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这三座碑均为乾隆御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书写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高2米,口径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猛威严。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严。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www.xiexiebang.com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
大乘之阁内部分三层,在上下贯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庄严,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第二篇: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这三座碑均为乾隆御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书写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高2米,口径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猛威严。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严。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内部分三层,在上下贯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庄严,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承德普宁寺
编辑词条 编辑摘要
摘要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目录
1简介 2地理位置 3历史故事 4文化特色 5建筑特征 6主要节日 展开
目录
1简介 2地理位置 3历史故事 4文化特色 5建筑特征 6主要节日 7重要事件 收起
编辑本段简介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即有金碧辉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普宁寺2007年,普宁寺被评为我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普宁寺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烈河畔,由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普宁寺地理位轩适中,建成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占地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宗教活动的中心。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普宁寺的修建和取名都表明清政府希望天下永远太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普宁寺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它位于山庄外的十二座皇家寺庙的中间位置,其余十一座寺庙排列在它的西南 东南两侧,从承德市区沿山庄宫墙东侧,武列河西畔的山庄东路北行至市郊的北部山坡,在一片碧海松涛中簇拥着的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便是普宁寺。
编辑本段历史故事
生活在我国西北边疆的额鲁特蒙古,明代称为瓦剌,又被称为卫拉特,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称为额鲁特蒙古额鲁特由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噶尔等四部组成,所以又称为四卫拉特。后来因为准噶尔势力强大,土尔扈特不甘忍受欺凌而西迁到伏尔加流域,其游牧地区被杜尔伯特其中的一支辉特部占据。
乾隆即位十年1745年的时候,准噶尔因为首领噶尔丹策凌去世后,族内掀起内讧,争夺汗位的斗争开始 噶尔丹策凌有三子一女,长子是喇嘛达尔扎,次子策旺多尔济-那木扎尔,幼子策旺达什。长子喇嘛达尔扎因为是庶出,不能立为汗王 登上汗王宝座的是次子策旺多尔济-那木扎尔,由于年幼无知,遂将辅佐他朝政的姐姐鄂蓝巴雅尔拘禁起来。
乾隆十五年1750年,喇嘛达尔扎在鄂蓝巴雅尔的丈夫萨奇伯勒克的帮助下,攻杀了策旺多尔济-那木扎尔,夺取汗位,但由于喇嘛达尔扎是庶出,难孚众望。一直拥护策旺达什的策零敦多布家族达什达瓦便联合本部骁将大策零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辉特部台吉班珠尔,共谋拥立策旺达什为汗,但计划被发现,策旺达什和达什达瓦被杀,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逃跑后,又趁喇嘛达尔扎不戒备,率兵潜回伊犁杀死喇嘛达尔扎,达瓦齐夺取汗位、阿睦尔撒纳没有实现自己当汗的野心,便不断扩充势力,袭击杀死了他岳父杜尔伯特台吉达什,又征服了和硕特首领班珠尔,率三部人马6000名士兵进攻达瓦齐,早有防备的达瓦齐调集大批军队打得阿睦尔撒纳大败,洗劫了所有财产。在西北没有立足之地得阿睦尔撒纳只得率残部两万人于1754年投靠清政府,并极力进言乾隆皇帝出兵西北.乾隆早有平定准噶尔割据势力之心,遂于1755年,任命班弟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左副将军,永宁为定西将军,进军西北。在额鲁特蒙古各部的支持下,清军两路进剿,经过著名的格登山大战,达瓦齐全军覆没,自己被维吾尔族台吉霍吉斯生擒.平定西北胜利以后,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在北京午门授献俘之礼,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大宴额鲁特四部的上层贵族,并封以汗王贝勒贝子等爵位。
为了纪念这次西北用兵的胜利,乾隆效仿康熙解决喀尔喀蒙古后,在多伦诺尔修建汇宗寺以一众志的作法,尊重蒙古民族信奉藏传佛教,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仿西藏三摩耶庙即西藏的桑耶寺,是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在西藏讲经说法之地,据传说,桑耶寺是金成公主儿子藏王赞普赤松德赞建造德,又是藏传佛教建立最早的一座寺庙。在承德修建普宁寺,历时四年竣工,建成后普宁寺僧侣众多,香火极旺。
