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大学拟破格计划录取38岁三轮车夫读博士
4月23日消息,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结果,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据解放日报报道,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
38岁高中学历,从三轮车夫到复旦大学博士生,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足以传颂的“佳话”背后,不仅是一个年轻人对学问的执着,还有一门学科无尽的魅力,一位学者惜才的慧眼,一所大学开放的心胸……
把招博士生权力还给教授
——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
新闻视点:录取一个高中学历的学生为博士生,听说在复旦百年校史上是首次?
顾云深:说首次不太恰当。现在的复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1978年报考谭其骧先生的研究生时,就是高中学历,考了第一名,1983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苏步青先生当年招的研究生中,也有高中学历的,现在有些成了数学家。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话,过去一直有一些。比如梁漱溟没考取大学,蔡元培让他当了北大哲学系的教师;沈从文小学没毕业,胡适却把他请到中国公学的讲台上……这体现了大学代代相传的气度和精神。
新闻视点:在现在学位授予制度非常健全的情况下,录取蔡伟是不是更困难些?
顾云深:2000年起,复旦实施了一项制度:两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考题由导师自己定,学生可以不参加统考。裘锡圭先生作为国内知名的古文字学家,当然有这个资格。但蔡伟确实更特殊一些,因为按现在的规定,报考博士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而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为此,我专门去了一趟教育部,和相关部门作了沟通。
新闻视点:这种教授自主录取硕士或博士生的模式,有没有可能更大范围推广?
顾云深:复旦已经在上海医学院等院系探索改革,变传统的博士考试制度为国际惯行的申请考核制度,申请读博的学生必须提供自己硕士期间的成绩、论文、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以及5000字的继续深造计划书,同时还得有两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考核的环节相当于面试,学生进行20分钟左右的陈述,然后回答导师的提问,录不录取这位学生,决定权在于导师。
新闻视点:大家会比较担心,这样是不是有黑箱操作的可能?
顾云深:某种程度上,考试当然是最公平的做法。但如果把考试制度固化,推及到人才选拔的每一个层次,一些偏才、怪才就会失去机会,尤其是博士生阶段,需要的是对某一门学科特别热爱、愿意钻研、且有研究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最会考试的人。我们至少应该把招博士生的权力还给教授,因为他们最有资格去判断什么样的学生最合适。黑箱操作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有严格的监管制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责任,应当由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承担。有一个好的制度,给予教授充分的信任,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声誉。
因为“佐子”,他结识了裘锡圭先生
一个高中学历的下岗工人,曾经的三轮车夫,怎么能被复旦破格录取为博士生?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对记者的问题,作为蔡伟读博主要推荐人的裘锡圭先生没有直接回答,却强调并不主张蔡伟曝光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对蔡伟,还有怎样培养的问题。他要是真的好,以后有学术成果出来,大家自然会知道。”
在学术圈内,裘先生的严谨务实,是出了名的,他和蔡伟的结识,算起来已有十余年。1995年蔡伟还在自学期间,就给裘先生写过信,裘先生回信赞他:“不计功利,刻苦潜修,十分钦佩。”
1997年1月,裘先生在《文物》上发表文章《〈神乌赋〉初探》,文中提及尹湾汉墓出土的简牍篇目《神乌赋》,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伟写信告知“佐子”应读为“嗟子”,亦即“嗟”,是叹词。后来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发表了《“佐子”应读为“嗟子”》,称蔡伟“其言甚为有理”。
2003年之后,蔡伟在国学网上陆续发了一些文章,“他写东西不多,很谨慎,难得的是,能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看。”裘先生说,蔡伟一些想法很有见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认作‘恒’,从词义上讲不太好理解,蔡伟提出,楚简中常把‘极’写成‘亘’,有终极的意思。对我很有启发。”
“我曾建议蔡伟考研究生,他说,英语基础太差,怕是考不取。大概2006年后,我感觉蔡伟有些沉寂,后来听说他为了生计,蹬三轮去了,读书时间少很多。我当时就想,如果蔡伟因为环境不好,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太
可惜。老实说,现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了,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裘先生告诉记者。
“古文字这门学问,没十几二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说,蔡伟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很多最新出土的文献也没机会读到,但自学了大量传世典籍,许多到了倒
背如流的程度。“蔡伟心无旁骛,对古书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语习惯都烂熟于心,甚至比许多专业研究者更熟悉,他较常人更容易融入到古代的语言环境中,对于古人的行为和想法更能够感同身受,时间久了,对古书有了触类旁通的能力。”
国学网上,他的网名叫“抱小”
