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进步性与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对立和统一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实行平均分配土地为核心,涉及有关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它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然而,《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平均主义。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而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过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一制度又有极大的局限性,背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其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的发
展方向,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但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这一主张没能得到实践。
再次,《资政新篇》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起《天朝田亩制度》是巨大的进步。二者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根本不可能同时推行,以往认为二者之间有着“脉络相承”、“相互补充”关系的观点,应该子以否定。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
建筑1001郑钰鋆 周詹妮
第二篇:天朝田亩制度与土地改革
中国近代史作业 批判性阅读与写作 《天朝田亩制度》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帝国主义的瓜分之后的清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有了不少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特点逐步显现。
在经济上,封建制度已严重的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严重破坏,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破产,造成了耕与织开始分离,标志着几千年来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旧保持着并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额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但是,中国资本主义虽有增长,但却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依然是软弱的,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在政治上,清王朝实行的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经腐朽不堪,令人窒息。官场及其黑暗,全国上下,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官横行,卖官粥爵,贿赂成风,“官以贿成,刑以钱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下,先是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本阶级联盟的专政。同时,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中国的政治主权和独立也不再完整,中国开始沦为了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
在军事上,清政府本来就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军器破烂,营务废弛军纪败坏。兵卒或“老弱滥充”,或“训练部勤”,或“约束不严”,甚至会出现骑兵没有马,水兵不习水,武器生了锈,战船多以“薄板旧钉”制成,“遇击即破”的腐败局面,加之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的无能昏庸,使士气更是一蹶不振。所以,此时的中国军事形势之严峻可谓不堪设想了。在文化上,清王朝为了维持封建统治,镇压汉族知识分子及其他反抗势力的排满、反满的思想情绪,清朝统治者一直延续着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用孔、孟、程、朱之道束缚其手脚,同时大兴“文字狱”,并用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进行利诱笼络,以钳制人们的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中国封建文化制度受到猛烈冲击,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国门。
在此历史条件下,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农民的土地和赋税问题。清朝政府统治二百年到道光之末,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离;地租之重,超乎前代;田赋浮收勒折,数倍于正额。土地兼并,历代皆然,这是封建地主的本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再加上天灾人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现象在那样的社会就成了司空见惯。凡此种种,使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广大贫苦人民迫切要求推翻清王朝反动政权,渴望实现“田产均耕”、“均田均赋”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小康之世。
洪秀全,作为一个乱世时期的读书人,他有着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但由于仕途不顺而一直屈居私塾任教。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震惊,令他痛心。而与此同时,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毒品鸦片的输入笔战前激增,无情的吮吸着中国人民的骨血,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7000万元的战费和巨额赔款,也加紧了对人民的搜刮。战后的10年,人民的负担比战前增加了一倍。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又造成了天灾与人祸,劳动人民的反抗声此起彼伏,农民的斗争运动此消彼长。在这个时候,在农民的一次次反抗斗争里,洪秀全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契机,也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
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下,形成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洪秀全的反清思想也开始成熟。1851年“拜上帝会”会众正式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了农民革命运动。而且,“太平天国”也在创建后不久得到了飞速发展。由于太平军治军严谨,纪律严明,深得人心,群众纷纷参加,太平军很快发展成为一支号称50万人的大军。1953年,太平军由武昌水陆并进,沿江东下,克九江,下安庆,取芜湖,占和州,一路滔滔,势如破竹。一举攻克南京城后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在这种形势下,《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在革命过程中的两个革命纲领之一应运而生。《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内容的纲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规定了土地与产品的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这个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田地按产量分为九等,分田按照人口,“杂以九等,好丑各半”。不论男女,凡年满16岁都可以分到以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目的是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为了保证这个理想社会的实现,太平天国把军事组织推广应用到政权组织,实现农兵合一的基层政权——守土乡官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每25家设一“两司马”,每家每年出一人当兵,战时杀敌,平时务农,军师以上设监军,总裁,称守土官。按照这个制度,每25家构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单位。在这个组织里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农民可养五只鸡,两口母猪,作为家庭副业。凡手工业生产统一在农闲时进行,使农业手工业紧密结合。“不得多用以钱”,“通天下皆一式”,老弱病残,无依无靠的人由国库供养。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一些提高妇女地位的政策。如“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这就规定了男女经济平等。还规定了“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就废除了封建的买卖婚姻制度。这些解放妇女的政策,是农民战争史上的创举。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政权才刚确立,他迫切需要通过一个好的纲领制度来集结更多的军队力量。这个时候《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无疑是一个壮举。《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反封建精神,鼓舞着千百万农民群众,为推翻封建的土地制度而斗争。太平军所到之处,出现了没收地主、官僚的财产,焚毁田契、债券,限制地主收租的斗争场面。而这对于迫切需要土地的中国农民而言也无异于溺水时的一根稻草,在生存的巨大压力面前也只能是倾尽一搏了。这就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壮大,同时也扩大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历史时期的农民革命,这个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地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具有挖掉封建制度的墙脚,刨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基的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式的平均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巨大的历史意义。为彻底摧毁地主所有制,消灭地主剥削,剔除农业生产中封建的荆棘,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这是旷古未有的大喜事,是农民伟大的节日,是他们盼望千年的“福音”,也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对《天朝田亩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的考查中,可以看到它是顺乎历史要求,合乎农民需要而提出的。它的平分土地的方案对封建地主所有制予以坚决地否定,因此,它将为中国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扫清道路,解除其束缚,并为其发育成长创造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创制者们为了避免贫富悬殊再重演,希望永远消灭“相陵相夺相斗相杀而沦胥以亡” 的剥削社会,创造出一个“各自相安享太平”的“人间天国”。但是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在产品分配上规定了平均主义的方案,这当然是错误的,同时也是空想的。事实上,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建议在安徽、江西等地“照旧交粮纳税”。这个建议,经洪秀全批准施行。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就有力的证明,这个制度至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难以实现的。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饱蘸着浓厚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带给它的落后色彩,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这个文件还规定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所以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其革命性,同时也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封建落后性和空想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制度的颁布,虽然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却也并没有改变其本质。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对《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领导纲领,我认为应该给予大度评价。撇开这个制度本身的不足之处,推远其本旨,它在于防止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复活,倒不是着眼于要避免资本主义的溃疡。因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今天未可苛求于百多年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就曾出现过欧文、圣西门和付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主张未尝不是既错误而又空想的。但在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它却是进步的、合理的,同时也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大众要求的。所以,“空想”未必“违背社会发展要求”,“错误”也不能与“反动”划等号。更何况说《天朝田亩制度》在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只是一种错误的形式和空想的外壳。其所包含的内核和实质,是彻底反封建,并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这种外壳之被冲破,比之打碎千年以来的封建锁链,其容易程度何啻千万倍。社会是发展的,所以人的思维才能不断完善,至少作为一个探索性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着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有,我们看问题不能偏执,要看到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才能更还好的客观评价,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