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太平天国起义遗址广西桂平金田村有感
游太平天国起义遗址广西桂平金田村有感
——农民阶级与太平天国兴亡的关系
唐晓晴2009220993市场一班
暑假期间,我曾前往广西桂平金田村参观游览,受益匪浅。亲临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得遗址,更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近代农民反压迫的力量。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农民阶级与太平天国兴亡的关系的一些思考。
桂平市金田镇位于桂平市的北部,处在桂平北区六个乡镇的中心位置,更因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在此爆发而闻名。
1844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不久,拜上帝会组织遍及浔州、林州各县和广东信宜、高州等地。武装起义条件逐渐成熟。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各地拜上帝会众1万多人云集金田,准备起义,并两次大败清军,声势大振。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庄严宣告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后,太平军在江口附近之牛排岭、屈甲洲大败清军,然后挥戈北上,攻桂林、长沙,北取武昌,又沿江东下,一举攻占南京,定为天京。太平军前后转战十八省,坚持战斗十八年。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运动。然而从整个此次运动的整个过程看来,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有着密切的十分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
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对私有制作了深刻批判。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完整的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对拥有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处处平均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洪秀全在土地上的主张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在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太平军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平均主义的土地方案去实行,但许多实际行动还是打击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民土地问题的部分解决。在太平军的支持下,许多地区的农民展开抗租、减租的斗争,少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太平军的支持下,从地主手中夺回了土地,从而也就极大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性。
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动员农民参加地方政权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太平天国政权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
(二)太平天国政权的衰亡则与失去农民的支持有关
如果说农民的支持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太平天国政权后来的衰亡则与失去农民的支持有关。
在土地政策方面,《天朝田亩制度》的改革方案,虽然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来对于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因为从分配形式看,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分配土地,完全是不现实的空想,无法具体实行。从所有制结构看,太平天国虽然主张有田同耕,但农民仅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太平天国强调所有土地归天父公有,“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实际上,这不仅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否定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此外,太平天国还推行“圣库”制度,将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所有权统统废除。这样做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他们的愿望。
在太平天国后期,在太平天国统治的许多地区,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不断加重。有些附加税,如田捐由太平军直接向佃农征收,就更加激起广大佃农的不满情绪。
对于近代中国的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农民最基本的经济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会产生积极的政治热情。太平天国既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到农民对它继续支持。
并且,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迅速异化,其领导人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规定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特权,从反皇权到迷恋皇权。天王洪秀全成了“独一真神”,为了神化自己,自称“天生真主,命作君主”。整个领导层为穷奢极欲,愈来愈腐化,完全脱离了广大农民。
随着太平天国上层的皇权化,其乡村的基层组织也逐步异化。乡官和乡官制愈来愈不能维护农民的利益,甚至走向农民的对立面,这就极大地动摇了太平天国的政权基础。
(三)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王朝的更替,但透过历史表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王朝的兴与衰,都和农民有关,从本质上看就是由农民问题而引发的,太平天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太平天国制定的绝对平均主义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不仅在现实中难以实施,而且也违背了广大农民的愿望。事实上,太平天国从来就没有实施过《天朝田亩制度》,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使许许多多农民对太平天国感到失望。太平天国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其政权在下层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不仅如此,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将农民置于新的等级统治之下,其上层领导开始全面腐化,更是使太平天国陷于孤立无援的绝境。
