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肖军专访[模版]
上苍把生命赋予我们的时候,是不是忘了交代生活要公平地对待我们呢?
曾经见到他艰难行路的身影,曾经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曾经亲临他感人的演讲现场„„不管什么时候,他总是透露出一种自信与乐观。可是,当我了解了他的身世,我忍不住慨叹:生活,有时候太不公平了。
眼前的肖军开朗乐观、激情四溢,很难想像他有一个凄惨的童年。肖军八个月大时患了感冒,医生不负责任两针使他双腿瘫痪。肖军和他的家庭开始了悲惨的生活。为了治他的腿,肖军的父母带着他去了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的医院,家中的钱全部花光了,也借遍了亲朋好友,肖军的腿却没有丝毫的好转。就那样,肖军最后只得结束治疗。之后,很多人都劝肖军的父母将他放弃。找邻居借东西时,邻居会狠狠的说:一块肉我给狗吃,狗还会摇摇尾巴,东西给你们家有去无回!“虽然当时还小,但是我已能分辨是非,能感受到周围人不屑的眼光。有好几次,我独自,我独自爬到河边想一头栽进去,最后我母亲找到我,然后我们相拥而泣。”肖军哽咽着说。-在他爬行在地和靠着板凳走路的日子,除了身体上的病痛,他还要遭受别人的戏弄和嘲笑。小小年纪,他便要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甚至是欺凌辱骂。世态炎凉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人情冷暖让他过早地承受了生命之重。
高中以前的他生活在自卑自闭愤怒绝望的世界里,可是,他最终走了出来,从自卑自闭到自信乐观,再走向成功之路。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绚丽的彩虹,但是风雨过后一定有一束曙光带给人们希望。从一岁半爬到八岁半,肖军爬了七年。母爱给了他成人的动力。八岁半的时候,有一次,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他想要拿放在柜子上的一瓶水。他缓缓地爬到那里,站起来,坚持了3秒后摔倒在地。当时,母亲马上冲过去,鼓励他再试一次。就这样,在母爱的支撑下,他站了起来,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
当别人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快乐时,肖军却要承受大人都无法忍受的痛苦。也正是那些灾难和讥讽磨练了肖军坚强的意志,培养了他独立的人格。
因为担心肖军会一直自闭的走下去,肖军的母亲在一周内多次往返学校找到他高中的校长,说明情况并告诉校长:“我不想孩子成才,但我想他成人。”校长被打动了,说服前任学生会主席,肖军成为学生会主席,前任主席也非常支持他的工作。长那么大,连小组长都没当过的肖军害怕了,退却了。最终,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他勉强任职了,并成为所在班级班长,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他逐渐变得自信乐观。
母爱,给了他莫大的资助,不仅抚平了他身体上的伤痛,而且安慰了他受伤的心灵,让他一次次从人生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除了母爱,太多太多的人给了他太多的资助,这也使得他有了一直走下去的动力。进入大学,他连续两年获得了助学金。评助学金的时候,辅导员直接给了他一个名额。这让他感动了许久许久,或许,那几千块钱不算什么,也帮不了他太多,但是,老师的那份关心足以让他感动一生,而那种感动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让他前进。
虽然腿脚不便,但坚强的肖军从来没放弃过。“很多的时候拼命赶稿,写策划书,很累,不过我也收获了充实的快感。”肖军笑着说。他用努力与坚持证明了“别人能做到的我能做,别人不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自2009年10月开始,他树起了“自信感恩励志巡回演讲”的大旗,目前在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及浙江大学已成功举办了60场演讲。而后他又跻身“天翼之星”2009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今年年初,他又被评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成为我校首位获此称号的在校学子。
这一路走来,有太多他人所不知道的艰辛与不易。然而,有太多的人帮了他。他的朋友、同学,经管院的团委老师、辅导员老师,校团委的老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都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也就是因为他们的帮助,他才能走下去。
现在口才好,组织能力强而又身兼多职的肖军整天忙碌,但是他也留出一份宁静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来研究“成功学”。曾经有一段时间,肖军钟爱“成功学”书籍,理想也很大,甚至有了“只做肖军第一,不做陈安之第二”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有点轻狂。不过我会努力向那个方向靠近,我希望用我的人生经历来感化他人。在经管干院时,我们也成立了一个成功学小组,刚开始只有几个人,随着朋友的宣传,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大。就那样,很多志趣相投的人不谋而合。每次我们找草坡坐下来,不受任何约束的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的梦想是成为励志大师,有这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寻梦的路不会孤独。如果做不成励志大师,他想成为写现实生活的作家。从大一开始,他就在写一本记录他人生历程的估计有15万字的自传——《跳动的脉搏》,预计在毕业前发表。-
