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五篇)

时间:2019-05-13 13:0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第一篇: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3号)、《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4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考研招„2014‟号),以及“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培训会议”要求,2014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要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为做好2014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按需招生,宁缺毋滥,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管理

成立学校、学部(直属学院)两级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校长担任,成员由纪检、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各学部(直属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等组成。

学部(直属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职责:

1.执行我校复试办法,组织复试各环节工作。

2.负责本单位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硕士生复试考核小组的组建。

每个复试考核小组成员人数应不少于五人,组长一人,组员四人或四人以上,另安排记录员一名。

3.负责组织专业面试考核中试题的命制及评卷工作;负责对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试题的命制、评卷等组织工作。

4.负责各专业复试考核小组的复试记录和复试结果的审核。

5.负责参加复试考生的政审工作。

6.负责拟录取名单的确定。

7.负责受理所属专业考生的投诉及对考试过程出现问题的处理。

三、参加复试考生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符合《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规定分数线的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后,均可参加复试。

根据各专业招生情况确定的符合调剂接收条件的考生,经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后,可参加复试。(部分专业方向接收调剂信息将在4月中旬公布)。

符合破格条件的线下生,经复试资格审查合格后,可参加复试。(具体复试办法在4月中旬左右公布)。

四、复试原则和内容

(一)我校将采取差额复试的办法,按照教育部要求,全校差额复试总体比例为1:1.2左右;生源充足的专业,复试比例在1:1.5左右。

(二)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

1.复试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2.专业面试

各专业复试考核小组组织专业面试。面试情况要有记录,相关人员要认真填写《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复

试考核登记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复试评分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复试统计表》,各复试考核小组面试结束,经复试考核小组讨论后,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复试成绩按学校规定时间予以公布。专业面试满分为100分。面试试题须事先命制若干套,须及时更换试题。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面试题目。

3.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

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对象为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外的所有复试考生。考试采用听录音资料、回答考官问题的方式。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口语听力测试满分为100分。

4.汉语水平测试

汉语水平测试对象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考试采用阅读、回答考官问题的方式。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汉语水平测试满分为100分。

5.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形式一律采取闭卷笔试。每门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均为100分。考试由各学部(直属学院)统一组织。

(三)成绩计算方法

1.复试中复试笔试、专业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满分按100分计。

2.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

3.考生总成绩采用如下的计算标准:

①学术型艺术类、专业硕士: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②学术型非艺术类: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0%

五、录取原则

1.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2.学校根据复试总体情况,按专业方向下达指导性招生计划。各学部(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下达的指导性招生计划,依据报考时第一志愿优先原则,按专业方向对复试合格的考生总成绩进行排名,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给出“建议录取”或“建议不予录取”等意见,并报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最终确定录取意见(同意录取或不同意录取)。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按照国家下达专项计划指标单独录取。录取时,按照不同专业,复试成绩由高到低并结合分地区计划择优录取。

4.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完成复试过程的所有考试环节,如有一个部分缺考,则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复试过程的全部考试外,还须参加2门业务科目加试(笔试),每门满分100分。其中任何一门加试业务科目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

6.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指除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之外的门类)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享受加分考生(退役义务兵以相关证件为准)以研招网后台资料库中“可享受报考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加分名单”为准(研招网网址为http://yz.chsi.com.cn)。

享受加分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7.学校复试前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经审查,如有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资格审查材料,一经查实,不予录取。

8.各学部(直属学院)对考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考生,需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如无异议,不予录取。

9.按照教育部要求,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我校体检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进行,不做另行规定。如考生体格检查不符合上述文件要求,不予录取。

10.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须在复试前提交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民教处(高教处)审查通过的《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在职考生还需经所在单位审批同意)。拟录取的该类考生还需签订“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向协议书”,否则不予录取。

11.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并交至我校,否则不予录取。

六、关于推荐免试生

推荐免试生此前已进行复试,不再参加统考生复试。

七、公示和监督渠道

我校复试录取办法、复试考生名单、录取信息查询、公示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中公布,网址为:yz.cuc.edu.cn。国家公示平台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研招办咨询电话为:010-65779227,研招办传真为:010-65768805。此外,我校纪检监察部门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65779383,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为:010-82837216。

八、关于调剂

1.2014年国家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3月25日—— 4月30日

2.调剂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3.所有达到国家分数线的考生,均可参加调剂。考生需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平台,查询调剂信息,发送调剂申请,该系统会将考生所有基本信息及初试成绩提供给调剂院校,我校不为考生推荐调剂学校,不向考生出具书面成绩单。

