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

时间:2019-05-13 13: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

第一篇: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

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

作者:董 强

在大仲马灵柩入葬先贤祠的仪式上,法国总统希拉克致辞说:“在今后的许多世代中,大仲马的著作……将继续影响我们的集体记忆,并对塑造我们的民族身份发挥作用。”

2002年11月30日是个星期六,全法国的人都牵挂着一件大事,巴黎的交通也因之瘫痪:浪漫主义大作家、中国读者最喜爱的法国文豪之一大仲马的灵柩在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亲自护送下,被移入了专门安葬法国伟人的先贤祠。大仲马因此而成为先贤祠内第70位伟人,也是第6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在他之前有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和马尔罗。他的灵柩将在先贤祠的地下墓室中占据宽2.6米、长7.6米的位置,并从此安眠于左拉和他生前的朋友雨果之间。

善于举行重大仪式的法国人为此也算费尽了心思:著名时装设计师德·卡斯特尔巴雅克亲自为护卫大仲马灵柩的共和国卫兵们设计了火枪手的服装;大仲马的灵柩上覆盖着一块蓝旗,上面写着著名的三个火枪手的信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130名专业演员沿街朗诵大仲马的作品;法国最著名的电视文化节目主持人、已退出银屏的皮沃先生为他心仪的大师再度主持电视实况转播。仪式恢宏壮观,气氛庄严而不失轻松,这一天成为法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节日。

历史的载体

先贤祠是巴黎的重要景致。先不说它的历史重要性,仅从外观上看,便是一座建筑上的杰作。它位于巴黎最具文化味的五区与六区的相连处,周围有巴黎大学、卢森堡公园等著名建筑与花园。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所处的斯德岛是巴黎的“心脏”,那么,与之相距不远、位于塞纳河左岸的先贤祠周围地区就是它供人呼吸的“肺部”,也是巴黎知识分子最密集的聚居区。

这座建筑的平面呈正十字形(也就是所谓的“希腊十字架”形),正面有22根廊柱,是从古罗马的万神庙借鉴而来的。进门左手处的壁画十分珍贵,是法国新古典绘画大师皮维斯·德·夏凡纳的作品,描绘女神圣热纳维埃芙的生平故事。最有气派的是它的穹顶,高达83米,上面实际由三层圆顶组成,借鉴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等建筑的建造方法。登上顶部的圆形回廊,可以俯瞰巴黎全景,塞纳河和卢森堡公园近在眼前。

这座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杰作经历了无数的周折,凝聚着许多的历史故事,是法国两百多年来历史风云的见证。它始建于1764年,但直到1790年才竣工。说起先贤祠的建筑起因还有一段故事。174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病重垂危。他向巴黎的保护女神圣热纳维埃芙许愿,如能逃过此劫,一定为之建立神庙。后来,国王果然病愈,于是决定还愿,邀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建筑师苏夫洛设计了这座建筑物。法国大革命时,这座建筑变成了一个世俗殿堂,以安葬“法国自由时代的伟人”。第一个被葬在此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家米拉波。

伟人们的墓地位于地下。被葬在此处的人并非能够盖棺论定、入土为安。就说第一个入葬的米拉波吧。他的灵柩曾被罗伯斯庇尔下令移走,以安放被人刺死的另一位革命家马拉。然而,马拉的命运更加悲惨,他的尸骨被挖出,并被扔入地下水管道之中。伏尔泰的命运要好得多。1788年他去世后,虽因不信神而被禁止埋葬在巴黎市内,尸体被拉出城外火化,但毕竟骨灰被运到先贤祠,从此成为内中最受尊敬的伟人之一。当时,一位最著名的法国雕塑家还为他在墓前修建了一尊雕像。1806年,拿破仑下令将它改回圣热纳维埃芙教堂,直至1831年又改为先贤祠。1852年,又再次成为圣热纳维埃芙教堂,直至另一个重大事件发生: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85年被移入此地,从此先贤祠的风风雨雨终于平息,成为法国伟人们永久的安息地,直至今日。

先贤祠中的“另类”

大仲马本人是不会喜欢过于严肃的迁葬仪式的。这位生于1802年、卒于1870年的文学大师的作品从来不以严肃为风格,对此一些人颇有微词,并对他的大师地位提出质疑,此次将大仲马灵柩移入先贤祠的提议也一度遭到法国一些知识分子、女权主义者及历史学家的反对。然而读者们——法国的,更多的是国外的,却做出了自己的评判:大仲马生前就被称为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而且,这一统计当然没有算上后来才开始读他作品的中国读者。这位作家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写了200多本书,塑造了35000个大大小小的人物。当然,这些作品并非都是原创。大仲马的一大特长就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别人的底稿被他稍做加工,就能成为好书。他也许算得上是当代文化的一大现象——畅销书的开创者。他的作品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已被300多次搬上银幕。

