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3:5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

第一篇: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

连日来,凤阳县各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掀起学习沈浩先进事迹的热潮,纷纷以实际行动把学习沈浩爱民为民,情系百姓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多举措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小岗村党委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习沈浩事迹,共建‘四型’小岗”的主题实践活动,并以沈浩为榜样,对自身工作进行分析、检查,以加快推进沈浩书记未竟事业。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介绍,近日,小岗村正加紧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力推进村庄整治、土地置换、整村搬迁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将散居在十八个自然村庄的700多户居民集中搬迁到小岗和石马两个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集中居住的新区,以此推进小岗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他们专门确立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帮扶、民生工程等活动主题,并把一些老党员和建设“四型村”热情高的群众组成各种理事会,使村民通过各种理事会自己做主办自己的事,以此推进小岗村民主进程和科学发展。

板桥镇晏公新村党支部在学习沈浩先进事迹过程中,通过积极走访群众,召开群众座谈会等方式,以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村党支部书记杨国云介绍,村内有一条近3公里的裴家湖排水沟,几近淤平已无法排水,每逢大雨,几个村民组的近2000亩农田便受威胁。了解情况后,他们立即动员力量着手挖沟清淤,预计本月底前可以完工。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经济效益,临淮镇淮滨村支部书记李雪梅和班子成员正带领全村蔬菜种植户集中搭建新的钢构蔬菜大棚。李雪梅介绍,全村有近400亩无公害蔬菜,目前已改建200多亩钢构蔬菜大棚。以前农民用竹制大棚,不但抗灾能力不强,而且每年要更换材料,总体算来投入并不少,换用钢构大棚尽管一次性投入大一些,但可以用十年左右。另外,村党支部通过邀请专家集中培训指导、赴外地考察和在南京、合肥等地设立蔬菜代销点等做法,一个大棚的收入已由原来的三四千元增加到六七千元,经营好的收入可近万元。李雪梅表示,学习沈浩先进事迹就是要为村民力所能及地多做实事。村党支部在春节前后还将带领一些种植大户赴山东、和县等地考察学习,以进一步增加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

连日来,凤阳县各基层党员干部不断掀起学习沈浩先进事迹的热潮,纷纷以实际行动把学习沈浩爱民为民,情系百姓的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多举措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小岗村党委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学习沈浩事迹,共建‘四型’小岗”的主题实践活动,并以沈浩为榜样,对自身工作进行分析、检查,以加快推进沈浩书记未竟事业。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介绍,近日,小岗村正加紧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全力推进村庄整治、土地置换、整村搬迁工作。力争今年年底前将散居在十八个自然村庄的700多户居民集中搬迁到小岗和石马两个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集中居住的新区,以此推进小岗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他们专门确立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帮扶、民生工程等活动主题,并把一些老党员和建设“四型村”热情高的群众组成各种理事会,使村民通过各种理事会自己做主办自己的事,以此推进小岗村民主进程和科学发展。

板桥镇晏公新村党支部在学习沈浩先进事迹过程中,通过积极走访群众,召开群众座谈会等方式,以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村党支部书记杨国云介绍,村内有一条近3公里的裴家湖排水沟,几近淤平已无法排水,每逢大雨,几个村民组的近2000亩农田便受威胁。了解情况后,他们立即动员力量着手挖沟清淤,预计本月底前可以完工。

在基层干了近二十年的现总铺镇总铺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祥珍,在带领支部党员干部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中,要求五名支委成员每人要帮扶1至2名贫困党员、3至5名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同时要求全社区党员定岗为民解难,要求社区干部每人必须至少选一个项目,如种植葡萄、蔬菜等,从而带动群众拓宽致富门路。张祥珍说,沈浩同志在如何为百姓服务方面给基层支部书记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经济效益,临淮镇淮滨村支部书记李雪梅和班子成员正带领全村蔬菜种植户集中搭建新的钢构蔬菜大棚。李雪梅介绍,全村有近400亩无公害蔬菜,目前已改建200多亩钢构蔬菜大棚。以前农民用竹制大棚,不但抗灾能力不强,而且每年要更换材料,总体算来投入并不少,换用钢构大棚尽管一次性投入大一些,但可以用十年左右。另外,村党支部通过邀请专家集中培训指导、赴外地考察和在南京、合肥等地设立蔬菜代销点等做法,一个大棚的收入已由原来的三四千元增加到六七千元,经营好的收入可近万元。李雪梅表示,学习沈浩先进事迹就是要为村民力所能及地多做实事。村党支部在春节前后还将带领一些种植大户赴山东、和县等地考察学习,以进一步增加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

第三篇:学习沈浩专题文档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13日电 今天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河北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和学生村官代表700多人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以下为讲话全文:

做一个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3日)

李源潮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我和大家一样,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为小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他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担任书记,6年的道路很不平坦。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团结起来,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我去小岗村调研沈浩同志事迹时,听到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他所在的机关因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参加学习。当省级机关组织万名干部下农村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当村官。他明知道小岗村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但他义无反顾地住进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命运。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沈浩同志上有90岁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岗村。他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

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为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作“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人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知情的人都说“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

