场上会有这样的产品吗?答案是肯定的!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的出现让恢复健康视力不再是个问号,不用手术就能健康恢复视力。
随着视力保健被众多家长接受并认同,视力保健行业也成为潜在创业者最感兴趣的行业。随着人们对视力健康的重视,进行视力保健的人越来越多,创业者因此看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此外,投资视力保健业,一则投资小,还可以加盟大品牌,二则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短短时间,就能见到资金的快速增值效果。
记者在市场上发现,从2011年开始,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像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城市涌现,凭借着优质的服务和品牌优势,吸引着消费者蜂拥而至。
在很多大中城市的繁华商业地段,都能看到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的身影。爱明天使视力保健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迅速占领市场,几乎每天都有加盟商确定合作,隔几天就有一家加盟店隆重开业。据了解,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选址在城市的小学或小区附近;实体面积40平米以上,加盟门槛低,回报却相当不错。
已经工作4年的刘俊最近很是苦恼,毕业4年工作没有什么进展,“前途”“钱途”都看不到,上班钱少,可自己已经为人父,生活的担子一下子变得更重了,可创业资金又不够。偶然的机会,他回到熟悉的校园,看着那些带着近视眼镜的学生,他不知道20多年的学业带给自己是什么?但架在鼻梁上的近视眼镜更让自己觉得悲凉,顿时他不明白这些近视的学生们是否也在考虑他们的前程。他们以后会成为高富帅白富美吗?随着人流,他进入了一家“爱明天使”加盟店。
没想到在这改变了他的人生,后来他才明白自己进入的是一家爱明开使视力保健店,看着人来人往的学生潮,当时刘俊有些不解,他开始观察人来人往的学生潮。只见老板在里面热情的招呼同学:“半个月下来,效果还是很明显,今天测试的结果是好转了很多,还要继续坚持。”张同学:“我同学前段时间在这做过视力保健治疗,近视明显得到缓解,我近视还带点闪光,老板,你帮我看看怎么才能康复,实在不想带眼镜了。”刘俊跟同学搭讪起来,发现很多同学都是同学介绍来的,都说这里的视力保健做的不错。李同学说告诉刘俊:“瞧,这开业时间不长,半年不到,但是老顾客还不少,你今天来的时候人还算少的,平时都得排队,真希望这家店能开的再大点。”
刘俊一想,创业的机会来了。等到店里人渐渐离去,他开始向店面的负责人打探,没想到这一聊刘俊发现老板和自己也是校友,毕业后的遭遇也有类似,这话一投机,老板就把自己加盟爱盟天使前前后后的事情告诉了刘俊,他告诉刘俊,公司有专门的运营团队会对地域进行具体的市场调查,协助加盟商选址、装修等等,而且会提供免费的全面营销管理和终端支持,包括选址、装修、招聘、培训,执照办理、开业指导、终端留顾客、市场开拓。经过市场调查走访,刘俊果断加入了爱明天使,一年后,他的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月收入达十几万元,此时,他的前途”“钱途”都有了。
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爱明天使加盟商刘俊先生,他说:“当时看到爱明天使加盟店生意非常火爆,我就有点动心了,创业加盟我觉得就要选择爱明天使这样有
有实力的品牌加盟非常重要,现在这确实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当记者寻问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刘俊自豪地说:“因为爱明天使自主研发的爱明视力优化训练仪、3D融像训练系统、眼肌训练仪、读写训练镜都是是国际上最新的视力矫正技术,不但非常科学有效,更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我自己也是受益者,以前我近视有300多度,现在已经成为恢复到正常视力了,我的很多客户跟我一样深受其益,这点我非常高兴,这正说明了爱明天使的实力及可靠性。我想今天我的加盟店能有这么多客源,相信也是因为爱明天使的实力”。刘俊先生坦言,其实自己的加盟店能有今天的成绩,仅仅是复制爱明天使视力保健加盟店的成功罢了。
记者获悉,爱明天使是一家专业从事青少年近视、远视、散光、弱视等眼部问题预防和矫正的专业视力保健机构,致力为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爱明天使加盟品牌,有着极大的加盟优势,公司有专门的运营团队专业指导,加盟店模式可成功复制,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为加盟商带来可成功复制的财富梦想,让他们轻松开始创业之路,搭上爱明天使创富的快车,成功复制爱明天使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