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四自”精神 高三一班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在女校培养女生“四自”精神的必要性
2011年是特殊的一年,在第一百零一个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校也即将迎来建校十五周年校庆。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寄宿制公立女子中学,我们一直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女性为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因性施教、优化个性”的办学理念,倡导和弘扬女性的“四自”精神。那么什么是“四自”精神?“四自”精神出自哪里? 我们该如何理解“四自”精神?弘扬四自精神有什么必要性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一一解读:
“四自”就是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它是全国妇联原主席陈慕华同志在1988年9月召开的中国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向全国妇女发出的号召。自尊:希望女性尊重自己的人格、国格,珍视并维护女性作为国家主人的尊严与价值,不要自轻自贱;自信:希望女性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信念,坚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不要妄自菲薄;自立:希望女性具有独立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与本领,能独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群,反对依附和盲目顺从;自强:激励女性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对国家、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四自”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尊是基石,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自立是关键所在,是自尊自信的必然体系,自强则是“四自”的核心。
进入新世纪,全国妇联将时代精神融入“四自”教育之中,丰富“四自”精神内涵。树立女性的自尊意识,增强女性的自信心,培养女性的自立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进一步倡导女性的自强品格,提高文化素质,强化创新意识,树立世界眼光,塑造新世纪新女性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功成才的崭新形象。
因此弘扬“四自”精神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第一,弘扬“四自”精神是塑造时代新女性形象的需要。在20世纪初,中国女性缠足幽闭,卑微嬴弱的形象,给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在“四自”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性一改卑微的奴隶形象,不仅通过形象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精神气质和美丽风采,也通过形象展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女性意识。比之以往,她们更加独立,更为自信,更加坚韧,也更加成功。显示出新时代女性特有的形象气质。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今天还是未来,“四自”精神都是我们塑造女性新形象的核心精神。
第二,弘扬“四自”精神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展开,使女性越来越懂得:女性要和男性做出同样的成就,必须付出两倍于男性的精力、三倍于男性的勇气和毅力!可以说,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历程,就是女性发扬“四自”精神的自强不息的过程。中国女性在发展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发展既需要物质性的资源保障,也需要重要的精神资源--一种能够鼓舞你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自尊自信、立足于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精神原动力,那就是“四自”精神。
第三,弘扬“四自”精神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未来的情势和可能做出的预测是有限的,身为21世纪的女性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将面临许许多多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有锐利的精神武器,那么有多少困难都是无所畏惧的。作新时代的女性,而最重要的准备就是要具有在世界性竞争面前永不言输的自尊和自信,树立起顽强奋斗的自立勇气和自强精神。
比起社会中那些自己摸索,在一次次痛苦失败后才能拥有“四自”精神的女性,我们就幸运的多了。因为华夏女中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四自”精神的途径。众所周知,我们以博学博爱为校训,而博学中就有一条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对华夏女中人来说,就是立志做“四有”新人,做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四自”新女性。我们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如军训,阳光女孩——校园礼仪大赛,成才女性讲座,华夏才女展示,班级文化建设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女生的“四自”精神。
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还有三个月我们就要离开中学校园,现在我们正在为自己的理想做着最后的拼搏奋斗。在此时此刻,我心中翻涌澎湃着对华夏女中无比的谢意与感激之情。感谢华夏女中这三年来对我们的培养,让我们深刻的明白“四自”精神的含义,让我们在走出中学校园后,能有比之同龄人更坚定的精神信念,为未来的道路减少荆棘,铺造笔直。
最后衷心的祝老师们和同学们节日快乐及预祝华夏女中十五周年校庆完美举办成功!
2011年3月7日
高三一班全体同学
第二篇:“弘扬宪法精神”国旗下讲话
“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何谓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同样,在学校中,我们也应该遵守校规,规范自身行为。从最基本的路队制、文明就餐做起。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也同样重要。校园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交通、食物、火灾、溺水、体育运动、嬉戏导致的意外事故等等。我们不但要有安全意识,更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自开学以来,我们学校的老师三申五令大家要注意校园安全问题。希望大家注意安全,远离意外伤害。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有安全意识,提高面对危险的逃生技能,在公共场所注意遵守秩序。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课间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玩耍嬉戏,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课间。在美术、音乐、微机等课堂上按老师要求操作,小心使用器材,不自带工具,发现有异常或突发情况及时报告老师。不要乱动教室电源插座和电器设备,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要注意与他人合作,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注意饮食安全,不购买街边小摊上的不洁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大的失足。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做起,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刻苦学习,做文明广中人。才能在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起,要从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始,共建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2016年11月28日
第三篇:“弘扬宪法精神”国旗下讲话
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七年级3班学生苏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何谓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一个国家只有形成体现法治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的法治体系,人民才能有尊严的生活,国家民族才能振兴。
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同样,在学校中,我们也应该遵守校规,规范自身行为。从最基本的路队制、文明就餐做起。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也同样重要。校园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交通、食物、火灾、溺水、体育运动、嬉戏导致的意外事故等等。我们不但要有安全意识,更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
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大的失足。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做起,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刻苦学习,做文明广中人。才能在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起,要从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始,共建和谐校园!
谢谢大家!
2016年11月28日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 弘扬长征精神
国旗下讲话 弘扬长征精神,做一个有志向的人(2016.10.31)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长征精神,做一个有志向的人”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为了保存和锻炼革命的基干力量,实现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在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中,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下,忍饥挨饿,长途跋涉,身着单薄衣衫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那么,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第一是共同的崇高的革命理想,漫漫长征之路,每一步都有流血牺牲,然而,凭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我们的党和伟大的红军战士们最终走向了最后的胜利。
第二、坚强的团队精神,红军有着钢铁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千军万马如一人,紧密的团结协作,发挥出了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力量。
第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红军战士以昂扬的斗志、坚韧的品质长期战斗,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不屈服,敢于亮出宝剑;饥寒交迫、艰难困苦不能动摇他们的志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伟大的长征精神,到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8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精神永存,它激励着我们团结一致,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再不会碰到80年前红军长征那样的困难,但长征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积淀,是当代的我们仍然需要学习的。它能够感召我们更加努力勤勉地学习,也能给予我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念。当我们的工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鼓起勇气迎难而上积极克服;当我们学习成绩下滑时,应该寻找原因改进不足迎头赶上;当我们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时,应该树立信心确定奋斗目标。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在新世纪,这些“长征精神”,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谢谢!
第五篇:“弘扬宪法精神”国旗下讲话
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弘扬宪法精神,共建和谐校园”!
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有了法律,社会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要遵守法律,遵守规则。
同样,在学校中,我们也应该遵守校规,规范自身行为。从最基本的路队制、文明就餐做起。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也同样重要。自开学以来,我们学校的老师三令五申要大家注意校园安全问题。希望大家注意安全,远离意外伤害。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有安全意识,提高面对危险的逃生技能,在公共场所注意遵守秩序。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课间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玩耍嬉戏,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课间。在美术、音乐、微机等课堂上按老师要求操作,小心使用器材,不自带工具,发现有异常或突发情况及时报告老师,不要乱动教室电源插座和电器设备。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要注意与他人合作,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注意饮食安全,不购买街边小摊上的不洁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同学们,不要忽视遵纪的作用,“以小见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会酿成将来大的失足。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做起,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刻苦学习,做文明学生。才能在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后,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起,要从文明的言行举止开始,共建和谐校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