沈浩的成长与社会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沈浩的身后站着许多“好人”。他的母亲临别时叮咛他要:“听党的话,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事”;他10岁的女儿在他临去小岗村时给他寄语:“爸爸我爱你,别做贪官”;他所在单位领导在他最难的时候到小岗看望他,帮他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他的派出机关在他农村任职期间提升了他的职级„„。这些都是沈浩在小岗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力。可以说,沈浩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沈浩介绍: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同志、《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等。

马占文:他带领小岗人走上了致富路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

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我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那一年他在日记里写到:“只要小岗能繁荣,村民们能得到实惠,就是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进富裕门,这是当年沈浩来到小岗村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当年改革的先行者迟迟没能走进发展先进者的行列?小岗村的崛起之路到底在哪里?刚刚上任的他彻夜难眠。他走进每个农户的家门,细心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他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迅速调整充实了村两委班子。他还带领“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大寨、华西、南街等名村考察,解放思想。

视野开阔了,思路也就打开了。要继续改革,再闯新路逐渐成为小岗人的共识。筑巢引凤、发展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特色工业是小岗崛起的希望之路。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沈浩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县里提出要引进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希望得到县里的支持,不久县里专门出台了一个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政策文件,可是那时的小岗村交通很不方便,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还是让大学生们下不了决心。沈浩连续四次到学校去动员,介绍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政策机遇,描绘小岗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还结合自己到小岗工作的切身体会和他们一起谈论人生的价值,请大学生们到小岗去参观。他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诚恳、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果断的做事风格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就有三名大学生来到小岗创业,带动八户村民建起了35个大棚。第二年又发展到35户179棚。引进大学生到小岗创业,激发了小岗人创业致富的热情,小岗村现代农业终于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历来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小岗干部的特殊压力。为了加快小岗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沈浩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到小岗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是刚刚开始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化道路,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调查组走进小岗、媒体跟踪报道、专家学者前来求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那时候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去小岗看他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他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出路”。他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那次他握手的力量特别大,我知道那是他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土地流转为发展小岗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工业创造了条件,沈浩有了更大的设想,他要进一步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要把小岗村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要建设小岗工业园区,将来小岗品牌要资本化,甚至上市,用小岗拉动整个凤阳东部经济发展。他说:“小岗这个金字招牌擦一擦就能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小岗以无形资产合作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小岗面业正式落户。2007年11月,新的小岗村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小岗村城镇化步伐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当总书记得知沈浩是在圆满完成三年选派任务后被村民自发按手印挽留下来连任的,高兴地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地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都没有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又是动力,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四型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引进好的项目,沈浩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小岗,今年元月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专门来到小岗村,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到他热切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打动了,后来总投资1.5亿元落户到了小岗村,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6年来小岗村家家住上了新房,这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6年。更重要的小岗村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岗葡萄供不应求,小岗牌民用甜菊糖等项目一天天竣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浩却累了,倒在了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父老乡亲,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他忠诚履行了一心为民的宗旨,他发扬了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弘扬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他具有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会有千万个沈浩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

赵家龙:群众心中的好书记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

志。

作为沈浩的助手,我和他朝夕相处,几年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2009年11月6号早晨6点50分,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时刻,快来人,快来人呀,沈书记不行了。突然听到村民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不顾一切跑到床前“老沈、老沈,你怎么了?”可无论怎么呼喊他再也没有醒来。医生说是心源性猝死的症状。我突然想起8月21号,我和沈浩从江南大学办事返回的途中,他对我说,最近老感到胸口闷得慌,我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等忙过这阵子再看吧。我也就没有再催他去看病。就是这么一个疏忽,让我深感愧疚,沈浩我的好兄弟,为了小岗村你累坏了身子,操碎了心,你这一走我怎么向你的家人交代?临走时,你的手还紧压住胸口,案头还摆放着11项工作的完成时限表。我知道你是舍不下小岗。

6年前,沈浩刚来到小岗村工作那会儿,有村民议论,省城来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可沈浩却笑呵呵地走访农户去了。时不时碰到冷眼他也从不生气,特困户关友林一家,家属和两个孩子有精神病,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苍蝇飞来飞去,一般人都不愿意去他家。沈浩知道后,特地去他家看看,快中午时沈浩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盘烧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近了沈浩和村民心中的距离。他跑田头走农户,渴了喝口凉水,走访群众,为特困户办了低保,修建了住房。渐渐地村民们和他拉起了家常,有村民说“集体资产长期被少数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沈浩问清了原委,他知道这是小岗村在看他敢不敢碰硬,能不能实干。对此他直面矛盾,不回避,三番五次作工作,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最终收回了集体资产。为了推进工作,为了坚持原则,沈浩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小岗人慢慢地接纳和信任了这位新来的书记。

在小岗工作生活了6年,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他睡觉了也不插门,村民只要找他,不论白天黑夜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2008年3月,新合并的小岗村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10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我们看他太累了,心疼他,就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道铁门,就是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想到他说“装这个干吗,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和村民隔开了吗。”我感到了老百姓在沈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这扇铁门自打装上从来也没有锁过,就一直敞开着。6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一心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五保户过年,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企业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时,用地范围内有204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还栽上松树。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这家人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不愿迁移,沈浩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有威望的长辈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得实惠吗,沈书记我们听你的。

