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涉法教育总结
“大学生涉法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在班长白鹤的组织下,我们班召开了“大学生涉法教育”主题班会,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小时,但让我们感想颇多。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设法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学生得作案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智能化等特点。其涉及的法律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内容也日益复杂,涉法人数亦逐年增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己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而且会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便是证明。相当多的大学生涉法问题是由于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造成的。许多大学生文化知识比较丰富,但法律知识十分欠缺。对情与法、德与法的权责关系认识不清。还有的大学生道德修养偏差,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人生观、价值观,还有的大学生情感丰富、复杂且容易激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同时他们又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学习、紧张的人际关系以及就业的压力,加上大学生阅历较浅,而社会又比较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产生违法犯罪动机,进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是大学生涉法因素之一,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对大学生起着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但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像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对学生有不良的影响,由此引起学生价值观念的剧变。
还有就是教育存在偏差和失误造成的。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长对他们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因过分重视出现了一些误区:生活上过度顺从、行为上过度庇护,使这些子女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激、唯我独尊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遇到挫折或受到刺激,极易引起情绪波动,难以控制,甚至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这次的主题班会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使我们深刻明白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学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是莘莘学子们追求知识、完善自我、实现理想的殿堂,是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大学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需要文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但今日的大学校园内外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提醒我们: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既不能盲目
乐观也不能自卑自弃。大学生都是经历过高考的选拔而来的优秀人才人,是具有高智商高素质的新生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事实证明,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缺乏新的追求目标,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熬天混日子产生了迷茫和失落,甚至走向了犯罪。因此大学生应当在入学之初就应该给自己订立一个前进的目标,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增强自己的公德意识。
同时,大学生应学法、守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的大学生暴力犯罪是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所造成的。科学文化的学习是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法律知识也是大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做为社会智慧的代表更应当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做到学法、守法、懂法并积极与各种违法行为做斗争。这样才不会使自己在无知的情况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其次,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精神力量,是人们普遍遵守的评价和判断是非的标准。道德是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鄙、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等观念来约束来评价人们的行为,是人们的向导。从众多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犯罪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道德缺陷。大学生作为一代骄子,从全国各地来到学校开始独立面对绚丽多彩的社会更应该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接纳社会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摈
弃消极的部分,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生活中勤俭节约,团结同学但不拉帮结派、攀比吃喝。
