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四)
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
(四)《小小太极迷田欣的学拳感悟》
资料来源:陈庆源太极拳网作者:元大都培训站-田欣
不知不觉的,我学拳已经一年了。
一开始总觉得会先练习压腿或扎马步这些基
本功,并且也做好了刚开始学拳会很辛苦的心理
准备;但学了之后就发现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学的都是一些基本动作,但每个动作中都蕴含了
它的实际意义,既要做的好看又要动作规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以前,常听人说学武术不能只练套路,套路都是花架子、不实用。而学了之后才发现,套路只不过是把原来应用到实战当中的动作放慢了。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领悟动作中的实际意义,但打了几遍下来,就会腿酸、胳膊酸、满身都是汗。就算现在还达不到能在实际中应用的水平,也可以强身健体了。另外,练习太极拳除了对四肢上的强健外、对身体内在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我发现练了一段时间后,从小就有的一些肠胃病,比如:肚子疼和胃疼都很少再犯了。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这是件很神奇的事,至少以前从没想过是用练拳这种方式治好病的。我想、这也就是太极拳那么博大精深、经久不衰、受众人追捧的原因吧/所以,现在理解套路也是有它的意义所在的。
练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潜移默化融入到了我的生活习惯中。记得又一次,在学校操场上做冬季体育锻炼时,有的同学不好好跑步,其中一个人绊了一下向我这边倒过来,虽然没碰到我,但我发现自己下意识的做了一个动作——如果他要是真的倒过来,这个动作既可以扶住他又可以不让自己摔倒。如果是以前,没准就不会反应这么快了。
对于太极拳理论也比以前理解的更加深入了。比如:“以退为进”这句话,一说好像意思都明白,但要真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以退为进”却还真解释不出来。而在推手中,我就形象的理解了这句话,别人进攻时我退、并不代表我不如别人、而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来反击。
总之,这一年下来,不管是认识的老师、朋友、还是学到的知识,都让我收获了很多。并且,我也
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一年里,自己的变化竟然这么
大。我想,有这么多好处的太极拳一定能促使我坚
持下来的。
学员:高中生——田欣
2011年10月
第二篇: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二)
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
(二)<< 我的太极缘 >>
资料来源:陈庆源太极拳网作者:拳友何升阳
记得第一次听说太极拳是在高中时候,有几个同学跟着一群老头、老太太练习,总感觉很滑稽,年轻人天天跟着一帮老头、老太太能弄出什么名堂?
后来参加工作了,不
知不觉已有十年有余,长期的伏案对着电脑的工作没有运动的工
作方式,身体是每况
愈下,本来从小体质
就不好,经常感冒发烧,况且30多岁的人了体质更是在走下坡路了,首先颈椎是生理曲度变直,还没有达到更严重的程度,但是症状已经开始显现了,头晕、恶心、四肢发麻等等;腹型肥胖;腰膝酸软等等。总是感觉整体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而不是吃些药,看看中医就能解决的。试想一下,一个人经常处于疾病的痛苦中,怎么能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呢?才30多岁啊,正是意气风发,事业、生活蒸蒸日上的年龄,可美好的未来到底怎样去实现呢?没有健康就
没有未来!
