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市场营销知识谈谈如何把中国地质大学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学
如何把我校塑造为世界一流知名大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其中也包括我们地大。中国地质大学,作为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地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教育机构和地学研究的基地,在国际地球科学界享有盛誉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见要想跻身世界一流知名大学的行列,地大还是蛮有实力的。
市场营销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在企业,市场营销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企业经营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我就把我们地大想象成一所知名企业,就如何把地大建设成世界一流知名大学提几点建议。
首先,一个企业想要得到更好地发展必须要有其特色,所以地大想要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突出的特色。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也不一定样样都强。一所大学如果能在整体学科水平较高的基础上,有三五个学科具有一流的影响力,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就地大而言,有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在国际地球科学界享有盛誉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中国的地球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只要我们应该集中力量,在这些优势学科领域实现突破,并培养这些优势特色学科领域的人才,相信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有其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学生,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办学思想和创新的办学体制,一般都与杰出的教育家,特别是出色的校领导有关。有些校长,不仅是著名的学者、教授,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教育家的战略思想,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一批各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其中有不少是举世公认的学术权威。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日后从中产生了政治领袖、经济泰斗、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跨国企业的领导者等杰出人物,其毕业生的杰出表现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最后,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管理。学了是市场营销学我们知道,在许多情况下,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相互矛盾,也相辅相成。这就需要市场营销管理学来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流大学也一样,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善于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善于动员和配置各种资源,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地大会走完这一条漫长的、充满挑战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路程。
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育作业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从1947年成立到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举行的多边贸易谈判共有()。
A.6轮
B.8轮
C.10轮
D.12轮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
A.石油问题
B.宗教问题
C.水源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到1998年底,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共召开了()。
A.8次
B.10次
C.12次
D.13次
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国家是()。
A.安格拉
B.津巴布韦
C.纳米比亚
D.莫桑比克
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B.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称霸
首先提出“第三世界”这个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卡翁达
C.尼赫鲁
D.索维
1971年7月为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而秘密访华的美国人是()。
A.基辛格
B.布热津斯基
C.布什
D.万斯
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难,被称之为“失去的10年”是指(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难,被称之为“失去的10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确定为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战斗纲领是在()。
A.第二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B.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C.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D.第七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在东欧各国率先实行探索市场调节为主,社会计划调节为辅模式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
B.罗马尼亚
C.阿尔巴尼亚
D.匈牙利
从1955年到1993年,日本议会中一直占据多数地位,独掌政权38年的政党是()。A.自民党
B.社会党
C.共产党
D.公明党
1945年以盟军代表和最高统帅身份接受日本投降,并任盟军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的是(A.戴高乐
B.艾森豪威尔
C.蒙哥马利
D.麦克阿瑟
田中角荣对日本外交政府作了重要调整,提出了()。
A.“西方一员”外交方针
B.“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等距离外交”方针
欧洲联盟正式启动是在()。
A.1992年1月
B.1993年11月
C.1994年1月。)D.1995年1月
1975年欧洲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时,发展中国家共有()。
A.46个
B.68个
C.80个
D.130个
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
A.杜鲁门政府
B.尼克松政府
C.卡特政府
D.里根政府
美国里根政府时期为应付苏联的核能导弹威胁,提出了()。
A.“星球大战”计划
B.战区导弹防御计划
C.“大规模报复”计划
D.太空灵活反应计划
1991年苏联发生的试图摆脱危机,维护联盟统一的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 B.出兵波罗的海三国
C.发表“9+1”联合声明
