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乳山2014年防治大姜烂脖子病的技术指导意见
乳山2014年防治大姜烂脖子病的技术指导意见
在生产中大姜烂脖子病要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抓好姜种消毒、轮作。由于该病属于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导致的,所以一旦发病在药剂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
一、传播途径:主要是由种姜带菌或土壤传菌所致,菌借助雨水溅射和灌溉水传播
二、发生条件:
1、烂脖子发病多与温差大和高温、高湿有密切关系。如早晚温差大,中午温度高时,如果温度达到19-24度,甚至28—32度,湿度85%以上,就容易发病。如遭遇暴雨,发病率更高。
2、田间低洼积水,土壤含水量大,土壤粘重,利于此病发生。
三、防治措施
1、姜种消毒:在晾晒过程中任选下面几组药在姜块正、反面各喷施一遍,要喷匀喷透。
(1)【必备(波尔多液)+秀苗(甲霜恶霉灵)800倍混合液+粒粒维(阿维毒死蜱)2000倍。】
(2)【2.5%咯菌腈(适乐时)1000倍+农用链霉素(翠灿、杀细菌)+粒粒维(阿维毒死蜱)2000倍】
(3)【多宁400-600倍+甲基托布津600-800倍药剂喷雾+阿维菌素2000倍。】
2、整地前土壤消毒处理(1)用棉隆进行土壤熏蒸(2)每亩生石灰100公斤。
3、播种沟土壤消毒:种植以前将【必备2斤+甲托1-2斤+阿维菌素毒死蜱2-3斤(或丁硫克百威颗粒10斤)】+60斤的细土拌匀成药土,均匀撒施在姜沟里,撒完用钩子拌一拌。
4、药土覆盖:种大姜时用甲托1-2斤细土混合均匀,覆盖在姜种上。
5、清除病残体,土地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
6、生长期防治:(1)早期灌根:6月初大姜长到10厘米(或大姜三叶一心)时,选用【恶霉灵或70%甲基托布津)加上必备】灌根,1株灌药液0.3斤,间隔5天1次,连续灌根3次。
(2)药液冲施:7月1日前后、立秋前后培土前,为防止因培土对大姜根系造成伤口而促使病原菌侵入、传播,用【必备1-2斤+秀苗1-2斤】,冲施后再培土。立秋是防治最佳时间。
(3)若发现病株于发病初期用【噻唑锌800倍+甲托1000倍】喷施或【必备+秀苗(甲霜恶霉灵)800倍混合】液灌窝,每5天喷一次,连灌3-4次。
四、药液灌根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拔下喷雾器头,使农药顺着大姜的茎向下淌,1株大姜灌1斤药液,间隔4天灌1次,连续4次。
(2)重点灌大姜的根茎基部和地面接触的部位,因为此处为烂脖子病最早发生的部位
(3)所有灌过根的大姜不能入姜窖,因为姜块带有病原菌,能够传染烂脖子病。
(4)发病的中心植株不要先拔出来,首先要处理中心病株周围的大姜,药液灌根3次。防止遗落的带菌土壤传染其他的大姜植株。发病的中心植株也要灌根,可以最后再灌根,控制病原菌少扩展、不扩展、不传播。
(5)在灌根的大姜的姜沟上游挡坝,以后浇水尽量不走水,防止病原菌向下游、周围的大姜传播。
(6)烂脖子病的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药剂灌根是最适宜的方法,叶面喷药对于防治烂脖子病作用不大。
五、几点实践经验介绍
防治烂脖子病的效果,关键是选择药品、灌根的时间、药液的数量、灌根的次数、灌根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