都说穷则思变,其实痛苦到一定程度也会逼着人去改变变。机缘巧合,2012年初的一个周末吃完早餐,饭后路过公园看到有几个年轻人在健身,远远的看到有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在做着什么动作,就好奇的走过去看了看,大冬天的我还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他却穿着一件薄运动衣,做着各种动作,满
头大汗,精气神非常好,腰
杆挺拔,这是都市工作白领
中很少见的那种自然的精神
气质而且动作很优美,不禁
从内心暗暗称奇。后来聊了
聊,他说在练的叫杨氏太极拳,他本人就是教练,正准备在我们这个小区附近办个训练班,我留了电话就走了。
回家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太极拳呢?以前从来没正式的了解和接触这个东西,一直认为是老人退休了没事干才练的,但这个小伙子的精神状态和气质明显的折服了我。我开始在网上查阅相关的太极拳的知识,终于有个初步的了解。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汇集了中医、道家、佛家、阴阳等哲
学思想的一种拳术。不但可以像其他运动一样健身,还能防身,而最
重要的是这种健身的运动是以调理、平衡人体阴阳为主,是全身各个部位顺乎自然的运动,是体弱者改善整体身体状况的最佳方式,同时查阅资料发现必须要有正规的老师专业的老师教授,因为很多人因为不懂要点盲目跟着视频、书本练习,造成膝盖的损伤,后果比较严重。再深入了解了太极拳起源及现在的发展状况,觉得陈氏太极是鼻祖,北京教授太极拳的学校有几个,但大多数都是在场馆中,以室内为主。这点跟太极拳取自然之精气,天地之精华,顺乎自然相违背,最后选的是陈庆源老师的学校,在鸟巢、元大都这种大自然的环境练拳。因为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每天只有下班时间能练,就先咨询鸟巢的晚
班然后到现场观摩,当时
就想这个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常立志不如立长志,最后
在回家慎重考虑了2天
后,于2012年2月27日
正式报名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学习,作为适合自己的终身健身方式。
学拳2月有余,感触很多,首先坚持着跟着教学进度学习就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大多数学拳的人都是成年人兼上班族,每天都要有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事务、各种人际关系要处理。但再难也要坚持,如果说把没有时间作为借口,那试问生病的时候有没有时间休息?恐怕就不由自己了,两权相害取其轻,还是尽可能的挤出时间坚持练习。
更重要的是我的身体的感觉有了明显的变化,颈椎病在坚持练拳一个月后就没有在犯过,因为太极拳的第一要领就是立身中正,保持这个比较放松、比较挺拔的身体姿势贯穿在行拳的始终,自然就是对颈椎过度低头弯曲病变最好的纠正。其次,就是体重有了减轻,每天坚持锻炼1个半小时,而且是全身各个部位的有氧运动,确实能达到高效的减肥效果。同事和家人也感觉我最近气色较好,每天上班神采奕奕,精神多了。睡觉也会比较沉,头脑清醒很多,脾气也变得不那么烦躁、易怒了。
我始终认为人与人的相识
是一种缘分,能够有幸结识
并认可太极拳更是一种幸
运,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相信这一健身方式坚持下去,以后无论人生境遇发生怎样的变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是可以跟随自己一生的。毕竟现在的都市太喧嚣了、太浮躁了,节奏太快了,大家压力都很大,太需要一种“慢运动”来自我调节,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安静的环境让自己的大脑彻底放松下来、安静下来、慢下来,让自己重新找到融入自然的感觉、找到真正的自我、让自己的身体也回归到自然的运行状态,我想顺乎自然才是健康的本质。
第三篇:陈庆源太极拳培训中心——学员心得篇(一)
陈庆源太极拳培训——学员心得篇
(一)《学太极拳两个月体会 》
资料来源:陈庆源太极拳网作者:拳友杨力伟女士
2010和2011年两年,由于事情多,责任大,头绪纷繁,我身心疲惫,饮食不安,频频失眠,当时就想自己的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但因为耽于尘劳,心不宁静,于是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点饮食调理,保健按摩,间或去散散步,打打坐,希望能够通过日常的自我调理将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今年年初单位统一体检时,我被发现有心血回流现象,去年两次莫名其妙突发而来的心绞痛于是找到了原因:果然是我的心“坏”了。医生说:这个程度的心血回流固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相对于我的年龄,显然是来得早了一些。还是要注意休息,不要疲劳,不要生气,调理养护得好,还是可逆的。
怎么调理养护,才能逆转?
一个朋友建议我:去学太极拳吧,动作可缓可急,可快可慢,可刚可柔。形意相随,劲由心发。心脏不好时,你就慢悠悠地打拳,权当散步跳舞;心脏恢复正常了,你要是愿意,再形神意结合,去追求你那“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意境去。
他说,他自己因为太追求事业的成功,做了拼命三郎,起居不定,饮食无节,去年体检被查出肝硬化、高血压。他报了陈老师的太极拳班,以其清华人的认真严谨态度,一课不落地学习了老架一路太极拳,再加上自己雷打不动地自我练习,经过四个月的学习和锻炼,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我接受了他的建议,报了陈老师的老架一路太极拳班。在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四月开始了学习太极拳。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我们的老架一路动作已经全部学完,如今自己在家,可以不间断地演练下来,说是太极拳柔和缓慢,认真地演练一遍下来,可也是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呢!
