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奔跑的幸福1
《奔跑的幸福》读后感
四(4)班李颖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很特别,叫《奔跑的幸福》。为什么叫奔跑的幸福呢?因为它的主人公汪明慈在冬天以奔跑来取暖。为什么他要以奔跑来取暖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书中一起来了解这是什么回事吧?
在北风呼呼的时候,主人公汪明慈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绒线衫和单裤。因为他的家境不好,买不起新衣服。让我们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冷不冷?可是汪明慈却一声也不喊冷。有一天当老师走进课堂时,发现汪明慈昏倒在地上,老师赶紧送他到医院,原来他发烧高达40度。老师的关怀感动着汪明慈同学。汪明慈的学习特别好,考试都在97分以上。
汪明慈特别喜欢跑步,因为跑步使他感到温暖,使他感到幸福,所以这篇文章叫《奔跑的幸福》。
看完《奔跑的幸福》,同学们,我们难道不该反思一下自己吗?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亲人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吗?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并懂得帮助那些困难的同学。
第二篇:快乐感恩 幸福奔跑
快乐感恩 幸福奔跑
——在少先队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是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的,是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的。旬阳县城关镇中心校在2013年被全国少工委确定的全国少先队活动课实施试点校,而旬阳县城关镇中心校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少先队活动,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开展好“识恩——知恩——感恩——践恩”的序列化教育活动,教育少先队员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懂得知恩图报,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进而推而广之,发展成爱家乡、爱祖国等,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作为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笔者认为少先队活动课开展感恩教育,要充分体现少年儿童的实践性、体验性、生活性,努力为少年儿童们创造出一片广阔的天空,主动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体验、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等联系,形成全方位体验,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使感恩教育更具实效。
一、在家庭生活中认知感恩
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构建,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少先队员了解“恩”,体会“恩”。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把家庭教育打造成感恩教育的“磁力场”!
我校利用家长会的大好时机,通过专题讲座,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感恩的重要性。一次“爱心大搜索”讨论会,师生共同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媒体回忆讲述着父母、祖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情到深处,一个个感恩家人的金点子应运而生了。有的孩子用语言表达,有的孩子用图画表述:“我想帮爸爸妈妈洗洗脚”,“我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我为外公外婆剥桔子”等等,孩子们想方设法尝试着为大人做点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老师和家长共同搜集的家庭图片、影像资料,组织的社会性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了解为了他们的成长,亲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激发孩子更加尊敬关爱亲人的情感。
为了提高队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少先队还举行了家庭体验,“我感恩”少先队活动课,设立了多种奖励机制,每学期将评出百名家务小能手,为其颁发奖状和奖品。少先队每年增设体验项目,由一项内容——家务劳动开始,逐年增设了“跟踪父母上一天班”,“负责家庭一个星期的开支”、“跟父母读一本书”、“争当优秀小厨师”、“我是家庭清洁工”、“我帮父母洗个脚”等内容。孩子们从不会做学着做到会做坚持做家务,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让孩子们饱尝酸甜苦辣。学生通过家庭生活的真实体验,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学会了孝顺,学会了关心,决心从点滴做起回报父母恩。
二、在少先队活动课中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少先队员的主体性,注重队员自己在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行。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在他们的眼中只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才会有吸引力。所以,根据他们这一特性在设计少先队活动课形式上要注重实践体验性、形式多样性、主题明确性、效果长效性,让队员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体验活动一:“父母辛苦知多少,我爱父母有多少”小调查 首先,组织队员围绕“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进行讨论,在体察父母的辛苦之后,再引导队员们进行“我爱父母有多少”的小调查,如:父母生日、喜好是否了解。通过小调查的形式,再提出“感恩父母,从我做起”的倡议,号召队员们回家自己整理房间,叠被子,收拾书本,或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捶一捶背,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2.体验活动二:“感恩师长,我做到了吗”主题队会课
