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的误区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糊涂认识是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要克服思想障碍,注意走出如下思想误区。
一是认为到农村就业没有奔头,只局限在大中城市求职。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氛围淡薄,生活质量不高,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为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局面,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这个重大决策,不但需要农村各级干部和群众付出艰辛与努力,还需要成千上万个大学生的积极投身。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自己的知识、技术派上了用场,并且在各自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受到群众的尊重、社会的肯定,就会感到在农村工作有意义、有奔头。
二是认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难以实现自身价值,只局限在经济发达地区求职。经济发达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流向有着强劲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吸纳,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相对饱和,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比,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由于产业的分布不同,区域的特点不同,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并不是没有用武之地,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而是既可以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当地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受到更大的磨练。
三是认为到冷门行业就业脸上无光,只局限在热门行业求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热门行业不一定长期热门,冷门行业也不一定长期冷门;今天的热门行业明天可能会变成冷门行业,今天的冷门行业明天也可能会变成热门行业。行业是社会的分工,不管是热门行业还是冷门行业,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那怕是在冷门行业工作,也能够有所作为。
四是认为到专业不对口岗位工作难以发挥优势,只局限在专业对口岗位求职。经过几年大学的寒窗苦读,大学生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其自身发展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不单有专业技术的优势,还有年纪轻、肯学习、观念新、综合素质较高等优势。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他们在专业不完全对口甚至不对口的岗位工作,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同样能够成为内行里手,同样能够做出优异成绩。在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就业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面对、去打拼。
五是认为到内资企业就业得不到更大的锻炼,只局限在外资企业求职。外资企业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都比较先进。但是,外资企业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还是占少数,需要大学生是有限的,多数大学生还是要在内资企业谋求职位。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影响下,我国内资企业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转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内资企业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品牌。大学生在内资企业工作,也会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来。
六是认为到小企业就业埋没人才,只局限在大企业求职。一般来说,大企业聚集了多方面的人才,科技力量相对雄厚,科研环境相对优越。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企业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未必就能够很快安排在关键岗位或搞关键技术。在小企业工作固然有着不利的因素和条件,但由于小企业普遍缺乏人才,急需人才,大学生上岗后,往往就要独当一面,甚至要起挑大樑作用。小企业通过给任务,给压力,大学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不但不会被埋没,反而会得到充分的运用和提升。
七是认为到经济效益较差的单位就业吃亏,只局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求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都希望到经济效益好、待遇高的单位谋求职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对人
才的需求也是有限度的,部分大学生还是要到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单位求职。到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单位工作,虽然经济收入不高,也不够实惠,但是总要比闲着强,可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本领,为今后重新择业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八是认为到技术性较低的岗位工作是大材小用,只局限在技术性较高的岗位求职。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多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目前,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基本上都要在笔试的基础上,进行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面试。如果不切合自己实际地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往往难过考试关。相反,如果摒除大材小用思想,把择业标准降低一点,把选择面扩大一点,竞争就业的成功率就会大得多。
九是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不是为国家出力,只局限在公有制企业求职。目前,我国实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在党的政策引导下,近几年来,非国有经济发展异常迅速,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收,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向前发展。合法经济,照章纳税的非公有制企业确实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学生应该消除思想顾虑,把到非公制企业工作作为今后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途径,自觉自愿地到非公有制企业求职位,谋发展。
十是认为选择创业冒险,只局限于就业。大学生初出茅庐,年纪轻,社会经验少,创业是有一定风险,但并不是逼自己钻死胡同,把自己往火坑上推。近几年来,有不少大学生毅然选择创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大学生选择创业,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在选准投资项目上下足功夫,并在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术创业或合办企业,就会大大提高成功率,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北京大学生就业误区
1、重视物质条件
2009年,黄敬宝对北京地区的18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薪酬福利”的,占30.1%;其次是“晋升与发展机会”,占23.5%;再次是工作兴趣,占18.6%。同样的调查结果也出现在董琦的调查中(2010年)。该调查对2453名在京应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应届生在选择吸引自己的主要因素中,“有竞争力的薪酬”被排在了第一位,然后才考虑“企业发展前途”、“培训发展机会”等因素。
这说明在择业过程中,大部分的北京毕业生经常把物质条件,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放在第一位,而忽略将来的发展空间、自身所长及兴趣等。以至于在完成就业后,疲于应付工作,忽视了自身兴趣,发展动力不足,甚至对工作产生厌倦感,极大地影响工作的效率及创新性。
