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

时间:2019-05-13 14:3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

第一篇: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

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

相信自己吧!这是那件事给我的启迪。

也许,在小学里戴上红领巾是一种光荣,不过,那种光荣似乎来得容易了些。在我第二目标中,“三好学生”是一座令我仰望的高峰。简单的欲望如要努力却并不简单。为了它我努力地奋斗,等待着,等待者,我等待着那令我向往的荣誉。

在一次次等待中,我坚信努力就会有收获,我要用分数证明一切!但我错了。因为,到了三年级学期末我得到了分数却没能赢得我所求的。那时我对“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些朦胧的认识……

后来,我关心同学,热爱同学,与同学打成一片。朦胧成了了解,但为了这个了解我付出了分数的代价,我再次失败,我振奋精神,尝试着迈向那座高峰,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当时已跨入四年级的教室。

我尝试着“民心”和“分数”齐头并进,但顾了“民心”,却又顾不上“分数”,后来总结出经验“民心”和“分数”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有能力并且我也相信我能成功。我告诫自己:这次已经不能再失败,快期末了。

在我心里,等待是漫长的,可是再漫长也会来到,或许两次的失败,让我不能再承受失败的打击,晴朗的天气心情除了期待仍是期待。那次一上课便是期末评比残酷的现实,或许选择别人是一种煎熬,我无从下笔,怕我成为葬送我所有的努力,成就别人的“关键人物”。

选谁?注定不会入选的差生?那有悖良心。最终我选择了良心,但每一笔都不从容。

唱票,是走向透明化的关键时刻,或许是……我不敢想象!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和很多人的票数胶粘着一样,怎么也没拉开距离。终于,我有了二十多张票,位于全班第九,差那一点,就一点!我就会与这次胜利失之交臂!好险啊!这次我终于获得了“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捧着那张梦寐以求的奖状,真想振臂高喊:我成功了!

那次的成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在小学路上更加努力,接下来一次次的评选,我成了胜利的常客,这让我学会了坦然。

现在回想,当初对名誉那么渴求又有什么用?但我从这失败、失败,再到成功中也觉得有所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了努力奋斗,懂得了失败的好处,懂得了解决事情要用方法,懂得了平时努力与否常会决定成败。还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还有……

现在回忆起这件事的全过程,我感到欣慰,我懂得了很多,这件事激励着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去面对一切!因为我知道:我能,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是我的生日,一大早,吃过早饭后,我来到表哥家,叫上表哥一起去书店,买了几本书。

吃过午饭看了一会电视,然后出去找同学玩了一会。

到了晚上,开始了今天的主题,许多朋友都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正当我们吃的高兴的时候,几个服务员手捧着鲜花,唱着生日歌,我很感动,这是我收到的最美丽的鲜花。

今天晚上过的很愉快,不仅有来自朋友和亲人的祝福,还有许多来自素不相识的人的祝福,我心里充满了感动,暖暖的。

通过这次生日,我感到自己又长了一岁,不再是以前的我了,我长大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让爸爸妈妈生气了,应该懂的珍惜右情,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知道去关心父母,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孝敬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应该体谅他们,不要让他们再为我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操心了。

今天这次生日,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生日了,不仅有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也是我对自己一次成长的总结。

令我回味的一件事

作者:初一年级 董存唏

第二篇:初中生作文写事20讲

初中生作文写事20讲

第1讲:重视六要素

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记叙文写作的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回答就是,努力把事情写完整。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一篇写事的记叙文,必须包括六个要素: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事情有关的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如果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就必须详细的交代,否则可写得简略。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就莫顿#8226亨利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来看,这篇文章记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的六要素是显而易见的。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费城。人物:“我”,和“我”一起的五个孩子;“我”的父亲。事件的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腻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便一起去爬悬崖。经过: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崖顶,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了,“我”鼓起勇气也跟着爬,却在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上蹲下来,吓得不敢动弹;“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引来了“我”的父亲,他一边安慰“我”,一边指导“我”怎么样爬下去,“我”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地探索着往下走。结果:一步步的成功使“我”信心大增,终于从悬崖上下来了,且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此例可鉴: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当然,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也不应该呆板,不妨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指的是晚上,等等。第2讲:明确一主旨