学习了两个月,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一定要跟着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来实地学习。
过去看人打太极拳时,觉得行云流水一般,起承转合,有绵绵不断的圆转源长之意,难免心生倾羡。因为时间不能灵活安排的缘故,就买了光盘自己来看,试图通过自学来掌握动作。实践证明,这个方法不好用。面授还是最好的,老师将一个动作分解了带大家一遍遍练习,手怎么画圆,脚怎么转动,手眼怎么配合,动作做到什么程度,狠的时候,还要求大家将动作定一定,以加固身体记忆。通过这样的学习,我终于知道了看似一气呵成的动作,是怎样由了一个个具体的到位姿势构成。动作做不到位,先不说行云流水的飘逸潇洒成了马马虎虎的胡乱比划,别人看着不成个样子;就是自己,也无法体会动作到位时身体的开阖舒缩缩带来的感受,真正完全地获得习练太极拳给身心带来的益处。
第二、一定要打好基础,多多练习。
太极拳看似有很多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最基本的动作就是那么几个:云手、单鞭、懒扎衣,掩手空拳,斜行,白鹅亮翅,闪通背,金刚捣碓,六封四闭,倒卷肱。这些动作做到位了,再加以变化,就可以完成一路中的大部分动作。但是这些基本动作练习起来是很枯燥的,如果不用心,不配合上腰胯的转动和腿脚的重心变换,就是左手右手正正反反、横横竖竖地画圆圈,上前一步也好,退后一步也罢,不配合上眼神心思,就更成为机械的比划,全然失去了太极拳心神合一的初衷。所以,把基础动作练扎实了,再来行拳,就相对容易多了。
还有一个个人体会就是,老师教了什么,回去就踏踏实实地练习什么,把老师课堂上教的动作练习到位,不用预习,只要复习。随着招数越教越多,要复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那些基本的动作更是反复出现,让我们渐渐体会怎么样可以把动作做到位,做纯熟。刚开始可能是
硬记,硬练,顾着手掌怎么翻,就忘了脚要拗一个角度,动作出现得多了,慢慢就体会到怎么拗步,怎么转身,怎么出掌,自己的身体就觉得自然舒展,协调配合,开始明白老师是怎么样做到行拳时如行云流水,却一招一式历历分明。“拳练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一定不要落课
大家选择自掏腰包,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太极拳,一定是有自己的理由。既然是自己的决定,就要做好相应的安排,承诺学习的时间,如果不是特别的情况,最好不要缺课,学习的时间就应该雷打不动。
班里有几个同学让我深有感触,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很好的,动作做得有模有样,可是缺了
一、两堂课后,总觉得差点什么。尽管缺课可以找同学或者老师去补,但是补课毕竟不如上课讲解得那么细致,练习得那么频繁,跟着课堂走尚且不能保证全部记住,何况事后补课,吸收的内容肯定是要打折扣了。
现在有点练太极拳上瘾了,早上练几遍,晚上睡觉前再打两遍。开车走路,都免不了要比划几下,觉得某个动作可以这样做,比较到位。有朋友说,最好每天躺在床上的时候,自己在脑海里把所有的动作过一遍,这样可以帮助早些实现心意动作的合一。虽然我还算有自知之
明,知道自己初练太极拳,离动作标准还差得很远,遑论心神意念动作合一;但是转念想想,试一试大概是无妨的吧?不知道老师以为如何?
