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时间:2019-05-13 13:4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第一篇: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文章标题: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到2010年,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生长干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军队必须为地方大学生创造一个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环境。

“地方大学生在基层能不能有所作为”的讨论,切中了当前部队人才建设的热点问题,对地方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基层

干部队伍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从事部队干部管理工作15年,近几年多次就地方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也曾与许多地方大学生干部对话交流。笔者赞成田小明读者提出“地方大学生和部队要相互适应”的观点。

对于地方大学生,作为一名老兵笔者要说,基层是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是地方大学生熟悉部队、认识和了解战士、掌握带兵之道的第一课堂,是立足军营成长进步的起点,这一关非过不可。既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尽快融入这个大集体。对于直接面对地方大学生的一线带兵人,笔者认为,良好的环境是地方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的重要因素,军队各级应该积极适应这一新型人才群体,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虽然相互适应“是一个对等的问题”,但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正视“习服”期允许不适应

随着地方大学生充实军队干部队伍的数量逐年增多,各级对培养使用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厚爱。但也发现不少单位将关心理解为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等,当然这也是十分必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但如何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段时间有些单位地方大学生干部中出现的适应期长,甚至出现“三不要”(即不要军籍、不要党籍、不要干部身份)也要走人的现象等等,无不与此有关。因此,引领好地方大学生干部人生方向至关重要。

地方大学生干部到部队适应期较长,既有自身思想准备不足,也有各级关注不够的问题。笔者过去下部队调查就听说过,有些单位组织刚入伍的地方大学生直接上岗,有的甚至将完全不会游泳的大学生一下子拉到海训场学游泳,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办法简直就是当头一棒就把地方大学生吓懵了,根本就谈不上适应。

地方大学生初进军营,必然存在着一个适应期,在这期间他们要完成两个转变,即由地方青年向军人的转变、由军人向军官的转变。既然如此,就应允许他们有一个“向往憧憬——迷茫彷徨——逐步适应——安心尽职”的思想和心理转变过程。

中医学上有个术语叫“习服”,意为身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习惯和适应。通过这几年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广泛接触了解,笔者总结认为,他们到部队后一般有三段“习服”期,第一段为刚到部队的三五天,应积极做好稳定思想、树立信心的工作,帮助他们打牢由大学生较变为合格军人的基础。平稳渡过这段时期,大多能基本适应部队环境;第二段在基层岗位上的头三五个月,应积极做好使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健康成长的指导工作。渡过这段时期,大多能安心基层工作;第三段为在部队工作之初的三五年,是进一步熟悉了解部队、适应岗位需要的过程,应及时做好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使他们努力成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推动工作。渡过了这段时期,大多能有较好的发展。

部队各级组织应该正视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习服”期,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适应部队环境,对他们入伍初期的工作安排做到强度适当,允许他们有暂时的不适应甚至是失败,特别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更要主动上去扶一把。

去年笔者在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对地方大学生进行“一年三阶段”,即“入伍教育训练、当兵锻炼、岗前强化训练”的培训方法。在一年中,让每个地方大学生都经历当战士、班长到排长的全过程,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岗位上学习锻炼,效果非常明显。

提拔太快不一定是好事

笔者手头有一份统计,一个旅级单位近五年接收了600多名地方大学生干部,现担任副团以上职务的9名干部中,任连主官平均6.6个月,营主官7.1个月;现任营主官的4名干部中,任连主官平均16.3个月。

这些数据表明,地方大学生干部在基层任主官的时间太短了。据了解,有的主官是因为做得不够好被调换了,有的是因为干得出色而早早提拔。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长久发展。

地方大学生干部相对于其他生长干部来说,的确有很多优势,对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大胆使用,甚至是破格提拔都是正确的。但不注重人才发展的层次性和台阶岗位的锻炼,一讲大胆使用就越级提升,讲小步快跑就突破任职年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军官法》、《任免条例》规定,各级主官平时任职的最低年限为三年,副职为二年,这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军队在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另一方面,干部的任职经历是一笔财富,岗位积累是长远发展的基础,提高复合素质,需要多岗位、多途径、多环境的培养锻炼。有句俗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在基层锻炼越充分,实践经验越丰富,对部队的情况才能越熟悉,才能为军旅之路打下坚实的根基。