写事记叙文有一事一文的,也有几事一文的。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写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一篇文章记叙一件事,情节比较单一,范围较小,一般地说,它的基本要求是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中的人物,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重点是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写一件事自不必多说了,写几件事的情况尤其应该注意两点:①要把握好中心的确定和材料的选取。所写几件事表达的题旨必须集中,这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应该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不能几件事写几个中心,使文章显得松散;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几件事来写,把事情的过程写完整写具体,努力表现出事件的思想意义来。与中心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坚决舍弃。②在写法上,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所写几件事,内容典型、情节生动的一二件详写,或一件详写一件较详写,其余则略写甚至一笔带过。不必件件详写,以免文章冗长,内容重复,也显不出中心。

胡适在《我的母亲》里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共同来表现母亲的高贵品性。

《生命,生命》一文选取了三个事例,其蕴含各有侧重,对人生的思考亦然。写小飞蛾 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而极力挣扎,可见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小小的昆虫尚且自我珍视,人当然更不用说了。瓜苗一例,从生命诞生的角度说生命力之强大。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但终于还是长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颂歌。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作者逐步深入地思考了三点:一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二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以及生老病死;三是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综观全篇,作者呼唤“生命,生命”,就是要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更有光彩。改版以前的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等,也是几件事集中表达一个中心的典型文例。它们均以事件为写作对象,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没有中心人物,写人叙事都是为了表现主要事件的思想意义。第3讲:重点要突出

写事记叙文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能只停留在泛泛地一般叙述。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突出重点,对于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运用多种手法,不断加以重复,反复进行交代。这篇童话中,凡属重要的情节和细节,诸如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骗子的阴谋诡计,他们吹嘘自己所织出的衣料的“特性”,他们在织布机上的“空忙”情况,大臣、官员和皇帝察看织布情况时的心理动态,皇帝穿“新衣”上街游行和被老百姓识破的过程,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复地加以叙述和描绘。这种成年人可能会感到“啰嗦”的描述方式却正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他们觉得是在娓娓而谈,清楚明白,引人入胜。

郭超人的《登上地球之巅》一文中,选择了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只有围绕文章中心安排好重点内容的详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这就俨然雕塑作品,应该把最需要表现的东西充分展示给人看。让我们从下面这个故事里得到一点启示吧——

一个深夜,艺术家罗丹终于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满意之至,连夜叫醒了自己的学生来欣赏。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所以,巴黎艺术馆陈列的巴尔扎克雕像是没有手的。

罗丹的作品要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精神和气质,当那双手(次要部分)的完美只是人们忽略作品的主要内容时,罗丹只好毅然决然,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第4讲:条理要清晰

写事,务必安排好行文的顺序。也就是通常所说,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以王鼎钧《那树》为例,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仅述大树有益于人类的情况和被人类所伐倒的情况,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写,深具意蕴;按时间叙述,越久远者越简略,越近期则越详细;将大树的具体形象描写放置前文,先给人一个鲜明、整体的印象;中间穿插传说,丰富了内容,增添了趣味性;写大树的早、近期和现时的分段,都有较明显的语言标志,即第二部分开头有一“但是”,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近期的大树,第三部分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某一具体事件将要讲述,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文末以叙述结尾,“平淡”中隐隐透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端午的鸭蛋》一文,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思路尤为清晰。文章由描述家乡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入手,突出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由此引出高邮鸭蛋,接着详细介绍了高邮鸭蛋的名气、色、香、味、吃法、传统等,然后写童年端午节的一个特别游戏风俗——挂“鸭蛋络子”,最后写用鸭蛋装萤火虫的游戏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处处使人品味到日常生活中的动人底蕴。《再塑生命》一文,所选的材料是从“我”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大自然,认识“爱”。材料具有内在的联系,表现“我”的认识水平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我”学习中每一次进步就是文章的一个阶段,尤其是作者写莎莉文的教学过程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的相结合,如:“我”学会了拼字,感到很自豪;那一天“我”学会了很多新词,“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来临;“我”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我”热切地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这些叙事,条理都很清晰。