最后加强心理锻炼,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大学生要克服心理障碍和自闭倾向,学会与人沟通,积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与人相处应当本着的诚实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别人的诚心,讲信用、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不拘小节,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大学生刚刚进入校园时就会感到各种压力的存在,难免在生活中学习中有不少困难难以轻易克服,甚至会遇到失败。当失败出现时,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宣泄。对一些经常产生的压抑、痛苦、不满应当采取正当的手段加以释放,如进行快跑,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运动或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大声喊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社会应变能力。还要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可以有效的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二篇:涉台教育总结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人心所向,是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为此,我校党支部充分运用多种渠道、通过各种形式,坚持对学生开展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党的对台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涉台法规的认识理解、宣传,加深对台湾问题历史由来、发展变化等的学习,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涉台教育等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从小树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进一步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一、加强领导,保证活动开展
一直以来,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涉台教育活动,为了使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严密实施,使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展开。并和教导处联合,将涉台教育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开展涉台宣传教育。
二、重点突出,活动多样
为了把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扎实突出成效,我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1、举行升国旗仪式
我们全校师生集中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从国旗下的讲话中,我们再次翻开中国近代史上那段耻辱的历史,知道台湾曾经多次沦为
两岸人民为了祖国统一付出的艰辛努力;懂得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祖国强盛了,台湾才会早日回归。
2、开展“宝岛台湾”主题班队会
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宝岛台湾”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队会,使学生了解了台湾的历史,风土人情,矿物宝藏,通过歌舞表演《阿里山的姑娘》,将自己对台湾的美丽风光的向往淋漓尽致地进行了表达。
3、结合《思想品德》课、小语文课课文学习、音乐课上教授《阿里山的姑娘》等进行涉台教育。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使涉台教育深入开展,贯穿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4、观看视频录像
学校领导小组从网上下载了一些介绍台湾风土人情、美丽风光的文字和图片。班主任老师利用品社课、思品课时间播放视频,向学生讲授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的美丽风景,宝贵资源,以及两岸关系现状等涉台知识,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宝岛台湾的思想。学生们从中增强感性认识,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台湾问题,促使他们更加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每一个中国人神圣的历史使命。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形势下,我校将一如既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对台方针和政策,结合形
结合实际,积极的探索开展青少年涉台教育的机制、内容、方式,努力把我校涉台教育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篇:涉法信访工作汇报
近年来,涉法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涉法信访攻坚、涉法信访案件专项治理等一系列排查处理活动,工作中,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积极稳妥地原则,针对不同的涉法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一大批多年来没有解决的涉法信访问题得以妥善处理。据统计,今年我们信访接待室接待上访群众300余人次,重点案件47件,基中到市赴省进京12案,县35案,目前47案已结40案,结案率85%。下面,我将我县今年的涉法涉诉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层层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处理涉法上访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确定了由县委副书记李百选任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明水、政法委副书记任和辰及公检法“三长”任副组长,各单位专抓副职为成员,政法委副书记任和辰兼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组,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领导亲自动手。工作中,我们根据个案案情的发展趋势,多次召开“三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各级领导亲自出面、约见当事人、参予协调。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案制宜,对症下药。涉法上访案件千差万别,实际工作中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有理的或部分有理的,实事求是,依法纠正,该赔偿的给予赔偿,对那些虽然走完法律程序但尚未完全解决问题的案件,组织动员各有关方面力量,视情节采取经济补偿、社会救助等多种办法,满足上访人的合理诉求。对结案而不息诉罢访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好思想工作,把道理说透、说细,防止简单行事,以势压人,对缠访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公开审理、公开训诫等多种方式,伸张正义,释疑解惑,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9月29日,县公安局针对王万万上访一案召开听证会,就王万万提出的县公安局存有两份鉴定书和办案不公及徇私舞弊等问题进行对证,王万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举不出任何证据。月日,县法院针对刘慧多次无理缠访一案,在其安峪镇董封村公开审理了此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转变观念,实以人文关怀。