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推荐)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振兴祖国的重大责任。因此,大学时期在人生的阶段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践行。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搞好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具有年龄优势和知识才能优势,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重些。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德才兼备,而且“德”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要坚持全面发展,更要坚持“以德为先”,要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道德荣辱观,自觉地、高标准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大学生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二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最新,最系统,最通俗易懂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同时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价值追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相关联,相融合,并且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现实要求和价值取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容相一致。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确表达。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提出了基本要求。
1、从国家层面来说,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党和国家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是做出正确的,有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合法性及符合民众价值期盼的基础。对内可以提高党政机关领导人拒绝腐败和抵御风险的需要。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应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的本质,有力的回应了国内主流价值变迁,有效的抵御了西方价值的入侵,为我国实现名族团结和国家主权独立提供的保证。
再者,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力于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
2、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努力建设的美好社会的生动描述,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和国家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3、从个人层面来说,首先,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得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严重冲击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
其次,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沉醉在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当中,忽视了精神价值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能帮助人们重新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判断行为是非的价值标准。同时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强化有助于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人民群众跟党走的决心,促使社会成员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激励人们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理想,并在其指导下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并为之不懈奋斗。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名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大学生则显得尤为重要。
1、做好思想理论政治可的课堂学习,使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我校(北京建筑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力的促进了建大学子的价值观的培养。而价值观的培养贵在知行合一,知是前提与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高校的思想政治可承载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责任,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价值教育,实现价值观从教材走向教学,从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的转换。
2、做好思想政治可的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核心价值观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而我校开展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正是使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学习向社会实践的转变,让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书上的枯燥的条条框框,而是生动的真真切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只有参与社会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觉用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达到践行的目的。
3、做好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践行。立德数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数人的根本立足点。实践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
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总结,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铺平了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全体国民都应遵守的价值标准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145 蔡世鹏
二零一四年十月
第三篇: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一带一路”:开启文明班集体的建设之路
——论从小积极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肖爱萍
【摘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从小培育小学生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重在于学生文明行为的体验,只有文明、诚信内化于学生之心,才能让价值观的目的及价值观自身的价值体现在诸多的日常行为之中。
【关键词】开启 文明 建设 培养 践行 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时的讲话。注重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是积极培育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积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有理想的、有价值的爱国人才。这就是我们当前教师的主要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从小培育小学生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重在于学生文明行为的体验,只有文明、诚信内化于学生之心,才能让价值观的目的及价值观自身的价值体现在诸多的日常行为之中。
所以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让教育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塑造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我们应该从小抓起、从班级集体的文明建设抓起。因此,我们还必须注重发挥道德实践对青少年的养成作用,把养成教育与践行和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努力拓宽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并力求做到新颖化。
一、以“文”入手,从小积极培养学生的文明、诚信、和谐的素养。
文明是因文化在传递,文化是因文字在传承。我们中国的祖先自发明有文字可考的甲骨文历史发展到今天广泛应用的规范汉字。这些文字经过了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的国家之一。它承载了有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处世为人与人友善、尊长爱幼、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及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下给我们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精髓沉淀。
三字经开卷语:人之初、性本善。此句中的“善”字,人初步入社会前其性格属性均为“善”者。其“善”之本义为完好的,如同物体,毫无加工,是并无定性。若涉入社会后就会有:善、恶、庸„„等诸多的行为及性格出现。这正如一根刚砍伐下来的木材,它们同样可以变为栋梁、可以变成器皿、可以变成木片、锯末等,这说明工匠很重要。小学生的良好教育与文明习惯的培育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是很讲究文明礼仪、遵守诚信和注重和谐班级建设的。特别是面对刚入学的小学生,讲文明、重礼貌、讲团结、重和谐的教育过程是很重要。一般新入学的学生,刚进入学校,融入集体的学习和生活,许多在家里的那种呵护、偏宠的娇气尚未改掉。怎样公平施爱,传授文明,使之快速培育成为一个讲究卫生、懂得文明、注重团结的好学生呢?育人的环境很重要,它需要“一带一路”去开启、去树立文明典型、学习典型、诚信典型的标杆学生去引领、去带动。号召学生向文明标杆学生看齐;向学习典范学生学习;向团结友爱、诚信友善模范的学生学习。讲集体进步向“文明组”的同学学习等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洗礼,一个文明守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建设已初见成效了。
二、记住中国传统节日,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所有的人有过童年的时代,众所周知小学生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吃喝玩耍。如何利用他们爱吃、好玩的特点去让他们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去想起一些我们中国的民族节日,记住那些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故事。通过这些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让学生掌握历史,记住民族节日、了解人物。