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第5讲:材料宜独特

写事记叙文重事,事情要能够吸引人,要是典型事例。事例从那里获取呢?这就要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了。总会有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这话也不全对!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尽管我们的生活圈子小,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相信还是会有独特的材料让我们挑选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斑羚飞渡》的选材就很能给点拨我们。文中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以一队老年斑羚的从容赴死为年轻一代架起生命的桥梁,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说这个材料独特,是因为作者凭人之常情揣摩老斑羚的行为,特意描写了面对死亡的老年斑羚的从容表现:“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这在人类社会是难以想像的事情。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一些著名作家,不仅用如椽巨笔描绘社会,反映人生,有时也一改须眉男子之风,以细针密线绣出钟灵毓秀的短章小品。冯骥才的《珍珠鸟》大抵属于这类灵秀之作。它着意描摹了生活,细腻描写出人鸟相亲的浓郁诗意,同时附丽了深刻的哲理,使这篇生动隽永的散文蕴含了很强的寓意。我们品味这个材料的独特之处,即不仅显示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间,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谛,以上两例,都是从关乎人与自然的素材之中拈来。其他领域也是同样可以捕捉到独特材料的,只要我们的同学不是熟视无睹,这样的材料就肯定不可能从眼皮底下悄悄溜掉。

值得提醒的是,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烂”写“主动让座”、“拾金不昧”、“为人补课”“送迷路的小孩回家”什么的,不管此事自己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第6讲:角度宜新颖

写事记叙文都得表现所叙事件的思想意义,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寝室而已;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亲邻而已。所以在作文时,叙述的事情往往是很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有没有新鲜的东西呢?应该说是有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令人耳目一新。以《散步》为例吧,据作者莫怀戚回忆,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取用材料时,作者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作为第二个契机形成的思想之载体:①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乃至细节,即便来点想像加工也有了依托;②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于是设计了“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③“导演”是情节化的,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寓理于事,可读性强。由是,作者便得以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淡化伦理,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而强化“生命”,“生命”之说既本质,又能参照出人性与动物性的差异──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引用这个例子,意在告诫我们同学,一定要打开思路,扩大视野。我们的思路不能太狭窄,我们的发现不能只是注意到人事的一般现象,否则我们作文的材料永远老旧小气。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凡人小事,也看到那些凡人小事蕴含的东西,作文的角度一定会新颖亮色。第7讲:小事见深意

好的写事记叙文,总是善于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仅仅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能够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风筝》一文,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一心想补过,然而事隔久远,小兄弟已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只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可贵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风筝》所写的事情可谓小矣,但一朝从儿童教育角度去理解,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多角度理解的话,其深意竟如此之多。

要么,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小事也立见深意。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同是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故乡》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展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在揭示事情所蕴含意义时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的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也只有这样,才可能见微知著。第8讲:凡事可感悟

记叙文写事,要写出生活的感悟,写出美好的人性,使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色”。例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固然要写铺陈事实,但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事件的场面,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它的实质„„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我们就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而这份经验,无疑是作者亲历那件事情之后的深刻感悟。

那件事情也姑且算是一次历险吧。“我”爬到了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吓得要死。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父亲,看到了“我”在悬崖石架上的这种状况,明知一不小心就会摔死,可他并不上去救护,而是让“我”自己下来。父亲只给予指导、鼓励,教“我”怎样下来,让“我”经受一次历练。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

作者从这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感悟对于写作之重要,由这篇文章便可窥一二:虽是凡事之叙,立意却很高,颇富教益。

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平时就得注意:①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思想起点不一样,在对原有内容大力充实的基础上,注入对事物的新认识,使作文上升为全新扛鼎。②不断提高思辨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生活,尽可能地写正面的、美好的内容。即使写如过去讳言的失业下岗、贫富悬殊等现象,只要我们全面认识,同样可以赋予积极的意义。③不断进行思维训练,逐步克服“无事可写,无物可写”的毛病。写作中思维训练最方便的办法是自己对自己设问,细细思索出一些内容。经常这样积极地思考,我们就不用愁“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不用愁“形象干瘪”了。要始终记得,写出感悟,就是从事中写出了人生哲理和独到见解来。第9讲:过渡需自然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同样需要相互照应,同样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写事记叙文也是由一层一层的意思,一段一段的内容编织、缀连起来的。由这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转换,由这段内容向另一段内容发展,这中间往往需要“过渡”。这就好像过河由此岸渡往彼岸一样,这中间离不开舟楫和桥梁。“过渡”得好,文章就脉络贯通,气韵流动,严丝合缝,浑然天成,没有散乱隔断之病;“过渡”得不好,文章就显得割截断裂,气血不畅,思路跳宕,使人难以卒读。

一般说,记叙文的下面几种情况间需要过渡:

①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饶多意趣的散文,当作者叙写到“我”由百草园这个自由的“乐园”转到以“严厉”著称的三味书屋去就读之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有了这个过渡段,就把上文所述的百草园的活动同下文将述的在“三味书屋”的活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很好地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比鲜明而又和谐严谨地缀连成了一篇完美的作品。②记叙的时间或地点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藤野先生》在述说了“东京”留学生界的乌烟瘴气景象后,作者写道: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于是,文章自然而然地由“东京”写到了“仙台”,一点也不见段落裁缝的痕迹,真可谓转接轻妙。③叙述转接议论等表达方式时需要过渡。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开头是几段议论,接下去要叙写事实了,作者写了一句: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这是由议论而叙述的过渡,作为过渡领起下文。记写了三个典型事例,准备以议论、抒发来收束全篇时,又用了一个过渡段:

朋友们,用不着繁琐的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这是由叙述而议论的过渡,使行文自然衔接。④由倒叙转入顺叙或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故乡》里,由于“母亲”的提及,插叙了“我”少年时与闰土的一段交往和情谊,及至插叙完毕,叙写又回到“现在”时,作者写道:

现在我的母亲提及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

“这好极!他——怎样?„„”

接下去是“母亲”的答话,文章又回到了原有的脉络上来,线索清楚,文气贯通。

第10讲:照应需扣题

照应,指的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即前面的内容,在后面加以补充发挥;后面要写到的内容,前面预作交代(这种交代,也称之为“伏笔”,是为照应下文而预先伏下的一笔),前后文相互印证、补充,文章的脉络串通,使读者易于把握,得到完整深刻的印象。否则,文章会显得支离破碎,前言不接后语,各部分互不相关,使读者难于透彻理解其内容。这正像演剧时的道具一样,如果第一幕的墙壁上挂着一柄腰刀的话,那么,到最后一幕这柄腰刀就理应出鞘,要不然,那它纯粹就是一个多余的道具,一开始就不应该挂上去。

叙事中的照应有四种情况:①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②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③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④反复照应。即前后照应中反复出现同一个词句或段落,以强化照应的效果。归结这四种照应不可忽视的一个共性,就是都得紧扣文题(主旨)。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文章题目,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与“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相映,文章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全文充满情味而又严谨周密。

曹文轩小说《孤独之旅》尾部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个非常巧妙的细节描写,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中“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同时再现了杜小康的坚强、成长与收获。那带血的父亲的脚印,那带血的群鸭的羽毛,栩栩如生,余味无穷,让读者浮想联翩。《皇帝的新装》中,骗子行骗,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由于作品反复表现这个意思,使得这种奇怪的特性成为了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伏而不露,明断暗续,委蛇九折,勾前联后,这才是好的照应,俨然现代建筑中的水泥柱一般,外面是水泥,内里是钢筋——“照应”正是使文章勾联紧密的钢筋铁骨。第11讲:“我”叙更真切

写事记叙文也同样大量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事情。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鲁滨孙漂流记》就是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作者写鲁滨孙的遭遇用第一人称来写,通篇都是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自己已经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是鲁滨孙在孤岛上生活的惟一目击证人。用第一人称叙述,足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我”(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我”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我”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人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我”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丰子恺在《竹影》里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我”浓厚的生活情趣。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和弟弟以及小伙伴华明在月夜里相聚,弟弟发现了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细看月亮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这是什么道理?”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而孩子们却会追根究底的。“大家蹲在地上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孩子们对世界如此好奇,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似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吸引他们。正因为“我”在其中,文章更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写得真实恰当。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第12讲:“他”叙更灵活

第三人称叙事是比较常见的。作者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情的过程。这种叙述常用的代词是他、她、他们、她们等。第三人称叙述能够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生活,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灵活自由。

童话《丑小鸭》一文,作者在丑小鸭这一形象中融入了深切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可以说是他本人生活经历的艺术写照。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遭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生活体验,丑小鸭的形象才塑造得生动感人;正是借助于第三人称叙写,丑小鸭的形象才表现得客观实在,感人至深。

孙犁的《芦花荡》讲述了“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靠的就是第三人称得以畅达铺叙。“老头子”的外貌,以及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应该由第三者来点出其神韵,以展现其精神世界。尤其是复仇那一节,老人手无寸铁,只身一人,竟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股掌之间,能把十几个真枪实弹的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置他们于死地,这份传奇是令人回味的,如果不是“他”言,就未免自吹自擂之嫌了。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记叙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为不让苏联红军战士牺牲后暴尸战场,冒着炮火的危险,将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战士的尸体安葬,并在坟头上点燃珍藏了45年之久的结婚花烛的感人故事,用的自然也是第三人称叙事。纵观全文,老妇人一句话也没说,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一个一个动作具体再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气声都听得见,加之典型环境所渲染的紧张、窒息气氛的烘托,一位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南斯拉夫母亲形象便屹立在我们面前。而这般崇高的形象肯定不是“我”能够说出来的。

