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人收养智障女儿 94岁的她已悉心照顾51年
老人收养智障女儿 94岁的她已悉心照顾51年
虽然已94岁,但林玛姥耳聪目明,拿遥控器开电视比65岁的二女儿王亚清还快,村里人提起她都说:“好人有好报啊!”
原来,林玛姥收养了3个孩子,悉心照顾“捡”来的智障女儿51年,更是村里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3月4日上午,导报记者来到塔埔社区,见到了这位爱心老太。“90多岁了,还把家收拾得这么干净,很厉害啊。”一位社区工作者对导报记者说。更厉害的是,导报记者说的话,经过“翻译”后,只懂闽南话的林玛姥都能听懂并很快做出回应。
“1965年,后坑一户人家,因为妻子去世,欲把3岁还不会说话的女儿偷偷送走,妈妈知道后,就把她‘捡’了回来。这就是如今54岁的王淑贞。”王亚清说。
知道女儿是智障后,林玛姥没有难过,“这是缘分”。从那以后,她对这个女儿付出了更多的爱,“我常和姐姐说,妈妈把母爱的一半给妹妹了,其他的一半才给我们。”王亚清说。林玛姥解释说,“她(王淑贞)身体不好,从7岁吃药一直到现在,更需要关心啊。”
上世纪70年代,林玛姥的丈夫去世了,其他孩子结婚成家,只留下王淑贞与林玛姥,为了给王淑贞筹集药费,林玛姥一直种菜和养猪到80岁。如今,尽管94岁了,但林玛姥还要帮王淑贞洗澡,喂她吃饭。“怕我们担心,她去年摔伤了也不告诉我们。”王亚清说。
在养母的悉心照顾下,王淑贞身体很不错,每天都要出去溜达溜达,而这是林玛姥最担心的,每次王淑贞出去,她都会叮嘱女儿,“你不要打别人,否则 别人会打你的”。对于将来,林玛姥说:“我只要活一天,就会养她一天。我不在了,就让她去福利院吧。至少现在,我还舍不得让她去。”
泰安律师:http:///taian/
第二篇:八岁女孩照顾智障母亲拒绝收养
八岁女孩照顾智障母亲拒绝收养-感动人物倪东艳
——尽管苦难不是财富,她却因此而坚强
年仅8岁的倪东艳,本来也会和所有小孩子一样享受母爱与欢乐,会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性,以享受童年,而小小的她却在父亲亡故之后独自承担着整个极其贫困无助的家庭,她的母亲瘫痪在床且严重智障,她小小年纪不仅要照顾妈妈,还要包揽所有家务、上学做功课,那是大人都难以承受的负荷。
尽管苦难不是财富,她却因此而坚强。
倪东艳,无数的感天动地,为她演绎出——非凡童年!
8岁女孩照顾智障母亲-感动人物倪东艳
在那个地方,贫困的孩子,没有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就没有受到新鲜事物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内容,于是人性的光辉丝毫没有受到污染和消损——
重庆黔江鹅池镇方家村3组,市级特困村。天阴沉沉的,昨天,这里刚下了场晚冬的大雪,这时,雪正在融化。时值2006年3月,春寒袭人——
弱小的倪东艳,脸色腊黄,营养明显缺乏,两行鼻涕挂在唇上方,不停地咳嗽。她看起来明显要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小了一圈儿。
倪东艳仅穿着一件单薄的破旧毛衣,外面罩着极不合身的薄棉袄,趿拉着一双极大的解放鞋。这些,还都是别人给的。
放了学,这个土家族小姑娘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路上溜达,而是急匆匆往1公里外的家赶。
天冷了,要再劈一点柴。
这是个怎样的家哟——一间木板搭成的房屋倾斜着立在半山腰上,要不是靠一旁的几根木头支撑,恐怕早就倒塌了。家里惟一的电器是一个15瓦的灯泡,不过这只是个摆设,因为缴不起电费,这个家里已近一年没用过电了。虽然是大白天,屋里还是黑乎乎的。
黑黢黢的屋顶挂着的几块和屋顶差不多颜色的腊肉,那是父亲留给倪东艳母女最值钱的东西。屋里还有几把面条,一袋盐、一袋洗衣粉,这些都是老师和邻居给她买的。
“妈,你啷个又在地上爬?”倪东艳将书包扔在门口,冲进家门,将妈妈陈爱娥扶起,“你在床上好好躺着,不要在地上爬,好不好!”
陈爱娥天生就严重智障,后又因患小儿麻痹症,从小就下肢瘫痪,只能扶着墙勉强站立,走路完全靠爬。
“像她这样,一身衣服半天就脏了,我前两天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洗,哪有时间啊,我还要做饭、做作业„„”倪东艳带着哭腔,无助地望着地上一大盆堆得冒尖尖的脏衣服。
看到女儿哭,陈爱娥却笑嘻嘻地指着自己的嘴,说:“饿!”