4.我校研招办将按照调剂接收单位的调剂接收函(盖有公章)和本人签字的同意调剂申请书协助办理调剂后的试卷转寄手续,没有调剂接收函的考生将视作放弃调剂。

5.我校将根据2014年上线生源总体情况,通过我校研招网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发布部分专业接收调剂信息,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必须通过中国考研网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通过审核且本人确定后方可进入复试。

九、MBA复试办法另见《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复试办法》。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第二篇: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为做好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研究生招生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和录取工作原则

(一)全面贯彻国家和安徽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坚持科学选拔。

(二)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衡量的基础上,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考核,重点考核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肃招生纪律,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实施阳光招生;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机制健全。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分工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分管科研、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党政负责人以及硕士生导师代表,一般为5-7人,负责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各相关学院应按学科专业成立5-7人的复试专家组,成员应包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指定一人为组长,并另外确定秘书1人。

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应当强化责任意识,掌握招生政策。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中有直系亲属或有密切利益关系人员报考研究生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各相关学院成立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小组、复试专家组成员名单以及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必须于复试前五个工作日书面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三、调剂基本要求:

(一)申请调剂考生须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程硕士除外),初试成绩达到国家划定的A类分数线;

(二)申请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原则上属同一学科门类;

(三)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我校的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四)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五)部分有特别要求的学科专业调剂条件以学校发布的最新调剂信息为准。

四、复试

(一)资格审查。

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籍证明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未接受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考生复试报到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准考证(查验后退还给考生);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身份证、现役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原件查验后退还给考生)及一份复印件;

3、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请到考生本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学籍证明,学历证书在开学报到时交验)及一份复印件;

4、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应届本科毕业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一张1寸近期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二)复试内容。

复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以及专业外语水平。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能力面试以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三部分。

1、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笔试由相关学院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且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复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素质能力面试。面试由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复试专家组具体实施。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外语听说等能力。面试时,考生应当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件以备核查。面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以随机方式决定考生的面试组号和面试序号,具体办法由各相关学院自行制定。

(2)考生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或工作阶段参加的学习研究、实践经历、获奖状况等进行简短介绍。

(3)考生对自己抽到的面试题目进行回答。

(4)复试专家组成员围绕考生所抽到的题目针对考生回答情况进行简短的提问。

(5)复试专家组成员依据考生面试表现当场记名评分,每位考生的面试得分为专家组所有成员记名评分的平均分,满分为100分。

3、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各相关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组织测试,满分为50分。

(三)综合成绩计算

第一志愿考生:综合成绩=初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

调剂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建筑与规划学院调剂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由学院自行制定)。

五、体检

所有参加本次复试的考生均应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统一安排在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执行。

六、录取

(一)各相关学院应按学校统一要求将考生的复试结果等资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统一公布拟录取结果并通知考生本人办理相关手续。未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同意,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前向考生本人宣布录取结果。

(二)对于调剂考生,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教育部网站确认是否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如超过规定时间,视为个人不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我校将及时取消其被录取资格。

(三)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1、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低于90分的考生;

2、综合面试成绩或同等学力考试加试专业课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

3、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

4、政审不合格的考生。

七、其它

(一)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全过程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由校纪委统一受理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举报电话:0551—63828082)。

(二)本办法适用于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和录取工作,由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研究决定。

第三篇: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0年河北省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通知》(讨论稿)、《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的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的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各工作环节保证做到有章可循;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监督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招生计划和录取名单的审定、复试基本要求和复试办法的制定及特殊问题的处理。

2、各学院(中心、部)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组织本单位的复试工作,并根据教育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复试基本要求、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的“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须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与学术型研究生分类复试,并同时进行。

3、各学院(中心、部)按招生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学院(中心、部)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复试工作。

4、学校纪委负责监督检查本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制度和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依法对招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支持招生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配合招生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复试工作的要求

1、复试名单的确定

按照招生目录指标数的120%确定复试人数;

2、复试要求

(1)各学院(中心、部)认真核查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和有效身份证件等相关材料。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不予复试。

具体做法如下:

各学院(中心、部)应在复试现场认真核对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与报名库中采集的图像信息是否一致,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和本人身份是否真实,审核结果需由具体审核工作人员和学院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将考生身份确认表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对非应届考生,要在复试前严格审查其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并将复印件留存。对于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等信息不能通过教育部学历查询系统的考生,以及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学历层次、毕业年限等信

息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不符的,应要求其在4月底前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考生,不得录取。对于2010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复试前应先审查其所在高校教务部门的证明信和学生证原件。