如果定要说第三人称叙事有点什么缺憾的话,应该就是它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倘要弥补这个不足,叙述者不妨利用人物的对话或独白,即通过人物的口,讲种种经历和感受,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第13讲:顺叙随事态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或者说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皇帝的新装》十分注意叙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叙事方式,是儿童们最易接受的顺叙法,落笔就写主要人物,介绍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然后引出骗子,接着写织布,做衣,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衣”参加游行大典,在人们面前出尽洋相。故事顺序展开,一环紧扣一环,逐步引向高潮,最后简短作结,且又留有想像余地。这样的写法,既能适应少年儿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

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心声》,主要情节其实就是四个场景,也是按时间顺序联系在一起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遭到老师的拒绝。李京京心里不服气,他不仅自己努力练习(在小树林里独自朗读《万卡》),而且还去纠正被安排朗读的同学预演中的错误。最后公开课时别人怯场,给了李京京一个机会,他终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万卡》,借此发泄了心中积郁的块垒。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更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顺叙并非记流水帐,不能事无巨细,涓滴不漏,不加选择,必须注意材料的取舍。要不然的话,就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使人读了索然无味。第14讲:倒叙凸结局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文章的前面先进行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并按事件的发展顺叙叙述完成。换言之,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运用倒叙可以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①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背影》的第一段,篇首点题,点明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使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从全文来看,选取的材料均归汇于“背影”这一焦点上。背影,刻画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浓缩了父子之间难以言喻的感情,是慈父爱子的象征。这里与文题照应,突出中心的效果不言而喻。②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我们小学接触过的《少年闰土》,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中节选下来的,就节选的这部分而言,采用的也是倒叙手法。作者把少年闰土给他讲的最精彩的故事“看瓜刺猹”(原作的第12自然段)先放在作品的开头,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少年闰土有一个清新的印象,然后再回头交待怎样和闰土见面,闰土怎样给“我”讲无穷无尽的稀罕事,怎样和闰土告别,从而增强自己对闰土的敬佩与怀念之情,这在整个《故乡》中更具有活化结构的作用。

③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例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一文,开篇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引发读者了解的兴趣。接下来才介绍与“我的第一本书”有关的事情,这么绕了一下,便迅即扣住了我们的心弦。

使用倒叙这种叙事方式,务必从内容的表达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倒叙如果变成了一种公式,也就没有意义了。第15讲:插叙忌裂痕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换个说法,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或者说是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羚羊木雕》写作上可以研究一个问题: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作者是怎么布局的?我们来看: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是上星期的事。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逼“我”要回羚羊,是今天的事。作者劈头就从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节就紧凑了。可见,顺叙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时可以用插叙使场面集中起来。《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当然,作者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这里有现实,有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其中很多回忆又与爸爸的话语有直接联系,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第16讲:线索拧神意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

写事要有线索,只有把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用一根主线串连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算是一篇成功的文章。

以人为线索叙事,要注意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人物性格的统一,还要注意人物年龄特征、外貌、动作、地方和民族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统一。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以物为线索,即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或在情节发展中突出它的形象,使读者看到这个事物就可以明白事情的发展状态。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就是突出记叙主要事件,清楚交代次要事件,主次搭配合理,叙述井然有序。这种写法,事件再复杂,也可繁而不乱。如,《智取生辰纲》中,杨志和晁盖等人一直在斗智斗勇。对某一件事,开始的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后来“我”又怎么看待的,结果又是怎样认为的。“我”思想感情上的这种变化,也可以成为文章的线索。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思想发展的过程要分明,思想变化的各个阶段连贯要自然,对照要清楚。鲁迅的《藤野先生》和《社戏》都有这样一条思想感情变化的暗线。

