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学院关于推进学生课外学术科创工作意见和建议
艺术学院关于推进学生课外学术科创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科创活动与第一课堂的联动作用
对于艺术学院来说,他们参加大学生科创活动的同学中,大多是基于兴趣与爱好,在课堂的教授中是以画画练习声乐这些实践课程为主,在理论上偏重于概论,其第一课堂的课程与科创的联动还不够。他们能够接触到科创知识的渠道至有网络和专业讲座等,但是能够使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甚至掌握如何开展科学创新的课程还没有。因此,我院建议学校可以专门开设一堂关于科创知识的选修课来教授;第二,教师在平时的相关课程中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给学生传授一些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知识。
二、激励青年教师参与到科创的指导工作中
科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于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开展科创活动来说,他们独立完成一项科创项目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院以教学院长为抓手,鼓励年轻博士自选命题,选择自己能够培养的学生进行科创申请,并给予这些教师一定的教学奖励。并提出一个设想,学校可以一些有热情和经验的教师集合起来,成立专门的科创教师团队,专门负责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帮助学生在挑战杯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成绩。
三、构建科技创新沟通交流实践平台
创新的想法必须通过实践来探索与证明,对于大学生科创项目来说,经费与实验平台往往不能够让项目顺利的进行下去。利用社会服务处与社会建立联系,可以对我校重点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有更好的经费支持,同时也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很好的转换。所以说构建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的必要条件。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二篇:032关于规范课外学生托管机构行业管理的建议(定稿)
关于规范课外学生托管机构行业管理的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流动人口增多,由于父母缺乏合适的或足够的时间对子女进行照顾、监护,学生的放学后管理、课外教育等问题凸显,导致社会上兴起了大量的托管机构从事对学生的“托管”服务: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提供晚餐甚至住宿服务,对被托管学生进行行为管理和课业辅导等,涵盖了对学生方方面面的管理。
校外托管行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眼前之愁,然而由于当前托管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为整个社会及家长增加了后顾之忧。
1、托管机构多为无证经营,监管缺失。所述的这类托管机构,是界于培训机构与家政服务机构之间,对其注册条件,不能单纯的用培训机构来审定。但目前没有关于此行业的法律规定,审批主体不明确,教育、工商都难以把握,也无法审批,更无法监管。
2、安全隐患多。涉及卫生(包括食品卫生及疾病传染的隐患)、消防、安全保卫等安全隐患,由于是无证经营,相关部门底数不清,更不要说管理了。
3、收费标准不一,无序竞争。由于没有准入条件,不需要交税,只要有需求,有学校旁边、小区租间房就可以开张,收费标准不一,竞争陷入无序。这种现象势必影响被托管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伤害事故从而引发社会问题,社会及家长呼声高,业主也有要求,希望能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因此建议:
1.要“疏堵结合” 治理校外托管市场的混乱状况。由市政府组织制定校外托管机构行业标准,设置准入门槛,对从业场所、人员资格、人数配置、卫生环境等必要条件依法做出明确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在审批及管理上,不同于课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是为未成年学生提供住宿、休息、就餐、监督完成作业,代表家长与学校联络沟通等看护业务的商业服务机构,工商部门为主管部门,报教育局备案登记。
2.要分类指导,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
除了教育领域管理外,刘项外托管机构还涉及收费、安全、饮食等一系列领域的管理,要明确工商、教育、卫生、消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能。对不符合相关条件和标准的,应予以取缔,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托管机构办成课外培训机构,或者成为有偿家教的机构。通过审批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促使托管行业这一新生行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3.要明确托管机构对学生在被托管期间受到伤害的法律责任。
被托管的学生由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在托管期间可能会产生意外伤害事故,要求托管机构与学生监护人签订托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可以促使托管机构改进日常托管服务,有利于被托管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也有利于事故发生后家长与托管机构的矛盾的解决。
4、丰富学生托管形式。
一是依靠有条件的中小学办校内托管。制订相应实施办法,对学生在校托管期间的登记、管理、接送、安全、保卫、收费等制订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积极探索校内托管服务外包模式,寻求有资质的法人实体与学校合作开办校内托管服务;
二是依靠有资质的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开办中小学生托管机构;
三是依托社区办托管,发挥社区和街道与学校、家长间互通信息、互相联系的桥梁作用,由社区、街道统一规划,合理设点,纳入社区服务范畴予以管理。
第三篇:减负不减质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问题分析及建议
“减负”不减质量
——开展学生课外校外活动研究方案
湛江师范基础教育学院 中文系1236班 张秋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如果能顺利地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有重大作用。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落实中小学“减负”的各项规定,这些年来,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既重课堂,又重活动,在“课堂抓普及,激发兴趣,发现特长;活动抓提高,强化兴趣,培养特长;参赛促发展,激活兴趣,展示特长”思想的指引下,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使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呈现出了“课内轻松愉快,课外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外文体活动取得更为突出的成效。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育人为宗旨,进一步深入贯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各项规定。课外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把积极开展好课外文体活动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结合实际去建设课外文体活动体系。要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终身受益。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指的是“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的发展”的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其中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表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和目标。通过活动,建立学生的认知体系,求得发展。
