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报告(本站推荐)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报告
90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00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调查报告怎么写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 ·调查报告格式 ·三下乡调查报告
·环境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 ·中学生调查报告 ·农村教育调查报告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趋向调查报告
中华英才网首届“中国大学生心目中最佳雇主企业”评选结果在历时半年之后于近日揭晓。此次评选中,共有751家中外企业入选。在回答“中国大学生心目中最佳雇主企业五十家”提问中,众多的跨国公司占据了相当的位置,仅有16家国内企业入选。
据《申江服务导报》报道:对于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毕业生们来说,4月绝对是不同寻常的季节。在这个季节,挑挑拣拣的未来精英们纷纷签下合同,把自己的未来暂时定下来。国企、外企、民企、创业,今天我们的大学生们面临着以往无可比拟的选择机会。毫无疑问,外企仍然以他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未来精英们,他们就这样与外企结下不解之缘
最受关注的雇主
人民大学会计系的毕业生小杨手中一度攥着几个offer,这里面包括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不少人因为工作没着落发愁的时候,小杨因为这些令人眼红的公司难以取舍而好生烦恼了一番。
像小杨这样手中攥着几个“公司”烦恼与不能取舍的未来精英在重点院校不乏其数。从企业的招聘工作来讲,校园招聘一直是其重点。每年从11月份开始,中外知名企业就瞄准全国的知名学府开展巡回招聘,像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上海交大、武汉大学等高校更是中外企业眼中的“宠儿”,既然这么多家企业都紧盯着这几所高校,这些骄子们一个人手中攥着几个“公司”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那么选择谁,最终要看谁的吸引力更大了。
中华英才网的这次全方位意向调查中,一项有趣的调查是几大知名高校眼中最受欢迎的雇主企业。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评选和线下评选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问卷18000多份,参与评选的大学生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20多个省和地区的600多所高等院校。
参与此次评选的大学生中,从学历构成上,本科学历占60.89%,博士占1.68%,MBA占1.04%。从毕业年份划分上,63.7%的大学生是2003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所以这一调查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2003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心声。
从这些著名学府学生的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到,外资公司对于大学生有着相当的吸引力,而且像IBM这样的公司更是在校园里深入人心,除了在北邮、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及武汉大学三所学校,其无一例外地雄居榜首。
在进一步的十大受欢迎行业中“最有号召力”的公司的调查显示,在电信、电子、房地产、金融这几个行业,国内公司的吸引力逐渐增加,甚至超出了外资的公司。而在IT、消费品、零售物流等行业,外资公司仍然占有着优势。选择外企的理由
小杨最后的抉择是签约普华永道,这让小杨的父母心存不满,人民保险公司这样的大国企,有住房,收入稳定,工作也轻松。其实公道地说,比较下来,尽管人保的工资可能会低一些,但包括住房各方面福利算下来,并不比普华差,可在小杨看来,外企的一整套工作流程能使人受到更严谨的锻炼和培训,这对未来的发展更有裨益。
在英才网的此次评选中,海尔、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微软、联想、宝洁、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华为、中国移动、西门子、TCL、中国电信、英特尔、三星、诺基亚、惠普、索尼、可口可乐、戴尔、联通等企业榜上有名。
在“中国大学生心目中最佳雇主企业五十家”中,众多的跨国公司占据了相当的位置,仅有16家国内企业入选,虽然排名前10家的企业中有四家国内企业,包括联想、华为和中国移动,而且高居榜首的也是内资企业———海尔,但很明显,内资企业要吸引优秀大学生还需努力。
小杨之所以选择外企,很大程度上是参照了两位同门师兄的选择。两位师兄中一个进了工商银行,一个进了前安达信,两年过去了,银行的那位师兄在柜台办理业务,那简直就是一个机械工作的过程,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师兄自己都在嘲弄自己就是一个数钞票的工人,数的还不是自己的钱。安达信的那位升职,从a1到了a2,秋天非忙季的时候公司组织会计资格培训,忙季的时候在全国各地的客户间飞来飞去,虽然忙得两脚不着地可是充实,而且师兄还告诉小杨在外企的工作经历对于日后发展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出国还是跳槽。小杨可不想让自
己年纪轻轻的就在柜台后面耗费光阴,外企提供的更多的锻炼机会使小杨下定决心选择进攻外企。小杨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态度,他们年轻,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找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绝对不是安逸舒适养老,而是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对“毕业生选择工作时首要考虑的因素”、“5年之后期望的职业变化”的分析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人把“培训和发展机会”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16%的人选择了薪资和福利,还有10%的人选择了公平开放的环境。在对5年后期待的职业变化方面,42%的毕业生希望成为领导或是项目经理,21%的人希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9%的人希望出国留学、24%的人希望创业或拥有自己的企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还是很高的。外资公司以其灵活的用人环境,多种多样的培训发展机会、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尊重在大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IBM、微软、宝洁、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西门子、英特尔、三星电子、诺基亚、惠普、索尼、可口可乐、戴尔、沃尔玛、联合利华、普华永道、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麦肯锡、贝尔等被大学生选为“大学生心目中最佳外资企业雇主20家,这些公司无疑也是无论自身业务还是外在形象塑造都十分成功的企业。怎样进外企