2、青睐大型国企及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一直以其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好而受到不少应届生的青睐,尤其是垄断国有企业的丰厚利润更是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性。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在黄敬宝的调查中,大学生最希望就业的行业是“党政机关和社团”,而最想选择的单位中,政府机关成为首选(28.3%),其次是国有企业(25.6%)。在“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就业调研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52.12%的北京市毕业生想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23.31%的毕业生想到国有企业就业,11.6%的毕业生想去三资企业就业,4.38% 想去民营、私营企业,3.43%想自主创业(董琦,2010)。
由此可见,北京市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政府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他们的首选。而中小企业以及偏远地区的工作岗位往往不受关注,这也是造成我国就业失衡的原因。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应届生无法完成就业,成为社会很大的负担。另一方面,中国却出现了大范围的用工荒,有些中小企业、农村和西部地区往往是“有岗无人”。
3、迷恋大城市
在京求学四年或以上以后,北京大学生通常会表现出对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迷恋,于是出现了“蚁族”这一特殊的群体(董琦,2010)。根据黄敬宝的调查结果,最希望在北京就业的占76.1%,上海和广东分别占4.3%和3.9%,其他沿海地区占10.2%,中部和西部地区只有2.1%和2.8%。
可见,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发展程度较高、工资高、工作和生活环境好的东部地区就业,而北京由于已经生活四年的粘性而表现出更多的倾向。
第三篇:大学生的就业的心理误区
大学生的就业的心理误区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心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大学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中需要解决以下心理问题:
误区一:就业压力加大导致心理误区、心理冲突增多。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容易产生心理误区,他们或相互攀比、缺乏主见,或脱离实际要求、不能适应社会,情绪表现焦虑、失落、恐惧等等;有的毕业生心理冲突明显,表现为有远大理想但不能正确面对现实,注重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渴望公平竞争但期待自己特殊化,希望独挡一面又渴望别人帮助等矛盾。
误区二:职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就业目标与方向的模糊、不稳定。
目前,由于高校按自己的模式培养人才,使得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专业不对口,职业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力”,导致“毕业生不知何处找工作”,表现为或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或见异思迁、朝秦暮楚,职业目标长时间没有确定。
误区三:自我认识的偏差导致就业期望值不适度。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群体意识的特殊性,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他们往往自我估价过高,总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的场所,尽早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而现实往往令他们大失所望。个别学生则又缺乏自信,怨天尤人,不善于竞争。
误区四:就业技巧的缺乏导致自我推销能力不足。
很多应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职业常识和就业技巧,在自我推销过程中存在着羞怯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和自信心,资料准备、应试准备和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自我推销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无法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必须走出上面的心理误区,确定正确的择业标准,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各种现象和问题,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先机,顺利就业。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误区
大学生人际交往误区对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未来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力水平,较深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包括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基于较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较高的领导能力。关于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有很多,但还没有人讨论人际关系交往误区对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几个误区以及由此导致的领导能力的下降,以期对大学生养成较高的领导能力有所帮助。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误区
误区一:注重数量,忽视质量。受家长朋友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有了“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思想,因此,在大学中大学生开始广撒网,有时甚至是不讲原则的交朋友,认为讲哥们义气的就是好朋友。交过朋友之后,仅仅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相互联系,这种缺乏认知实体的交流很难使大学生交到互吐衷肠、肝胆相照的朋友。误区二:交“有能力”的,远“没本事的”。大学是一个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充分发挥的时期,许多学生为了能入选学生会干部,为自己的将来的求职简历添上精彩的一笔,纷纷效仿各种迎奉送礼、请客吃饭的官场行径,有的甚至拉拢辅导员及团委老师,对某些默默无闻的人则是冷眼相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学生间平等真挚的友谊。
误区三:要恋人,不要同学集体。有一种说法:大学中没有谈过恋爱就等于没有上过大学。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大学谈恋爱本身没有错,但是有的学生往往一谈恋爱就“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整天跟自己的恋人腻在一起,逐渐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疏远,甚至有的同学甘当“孤雁”独来独往,与同学形同陌路。误区四:亲“老乡会”,远班集体。这源于大学生的恋旧情结,在老乡会中大家可以畅谈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学校,并且这种谈论可以的得到老乡的较好的回应,大学生的心理上的到了满足。恋旧本没有错,但是一些大学生过于恋旧,整日沉浸在追思与回想中,以至于对眼前的同学有一种排斥感,不愿与身边同学交往。
误区五:以自我为中心。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百依百顺,于是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自觉不自觉的就会独断专行,并希望周围的一切都安自己的意愿来,很少关心别人、为别人考虑,常常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造成同学关系的紧张。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误区对其领导能力的影响
损失形象,降低自己的威信。许多人为了讨好所谓的“有本事的人”,不惜放弃自己的自尊,对他们点头哈腰,有时甚至是不顾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完全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这在 大多数同学的眼里自然是看不惯,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随之便会产生晕轮效应,对其形成偏见,即使他领导能力再强,在同学的心目中他已经失去了高大美好的形象,想让别人对自己的领导心服口服已是非常难的或者说不可能的事。接受其领导的人少,降低自信。那种只亲近恋人与老乡而疏远同学朋友的人只会使自己的人际面越来越窄。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泛滥的时代,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别人不认识你,自然也不会了解你,更加不会相信你的领导能力。那就会直接导致没有人接受你的领导,你指定的计划没有人去执行,这对自信心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一个人能够即使认识到原因而加以改进,那么他还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他就此一蹶不振,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领导能力,那么他以后在领导过程中就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干,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领导能力的丧失。