让当事人在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的司法人文氛围,由此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达到有效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的目的。涉法上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对信访接访人员存在一定抵触情绪。我们在接访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做到“不打官腔、不绕弯子、不踢皮球”,特别注重对当事人的关心细节,实行人性化办案,包括适时向信访当事人反馈信息,保持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从而拉近了我们与当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涉法上访案件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矗家住绛县针织厂家属院的王廷玺老人因不服县交警大队对自己发生的交通事故所做的责任认定,先后多次越级赴市进京上访,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明水亲自登门拜访了王廷玺老人,耐心细致、入情入理跟他谈心,王某深为邵书记的真情所动,最终表示息诉罢访。县法院在处理周丁山涉法上访一案中院长张永平高度重视,先后五次约见当事人,当面进行解释说服,又安排纪检书记侯小旺驱车5小时上门做善后处理工作,周丁山感激万千,主动向县法院送来了感谢信,并表示再不上访。
加强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实践证明,加强与各方联系,争取支持,齐心协力,才能使上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基于这一认识,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三联”。一是加强对上联系,争取领导支持,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听取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示。对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及时上报结果,防止重复上访,形成及时、迅速、准确的信息渠道。二是加强内部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全县政法各部门将涉法上访工作与侦察、起诉、审判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政法委的领导下,以信访室为龙头,协调涉法上访工作的各个环节,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三是加强对外联系,争取多方配合。在办理涉法上访案件中,依法办案并不等于可以完全息访,根据不同涉法上访当事人的案情,通过当事人的家庭、所在单位领导、当事人所在村委会等部门,做好上访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防止发生意外。
明确职责,强化执法监督。针对涉诉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创新思路、完善制度,落实信访长效机制。一是落实“大信访”格局的建立。在政法系统内部实现信访“进口”是信访室、“出口”是纪检组,使信访工作与纪检监察、案件督查工作协调统一,避免了久访不决等问题的发生。二是于7月份出台《中共绛县政法委员会关于错案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引发谁解决”的原则,由案件承办人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发现典型的执法不公案件,严肃处理有执法过错的责任人的责任。各单位以案示教,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畅通信访工作工作渠道,完善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工作制度,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上访案件。县公安局法医董xx在~年的一起伤害案件损伤检验中,由于工作不负责,粗心大意,错误引用已经废止的法律条文,引起当事人越级上访,我们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证实后,及时给予该董行政记过处分。一石惊百鸟,通过个案责任的追究,用身边的人和事,扭转了以往执法随意,粗心麻痹的不良风气,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司法~现象。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们依法三是加强案件评查。工作中,我们采取普查抽查互补、交叉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的形式,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做到责任不脱节监督无死角。在个案监督上,我们针对一定时期内影响大的案件,上级交办的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案件公正、依法、高效。其次,为解决当前政法部门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现象,每半年开展一次案件普查,确保案件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确保法律文书制作规范。第三,适时组织政法各部门在本系统、本单位开展案件交叉互查活动,重点解决政法各部门的“面子”问题,即文书质量,通过对文书的评查,唤起了干警“文书制作环节处处要
第四篇:涉法信访工作汇报
涉法信访工作汇报
近年来,涉法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我县先后组织实施了涉法信访攻坚、涉法信访案件专项治理等一系列排查处理活动,工作中,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积极稳妥地原则,针对不同的涉法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一大批多年来没有解决的涉法信访问题得以妥善处理。据统计,今年我们信访接待室接待上访群众300余人次,重点案件47件,基中到市赴省进京12案,县35案,目前47案已结40案,结案率85%。下面,我将我县今年的涉法涉诉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做法
层层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处理涉法上访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确定了由县委副书记李百选任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明水、政法委副书记任和辰及公检法“三长”任副组长,各单位专抓副职为成员,政法委副书记任和辰兼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组,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坚持领导亲自动手。工作中,我们根据个案案情的发展趋势,多次召开“三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各级领导亲自出面、约见当事人、参予协调。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因案制宜,对症下药。涉法上访案件千差万别,实际工作中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有理的或部分有理的,实事求是,依法纠正,该赔偿的给予赔偿,对那些虽然走完法律程序但尚未完全解决问题的案件,组织动员各有关方面力量,视情节采取经济补偿、社会救助等多种办法,满足上访人的合理诉求。