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镇“春蕾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辍学或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学校教育的爱心工程。我镇自1995年以来,“春蕾计划”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我镇妇联通过下乡走访、个别抽查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调查情况如下:
一、受助春蕾女童情况
从实施“春蕾计划”开始,截止2005年底,我镇受资助女童有15人,目前已毕业7人,其中初中毕业4人,高中3人;在读8人,其中小学4人,初中2人,高中1人,技校1人;共受助金额12500元。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受助“春蕾”女童对“春蕾计划”知晓率达86.7%。不知晓的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受助家庭心理素质、家庭分工、文化程度等原因。从目前在校就读的受助春蕾女童状况来看,这些女童基本上都能认识到在校读书生活的来之不易,她们很珍惜学习时间,每天比正常学生的学习时间要多出1—2小时。当我们问到她们是否知道“春蕾计划”只针对女童,而目前没有针对男孩的原因时,女孩们表现得很羞涩,近一半的女童认为是计划生育的原因,国家目前对女孩很重视,女孩父母年老享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也比男孩家庭高等等,说明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比妇联大得多。我镇南尖回民村受助女童刁子成是一个父母双方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年近七十的爷爷奶奶提供生活来源的孩子,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受到镇妇联、市国税局、滁州市农业发展银行等单位的资助,今年已经读初一,成绩优异,而且非常热爱班级工作,特别是学校的公益活动中,她表现突出,总是抢先完成各类任务,平时学习非常刻苦,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当问到她对将来生活的期望时,她说,她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女警官,惩恶扬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并用她所学到的知识改变更多的人的命运。新河村受助女童曾玉红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今年十二岁,十岁时做了心脏手术,花了近五万元,她长大后的愿望是做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从小学二年级一直受到省领导资助的春蕾女童林娟,母亲生前是一名有着严重智障的人,生活难以自理,父亲生病卧床三年,父母均在两年前去世。因为省劳动厅领导的全额资助,目前林娟仍在省明星学校就读,她学的是电算专业,她将来的理想是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回报一直资助她生活与学业的汪杰书记。她还说等她挣到了钱,她也要资助那些跟她一样失去父母,面临失学的孩子。
从我们随机抽查的已毕业的受助春蕾女童来看,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家庭经济仍然非常困难而放弃了继续学业,30%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己不想再读下去。目前已经毕业的受助女孩在乡镇企业上班的4人,平均月工资在千元左右,外出打工3人,月工资在两千元左右。她们的父母都认为,如果没有好心人资助她们读书,他们的孩子可能与他们一样,目不识丁,即使外出打工,也很难找得到好的工作。
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春蕾女童都对资助她们读书的好心人充满感激之情,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与资助她们,让她们完成中专以上的学历,能学成后拥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地回报家庭与社会。
二、贫困女童继续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据有关方面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近70%。她们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文明新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劳动力,农村妇女的素质可以代表和决定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和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无疑是主力军。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大力培养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据统计,全国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有2.23亿,其中妇女1.56亿,占70%;6亿妇女中,文盲占38%。而全球生活在极端贫困的13亿人口中,有70%为女性。贫困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封闭无知、无机会、无权利。特别是在农村,为了节省开支,父母可能会决定让儿子受教育,因为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薪水更高的工作机会。所以在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上,女孩明显处于劣势,大批的女性文盲也由此产生。全世界8.76亿文盲中,有三分之二为女性,并且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文盲的数量没有减少的趋势。若她们没有文化,就不知道哪些设施、服务、法律、医疗可以利用;她们也不懂如何教育下一代,她们子女将继续她们的悲剧。另外,贫困会使许许多多的儿童(大部分是女童)被迫离开校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很难接受,或者说没有机会接受新观念,因而改变传统的性别定位难上加难。而社会的财产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当暴力发生时,首先危及妇女和儿童。这些问题得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传达正确的观念,揭露女性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事实,引起公众的关注,从而改变传统文化中定位的女性弱势、被颠覆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甚至是全社会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应该成为新农村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实施方案重点考虑的群体,应该用积极的发展策略解决目前农村妇女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妇女的利益在发展中得到维护。目前农村妇女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制约着城乡和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放在优先位置。