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扛着铁锹上了墓地,田野里这里一团那里一组,都是忙着迁坟的乡亲们。看到乡亲们跪在坟前跪拜,沈浩双手抱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给你们鞠躬了。”沈浩深深地弯下了腰,他的眼泪和乡亲们的眼泪流在了一起,此情此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群众中赢得高度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们仅用了三天时间,204座祖坟就全部迁移完毕。GLG项目按时入住。6年来沈浩带领全体村民和干部埋头苦干,硬是把纸上的一幅幅蓝图变成了现实。18公里的小岗通道通往县城,大包干纪念馆迎来了八方宾客,路灯亮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可带领我们拼搏奋斗,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好书记却永远离开了,把无尽的哀思留给了深深爱着他的乡亲们。

2009年11月12号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我们原打算一大早就去墓地纪念他,可当天我们连续接待了好几批前来学习沈浩事迹的各地干部群众,一直忙到天黑才抽出身来,冒着雨来到他的墓地,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我看到他的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和烧了一地的纸钱。我默默地为他点上一支烟,对他说“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也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沈浩,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像你一样,心里揣着群众,扑下身子干事,把你描绘的蓝图实现,小岗村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

沈明儒: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报告团成员,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

席沈明儒同志。

我是沈浩的四哥,沈浩是我的五弟,五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我一直没有回过神来,时时都在思念五弟。五弟从1984年考上铜陵财专,到毕业工作至今,离开老家已经26年了。这26年间,我们兄弟俩每年也只见几次面,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小岗工作期间我见到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4年“五一”。那时,五弟刚到小岗村任职不久。五一节前,他给我来了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在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

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我说那好啊,老娘从96年以来就一直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五一节,我夫妻俩到合肥接老娘。五弟依依不舍。在装好东西临上车的时候,五弟说:“老娘,儿子到小岗去工作了,一时不能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回来再去接您。”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给老娘磕了个响头。等抬起头时,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接着,他又走到我家属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四嫂,老娘就拜托你和四哥了。”车子开动了,五弟招着手,喊着:“老娘,老娘,保重啊”。呜呜地哭了。

五弟是出了名的孝子,对老娘点滴的事都很注意。参加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五弟总会换上一些5块、10块的零钱,塞在老娘枕头底下。晚辈们来给老娘拜年,老娘就顺手抽出一张,送给晚辈当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开心,五弟在旁边看着,也是眉开眼笑。老娘回萧县后,五弟每次来看她,不是帮老娘梳梳头,就是帮老娘洗洗脚,晚上,就睡在老娘床边的沙发上,陪老娘说说话。我能看得出,五弟真是舍不得离开老娘呀。去年春节,五弟用手机给老娘照相。我问做啥用,他说要把老娘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墙纸,想老娘的时候,就看看。在整理五弟遗物时,我们一家人看到这部手机上老娘的照片,都忍不住地哭了。

第二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8年春节。五弟一家回老家过年。除夕晚上,我们兄弟几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我三哥的儿子问五弟:“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五弟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派我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尽管富裕起来,而不是给自己家人谋取私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当时叔侄俩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的气氛很尴尬,我三哥、三嫂也很生气。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不欢而散。在守年夜时,五弟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啊!这个口一开,小岗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的发展不容易啊,都是我们拼出来、累出来的呀。你看,虽然你比我大5岁,可你的头发还很黑,我的头发基本全白了。”看我纳闷,五弟说:“四哥啊,我现在的头发,那是染黑的呀!”说着,他用手扒开头发,“看,头发根都白了吧?”我瞧着,鼻子一酸,心疼的不得了。便劝五弟,你不但头发白了,人也瘦多了。如果太累,等干完这一任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说:“小岗的发展已迈上了快车道,干完这一任,如果组织上要我留下,我决心再干个三、五年,带领小岗人把农村改革第一村建设成全国的经济强村和人民富村。如果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去,我也要当一个小岗的名誉村主任或是顾问。小岗人按手印留我,这个名村的发展需要我,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小岗啊!可是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四哥啊,我真正理解了‘不能两全’的含意啊!我对不起这个家!”说到这里,五弟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9年3月7号。两年前,五弟夫妻俩因工作太忙,把女儿送回萧县老家读高中。小侄女从省城来到偏僻的县城,特别想家,想爸爸、想妈妈。3月7号这天是她的生日,听说爸爸今天要来学校陪她过生日,特别高兴。放学铃一响,便跑到学校门口张望。可左等右盼,到了中午12点,还没见到五弟的身影。小侄女很不高兴,小嘴撅得老高。她问我:“四伯,爸爸会不会又不来了呀。”就在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原计划今天能早点赶到萧县,但上午又接待了两批客商,可能要晚到了,让我和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快1点的时候,五弟终于赶到了。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切生日蛋糕。小侄女显然还在生气,撅着嘴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女儿开心,做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乖女儿,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完,五弟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累得坐在地上直喘气。小侄女看着,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五弟的眼睛也潮湿了,他搂着女儿,一边给女儿擦眼泪,一边嘱咐着女儿„„上课铃响了,父女难舍地分了手。五弟看着女儿抹着眼泪跑回教室,转过身来时,也是泪流满面了。他带着哭声跟我说“四哥,晚上我还有会,我回小岗了。”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儿女的大靠山。在五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侄女泣不成声地说:“以前爸爸再忙,每年还能见上几次,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好爸爸!”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看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和孝敬,饱含着对妻女的柔情和疼爱,饱含着对农村、农民的热爱和牵挂。五弟,你放心的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发言者为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夏树: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

报告团成员,《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

6年跟踪采访沈浩,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凤阳、去小岗,去寻觅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是去送沈浩最后一程。

淮水含悲,古城动容。从灵堂到殡仪馆,从殡仪馆到小岗村公墓,成千上万闻讯赶来的群众,神情凝重,泪眼模糊。

“沈书记一路走好”、“沈书记永远和小岗在一起”„„一幅幅白底黑字的挽幛,寄托了凤阳人,寄托了小岗人,寄托了农民兄弟,对这位村书记的崇敬与哀思。

78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昆身患重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县城殡仪馆,要看沈浩最后一眼:“他是为我们小岗累死的,就是爬我也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来接你回家!”