编辑本段文化特色
普宁寺属藏传佛教中皇教的寺庙,座北朝南,建筑在山坡之上,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是一座汉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庙宇,该寺的平面布局是一条明显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南北,主题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呈纵深式对称格局,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是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式建筑,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二楼 天王殿 东 西配殿和大雄宝殿,后半部式按照西藏桑耶寺建的反映佛教世界宇宙观的藏式曼陀罗,反映佛教世界中心的建筑大乘之阁建在后半部建筑的中心位置。
山门是普宁寺的前门,是一座宽为五间的门殿,门内供有守护佛法的二天神,俗称哼哈二将,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左为密执金刚,右为那逻延金刚,像高4.34米,质地为木骨泥塑。在山门前原有四柱九楼木牌坊三座.牌坊前是广场,每年正月十三日,喇嘛在此举行打鬼的宗教仪式.山门两侧有东西掖门,以里左右各有宝幢一根,院正中座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
碑文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
碑亭北为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剪边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内主供有布袋和尚,四大天王,以及护法神韦陀像,王殿前左右相对为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砌腰墙,辟门,组成普宁寺的第一进院落。
编辑本段建筑特征
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寺院按建筑风格分为前后两部分,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则对称地分列两边。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的“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在古建彩绘中更别具一格。
寺院前半部由山门、幢竿、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组成,为传统的汉族寺庙建筑形式。寺院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内有哼哈二将塑像分列两边。进入山门,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间为碑亭。碑的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写的碑文。碑文记述了清政府平息叛乱、统一天山南北的经过,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碑亭后面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端坐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佛,形象慈祥憨厚,笑容可掬。两侧为护世四大天王塑像。过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它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原有500罗汉塑像,现仅存200余尊。
寺院的后部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这些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巧妙灵活,体现了喇嘛教的宇宙观,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是一组藏式风格寺庙建筑。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这尊木雕高大雄伟,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雕像。
清乾隆二十年五月,清政府派班第为大将,出兵讨伐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反动头目达瓦齐叛乱。清军直达新疆的伊犁,达瓦齐闻讯逃到天山之南,被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获,压解到清军营内。准噶尔部另一个反动首领阿睦尔撒纳在霍集斯擒住达瓦齐后仍继续叛乱,并勾结沙皇俄国等外部势力,当遭到强大的清军攻击后,阿睦尔撒纳兵败逃亡俄国。两股叛乱军队被剿灭后。乾隆为了纪念两次平叛的胜利,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物和硕物)上层贵族设宴封爵,因为清王朝政府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桑鸢寺,在山庄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即希望全国各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块碑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三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普宁寺的碑亭之中。由于清王朝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信仰,把各民族的团结放在首位。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位置。六世**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
编辑本段主要节日