他就是原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青协副会长,口才协会会长,现为我校08级经管学院证券与期货专业的学生——肖军。
作为青协副会长,他带领志愿者到庙山,开展“走进庙山社区,志愿者先行”活动。利用节假日到庙山大少社区卫生,帮助“五保户”做家务。问及搬校区后活动是否继续,肖军严肃地说:“只要在青协一天,我们就会过去,而且我也向庙山书记承诺过。”同时,肖军还组织学生去同济医院慰问患绝症的孩子。他们还举行了“聚是一团火,爱燃在心间”的留恋签名会。08年11月15日,肖军通过交流与沟通,让“拓荒者”文学社与华科、航海学院的的文学社一起举办了联谊会。-
生活的暴风雨没能让他停下逐梦的脚步,因为有那么多人的帮助;频繁的打击也没能让他停止与命运的抗争,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一个点。偌大的舞台上,汇聚人们双眼的不是如花似月的容貌,而是对生活的那份执著和对梦想的热情。虽然上帝没有给肖军一个完整的身体,但是肖军用毅力与智慧,用坚强与勇敢谱写了他别样的人生。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蜕变后的肖军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祝肖军一路顺风,早日实现“励志大师“的梦想.你是最棒的!
生活,有时候看似不公平,但实际上,她是公平的。因为给我们挫折的时候,他也安排了很多人来帮我们。那么,我们为何不像肖军一样,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生活,把他人的帮助化作无穷的动力,勇敢地接受明天的一切呢?
第二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3-03-21 07:20 辽沈晚报
新闻到底:《我要带着生病的养父母上大学》
新闻闪回:3月3日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学,23岁的大二女孩王东雪作出决定,带生病的养父母到沈阳租住,边读书边尽孝、还债。
昨日下午,王东雪正式上报相关材料,参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辽宁中医药大药大学团委、沈阳团市委将联合举荐,让更多人了解东雪,并向她的孝心、担当学习。
昨日,辽沈晚报记者再次回访东雪一家。对东雪的生活而言,“自强”这个词可以说是最贴切的关键词。
下午2时许,辽宁福彩、辽沈晚报“爱的承诺”救助基金再度启动,为东雪家购置米面油。当这些物品送至楼下时,东雪没等大伙儿帮忙,一手一袋,拎起10公斤装的面粉,一点儿没显现女孩儿的柔弱;
下午2时20分许,东雪步行回学校上课。这段10余分钟的路程,她一天至少要走上两个来回,经常靠“小跑”抢时间;
晚6时许,东雪将“面试”新学期第一份家教,“是个好心的阿姨,让我帮孩子教数学,希望阿姨能满意。”东雪说,即便有好心人资助,自己也得靠双手创造价值,“家里未来的担子还很重,我要尽量靠自己扛起来。”
辽沈晚报记者 杨宝顶
记者新浪微博:杨宝顶,有新闻线索@我哦
作者:编辑: xiangran
第三篇:2012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荐材料
我推荐并支持 xxxx学院 的 曾xx 同学参加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协办的2012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赢取
据我了解,该同学自强事迹如下:
在人才济济的商院校园里,你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匆忙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的微笑,她就是xxxx学院外国语学院07级英语(师范)本科6班的学生曾xx。提及曾xx同学,浮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既干练勤奋又开朗大方的形象,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样一个乐观向上的女孩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永远展现给大家的都是阳光灿烂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自信,却没有注意到她这一路的成长轨迹。
她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又温馨的三口之家,父亲是一名矿区工人,母亲为随矿家属。从小学开始她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母亲打理小店生意,和母亲一起进货、理货、卖货,犹如一个小大人一样,很早就知道父母挣钱的不易及养育自己的辛苦。从初一到高三一直任班中团支部书记,积极做老师和同学的得力助手,并努力学习。进入高中远离父母、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开始了住宿生活。没有父母的照顾,三年完全独立的学习生活,并一直担任住宿学生自习班的班长。从高一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捡拾废旧塑料瓶和报纸等废品来贴补每月生活费,并逐渐在高三时带领寝室6名同学一起在校园进行废品回收,并成为班中唯一的入党积极分子。高中时的她已经懂得如何独立、自强的学习生活。
