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争做新时期文明大理人 学校:海东中学班级:175姓名:宋水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和要求就是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弘扬: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社会价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规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热议,传递出激昂的正能量,为全国深化改革的征途积蓄不竭的解释动力,构建中国的文化自信。
当前大理市结合实际把提高市民素质摆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突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理市深入开展“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按照“行业提倡文明、单位促文明、社区传文明、家庭赛文明、个体讲文明”的思路,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理唱响“和谐发展”主旋律。大理市着力培养和塑造“大气明理、崇尚礼仪、诚信进取、德化和谐”的“大理精神”。培养和谐发展意识,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和谐发展”主旋律。
让公民道德规范深入人心,使越来越多的的市民成为文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在全社会形成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践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争做新时期文明大理人。
第二篇: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发表以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
胡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要求广大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军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军人以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为职业,身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荣辱观。我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把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历来推崇严守纪律、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高尚道德,更是其本质的体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的具体体现,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还要看到,军队是青年相对集中的先进群体,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级党委和机关一定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常抓不懈。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同践行军人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同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结合起来,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成为广大官兵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导向鲜明,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理和美德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总是把个人的荣辱融入到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之中,前仆后继、舍生取义。这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在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对人的素质、品格、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道德领域,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提出了哪些应该提倡,还提出了哪些应该铲除,昭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提出了社会进步的目标。)当前,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违法乱纪和不道德的现象,有些问题已经比较严重。这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胡锦涛总书记社会主义辱观的提出,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体现了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和时代要求,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人性沉沦,道德滑坡,虚假丑恶,不知廉耻,甚至以丑为美等社会现象,表面上看,这是社会转型,旧的价值观崩溃而新的价值观尚未确立时期难以避免的现象之一,但究其根本,还是人的荣辱观念日渐模糊、淡薄的结果。另外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的道德建设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一些人以居豪华住宅为荣,以坐名贵轿车为荣,以食山珍海味为荣,以喝高档洋酒为荣,以穿名牌服饰为荣,以进娱乐场所为荣,以升官做官为荣,以前呼后拥为荣,以游山玩水为荣,以身有靠山为荣。拥有了这样的荣辱观,就必然正反不分,是非不辨,把光荣看成耻辱,把耻辱当做光荣,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民族精神的土壤里,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树立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之规范我们的行为
一.以我之心爱我祖国
爱国不是一句空谈,它需要我们付诸于实践。爱国精神可大可小,但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大到为保卫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小到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我们的一小步,祖国的一大步。
二.以我之心敬我本业
敬业不是毕业以后的事,我们的敬业是学习,是遵规守纪。许多人到了大学便进入“真空期”,“无纪律,无目标,无兴趣”每天上网,聊天,打游戏便是生活的全部。其实大学真的很短,如果我们不选择苦一时,那么将来很可能是苦一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会不被懒惰束缚,不被时间消磨,不被诱惑改变。做好本职工作,常怀敬畏之心。
三.以我之心待人以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商鞅立木,取信于民;季布一诺,重于千金。在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重诺烧画,决不食言,获赞画品如人品。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讲究诚信,在交往中诚信待人,在学习中诚信考试。诚信,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可以不拥有一个美丽的外表,但必须拥有一颗美丽的诚实之心。
四.以我之心友人以善
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战国时期的孟子曾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友善的人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容易成功。友善不是复杂的哲学,它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乐于助人,时常伸出援助之手;互相理解,学会与人换位思考„„如果我们都能摘掉冷漠的面具,拿出友善的态度,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将处处充满阳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时代要求我们学会成长、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让我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中华民族的优秀接班人。(文:崔为政)
第三篇: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如今时间已经过去55年,但是毛主席的这句话依然回荡在每一个青年人的耳边,提醒我们警钟长鸣,世界发展很快,21世纪的繁荣昌盛更需要我们一代去创造。然而,没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我们又怎能让社会真正的进步,让祖国真正的富强呢?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这就是理想信念,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毛主席带领着劳动人民推翻了压在人们身上的两座大山,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我们的新中国才能发展的这么快。可见价值观在这其中体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个体能否满意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景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中国梦为方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这个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迫切需要。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今天,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弘扬爱国主义、提倡荣辱观、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以人为本是主体、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这一切将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所羡慕的,因为在党的带领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全国人民一同努力,在世界上创造了这么多得奇迹,经济上的、文化上的、民族上的,这是没有民族可以比拟的。在党的指挥下,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如今的工业大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在国际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攀升,就像习主席说的那样,东方的雄狮已经崛起了,它将让整个世界惊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里面都可以看到,可以说每一个劳动人民都为祖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努力,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我们的中国梦不正是在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达到的么。奋斗在自己岗位的劳动工人,通过自己的知识创造的脑力劳动者,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都在党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同时,在我们整个民族奋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思想出了偏差的人,比如现在国家的反腐力度加大,查处了很多的贪官污吏,老百姓拍手为之称快,总书记的“苍蝇老虎一起打”更是体现了这个国家一切都为人民着想的宗旨。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随着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物质上必将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铭记着我们才能够走的更远,才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现我们的风采。