第四篇: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五)——太极情缘
陈庆源太极拳——学员心得篇
(五)<< 太极情缘 >>
资料来源:陈庆源太极拳网作者:袁凤
心不静,则神不宁;神不宁,则气不顺。故而,心静则神宁,神宁则气顺,方可一气呵成,而并非看似在练拳,实在心不在焉,思绪飞扬,左顾右盼,精力分散,是练太极拳之大忌。
-----自由练拳有感而发凤 2013.03.0
2这周,自年后第一周自由复习基本功和老架一路及推手,不知道是所谓的假期综合征,还是上班没缓过劲来,事情太多,整体感觉练拳效果并不如年前那段时间练拳效果好,一来也许是时间的问题,这周练的相对来说,比较少,二来有可能是上述两个问题,但我想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第三个问题:自己心态出了问题,这个是核心问题,这周明显自我感觉,精力有点分神,注意力不够集中,也放松了相比之前对自己的练拳质量与次数的要求,忽略了对自己太极拳艺的认知和反省,导致这周练拳,状况频频出现,有时候连站都站不稳,转身双摆莲摆了那
么多次,居然还出现
最基础的初学问题,玉女穿梭教学版的动作练没了,不知从
什么时候起直接奔
到师兄姐们说的那
个要练几年的直接进行懒扎衣转腰动作,不知道是对还是错,掩手肱
拳出拳打弯了,眼随手转眼睛看地了,推手尖叫声还是止不住的大叫,护心拳打歪了,基本功缠丝劲手变僵了.......种种状况,频频出现,也是奇怪,就这么短短一周的时间,几乎都否掉了我之前所有的些许的一点点的小进步,现在看来不单单是没有进步了,甚至感觉是越来越退步了,而且有些动作招式我之前都没碰过,突然一下子似乎全都涌出来了,也似乎搅乱了我常规的练拳思路,让我措手不及,不知这是喜是悲。
接触陈氏(式)太极拳北京陈庆源太极拳培训中心,掐指算来已经有5个月整整零8天了,这种运动方
式,或者我更习惯也更喜欢称之为中华
武术,她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我的生
命里和血液里,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核心因素,更是我目前工作减压的绝佳妙方。之前也曾很简单的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太极拳,自己练好太极拳,学好太极拳,会打就行,但现在更多的是,太极拳绝对绝对不单单是一种运动形式,一种健身方式,一种传统的中华武术,而是一种对人生的逐渐认知、对社会的悲悯包容之心与自我的修身养性,是一种境界,付出就是收获,做到即是得到,这些是陈氏太极拳教给了我的小小感悟,是庆源太极的老师们(陈庆源老师、姬天飞老师、黄剑海老师、张雷老师及小辉奇斌小小老师)的武徳、品德、修为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拳术精深造诣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是庆源太极的师兄姐弟妹们(马宏伟师兄、马洪波师兄、冯志超师兄、王大咏师兄、王洪涛师兄、王慕涵师兄、柏云亮师兄、候建民师兄、李雪超师
兄、高明思师兄、费铭敏师姐、王倩
师姐、许诗萌师姐、杨志娟师姐、张
佳萍师姐、同期关明博、王映霞、夏
胜利、张氏小夫妇、师弟李彦青、陈
师兄、马师兄等等还有我一时想不上
名字的、认识我的和我认识的师兄姐
弟妹们)的刻苦勤奋好学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次又一次默默触动着我的内心最深处。感谢你们,感恩你们,一路走来,风雨相伴。
在拳场上,我沉默少语,不代表我没有想法,没有感觉,而是我知道今天的时间非常有限,过去了就没了,话我可以放在心里,但不练就等于你又少练了几遍;我止不住的大叫,不代表我狂妄、浮躁,而是因为我现在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更好的方法来接招、更好的方式来克服这种恐惧而又矛盾的心理。在拳场上,在这里,这是一片净土,没有人声的喧哗,没有商业的触觉,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微妙的职场,没有职务的划分,有的只是一门心思来习武的人,一心想健身的人,一心一意想学好太极拳的人,一心想提高自己太极拳术的人,交流的话题都是那么真实,那么质朴,那么自然,酝天地之灵气,藏日月之星辉,秉先天之悟性,勤加苦练,习得一身好功夫,这是我们所有爱好太极拳、想学好太极拳的太极拳迷们的终极梦想。