《社戏》所叙述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写“我”的三次看戏。开篇用近三分之一篇幅写“我”在北京的两次看京戏,后用三分之二强的篇幅写“我”小时候在故乡去赵庄看的一场社戏。三场戏都枯燥,都没看到什么,“我”三次都中途告退,但“我”的心情意绪却截然不同。“我”从鲁镇来到平桥村,不但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可和小伙伴们一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平桥村之于鲁镇,正如百草园之于三味书屋,前者才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中可见保守的书塾教育与儿童天性的冲突。正是在乘船去看社戏的途中,“我”寻到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山水之美,直是倍感自然亲切。那次所看的社戏,其实也并不见得怎么好,那铁头老生没表演绝活,小旦唱得听不懂,很老的小生让人乏味,后来又怕老旦出场唱起来没完没了„„而那次社戏之所以总让“我”觉得好,不是那社戏本身,而是在此前后的人和事。与其说那次社戏值得回味,毋宁说儿时岁月值得珍惜,故乡之梦值得永远追寻。《社戏》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追寻自然之心。第17讲:目击映真实

直接叙述现场目击的状况,是最能够真是反映事物状貌的一种描写方法。采用现场目击法描写事件,首要、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在于明确告知观察的地点等,给人真实感。要注意在叙述过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亲眼见到的,哪些是猜想的。这样,文章才更具有科学性。

由于现场目击是以作者的观察视点作为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描写时不强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选择描写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

西蒙诺夫的《蜡烛中,写到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牺牲了的苏联红军战士这件事情时,叙述了俨然现场目击的一个礼仪:“老妇人跪倒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就这样,一个一个动作历历在目,描写得非常感人。

在叙述目击对象的情况中,一定要保持作品的直观性、客观性与实录性,描述事物一定要直截了当,明白无误,时空概念要十分准确与具体。

《台阶》中有这么一个镜头:“那时候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才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里,“鸡叫三遍”不一定只是耳闻,“黄昏贴近家门”则无疑是目击的把握,“疲倦地坐”直击父亲劳累的样子,看看“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高度,就足见父亲为建造新房所付出的艰辛。此番目击的叙写,自然反映造屋之事曾使父亲的努力何等不懈。目击,是相对于想像的务实之举,务求加强多角度的观察,也就是在观察同一物象的过程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从而对所观察的具体事物有一个全面了解。

散文《珍珠鸟》以雏儿降生为限,把全文分为两部分。之前,作者充分记述了以吊兰垂蔓为装饰的温暖的鸟巢,描绘很细,为后文奠基,然相比之下,仍是写意。之后,作者以工笔拟人的笔触写了雏儿,写了小鸟与“我”的情感交融,描绘微妙细腻,其声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你看,雏儿那天真的神态,愉快的跳跃,„„难道它不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对“小家伙”已是舐犊情深了。我们赞佩作者的观察力,而验证这种观察力的正好是他的现场目击所得。第18讲:细节促生动

细节描写,指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小的事物和动作,着意描绘。它是写事记叙文乃至文学作品常用的描写方法。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文章和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有助于开展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思想。

细节描写对所写细节要精选,衡量它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并考虑置之于篇中是否自然、协调,能不能和全部内容有机地结合。细节不应是可有可无的游离于内容之外的附加品,而应该围绕主题展开,为表达主题服务。

《最后一课》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中也特别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比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范进中举》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细节的真实生动,极大地增强了讽刺艺术的魅力。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题材再怎么有意义,主题无论多正确,如果细节不具有特征的真实,人物就不真,就无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第19讲:详略需映衬

写事记叙文要重点突出那一讲里已经说过,重点务必写详尽,提及详略得当的问题了。这里再来专门“复述”,足见详叙与略叙的安排于构思行文之充要。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必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略叙的作用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例如,《背影》中,详写送行的过程,其中也分主次,买橘子的过程写得较详细,写背影的笔墨,又特别详细。而写回家奔丧,写在南京游逛,都一笔带过,因为这些跟主题关系不大。可见,详略的原则是为了突出中心。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①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例如,李森祥的《台阶》按“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台阶低(地位低)——父亲为建新台阶准备——建造新台阶——感觉新台阶不对劲——并没有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老了”的思路,重点写了建造新台阶的过程,详细地写出了父亲从捡一砖一瓦,积攒一分一角钱开始,不分四季,日日夜夜,辛苦劳碌,任劳任怨,目的只有一个——改变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

②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有关阿长的许多内容,但作者并没有均衡用力,而是着重详写了她为“我”买来《山海经》一事。因为这一部分最能够体现阿长对“我”的关心以及“我”对阿长的敬意与怀念。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第20讲:手法多样化