年近7旬的杜永兰大妈,老伴住院急需一笔医药费,沈浩答应私人借给他。6号早晨6点多钟,大妈急着找沈浩拿钱,却发现这个日夜为小岗村操劳的书记,再也没有醒来。大妈在灵堂里哭哑了嗓子:“老天啊,怎么死的是沈浩,不能拿我换他吗?”

为了把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定格成永恒,我流着泪水穿行在送行的人群中,用颤抖的手一次次按下快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内心也在不停的追问:沈浩,一个从省城来的选派干部,为什么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

记得有一次,沈浩在小岗给我打电话,托我给他女儿买一些学习资料。他说话时声音低沉,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刚接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告诉他,学校开家长会,同学问她,你是不是没有爸爸?

沈浩,去小岗村的那一年,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找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写道:“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呵!”女儿对爸爸说:“到了乡下,想我的时候,你就看看这照片。”就这样,沈浩怀揣着女儿的照片去了小岗,一干就是六年。

沈浩,他把对女儿的深深父爱,献给了小岗村的孩子们。改造村小学、建幼儿园,沈浩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对困难户的孩子们更是格外牵挂。一次在小岗村采访,村民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7月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沈浩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提着奶粉,来到村民韩需要的家里,屋里嘀哒嘀哒地漏着雨水。出世才几个月的孩子韩星晨没有奶水吃,在床上哇哇直哭,孩子的奶奶急得团团转。沈浩说:“快拿开水来,冲奶粉给孩子喝!”孩子喝奶时小手紧紧地抓着碗边,沈浩见了,心头一热,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用他的家乡话说:“我的孩啊!以后你的奶粉我包了!”

沈浩去世后,小星晨的奶奶把一张沈浩的彩色照片,揣在自己的怀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流泪。我在采访大娘时,她说:“等到我孙子长大了,我要跟他讲,是村上的书记买奶粉,给你喂大的,我们一家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他的恩情!”

2005年12月中旬,我去小岗。走进村西头那间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书柜、一张床,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

沈浩在合肥有一个温暖的家,爱人在银行工作,家里四室一厅的房子。可沈浩,竟然在这墙皮都已经脱落的小屋里,住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夜里停电,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身泥一身汗,想洗个热水澡都难啊!可沈浩把这艰苦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练。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年在小岗,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2006年,是沈浩到小岗村的第三年,按照省里的规定,到年底他就可以回省城机关工作了。国庆节前我去凤阳,和他有过一次长谈,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说到动情处,甚至哭出声来。

他说,女儿眼看就要中考了,我不能在跟前辅导她。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老母亲把我拉扯大,现在老人家快90岁了,这一老一小都需要我照顾。可眼下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刚刚开始,小岗村的快速发展刚刚起步,老百姓盼着我们这些干部,带着他们往前走啊!

一个多月后的11月5号,安徽省委欢送第三批选派干部,沈浩又站在了队伍里。出征的中巴车就要启动时,我从车窗外跟他打招呼,他望望我,一声不吭,把脸转了过去。

沈浩,在亲人与小岗村百姓的天平上,又做出了一次新的选择。沈浩,你这一去,又是一个三年啊!

2008年初,“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沈浩荣获唯一的特别奖。我在采访时了解到,最让评委们感动的是:沈浩带领乡亲们,在穿村而过的京沪铁路上架桥。

我知道,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307省道与小岗村的联系,从凤阳县城去小岗,要绕道20多公里,还要过一个铁路下穿桥,装集装箱的卡车无法通行,小岗村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这无疑是最大的瓶颈!

可是,要想在川流不息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沈浩却说:“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他迎难而上,四处奔波,终于把上海铁路局的总工程师请到了小岗。铁路部门的领导说:“我们被沈浩同志那股子韧劲感动了!”

在小岗村铁路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蚌埠至南京段,整整停运了40分钟!一“桥”飞架,小岗村快速通道打通了,乡亲们奔走相告。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要不是上头给我们小岗,派来了沈浩这样的好干部,这座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呢!”