不注重交友质量,降低领导的质量。基于人际关系理论对人的“社会人”的假设,缺乏真正的肝胆相照的朋友,就会缺少真正的为你做事的人,那么一项方案计划的执行很有可能会由于执行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对计划大打折扣,完成的质量自然不会好,这当然反映了领导人的领导能力。
刚愎自用,独断专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希望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听不进别人的诤言,不考虑别人的承受能力,强制别人完成他能力之外的工作。刚愎自用,独断专权这是在领导过程中最应该避讳的。
三、避免误区,提高领导能力的相应对策
客观的评价自己,树立自信,积极主动交往。客观的评价自己,既不要将自己定位太高,觉得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又不要对自己定位太低,使自己缺乏自信。在轻松自如中建立一个广泛人际关系网,从而为自己的领导打下人际基础。
交往中以诚待人,建立真正的友谊。只有自己真正打开心扉对待别人,别人才会打开心扉来对待你。这样,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别人自然会相信你的领导能力,才会真正全力以赴地实施你制定的方案与计划。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较高的道德修养能够增加内涵,提升品位,以自己的道德感召力、人格吸引力和情感亲和力,赢得人们的尊重,才会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要坚决摒弃媚俗、搞庸俗关系的思想,以自己的沉稳持重给下属一份安全感,一份信任感。
第五篇:就业论文:谈大学生就业难之认识误区
就业论文:谈大学生就业难
之认识误区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认识误区 1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认识误区 1.1 扩招造成就业难
有人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他们的分析是:从1999年开始,各高校连年扩招,这些学生毕业后都要以大学毕业生身份进入就业市场,必然加大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有一半难于就业。虽然本科生的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10%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是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可试想,如果没有扩招,这些学生就失去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而他们同样还要进入就业市场。无论如何,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要求就业的人来。1.2 大学生太多了
大学生真的太多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我国每10万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人数,1996年为1410人(在1999年扩招前也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而美国1995年的数字为16004人,日本1994年的数字为6994人,澳大利亚1996年的数字为16655人,印度1996年的数字为1905人。目前我国扩招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8-22岁)的15%。而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可见,中国的大学生(按占人口比例)并不多。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症结不在毕业生人数太多,而在“结构性失衡”。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观念的偏差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依然对“谋不到好职业”甚至“谋不到职业”没有充分思想准备。可以这样说,一部分人的愿望与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在美国,大富豪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生毕业可以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而在我国,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离乡进城,住高楼,挣大钱。资料显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 19.2%。即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8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57.6%。
有人认为,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特权”阶层,名牌大学生更是如此。一部分大学生自身也确实有某种程度的“特权”思想。他们认为自己不同于即“高于”普通群体,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这对大学生的择业显然是一种自造的障碍。2.2 用人标准方面的偏差
许多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大学生是已经成熟的人才,希望立即就能派上用场,立即就能创造效益,而不愿付出培训的成本。大学毕业生为了能够在择业时多几个筹码,不惜逃课到外面去上证书补习班。他们荒废了“责任田”,而专心种着“自留地”,一心想着凡在就业中能证明自己“实力”的各种证书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供求双方都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人才的正确标准,结果对减缓就业压力有弊无利。2.3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
而就业岗位相对增长缓慢,也给就业压力增添了砝码。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2万,2016年达250万,2016年将达到380万,今后还会继续增长。
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的,这自然也就增添了就业压力。2.4 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
高校专业结构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一些高校出于行政业绩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对某些专业进行超大幅度扩招,结果造成了毕业生“积压过剩”。2.5 毕业生综合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许多用人单位认为,现在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差,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这样的毕业生0 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用人单位拒招大学生,还有另外三种类型。一是不少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用不起”大学生。他们认为在那里,有高中文凭就足够了,大学生来了说不定不到一年就溜了。二是一些调整中的中小企业以及没有用人指标的企事业单位“进不了”大学生。前者正在大幅裁员,本身的下岗人员很多,新的经济生产还未能有效开展;后者则是由于政策因素不能提出用人需求。三是某些单位“看不起”大学生,“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他们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
2.6 信息化就业工作模式还未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网上求职深受学生欢迎,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
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是一种“假性”饱和。一方面,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部门内有一些不合格人员占位,使得它们难以承接必要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大量的民营、私营及外企,则因为政策的关系,无法接收大学毕业生。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比如,一些学生找了外企或私企,但户口、干部身份都无法解决,有些学校甚至还要求到外企、私企的学生交纳教育补偿费;一些部委所属学校学生,在系统内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学生联系到系统外单位时,学校又要收取出部费;一些省消化不了大学毕业生,可一旦毕业生到外省就业,就需上交数额不菲的出省费;一些地区则拒绝接收非本地籍毕业生等等。就业政策、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本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但是现在却是相互掣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因此,要走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毕业生要转变择业观念,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标准,高校要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政府主管部门则要调整某些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