引导队员懂得“师长”的外延和内涵,知道了“师长”即包括老师,也包括亲属、邻居等长辈。尊重长辈,不仅是行动上的敬礼、问好,还包括谦恭、乖巧、不顶嘴、不任性等良好品质。从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实践感恩师长的诺言:礼貌地向老师敬礼、问好;主动为老师做事;遵守课堂纪律等等。3.体验活动三:“感恩伙伴,我做得如何”大讨论
要求队员交流自己得到小伙伴帮助的感人情景。通过交流,引导队员懂得:得到别人帮助时要心存感激,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一块橡皮、一张贺卡、一句关心的话语,都可以是伙伴们友谊的桥梁。4.体验活动四:“感恩生命、生活、大自然”实践活动
带领队员亲近自然,激发热爱自然,关爱一切生命的情感。引导队员明白生命的可贵,要从保护自己做起,珍惜生命,珍惜健康;从保护环境、和平共处做起,爱护大自然,感激大自然。同时利用校园内的绿色植物,引导队员观察校园中绿色植物的萌发过程,让队员体验责任感,期待它开花结果的满足感,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开展这些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系列活动,更好地让队员们从小就养成一种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身边的人,乃至感恩自然、感恩祖国,使少先队员们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道德准则、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为队员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到社会实践中践行感恩
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道德素养的必修课。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就是培养少先队员感恩的道德意识,就是让队员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自然之举。1.引导队员从身边小事做起
学校少先队各中队开展了“当一天环保工人”的活动。孩子们就随着环保工人,拉着车,拿着扫帚等工具,来到大街上,打扫卫生,冷静的大街,凛冽的北风让孩子们着实地考验了一下,接着打扫,重复那吃力而又单调的动作,几分钟还可以,时间长了就忍耐不住寂寞与辛苦,然而当我们坚持到太阳升起时候,长长的街已清扫干净,同学们莫名的想想环保工人风雨无阻的工作,真的不容易,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城市环保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一实践,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的体验从孩子们的心底发出,提高了人的道德素养。
生活中,我们还开展了“当一天农民”的活动等,每个队员走到农田中去,与农民伯伯或自己的父母一起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了解粮食与科学的关系,让孩子看到农村的变化,更体会了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衣食真的来之不易,应该感谢农民,感恩于他们,不是只知道粮食只是粮食店里去买罢了。2.引导队员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活动。为他们送去了若干元的慰问金和粮、油、肉等慰问品,同学们还为老人们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老人们聆听着动人的旋律,观赏着愉快的手语,欣赏着欢快的舞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后,孩子们分小组替老人打扫卫生、剪指甲、叠被子等等,把温暖送到每位老人的心坎上。发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对培养下一代尊老敬老意识有积极的意义。3.结合队员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恩
我校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人数较多,他们远离家乡,往往数年都不回家,我们组织队员开展“给家乡亲朋好友的一封信”的活动,既能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又能通过信中对学校的介绍和描述,表达对学校、老师和旬阳的感激热爱之情。
总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少先队员才会真正地得到感恩教育。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少先队员学会分享与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少先队员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整个生命,重新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让少先队员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的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的情感在每一个少先队员心目中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篇:《奔跑的幸福》读后感1四
让生命之花绽放
读《奔跑的幸福》有感
江宁区龙都小学 四(3)时心怡指导教师: 刘兰
读完《奔跑的幸福》之后,我才明白残疾人的生活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不容易,连奔跑有时都成了一种奢望。可他们却那么的坚强,那么的乐观,令我深深感动。
徐逸焜因为瘤疙瘩,他的右腿被截肢了,他却对妈妈说:“妈妈,我是不是很棒?”.妈妈微笑着点点头。深夜,病房里响起亲人和病友们轻微的鼾声,徐逸焜这才抱着枕头,偷偷地流眼泪。
江奇因为自己的右手掌为何只是一团肉疙瘩而苦恼,妈妈说:“你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一颗坚强的心”。后来,他学会了写字,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短跑„„
还有成倩,她的故事更是令我感动的留下了眼泪。2010年3月26日,饱经病痛折磨的十三岁的女孩成倩,永远的闭上了她美丽的眼睛。然而,她把自己如花的笑颜藏在了她短暂的人生和四十万字的童话作品中。最后,她的体重仅剩三十斤,她“骨瘦如柴”,她“大肚如鼓”,还在帮助病友王奶奶的孙子,由一个网瘾少年变成了市三好学生。在一次手术中不用麻醉,插五次管,她都没有哭,她说:“因为我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手术上,我在构思我的童话故事呢!”。原来,成倩从八岁起就患上了呕吐腹胀的怪毛病„„
一个个美德少年坚强的故事令我们感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呢!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的约定。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温暖的直抵人心的的文字,感受这一朵朵为生命的诺言而绽放的小花!