写事,进行叙述的时候,要处理的问题很多,这就涉及到一个善于驾驭与否的话题了。写文章是有方法的,但不可以拘囿于某招某式,而应该充分地运用机巧,随走笔而灵动演化写作的技艺。《皇帝的新装》就十分注意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使故事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在叙述整个故事时,有时采用明白流畅的白描手法,有时通过精彩的对话,有时则细致地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相互交叉,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有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金波在构思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情节时,既设身处地,怀着盲孩子渴望关怀的愿望,又怀着一个健康人对他们同情关爱的感情,在叙述故事的方式上,比较侧重于写内心的感受和气氛的烘托,没有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注重情调和意境的渲染。由于主人公是一个盲人,只能凭借他的听觉来感受环境:他“喜欢听鸟儿黎明时的叫声,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连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他也很喜欢听。”这种写法,在作品中多处可见。当盲孩子渐渐恢复视觉时,作者又着重写了视觉和色彩:“他第一次看见一个淡淡的光点在他的手心里移动着”,“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的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太阳、月亮、彩虹、花朵、绿草、露珠„„姹紫嫣红,色彩纷呈,都是以光、以影、以色彩,来表现一种意境,借意境的变化,来表现情节的发展。《云南的歌会》一文,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内容各有侧重,手法也各不相同。“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村寨传歌”重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三个场面,看似各有千秋,实则紧密相连,全面展示了云南歌会的场景。

《我的第一本书》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展开丰富的联想,充满情趣地描写了有关“第一本书”的故事,这样的追忆既拓宽了题材的范围,加深了主题的深度,又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见,手法多样化是写事的高远境界,却又在于我们笔下流动那刻独运匠心。

第三篇:小学生优秀写事作文精选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小学生优秀写事作文大

全精选[1]

从车上下来,我立刻被这里的美景惊呆了。极目远眺,丛山峻岭,郁郁葱葱。近处,苹果树、桃树、柿子树都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腰,采摘就从这里开始了。苹果挂在高高 的枝头,同学们看了眼馋极了。可是要想把它们摘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同学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有的跳起来抓,有的用树枝打,有的抱住树干摇,还有的干脆

爬上树去摘……不一会儿,好多好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被我们装进了口袋。这不小的收获

使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

老师又领我们来到地瓜地。看到这片不起眼的绿地,我怎么也想不出,这地底下竟

长着味道鲜美的地瓜。我蹲在地上,两手抓起几根瓜秧,紧紧握住,心想这一下定能拔

出一个大地瓜。边想边用力向后拔,可是手拔疼了,瓜秧却一动不动。王业伦同学见我

在使劲,也跑过来帮我。我拔瓜秧,她拽我的胳膊,哈哈,还真有点像小人书里的“拔

萝卜”。这时,只听“蹦”的一声,把我俩吓了一跳,原来瓜秧断了。地瓜没拔出来,还差点摔个大跟头,看来拔不行,还要挖。

我重新找到一棵又大又粗的瓜秧,先把叶子扒开,再用手使劲挖根部的土。不一会

儿,只见一个地瓜的小脑袋露了出来。我又学着刚才的样子,继续扒土。只见地瓜又露

出了一些,我心想这回可成功了。我偷偷地看了看别的同学,还没有挖出来,心想这回

我可成第一了,越想越着急,情不自禁站起来,使劲往上一拔,结果地瓜成了两半。我

后悔得直想哭,真不该拔,怪不得在家里妈妈总批评我性急呢。

我又重新换了一个地方。这时我想起奶奶家种的南瓜了,叶子枯黄的大南瓜才会成

熟。于是我选了一棵叶子已经枯黄的地瓜秧,使劲用手挖起来。细沙上磨得我手直疼,我还坚持挖,直到整个一个大地瓜完全暴露出来,我才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哇!好

大的一个地瓜呀!我抱起地瓜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老师面前,老师看了高兴地说:“白

潮挖出个地爪爷爷。”这时其他同学也都带着胜利的果实跑过来,大家互相比着,互相

看着,大的、小的、圆的,每一个同学都在冲着地瓜笑,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甜。

啊!多么美好的季节,多么可喜的收获,这天,我们在美丽、富饶的“乡间情趣园”

里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这在我的记忆中抹上了浓浓的一笔,它

使我忘不了,真的,永远忘不了。

【点评】 开头两小段点题,并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接着略写摘苹果,详写挖地瓜,既照顾了“面”,而又突出了重点。写挖地瓜的三小段,一波三折,叙述

