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书香溢满家园.doc
让书香溢满家园
明天继续举行全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C证考试培训,邀请了省教科院周红伍教授来莲都讲学,他刚好六点到丽水,今晚本来要陪他吃饭,但又要辅导女儿语文了,所以只得请赵副校长代劳。讲句心里话我也很怕陪周老师吃饭,他太健谈了,一餐饭下来,别人几乎不容插嘴,就他一人唱独角戏,而且往往能唱好几个小时。他是过足了嘴瘾,我们却傻傻地陪坐了两三小时,而他说的内容我大多已在好几年前就听过了。陪人吃饭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中午从通济堰回来的时候,我叫同车的雷美芬、陈王芬、吴振锋三人和我一起去陪专家吃中饭,她们都纷纷说:“饶了我吧,陪人吃饭太累了,不能随便说话,还要陪笑,太没意思了。”我当时嘴上没说,心里却是一百个赞同的。我们中国人活得太累,我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应酬太多吧。
7:20分开始辅导女儿,两个人一边阅读、做题目,一边争论,不知不觉就三个小时了。我发现女儿真的长大了,悟性高,进步快;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讲到辅导,有时说起来令人汗颜,虽然也每年都关注高考卷,由于多年没有教高中语文了,知识已经不够系统,所以有时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也要翻阅资料,让女儿笑话。我不敢说当她的老师,只能说是一起学习,借此自我提高吧。时常上一堂两小时的课,要化十几个小时备课。但慢慢地又把语文的知识系统给理出来了,却也是一件好事。
上周她从学校回来说这一次考试语文科技类现代文阅读失分很大,读科技类文章,就像读文言文一样,很难懂。我从暑假开始辅导
女儿语文,每周一次,一次2—3小时,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几大块内容交叉进行,按部就班。科技类现代文阅读本来就排在后面,大概要到11月份才开始学习。讲句实话,我自己也不喜欢科技类现代文阅读,抽象、深奥,有时读了半天也不知所云,做题目只能靠蒙。既然女儿有要求,我只好硬着头皮提前开始辅导。我选了几个省市前几年高考科技类现代文的阅读语段,开始认真阅读做题。虽然觉得抽象、难懂,但连续五个语段的题目做下来,竟然全对,神了!我对女儿说:“科技类现代文虽然难读,但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比散文阅读要简单。”我把自己做题目准确率达到100%的情况告诉女儿,她坚决不信。
于是我叫女儿也开始阅读、答题,几个语段下来,她的准确率不到50%,她似乎有点灰心,而我自己虽然觉得解题容易,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就这样在困惑中结束了上周的辅导。过后我对此总耿耿于怀,不断阅读、解题,终于总结出一些阅读和解题的规律,今晚和女儿进行了分享,然后和她一起阅读解题。她答题的准确率得到了迅速提高,基本上都达到了70%以上。最后女儿说:“科技类现代文阅读似乎真的比散文简单,题目的模式化重,有规律可循。”
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女儿的精神还很好,我们又继续学习文言文,我今天预备的是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的断句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难点。因为要断句首先要把握文言语段或语句的意思,而把握文言语段或语句的意思对于高中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但把握了语段或语句的意思还远远不够,还要掌握断句的一些方法,还要有很
强的语感能力。所以对于文言文断句我自己也不敢说有100%的把握,就和女儿一起学习吧。
最后我安排了2道作文题和女儿一起讨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破题、提炼中心、突出中心。
第一道是2008年福建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甜又苦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要求:根据此情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本身意思明显,破题并不难,我担心的是女儿会选取其中单一的角度,缺乏深度。我让女儿先思考一下,选择一个角度,提炼出中心,拟定一个题目。女儿构思了一会,很快就在纸上写下了一个题目:生活里咸淡都是味。我一看吃了一惊,这么快!还这么准!于是我对女儿大家赞赏。我再追问:这个味是什么味呢?要怎么样才能活出味来呢?我们开始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只有用心生活,真心投入,无论酸甜苦辣,都是真味;否则浑浑噩噩,或私欲横流,即使表面风花雪月,内心也是一片沙漠,到头来只有乏味。
我再进一步追问: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呢?能不能思考得更深一点呢?这甜、又苦又甜、淡三种滋味不正是人生的三个阶段吗?女儿恍然而悟,说:“对啊,这甜,就是青春年少时,甜甜蜜
蜜、如花似锦;这又甜又苦,不就是人到中年,承受种种生活的压力,事业、家庭、社会,心中是感慨万千;到了老年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历尽悲欢离合,到头来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我继续深化:“这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就是人生的三个境界,也是人生修炼的三重境界。”她似乎不懂,又似乎有所悟。接着我们又一起讨论第二道作文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走出女儿的房间,妻子正一个人静静地在客厅认真地阅读《成才比第一更重要》,我似乎闻到整个房间里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味,温馨、祥和。
第二篇:让书香溢满童年
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生活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阅读好书给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洗涤。读庄子的散文,我们会追随他乘风逍遥游,看到他那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高傲人格。步入大唐那个诗歌的王朝,扑面而来的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沉郁。梦回宋朝,感受东坡的“大江东去”,柳永的“冷落清秋节”,稼轩的“沙场秋点兵”,易安的“人比黄花瘦”。追随历史的脚步,明清小说开出了文学史上的繁花。一部《红楼梦》流尽了曹雪芹的辛酸泪。