第四篇:《奔跑的幸福》优秀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奔跑的幸福》这本书,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握着一颗坚强的心》这个故事。
有个叫江奇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右手只有一个肉疙瘩。于是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的右手永远不愿意张开?难道它里面有什么宝贝吗?”妈妈含着泪水告诉他:“你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一颗坚强的心。”直到江奇上了小学,看见其他小朋友都用右手写字、画画,才第一次为自己先天性残掌放声痛哭。老师便安慰他:“其实,左手也可以写字、画画。”江奇便用左手拿起了笔。老师用右手握住他的左手写了一“横”,江奇禁不住欢呼起来:“真的呢,我会用左手写字了!”
有一次江奇看到伙伴们骑着自行车像飞一样的前进。他心里痒痒地,也想骑车。“一只手也能骑车?”小伙伴们哄地笑了。江奇却没有退却。起初确实很难。他老是镇不住桀骜不驯的“龙头”,失去平衡的轮子一次次倒地。而他,只能一次次地爬起来,直至筋疲力尽。胳膊肘和膝盖骨上的伤痕,犹如一块块紫青驳杂的药膏片。“江奇,不要逞能了。”小伙伴们劝江奇。江奇很犟,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江奇终于把稳“龙头”,跃上车座,踩动脚板,然后就有了“飞翔”的感觉。江奇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还在校运会上获得了100米第一、200米第二的好成绩。
江奇是一个先天性残疾的孩子,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证明了自己不比别的孩子差。甚至超过了正常的孩子。用行动说明了他的右手握着的是一颗坚强的心。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篇:《奔跑的幸福》的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最近,我阅读了《奔跑的幸福》这本书,书中记叙了江苏省美德少年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闵正红的故事。
闵正红,8岁时痛失双亲,成了一名无依无靠的孤儿。面对多灾多难的人生,小小年纪的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在学校及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下,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乐观自信地生活着。她这种精神,不仅影响激励了身边的同学,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也因此荣获了“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闵正红在失去双亲以后,之所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因为有学校及社会的关爱。有人说,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为贫病交加的人带来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里的一泓泉水,为濒临绝境的人带来生活的希望;爱心是夜空中的一首歌谣,为孤苦无依的人带来心灵的慰籍。闵正红又将别人带给她的爱进行传递,她深深地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帮助路远的同学值日,帮助同宿舍的小妹妹梳小辫,组织班内同学捐款帮助困难的孩子,每天清晨她组织好本班的同学晨读。离学校 500米 处有一座敬老院,她便是那里的常客。清晨,她早早起床后就悄悄溜进敬老院,给那些孤寡老人们梳头、叠被、整理东西;傍晚放学后,她又去给老人们讲故事。老人们高兴地称她为“敬老院的小天使”。
闵正红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第2篇】
美的少年的人生,在太阳下闪光。走近他们,我的内心也受到了照耀。采访这些孩子竟让我的忧郁症缓解了许多。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只成年人的一味药。
这本书里有许多的故事。有令人悲伤的成倩,饱经病痛折磨的十三岁的她,在某一天中,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然而,她把自己如花的笑容藏在了她短暂的人声和四十多万的童话作品中。
有懂事的单一鸣,晨光中,里下河的乡间石路上,一位矮小而黑瘦的老人弓腰曲背,费力的踩着一辆三轮车。在他的身后,坐着一个背书包的小孩子,圆鼓鼓的脸蛋,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却在她被评为‘‘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的第二天,走了,永远的走了。但他的笑容依然留在我们地心中。
有得了糖尿病的朱箐雅,正是她的亲和、温柔、开朗、正直、真是家人和朋友眼中最闪亮的地方。但就是这次糖尿病使她的家人和朋友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她依然是一朵带着灿烂笑容的向日葵,金灿灿的花瓣,璀璨地盛开着。向日葵下,有一个穿雪白公主裙、粉红色小皮鞋的孩子,那就是她自己。她梳着高高的马尾辫,脸上带着美丽的笑容。有一次,她要学跳拉丁舞,父母便给她买了一件拉丁舞的衣服。父母接她时,朱箐雅在病房里跳舞,一大堆人都挤在门口,孩子们齐刷刷地仰着天真无邪的小脸,像金黄的围绕着太阳。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充满了纯真和真情。春天所失去的,秋天会送还给你,生活总会向你微笑的一天。
童心接近圣贤,美德少年践行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场净化与提升灵魂的采访。美德之花,既芬芳着他们,也芬芳着我们需要美德来建构的心灵。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些温暖得抵人心的文字,阅读这一朵朵为生命的诺言而绽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