首先要抓好农村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的基础教育。这是提高未来农村妇女素质的基础。目前,农村妇女整体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我们的走访中,许多村民及贫困儿童的家长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尽快免缴义务教育学费,通过实施“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女童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消除女童失学辍学现象,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文化素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女性人力资源。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如果每家每户的新一代女童都能接受到中高等的教育,那么,农村妇女的贫困愚昧就能根除,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其次是不断扩大“春蕾计划”覆盖面,关注贫困女童。对贫困女童进行生活救助和教育资助,不让一个女童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个女童及时得到救助。
再次要开展春蕾女童达就业年龄后的技能培训。走访时,大部分村民要求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在培训中要突出抓好30岁以下妇女群体的技能培训,30岁以下的妇女劳动力年纪轻、脑子灵、素质好,思想开放、适应性强,培训难度小,她们敢闯敢试,敢冒风险,有强烈的创业、致富愿望,把这部分人逐步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产业化经营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能力。
三、“春蕾计划”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建议
21世纪,人类将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生存的世界,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革命性的变化。知识经济一方面给女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提供了在各个领域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一些新开发的社会职业由女性担当的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它将使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妇女失去在现代社会中的选择与被选择权,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
女性占人类人口的一半,也是人才匮乏的一半。女性受教育的水平、发展的水平,从来都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历史的经验证明,社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代替妇女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不能自然带来妇女的进步。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女性人才,必须靠教育。因此,可以断言,为新一代女性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将是21世纪倍受重视的课题。
“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则是几代人。” 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全民族素质,扶持女童入学,是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基础工程。无论我们怎样强调女童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女童受教育的种种好处,大多数都是社会性的,而且多是在成年以后(结婚后)才会较为明显的表现出来。女童上学的投资却来自未富裕起来的家庭,女童教育的投入与收益问题是吸引家庭投资于女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为女童受教育的投入得不到大部分回报,那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支持女童受教育的积极性。
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镇内个人捐助的情况很少,基本上是靠市妇联联系单位与个人捐赠。但是这种费尽周折筹来的捐助款,还不够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费用,更不要说资助九年义务教育。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多为“春蕾计划”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即资助失学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只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才算得上是完整的“春蕾计划”。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点建议:
1、通过公开信、走访、等各种媒体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春蕾计划”的意义、作用、具体要求和运作方式等,广造舆论,使全社会了解、支持“春蕾计划”,积极参与“春蕾计划”。让每个人都知道资助贫困失学女童,是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宣传它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失学女童的现状,引导人们的爱心方向。
2、学校制定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对“春蕾女童”要如实减免学杂费,多余的资助款应及时退还“春蕾女童”家长,特别是学校、乡镇妇联应对“春蕾女童”建立档案,跟踪服务。
3、加强与资助方的沟通联系,争取长期资助。学校领导及班主任应负起责任来,要指导女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成长方面的困惑及时告诉资助者,不断加强与资助人的感情联络,以争取长期资助。
4、“春蕾计划”的实施组织应让资助方与受助方无障碍沟通,提醒资助方不但要从物质上资助春蕾女童,同时应该注意给予受助方精神上的教育与帮助,使受助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受助女童因为自尊而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她们感觉因为贫困而受到资助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5、制定倾斜政策,开展特色活动,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坚持助学与扶贫相结合。被救助女童都是由于家庭生活贫困而就学困难,因此救助活动仅靠几百元的救助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治标先要治本,扶助其家庭早日脱贫,使贫困家庭女童不再面临失学的境地。