“军事不行干政工”危害大

还有一些单位在地方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中,存有实用主义思想。有的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文字基础较好,口头表达能力强,是块做机关工作的“好料”,致使有的在排长位置上还没坐热,甚至对基层的情况还不甚了解,就被调入机关;也有的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带兵缺经验,管理少魄力、军事不过硬,担任军事指挥职务不放心,放到政工、后勤岗位发展更顺一些,使相当数量的地方大学生干部与军事指挥岗位无缘,只能在政工、后勤或者专业技术的岗位上发展。

有个师级单位近几年共引进了168名地方大学生,除90名仍担任排长外,其他在军事岗位12人,政工岗位21人,后勤、装备岗位16人,技术岗位21人,其中在师团机关工作37人。

当然,根据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特长,让他们中的一部分到机关或到非军事指挥岗位任职也是必要的,但过早调进各级机关,或只面向非军事指挥岗位发展,势必影响地方大学生干部健康成长。

根据中央军委人才建设战略工程规划要求,到2010年,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生长干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地方大学生干部将逐步成为部队干部的主体。他们的成长发展偏离军事指挥岗位,既不利于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也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笔者认为,军队各级组织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向军事指挥岗位发展,作为军队引进培养人才的主导方向,采取硬性措施把有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基础的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推向军事指挥岗位,为他们尽快成长为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搭建平台。★

《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第二篇:创造军中好环境 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

到2012年,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生长干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军队必须为地方大学生创造一个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环境。

“地方大学生在基层能不能有所作为”的讨论,切中了当前部队人才建设的热点问题,对地方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乃至整个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军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笔者从事部队干部管理工作15年,近几年多次就地方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工作进行调查研究,也曾与许多地方大学生干部对话交流。笔者赞成田小明读者提出“地方大学生和部队要相互适应”的观点。

对于地方大学生,作为一名老兵笔者要说,基层是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是地方大学生熟悉部队、认识和了解战士、掌握带兵之道的第一课堂,是立足军营成长进步的起点,这一关非过不可。既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尽快融入这个大集体。对于直接面对地方大学生的一线带兵人,笔者认为,良好的环境是地方大学生能否顺利成长的重要因素,军队各级应该积极适应这一新型人才群体,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虽然相互适应“是一个对等的问题”,但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正视“习服”期允许不适应

随着地方大学生充实军队干部队伍的数量逐年增多,各级对培养使用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厚爱。但也发现不少单位将关心理解为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解决实际困难等,当然这也是十分必要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但如何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段时间有些单位地方大学生干部中出现的适应期长,甚至出现“三不要”(即不要军籍、不要党籍、不要干部身份)也要走人的现象等等,无不与此有关。因此,引领好地方大学生干部人生方向至关重要。

地方大学生干部到部队适应期较长,既有自身思想准备不足,也有各级关注不够的问题。笔者过去下部队调查就听说过,有些单位组织刚入伍的地方大学生直接上岗,有的甚至将完全不会游泳的大学生一下子拉到海训场学游泳,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办法简直就是当头一棒就把地方大学生吓懵了,根本就谈不上适应。

地方大学生初进军营,必然存在着一个适应期,在这期间他们要完成两个转变,即由地方青年向军人的转变、由军人向军官的转变。既然如此,就应允许他们有一个“向往憧憬——迷茫彷徨——逐步适应——安心尽职”的思想和心理转变过程。