对结案而不息诉罢访的,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做好思想工作,把道理说透、说细,防止简单行事,以势压人,对缠访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公开审理、公开训诫等多种方式,伸张正义,释疑解惑,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9月29日,县公安局针对王万万上访一案召开听证会,就王万万提出的县公安局存有两份鉴定书和办案不公及徇私舞弊等问题进行对证,王万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举不出任何证据。月 日,县法院针对刘慧多次无理缠访一案,在其安峪镇董封村公开审理了此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转变观念,实以人文关怀。让当事人在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的司法人文氛围,由此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达到有效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的目的。涉法上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对信访接访人员存在一定抵触情绪。我们在接访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做到“不打官腔、不绕弯子、不踢皮球”,特别注重对当事人的关心细节,实行人性化办案,包括适时向信访当事人反馈信息,保持与当事人的沟通联系。从而拉近了我们与当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涉法上访案件的圆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家住绛县针织厂家属院的王廷玺老人因不服县交警大队对自己发生的交通事故所做的责任认定,先后多次越级赴市进京上访,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邵明水亲自登门拜访了王廷玺老人,耐心细致、入情入理跟他谈心,王某深为邵书记的真情所动,最终表示息诉罢访。县法院在处理周丁山涉法上访一案中院长张永平高度重视,先后五次约见当事人,当面进行解释说服,又安排纪检书记侯小旺驱车5小时上门做善后处理工作,周丁山感激万千,主动向县法院送来了感谢信,并表示再不上访。
加强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实践证明,加强与各方联系,争取支持,齐心协力,才能使上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基于这一认识,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三联”。一是加强对上联系,争取领导支持,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听取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示。对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及时上报结果,防止重复上访,形成及时、迅速、准确的信息渠道。二是加强内部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全县政法各部门将涉法上访工作与侦察、起诉、审判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政法委的领导下,以信访室为龙头,协调涉法上访工作的各个环节,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使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三是加强对外联系,争取多方配合。在办理涉法上访案件中,依法办案并不等于可以完全息访,根据不同涉法上访当事人的案情,通过当事人的家庭、所在单位领导、当事人所在村委会等部门,做好上访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防止发生意外。
明确职责,强化执法监督。针对涉诉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创新思路、完善制度,落实信访长效机制。一是落实“大信访”格局的建立。在政法系统内部实现信访“进口”是信访室、“出口”是纪检组,使信访工作与纪检监察、案件督查工作协调统一,避免了久访不决等问题的发生。二是于7月份出台《中共绛县政法委员会关于错案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引发谁解决”的原则,由案件承办人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发现典型的执法不公案件,严肃处理有执法过错的责任人的责任。各单位以案示教,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畅通信访工作工作渠道,完善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工作制度,从而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上访案件。县公安局法医董**在2003 年的一起伤害案件损伤检验中,由于工作不负责,粗心大意,错误引用已经废止的法律条文,引起当事人越级上访,我们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证实后,及时给予该董行政记过处分。一石惊百鸟,通过个案责任的追究,用身边的人和事,扭转了以往执法随意,粗心麻痹的不良风气,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司法腐败现象。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们依法三是加强案件评查。工作中,我们采取普查抽查互补、交叉检查和专项检查结合的形式,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做到责任不脱节监督无死角。在个案监督上,我们针对一定时期内影响大的案件,上级交办的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案件公正、依法、高效。其次,为解决当前政法部门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现象,每半年开展一次案件普查,确保案件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确保法律文书制作规范。第三,适时组织政法各部门在本系统、本单位开展案件交叉互查活动,重点解决政法各部门的“面子”问题,即文书质量,通过对文书的评查,唤起了干警“文书制作环节处处要小心”的责任意识,使我县的案卷文书质量显著提高。自 月 日开始,我们对公检法三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案件评查,从这次的评查情况来看,二、几点体会