6、加强监督。要想使“春蕾计划”健康持久地发展,离不开监督机制。即监督助学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失学女童的学习情况,监督失学女童的家庭情况。此项监督工作主要由妇联组织实施。监督助学资金的使用情况,是指对于助学资金学校和女童均不能滥用,学校该减免还减免;监督女童的学习情况,是指对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良的,或虽成绩逊色但非常努力的,要继续支持,对不认真学习,不思进取的学生要马上停止资助,也就是建立奖惩制度,不是终身制;监督女童的家庭是指妇联通过学校、当地街道定期回访,当有些女童家庭经济条件好转,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停止助学款的资助。
第二篇:关于我镇“春蕾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
一、受助春蕾女童情况
从我们随机抽查的已毕业的受助春蕾女童来看,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家庭经济仍然非常困难而放弃了继续学业,30%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己不想再读下去。目前已经毕业的受助女孩在乡镇企业上班的4人,平均月工资在千元左右,外出打工3人,月工资在两千元左右。她们的父母都认为,如果没有好心人资助她们读书,他们的孩子可能与他们一样,目不识丁,即使外出打工,也很难找得到好的工作。
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春蕾女童都对资助她们读书的好心人充满感激之情,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与资助她们,让她们完成中专以上的学历,能学成后拥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地回报家庭与社会。
二、贫困女童继续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据有关方面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近70%。她们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文明新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劳动力,农村妇女的素质可以代表和决定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和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无疑是主力军。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大力培养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据统计,全国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有2.23亿,其中妇女1.56亿,占70%;6亿妇女中,文盲占38%。而全球生活在极端贫困的13亿人口中,有70%为女性。贫困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封闭无知、无机会、无权利。特别是在农村,为了节省开支,父母可能会决定让儿子受教育,因为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薪水更高的工作机会。所以在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上,女孩明显处于劣势,大批的女性文盲也由此产生。全世界8.76亿文盲中,有三分之二为女性,并且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文盲的数量没有减少的趋势。若她们没有文化,就不知道哪些设施、服务、法律、医疗可以利用;她们也不懂如何教育下一代,她们子女将继续她们的悲剧。另外,贫困会使许许多多的儿童(大部分是女童)被迫离开校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很难接受,或者说没有机会接受新观念,因而改变传统的性别定位难上加难。而社会的财产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当暴力发生时,首先危及妇女和儿童。这些问题得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传达正确的观念,揭露女性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事实,引起公众的关注,从而改变传统文化中定位的女性弱势、被颠覆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甚至是全社会的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应该成为新农村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实施方案重点考虑的群体,应该用积极的发展策略解决目前农村妇女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妇女的利益在发展中得到维护。目前农村妇女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制约着城乡和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放在优先位置。
其次是不断扩大“春蕾计划”覆盖面,关注贫困女童。对贫困女童进行生活救助和教育资助,不让一个女童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个女童及时得到救助。
再次要开展春蕾女童达就业年龄后的技能培训。走访时,大部分村民要求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在培训中要突出抓好30岁以下妇女群体的技能培训,30岁以下的妇女劳动力年纪轻、脑子灵、素质好,思想开放、适应性强,培训难度小,她们敢闯敢试,敢冒风险,有强烈的创业、致富愿望,把这部分人逐步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产业化经营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能力。
三、“春蕾计划”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建议
女性占人类人口的一半,也是人才匮乏的一半。女性受教育的水平、发展的水平,从来都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历史的经验证明,社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代替妇女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不能自然带来妇女的进步。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女性人才,必须靠教育。因此,可以断言,为新一代女性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将是21世纪倍受重视的课题。