中医学上有个术语叫“习服”,意为身体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习惯和适应。通过这几年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广泛接触了解,笔者总结认为,他们到部队后一般有三段“习服”期,第一段为刚到部队的三五天,应积极做好稳定思想、树立信心的工作,帮助他们打牢由大学生较变为合格军人的基础。平稳渡过这段时期,大多能基本适应部队环境;第二段在基层岗位上的头三五个月,应积极做好使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健康成长的指导工作。渡过这段时期,大多能安心基层工作;第三段为在部队工作之初的三五年,是进一步熟悉了解部队、适应岗位需要的过程,应及时做好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使他们努力成为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推动工作。渡过了这段时期,大多能有较好的发展。

部队各级组织应该正视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习服”期,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适应部队环境,对他们入伍初期的工作安排做到强度适当,允许他们有暂时的不适应甚至是失败,特别是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更要主动上去扶一把。

去年笔者在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对地方大学生进行“一年三阶段”,即“入伍教育训练、当兵锻炼、岗前强化训练”的培训方法。在一年中,让每个地方大学生都经历当战士、班长到排长的全过程,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岗位上学习锻炼,效果非常明显。提拔太快不一定是好事

笔者手头有一份统计,一个旅级单位近五年接收了600多名地方大学生干部,现担任副团以上职务的9名干部中,任连主官平均6.6个月,营主官7.1个月;现任营主官的4名干部中,任连主官平均16.3个月。

这些数据表明,地方大学生干部在基层任主官的时间太短了。据了解,有的主官是因为做得不够好被调换了,有的是因为干得出色而早早提拔。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地方大学生干部的长久发展。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地方大学生干部相对于其他生长干部来说,的确有很多优势,对他们当中的优秀分子大胆使用,甚至是破格提拔都是正确的。但不注重人才发展的层次性和台阶岗位的锻炼,一讲大胆使用就越级提升,讲小步快跑就突破任职年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一方面,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军官法》、《任免条例》规定,各级主官平时任职的最低年限为三年,副职为二年,这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军队在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另一方面,干部的任职经历是一笔财富,岗位积累是长远发展的基础,提高复合素质,需要多岗位、多

途径、多环境的培养锻炼。有句俗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在基层锻炼越充分,实践经验越丰富,对部队的情况才能越熟悉,才能为军旅之路打下坚实的根基。“军事不行干政工”危害大

还有一些单位在地方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中,存有实用主义思想。有的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文字基础较好,口头表达能力强,是块做机关工作的“好料”,致使有的在排长位置上还没坐热,甚至对基层的情况还不甚了解,就被调入机关;也有的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带兵缺经验,管理少魄力、军事不过硬,担任军事指挥职务不放心,放到政工、后勤岗位发展更顺一些,使相当数量的地方大学生干部与军事指挥岗位无缘,只能在政工、后勤或者专业技术的岗位上发展。

当然,根据地方大学生干部的特长,让他们中的一部分到机关或到非军事指挥岗位任职也是必要的,但过早调进各级机关,或只面向非军事指挥岗位发展,势必影响地方大学生干部健康成长。

根据中央军委人才建设战略工程规划要求,到2012年,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生长干部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地方大学生干部将逐步成为部队干部的主体。他们的成长发展偏离军事指挥岗位,既不利于培养具有

较高科技素质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也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笔者认为,军队各级组织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向军事指挥岗位发展,作为军队引进培养人才的主导方向,采取硬性措施把有组织指挥和管理能力基础的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推向军事指挥岗位,为他们尽快成长为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搭建平台。★

第三篇: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问题

地方大学生干部成长问题

历年来,通过招收地方大学毕业生进入警营的方式,部队干部成分的构成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生干部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并且上升速度很快,可以说部队招收大学生干部。达到进一步提高部队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和改进部队建设风气、消除陋习的目的。但是从结果看,起码从我自身的经历看,我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包括我在内的部分大学生干部,非但没有转变部队风气,反而被部队一些风气所转变,给人的感觉就像“夹生饭”,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结合自身经历,从大学生干部所具有的优势、不足、面临的困难以及对策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大学生干部在部队的优势