走进任意一家高校,大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都是不可阻挡地强烈。自习教室里书桌上最多的是外语辅导书,布告栏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各式外语辅导班,口碑最好的当属新东方的口语班,托福雅思出国考试班,有非正式调查显示:在重点高校里几乎80%的学生上过这类辅导班。
学外语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进外企,但外语好却是进外企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大概也构成了不少大学生学好外语的动力。
但是学好外语显然不是惟一条件。小杨所在的班是国际打头的班,大多数学生外语水平都不错,但是据小杨算下来,全班近30名学生,除去考研出国的,剩下近20个工作的,如愿以偿进入外企的只占60%。与小杨一块儿申请普华的,第一轮比试是百分之百通过,第二轮外语口语面试也还剩下80%,但最后过关斩
将的只有3名同学。外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也是所有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
人力资源专家任戈先生有这样的表述,外企人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自身综合素质,更要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不少应届毕业生在选择进入外企时,对即将面临的困境、挑战准备不足。在进入跨国公司之前,我们都应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进入这家公司”、“我的专长和爱好是什么”、“什么性质的工作能使我获得最大的鼓励”等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理性定位。有必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一个中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适应外企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如果仅以薪水高、名气大作为出发点,日后就可能出现无法适应工作的窘境。
然后,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和具体的工作部门。假如你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去选择满意的职能部门,那么该如何取舍呢?一份来自美国某权威机构对全美公司总裁调查的结果表明:90%以上的美国公司总裁来自销售、市场与财务三个职能部门经理,而销售部门则可能使你更容易获得成功。
记者曾经在一次出差时偶遇国际知名防毒厂商赛门铁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区销售总监黄先生,他说,绝大多数外企并不很在乎求职者的专业背景。赛门铁克市场部招人就绝对不会去看应聘者是否学贸易学市场营销出身,在普华永道的审计、税务部门里,仅有半数员工是学财会专业出身。这些企业通常认为任何工作技能都可通过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来培养获得。但求职者是否具有积极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却是所有外企选拔人才时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外企悲喜
黄先生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曾经有过一个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来应聘,这位学生品学兼优,这个证那个证的很是齐全,但奇怪的是,她申请的竟然是前台接线生的工作,她的解释是只要能进知名外企,不在乎职位。但显然她对自己的定位极其差劲,最后她当然没有被录用,一方面因为她在这个职位上实在是大材小用;另一方面,一个如此盲目进外企的应聘者是不会得到青睐的。这
个案例当然是有点极端,但也足以见得这些知名外企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4月开始,就业协议陆续签署,又一大批毕业生跻身外企白领、金领的行业。外企,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给出最贴切的解释。
月是四大之一的审计师(旧称五大会计事务所),到6月份工作整两年,月薪5000元,如果加上每天双倍的出差补助,收入着实不低。但在最近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月宣布已经递交辞呈,决定换一家工作轻松但薪酬肯定会降低的工作。这消息令在座的同学都好生吃惊,月怎么放着如此令人羡慕的工作不做?同学们的劝阻并不能改变月的决心,月在工作时几乎每个月80%的时间都在外地,陪父母家人的时间都没有,而加班到十一二点更是家常便饭,每当月筋疲力尽地往住处赶的时候月就想,挣这么多钱却没时间花有什么用,更糟糕的是,由于加班,饮食没规律,年纪轻轻的月经常闹胃病。月这回是下了决心,不在这种如此累人的外企干了。月的同事中辞职的大有人在,因为不能承受工作压力、升职压力而选择出国念书的外企员工大有人在。
雯的选择很具代表性,跳槽是外企员工中常见的事情,但是跳向何方呢,雯的答复是肯定还是外企。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雯进了一家国内企业,但那纯粹是闲着没事打发时光,雯不甘心虚度光阴毅然决定跳槽,之后到一家国际知名化妆品牌任销售经理,再到一家外资保险公司作培训师,雯觉得选择外企没有错,在渐渐适应外企的节奏之后,再回到国企根本就不能适应。雯现在干得挺开心,忙也觉得充实。
其实苦也罢,甜也罢,都在于个人怎么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我们的未来精英们,是否找准了自己的奶酪?