普宁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东塘普宁村。相传于谦在寺内读书时手植牡丹数丛。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景泰时为兵部尚书,加少保,赠太傅。谥忠肃。普宁寺虽屡毁屡建,寺僧为纪念民族英雄,精心护理牡丹,成为代代相传的寺规。今寺虽无存,但园内尚留“玉楼春”名花六大丛,主干粗如手腕。普宁寺牡丹,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圆寂日。普宁寺众僧为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特于2006年12月15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燃灯节千供大法会。
编辑本段重要事件
普宁寺建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至今已有240周年。从1995年开始先后举行了多次规模盛大的法会活动。1995年6月12日-14日,为了庆祝建庙240周年,特举行了建庙240周年庆典暨大威德怖畏金刚灌顶法会。大威德怖畏金刚,密乘本尊名,梵音称闫曼达嘎,亦称大威德明王,怖威金刚。为文殊妙吉祥所化现。他的形象十分恐怖,密宗宣扬他的作用是降伏闫魔。整个法会由我寺住持哈木尔**主法,**作在殿中央的龙头宝座,面队广大施工(包括僧俗)以甘露法水,灌顶,种上修金刚乘教法的种子,授予学修密法的权利,另佛种永不间断。僧众则齐声念颂<<大威德怖畏金刚修法>>,迎请大威德怖畏金刚,使众生离苦得乐,与佛结缘,福慧双增。
1996年6月26日-28日举行了展佛法会。法会上举行了展佛活动。此次所展的堆绣佛像,是青海塔尔寺寺主阿嘉**亲自设计监制的,佛像高22。28m,宽16米。仪规分为请佛,献沐浴,请会供奉三步。这是我国北方从未举办过,也是承德建庙以来的首次。此次法会进一步体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弘扬了宗教文化艺术,扩大了国内外经济文化的友好往来,使藏传佛教逐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997年6月11日-14日举办了香港回归暨时轮金刚灌顶法会,为庆祝香港回归,举办了<<香港回归庆典暨时轮金刚灌顶法会>>。时轮金刚大灌顶属于大型灌顶。对灌顶上师要求非常严格,为此,特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高级佛学院副院长,却西**为本次灌顶上师。法会准备工作,必须用彩沙坛城。正式入坛法会分四天进行,第一天预备仪式。第二天开始正式灌顶,法会分三天进行。举行三步灌顶,每天举行一步。第一步是童子式的七部灌顶。第二部四种高级灌顶和四种最高级灌顶。第三部是金刚阿黎灌顶。各地僧众慕名尔来达三千多人,整个法会气氛热烈,法喜充满,盛况充满,盛况空前。不仅了承德的知名度,而且向各界人士展示了佛教界迎香港回归的喜悦心情。
第三篇: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普宁市,又名大佛寺,是我国北方的一个藏传佛教寺庙,现已是我国4A级景区。普宁市内有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千手观音佛像,引来无数游客驻足欣赏。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承德普宁寺导游词,希望能帮到你!
承德普宁寺导游词(1)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见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美好时光旅行社,为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运地成为了各位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叫李导,那就太见外了!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刘师傅已有26年的驾车经验,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虽然我们的车厢不大,但却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能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里,借用范伟的一句经典名言“缘分啊”,因为缘分我们坐到了一起,因为缘分我们成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适的地方大家要及时提出来,我会立即改正。旅途中要是有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一定要告诉我。
朋友们注意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是XXXX。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做常出来转转,说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说世界像部书,如果您没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我们一同出游,让我们共同读好这属于中国的一页。接下来我们来阅读第一节,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普宁寺。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佛经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说,上辈子咋们啥事儿都没干,老顾着回头了。
咱们在上辈子的努力回头下,今世才有缘相识,在这共同的1天里,咱们共同游览了承德,离别之际小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我们努力地工作是为了生活,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一下。
在这次的旅途中,我还是有很多做的不得位,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大家却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过这难忘的今天是我导游生涯中最大的收获!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的旅途中玩得开心!谢谢!
承德普宁寺导游词(2)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山川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真挚的欢迎!我是为您这次旅游服务的导游员,我姓马,“老马识途”的马,大家叫我小马或马导都行。今天各位到我们这儿做客,请放心好了,有我一马当先,什么事情都会马到成功!我们承德有这样一句话,“游承德皇帝的选择”,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好好体验一下做皇帝的感觉呦。热情好客的承德人欢迎你们,著名的避暑山庄正敞开大门迎接你们,普宁寺的钟声在为你们祈福祝福!
