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3 13:2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

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2]257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中国进出口银行、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为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银行业务的共同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改进外经贸企业信贷管理办法,完善内部信贷管理体制。各金融机构要探索建立适合外经贸企业经营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和贷款审批制度,在确定外经贸企业的授信额度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出口收汇情况、新增贷款的还款记录、发展潜力等。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各分支行信贷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实事求是地确定其外经贸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尤其对一些行政级别较低但外经贸业务发展较快、资金需求较大的地区以及国家级口岸所在地区,要进一步下放信贷管理权限。

二、完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政策,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配合,继续促进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发展。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要做好国税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出口企业三者间的沟通及协调工作,为国税部门和银行加强合作,确保出口退税账户唯一性、账户的合理转移提供必要支持;为商业银行了解出口退税企业资信及企业应退税款信息提供方便。目前,各金融机构仍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银发[2001]276号)的要求,继续推进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对于资信可靠、该项贷款还款记录好的企业,贷款比例可在70%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三、进一步支持“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等外经贸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周边国家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双边磋商与合作,建立、健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结算渠道,将边贸结算逐步纳入到正常的银行体系中来。各金融机构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经营能力、资金实力的外经贸企业在巩固和增加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开拓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对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加工装配、开发资源或开展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予以支持,逐步扩大对境外承包工程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等中间业务。

四、针对外经贸企业特点,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力度。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外经贸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自身业务条件,努力探索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要利用当前外

汇资金较为充裕、本外币利率差距缩小的有利时机,加大外汇贷款的营销力度,同时积极试办专利权、应收款权利等权利质押贷款。要加大福费廷、国际保理等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力度,同时研究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非信用证结算业务。

五、对符合条件的外经贸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并继续运用利率手段支持外经贸企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对经贷款审查、评估,确认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对已经评定为本行优质客户的外经贸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在向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出口收汇荣誉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最大下浮幅度为10%。

六、继续加大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中国进出口银行要在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出口买方信贷的规模,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企业,应适当降低企业提供担保的条件;各商业银行要继续扩大商业性出口信贷业务,优先支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并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合作,扩大混合出口信贷业务。

七、调整、简化、规范外汇管理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外汇监管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宽中资企业外汇账户开户条件,推进外汇账户管理制度的改革。要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对部分优秀企业试行事后自动核销制度,并放宽远期收汇备案的期限,取消部分进口付汇备案登记手续,改由银行按照结售汇管理规定进行真实性审核,事后定期向外汇局报送付汇记录,由外汇局跟踪核销。要逐步清理和解决银行信用证项下外汇垫款的有关问题。

八、积极防范和化解外经贸贷款风险。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要教育和引导外经贸企业树立和增强信用观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政策,企业改制方案要征得主要债权银行的同意,切实维护债权银行的利益,要纠正和制止各种形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各金融机构在向外经贸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支持的同时,要依法维护贷款自主权,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对由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认定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在贷款人限定期限内不予纠正逃债行为的,由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依法联合制裁,不予增加新的贷款。

九、加强银贸双方的信息沟通,为外经贸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人民银行与外经贸主管部门之间应当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及时就外经贸产业政策和有关信贷政策进行沟通和协调。外经贸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优势,为金融机构查询外经贸企业信用等提供便利,同时利用各境外经商参处(室)的信息优势,配合金融机构做好对境外项目与境外机构的调查和监督。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二○○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意见2007

二○○七年第七期(附1《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

展的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8-1-15

发布单位:综合部 各会员企业: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推动和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与促进下,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市场分布多元、行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并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进与有关国家政治经贸关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等因素也为我国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伴随着发展机遇,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也面临着业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行业发展秩序不规范、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不足、人才短缺、行业立法滞后等问题。

为落实对外经济合作“十一五”发展规划,贯彻对外承包工程座谈会精神和关于促进与规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有关规定,承包商会就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提出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意见》(见附件)。该意见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现印发各会员企业。

附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意见》

二○○七年八月三日

附件:

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要求和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各项促进、支持政策和措施的日益完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金融、保险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年均营业额增长率约为24%。2006年当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已达到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新签合同额达到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对外承包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市场分布多元、行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广阔的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与有关国家政治经贸关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正处在急剧发展变化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等因素,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如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业务模式比较落后;行业发展尚不规范,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诚信自律体系还没完全形成,个别企业之间过度竞争甚至恶性低价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全保障与风险防范不足,突发事件、恐怖威胁、社会**等安全风险在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在处理与当地社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处理好企业员工和当地人员融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意识不强等。此外,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发达国家承包商外,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承包商的业务也在快速发展,也对我国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为贯彻对外承包工程座谈会精神和有关促进与规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的有关规定,落实对外经济合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现就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当前,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际工程市场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必须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市场先机,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业务规模上再上新的台阶。

在发展区域上,重视那些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市场容量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重点向亚洲、非市场发展,同时要加大开拓南美市场、中东市场、中东欧市场,努力开拓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在业务领域和范围上,要按照不同国家经济建设和民生需要,重点发展住宅、交通、电力、工业项目。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探索开展境外住宅小区建设、资源合作开发、对外投资等相关业务活动,进一步带动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要提高企业提供规划咨询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的前期参与,为承包工程创造有利条件。要树立长期观点,加大现有市场的开拓深度,关注项目的前伸后延,扩展项目类型,不断扩大现有市场份额。

企业要注意加强人才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保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好国家现有的财政、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力度。

建议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针对业务发展情况和特点,尽快制定和发布对外承包工程国别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外承包工程服务和支持体系,尽快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规模,向真正的对外承包工程大国发展。

二、推动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全行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培育和发展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升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企业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承包商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着力打造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要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企业的实力和档次;要建立完善的国际采购营销网络,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对项目的工期、质量、成本、利润、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具备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向业务高端发展。大力发展工程咨询、投资顾问类业务,拓展建筑业产业链上游的设计、咨询和项目开发和投融资业务,向承担施工之外的勘察、咨询、设计、采购、试运行等非施工业务价值链延伸;提高以EPC、PMC等模式开展项目管理的能力,加强以BOT/PPP等模式开展项目投融资的能力,扩展项目融资渠道;推动设计、施工和营运企业的联合和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整体实力,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高端业务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业务分工与合作,促进行业高效有序发展

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已经接近2000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群体,几乎涉及到国内所有的产业。不同的企业在规模、能力和专业领域差别很大,行业要高效有序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制定产业导向目录,进行分级和分类管理,实行差异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

企业要根据国际市场、自身实力和中国企业竞争情况,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和业务领域定位,形成不同企业的区域市场分工和业务领域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减少和避免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的冲突,形成有序地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局面。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要促进对外承包工程经营主体优化和经营主体结构优化,重点支持、鼓励和引导综合实力高、专业能力强、国外业绩和信誉好的企业开拓境外承包工程市场;推进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培育发展专业承包企业群体,构筑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劳务分包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为基础,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配套协作的供应链体系。尽快形成一批专业特点突出、技术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力强的总承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

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要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关系。总承包企业在投标前,应先从专业分包企业取得相关预算,在此基础上合理对外进行投标报价。分包工程时,要为专业分包公司预留合理的利润空间。总承包企业必须要承担好整个项目的经营管理义务,限制对项目进行层层转包和分包的行为,促进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的同步有序发展。

四、规范经营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和谐发展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对当地原有秩序带来明显的冲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情况下,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必须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要求。

企业要严格在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载明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按要求办理项目登记备案、投议标许可和其他相关手续;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来源,使用国内信贷资金支持的,必须事先取得政府、金融、保险机构的支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质量、工期和境外安全管理等。

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处理好与当地社会的关系、以及安全、环保、社会回报等方面的问题,提倡清廉经营、文明竞争,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国际形象。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必须以促进合作双方互利共赢为原则,在确保工期和质量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对外报价。在对外承包工程时,要注意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应尽量采用当地分包,帮助培训当地技术管理人员,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实现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五、加强业务协调,推动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针对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过度竞争和低价不正当竞争现象,及其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全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业务协调工作,规范企业市场经营行为,推动建立并完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自律机制,实现有序竞争与良性发展。