“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则是几代人。” 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直接影响未来全民族素质,扶持女童入学,是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基础工程。无论我们怎样强调女童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过分,但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女童受教育的种种好处,大多数都是社会性的,而且多是在成年以后(结婚后)才会较为明显的表现出来。女童上学的投资却来自未富裕起来的家庭,女童教育的投入与收益问题是吸引家庭投资于女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父母为女童受教育的投入得不到大部分回报,那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支持女童受教育的积极性。
由于受地区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镇内个人捐助的情况很少,基本上是靠市妇联联系单位与个人捐赠。但是这种费尽周折筹来的捐助款,还不够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费用,更不要说资助九年义务教育。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多为“春蕾计划”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即资助失学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只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才算得上是完整的“春蕾计划”。关于这个问题有几点建议:
1、通过公开信、走访、等各种媒体方式和渠道,大力宣传“春蕾计划”的意义、作用、具体要求和运作方式等,广造舆论,使全社会了解、支持“春蕾计划”,积极参与“春蕾计划”。让每个人都知道资助贫困失学女童,是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宣传它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失学女童的现状,引导人们的爱心方向。
2、学校制定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对“春蕾女童”要如实减免学杂费,多余的资助款应及时退还“春蕾女童”家长,特别是学校、乡镇妇联应对“春蕾女童”建立档案,跟踪服务。
3、加强与资助方的沟通联系,争取长期资助。学校领导及班主任应负起责任来,要指导女童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成长方面的困惑及时告诉资助者,不断加强与资助人的感情联络,以争取长期资助。
4、“春蕾计划”的实施组织应让资助方与受助方无障碍沟通,提醒资助方不但要从物质上资助春蕾女童,同时应该注意给予受助方精神上的教育与帮助,使受助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受助女童因为自尊而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她们感觉因为贫困而受到资助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5、制定倾斜政策,开展特色活动,努力做到标本兼治。坚持助学与扶贫相结合。被救助女童都是由于家庭生活贫困而就学困难,因此救助活动仅靠几百元的救助款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治标先要治本,扶助其家庭早日脱贫,使贫困家庭女童不再面临失学的境地。
6、加强监督。要想使“春蕾计划”健康持久地发展,离不开监督机制。即监督助学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失学女童的学习情况,监督失学女童的家庭情况。此项监督工作主要由妇联组织实施。监督助学资金的使用情况,是指对于助学资金学校和女童均不能滥用,学校该减免还减免;监督女童的学习情况,是指对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良的,或虽成绩逊色但非常努力的,要继续支持,对不认真学习,不思进取的学生要马上停止资助,也就是建立奖惩制度,不是终身制;监督女童的家庭是指妇联通过学校、当地街道定期回访,当有些女童家庭经济条件好转,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停止助学款的资助。
第三篇:妇联实施春蕾计划调研报告
“春蕾计划”是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捐助因贫困而失、辍学的女童完成学业,保障女童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使女童们能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和一技之长。**市自1994年开始实施“春蕾计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春蕾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止目前,**创建了两个春蕾女童班,筹措资金56万余元,资助特困女童2300名,“春蕾计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帮助贫困女童入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妇联的一项品牌工作。
一、实施春蕾计划的总体情况
我市各级妇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得到各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现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爱护贫困女童、教育贫困女童、为贫困女童办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1、积极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春蕾计划”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了解、关心和参与。为了使“春蕾计划”这一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市妇联每年都把“春蕾计划”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春蕾计划”的重要意义,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奉献爱心,救助贫困女童”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募捐活动。如“奉献一颗爱心,温暖一颗童心”、“爱心献春蕾,真情在呼唤”、“社会妈妈助春蕾”等等,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搭建平台。“春蕾计划”实施工作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女生,赢一份希望”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扶贫济困、助学兴教蔚然成风。
2、想方设法,切实为女童办好事、办实事