XX年她进入重师涉外商院,她深知自己进入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在新生们还在适应新环境对一切都还感到新鲜时,她已开始了社会实践。9月中旬开始在女生寝室楼销售衣柜锁,并在隔壁一所大学做手机卡的校园代理。十一长假来临,她没有选择出外游玩,而是在一家婚纱店做导购。由于她参加了校勤工助学中心外联部,负责给学校家庭困难的学生义务联系兼职岗位。同时大一一年她在报亭卖过杂志报纸、在超市做过饮料促销员、在家具公司做过传单发放员、在电器商场做过销售、在面包店卖过早点、在三星级宾馆做过服务生、在广场卖过福利彩票,同样在临近期末放假前期我也带领寝室同学一起在学校前门和后门自主经营火锅底料。这些工作减轻了她家里不少经济负担。她也不忘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校试讲课大赛中她是唯一外语学院进入决赛并获得了二等奖的学生;2012年“5.12汶川地震”后她组织班中同学在步行街为灾区人民募捐祈福;暑假来临时她为赚取学杂费自主创业,在家乡一所游泳场馆外进行了两个月的游泳用品自主经营销售。进入大二她成功当选为校勤工助学中心外联部部长,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班上第一批接受党校培训的同学。并连续四个学期获得校综合一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也许你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却有着常人想不到的经历,一个在内心深处不敢揭开的伤疤。
2012年7月中旬,20岁的她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难,一切来的太突然又必须要面对。她的父亲由于出车不慎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本以憔悴的母亲面对生活的压力及父亲车祸而导致精神失常住进了医院。母亲住院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和医药费,而眼看九月开学又需高额学费,她已决定在家照顾母亲不去上学,最终是亲戚朋友们的帮助让她得以返回校园继续读书。由于生活费没有来源,回到学校她更加拼命在外做兼职,一份不够就兼职两份,有时甚至为了省钱少吃一顿饭。学习上她也不敢放松,当伙伴们在外逛街的时候她在外打工兼职,当同学们出外游玩的时候她又在复习功课,期末的时她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苦难促使她成长,也是这次磨难让她从大二开始起实现了生活费的自理。
大二下学期开始她在校外一所英语培训学校兼职剑桥英语教师,她的课程生动活泼获得了家长的好评。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少儿英语风采大赛重庆赛区决赛,其学生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并获得了由团中央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协会颁发的“优秀指导奖”证书。校广播站做了一期人物专访报道此事及她的先进事迹。
2012年9月她成功当选为校勤工助学中心主席,本着“勤工育人、助学济困”的原则,她带领200多名部长及干事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帮助学校贫困学生减轻家庭负担,三年来已为近千名学生提供了兼职岗位。2012年12月26日,她有幸被选为校励志演讲团讲师之一,此演讲团为学校11名学生自发组织,主要负责到周边的初中、高中及职高学校对学生做义务的感恩励志演讲,激励大家努力学习,感恩生活。一年来她已走过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太和中学10余所高校。2012年5月她参加由重庆市团委主办的“超级见习生”比赛,和重庆高校的大学生同台竞技,经过网申、面试等环节,来到商圈渝报销售实战,冒雨在3小时内共销售出110份渝报,是所有参赛选手成绩最好的一位。《渝报》此次活动对她做了专访,她的事迹也连续三期被刊登到《渝报》活动页面中。
她经常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与学弟学妹们分享。2012年8月20日她作为优秀学子代表向来自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的各级领导及优秀大一新生进行事迹汇报交流,鼓励大一新生充实的过好大学四年。2012年10月她在外国语学院对大一新生500余人做经验分享交流。2012年12月16日她作为校优秀大学生代表在学校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与学校学弟学妹分享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经验,报告会结束前来要签名及联系方式的学生很多,在学生群体中间有较高的反响。
她有着竹一般的自强不息,就像她的名字中的“筱”字一样,她的意志如竹子般坚韧顽强,敢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挫折,有着勇往直前的毅力;她的品格如竹子般高洁洒脱,她的经历中充溢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洒脱气质;她的心境又如竹子般淡泊自然,不论处于何种遭遇都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从容镇静的笑对风雨。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曾xx同学向我们诠释了一种特有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的风貌。祝福她,也希望她可以成为2012“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附:个人大学期间所获奖项
1.XX新生军训“优秀学员”;
2.XX--2012校勤工助学中心优秀干事;
3.XX—2012第一学期校综合一等奖学金;
4.XX—2012第二学期校综合一等奖学金;