2、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注重开发学生德育美劳的教育。开展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种方式,强 1
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来具有学习的潜能;人类的求知欲望源于需求;个体经学习而成长,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反对传统的无意义学习,倡导有意义学习,也就是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三、研究目的重视校外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
校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宣传能力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开展校外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本学期,我们要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街道、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大型公共场所进行公共设施的清洗与维护活动。
为了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参与社会的意识,让青少年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接受锻炼,获取新知识,迎接新挑战。我校还要组织“雏鹰小分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校外开展法制教育、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受到了锻炼,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以某学校小学生为例
(二)研究目标:了解在减负背景下,我校学生的课外和校外活动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征集建议,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发展个学个性,提高学生素质,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三)研究内容
1.现状调查研究:我校学生安排课外和学生活动的现状;学校在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方面的指导;家长在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方面的指导;学校与学生住址环境现状;
2.原因分析研究:学校“减负”工作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学校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教育;校园周边环境;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3.对策研究
校内活动是课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校要继续开展以兴趣小组为主的校内活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兴趣小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重要途径。我校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设立了:
1、学校兴趣小组(共分5大类、30余个兴趣小组)
①科技、科艺活动小组:设有科普知识学习组(溶科普知识、小实验、小制作为一体)、气象组、生物组、植物组、手工组、电脑制作组等(远教组、数理组具体负责)。
②文学兴趣活动小组:设有阅读、小记者、写作、摄影、编辑组等。(政语组负责)
③美术活动小组:设有版画、绘画组(国画、水粉画、蜡笔画)、雕刻、硬笔、软笔书法。(综合组负责)
④文艺活动小组:设有器乐组、合唱队、舞蹈队、演唱队。(综合组负责)⑤体育活动小组:设有篮球队、乒乓球队、健美队、田径队、长跑队。(综合组负责)
2、制度保证:不得提前放学,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条件。在假日、公休日将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向学生开放。
3、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A向学生、家长咨询建议
B向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建议
C收集国内外成功案例,采用有建设性的方法
D对提出的建议先对部分学生进行试点,观测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展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2、实践性原则:选择活动场地和项目时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3、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活动时,要事先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制定活动方案。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探究法:在休闲活动中,开展实验研究,在活动中收集数据,形成不同内容的活动组织模式。
2、调查分析法:对成功的活动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对策,完善研究方案。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个案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活动经验。
(三)研究步骤
1、早期准备阶段
① 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② 加强活动理念的宣传,提供安全教育理念
③ 创建学校休闲活动环境,完善周边设施
2、实施阶段
① 启动课题研究方案,按步骤计划完成② 规划以学生为主的课外活动
③ 构建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3、总结研究阶段
① 综合总结活动方案并推广
② 邀请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和人员分工(略)
第四篇:“改革创新年”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改革创新年”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创新年”工作方案,为深化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学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学院“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指导意见及工作方案为指导,以深化颠覆性教育改革为统领,坚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实现在多元、开放条件下对学生的有效、高效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二、工作目标
1.形成“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新体系。
2.强化制度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学生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4.通过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各具特色的院(系)学生管理模式。
6.建立班主任和学生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三、组织领导