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经过一年来的艰苦努力,我县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涉法上访大量增多的势头还没有真正得到遏止,一批“老大难”案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新的涉法上访案件还在不断产生,已经息诉罢访的案件有可能出现反复。因此,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涉法上访问题仍将处于高发态势,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自满、厌战情绪,坚定信心,从政治的高度,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做好集中处理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法干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不可否认,政法干警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造成涉法上访的重要原因。从集中处理涉法上访工作实践看,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细致、不作为。今后,我们要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突出抓好整改工作,要用集中处理涉法上访工作中发现的执法不公、违法违纪的典型,对广大干警进行执法为民教育,切实解决对群众的感情和工作责任心问题,端正执法思想,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全面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加强错案责任追究,《错案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虽然出台了,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二是落实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对重大、重点、有影响的案件,政法委要重点监督、重点跟踪、重点检查,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加大执法质量检查力度。对每项执法活动和每个案件的办案流程,进行科学严密高效的管理,定期对执法质量检查通报,从源头上减少涉法上访。
第五篇:解读涉法信访
解读涉法信访
解读涉法信访2007-12-12 17:19:41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解读涉法信访解读涉法信访(2)涉法信访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将一直存在着,涉法信访的巨大功效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但是,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看,从发展的角度看,从一方面我们目前的立法不断丰富和科学完善,另一方面却又要面对大量的涉法信访案件,以致于这些涉法信访案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一现实看,我们有必要对涉法信访进行反思和探讨,从而获得一些前瞻性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
1、涉法信访机制中的国家权力成分不清、界线不明。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涉法案件都有法律上的救济途径:公民对其不服的行政行
为可以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解决,犯罪行为可以在由国家或者自诉人启动的刑事诉讼中解决,民事纠纷可以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依照宪法以及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等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本可以成为几乎所有涉法案件的终局裁判者,即司法权为终局权。人民法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现行信访机制中又存在着涉法信访案件处理权这一国家权力——但是,我们对这一权力的认识和界定远远不够:它的设定是否科学?它属于何种国家权力?它是对原有依法设定的国家权力的必要补充,还是多余的重复?它的行使是否有全局上的效果?它依照哪一部法律处理哪些案件?等等,我们必须对此有个深刻而科学的认识。客观现实是,信访部门接待了大量的涉法信访案件,彻底处理了其中一部分,但涉法信访案件却与日俱增,这反映了涉法信访案件处理权与原有依法设定的处理权之间,已经出
现了互为消蚀的倾向。另外,大量的涉法信访案件属于没有进入诉讼程序,或者没有穷尽诉讼程序的案件,这又反映了涉法信访案件处理权往往有临时或者永久取代司法权的一面。例如这样一个案件:土地延包期间,某村违反党中央政策将原承包户种有成规模果树的土地无偿发包给另一承包户,引发土地使用权纠纷;新承包户又分三次将果树全部砍毁,引发刑事案件和民事赔偿案件。至此,该一案包含三个小案:土地纠纷、刑事、民事。但是,该案始终只能进入信访部门,并且在基层久拖未决,最后在省级信访部门的接待下,在省级内参的呼吁下,才以被害人得到赔偿后不得已息访而告结。从客观上讲,被害人始终没有要求放弃刑事诉讼,因此,该案中的刑事案件在法律上并未得到处理,但在信访机制内,该案就这样结了。
2、信访指导思想本身存在着某种矛盾。一方面,宪法规定公民有申诉权,尤其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等所谓信访经验的广泛流传,和它在某种程度上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使得公民或者单位进行信访大有不到北京不罢休的信心和理由,于是,大量本应由基层解决的案件不得已而摆上高级领导的案头。另一方面,我们“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指导思想,又往往使我们将很多公民或者单位在基层解决不了的案件仍然批回基层就算了事,不再做督促、检查和落实。这样,既赋予公民或者单位有信访的权力,又将大量信访案件空批回去了事,这是一个严重的矛盾。另一个更为严重的矛盾是,几乎所有的涉法案件,都有法律上(不含狭义上的信访法律法规)的申诉渠道,这个申诉渠道就可以看作是具体法律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申诉信访权的落实,我们只需要严格执行这个具体法律的规定,就应该是保障了公民的申诉信访权;否则,社会效益就无从谈起,终局结论更是遥遥无期。打个比方,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工作)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
每个公民都可以仅仅以此为由要求进入国家机关成为国家工作人员。显然,选拔国家工作人员自有一套法律法规来规范,我们只需要严格依照这一套法律法规来选拔国家工作人员就足够了。但是,我们在前述这个申诉渠道(即本来能够产生终局结论的法律程序)之外,再设定一个抵触或者部分抵触该法律程序的信访机制,这确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矛盾。
3、涉法信访的成因。总体上说,基层工作(不含基层信访工作——下同)与信访工作、对基层工作有一定的领导、指导作用的有关机关的工作之间,互相成为对方工作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的原因。基层工作对“上”有依赖性,信访工作对“下”也有依赖性,双方互相依赖,质量与效率不高自是必然。分开来说,基层工作不过关是根本。但基层工作不过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如下:所处的环境不佳,缺乏按规律办事的机制,责、权不明,违法成本低,冗员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科
学竞争机制。例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德安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公民与法》审判版)2004年第7期上发表文章称,某基层法院共有工作人员128人,但其中具有法官资格(含院领导)的仅21人。这就是说,该院具有审判案件资格的人数仅为21人,比例仅为1/6——一个绝对惊人的比例。造成这一绝对惊人的比例本身就有违反《法官法》之嫌——谁对造成这一绝对惊人的比例负责呢?再让这样的法院完全依法办案,理论上讲是不太可能的!等等。信访工作监督基层工作不到位是关键。信访工作就案办案,越办案越多,养成了基层工
解读涉法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