对于取得军队院校毕业证书的非应届考生,应认真核实其在学期间是否是现役军人。对于不是现役军人的考生,其毕业证书必须得到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的认可;对于是现役军人的考生应认真审核以下材料:A、考生本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B、考生本人所在师级或旅级干部部门盖章的证明其为现役军人的书面材料;C、考生本人军官证,军官证上公章应与证明材料上公章一致。

(2)各学院(中心、部)应根据《关于做好2010年河北省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通知》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对复试工作人员进行遴选,并对其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规范工作行为。

(3)各学院(中心、部)根据招生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不少于5人,并设组长一名。原则上由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组成。凡属考生直系亲属者,不得参与该考生的复试工作。

(4)复试小组的工作职责为:依据各学院(中心、部)复试细则的要求,确定复试的具体内容,负责命题、进行面试及评定复试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是否录取的初步意见。

(5)同一招生专业只设一个复试小组,保证该专业所有考生在面试方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复试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如实填写评语。

四、复试主要内容和形式

1、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内容。

(1)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③外语听说能力;

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考核

①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全面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等。着重了解考生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和认识,并对考生的专业思想和治学态度进行必要的考察;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包括社团活动)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

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合作能力等;

④人文素养;

⑤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等;

⑥心理健康情况。

2、复试形式:

(1)笔试。分为外语笔试和专业笔试。外语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考试时间2.5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专业笔试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考试时间2.5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专业笔试考试科目由各学院(中心、部)自行确定。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对同等学力考生(特指:本科学历以下工作满两年和应届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以报名信息确认时的资格为准)须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践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时间每门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同等学力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2)外语听力(20分)测试通过电台播放录音进行,考试时间为0.5小时,请考生自备耳机。外语听力测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外语口语测试由各专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

(3)专业面试(80分)。专业面试主要对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进行测试。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低于20分钟。面试成绩的评定,由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填写评分表格,由记分员现场统计并封存。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和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复试中若发现考生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重大问题,或初试成绩为高分,但复试表现很差者应写出书面材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处理。

五、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为500分,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总成绩为300分,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其中外语笔试占100分,专业考核笔试占100分,专业面试、实践环节及外语口语测试占80分,外语听力占20分。

具体算法:总成绩=(初试成绩÷5)×70%+ [(英语笔试成绩+专业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外语听力)÷3]×30%

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1、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或提供与报考材料学历不符、年限不符等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复试小组认为考生不具备培养条件,拟不录取者,须写出书面材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七、复试费用收取:复试费用按照130元/人收取。请考生上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进行网上缴费,不交费者不予复试报到。具体缴费方式见附件。

八、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复试工作应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切实做到公正无私,不走过场,严格把好复试质量关。各学院(中心、部)要切实加强对复

试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凡违反招生纪律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严肃查处。对于复试后不被录取的考生,要及时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及调剂工作。

2、各学院(中心、部)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在复试成绩公布3日内接受考生申诉,对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责成复试小组复议,若考生对复议结果还有异议,由各学院(中心、部)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议。

本办法的解释权在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

河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3月31日

第四篇:河北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河北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2年河北省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的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工作的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各工作环节保证做到有章可循;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监督

1、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招生计划和录取名单的审定、复试基本要求和复试办法的制定及特殊问题的处理。

2、各学院(中心)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具体领导、组织本单位的复试工作,并根据教育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和学校复试基本要求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本单位的“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并在各学院网站公布。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科专业须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与学术型研究生分类复试,并同时进行。

3、各学院(中心)按招生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学院(中心)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复试工作。

4、学校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检查本校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对国家招生政策、法规、制度和纪律的贯彻执行情况;依法对招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支持招生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职责;配合招生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三、复试工作的要求

1、复试名单的确定

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按照招生目录指标数的120%确定复试人数;

2、复试要求

(1)各学院(中心、部)认真核查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和有效身份证件等相关材料。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不予复试。

具体做法如下:

各学院(中心、部)应在复试现场认真核对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与报名库中采集的图像信息是否一致,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和本人身份是否真实,审核结果需由具体审核工作人员和学院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将考生身份确认表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对非应届考生,要在复试前严格审查其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并将复印件留存。对于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等信息不能通过教育部学历查询系统的考生,以及在网上报名时提供的学历证书编号、学历层次、毕业年限等信

息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不符的,应要求其在4月底前提供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考生,不得录取。对于2012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复试前应先审查其所在高校教务部门的证明信和学生证原件。