能力是一方面,也许更打动裘先生的,是蔡伟对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学的真心热爱。
蔡伟在国学网上的网名叫“抱小”,有“志向小学”之意。“小学”,为中国古代对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统称,后来章太炎将其易名为“语言文字之学”。“小学”作为专门的学问,可以追溯到秦汉之际,只是当代大多数人可能对其很陌生。裘先生告诉记者:“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们对过去的认识,大多从古书中来,但古书有流传下来的,也有散佚的,还有被后世篡改的。要了解历史的全部,还需要不断地发现和修正,比如近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上博楚简,里边有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读懂这些文献,搞清楚真正的古代是怎样的,我们的思想、习惯和生活根源又在哪里,古文字研究是基础。”
此层意义蔡伟并未深思,他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工人,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出于天生的兴趣。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高二时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先生的一篇论文,从此被传统“小学”吸引。
蔡伟给记者看他抄写的《方言》和《尔雅》这两本典籍。发黄的纸页,褪了色的钢笔字迹,扉页上的时间显示是1993年,那时蔡伟已经高中毕业两年。他高中时严重偏科,除了语文,其它科目的成绩一塌糊涂,最终没能考上大学,而是进了一家胶管厂当工人。“在锦州,这些书只有图书馆有,复印费对我来说太贵了,只能抄下来。”蔡伟说。
1994年,胶管厂效益不好,蔡伟下岗了,在一家商场门口摆了个小摊。对物质生活,蔡伟没有野心,挣的钱只图个温饱,他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家里人不懂我在读什么,也不干涉,反正不花钱。”蔡伟说,父母和妻子都是普通人,没求他飞黄腾达,“只是偶尔觉得很孤独,周围没人能跟你交流。”
2007年,妻子生病,为挣更多的钱,蔡伟开始蹬三轮,“多的时候一天能挣30来块,比摆摊强,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他写信给北大的年轻学者董珊说。董珊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刘钊教授,恰好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要与中华书局、湖南省博物馆联合编纂《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在和裘先生商量后,中心决定临时聘请蔡伟。
去年9月,蔡伟来到上海。今年,在裘先生的推荐下,已38岁的他,又获得了考博的机会。
微调科目,给他完整学术训练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说,蔡伟入学后,必须先完成本科及硕士阶段的学业,再修读博士。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将在科目上做一些微调,比如可以免修英语,改修日语,一是蔡伟从头学起来容易些,二是日本也有同类研究,今后有益于他阅读国际学术报告。“复旦招收蔡伟,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应该对他负责,给予他规范、完整的学术训练。”
“与科班出身的研究者相比,他的知识结构较偏。”刘钊教授告诉记者,“比如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知识,都有所欠缺,需要恶补。”对此,裘先生也有同感,由于条件所限,蔡伟主要看前人的研究,比如干嘉学派王念孙、王引之的东西。“王氏父子当然了得,但如果完全跟着他们走,也超不过他们。把蔡伟招进来后,要对他加以训练,让他做一些实际的工作,多看一点文献。我们还要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不足,例如外语。尽管出土文献和古文字都是中国古代的东西,但目前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要引用别人的成果,和别人交流,都需要外语。”裘先生说。
对未来,蔡伟自己并无太多打算,他妻儿仍在锦州,妻子送报谋生。来上海时,除了生活必需品,蔡伟就带了一个大箱子,里面是他多年积攒的书。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读书与交流,蔡伟已很满意、感激。
“这么多年,蔡伟做这个事情,不为名、不为利,就是想把古书念懂,就像猜谜,猜出来了,把问题解开了,就觉得有意义。你问他搞这个东西为了什么,对社会有没有贡献?他恐怕回答不上来。话说回来,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允许蔡伟这样的人存在,并能提供一个环境,让他有能力往感兴趣的方向去发展,这对基础学科和社会文化都有极大的好处。”裘锡圭先生对记者说。
在蔡伟手抄的《尔雅》上,扉页上写着:“积微言细,自就鸿文”。这是蔡伟21岁时的自勉,意思是从细微处积累,努力奋进,最终取得大成就———对这句有点野心和志向的话,38岁的蔡伟非常不好意思,他说做学问,自己尚在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言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条走了近二十年的学问之路,永无止境……
第二篇:201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分数线
201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方案
一、依据文件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
[2012]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收录取工作的通知》教民厅[2012]5号;《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4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调整办法》校发[2010]17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法》校发[2010]31号;《北京科技大学关于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讨论稿)。