救助贫困女童,实施“春蕾计划”是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妇联积极关注女童教育,关心女童成长,努力为她们做好事、办实事。一是创办冠名“春蕾班”。1994年我们争取衡阳市妇联的重视,在塔山少数民族乡创办了衡阳第一个 “春蕾班”,这个“春蕾班”有女学生30人,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小学毕业都是衡阳市妇联和**市妇联共同资助的。
二是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动员他们每年拿出2000元左右资金资助4-5名贫困女学生,其中2004年我们举办了一次集体捐赠仪式,24个成员单位负责人,5个企业老总与56名受助女童面对面进行捐赠,这一活动通过媒体的宣传效果很好,全市很多单位和个人主动打电话到妇联要求捐助。
三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助学。2007年我们联系衡阳房地产公司老总雷小雄,拿出10万元资助13名考上大学而又一次面临失学的女学生,让她们步入了大学的校园。
3、拓展领域,努力提高贫困女童的综合素质
我市各级妇女组织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由主要关注贫困女童的教育、卫生向关注贫困女童生存、保护、发展的全过程扩展,由对贫困女童的生活救助、学业救助向改变儿童自身观念、提高社会认识水平扩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总之,我市的救助贫困女童工作呈现出了积极、有序、规范、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4、“春蕾计划”的实施对春蕾女童产生的影响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春蕾女童由于其家庭的贫困与不完整性,自尊心都比较强,性格较为倔犟或内向。贫困女童在得到救助后,社会和老师的关注,激发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尊、自强的学习信心。她们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春蕾女童毕业后,多数生活有所改善,一部分改变不大。在家务农的春蕾女童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工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多数春蕾女童毕业后外出打工,她们能够自食其力,无需家庭负担她们的生活开支,并将收入中的部分用于贴补家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贫困的经济状况,她们的就业面不是很广,生活状况不是很好,因为文化程度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她们中绝大多数人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工资报酬一般。可以说,学历和专业技术的欠缺使得已毕业的春蕾女童无法获得很好的待遇。
二、实施“春蕾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筹集难度大,救助面过窄。由于没有专项资金,也没有固定的社会捐款模式,完全靠妇联发动社会零散捐款,至使筹集到的资金非常有限,而且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塔山的女童班因资金短缺不能巩固,目前,市妇联档案库里仍有一部分女童没有得到救助。
2、管理还有待加强。救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全市仍缺乏统一的运作,对资助单位、学校等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共同的制约机制,使春蕾计划在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如部分学校对春蕾计划认识不足,同时与资助单位沟通不到位,不能
按妇联要求及时向资助单位通报被资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使资助单位和个人因不了解情况而失去热情,影响了救助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3、随着政府“两免一补”政策的实行和落实,小学和初中贫困女童的学费负担减轻,但日常生活的开支仍必不可少。过去主要以帮助贫困女童解决学费难题的资助方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此外,高中、中专及大学学费、生活费较高,对大龄贫困女童而言,压力仍然很大,部分女孩失去继续上学深造的机会,但就业又没有一技之长。“春蕾计划”工作如何转换工作重点,是当前妇联儿童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4、贫困女高中生陷入困境,高中阶段贫困学生的救助是扶困活动的空白点。相对于大学贫困生,高中贫困生是更“弱”的弱势群体。每年高考录取期间,大学贫困生问题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另一个贫困学生群体—高中贫困生却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学费每年高达3200元。这给救助单位和个人也增加了压力。
三、实施“春蕾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采取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参与其中,努力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春蕾计划”为更多的贫困女童造福;要加大评选表彰的力度和范围,选树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爱心单位”、“爱心使者”典型,联合文明办、教育、团委等,表彰“春蕾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春蕾园丁”、优秀“春蕾女童”,为“春蕾计划”的深入开展和“春蕾女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当前社会救助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支撑,使救助工作显得非常被动。为此,一是要加大政府对救助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项救助基金。二是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社会捐赠体系,形成固定的捐款模式。三是开展一些临时性的捐款活动。
3、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目前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容易产生重复和不规范的做法,不利于救助工作的有序和有效的发展,一是要建立扶贫救助领导小组,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为成员,并经常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形成会议制度化,互通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完整的救助信息库。要利用现在的电子网络,汇集各部门开展扶贫救助的情况,建立待救助和已救助对象的动态信息资料库,既可使急需救助的得到救助,又可避免各单位的重复救助。