5.2012年4月 校第四届试讲课大赛暨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
6.2012年5月 校“勤工育人助学济困”征文大赛三等奖;
7.2012—2012校“争优创先”活动暨百佳大学生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学生干部”;
8.2012—2012校勤工助学中心外联部部长;
9.2012—2012校第五届班团干部培训班“优秀学员”;
10.2012-2012校“争先创优”活动中荣获“自强自立先进个人”;
第四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推荐
我推荐并支持 西南科技大学 的 XXX 同学为“中国大学生
自强之星”
我推荐并支持 西南科技大学 的 XXX 同学参加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协办的2010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赢取
据我了解该同学自强事迹如下:
该同学来自四川江油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在“5.12”特大地震中,该同学家里的房屋也被摧毁,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就在拆除被毁的房屋时,父亲被倒下的壁橱砸成了重伤,导致肋骨断裂,胸骨受损,胸腔积水。父亲通过抢救算是把性命保住了,然而家中的劳动力就这样被毁了。但是他乐观对待生活,积极面对一切困难!
进入大学以来,该同学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在各方面努力锻造自己。在思想方面,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而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在学习方面,在专业名列前茅。在生活中,关心同学,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班上的其他同学寝室走访。同时,也经常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工作中,积极为广大同学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的为着班级的发展努力着。不仅在自己班级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在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因为名字中有一个“X”字,所以大家也都亲切地称
呼他为“X长”。也担任学院分团委组织部部长和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在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活动中,都积极表现,成绩显著。该同学全面发展,在体育、文艺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学习和工作之余,积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在“5.12”地震期间,回到被划为重灾区的家乡江油,参加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实践调查活动,为家乡灾民的安置和灾后防疫工作尽了应有的力量,受到了当地村干部的高度评价。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做工,在江油的“欧顿咖啡”做过服务生,在汇星购物中心做过销售员,在工作期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展现了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在他的努力下,大学期间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一)综合类
1.2008-2009学年西南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2.2009-2010学年西南科技大学三好学生;
3.西南科技大学学风督察先进个人;
4.国家奖学金
5.四川省优秀毕业生
6.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励志人物
(二)学习类
1.西南科大第七届骨干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
2.学习成绩优秀奖(2次);
3.学习成绩进步奖;
4.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校“二等奖”;
5.保送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三)团干类
1.校“十佳班长”;
2.校“锐意青春奖”;
3.校“秋实奖”;
4.“个人特色(文体)奖”;
5.学生干部奖(3次)。
(四)文体类
1.“迎新杯”篮球赛冠军、首届“环资杯”篮球赛冠军;
2.校运会20*100第三名;
校运会10*100第五名;
3.西南科大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长”征文比赛“一等奖”;
4.“我的西南科大情缘“征文大赛二等奖;
5.“我心中的西南科技大学”征文比赛“三等奖”;
6.“大学生与征信“征文竞赛优秀奖;
7.文艺特长奖(2次);
8.体育特长奖;
9.庆国庆红歌会“二等奖”;
第三届手绘海报大赛先进组织个人。
(五)社会实践类
1.寒假社会实践“二等奖”、“先进个人”;
2.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2次)。
3.社会实践奖(2次)10.