这几天我将陪同朋友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要请你们到避暑山庄做皇帝,到佛教圣地普宁寺瞻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到普陀宗乘之庙了解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史实……
现在我再给朋友们介绍一下为我们开车的是李师傅,他是我们旅行社的十佳司机,技术一流,请各位放心,有李师傅保驾护航,我们绝对安全!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普宁寺。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藏传佛教的深厚文化和它独有的魅力吧。
朋友们,现在参观的这座庙宇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场所普宁寺。它是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之一。这是僧侣云集、香火旺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建于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格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所以仿照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这座普宁寺。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朋友们,普宁寺的精华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而大乘之阁的精彩部分又在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大家看,在这1.22米高的须弥底座上,供奉着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它于1999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整尊佛像全部为木结构,是由松、柏、杉、榆、椴等五种木材125平方米拼制而成后,分三层雕刻成型的佛像高达27.21米,腰围15米,重量为仅头部就重达5.4吨。佛像比例匀称,线条流畅,身披璎珞,头戴宝冠,宽额端鼻,双眉阔大,三目含慈,纹饰细腻,神采奕奕,这在我国大型的佛像雕刻艺术上是十分罕见的。
大佛共有42只手臂,43只眼睛,面部的三只眼睛表示可以知晓过去,明察现在,预知未来。有人说了,既然这尊佛有42只手臂,为什么成为千手千眼呢?原来,除中间两臂双手合十于胸前外,还要另外40只手臂,被称为“法手”,每只法手掌心都有一只眼睛,被称为“法眼”,每只法眼代表25种因果(或者说25种智慧),25乘40,便是千手千眼了。它的含义是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庇护人生,有求必应。
关于观世音菩萨多出的40只手和眼,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佛教传说呢。观世音菩萨受佛祖释迦摩尼之命,发下宏大誓愿,以大慈大悲救度众生,在众生没有成佛之前,自己绝不成佛,无奈众生太多,又太愚钝,以自己的法力实在难以担此重任,此种想法一萌生,身体顿时成为40段。观世音的老师无量及时赶到,将碎成40段的观世音的身躯归拢在一起,一边抚慰一边说道:“普度众生,岂能畏难而生疑惑之心?只要志坚,以佛的智慧和法力,定能如愿。”话音未落,观世音菩萨的身躯立时合为一体,然而却多出了40只手臂和眼睛。观世音菩萨为了感谢自己的恩师,把无量寿佛顶在头顶,以示尊敬。在普宁寺大乘之阁内供奉的这尊佛像的头顶上,便雕有一尊1.53米高的无量寿佛像。
大乘之阁这尊佛像的全称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与世间众生最有缘的菩萨,非常受佛教徒的尊敬。
这段文字介绍了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建造构成、名称来源,使游览者对雕像的整体布局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名称来源,让人从中学到了更多知识。
在分述部分中,常常涉及一些具体的实物景观,一般要明确指出实物,说出其名称,必要时要做简明的解释说明。许多名胜古迹。文物寺庙的名称命名都体现着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为了让游览者能有所了解,导游词可根据具体情况做些必要的解释。名胜古迹、河流山川等景观往往联系着许多人物、掌故、传说,加上今天与原来遥远历史的距离感,一定会使导游词妙趣横生,韵味独特。
朋友们,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全部旅游活动就结束了。分别之时,虽然非常舍不得,但还是不得不说再见了。感谢大家几天来对我的工作的配合、支持和帮助。尽管我尽力为大家服务,但还是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够完美,可是大家对我还是十分支持这使我感动,使我难忘。也许我不是最好的导游,但是大家却是我遇见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度过这难忘的几天,这也是我导游生涯中最大的收获。作为一名导游,我走的是已经熟的不能再熟的景点,不过每次带不同的客人却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相识即是缘,我们能同车而行即是修来的缘分,能为最好的游客做导游更是我的幸运。
请允许我再一次由衷地感谢大家。其实能和大家达成这种默契真的是很不的容易的,大家出来旅游,收获的是开心和快乐。而我作为导游,收获的则是友情和经历。也许我们分别后很难有再见的机会,不过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回忆这次旅行的时候,不要忘了加上一句,这次旅游还有一个小马导游,那是个不错的朋友!
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并欢迎再次观光!