我们知道小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听故事。开展有趣的故事课、班会课,讲述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故事,提及一些关于民族节日的饮食、天气以及活动游戏的场景。这些都会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欢乐。如:我们利用民族传统的节日,开展相关的“爷爷给我做的花灯”、“说说外婆家的粽子”、“讲讲老家过年的情景”等主题班会。班会上,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些开班会、讲故事的活动,大多数学生都会记住元宵节看花灯、玩灯笼、吃汤圆;说到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吃粽子、看赛龙舟”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屈原等。讲到中秋节,同学们就会想起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赏月等;谈到春节时,大家都知道在冬天,要坐火车回家乡与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去放烟花、贴对联、发红包、拜年等。通过这些节日,小孩子们无意中记住了朱元璋、牛郎织女、屈原等历史人物,同时也记住了这些节日的季节春夏秋冬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这些历史故事既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增加许多知识;记住这些节日,又可以了解到相关节日历史上的这些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无意中记住中华的民族传统节日及历史人物,而且有目标地培养了学生优秀的民族气节和精神。
三、学唱国歌、看电影、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谈及积极培育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我觉得价值观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人生观高度。一个人的价值观就在于比人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一个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所以从小积极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当代教师的首要责任。
大家知道:唱国歌、升国旗、国旗下讲话、在国旗下宣誓是每所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修课题。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深化“我是中国人”主题教育,通过班级红色经典教育文化宣传栏,开展“我是中国人”全班同学英雄人物指认比赛、英雄人物故事演讲赛等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培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片,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红孩子》、《鸡毛信》、《闪闪的红星》、《赛虎》等优秀爱国电影片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及感动人的画面,可以驱动学生人生的信仰,可以引领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可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树立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可以使学生能正确步入国家需要的价值导航。
少年强则国家强,文化的弘扬、价值的重塑,这是铸造 “中国精神”的保障。今天我们的国家积极倡导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坚信“一带一路”方法一定会引领和培育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和谐优秀的小学生文明班集体,一定会培育出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小公民。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 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手上。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年轻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接受新事物、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平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把这作为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完成好这个任务是我们当大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是为更好地建设祖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储备能量的过程。
第三,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应该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积极贯彻践行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不说对国家的荣誉有损伤的话。比如在出国游玩的时候,不能做有损国家荣誉的事,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不说一定要为国争光,但是一定要努力不给国家和民族丢脸。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我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加速前进的时期,得以见证祖国一天天的强大。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下定决心,准备着付出比前辈更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去建筑宏伟的新中国。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党员群体是高等学校中优秀学生的代表,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和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思想上的良性互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来源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的特点看,理论灌输都是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掌握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经典理论与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切合点”,以此来吸引学生党员,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勤于思考,在行动中勇于实践,并通过循环反复消化过程,逐渐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通过建立灌输效果的反馈渠道,借助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微博,以及党员定期上交的思想汇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使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学生党员提供抒发思绪、发表意见的良性渠道,形成党务工作者和大学生党员思想上的良性互动。
严明党内组织生活,激发学生党员“角色”意识。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员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作为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要制定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管理办法、大学生党员综合表现考评办法、大学生党组织量化考评细则。要打造鲜明的“角色”环境,抓好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开展有规律的党内组织生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规范入党程序,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要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之家”、党员服务队,以及党员先锋队等;要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帮扶计划、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表扬以及党内表彰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提升党员的先进理念,使党组织成为有凝聚力的团队,形成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党员更加积极和自信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骨干力量。
推动宣传活动开展,营造育人氛围。要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通过各种专题活动等方式,在高校师生中开展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宣传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提高师生对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大力强化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机制,明确教职工在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和任务,进一步改进学校机构和各职能部门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增进授课教师的育人意识。要及时树立一批优秀大学生先进典型,表彰和宣传他们在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先进模范事迹,使广大学生在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目标明确,为推动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健全监督机制,形成制度设计上的有效保障。要使大学生党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自觉的、自发的、自愿的意识,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成为“自教自律”的行动,是很不容易的。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党员受到年龄、心智发展和社会经验等特殊性限制,是非观念还不稳定,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要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卓有成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贴近生活的体验,形成实践活动的有效践行。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真正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建设。在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开好内容充实的组织生活会,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讨论交流会、参观访问等形式,带领大学生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感受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体验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感知社会个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环境。通过亲身体验式的党员活动,使之能够主动体会、感知、内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