第四篇:当今大学生就业趋向
当今大学生就业趋向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2000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第五篇:大学生专业分类介绍及就业趋向
高考专业大类详细介绍
专业是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只有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通过高考,才能获得上大学的资格。在大学期间,很多同学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根本原因就是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不了解。
了解专业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人的行为。高考在即,同学们都忙于复习文化课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决定了我们能否迈入高校大门的准入证,缺少了这个证件,我们就没有上大学的资格。与准备文化课知识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想清楚我们上了大学之后走哪条路,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就是我们选择什么专业。
选择专业之前先要了解专业,主要了解有哪些专业大类,各个专业大类之中有哪些专业等。在上高二之前同学们已经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次选择,这就是文理分科。文科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有很大的区别,这从专业大类划分上就可见一斑。
理科类专业分为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几个大类,经济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部分专业也向理科学生敞开大门。文科类专业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几个大类。
了解了专业大类后,好要弄清每个专业大类都涵盖哪些专业,先介绍主要两大类。
理学类专业
理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理论应用力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理学是以培养研究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大类。理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想,以理论研究为目的。从就业率来看,理学类专业没有工学类专业高。30%以上的同学会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因为,理学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紧密。那些对某一学科充满了兴趣,有志于在理论研究领域做出一定成绩的同学,可以选择理学类的专业。
工学类专业
提起工学类专业,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它十分类最多、专业最多的大类,包括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水利类、测绘类、环境与安全类、化工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轻工纺织食品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工程力学类、公安技术类等21个方向。涵盖了采矿工程、石油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几个专业。工学类的这些专业与能源、信息、制造、电子、服务等各个行业结合紧密。每年这些行业都要招收大量工学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到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做生产与技术工作。从2004-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就业率来看,工学类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12%,位居各大类之首。
经济学类专业
经济学类专业中,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几个热门专业。
法学类专业
法学类最热门的专业是法学。法学类专业中还包括了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它们虽然书法学范畴,但是因为它们要用到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数学的要求高,所以主要面向理科学生招生。在法学大类中,还有一类招生规模小、开设院校少的专业,就是政治学类专业。政治学类包括了政治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几个专业。国际政治、外交学受开设院校的约束,在招生时,基本是提前录取。法学大类还有一类专业是公安技术类专业,这一类基本为提前录取批次。
教育学类专业
教育学类专业主要开设在师范类院校,主要专业有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大类中还有体育类专业,如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这一类专业有特殊要求,报考的学生还具体了解。教育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理科招生。
文学类专业
文学类专业是文科专业中规模最大的一类。文学类专业包括了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在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较多。对外汉语是近十年新兴的专业。
文学类专业中,经久不衰的传统专业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在这类专业中,有我们熟悉的英语专业、俄语专业、日语专业,其中英语专业是开设最普遍的专业,师范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各类有条件的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此外,还有很多小语种专业,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朝鲜语等、有近30个小语种专业。
新闻传播学是高考中的热门专业,这主要源于大家对记者、编辑这类职业的羡慕。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都是新闻类专业。
文学中的艺术类包括了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舞蹈、戏剧、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等专业,都是提前招生的专业,考生除文化课达标外,还应具备艺术特长。
历史学类专业
历史学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主要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等专业。除历史学专业外,开设其他专业的院校较少。
管理学专业
管理学类专业是文科的热门专业。管理学类专业中适合文科学生选报的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档案管理是面向理科学生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