第五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2014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申报材料
一、贫苦中茁壮成长,逆境中自立自强
我是李乐,来自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蚌埠医学院和辅导员、同学打成一片的临床医学二系2013年级总班长,是在舞台上通过不同角色给大家带去欢乐的蚌埠医学院梨园风戏曲社的副社长,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怀远县猴洞花鼓灯艺术团的成员,同时也是今年暑假被多家媒体报道的用行动传递温暖的蚌医大男孩。我199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世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八岁时家里添了一个妹妹,却依旧没有挽留父母离异的脚步。离异后,父母双方各奔东西,相互推卸责任,都想把孩子交给对方照顾,对我们不闻不问,于是照顾自己和年幼的妹妹、年迈的曾祖父、曾祖母的任务落在我这个八岁孩子的身上。洗衣做饭、刷锅洗碗、喂饭喂药……我就像一个大人一样承担起照顾自己和尚在哺乳期的妹妹和老人的任务。虽然日子艰苦,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就此自暴自弃。越是逆境,越是要奋发进取,越是逆境,越是要自立自强。没有鞋子穿,就用布自己裁剪自己一针一线做;没有衣服穿,就把大人的衣服改小一点给妹妹穿;没有饭吃,自己便一把柴火一把柴火的在土灶里烧……
高中了,我要离开家去几十里外的地方念高中,高中的我比以前更加刻苦。入学时我的成绩在班级排名不是很理想,但我不甘心在此,我认为即使是在90多人的实验班,也可以达到名列前矛,我努力努力还是努力。高一那年,我每天早晨五点多起来看书,晚上一直自习到夜里12点多,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冲入班级前十。随后直到高中毕业都保持在班级前三。但是,自己成绩提高了并不算成功,班级同学成绩都提高,那才是我想要的。高中三年,作为班长的我定下了很多让同学难以忍受的规矩:每天早上六点班级点名;每天放学延迟30分钟;吃饭时间只有30分钟……但正是这些所谓的不可理喻的规矩,促使全班高考时本科达线将近80人,全班仅90人,现在同学们对这些规矩已不再是简单的厌恶,更多的是满满的理解和感激。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顺利的读完了初中、高中,填报志愿时,我想到了家乡的医疗水平的落后,我发现农村需要乡村医生,回忆起自己这一路走来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我想:“我要当医生,我要当一名乡村医生,我要回报曾经帮助我的人,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完成这场爱的接力。”到了大学以后,我依旧保持高中的学习劲头,积极主动的不断学习各方面的医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用行动传递温暖,用青春传递时代正能量
1、关爱留守儿童 完成爱的接力
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留守儿童已经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多次积极组织并带领同学们前往蚌埠市多所中小学进行爱心支教活动,多次开展以励志人生、感恩父母为题材的系列演讲。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结合日常学习的东西,给孩子们讲解季节性常见病的防治,并对他们进行防火、防骗、防溺水、防火灾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讲座。通过播放视频和幻灯片,张贴一系列宣传海报,动画与讲解相结合,不仅使孩子们得到了收获,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用行动传递了温暖。
2、身体力行 践行中华孝道
我小时候曾经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作为一名铭记“修德、厚生”校训的医学生,关爱孤寡老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以来,我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什么是孝道。在家乡,我总是尽全力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隔三差五为老人们亲手缝制衣服和鞋子,利用自己省下的生活费给老人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在校期间,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青春正能量,我不仅自己经常看望老人,同时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同学们去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关心和温暖。
3.怀医者仁心 行医学之路
2014年暑假期间,在临床医学二系的高度重视和校团委的关心支持下,我们2013年级开展了一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带领30余名志愿者于7月初来到了怀远县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群众以及敬老院近百名老人开展测量血压、发放“暑期饮食健康小贴士”、爱心帮扶等爱心志愿活动。四天的朝夕相处,包括我在内的全体志愿者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赢得了当地领导的肯定与称赞。