是啊!安徽省委从2001年开始,分三批选派了1.2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又在选派第四批。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深深地感到,这项工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沈浩,就是这一万两千名选派干部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六年的拚搏,沈浩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小岗;沈浩的猝然离去,更让小岗村民肝肠寸断。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6点多钟,风雪交加,58岁的村民殷广勇,特意穿上沈浩生前送给他的衣服,背上驮着一个5岁、手里牵着一个7岁的孩子,走了一个多钟头,才赶到离他家七里多路的小岗村公墓。

爷仨跪在沈浩墓前,殷广勇一边烧纸一边哭:“沈书记,你不嫌我家穷,逢年过节都是你去看我,今天我们爷仨来看你!我们一家人离不开你啊„„”他嘱咐两个孩子:“你们以后每年都要来给沈叔叔上坟,他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村,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老百姓的心中!(发言者为《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

第四篇:学习沈浩

‚60后‛的沈浩,‚80后‛的我

广顺街道柳坝村主任助理 周浩

沈浩离开小岗村的时候只有46岁,我来柳坝村的时候才26岁;他比我大20岁,因为他是‚60后‛,我是‚80后‛;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村官,他是下派干部,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说起‚60后‛,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60后‛的人出了不少省部级的高官,好几十个老板在胡润的财富榜上有名,他们年轻务实,成绩斐然,且富有个人魅力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主导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占据了社会高层的地位,对我来说那是可攀而不可及的境界,那是属于他们那代人的骄傲。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按照做官的途径,如今很有可能也是省部级的官了;按照做事的途径,他很乐意在‚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一待就是六年,最终永远的留在了小岗村。

‚80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你们80后的怎么怎么‛,‚你们80后的不知道什么什么‛。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我们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现在这群青年充满着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并开始思考起民族荣誉国家前途,如今日渐成熟进入社会希望有所担当。在这个背景下,我选择了和沈浩一样的路,到农村去。

‚60后‛的沈浩出身于农村,经历了文革、高考、改革开放,骨子里社会责任感极强,在他读书期间写的日记中可见一斑。他的性格和他们那代人一样,血气方刚的年龄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拼搏、上进、善于思考,思考着道德与理想,思考着任劳与任怨,思考着索取与奉献。思想上的进步决定了他在小岗所工作的一切。如今‚80后‛的我出身于城镇,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的80年代,以及率先跨入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的90年代,最后带着理想在新千年做着和沈浩一样的工作。

相差20年,沈浩和我没有什么不同,‚60后‛有着才华、稳重,‚80后‛有着聪慧、激情。但是同样是基层工作人员,为什么他到村工作能给小岗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他那么深得群众信赖?为什么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能感染整个社会?我不断在各种媒体上搜索沈浩的事迹,学习他办的事、说的话、写的字。他的事迹很平凡,平凡的就像一潭湖水,他自己只是其中的一滴,但是汇聚成河、敛聚成川。沈浩年轻时代的偶像是蒋筑英,在他的日记中曾经写道:‚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丰富知识的拥有者,对人民有贡献,不屑做一些‘凡人小事’。在他的身上,知识的丰厚与道德的高尚相映生辉。‛从小事做起,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从不间断,这些闪耀着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性的光辉是他六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写照。

‚60后‛的沈浩给‚80后‛的我们上了一课,他就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那是他心系的小岗情结,质朴的为民情怀和无私的大爱无疆。‚80后‛的‚村官‛要‚60后‛的沈浩那样: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舍已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严于律已、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80后‛的‚村官‛要‚60后‛的沈浩那样把‚为官一村,造福一村‛作为自己最大的最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敢于直面困难,持之以恒的开展工作;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村入户,接触群众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甘当一名小学习生、一名聆听着,加深与农村群众的感情,掌握农民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五篇:学习沈浩专题文档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13日电 今天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河北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和学生村官代表700多人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以下为讲话全文:

做一个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3日)

李源潮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我和大家一样,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为小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他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担任书记,6年的道路很不平坦。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团结起来,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我去小岗村调研沈浩同志事迹时,听到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他所在的机关因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参加学习。当省级机关组织万名干部下农村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当村官。他明知道小岗村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但他义无反顾地住进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命运。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沈浩同志上有90岁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岗村。他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

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为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作“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人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知情的人都说“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

沈浩的成长与社会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沈浩的身后站着许多“好人”。他的母亲临别时叮咛他要:“听党的话,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事”;他10岁的女儿在他临去小岗村时给他寄语:“爸爸我爱你,别做贪官”;他所在单位领导在他最难的时候到小岗看望他,帮他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他的派出机关在他农村任职期间提升了他的职级„„。这些都是沈浩在小岗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力。可以说,沈浩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沈浩介绍: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同志、《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等。

马占文:他带领小岗人走上了致富路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

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我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那一年他在日记里写到:“只要小岗能繁荣,村民们能得到实惠,就是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进富裕门,这是当年沈浩来到小岗村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当年改革的先行者迟迟没能走进发展先进者的行列?小岗村的崛起之路到底在哪里?刚刚上任的他彻夜难眠。他走进每个农户的家门,细心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他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迅速调整充实了村两委班子。他还带领“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大寨、华西、南街等名村考察,解放思想。