首先,各有关方面必须大力努力,在对外承包工程全行业内建立行业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制定统一的行为规范,避免由于部门利益,造成的条块分割,给建立统一市场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要在统一指导和协调下,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现有承包工程管理机制,把所有参与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能够纳入行业监管和协调的范围之内。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协调办法,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民主协调机制和程序。加强以市场整体协调为主的协调工作力度,争取各方支持,建立起海外分支机构和工作机制。开展好项目前期协调工作,加强对项目中标后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扩大协调工作的前伸后延机制,充分发挥协调机制的作用。

发挥行业组织规范制定的作用,制订、完善并组织实施行业规范、自律公约、职业道德准则等,建立与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工商、海关、税收、外汇、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深入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加快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一个集信用信息查询、信用等级评定和其他信用服务为一体的行业信用平台。建立激励和支持诚信企业,优先推荐诚信企业开展业务的工作机制。

六、积极履行职能,服务行业全面发展

新的发展形势下,承包商会作为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组织要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行业发展研究,及时向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反映对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业发展建议;积极参与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对外承包工程发展产业导向目录、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社会责任标准、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相关的业务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扩展商会在行业信息收集、发布方面的职能作用。

帮助企业建立境外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加强商会对外交涉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利益代表者的作用,主动参与协调对外经济合作争议,对于企业在境外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做好申诉等相关工作,并代表行业对外提出交涉,在维护国内产业利益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篇: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15号)

国 务 院

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2〕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进一步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对于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减少贸易摩擦,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外贸易的基本任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进口与出口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坚持进口与国内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维护产业安全。坚持进口与扩大内需相结合,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扩大消费。坚持进口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宽进口渠道,保障稳定供应。坚持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制度和政策。

(三)主要任务。进一步优化进口商品结构,稳定和引导大宗商品进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进一步优化进口国别和地区结构,在符合多边贸易规则的条件下,鼓励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扩大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拓展自发达国家进口。进一步优化进口贸易结构,鼓励开展直接贸易,增强稳定进口的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四)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暂定税率的方式,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关税,适当降低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进口关税,适时调整部分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重点降低初级能源原材料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继续落实对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进口零关税待遇,加快降税进程,进一步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结合自由贸易区降税安排,引导企业扩大从自由贸易区成员方的进口。

(五)增加进口促进资金规模。在现有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增加安排进口促进支持资金。为国家鼓励类产品的进口提供贴息支持,适时调整贴息产品支持范围。支持各类商务平台拓展进口功能,鼓励开展各类进口促进等公共服务。继续加大对自发展中国家进口支持力度。

三、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

(六)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进口合理信贷需求,积极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进口信贷业务,支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鼓励政策性银行在业务范围内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类商品进口。进一步拓宽进口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扩大直接融资。研究完善战略资源国家储备体系,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商业储备。

(七)完善进口信用保险体系和贸易结算制度。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根据企业需要,研究开展进口信用保险业务,推出有利于扩大进口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进口风险。加强和改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便利、规范银行和企业开展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推进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为企业贸易外汇收支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研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便利化措施。

四、完善管理措施

(八)进一步优化进口环节管理。清理进口环节的不合理限制与措施,降低进口环节交易成本。调减自动进口许可商品管理目录,积极推动开展网上申领。加快自动进口许可电子数据与海关的联网核查进程,提高联网核查效率,实现科学监管、有效监管。

(九)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进口管理。鼓励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设立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促进保税物流健康发展;支持企业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扩大相关商品进口。进一步规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流通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十)推动进口与国内流通衔接。鼓励支持国内流通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整合进口和国内流通业务,减少中间环节。鼓励国内商业企业经营代理国外品牌消费品,发展自营销售平台,打破垄断,实现充分竞争。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离境免税业务发展。适当增加药品等特定商品进口口岸,扩大相关产品进口。对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流通后,国内其他单位不再检验、检测。