4、建议进一步拓展“春蕾计划”的救助领域和救助方式,建立“春蕾计划”助学基金,帮助中、小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校服等,帮助高中、大学“春蕾女童”交纳学费,建立“春蕾计划”就业扶助基金,用于大龄女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发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大对大龄贫困女童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她们获得一技之长,脱贫致富,增强她们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将资助方式由过去的单一助学向全方位资助延伸,广泛开展结对帮扶、亲情关爱行动,对“春蕾女童”在经济上资助,在生活上关心,在精神上关爱。
第四篇:全市春蕾计划实施工作汇报
全市春蕾计划实施工作汇报
宿 迁 市 妇 联
(2008年11月14日)
尊敬的宋立英秘书长、秦素萍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全国、省儿基会的各位领导,前来我市举行“中国儿基会英才春蕾班”揭牌仪式,给家庭贫困的孩子带来了无私的关爱。在此,我谨代表市妇联向各位领导表示真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春蕾计划”是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宿迁从1996年建市开始组织实施“春蕾计划”。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春蕾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创办春蕾班395个,其中义务教育班246个,职业班142个,高中班7个,筹措资金1069万元,资助特困女童18900名,在受资助的女童中,有的已初、高中毕业;有的考上大专院校,春蕾之花已在宿迁大地结出丰硕成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创优救助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较大提高,各项权益得到较好保障。但是,由于遭遇疾病、灾祸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市还有一部分贫困 1
儿童仍处于困境中。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实施“春蕾计划”作为构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常抓不懈。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孤弃儿童助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抓好“春蕾计划”实施工作的意见》、《关于下达资助创办“春蕾班”任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将捐资办班和救助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区、市直各有关单位。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春蕾计划”实施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二、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春蕾计划”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全社会的了解、关心和参与。在“春蕾计划”的实施中,各级妇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营造关爱贫困女童的社会氛围。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女童教育的重要性,介绍贫困女童的学习和家庭情况,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春蕾计划”活动中,我们多次召开 “春蕾计划”实施工作表彰大会。
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募捐活动。如“奉献一颗爱心,温暖一颗童心”、“爱心献春蕾,真情在呼唤”、“百城联动一日捐”、“社会妈妈助春蕾”等等,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搭建平台。在宿迁,创办“春蕾班”已经成为一项品牌公益活动,“春蕾计划”实施工作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女生,赢一份希望”成为全市人
民的共识,扶贫济困、助学兴教蔚然成风,宿迁也被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评为“公益爱心城市”。
三、整合资源,创新救助形式
一是创办冠名“春蕾班”。在全省率先创办了第一个冠名“春蕾班”—— 沭阳 “国税春蕾班”,在省儿基会的关心支持下,省直机关先后有20个部门和企业,分别在我市各县区创办“春蕾班”。在他们影响下,我市各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出资承办“春蕾班”。如共产党员“春蕾班”、公安、交通、供电、教育、卫生“春蕾班”等。全市各地积极主动争取苏南对口帮扶地区的支持,昆山市、吴中区、常熟市、张家港市等,架起了跨越长江的爱的桥梁,共创办了27个“春蕾班”,二是创办职业“春蕾班”。2005年以后,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力度的加大,为进一步探索“春蕾计划”运作模式,拓宽“春蕾”资金的救助领域,我们适时把资助对象向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延伸,在泗阳、沭阳率先创办职业技术“春蕾班”和高中“春蕾班”。这一做法得到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的充分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
三是结对资助。近年来,我们动员党政机关及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一对一结队资助活动,接待来自南京、常州、苏州、扬州及外省的资助者数千人。宿迁市委、市政府领导个人出资与“春蕾女童”结成助学对子。张新实书记、缪瑞林市长每人分别资助3名女孩。每逢春节、“六一”等重大节日,都走访看望“春蕾女童”,为她们带去学习、生活用品以及慰问金等,并从精神上关心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四、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为确保“春蕾计划”的社会信誉度,我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出台了《宿迁市“春蕾计划”实施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受助女童公示、档案管理、“春蕾”资金管理、受助女童联系、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在“春蕾计划”实施过程中,严抓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坚持资助程序公开透明,坚持实施前后的调研和春蕾班学生的监管,按期进行财务审计,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在“春蕾计划 ”实施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实施“春蕾计划”先进单位。但我们深深懂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国、省儿基会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无私奉献的结果。