视野开阔了,思路也就打开了。要继续改革,再闯新路逐渐成为小岗人的共识。筑巢引凤、发展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特色工业是小岗崛起的希望之路。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沈浩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县里提出要引进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希望得到县里的支持,不久县里专门出台了一个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政策文件,可是那时的小岗村交通很不方便,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还是让大学生们下不了决心。沈浩连续四次到学校去动员,介绍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政策机遇,描绘小岗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还结合自己到小岗工作的切身体会和他们一起谈论人生的价值,请大学生们到小岗去参观。他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诚恳、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果断的做事风格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就有三名大学生来到小岗创业,带动八户村民建起了35个大棚。第二年又发展到35户179棚。引进大学生到小岗创业,激发了小岗人创业致富的热情,小岗村现代农业终于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历来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小岗干部的特殊压力。为了加快小岗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沈浩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到小岗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是刚刚开始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化道路,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调查组走进小岗、媒体跟踪报道、专家学者前来求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那时候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去小岗看他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他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出路”。他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那次他握手的力量特别大,我知道那是他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土地流转为发展小岗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工业创造了条件,沈浩有了更大的设想,他要进一步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要把小岗村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要建设小岗工业园区,将来小岗品牌要资本化,甚至上市,用小岗拉动整个凤阳东部经济发展。他说:“小岗这个金字招牌擦一擦就能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小岗以无形资产合作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小岗面业正式落户。2007年11月,新的小岗村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小岗村城镇化步伐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当总书记得知沈浩是在圆满完成三年选派任务后被村民自发按手印挽留下来连任的,高兴地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地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都没有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又是动力,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四型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引进好的项目,沈浩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小岗,今年元月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专门来到小岗村,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到他热切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打动了,后来总投资1.5亿元落户到了小岗村,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6年来小岗村家家住上了新房,这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6年。更重要的小岗村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岗葡萄供不应求,小岗牌民用甜菊糖等项目一天天竣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浩却累了,倒在了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父老乡亲,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他忠诚履行了一心为民的宗旨,他发扬了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弘扬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他具有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会有千万个沈浩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

赵家龙:群众心中的好书记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

作为沈浩的助手,我和他朝夕相处,几年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2009年11月6号早晨6点50分,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时刻,快来人,快来人呀,沈书记不行了。突然听到村民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不顾一切跑到床前“老沈、老沈,你怎么了?”可无论怎么呼喊他再也没有醒来。医生说是心源性猝死的症状。我突然想起8月21号,我和沈浩从江南大学办事返回的途中,他对我说,最近老感到胸口闷得慌,我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等忙过这阵子再看吧。我也就没有再催他去看病。就是这么一个疏忽,让我深感愧疚,沈浩我的好兄弟,为了小岗村你累坏了身子,操碎了心,你这一走我怎么向你的家人交代?临走时,你的手还紧压住胸口,案头还摆放着11项工作的完成时限表。我知道你是舍不下小岗。

6年前,沈浩刚来到小岗村工作那会儿,有村民议论,省城来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可沈浩却笑呵呵地走访农户去了。时不时碰到冷眼他也从不生气,特困户关友林一家,家属和两个孩子有精神病,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苍蝇飞来飞去,一般人都不愿意去他家。沈浩知道后,特地去他家看看,快中午时沈浩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盘烧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近了沈浩和村民心中的距离。他跑田头走农户,渴了喝口凉水,走访群众,为特困户办了低保,修建了住房。渐渐地村民们和他拉起了家常,有村民说“集体资产长期被少数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沈浩问清了原委,他知道这是小岗村在看他敢不敢碰硬,能不能实干。对此他直面矛盾,不回避,三番五次作工作,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最终收回了集体资产。为了推进工作,为了坚持原则,沈浩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小岗人慢慢地接纳和信任了这位新来的书记。

在小岗工作生活了6年,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他睡觉了也不插门,村民只要找他,不论白天黑夜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2008年3月,新合并的小岗村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10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我们看他太累了,心疼他,就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道铁门,就是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想到他说“装这个干吗,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和村民隔开了吗。”我感到了老百姓在沈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这扇铁门自打装上从来也没有锁过,就一直敞开着。6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一心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五保户过年,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企业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时,用地范围内有204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还栽上松树。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这家人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不愿迁移,沈浩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有威望的长辈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得实惠吗,沈书记我们听你的。

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扛着铁锹上了墓地,田野里这里一团那里一组,都是忙着迁坟的乡亲们。看到乡亲们跪在坟前跪拜,沈浩双手抱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给你们鞠躬了。”沈浩深深地弯下了腰,他的眼泪和乡亲们的眼泪流在了一起,此情此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群众中赢得高度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们仅用了三天时间,204座祖坟就全部迁移完毕。GLG项目按时入住。6年来沈浩带领全体村民和干部埋头苦干,硬是把纸上的一幅幅蓝图变成了现实。18公里的小岗通道通往县城,大包干纪念馆迎来了八方宾客,路灯亮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可带领我们拼搏奋斗,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好书记却永远离开了,把无尽的哀思留给了深深爱着他的乡亲们。

2009年11月12号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我们原打算一大早就去墓地纪念他,可当天我们连续接待了好几批前来学习沈浩事迹的各地干部群众,一直忙到天黑才抽出身来,冒着雨来到他的墓地,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我看到他的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和烧了一地的纸钱。我默默地为他点上一支烟,对他说“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也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沈浩,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像你一样,心里揣着群众,扑下身子干事,把你描绘的蓝图实现,小岗村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

沈明儒: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报告团成员,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

我是沈浩的四哥,沈浩是我的五弟,五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我一直没有回过神来,时时都在思念五弟。五弟从1984年考上铜陵财专,到毕业工作至今,离开老家已经26年了。这26年间,我们兄弟俩每年也只见几次面,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小岗工作期间我见到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4年“五一”。那时,五弟刚到小岗村任职不久。五一节前,他给我来了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在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