(十一)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保持加工贸易政策总体稳定,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加工贸易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中西部转移和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建立内销交易平台,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和内销渠道。在严格执行相关进出口税收政策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前提下,研究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开展内销货物返区维修业务。

(十二)完善产业损害和进口商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监测分析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及进口异常情况对国内产业的影响,针对重点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走势,定期发布产业损害预警报告,发布产业竞争力动态,开展产业竞争力调查、产业安全应对与效果评估工作,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进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监管体系。

五、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十三)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改进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监管和服务。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所在地的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行工作日24小时预约通关和报检。给予高资信企业通关便利。不断完善进口商品归类、审价等管理办法。落实国家对企业收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充实口岸监管力量。

(十四)加强边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查验监管设施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条件,构建集物资运输、仓储、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提高口岸吞吐能力。改善边民互市点配套设施,便利边民互市,全面落实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相关政策,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十五)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大力推动贸易单证标准化和电子化进程,促进各部门间贸易单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在统一模式下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录入,分别申报”。完善进口商品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发挥地方人民政府的主导作用,支持各地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六)完善进口公共服务。推动建立进口促进专门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信息发布、政策介绍、信息查询、贸易障碍投诉、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培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进口贸易集聚区对扩大进口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定期举办进口论坛,交流市场信息,加强进口政策宣传。支持与我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和地区来华举办商品展览会、洽谈会等推介活动。

(十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鼓励支持贸易促进机构、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根据需要开展进口咨询和培训服务。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同大宗商品出口国相关组织和企业的对话与沟通。加强与国际证券期货机构的联系合作,提高大宗商品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加强对重点进口企业和行业的指导,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大进口促进力度。

(十八)强化组织实施。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调整“奖出限进”、“宽出严进”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体系,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坚持关税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紧密协调,按照本意见要求和各自职能分工,抓紧制定具体措施,认真落实财税、金融、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在政策协调、信息通报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形成合力,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 务 院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大 中 小】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

时间:2010-12-30 20:24:52 浏览

人次

豫安委„2010‟22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附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doc

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关于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烟花爆竹行业

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烟花爆竹安全发展工作,紧紧围绕烟花爆竹安全发展目标任务,突出整顿提升工作重点,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烟花爆竹产业整顿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省烟花爆竹从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生产经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严重,非法生产经营问题突出,安全监管方式和手段与烟花爆竹安全发展要求不够适应等问题还未得到彻底改变,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进一步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安全河南”创建为主线,突出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严肃整治企业“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改变工房用途)和“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加快企业整顿提升进程,推进烟花爆竹行业“五化”(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发展进程,加快机械化推广应用,着力培育名牌

产品,保持“打非”高压态势,促进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目标。确保每年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给我省烟花爆竹控制指标以内,力争杜绝生产企业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经营企业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严防非法生产爆炸事故发生。

(三)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1、工厂规模化。在近两年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生产经营企业要通过整顿提升、改扩建和购并重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安全设施,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创造规模效益;

2、生产机械化。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在能使用机械操作和人机隔离的工序,采用先进机械设备替代人工操作,采用人机隔离措施实现本质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现场作业人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烟花爆竹机械化生产系统要在2年内安装完成。

3、管理规范化。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规范,通过建章立制和营造企业安全文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4、产品多样化。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安全生产条件,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和品质,培育自主名牌产品,进入高端消费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强化扶优扶强,抓好源头管理

(一)严格控制生产企业总量。市、县人民政府要及时制定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发展规划,制定逐年淘汰落后生产企业的工作计划,特别是周口市、信阳市、洛阳市、漯河市、南阳市和开封市等主要产区,2011年5月底以前要制定具体的今后三年淘汰关闭落后企业的工作方案,并上报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作为以后全省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到2012年,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100家以内,到2015年,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60家以内,严格控制生产企业涉及A级产品的许可范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落实有效措施,确保被淘汰和退出的生产企业彻底关闭,严防其死灰复燃、非法生产。