大学生是部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有机组成,是部队建设不断发展的新鲜血液。在部队成长中优势较为明显,表现在:知识层次起点高,学习能力强,大学生干部对新的知识接受的快、掌握的快;适应快,大部分大学生干部能够迅速融入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中开展工作;善于创新,一部份大学生干部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大胆创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懂得多”可以认作学习的老师。可以说地方大学生干部,所学专业包含了方方面面,而且知识面广,理论根底扎实,特别是在基层工作中,可以更好的为官兵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部队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学得快”,可当成共进的益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接触新事物快,学习业务技能较快,能在短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为保证部队工作的流畅性奠定了基础。第三,“干劲足”,可作为效仿的榜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方大学生干部在出入部队,都有着一股干劲儿,勇于创新,一定时期内能给部队带来新变化和新面貌。

二、大学生干部存在的不足

(一)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干部到部队后,基本上习惯于大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即“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学习方式,最鲜明的特点是对理论感兴趣,对实践不太“感冒”。在实际工作中的想法和做法,一般习惯于从理论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且一小部分大学生总是感觉自己理论高深,而容易忽视对实践的探索和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

(二)重专业、轻业务。

大学生干部在大学的四年学习和生活中始终围绕着自己的专业而展开的,包括课程、讨论、交流等等,可以说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了“三句话不离本行”。但是,一旦离开了本专业就相对显得捉襟见肘。踏入消防部队后,一部份地方大学生从事的业务与所学专业格格不入,毕竟作为攻克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的专业理论。对

于自己陌生的消防业务,小部分大学生就不愿意钻研,为自己早日融入消防部队,人为制造了障碍。

(三)重知识技能,轻体能技能。

大学生干部在出入部队期间,由于接触军事训练时间较晚,加之年龄相对较大,个体差异不同等,在体能,技能方面,和部队建设有着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自身的成长进步。

三、面临的困哪及对策

(一)解决“外行领导内行”的困难。这点恐怕是摆在地方大学生面前最难解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中队任职中,他们将要带领战士们进行训练、灭火、救援等行动。可是对于一个刚刚从地方大学入伍的干部来说,虽然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入警教育,可对于真正的消防基层中队,还是很陌生的。比如基本的消防器材的应用、消防车的种类,还有执勤时人员的分工合作等等内容。这就如带兵打仗的指挥员不知道炮兵和步兵该如何使用,那又何谈胜利呢?

解决的办法:当兵锻炼。通过学习当一名普通的战斗员来切身体会和全面学习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且更加关键的是迅速积累起越来越丰富的战斗经验。在不断的消防行动中,更多的亲身战斗经历使我们逐渐从一名消防战斗的“外行”转变为“内行”。让他们更加有信心面对将来的工作,完成好各项战斗任务。

(二)解决“学生管理师傅”的困难。这一点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困难,更应该说是难堪。为了开展工作,新入警大学生干部势必要向本中队的老干部和有经验的士兵学习请教。我们不谈学习态度这个问题,单单从部队管理方面来看,如果一个领导者事事都要向你的下级请教询问,那么在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很多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在部队这个讲真“功夫”的地方。必然的,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略显没有底气,如果一个管理者说话没有底气,说出的话在士兵心中没有分量,那么很容易出现下级不服从上级管理的情况。这就又如同带兵打仗,如果“将不能服兵”,那么将还称得上是将吗?这是个实实在在摆在地方大学生面前的,谁也不能避免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当兵锻炼。最好是不要在任职中队锻炼,如果在非任职中队当兵锻炼,那么完全放开,不必考虑管理的问题,全面学习,彻彻底底地把自己当一个兵,向所在中队的有经验士兵请教各种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充分的去学习,更加透彻的去体会,从而为自己积累足够多的知识。那么在将来的任职中,就会避免因知识缺乏而出现的“学生管理师傅”的难堪。也就从这一方面大大避免了因管理底气不足而出现的下级不服上级管理的现象。