想习练好太极拳,无须人为主观的把它贴上标签:分为专业与业余。你如果认为你是很专业的,那么你就是很专业的,即便你现在还打的懵懵懂懂的,那么你也要朝着这个很专业的方向前进和努力,假
以时日,未来你的水平离专业也不会太遥远;
你如果认为你是业余的,那么你就是业余的,即便你现在相对而言打得还可以,那么你的水
平也许永远都是停留在这个业余水平上,进展
平平。因此,专业与业余与否,不单单是看你的外在形式,而更多的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全能
体现,自古就有奇闻奇景奇人都出自于民间。
所以,你可以不支持我的练拳时间,但也请别打消我练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是对外,练拳是对内,这就是生活,是否是统一,每个阶段都不一样,目前这并不重要。每天24小时,不可能一直都在工作,也不可能一直都在练拳,就看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做总会有方法,不想做总会找借口。
心动,不如积极主动去行动,去争取,去创造,去把握,机会永远都是留个有准备的人,也许你还不知道结果会是怎么样,这就是未来(如果你已经知道了结果,那何来未来之说?)。趁着年轻,趁着自己还不是50-60岁,即便错了,那,又怎样? 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坚守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忠诚于自己的最真最初最原始的梦想,哪怕走很多弯路,只要有终点,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总会有收获甚至你远远意向不到的收获。
太极人生,人生太极;情缘太极,太极情缘。
----此文小小心得执笔于北京2013.03.02 新年新课之际,谨献给庆源太极、献给自己、献给在乎我的人和我在乎的人袁 凤 2013.03.02 0:46
第五篇:陈氏太极拳心得
《陈氏太极拳图说》心得 原创 高启武 绘图 高君炜 《陈氏太极拳图说》(以下简称《图说》)是一代宗师陈仲甡(1809—1871年)之哲嗣陈鑫(1849—1929年)先生所著。先生之父“平生战功累累,啧啧人口,皆根于精太极拳也。及公卒,吊者数郡毕至,众议易名„英义‟。”(《图说、陈氏家乘》)《图说》是先生宗其家传,辛勤笔耕“自光绪戊申年至民国己未,十有二年其书始成”(《自序》)。先生“夙精拳术,又深学理”,“积数十年之心得”,“发前人所未发”,破历代“珍秘不以示人之传习”(《杜严序》),尽泄天机意欲使后学“由升堂以入室”(《自传》)。故今人得见陈拳理法全貌,先生可谓功德无量矣。陈鑫先生的这本《图说》虽名言拳,然书中道、释、儒、医无不涉猎,这在其它武术书籍中则不多见。尤以太极、《易》理阐释拳理、拳法并贯彻始终,实意为后学剖白太极拳理法之根本。本人学疏浅薄,虽多年喜《易》好拳,然至今亦仍是童蒙于《易》,门外于拳,读此书深感捉襟见肘,力所不逮。现不揣冒昧,将平时习易学练时一孔之见的心得进行整理,勉强成文以抛砖引玉,期望大家不吝斧正。
一、陈氏太极拳预备势和太极图象
先生称此势为“太极象”,并画
有太极象图。从字面看,“太”字有最、至及极端之意。极亦有顶点、尽头之意。《周易正义、系辞》云:“太极谓天地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太极图详解、朱子太极图说解》云:“圣人谓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养物之根也。”拳以此名,愚以为是取归根复命、人合天道之意。《周易、系辞》中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祖圣人以两仪之阴阳为基础类物取象,通变天、地、人三才之情状,钩深致远,以倡道之博大精深。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周子太极图说》亦云:“阴阳一太极也。”可见,太极与道名异而实一也,此皆可以《易》证之。先生《图说》通篇以太极、《易》理阐释拳理、拳法,中规中矩、恰得根本。太极拳亦确实是以老庄学说为基石,取实战博击技法于外,寓道家丹功于内,和合二者则太极、《易》理之阴阳动静、刚柔进退为拳理之准绳而用。从而,方能使拳之一技极尽太极之妙,亦更为世人究其理、探其本者所锺爱。