(二)扶持重点骨干企业安全发展。对加大投入,按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政府规定落实整顿提升任务,达到国家《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标准并通过河南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验收合格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高温季节可以落实符合安全制度要求的“错时生产法”,不再连续停产,通过复检验收且生产区域和工房未发生改变的,许可到期不再进行专门评价,可直接换证。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整改提升企业的安全监管,严禁边整改边生产。

(三)适度提升经营企业规模。到2015年,全省烟花爆竹经营(批发)公司控制在300家以内。我省现有经营(批发)公司规模普遍较小,全省234家经营(批发)企业中,仓储面积在

一千平方米以下的就有152家,占65%,个别县(市、区)只有一家经营(批发)公司,不能有效地占领合法产品经营销售的市场空间。为了遏制非法经营行为,适应国家《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实施后对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条件提出的更高标准,逐步淘汰关闭不具备安全经营条件的弱小企业,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一是负有相关监管职能的安全监管、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认真履职,协调配合,对发现违法经营、购进含氯酸钾产品和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的行为从严查处;二是适度增加经营(批发)公司数量,对于“打非”任务繁重、当地经营(批发)公司仓储规模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县(市、区),可以再增设1~2家经营(批发)公司,新建经营(批发)企业的仓储总面积必须在两千平方米以上,切实满足人民群众购买合法、合格、放心产品的实际需要;三是鼓励合法经营企业做稳做强,对于仓储总面积在三千平方米以上、拥有一定规模的配送专业车队的经营(批发)公司,可跨行政区域配送经营;四是淘汰不具备安全经营条件的弱小企业,加快分级监管和安全标准化步伐,对考核评定为三、四级的弱小企业,要坚决落实限期整改和关闭退出措施,通过逐年淘汰落后,推动经营(批发)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

(四)严格烟花爆竹运输和燃放的许可审查,特别是严查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燃放B级以上产品,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烟

花爆竹及其主要药物原材料、半成品、引火线等的道路运输的安全检查,严厉查处非法运输行为,严防漏管失控。

(五)建立健全企业做强和退出两个机制。在严格控制烟花爆 竹生产企业数量、适度发展经营(批发)企业数量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之间、经营(批发)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经营(批发)企业之间进行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收购、兼并和重组,到2015年,全省组建30家年产值在五千万元以上的集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烟花爆竹企业集团。实施河南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对许可到期达不到国家《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标准要求的企业且整改无望的,监管部门要依法及时提请当地县级政府予以关闭,通过逐年淘汰落后弱小企业,实现全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本质安全的目标。

三、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分级监管任务

(一)强化对从业单位的政策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持续改进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式、方法,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一要全面掌握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府规划,并严格执行;二要及时了解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动态,提高政策引导的针对性;三要采取典型示范、淘汰落后和依法处罚等措施,推动本地区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四要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规律和特点的研讨,提高工作预见性,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五要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要果断处臵,做到事故隐患不消除不放手;六要在

安全监管、许可、培训、检查、审查、检测、验收过程中,做到 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热情服务。

(二)落实企业分级监管任务。各地要结合烟花爆竹企业的现 实状况,借鉴先进地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分级管理的经验,研究制定、科学实施本地区的烟花爆竹企业分类监管办法,采取一级企业抓巩固、二级企业上水平和三级企业限期整改、四级企业停产关闭相结合的措施,督促和引导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四、强化安全监管,全面排查治理隐患

(一)深化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每年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1月至4月。重点做好元旦和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第二阶段是7月和8月。重点是做好夏季和高温时段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第三阶段是9月至年底期间。重点是做好复产验收、打击非法和旺季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执法的重点:一是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建设的行为;二是严肃查处企业“三超一改”和“三违”行为;三是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四是基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五是企业重点部位(涉药工房、成品半成品库房)安全监控不到位情况;六是企业外包、分包情况;七是企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达标情况;八是企业不执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关于从事有药产品制作过程中恶劣天气、超过室温限制应停止生产的规定组织生产的;九是生