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我说那好啊,老娘从96年以来就一直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五一节,我夫妻俩到合肥接老娘。五弟依依不舍。在装好东西临上车的时候,五弟说:“老娘,儿子到小岗去工作了,一时不能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回来再去接您。”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给老娘磕了个响头。等抬起头时,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接着,他又走到我家属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四嫂,老娘就拜托你和四哥了。”车子开动了,五弟招着手,喊着:“老娘,老娘,保重啊”。呜呜地哭了。

五弟是出了名的孝子,对老娘点滴的事都很注意。参加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五弟总会换上一些5块、10块的零钱,塞在老娘枕头底下。晚辈们来给老娘拜年,老娘就顺手抽出一张,送给晚辈当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开心,五弟在旁边看着,也是眉开眼笑。老娘回萧县后,五弟每次来看她,不是帮老娘梳梳头,就是帮老娘洗洗脚,晚上,就睡在老娘床边的沙发上,陪老娘说说话。我能看得出,五弟真是舍不得离开老娘呀。去年春节,五弟用手机给老娘照相。我问做啥用,他说要把老娘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墙纸,想老娘的时候,就看看。在整理五弟遗物时,我们一家人看到这部手机上老娘的照片,都忍不住地哭了。

第二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8年春节。五弟一家回老家过年。除夕晚上,我们兄弟几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我三哥的儿子问五弟:“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五弟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派我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尽管富裕起来,而不是给自己家人谋取私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当时叔侄俩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的气氛很尴尬,我三哥、三嫂也很生气。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不欢而散。在守年夜时,五弟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啊!这个口一开,小岗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的发展不容易啊,都是我们拼出来、累出来的呀。你看,虽然你比我大5岁,可你的头发还很黑,我的头发基本全白了。”看我纳闷,五弟说:“四哥啊,我现在的头发,那是染黑的呀!”说着,他用手扒开头发,“看,头发根都白了吧?”我瞧着,鼻子一酸,心疼的不得了。便劝五弟,你不但头发白了,人也瘦多了。如果太累,等干完这一任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说:“小岗的发展已迈上了快车道,干完这一任,如果组织上要我留下,我决心再干个三、五年,带领小岗人把农村改革第一村建设成全国的经济强村和人民富村。如果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去,我也要当一个小岗的名誉村主任或是顾问。小岗人按手印留我,这个名村的发展需要我,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小岗啊!可是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四哥啊,我真正理解了‘不能两全’的含意啊!我对不起这个家!”说到这里,五弟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9年3月7号。两年前,五弟夫妻俩因工作太忙,把女儿送回萧县老家读高中。小侄女从省城来到偏僻的县城,特别想家,想爸爸、想妈妈。3月7号这天是她的生日,听说爸爸今天要来学校陪她过生日,特别高兴。放学铃一响,便跑到学校门口张望。可左等右盼,到了中午12点,还没见到五弟的身影。小侄女很不高兴,小嘴撅得老高。她问我:“四伯,爸爸会不会又不来了呀。”就在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原计划今天能早点赶到萧县,但上午又接待了两批客商,可能要晚到了,让我和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快1点的时候,五弟终于赶到了。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切生日蛋糕。小侄女显然还在生气,撅着嘴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女儿开心,做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乖女儿,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完,五弟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累得坐在地上直喘气。小侄女看着,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五弟的眼睛也潮湿了,他搂着女儿,一边给女儿擦眼泪,一边嘱咐着女儿„„上课铃响了,父女难舍地分了手。五弟看着女儿抹着眼泪跑回教室,转过身来时,也是泪流满面了。他带着哭声跟我说“四哥,晚上我还有会,我回小岗了。”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儿女的大靠山。在五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侄女泣不成声地说:“以前爸爸再忙,每年还能见上几次,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好爸爸!”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看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和孝敬,饱含着对妻女的柔情和疼爱,饱含着对农村、农民的热爱和牵挂。五弟,你放心的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发言者为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夏树: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

报告团成员,《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

6年跟踪采访沈浩,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凤阳、去小岗,去寻觅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是去送沈浩最后一程。

淮水含悲,古城动容。从灵堂到殡仪馆,从殡仪馆到小岗村公墓,成千上万闻讯赶来的群众,神情凝重,泪眼模糊。

“沈书记一路走好”、“沈书记永远和小岗在一起”„„一幅幅白底黑字的挽幛,寄托了凤阳人,寄托了小岗人,寄托了农民兄弟,对这位村书记的崇敬与哀思。

78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昆身患重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县城殡仪馆,要看沈浩最后一眼:“他是为我们小岗累死的,就是爬我也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来接你回家!”

年近7旬的杜永兰大妈,老伴住院急需一笔医药费,沈浩答应私人借给他。6号早晨6点多钟,大妈急着找沈浩拿钱,却发现这个日夜为小岗村操劳的书记,再也没有醒来。大妈在灵堂里哭哑了嗓子:“老天啊,怎么死的是沈浩,不能拿我换他吗?”

为了把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定格成永恒,我流着泪水穿行在送行的人群中,用颤抖的手一次次按下快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内心也在不停的追问:沈浩,一个从省城来的选派干部,为什么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

记得有一次,沈浩在小岗给我打电话,托我给他女儿买一些学习资料。他说话时声音低沉,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刚接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告诉他,学校开家长会,同学问她,你是不是没有爸爸?