“太极理也”,“无声无臭”,“动而阳、静而阴”是“元气混而为一”(《朱子太极图说解》)。既是言太极中“阴阳只是一气,非有二物相对也”(同前),亦即太极者无极也。非有阴阳二物相聚而成,何来始生终灭之说。先生称此势“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胸腹之内”(《图说、太极象图》)。外形静而未动,然体内真气循行周身内外,其出则开盈、入则合虚,是为虽静犹动。说是动,然而毕竟是外形未动。以动实静虚论,则当谓此为虚。此虚恰是《庄子、刻意》篇论剑法中“示之以虚”之虚。故,此势只须“洗心涤虑、平心静气”(《图说、太极象图》),提顶、竖项、松胸、松胯、圆裆、合膝、两足实实在在踏于地上,以待丹田中“混而为一”的“元气”真机发动,或者说是待丹田中太极真意萌生,“如此而后可以学拳”。以上诸项要求可谓是太极拳入门之阶梯,内功之精髓,然却被诸多太极拳锻炼者所忽视,真令人不得不扼腕叹惜。“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同前)如是则太极拳预备势中如何应用太极、《易》理之理、法明矣。陈式太极拳预备式即已理明法备,唯终日能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者”(《图说、太极拳经论》),方可识得个中情趣,久之自可窥得门庭。
二、陈氏太极拳缠丝法
(一)陈氏太极拳缠丝法源于《易》理
先生在《图说、太极拳缠丝精论》中提纲提纲挚领地言道:“太极拳缠丝法
也”。紧接着,在《图说、缠丝精图》中又进一步解释曰:“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这两句话可谓言简意赅,已将陈式太极拳内功之秘剖露无疑。
说到缠丝,在陈氏太极拳盘架、推手和技击中,其所有运动非圆即弧,绝无直来直去。四肢和身体均同时在各自按照顺、逆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同时,四肢在丹田元气带动下亦一起在做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在各种上作圆弧式运动。在手臂运动为旋膀转碗、螺旋劲缠至指尖;在腿脚则为旋腰转胯、旋踝转膝、螺旋劲缠至足趾;在身法为顶提住尾闾用尾骨划前后、左右、上下及各种斜向之弧。从而形成不仅腿足、臂手自身旋转运动,而且在身躯旋转带动下,手足的在内劲的催动下亦以弧形轨迹做前后、左右、上下及各种斜向往复式圆运动.就如同卫星在自转时,亦在围绕有着自转运动之行星公转;同时,行星在自转时又在围绕恒星公转一样。这样演练和应用陈氏太极拳时,就在身上形成一系列立体螺旋运动,拳中称其为缠丝故陈氏太极拳又有“圈拳”之称。而这一系列立体螺旋运动,其毫发细微之动两足底各个部位皆须有对应感觉才是。陈氏太极拳这种种“圈”即拳中“以气运(依愚理解这里所说之“运”,是运动、催动之意。)身”之内功功法。在伏羲八卦方位太极图中我们能看到,圆图中分为黑白两大部分,若以黑为阴白为阳,则中间之圆即为无阴无阳无极和合之太极。在这一图上方,乾卦最外面左侧逐渐增加之黑色是阴初生之处,其历经兑、离、震三卦到坤卦,黑色之阴由初生之微,逐渐到坤卦黑色纯阴旺极之著;而此图坤卦下方白色空间即是黑阴旺极白阳初生之微,白色之阳由初生之微,历经艮、坎、巽三卦到乾卦,逐渐到白色纯阳旺极之著。同时,在此初生黑阴之里侧白色纯阳旺极之著,亦历经兑、离、震三卦到坤卦,由旺极之著逐渐到坤卦白色纯阳衰尽之微;同时在初生白阳之里侧黑色纯阴旺极之著,亦经历艮坎巽三卦到乾,由旺极之著逐渐到乾卦处黑色纯阴衰尽之微。