承德普宁寺导游词(3)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
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当中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裸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这三座碑均为乾隆御笔,用满、汉、蒙、藏四种文书写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高2米,口径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猛威严。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严。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大乘之阁内部分三层,在上下贯通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量达110顿,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立方米木材。观音站在莲花座上双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庄严,慈颜善目,衣纹自然流畅,是宝贵的艺术珍品。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
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第四篇: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外八庙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外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得名“外八庙”。其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观。普宁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当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的叛乱,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封爵,因他们信奉藏传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宁寺。淆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十个鸱吻,在建筑上可保护脊垄稳固、不渗水。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猛威严。第四个是天马,象徵皇帝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边是前世佛燃燈,右边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严。两侧山墙石坛上排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集”,或译作“;轮坛”、“坛城”,是密宗僧侣修行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集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计的。大乘之阁巍然屹立中间,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心,阁之东西则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行,阁的四面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促进万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水,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保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宝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认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平等性智”,视世界万物平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观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恶,妙观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紧密连接,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形式,这样使汉藏建筑巧妙结合,外形雄伟又具有园林配置,形成汉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
在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高达l4米的善才和龙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阁的二楼供藏五方佛,三楼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宝塔。阁内的墙壁均用万佛龛装饰,每个佛龛内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无量寿佛,共计一万零九十尊,整个殿堂装饰得金碧辉煌。大乘之阁东侧还有妙严室,是乾隆皇帝进庙休息之所。西侧有讲经堂,是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讲经场所。周围还有八栋共40间僧房,是上层佛教界人士驻锡之所和喇嘛僧房。据说在乾隆年间,普宁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
承德普宁寺是始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一座汉藏结合寺庙。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注意了,我们的车马上就要到普宁寺的门口了,我就先给大家做个简短的介绍,让大家对普宁寺大致了解一下,这样待会游览起来才不会觉得迷茫。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垄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二
各位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吴茜茜,今天,我带大家游览承德的普宁寺。
普宁寺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建筑为汉式,由山门、碑亭、钟楼、鼓楼与天王殿组成,后半部分为藏式,里面的大部分建筑以西藏的桑耶寺为蓝本,大乘之阁是里面的代表建筑。
走进寺门,我们就能看见庙宇规模宏大,体系完备,里面鼓乐悠扬,彩旗招展,游人接肩摩踵,香火旺盛,一角的街市叫卖声不绝于耳,生意兴隆,好一凡热闹景象。
大家再看我手指的方向,没错就是那个钟楼,我们可以看见钟楼与鼓楼分立于左右,都是平阔三间,两层阁楼。钟楼内悬有清朝雍正年间的铜钟一尊,每日清晨,喇嘛扣击108响,僧人开始上殿念经。佛教称,这108声钟声可去108种烦恼,“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鼓楼内有一个大鼓,一声鼓响,代表着一天的结束。
喇嘛们在大雄宝殿做早课是普宁寺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不得不看。众喇嘛们席地而坐于条桌前,和学生上课似的分成一行行,大部分都目不斜视,专心于功课,他们嘴里念念有词,不时地敲动着手中的法器,经曲合着敲打出的乐曲,煞是好听。最小的喇嘛才12岁,也坐在里面,很专心、很天真的样子。
普宁寺里最雄伟的建筑当属里面的大乘之阁,阁高36。75米,四角四个宝顶簇拥着中心的大宝顶,宝顶耸入长空,庄严雄伟。阁内供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5种木材雕成,重约110吨,大佛按人体结构造像,比例匀称,衣纹花饰做工精细,是我国宗教造像艺术之珍宝,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雕佛像,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高大、最重的一尊金漆木雕佛像,所以,普宁寺又名大佛寺。