这样,靠农民起家,但又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从依靠农民到失去农民,最终自身也被农民抛弃。这就是太平天国的悲剧所在,也是所有农民政权的悲剧所在。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滋生不能负担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任务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篇:游八一起义纪念馆有感
游八一起义纪念馆有感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我与室友一起参观了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次参观,加深了我对八一起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也更深刻的了解到南昌这片土地上的红色精神。
1927年3月,国民党内部出现“宁汉分裂”现象,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两大集团不合作。南昌地处武汉南京之间,再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捕杀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武汉的国民党也在7月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共产党岌岌可危。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它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军的影响力。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后,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起它,我脑海中出现的不再是书本上那一段段枯燥的文字,而是在八一起义纪念馆中看到的那一幅幅图片、一座座雕像。在那里,我看到了老一辈的革命者为了国家的未来和党的未来而不懈奋斗的英勇事迹,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如何的来之不易。我们的现在是建筑在他们一滴血、一滴汗、累累白骨铸成的基石上,没有他们那一批先进革命党人的奋斗,也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南昌起义到今天已经快走过90年的光阴,它带给我们的也许并不仅仅是革命道路的开拓。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回忆这段历史,我们更能够忆苦思甜。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无需为生命担忧,最大的苦恼也许就是自己的未来。这样一个和平安全的年代,造就了一群群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年轻人。这与那一批革命先辈比,真的是云泥之别。
建设这样一个纪念馆,纪念这次起义的重大意义也许只是其中之一,我想,它更大的作用应当是传承八一起义的时代精神。参加八一起义的那一代人们,他们敢于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所以成就也非常人所得。他们常年驻扎在这片贫困艰苦的红土地上,红米饭南瓜汤,就这样坚持了多少年,他们这种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所缺乏的。
我们参观纪念馆,要做的应当不仅仅是纪念,我们更应该反思,反思我们现有的不足,从历史中吸取精华,不足我们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我们发展的越来越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那些革命先烈们希望看到的未来的样子。
15级汉语言文学3班
熊钰滢
201525101178
第三篇:游北京神笛陶艺村有感
游北京神笛陶艺村有感
这次社会大课堂活动过后,我有很多感受。
初次来到北京神笛陶艺村,我不以为然。它没有博物馆的气派,没有游乐园的激情,也没有摩天大楼的巍峨——它只不过是一个工厂,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它的建筑风格有点像普通的人家。但让我吃惊的是这样不起眼的建筑竟蕴藏着一种非常神奇的技术—陶艺。
刚跨进陶艺村的大门,我就既激动又感到无趣,既迫不及待地想冲进去,又感觉到一定没什么好玩的了。
进去后,导游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间屋子里。屋子四周是像博物馆那样的玻璃柜,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精美的陶器。中间已经摆好了椅子。我们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讲陶器的来历。
刚开始时好像不怎么有意思,但直到我听到一种陶瓷只有几毫米薄的时候,我大吃一惊。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窑,都是著名陶器之乡景德镇的,那里有很多工艺非常精美的陶器。于是我就想:不就是陶器吗,先和泥,再捏成样品,再烧一下不就行了吗?可是接下来的活动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老师讲到有些陶器的颜色非常难做出来时,我将信将疑。不就是上色吗,有什么难的?但接着通过老师的讲课,我知道了一种颜色叫季红色,成功率非常低,而且当那个姓季的工人的女儿跳进去自杀后,这种颜色竟然出来了!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随后,我们就去体验了一把做陶器的经历。
在我们准备好后,老师在前面演示,教我们做法。虽然我觉得玩泥非常简单,但我怕不会,还是认真地听了一遍。老师说这种泥是景德镇运过来的(具体是什么泥我也忘了),用这种泥做出来的陶器会有与众不同的效果。老师给我们演示了三种做法,一种要把泥弄成长条,一种要攒成球,第三种要压成片。而这三种最基本的做法都要先攒成球以把空气压出,使它烧的时候不会爆裂。我不禁感叹:做陶器捏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
讲完后,总算可以动手了。我领完泥,先做底盘。做上之后,我感觉根本就没那么难,索性一个劲乱拍,拍泥的时候,老师走过来对我说,我的太薄了。唉,又要重新做一遍了!没办法,我只好把泥又重新做成一个泥球,重新开始拍。这次我集中了注意力,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样不以为然了,而是变得很谨慎,好像我手中有一块金子似的,那种分量不可拿捏。终于,底盘做好了,可是又有一件事让我犯了愁:我的底盘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呢?起初,我想做一个五角星,可是刚刻到一半就刻坏了,我又要重新来第三遍了!陶器的制作工艺越来越让我觉得有意思,越来越神秘,以至于即使我认真听了,可最后还是没有完成。
下午,我们又体验了一下用转盘做陶塑。这种方法我在电视上看见过,心想:这次我肯定能做好。在看老师演示时,我觉得这个比上午那个容易多了。一个泥块在老师的手下变成了一个精美的花瓶,于是我跃跃欲试,但这个也不例外。做的时候,我竟突然忘了制作方法,只能无奈地看着转盘在我眼前转呀转,转的我发晕。看着不成样子的烂泥,我决定:开始做,能想起来的照着做,想不起来的自己试试。那坨烂泥在我手中滑来滑去,淘气极了。最后时间到了,我依然以失败告终。
这次社会大课堂活动让我认识到了祖国传统工艺的神奇之处,让我对陶艺等工艺刮目相看。回到家后,回想这次经历,我依然还有很多不解,那曾经让我不以为然的陶艺又在我心目中增添了几分神秘。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