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还陶冶了我们的性情,培养了良好的品格,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收益的书,或许就是一次生命的扩展。雄鹰要到宽阔的碧空中搏击风雨,鱼儿要到无边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我们也要到书籍里去汲取养料,在海阔天空中快乐成长!就让好书陪伴我们成长,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
当我们渐渐平缓了生活的气息,当立夏的热风还没过,林梢间还有厮磨缠绵的声音,生活在炎热与浮躁间把些许安慰掠去,一抹空虚描上眼翳,这时便置一卷诗书于案上吧!手捧一杯热茶,在有些昏暗的光下,任水汽氤氲摩挲着那一页页的文字。这彩色属于心的时间。
是否也曾有那么一刹那,觉得生活无趣,于是抬起头来吸入些许清灵;是否也曾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浑身无力,于是俯身去回味重覆的黑白梦境,是否也曾有那么一秒一分甚至一整天,觉得无所事事,于是只好隐没在川流的人群里。若是这样,那便打开一本书吧,让书香平静内心的躁动。曾多少次在图书馆看到有同学静静地靠在书柜上,享受着书的美妙,而屋外的嘈杂声便被过滤了。一页,又一页,那双目不斜视的眼睛里,写满了陶醉与幸福。他们守住的是内心的宁静,是书,助他根植于低处,沉潜于文字的深海,不为表面的波涛所动。一个个象形文字散发出神圣的光辉,将心头的浮躁抹去了。书又以其独特的芳香,将尘世的铜臭味冲淡。
那么,我们该如何享受书的乐趣呢?当下流行的浅阅读是否符合我们读书的本意?读图的存在是真的对读书方式的补充,还是这个社会下人心浮躁的表现。对于这些,我们无法下一个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急功近利的读书不算读书,曾问过同学读过了哪些书,他不语,把桌下一摞书抱了出来,仔细一看《尖子生题库》、《满分作文36计》„„书,仅限于此么?我们一中的读书周到了,我只希望,我们能寻得一片不惹风尘的心田,选择一本好书相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接受文字的沐浴,体会纸页下作者的心路历程,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让一周的阅读习惯延续为一生的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让书香陪伴一生,快乐的读书,做一个因读书而快乐的人。
有人说,读书乐,乐在俯仰之间,神思飘逸,心神气爽,读书乐,乐在掩卷后,纵览千古,横历八荒,而我想,欲知读书乐,且待合书时,慢慢人生路,乐此疲不知
让书香溢满童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 让书香溢满童年。
同学们,你们听过《喝墨水》的故事吗?陈毅爷爷小时候由于读书太入神了,竟然拿馅饼蘸墨水吃,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妈妈进屋发现他满嘴都是墨水而大声惊叫起来,他才察觉到。陈毅爷爷读书是多么痴迷啊!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世纪老人冰心曾教导我们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世界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就曾借着月光读书,在楼顶读书,在老板的皮鞭下读书。对读书的痴迷,终于把他造就为世界文学巨匠。正如高尔基自己所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按时补充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时时处处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来自哪儿?如何补充“精神营养”?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书世界,吸取“精神营养”的渠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阅读。
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 ;读书带给我们心态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经典诗句,让我们充满智慧;童话故事,让我们浮想联翩;历史巨著,让我们博古知今;科普书籍,让我们思维缜密„„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读书、求知的黄金阶段。你知道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利用哪种方式读书最科学吗?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尤其是语文课本,仔细品味文章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涵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达的感情。其次,要泛读课外书。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作品到外国作品,从学校阅读室到校外书店„„只要是有图书的地方,就要有你们的身影。
读书本身是一种习惯;读书过程中,也伴随着其它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阅读习惯呢?比如,要爱护图书,要持之以恒,要做好读书笔记,要保持环境的安静„„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和书籍交朋友吧,读书立志,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书香溢满我们的童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让书香溢满童年
《让书香溢满童年》国旗下的讲话稿
班级:六(3)班
时间:2014年3月24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书香溢满童年》。
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大国,历代重视教育与读书。古代有许多刻苦读书的感人故事,比如“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映雪”的车胤、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等等,他们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书,给我们智慧,让我们聪明;是书,让我们明理,教我们做人。路边的小花有了雨水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有了书的熏陶,我们才能无所不晓。只有与书做伴,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满情趣。