产、购销含氯酸钾产品的;十是企业擅自改、扩建生产经营区域等违法违规情形。

(二)持续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 烟花爆竹企业的现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各地要将以下五个问题列入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内容:一是生产企业用3吋以上礼花弹生产组合烟花,“以大标小”;二是合法经营企业违规储存、销售礼花弹等A级产品;三是合法经营企业经营非法生产产品;四是超许可范围在C级爆竹生产线上生产“双响炮”产品;五是合法生产、经营单位产品流向登记制度执行情况。

(三)不断完善安全设施。国家《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公布施行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审查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第二轮改造提升后未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企业,在下一轮许可证到期前必须对照新规范进行改造达标;企业在整顿提升中,不新增生产线和生产品种、不改变原有生产区工序布臵的,可在省烟花爆竹安全检查专家组具体指导下确定提升内容和标准,并以正式文件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安全监管局批复,然后,在原设计单位指导下完善补充工房设计图纸,整改结束,企业将验收申请逐级上报至省辖市安全监管局,省辖市安全监管局组织专家组验收合格并且达到二级企业标准的,方可恢复

生产;要继续整改与现有生产储存规模、产品品种、危险等级和生产工艺不相适应的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烟花爆竹配送车辆必须安装卫星远程定位监控系统方可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防爆、防雷、防静电和消防等安全设施,从硬件安全设施、生产储存能力匹配和生产工序顺畅上提高企业抗事故风险能力。

(四)全面宣贯《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落实《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和途径。要结合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岗位操作规程,加强烟花爆竹企业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和考核,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分期分批集中轮训。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贯活动,组织员工反复学习,教育员工自觉遵守。

(五)深入推进药物安全监管工作。各地要加大烟花爆竹药物安全抽检工作力度,加强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抽检,打击生产、经营非法产品行为,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发现企业使用氯酸钾生产烟花爆竹的,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予以关闭;发现批发经营企业购进、储存或销售含氯酸钾产品的,依法给予上限的经济处罚,再次发现的,吊销其《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予以关闭。明年启动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内设药物安全检测化验室的建设检查工作,有关市、县 9

(市、区)要督促、指导企业自建检测检验化验室,建立企业重要安全技术指标自我检测制度。

五、强化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一)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 要对股东多且分散、现场管理混乱、分包、转包或违法违章作业现象等存在缺陷的企业,严肃查处,加大暗查频次和执法处罚力度,采取限期整改、停产整顿等强制措施,督促其限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突出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烟花爆竹企业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上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投资人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定期布臵并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本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二是把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并认真监督执行;三是全面执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适应本企业生产品种、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要领,并经常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考核;四是稳定安全管理团队和一线技术骨干队伍;五是落实班前提醒、班中检查、班后讲评制度,把这项制度与安全检查、安全奖惩和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结合起来一并组织实施;六是改变单一的计件工资制,实行计件工资与岗位的危险性、技术

性和劳动强度相结合的科学定酬办法;七是杜绝“三超一改”和“三违”行为,实行“定臵管理”和“零隐患管理”。选拔责任心强、技术熟悉的人员专门从事中转搬运作业,及时配送、转运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确保各生产工序的作业现场和库存 不超量。

(三)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要把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分级监管办法实施紧密结合起来,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到2013年,全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建设要求,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六、强化科技进步,培育自主知名品牌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作用。随着我省烟花爆竹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安全中介服务机构和专家要在把好安全源头关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在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技术咨询、工艺设备改造、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机械应用推广以及新配方、新工艺、新产品、新包装、新装备研发和革新等方面有所作为。

(二)重视培养和使用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人才。企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和使用安全管理、技术人才。当前,要重点做好稳定管理团队、稳定业务技术骨干和稳定一线危险工

序作业人员“三稳定”工作,同时要采取聘请有实际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或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员等措施,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父传子、师传徒”的落后人才培养方 式,加快培育一批自有人才,逐步减少对外地烟花爆竹管理技术 人员的依赖,为企业做稳、做强创造条件。