4、十年一日 坚守职责
自我上学以来,一直担任班长这个职务。十三年间,协助老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好日常工作,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是尽全力的帮助同学们。到了大学之后,更是在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部门工作。我作为一名身兼数职的学生干部,组织策划了诸如拍摄蚌医版《小苹果》MV和《永恒的雷锋》微电影、曲韵流芳戏曲专场演出等各式各样在校园内外产生影响的特色活动。在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同时也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收获。5.继承传统文化 做新时代青年
我是安徽省怀远县猴洞花鼓灯艺术团和蚌埠医学院梨园风戏曲社的成员,从完全零基础到在戏曲中反串旦角,从自己学习传统艺术到带动更多的青年去传承并发扬,反串具有极高的难度,对演员的要求也特别高,但是凭借着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我克服了自身的种种困难,吊嗓子、练身段、压腿、走台步、练水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先后在蚌埠大剧院、蚌埠医学院、蚌医二附院、怀远县文化局、怀远县荆芡乡、怀远县包集镇等地方义务演出,丰富了当地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不仅自身积极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带动更多的青年加入到继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三、行动传递温暖 真诚感动青春
2014年暑假期间,怀远县荆芡乡敬老院敬老院食堂唯一的一名厨师因为母亲病重,请了两个月的事假,敬老院一时无法找到合适人选,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在得知此事后,我主动请缨,把厨师的空缺填补上去,两个月时间里,全权负责敬老院一百余名老人的三餐饮食。老人们起床的时间很早,早饭也必须提前准备,每天六点左右开饭,我每天早晨四点起来准备,早餐要蒸一锅馒头,烧一大锅稀饭,为每个老人准备两个水煮蛋。午餐相对比较丰盛:一荤、两素、一汤,值得一提的是这米饭,每次要用到25斤左右的大米,没有如此大的电饭锅,只能是在老式大铁锅里用柴火烧煮。晚餐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都是下一锅面条、米粥之类的。一天三餐做下来,最早也得晚上七点左右才能结束,除去自己吃饭休息时间,我差不多都在忙于三餐准备。
在敬老院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忙于准备一日三餐之外,我也为老人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都上了年纪,年纪最小的也有60多岁,身体健康情况普遍较差。每个周末,我都会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给老人们测量血压,做一些简单的体检,建立老人健康档案;在老人们生病吊水的时候,帮他们换水、拔针。当天气炎热老人们不便室外活动的时候,我会帮老人们剪头发,缝补衣服。当部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我会帮助老人端水、喂饭。我平时喜欢戏曲和表演,为了丰富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在闲暇时间我会给老人们表演花鼓灯、京剧和豫剧等戏曲节目。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我觉得却温暖了这里的每一位老人的心。
四、展时代学子风貌 传递青春正能量
蚌埠市电视台记者在了解到我长时间志愿帮扶敬老院近百名老人们的故事后,先后两次赶到敬老院对我进行了采访,并且在蚌埠电视台晚间《淮河晚报》栏目人物纪实板块中两次播出。该事迹随后被《中国文明网》、《搜狐新闻》、《新浪新闻》、《安徽教育网》、《安徽新闻网》、《安徽青年报》、《万家资讯》、《蚌埠日报——淮河晨刊》、《蚌埠网》、《珠城百姓事》、蚌埠电视台《淮河晚报》等十几家国家、省、市级媒体相继报道。
我是一个曾孤独的与生活抗争的人,曾委屈的依偎着自己的人,但我并不憎恨生活,也不抱怨曾经。在我困难的时候有很多人帮助了我,他们让我知道什么是爱,我也将继续帮助别人,继续这场爱的接力。“笃学精业以成仁术、修德厚生以成仁心”,作为蚌埠医学院的一名医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受到学校资助的特困生,我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 “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精神。我相信只有纯粹的温暖才能温暖人心,只有真诚的情感才能感动青春,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公益的行列中来,共同用行动传递青春正能量。
部分媒体报道网络截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