世纪老人冰心也曾教导我们要“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明辨是非,行为举止文明得体。世界着名文学家高尔基就曾借着月光读书,在楼顶读书,在老板的皮鞭下读书。对读书的痴迷,终于把他造就为世界文学巨匠。正如高尔基自己所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沟通交流的良师益友,是智慧源泉的常青之水,是点燃知识火把的那盒火柴,是走出困惑的那盏明灯。
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态的平和,精神的慰籍。经典诗句,让我们充满智慧;数学使人周密。童话故事,让我们浮想联翩;历史巨着,让我们博古知今;科普书籍,让我们思维缜密„„
读书本身是一种习惯;读书过程中,也伴随着其它习惯的养成。那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阅读习惯呢?比如,要爱护书籍,不能在书籍上乱写乱画。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是不是应该尊师重友呢?鲁迅先生爱惜书,他手脏时从不翻书,书也放得整整齐齐。除了要爱护书籍外更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读书笔记,要保持读书时环境的安静„„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和书籍交朋友吧,读书立志,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让书香溢满我们的童年!谢谢大家!
第四篇:让书香溢满校园
让书香溢满校园
——培英小学创建书香校园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培英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历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学校紧紧围绕办学宗旨——承传历史、培育英才,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努力打造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师生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全校师生养成阅读习惯,走进千年文明,品读经典美文,从书中汲取营养,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将我校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活动方案
今年三月,恰值学期伊始,当教导处提出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想法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就阅读活动的有关事项进行商议。校领导结合当前教育形势,认为师生阅读必须作为学校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要把它提升到争创“书香校园”这一高度来思考问题。群策群力之下,建设书香校园的职责分工初现端倪:政教处负责组织安排学生各项阅读活动,教导处负责安排教师的阅读活动,总务处负责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各部门活动互相渗透、互相配合,以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为了将活动抓好抓实,成立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处、教导处、总务
2345678-
第五篇:让书香溢满校园
让书香溢满校园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耳畔还回荡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扑面而来的是弥漫在校园里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走进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先生诞辰2561周年的纪念日,也迎来了我校<<校园读书节>>。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读书是美丽的。一首轻快的乐曲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样飞上天空;一幅绚烂的图画为眼睛洗去尘埃,像钻石一样折射出人生的七彩阳光;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使头脑踏上想像的旅程,像乘坐时空穿梭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畅游……
读书是美丽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书能引导我们与最优秀的人物为伍,使我们置身历代伟人巨匠之间,如闻其声,如观其行,如见其人,使我们同他们情感交融,悲喜与共。读书是美丽的。皮日休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读书恰似溪间潺潺的流水,犹如天上散淡的白云,无羁无绊,闲适飘逸。读书不再是漂泊者饥渴时的一杯水,也不是夜行人黑暗中的一盏灯,它是农夫收获后在金色田野中的愉悦,是一家人在斜阳中共进晚餐的温馨。读书是美丽的。古人司马迁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更认清自身的渺小与浅薄,从而让自己更发奋更努力。生活中可以缺少功名利禄,但不能没有书,我们可以错过豪华盛典,但不能失去读书的机会。读书是美丽的。美丽不仅在于听书倾诉,与书交流,让书答疑解难,美丽更在于灯光亲吻书页时的脉脉温情,风儿吹拂书页时的沙沙声响,人读书页时心无旁骛的安宁。读书令整个世界一起美丽。生命也因读书而美丽。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徜徉于书的海洋中,让书香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让我们从中外名著中懂得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从童话寓言中学习做人的智慧;从唐诗宋词中领略祖国壮美的山河,博大精深的文学历史;从散文小说中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最后,让我们再次响起读书口号: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