(三)大力推动安全科技进步。生产企业要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度高的烟花爆竹机械设备和安全型药剂,推进以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重点部位可视监控、隔离操作、新型安全药剂为重点的安全技术改造,到2013年,烟花爆竹80%的生产工序要实现机械化,通过开展安全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机械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四)着力培育自主知名品牌。生产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包装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开发新产品,培育自主知名品牌,提升企业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每一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都应有自主商标。到2015年,我省烟花爆竹行业应争创“河南省著名商标”5个以上。

七、强化“打非”工作,严厉查处生产安全事故

(一)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当前,全省合法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烟花爆竹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必须严加整顿。一要适当增设仓储规模大的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支持有能力投入、安全意识强的经营企业做大做强,为打压非法经

营空间和逐年淘汰弱小经营企业打好基础;二要合理布设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经营(批发)企业与零售网点相结合的连锁配送模式,实行专店常年零售,逐年减少临时零售网点许可数量,严格执行零售企业安全间距的规定,严禁出现零售店面一条街;三要加大市场执法检查和产品抽检工作力度,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安全监管、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依法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四要加强产品防伪标贴管理,落实企业产品防伪标识制度;五要严格落实生产企业和批发经营企业产品流向登记制度,杜绝非法产品和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六要严厉打击出租、转包仓储设施或转让许可经营权等非法违法行为。

(二)依法严查生产安全事故。各地调查处理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要在全面调查处理的基础上,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重视对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切实查清事故真相,提出针对性强的防范同类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对于生产经营安全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违规操作人员、企业法人代表的法律责任,严肃追究监管不严的地区、相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三)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必须切实承担起本行政区域的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的责任。继续落实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打

非”工作的属地监管责任,充分发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在“打非”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依照政府分工,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配合,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完善举报有奖等制度,对重点地区、重点户和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要加强基层“打非”力量,增配药物探测仪器等装备,持续推动“打非”工作深入开展。要彻底追查并坚决捣毁排查中发现的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和非法生产事故所涉及到的地下产业链。各新闻宣传主流媒体要积极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主动宣传烟花爆竹“打非”行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意义,宣传烟花爆竹购买、燃放、存放的安全常识,营造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强大舆论氛围。对打非工作不力、消极懈怠、导致爆炸事故发生的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问责和严肃处理。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八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

意见

银发〔2009〕92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

各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均衡增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信贷资金结构,统筹配置信贷资源,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对中央投资计划内已经启动、正在建设中的项目,要保证必要的信贷配套资金及时安排和足额拨付;对符合中央新增投资投向、正在报批或需要继续完善新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密切沟通协商,高效率、扎实做好信贷审查和信贷资金拨付的前期准备工作。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合理分散信贷风险,为符合条件的大型中央政府投资项目提供有效信贷支持。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增加地方财政贴息、完善信贷奖补机制、设立合规的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多种方式,吸引和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对钢铁、汽车、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有色金属、石化、物流等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明确支持方向的专项项目以及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金融机构要根据产业规划的要求和项目需求特点,积极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必要的融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各项配套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

各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进一步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符合信贷原则的涉农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增加农村有效信贷供给。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及奖励机制,鼓励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法人和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当年可贷资金的一定比例留在当地使用。进一步做好当前农业春耕备耕、抗旱春管和严重干旱地区人畜饮水、森林防火以及防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融资支持和服务工作。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春耕备耕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机具、种子、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经营贷款,要加快审批,及时投放。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微型金融,有效扩大农村小额贷款的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要认真抓好试点方案实施工作。稳步推进农村融资性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完善农村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大力开发符合农村实际特点的“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支持政策性金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开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贴息信贷管理机制。积极发展林权抵押贷款。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扩大发行涉农企业短期融资券、小企业集合债券和涉农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工具,拓宽涉农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努力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配套金融服务工作,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推进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中介机构的信用合作。对县域内当年涉农贷款投放超过规定比例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并实施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三、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要精细化 各金融机构对已经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信贷政策措施,要抓细、抓实、抓好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量化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六项机制”。加快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服务机构。鼓励各金融机构自主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自律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新市场。支持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规范、引导和发挥好民间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并购贷款,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支持地方政府在加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推进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激励和促进金融机构稳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及多元化融资支持,积极探索创新适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利用授信开证、押汇、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做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息咨询和代客理财服务。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规模。在银行间市场加快推出高收益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积极研究开发以中小企业贷款为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效分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加强中小企业金融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信息动态监测制度,及时掌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