对于取得军队院校毕业证书的非应届考生,其毕业证书须得到国家认可并出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其中军队院校自考学历须到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指定的有代理认证资质的部门进行认证,军队院校自考以外的学历须到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进行认证(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506室)。应在复试环节认真审核考生以下材料:⑴考生本人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⑵未转业(复员)的提供军官(士兵)证复印件和本人所在师级或旅级干部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盖章);⑶已转业(复员)的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转业证(复员证)复印件,如没有转业证或复员证,须提供转业(复员)审批报告;⑷学校训练部证明(2000年前毕业的),2000年前毕业若学校撤销,训练部证明可用学员登记表复印件或学员学籍管理登记表复印件代替;⑸入伍批准书或入伍登记表复印件;⑹入学批准书或参军登记表复印件;⑺学员登记表复印件或学员学籍管理登记表复印件。

(2)各学院(中心)应制定本单位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对复试工作人员进行遴选,并对其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规范工作行为。

(3)各学院(中心、部)根据招生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不少于5人,并设组长一名。原则上由具有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组成。凡属考生直系亲属者,不得参与该考生的复试工作。

(4)复试小组的工作职责为:依据各学院(中心、部)复试细则的要求,确定复试的具体内容,负责命题、进行面试及评定复试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是否录取的初步意见。

(5)同一招生专业只设一个复试小组,保证该专业所有考生在面试方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复试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如实填写评语。

四、复试主要内容和形式

1、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听说以及思想政治品德等考核内容。

(1)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情况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③外语听说能力;

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考核

①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全面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等。着重了解考生对一些重大政治事件的看法和认识,并对考生的专业思想和治学态度进行必要的考察;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和社会实践(包括社团活动)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

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合作能力等;

④人文素养;

⑤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等;

⑥心理健康情况。

2、复试形式:

(1)笔试。分为外语笔试和专业笔试。外语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考试时间2.5小时,试卷满分为80分;专业笔试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考试时间2.5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专业笔试考试科目由各学院(中心、部)自行确定。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对同等学力考生(特指:本科学历以下工作满两年和应届成人教育本科毕业生,以报名信息确认时的资格为准)须严格复试,应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践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考试时间每门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同等学力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2)外语听力(20分)测试通过电台播放录音进行,考试时间为0.5小时,请考生自备耳机。外语听力测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外语口语测试由各专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

(3)专业面试(100分)。专业面试主要对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进行测试。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低于15分钟。面试过程应对考生照相和现场录音,由每个专业存档。面试成绩的评定,复试小组成员不得在现场讨论,应独立评分,填写评分表格,由记分员现场统计并封存。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和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复试中若发现考生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重大问题,或初试成绩为高分,但复试表现很差者应写出书面材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处理。

五、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为500分,占总成绩权重的70%;复试总成绩为300分,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的30%,其中外语笔试占80分,专业考核笔试占100分,专业面试、实践环节及外语口语测试占100分,外语听力占20分。

具体算法:总成绩=(初试成绩÷5)×70%+ [(英语笔试成绩+专业笔试成绩+专业面试成绩+外语听力)÷3]×30%

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1、对于没有达到规定或提供与报考材料学历不符、年限不符等虚假信息的考生不予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面试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录取。

5、复试小组认为考生不具备培养条件,拟不录取者,须写出书面材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七、复试费用收取:复试费用按照130元/人收取。请考生上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进行网上缴费,不交费者不予复试报到。具体缴费方式见附件。

八、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复试工作应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切实做到公正无私,不走过场,严格把好复试质量关。各学院(中心、部)要切实加强对复试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凡违反招生纪律并造成严重后果者,将严肃查处。对于复试后不被录取的考生,要及时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及调剂工作。

2、各学院(中心、部)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在复试成绩公布3日内接受考生申诉,对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责成复试小组复议,若考生对复议结果还有异议,由各学院(中心、部)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议。

本办法的解释权在研究生学院招生办公室。

河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4月1日

河北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洪瑞

常务副组长:康书生

组长:王凤鸣

成员:申世刚 路远志 刘焱 巴信武刘振鹏

河北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

组长:康书生

副组长:巴信武

成员:刘金柱朱文富王文利徐亚清

河北大学2012年研究生招生监督与舆情监控领导小组

组长:王凤鸣

副组长:路远志刘焱刘振鹏

成员:米玲高艳玲陈永学李栋

第五篇: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2018硕士研究生招生

参考书目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请考生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

初试参考书

715中外音乐史论

赵志安、陈镇华:《中国音乐文化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遂今:《西方音乐文化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817综合考试【艺术学】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39音乐基础理论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

斯波索宾等:《和声学》(人民音乐)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基本乐理教程》(人民音乐)

下载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