D.实行总统制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贸组织中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的借口主要是()。
A.技术标准问题
B.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问题
C.原料粗加工问题
D.人权、民主问题
亚太地区有组织经济合作正式起步是()。
A.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B.1991年11月在汉城举行由中国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C.1993年6月正式启用APEC的名称
D.1993年11月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召开
中国政府在发生()后公开声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A.苏南冲突
B.波匈事件
C.苏联入侵捷克 D.中苏珍宝岛事件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A.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B.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协调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永远不称霸
中国明确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在()。
A.1972年
B.1982年
C.1979年
D.1980年
在东欧各国中率先走上探索本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匈牙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南斯拉夫
D.波兰
一年中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的是()。
A.1956年
B.1960年
C.1965年
D.1968年
从1955年到1993年,日本议会中一直占据多数地位,独掌政权38年的政党是()。
A.自由民主党
B.共产党
C.社会党
D.公明党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的发展。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 C.前苏联东欧国家 D.发展中国家
标志着“冷战”正式形成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凯南8000字电报
D.“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确立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中心地位的是()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第三篇:运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市场营销活动现象
运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市场营销活动表现
营销的本质是创造心理利益,同样的质量比别人卖得更贵,同样的价格比别人卖得更多。品牌是属于精神和心理层面的东西,品牌是带给消费者的幻像。对消费者而言,研究消费者价格心理的意义正在于:既要让消费者掏更多的钱,又要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满足。
曾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在北京某高级商场内,一家专营品牌笔的专卖店橱窗内有一支标价为10万元的钢笔一直无人问津,店长有些犯愁,灵机一动,第二天将这支钢笔的标价改为100万元,结果,开店不到半小时就被买走了。在哑然失笑的同时,我想那位店长不仅对消费者心理有一定的研究,更是深愔人性的弱点。鲜少有人能说出一支10万元的钢笔和一支100万元的差别在哪里?又或者两者之间根本是毫无差别,例如上面那支钢笔。不同的仅仅是人们内心的价值感受发生了改变。那为什么当标价在10万元的时候无人问津,在身价倍增后却变成“香饽饽”了呢?这就是消费者的心理在作祟。以下我会运用消费心理学知识从三个方面分析市场营销活动现象。
一、需求及动机在营销活动中的表现
需求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各种需求按其重要性和先后顺序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5 个层次。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求,每个人都会首先寻求满足他的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即主导需求,而这个需求形成的驱动力就是他的行为动机。根据心理学家分析、统计,目前约有600 种各不相同的购买动机,而常见的有:追求实际使用价值的实用性动机, 追求商品新颖的求新性动机,追求商品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求美性动机, 追求物美价廉的求廉性动机, 以仿效和同步为核心的从众动机,以显示个人地位和名望的求名性动机等。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只有准确驾驭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动机,针对性地引导其消费,才能有效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消费者青睐。
二、感知觉等感性认识在营销活动中的表现
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初级阶段,不仅包括颜色、温度、光线、气味、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感受,还包括将各种感受联系和综合,进行综合反映的知觉。消费者判断一件商品是由感觉开始的,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而过再不理会。这是感觉在第一印象中的心理作用。因此,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生产厂家和营销人员要利用各种手段增大商品对顾客的刺激,如在产品设计或商品会展时,可利用感觉对比效应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进而达到商品销售目的。消费者的知觉具有主观选择性,只有对消费者有利,并使他们感觉到有兴趣和喜爱的商品或信息,他们才会购买或关注。因此,在营销活动中,企业应对商品的性能、用途等做重点介绍,加大商品对消费者的刺激,使消费者迅速、优先地感知企业产品,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同时利用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及形象的认同,加大对企业其他商品的宣传,促使其重复购买,建立并强化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三、记忆、学习、信念和态度等理性认识在营销活动中的表现
记忆是消费者认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心理要素。在消费实践中,消费者感知过的广告、使用过的商品、光顾过的商店等在一定条件下能重新再现。消费者记忆的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商品二次销售的成功与否。如在商品的设计和包装上要便于消费者的形象记忆,营销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尽可能诱发消费者情感记忆等。只有有效唤起消费者的购买记忆,才能促进并强化消费者再次购买行为的完成。学习是指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多种渠道、各种方式获得后天经验的过程。如消费者对一品牌一旦形成偏好,需要时便会百般寻求该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顾客忠诚或重复购买主要应归因于后天经验即学习强化。态度和信念是消费者对某事物所持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的评价、反应和看法。如某个体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态度决定了某品牌香烟对该消费者没有吸引力或有很少吸引力,该人就不应划入香烟消费者群体,企业也应投入少量甚至不投入精力在该个体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