成立“改革创新年”工作学生工作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对各院(系)贯彻落实“改革创新年”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出台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顶岗实习学生班主任跟班制度、顶岗实习学生、班主任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学生评价和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中增加企业的评价。同时制定学生学习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及检测标准。建立对各院(系)学生管理工作调研制度,每学期一次,建立班主任和学生访谈制度,将每学期一次定期访谈与平时随机访谈相结合,深入了解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与措施,形成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体系 指导推动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建立符合本院系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如机电学院、化工学院,冶金与资源学院、纺织系等院系建立学校加企业的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引入学生管理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而对于学生分散实习的院系,如交通工程系、电子学院、人文学院等院系实行班主任加企业加师傅的管理模式,打造特色院系。在冶金与资源学院建立“工学交替”学生管理示范区,以此在全院推广。
(三)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制定学生文明行为教育管理办法,将文明行为规范化、具体化,制定详细的标准,注重教育、培养,做到组织得力、措施有效、监督到位,同时重视效果评价。通过在电子学院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示范区,在全院推广,实现学院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建立以“四大组织”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以院(系)为单位建立“四大组织”为主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四大组织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前哨”“纽带”“桥梁”作用。通过“四大组织”作用的发挥,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培养目标。
(五)加强班主任、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班主任、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班主任的培训、培养力度,规范班主任工作考核管理,尤其是提高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能力。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同时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六)加大推优扶弱力度
通过开展多个层面的经验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将学生管理工作突出的、有特色的院(系)的好经验、新做法在全院推广,以此带动学生管理工作较薄弱的院(系),实现全院学生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七)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理论研究。
加强对“工学交替”开放模式下学生管理体系研究,通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形成理论成果。积极鼓励班主任、辅导员总结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经验,撰写论文。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写相关教材。
五、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该项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5月1日至5月20日)
根据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指导意见和方案,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和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各院(系)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各院(系)根据此推进方案,结合本院(系)实际,制定相应的推进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此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5月21日至11月20日)各院(系)根据制定的具体的推进工作方案和细则,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突破,建立健全适应“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多元的班主任、学生评价考核机制,各院(系)建立各具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深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11月21日至2011年12月10日)
对 “改革创新年”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出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上报学院“改革创新年”工作办公室。
六、基本要求
(一)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领导重视、责权到位,扎实有效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
(二)各院(系)要按照本方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三)各院(系)按照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职能,把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进度,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各院(系)鼓励班主任、辅导员积极撰写关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论文、论著,同时积极申报院级、自治区级以及国家级课题,形成学生管理的优秀成果。
“改革创新年”工作学生工作小组
二0一一年五月九日
第五篇:关于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发展,培育众创空间的建议1
关于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发展
培育众创空间的建议
加快本区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本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加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地区物流快递体系,将农村电商发展所需信息化设备纳入“三农”补贴资助范围。
二、加大对电商企业投融资的扶持力度
设立电商发展基金,重点用于扶持小型企业的贷款担保和贴息及股权投资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众创空间建设等。鼓励金融服务机构为小微电商企业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等贷款业务,加大对电商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
三、加大对电商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力度
引导各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特色村镇,打造一批特色电商产业基地。加大对涉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和认证,扶持区域电子商务企业自建平台,鼓励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
四、加大对电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定期举办区域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班,鼓励区域积极引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设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电商创业专项资金,鼓励和激发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电商创业。建立电商人才储备数据库和求职登记数据库,完善电子商务人才供求信息对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