姓名:梅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20204
学校:江南大学
联系方式:***
组别:青年组
第四篇: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演讲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在承接了人类传统文明和东西方优良道德的基础上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 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都必然要求有一个社会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标准来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会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要扎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 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通过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崭新课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一些人道德缺失和沦丧,在一些人中, 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已经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崭新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总纲领总任务, 又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一个经济学家曾说“一个社会不可能长期保有进步的经济和落后的民众 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也可以说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社会主义社会要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必须以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的同步发展为前提必须有效地将不同觉悟、不同层次的人们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人们当前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践行的问题 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映成辉的伟大精神成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作出的正确选择。正像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社会化一样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必然越来越社会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崭新的、人们能够普遍认同的、社会化的、现代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也将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它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向前迈进的力量支撑它推动着时代的前进它将与我们的思想和人格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不同的色彩构成不同的图画,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在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只有坚持以社会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社情民意真正起到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的作用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文化这种软力量”从价值观的深层次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通过扩大社会思想共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实践中创新发展而来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第五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邓海飞
1211021001)[摘要]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核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要求和总体看法,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美好价值和社会主义稳定关系的追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它是满足全体人民需要的观念,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更深层次指引着社会主义的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的意义
践行的方法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最终到 2012 年 11月8日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明确提出了层次有序、清晰凝练、内涵丰富的 24 字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24字核心价值观又可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意义重大。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过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认同,更需要实践上的践行,要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具有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其内容涉及到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这样一个工程中,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内在的启发和引导,我们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教育,从而加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认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认同。当然,在教育时文明要注重培养价值观被接受的形式。我们要创新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不能只是一味灌输,而是要引导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分析价值形式,能够在多元的价值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选择能力。
(二)以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激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离不开国家制度的保障,只有在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的激励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措施和途径得到国家的允许,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第一,政策调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有力措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国家政策的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政策调控的方向与价值观的导向一致时,就会为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引领人们主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反之,如果政策的调控与价值观导向不一致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很难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
第二,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保障。政策对人的约束是“软性”的,没有强制性,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自律自求。而法治则是“硬性”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捍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协调人们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便于操作的方式。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激励和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践行。制度一旦实行,就具有长效性和强制性,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来控制人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对于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作用。
(三)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
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在思想深处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着重公民的道德信仰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除了国家政策的制约、社会舆论的引导,还需要注重社会公民的实践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得到践行,离不开社会生活和公民的实践。因此,要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规范公民的行为,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只有深入到公民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才能使人们深切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去认识和接受它。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规范公民的行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真正践行。
(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中
国的具体实践出发,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社会教育、利益调节、社会奖惩、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等机制,从而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立足国情、遵守规律、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利用国家制度的保障、社会舆论的引导、公民实践的养成,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和自觉行动,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 韩春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