此录取工作具体方案报校研究生院审批后执行。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
组长:曲选辉
成员:吴春京、杜振民、万发荣、于广华、姜勇、邰永红、李磊
三、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
组长:杜振民
成员:李长荣、刘雅政、尚成嘉、曹文斌、唐伟忠、林涛、孟惠民
四、录取依据
初试成绩总分为300分,复试成绩总分为200分。
拟录取分数线:初试三门课总分180分、基础外语50、专业课60;
复试成绩(包括面试、专业外语、听力口语三部分)120、综合面试90。硕博连读、学士直攻博面试成绩及格。
五、各专业录取名额
材料学院基本录取名额为119名。另外学校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奖励名额13名,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招生4~7名。
六、导师分配方法
材料学院2012年可招生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人数78名(不含兼职博导)。学院按比例确定各研究室招生名额,各研究室根据合格考生填报志愿情况,根据考生总成绩和综合素质确定录取名单。
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限招生3名;博士生指导教师限招生2名,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招生每位博导限1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5.4
第三篇:中南大学地信院2012年推免、综合考核及专项计划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20
_____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____学院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推免、综合考核及专项计划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
经本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拟录取下列类别考生:
一、推免生
崔梦林(地理学)、欧阳芳(地理学)、田可(地理学)、张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黄阳艳(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张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夏成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胡丽乐(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王李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李忠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郝志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叶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林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刘贤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左红燕(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全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谢贤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刘琼(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周靖鸿(测绘科学与技术)、罗慧颖(测绘科学与技术)、高晓(测绘科学与技术)、唐建波(测绘科学与技术)、刘斌(测绘科学与技术)、林丹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张露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淳少恒(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王辉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高大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宋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刘子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黄天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张文妙韵(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型))、刘少波(地质工程)、刘猛(地质工程)、陈燕(地质工程)、徐方颖(地质工程)、唐继强(地质工程)、李丽(地
质工程)、崔宇(地质工程)、易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型))、龚跃健(测绘工程)、胡伟(测绘工程)、李媛(测绘工程)、江瑜(测绘工程)、陈玉林(测绘工程)、王彬如(测绘工程)、李施佳(测绘工程)、潘林(测绘工程)、朱林立(测绘工程)、陈倜(测绘工程)、二、综合考核选拔考生
曹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邓穆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郑洪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张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黄书捷(测绘科学与技术)、陈仲儿(测绘科学与技术)、林国钻(测绘科学与技术)、周凤平(测绘科学与技术)、罗勇(测绘科学与技术)、刘创(地质工程)、郝玉(地质工程)
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
潘自武(地理学)、刘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四、单考考生
谢致富(地理学)
五、强军计划
刘正东(测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