这样看阴阳皆是由外初始而生,逆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到其旺极之著;接着阴阳各自由此旺极之处继续逆时针旋转,则逐渐由外向内到一百八十度衰尽之微。当然,依次同样道理,亦可理解为阴阳皆是由内初始而生,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到其旺极之著;接着阴阳各自由此旺极之处继续顺时针旋转一百八十度,由外而内消减至各自衰尽之微。
在图中阴阳相反相对,阳尽之处阴生,阴隐之方阳现。纯阳乾卦旺极之处上有黑阴始生之微,下有黑阴衰尽之微;纯阴坤卦旺极之处下有白阳始生之微,上有白阳衰尽之微。在由乾卦起过中心至坤卦这一条直线上,同时具有阴阳初生之微、衰尽之微、旺极之著这六种变化。此则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互寓。即黑阴旺极方之始终均有一点阳微存在;白阳旺极方之始终亦均有一点阴微存在。真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可见阳非太极、阴亦非太极,太极非阳非阴,却又须亦阳亦阴、阴阳和合为一方可谓太极。故才有孔夫子“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周莲溪周子“阴阳一太极也”之说。正是因此,陈氏太极拳要求练此拳须内(阴)外(阳)相随、表(阳)里(阴)合一、快(阳)慢(阴)相间、刚(阳)柔(阴)相济,其所宗即是太极、《易》理中阴阳运用之法则。同时陈氏太极拳视练拳者整个身体相互关联为一个太极之圆,而四肢乃至手指、脚趾又处处皆是一个个太极之圆。请注意,此圆非身肢有形所及之圆,是指体内“中气”充盈,无凹凸、缺陷、断续,所用之意无过不及,则阴阳和合而成之太极圆,其即大道之形、亦即太极之体,“放之则弥六和,”(《图说、太极拳推原解》)可谓大则无其外;“卷之则退藏于密,”(同前)此又可谓小则无其内。体内中气“随意所之,意所向,”周流行六虚而无所不及,方可称之为圆。先生在《图说、附中气辨》云:“中气是气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即中庸所谓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先生文中所言之偏、过、刚皆阳也,倚、不及、柔则皆阴也。而陈氏太极拳所练之气非阴非阳,然却亦阴亦阳,实是阴阳对等、匹配和合,故称至当却好而谓之曰“中气”。正如三丰祖师所云:“守其清静自然是为勿忘。”(《道言浅近说》)“守”即为有、为阳,;“顺其清静自然为勿助。”(《同前》)“顺”即为无、为阴,二者缺一不可。丹功常讲,药物易知火候难传,愚以为就是指练功中阴阳所象之意气、动静、内外、虚实等等诸般功夫在修炼中掌握运用之法度。邵子邵康节在《子时歌》中称火候之妙是:“中间些子好光景,难得功夫入语言。”亦如同屈原《远游》中所说:“道可受兮,而不可传。”此传字是指用语言描述之意。陈氏太极拳缠丝内劲所练之“中气”,即是以太极之阴阳和合之理主宰于太极拳内劲儿锻炼。故,非此不得以太极功夫名之。先生恐后学不解而无法下手,便直白而云,是将“中气”“用螺丝劲缠于骨之外肌肤之间”(《图说、第二势揽扎衣》)。然,其意气运用必须意到气到、意气到而外形和合为一,先生称为:“不前不后由中而行,后则擘、前则合、皆不得中劲。”陈氏太极拳自然需要以体内元气质量足够强大为基础依托方可做功,而上面所说凹凸、缺陷、断续诸病皆因不得以太极、易理主宰体内元气所致,故而不能称为“中气”。陈氏太极拳缠丝法在演练和运用过程中,要求整个身肢外形在螺旋缠绕中,须用无过不及之意将真气贯注于其中,而非徒有外形拧来转去。否则,就不能称为缠丝内劲。陈氏太极拳缠丝劲是著于内而形微于外,内不动则外不发;形于外而源于内,外静而内亦动。《太极象图》文中所云“以待其动”,即此内动之中气。陈氏太极拳缠丝劲是以内气催动外形,外形合于内气,内(阴)外(阳)相合之功。故《图说、缠丝精图》方云:“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 至此再回头看,先生之所以说“太极拳缠丝法也”这句话。就是一个意思,练陈氏太极拳就须潜心于身内阴阳修炼,而非有意于肢体的拧转缠绕,并使之和合于太极、《易》理,方能应用于拳中。先生在《太极拳权谱》中更是告诫后学曰:“中气贯足,精神百倍”,并于其后注曰:“十年用功,十年养气”。而此句就是强调拳谚”拿住丹田练内功”之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