四、扎实做好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的信贷政策支持工作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就业人群的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金融支持帮扶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融资支持,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进一步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和商业性助学贷款业务,完善助学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扩大助学贷款覆盖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积极探索建立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制度。做细、做实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农户灾后自住房建设、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区支柱产业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积极研究采取措施,加大对灾区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探索建立灾后重建贷款的担保和信贷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支持各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因灾不良贷款按规定予以核销,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灾区重建的内在激励。

五、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做大做好消费信贷市场

积极研究、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信贷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集中推进汽车、住房、家电、教育、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的信贷消费。系统总结近年来国内消费信贷政策的实践经验,及时消除制度障碍,研究和探索拉动市场消费、特别是拉动农村扩大消费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消费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改进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鼓励加强银商合作,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推广银行卡使用,提高刷卡效率,促进扩大银行卡消费。拓展和完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功能,支持开发符合农村市场特点的银行卡产品。完善汽车融资管理制度,加强汽车经销商的贷款管理,扩大汽车消费潜在市场。鼓励和支持各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展多方面的业务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扩大汽车贷款证券化规模,拓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大力支持发展服务业、创意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新型消费,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和现代物流配送服务,积极开发潜在消费市场。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和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扩大信用销售。

六、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特别是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好对有实力、有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兼并重组有关企业或项目的融资支持和配套金融服务。支持资信条件较好的房地产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贯彻落实房地产信贷政策,努力改进和完善房地产金融服务,继续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地银监局要密切跟踪把握辖区内房地产市场变化和房地产信贷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

七、加大对产业转移的融资支持,支持过剩产业有序转移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出口信贷业务,灵活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出口拳头产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外派劳务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适应国内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要求,稳步扩大总部融资模式施行范围,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区域和优势产业集群。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支持外贸出口。进一步完善出口收汇网上核销和出口退税无纸化管理,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和延期付款发生额规模,简化企业申请比例结汇和临时额度的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境内企业加大对境外的战略性投资。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业务。完善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境外资金管理、国际保理等配套金融服务,改进和提升支持企业“走出去”融资和结算服务。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做好对进出口与贸易收付汇的真实性及一致性的审核工作。加大对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的贸易融资支持,为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快捷的结算便利。

八、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进一步细化金融服务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信贷政策支持措施。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和创新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开发渠道,促进东西互动、产业承接,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区域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 不断增强欠发达地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适合区域特点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可持续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金融支持,全面做好国家重点科技开发园区、经济特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的各项金融服务。将民族贸易用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优惠利率贷款的承贷银行,从国有商业银行扩大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完善边贸结算政策,引导和鼓励边贸地区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认真落实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和促进海峡两岸开展和加强实质性金融合作。

九、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科技对扩大内需的支撑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用好各类政府基金、财政贴息等补偿手段,加强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群、国家高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方面的信贷投入,促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和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促进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发展。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质押贷款,支持火炬、星火等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探索发行非上市企业私募可转换债券,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市场,支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发展。为高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跨境资金运作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外汇服务环境。

十、加强信贷结构监测评估,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在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积极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加大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全面加强信贷结构监测分析和评估,对辖区内信贷资金投放的结构、节奏和进度的动态信息要及时把握,心中有数。在加强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金融机构贷长、贷大、贷集中和严重存贷期限错配产生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要严格限制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进一步密切合作,建立和完善辖区内信贷结构定期监测分析评估制度,提高信贷结构分析监测能力,加强对国内外经济走势和各经济领域发展状况的前瞻性判断和预测,及时反映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和风险提示,促进货币信贷政策在辖区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会同当地银监局将本意见迅速转发至辖区内各金融机构,并结合辖区特点抓紧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贯彻实施工作。本意见贯彻实施情况,请及时报告人民银行和银监会。

更多内容请关注财经频道 >>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银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贸协作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