身边有过路的村民打趣地问她多大了,陈爱娥茫然地望着别人摇摇头,很快又低头直勾勾望着灶边一把红苕粉。只有倪东艳明白,妈妈是要女儿煮红苕粉给她吃。
化雪的天气,小东艳冷水洗衣服
八岁生日那天父亲离世,临终嘱咐她照顾好妈妈
因为穷,倪东艳的父亲倪月忠58岁才娶了个邻近乡镇的陈爱娥为妻,次年,倪东艳出生了。在倪东艳心目中,爸爸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地里的农活、家里的家务事全靠他一人张罗。
这个没多少文化的庄稼汉很疼这个惟一的女儿,没有钱,他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对女儿的爱,常常抱着倪东艳坐在腿上,给她讲诸如老虎吃小白兔之类的、他自己编造的童话故事。
2005年12月7日,是倪东艳8岁的生日。早在一个月前,倪月忠就许诺要在这天上街买半斤肥肉给女儿当生日礼物。可这天早上,父亲却没能兑现诺言,他甚至连坐都无法坐起来。
倪月忠躺在床上,仅仅说了句“照顾好妈妈”后,就停止了呼吸。走时,连眼睛都没闭上。
在邻居帮助下,倪东艳将爸爸草草埋葬在屋后自家地里。她至今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么病,邻居们说,可能是脑溢血。
爸爸去世后,倪家没有了劳力种庄稼,村干部就将倪家的田土分给邻近村民栽种,庄稼成熟后保证为这对苦命的母女俩提供足够的粮食。倪东艳这才少了后顾之忧。
一边烧柴火做晚饭,一边借火光做作业
“照顾好妈妈。”爸爸临终前这句话死死印在女儿心上,8岁的倪东艳知道,这个家今后就全靠她了。从此,对她来说,和学习同等重要的,就是照顾好妈妈。
每天早上,倪东艳天不亮就得起床,做好一天的饭,然后叫妈妈起床,将饭端到床前,看着妈妈吃下后才往学校赶。中午一放学,她又得急匆匆回家为妈妈弄吃的。下午4点钟放学后,她同样匆匆地往回赶——妈妈一个人在家,她实在不放心。
家里没自来水,也没打井,回家后,倪东艳第一件事就是到邻居陈和仙阿姨家里提桶水,再在火铺(土家族特有的一种烧火做饭烤火的场所)上生火做饭。屋里光线太暗,她就将作业本拿到灶前,一边烧柴火做饭,一边借着火光做作业。没有小凳子,她就蹲在地上。
每天晚饭后,倪东艳都会给妈妈读课本,虽然妈妈什么也听不懂,也无法和她交流,但她还是固执地每天读着。到了周末,她就帮妈妈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将一周来母女俩换下的脏衣服洗干净。
这天下午,因为做清洁,倪东艳耽搁了一会儿,当她回到家时,见妈妈躺在地上,正抓起生米拼命往嘴里塞,任凭倪东艳怎么拖,妈妈都不松手,急了还一把将女儿狠狠推在地上。
倪东艳哭了,她丢下妈妈冲出家门,站在屋外却不知往哪里跑。哭了一阵,她来到爸爸坟前:“我不晓得啷个办,爸爸,你跟我说我该啷个办?”哭着哭着,倪东艳趴在爸爸坟头睡着了,醒来时天色已暗,她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家。妈妈正趴在门槛上向外张望,见女儿回来了,她傻乎乎笑了。
除了妈妈的病,最让倪东艳苦恼的是下雨天,每次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她就拿盆子来接,可家里只有一个盆子和一个桶,接得了这处接不了那处,她就只好用碗。
倪东艳天不亮就得起床,做好一天的饭
她最大的心愿,不过是有个洋娃娃
倪东艳已经2个月没吃过肉了,她还记得,上次吃肉是在过年时。倪东艳母女平时的伙食就是白干饭泡开水,有时好心邻居会送点青菜来,那就算打牙祭了。屋顶有几小块腊肉,倪东艳却不敢弄来吃,因为她预备这点肉要吃一年。
2006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一个小偷溜进家门,将挂在屋顶上的几块最好的腊肉偷走了。被惊醒的母女二人坐在床上,眼睁睁看着对方将腊肉提走无可奈何。那晚,倪东艳坐在床上哭了整整一夜,妈妈傻呼呼看着女儿坐了一夜。
然而,对年仅8岁的倪东艳来说,肉,并不是她最想要的东西。
她家里屋的房门上,贴着一张印有各种玩具的图片,有米奇、洋娃娃、史努比„„3个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在一旁写着“我的玩具好看又好玩,拿给大家一起分享”。
“班上同学都有自己的玩具,有的是车车,有的是洋娃娃,我只有我的妈妈。女同学都有花戴,我没有,干脆将头发剪短,就不用戴花了。我好想妈妈突然好起来,好想有个洋娃娃,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了„„”倪东艳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写到。
周末,倪东艳有时会和邻居陈和仙一起上街买些必需的生活用品。一天,陈和仙看见她盯着一个红色的发夹很久不肯挪步,陈和仙就花1元钱买下送给她。戴上发夹,倪东艳居然哭了,说从来没戴过这些东西。
无论如何要和母亲在一起
小小年纪好懂事,为照顾妈妈,拒绝被收养
见小女孩可怜,陈和仙常常让倪东艳到她家提水,没米了到她家去拿,想吃什么,就到她家去端。可除了每天去提桶水之外,倪东艳什么也没拿过,再饿也不拿别人的东西。实在看不下去了,陈和仙就会主动给她们母女俩端点吃的来。每次,倪东艳也不推辞,每次吃完后,总是将碗洗得干干净净的端回去。
在村民们眼中,8岁的倪东艳就像一个大人般懂事。
2005年父亲倪月忠去世后,握着家里仅有的三十几元钱,倪东艳发愁了,连棺材都买不起,怎么办?