沈浩,去小岗村的那一年,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找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写道:“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呵!”女儿对爸爸说:“到了乡下,想我的时候,你就看看这照片。”就这样,沈浩怀揣着女儿的照片去了小岗,一干就是六年。

沈浩,他把对女儿的深深父爱,献给了小岗村的孩子们。改造村小学、建幼儿园,沈浩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对困难户的孩子们更是格外牵挂。一次在小岗村采访,村民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7月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沈浩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提着奶粉,来到村民韩需要的家里,屋里嘀哒嘀哒地漏着雨水。出世才几个月的孩子韩星晨没有奶水吃,在床上哇哇直哭,孩子的奶奶急得团团转。沈浩说:“快拿开水来,冲奶粉给孩子喝!”孩子喝奶时小手紧紧地抓着碗边,沈浩见了,心头一热,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用他的家乡话说:“我的孩啊!以后你的奶粉我包了!”

沈浩去世后,小星晨的奶奶把一张沈浩的彩色照片,揣在自己的怀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流泪。我在采访大娘时,她说:“等到我孙子长大了,我要跟他讲,是村上的书记买奶粉,给你喂大的,我们一家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他的恩情!”

2005年12月中旬,我去小岗。走进村西头那间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书柜、一张床,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

沈浩在合肥有一个温暖的家,爱人在银行工作,家里四室一厅的房子。可沈浩,竟然在这墙皮都已经脱落的小屋里,住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夜里停电,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身泥一身汗,想洗个热水澡都难啊!可沈浩把这艰苦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练。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年在小岗,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2006年,是沈浩到小岗村的第三年,按照省里的规定,到年底他就可以回省城机关工作了。国庆节前我去凤阳,和他有过一次长谈,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说到动情处,甚至哭出声来。

他说,女儿眼看就要中考了,我不能在跟前辅导她。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老母亲把我拉扯大,现在老人家快90岁了,这一老一小都需要我照顾。可眼下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刚刚开始,小岗村的快速发展刚刚起步,老百姓盼着我们这些干部,带着他们往前走啊!

一个多月后的11月5号,安徽省委欢送第三批选派干部,沈浩又站在了队伍里。出征的中巴车就要启动时,我从车窗外跟他打招呼,他望望我,一声不吭,把脸转了过去。

沈浩,在亲人与小岗村百姓的天平上,又做出了一次新的选择。沈浩,你这一去,又是一个三年啊!

2008年初,“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沈浩荣获唯一的特别奖。我在采访时了解到,最让评委们感动的是:沈浩带领乡亲们,在穿村而过的京沪铁路上架桥。

我知道,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307省道与小岗村的联系,从凤阳县城去小岗,要绕道20多公里,还要过一个铁路下穿桥,装集装箱的卡车无法通行,小岗村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这无疑是最大的瓶颈!

可是,要想在川流不息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沈浩却说:“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他迎难而上,四处奔波,终于把上海铁路局的总工程师请到了小岗。铁路部门的领导说:“我们被沈浩同志那股子韧劲感动了!”

在小岗村铁路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蚌埠至南京段,整整停运了40分钟!一“桥”飞架,小岗村快速通道打通了,乡亲们奔走相告。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要不是上头给我们小岗,派来了沈浩这样的好干部,这座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呢!”

是啊!安徽省委从2001年开始,分三批选派了1.2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又在选派第四批。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深深地感到,这项工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沈浩,就是这一万两千名选派干部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六年的拚搏,沈浩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小岗;沈浩的猝然离去,更让小岗村民肝肠寸断。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6点多钟,风雪交加,58岁的村民殷广勇,特意穿上沈浩生前送给他的衣服,背上驮着一个5岁、手里牵着一个7岁的孩子,走了一个多钟头,才赶到离他家七里多路的小岗村公墓。

爷仨跪在沈浩墓前,殷广勇一边烧纸一边哭:“沈书记,你不嫌我家穷,逢年过节都是你去看我,今天我们爷仨来看你!我们一家人离不开你啊„„”他嘱咐两个孩子:“你们以后每年都要来给沈叔叔上坟,他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村,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老百姓的心中!(发言者为《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

下载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凤阳基层干部学习沈浩为民办实事[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沈浩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开展“远学沈浩,近学徐师龙”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党组织: 自向沈浩、徐师龙两同志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沈浩。徐师龙两同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

    学习沈浩报告

    碾子山区关于组织收看《农村党组织书记的 楷模-安徽凤阳小岗村沈浩事迹 报告会》情况的报告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接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关于认真组织收看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学习沈浩同志

    学习沈浩同志,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4月29日农工传染病医院支部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组织党员来到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风阳县小岗村。党员们认真观看了记载小岗村三十多年改革开......

    学习沈浩心得

    学习沈浩心得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省萧县人,1986年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从省财政厅下......

    像沈浩学习

    近日,我校学习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我不禁为他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生动回......

    学习沈浩同志

    学习心得 ——关于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的学习5月份党课培训班带领我们观看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沈浩”这个名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个......

    学习沈浩情况总结

    关于开展向沈浩、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情况总结 根据市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展向沈浩、刘义权同志学习的通知》精神,我支部将这一活动当成目前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在全单位迅速掀......

    思想汇报 学习沈浩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发展对象,时刻与党保持密切联系,让党了解我的思想动态这是进行思想汇报的目的之一,也是我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次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假期暑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