今天,全国、省儿基会来我市创办两个高中春蕾班,她们将连续三年资助我市40名贫困女生至高中毕业。这是对我市春蕾计划工作的又一次有力支持。本次资助的春蕾班分别设在宿迁中学和宿豫中学,受助对象是由市、区妇联和教育部门精心挑选出来的。我们严格按照“家庭特困、品学兼优”的标准进行筛选,将最急需资助的的女生优先上报省儿基会。在确定的受助学生中,100%为特困家庭,其中单亲家
庭11人,残障家庭6人,因病至贫 8人,家庭负担重的15人,她们虽然身处困境,但逆境博发,自强不息。我们将按照全国、省儿基会领导的要求,会同学校从思想、制度、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切实加强“英才春蕾班”的跟踪服务和管理,保证“春蕾”学子的健康成长,努力把“中国儿基会英才春蕾高中班”办成优秀春蕾班。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妇联实施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女童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办公室的要求,**区妇联对近三年来我区春蕾计划救助的因贫困面临失学女童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对象。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对20名受资助的春蕾女童、班主任、家长及所在村的村妇代会主任进行了调查。
二、基本情况。
1、女童面临失学
原因。
家庭贫困和家长不重视女童教育是导致女童面临失学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些家长不重视教育以及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也是造成女童面临失学的原因之一。这表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家长不重视教育、尤其是不重视女童教育的观念是导致女童失学的主要原因。春蕾计划的资助使得许多原本处于失学边缘的女童重新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2、受资助女童的现状。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女童是春蕾计划资助的主要群体。家庭是否贫困是春蕾计划遴选受助女童的首要标准,同时学习成绩和个人品德也是选择资助对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受资助的春蕾女童的主要特征是家庭贫困,但在实际选择资助对象过程中,女童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也是资助人看重的条件,也是往往是被资助人得到资助的标准。资助人不愿资助那些成绩不好或品德不好的贫困女童,他们希望自己的资助能够带来社会效益。他们认为这样的女童值得资助。春蕾计划资助了切实需要帮助的贫困女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春蕾计划资助的女童家庭处于贫困状态。这些家庭中劳动力少,子女多,家庭负担沉重。受助女童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从整体情况来看,受助女童母亲的文化程度显著地低于其父亲的文化程度。而且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慢性疾病的女童在受助女童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都是造成受助生家庭贫困的可能原因。调查发现,受助女童家庭中,父亲不识字的比例明显高于母亲,有些母亲不识字。受助女童家庭中,父母亲中患有严重或慢性疾病的比例相当高。
3、妇联和学校的纽带作用。
在春蕾计划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妇联、学校教育部门起到了相当大的纽带作用,大部分受助女童是通过学校的老师和妇联与春蕾计划建立起联系的。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在春蕾计划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充当了连接待资助女童和春蕾计划组织实施者(各级妇联、儿基会)的桥梁。在受助女童获得资助的渠道方面,实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助女童是通过学校老师争取到资助的。这反映出在实际运作中,春蕾计划的实施者大多依靠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与学生联系,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在春蕾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主要成效。
1、春蕾计划的作用。
受助女童班主任老师认为,如果没有春蕾计划的资助,该女童必定无法继续上学。一些受助生家长认为:如果没有春蕾计划的资助,自己的孩子会立即失学;或只能断断续续的上学,随时会有失学的可能;认为孩子会继续顺利上学的家长几乎没有。可见,春蕾计划有效地缓解了受助女童在接受教育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2、春蕾计划的实际效果。
经过春蕾计划的资助,绝大多数受助女童能够完成当前的学业;春蕾计划在救助贫困女童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调查中发现,受资助女童得到的资助费用难以应付学习生活开销,多数获得资助的女童家庭仍然需要负担一定的生活费用。这项经济负担随着女童受教育阶段的提高而有明显增加,家长认为现有助学金额度还不足以完全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
四、改进措施
1、加大春蕾计划的宣传力度。
调查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受助生及其家长不知道春蕾计划,加强春蕾计划的宣传势在必行。在受助生与资助人的联系方面,受助生给资助人写信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的比例较低。不知道资助者是谁,是阻断二者联系的主要障碍。同时,调查还发现,与资助者联系紧密的受助女童更有可能得到资助者的进一步的捐赠和较多的关心。
2、受助女童与资助人要加强联系。
实地调查中发现,我区受助女童很少与资助人写信联系。个中原因主要是孩子不会写信、寄信不便或缺乏必要的督促。调查结果还显示,受助女童与资助者的联系越频繁,就越有可能得到资助者更深层次的帮助。邮寄问卷调查表明,受助过程中有许多女童虽然与资助者有过一次联系,但是这种礼节性的联系并不能够在受助女童和她们的资助者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从联系频率与额外资助关系中,可以发现,频繁联系在使得受助女童得到资助者额外捐物捐款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影响。从联系频率和深入交往的关系中,也可以发现同样的趋势,即与资助者频繁的联系能使得受助女童更加有可能与资助者建立起较深入的关系。
3、正确引导回报社会
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绝大多数女童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校学习期间,多数受助女童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都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