方家村村支书何成荣一手操办了葬礼,由村上出钱,花600多元钱将倪月忠草草埋葬。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葬礼结束后,倪东艳却找到何成荣,小手里拽着600元钱。何成荣至今记得那一幕:“她哭着放下钱,丢下句‘这是埋爸爸的钱’就要走,我还给她,她死活不要。问她这钱是从哪来的,她也不说。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镇政府才发给她家的独生子女费。”
倪月忠的葬礼虽然简单,也麻烦了不少热心人,邻居王思平就在自己家里办了两桌简单的饭菜——倪东艳再三要王思平向那些帮忙的村民表示感谢。“本来谁都不忍心吃这顿饭,但我觉得这种白事应吃顿饭才吉利,所以就替东艳办了。”
倪东艳所在的鹅池镇胜利小学免除了她上学的一切费用,在班主任何小东心目中,这是个成绩不错,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尊心强的孩子:“我叫她有什么困难找我,可她从来没主动找过我。”
2006年初,曾有个涪陵的建筑老板通过校方了解到倪东艳的情况,提出要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倪东艳却一口回绝了:“我不去,我爸已经丢下我们不管了,我不能再丢下我妈。虽然妈妈什么也不懂,但她是我妈,再说,我答应爸爸要照顾好妈妈。”
当地政府也打算将陈爱娥送到福利院,再将倪东艳寄养到其他村民家,但无论别人怎么劝,倪东艳就是不愿离开妈妈——因为她认为妈妈说什么,只有她才能听懂,她不放心让别人照顾,不能和妈妈分开。
小东艳一有空闲就会给母亲读自己的课本,这也是母女俩最多的交流
媒体报道改变母女命运,倪东艳写信感谢全国好心人
2006年3月16日,重庆晚报《八岁女童撑起一个家》报道了倪东艳的遭遇。
文章见报当天,倪东艳即受到全国及海外华人关注,数百热心读者提出要资助倪东艳。《重庆晚报》为倪东艳开设了专用爱心账户,接收各界捐款。
当晚,黔江区委书记批示,特困特帮,特事特办,要求区民政局妥善解决倪东艳家的实际困难。
17日,在镇政府帮助下,倪东艳家恢复通电、通自来水。
20日,当地政府将倪东艳母女接到镇福利院,享受五保待遇,倪东艳终于可以边上学边照顾妈妈了。
21日下午,专用爱心账户上到账金额6.4万元。
6.4万元究竟是多少钱?倪东艳自己也很茫然,她只知道太多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听到这样大的一个数字。随后,她傻傻地愣住了,反复说着“不要了,不要了”。懂事的倪东艳当即写信通过《重庆晚报》感谢全国好心人。倪东艳在信中这样写道——
叔叔阿姨:
谢谢你门(们)的关心,现在,我和妈妈已经搬到福利院,这儿是我门(们)的心(新)家,你门(们)给我寄的钱我收到,请不要再给我捐了,已经够了,谢谢。
倪东艳写信呼吁请停止捐款
一个月后,倪东艳接收到的各界爱心捐款已达近20万元,好心人给她寄去的洋娃娃将她和妈妈在镇福利院的宿舍角落堆得满满的。
倪东艳真的笑了,那些不愉快已成为过去,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这些钱我用不完,我会用这些钱去帮助其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倪东艳说。
2007年,倪东艳成了重庆第一个“福彩爱心使者”,也是全国第一个。
人们无不为倪东艳这个闪耀人性光辉的孩子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