普宁寺现驻有**、喇嘛数十名,每天都有佛事活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
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有机会再来。
承德普宁寺的导游词三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断定的汉族地区释教世界重面寺院。这里群山环绕,形胜优越,气象尽佳,山火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正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战外八庙释教建造群,正在康熙、坤隆、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世界第二个政治中间,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汗青、文化、艺术战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战寺庙著称的著名汗青文化名乡。外八庙建筑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坤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擅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祸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战罗汉堂等11座寺庙组成,这11座寺庙分内八处受北京雍战宫管辖,得名“外八庙”。个中以普宁寺最为完整、壮不雅。
普宁寺建於清坤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空中积33000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较大的寺庙建筑群。那时清政府平定了厄鲁特蒙古准噶我部达瓦齐的叛乱,正在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上层贵族册封,果他们疑俯藏传释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称桑耶寺)建制建筑了普宁寺。淆政府盼视领土国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取名“普宁寺”。
普宁寺建筑气概独特,它接纳并融开了汉地释教寺院战藏传释教寺院的建筑花式,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打算:中轴线上按序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战工具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间,四周环列着很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白台、白台和四座红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面阔五间,傍边三间石刻拱门,象徵“三脱节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是1986年修复时新塑的,下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刚杵,流露上身,衣缠腰际,瞠目作威猛状。左为密持金刚,左为那罗延金刚。碑亭为平面三间方型,重檐歇山顶,下檐单翘单昂,上檐单翘重昂,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亭内有三座碑,旁边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修普宁寺原委跟打算;旁边为《御制平定准噶我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我後勒铭伊犁之碑》,记叙清政府平定准噶我部贵族达瓦齐.阿睦我洒纳的叛乱,坚韧西北边防的史真。这三座碑均为坤隆御笔,用谦、汉、蒙、藏四种文钞缮成。钟楼平阔三间,两层楼阁,单檐歇山顶。内悬清朝雍正年间铜钟一尊,下2米,心径1.26米。逐日凌朝,喇嘛叩击108响,和尚初步上殿念经。释教称这108声钟声可来108种懊终路,“闻钟声,懊终路清,聪明长,菩提死”。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间置一藏传释教寺院建筑特有装潢铜质鎏金浮图。屋脊、前後垂脊、岔脊头共有十个鸱吻,正在建筑上可掩护脊垄坚韧、不渗火。檐角上各有七个栩栩如死的飞禽飞禽像,它们各有其寓意。第一个是龙,能兴风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个为凤,鸟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个是狮子,为镇山之王,勇敢森宽。第四个是天马,象徵天子威德畅达四方。第五个是海马,喻意天子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个是狻猊,是一种能食虎豹的猛兽。第七个叫押鱼,为海中异兽,能灭火防灾。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心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侧是前生佛燃燈,左侧是未来佛弥勒,木雕金漆,金光闪烁,仪态庄宽。两侧山墙石坛上分列十八罗汉像。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克服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死,逼真入画。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拟桑耶寺作风,经过过程构筑总体打算战个别外型往返响反应藏传释教的世界不雅,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空想境地用详细建筑形象暗示出来,使全数建筑存正在象徵浸染。“曼荼罗”的梵语,义为“轮散”,或译作“;轮坛”、“坛乡”,是密宗僧侣修止时构筑的法坛,後演变为“圆轮俱足、诸佛聚会”的圣坛。普宁寺的後半部就是依据佛经对宇宙的描述设想的。大乘之阁巍然耸坐中心,代表须弥山,象徵世界中间,阁之货物则建有日殿战月殿,暗示日月环绕宇宙世界运转,阁的四周有四座重层殿宇代表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殿象徵风,起着长养万物的浸染,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台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为三角,起着删进万物成熟的浸染,建成梯形台殿;西牛贺洲殿象徵火,摄受万物,建成椭圆形台殿;北俱卢洲象徵地,维护万物,建成正方形台殿。阁之四隅有四座浮图,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红色塔为“大圆境智”,能懂得地反应、意识世界万象;东北角黑色塔为“划一性智”,视世界万物对等无差别;东南角的红色塔为“妙不雅察智”,浮现佛能明察擅恶,妙不雅万法;西南角绿色塔为“成所作智”,暗示疑佛能后果自利战利他事业。大乘之阁五顶宽密跟尾,结成一个屋顶组群,四大部洲的台殿战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顶建筑改变比例,作为基座,上建汉式木构建筑,而白台建筑则是藏族情势,如许使汉藏建筑巧妙联开,外形宏伟又具有园林设置,组成汉藏文化彼此交融的气概偶异的寺庙建筑。第 一范文§网拾掇该文章……
大乘之阁内局部三层,正鄙人低贯穿的中部供奉着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不雅世音菩萨像。这尊佛像下22.28米,腰围15米,分量达110顿,用紧、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约需120破方米木材。不雅音站正在莲花座上双手开十,背後又死出40只手来,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外型庄宽,慈颜擅目,衣纹天然流利,是珍贵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