(三)解决“短兵龄管理长兵龄”的困难。这个困难就是树立威信的问题,不可否认,在部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看军龄看兵龄”。从这点可以看出,要想完全管理好一支部队,那么就要在士兵心中有一定威信。这威信中,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兵龄。其实年头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你有过那一段经历,那么你才会了解,你才知道如何言行,你的言行才会建立你的威信。民间的老人们也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也同样证明了这一问题。这就又会容易导致刚才所提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话大家并不信服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当兵锻炼。恰好地方大学生现在有了当兵锻炼这个过程。通过“普通”一兵的经历,让大学生干部“真正”体验了士兵生活,增进了与士兵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地方大学生也在思考着种种士兵之间、士兵与上级之间的矛盾,并思考着各种解决方法,以便在将来的中队管理中有效的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那么在将来的第一任职中,才能够避免士兵中出现因兵龄长短而引起的管理不到位现象。

(四)解决一日生活制度盲目管理的困难。这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一日生活制度管理这一问题看似没那么明显,可是细细研究开来,学问很大。在基层部队一日生活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矛盾,士兵之间,士兵与干部之间,甚至干部之间都有可能出现种种矛盾,包括部队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微妙的关系,这些都是日常工作所要处理的问题。某些看似小的问题却有可能是大问题的隐患。所以消防基层部队虽然以灭火和抢险救援为目的,但更应该重视平时的日常管理,也就是一日生活的制度。这些基础工作是一切的基石,应该是基层干部的首要工作对象。

那么面对纷杂的工作该如何下手?对于一个入伍半年多的大学生来说,真是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如果想解决这一难题,恐怕要从最基层入手,也就是直面每一个士兵。那么该如何切入呢,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到他们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感受,和每一个士兵多沟通,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为士兵着想,增加和士兵的沟通方式,提高自己的眼光,从而分析问题的站位也更加立体。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切实完善激励机制,切实激发地方大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

第四篇:浅谈地方大学生干部如何在基层中锻炼成长

一、实践中摸索,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当好学习者。

实践中,我们就是要敢于把自己当作一名小学生,多向领导请教,多向同事学习,向战士学习。地方大学生来到部队,虽然在大学期间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但部队与地方有着完全不同的环境和很多的学问。因此,进入部队以后,我们一定要谦虚好学,处处留心。

首先,要有一个自觉学习之心。部队生活是门大学问,必须要做到知不足而自觉学,发现自己所欠缺的,根据自身情况切实强化,自觉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在部队工作,你欠缺什么,需要学习什么,欠什么就练什么。所以必须先向中队的首长学。基层领导在带兵、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将他们身上好的经验、方法等“拿来”为我所用,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第一任职的需要,方便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向中队的战士学。中队的战士特别是士官,都是身经百战,在执勤训练、灭火救援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正是我们所缺乏和需要的。向他们学习能够充分的了解基层中队的灭火救援工作如何进行的。

再次,要学以致用。刚参加工作,尤其是基层中队工作,不懂事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要放下架子,不怕丢面子,勇于实践,切实参与到中队管理、战训等各个方面当中去,在实践中不断了解部队生活,融入部队生活。基层管理涉及到战士的方方面面,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要学习管理和指挥的艺术。基层管理,很多东西都不是书本上能有的,大学生应该多看多学,并把所学到的东西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基层工作中去。

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好表率者。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很关键的,所以,地方大学生下到基层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并不断通过自己的品格、行动将其丰富填充,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到脑勤、口勤、眼勤、手勤、腿勤。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到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

在搞好印象的同时,不能在思想上放松要求,努力的学习政治理论和部队的各项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并用这些东西无时不刻的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入警大学生本来的纪律观念就稍微差一点,不通过强有力的约束很有可能就会犯下错误,到时候让自己也后悔莫及。只有加强经常性学习,提高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条令条例的学习的自觉性,熟记军人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纪律作风修养。