大仲马一生经历非常独特。根据安德烈·莫洛瓦写的传记,大仲马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是个地道的混血儿。他年轻时凭着一手好字得以在巴黎谋生,后来进入了国王路易—菲力普的办公室作文书。尽管如此,他最投入的是戏剧创作,并在历史题材上显示出天才,《亨利三世宫廷》一剧令他蜚声巴黎。而他本人最钟爱的小说是能体现他风格的《三个火枪手》。确实,任何一位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被其一波三折的奇幻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逼真再现的历史氛围而深深吸引。由于他自身的浪漫性格,他对历史的处理十分大胆。法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曾经非常贴切地评价:大仲马跟法国历史“私通”,生出的“私生子”比正式的孩子都要健壮。

法国为什么让这位混血儿、“私生子”进入专门安葬受人崇拜的伟人的先贤祠呢?

多元文化下的政治选择

法国是个尤其重视文化的国家。在这一大前提下,一位总统的文化底蕴如何也是衡量其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当年,希拉克竞选总统总是不敌密特朗,原因之一就是密特朗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文学造诣很深,演讲时滔滔不绝。当希拉克终于如愿以偿当上总统后,他便要利用一切机会向世人表明自己具备极高的文化素养。1996年,他让曾任负责文化事务的国务部长、著名文学家与考古学家马尔罗风风光光地进了先贤祠,使之成为伟人中的一员。这一举动的深意耐人寻味。

马尔罗是戴高乐将军的朋友与助手。他曾在先贤祠前为战争期间死于纳粹炮火的飞行员让·穆兰举行盛大葬礼,当时,他用因激动而略带颤音的布道般的声音说:“进入这里安息吧,让·穆兰!”随后,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这一切在所有法国人的记忆中萦绕不散,他的悼词也被公认为法语的美文佳作。

当时的巴黎佼幸逃脱了纳粹的轰炸,珍贵的古迹得以留存。为使这座城市焕发新的活力,马尔罗下令将巴黎的古建筑,包括民宅,全部洗刷一新。洗刷后的巴黎圣母院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它就是雨果笔下那座传奇色彩浓重、灰暗阴森的神秘建筑。这一巨大工程充分体现了法国民族的爱美天性,至今仍让巴黎人津津乐道。从此,定期清洗古建筑成为法国各届政府赢得民心的做法之一。让这样一位在法国文化建设方面功绩卓著的人士进入先贤祠,并亲致祝词,希拉克总统这一举动的象征意义非同一般。这无异于向众人昭示,在政治上他与戴高乐派的一脉相承,在文化上他将不遗余力地继承“保护、开放、现代”的政策。

与当年马尔罗入葬先贤祠相比,大仲马事件背后就更有一层深意。当今,法国本土文化既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又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凭大仲马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他属于“有色人”之列,正符合当今法国文化多样化状态的宿求;同时,他作品的内容,尤其是《三个火枪手》、《马尔戈王后》等,又是纯粹的法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最佳体现,被希拉克称为“法国文化传统的代表”。所以,大仲马的“混血儿”身份与“私生子”式的创作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与现代性,昭示着当今社会各国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以及所谓“纯种”文化观的荒谬。希拉克此举再一次

向世人表明,法国既要维护其文化历史的传承性,又要表现出包容纷繁多变的世界文化的宽容姿态。

而大仲马性格中豪爽、乐观的一面,也是法国人目前所需要的。对于热爱美食的法国人来说,他们没有忘记,大仲马的最后一部作品,不是使他成名的戏剧,也不是使他享誉世界的小说,而是一部“菜谱”!看一下他菜谱的内容,我们也许会管窥到法兰西民族与文化的一些特点。其中的一道名菜是:“取几只年幼大象的蹄子,并在温水中浸泡四个小时,然后去皮去骨......调料一定要辣,而且好吃。这最后一点非常重要......”

无缘品尝辛辣的大象蹄子的我们,也许可以去尘封的书架上找出少年时的心爱读物,去分享基督山伯爵因执著正直而获得的巨大财富,以及火枪手们的豪情侠义,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有个根据自己的标准而设立的“先贤祠”吗?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国人还是洋人。

下载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混血儿葬入伟人墓--大仲马入先贤祠的文化与政治含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