三、用心融入基层,成为部队管理的参与者。

大学生初下基层,中队的首长首先会观察一段时间,然后逐渐交派一些任务,让其参与到管理、战训中去。作为面临角色转换与定位的大学生,只有不断实践,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来才能真正的干好每一件事。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刚参加工作的地方院校毕业大学生,能力素质和岗位需要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上,中队的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需要事事用心,什么事都需要你想到,考虑到。你必须要把自己融入到基层部队之中去才能够干好上级安排的任务。

其次,要端正参与的态度。有的大学生自视清高,认为自己是干大事业的,不屑于参与日常的训练、执勤。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来到消防部队,尽管我们是大学生,但可以说,我们只是一张白纸,而部队又是吃大苦、耐大劳的地方,如果总是眼高手低、指手画脚,不但会一无所获,而且会极大的损坏自己在官

兵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大学生干部一定要放下架子,参与到日常的训练、灭火救援中去,不要浅尝辄止,也不要追求速成,要沉得住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角色是相辅相成的。顺利实现角色定位,迈好军旅第一步,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也就是部局为何将第一任职定为两年的良苦用心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瞄准坐标,摸清方向,真正找到属于并适合自己的角色。基层工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其乐无穷的。只要我们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就会感受到基层天地的宽广、中队战士的可爱、军营生活的充实,从而理解到军人价值的真正含义。

我们在充分做好角色转换,顺利实现角色定位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地方大学生干部还要在以下方面下工夫:

一是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基层工作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到基层锻炼,不仅是公安部消防局的要求,而且是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基层中队是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基本力量,是公安消防工作的基石、是公安消防部队机体的“细胞”。因此,现在在基层工作实践,不仅能让我们熟悉消防工作,知道基层工作干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基层还是广阔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我们就不能真正了解消防业务的真谛,无法切实学会和运用第一手的管理经验和灭火、救援等实际有效的方法。基层是砥砺我们的沙石,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警官。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良好的官兵感情,使自己真正融入基层、植根于官兵之中。坚持“五同”,即是要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这样我们才能了解士兵,尽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同时和官兵相处时,要作到低姿态、高标准、严要求。下好四种“工夫”,即是要求整体利益,要注重感情的培养,要坚持清政廉洁,要勇于剖析自己的不足,工作中要开诚布公、生活中要肚量如海、不结私怨。并且要注意树立在士兵中的威信,但是要认识到威信来自于知兵、爱兵,不摆官架子,不以权压人。同时要了解士兵,满腔热血的关心士兵,尽心尽力地用我们所学知识去帮助士兵,坚持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坚持身体力行,不只说不练,只有这样才能使战士信服,才能赢得官兵的信任、拥护和爱戴,才能为基层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三是虚心学习积极主动的掌握各种消防业务知识。作为地方大学生干部,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有限,且与我们现在实际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差距,那么,作为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要树立“停滞就是落后”的防范意思,不但要学习消防知识和技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在学习中,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不仅向书本学习,还要向我们的战友学习,向我们的战士学习。向实践学习,并且注意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习,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丰富我们的知识。发挥优势,创造施展才华条件。

四是发挥我们大学生干部的专业知识强和文化素质高的优势。可以建议在基层中队开办一些科技知识学习班,我们大学生干部担任教员,在部队普及计算机、外语等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消防部队整体素质。还可利用我们专业性知识强的优势,成立消防科技攻关小组,针对消防部队执勤、灭火战斗及训练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这些不仅能提高我们大学生干部实践应用能力,还促进部队科技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作为地方入伍的大学生,加

入消防部队一晃已经五年多时间了,崇高而神圣的消防工作和战友们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让我感触很深,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英雄篇章,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并为之深深震撼。他们舍己为人可歌可泣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让我懂得如何在消防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更加明白穿上这身警服的意义,开始从容面对部队的生活,从容迎接出警的每一次挑战,并时刻谨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忠于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下载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造军中好环境引导地方大学生干部顺利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