描写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结尾抒情,与开头呼应,显示了结构的严谨。

(高泽华)

我应该这样做

广东省珠海市吉莲小学 杨琪娜

很多事是爸爸和妈妈或老师叫我做的,而上个星期天,我终于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应

该做的事。我心里甜滋滋的。

那天,我乘公共汽车回家。上了车我就站在下车门的旁边,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

“走开!走开!快让给我们。”车尾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打断了我的歌。我回头望去,原来是两个比我小一点的弟弟在欺负一个小妹妹,逼小妹妹让座位给他们。吵着吵着小

妹妹哭了,车上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着,可谁也不去劝架。我想:仗着自己的高大欺负

人,算什么英雄!但我又不敢去劝。小妹妹哭着让了座位。我看着她那委屈的样子,不

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冲上去拉着她的手,对那两个男孩说:“你们怎么欺负人?那是人

家的座位,你们总不能抢着坐吧!再说你们比她大,应该让着小妹妹,怎么能和她抢座

位呢?”谁知,他们见我是个女孩子,毫不理会,还说:“嗨!哪来的丑小鸭,关你什 么事!”

我听了他们的话气愤极了,大声对他们说:“你们看过电视剧《鲁智深》吗?鲁智

深力气比你们大得多,但他从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你们欺负小同学,不害臊吗?”

这时,旁边的叔叔阿姨也纷纷批评那两个同学。他们自知理亏,不情愿地站了起来,说

了句“对不起”,不好意思地把座位让了出来。我把小妹妹扶回原位坐好,小妹妹高兴

地对我说:“姐姐,你真好。”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又回到了下车门的旁边。周围的人

纷纷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顿时觉得一阵脸红,但心里感到很舒服。这是我第一次做

了一件自己认为应该这样做的事情。

回到家,我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给妈妈听,妈妈激动地说:“长大了,我们的

女儿真的长大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四篇:初中生写一件难忘的事作文500字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初中生写一件难忘的事

作文500字

以前我每次外出,都由爸爸妈妈陪着,自己从未单独出过门,这次单独到外婆家的一件事,可让我长大了许多。

星期六的早上,吃完饭后妈妈对我说:“凯凯,你想去外婆家,今天自己坐62路车去吧,也好锻炼一下你自己。”我一听,心里非常高兴,连忙说:“太好了。”我心想,这下我可“解放”了,早就想独自去外婆家了。

我迫不及待地整理好书包,就一路小跑来到马路边等车。等呀等,等了好久,62路车还不来。此时的我心里真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盼望已久的事马上就要实现,从我出生到现在已经十岁了,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出去过,妈妈说:“现在把路杀手很多不放心。”可我不这样认为,我们班的好几个同学都自己放学回家了。我也想像他们一样。担心的是我第一次单独坐车去外婆家,万一迷路怎么办。由不得我多想,62路车已朝这边开过来了,我忙着上了车。

我上车投了硬币,坐到座位上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只见路两边的景物,行人飞速后退,一幢幢高楼大厦,好一派美丽的景色,我忽然发现司机叔叔走错了路。急得我冒了一身冷汗。正当我着急的时候,听到车子有个大妈在说:“前面在修路,所以改道了。”这时我才放下心来。随着车缓缓停住,我下了车,顺利地到了外婆家。

这次独自去外婆家,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你只要大胆地去做一件事就有可能成功。这件事令我难忘。

第五篇:写事作文

醒目的标题

题目即文章的眼睛,眼睛美丽、有神,才能引人驻足欣赏,引起人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情趣。一般地说,好文章的标题应具备简明、概括、新颖的特点,言简意赅,点明文章的主旨或概括主要内容等。切忌题目太长、语言生硬、文法不通。仝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几种使文章题目新颖、引人的方法:

1、巧用标点,如《你还会浮躁吗?》《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等;

2、一反常理,如《哥哥也要坐船头》《100分,我恨你》;

3、词语的超常搭配,如《美丽的谎言》《惩罚“微笑”》;

4、巧用色彩,突显形象,如《穿红褂的小姑娘》《我心灵的绿洲》;

5、巧用修辞,充分调动读者的生活感受,如《我冲出了“保险箱”》《沐浴在粽子的清香中》等

仝老师说,同学们只要留心,肯动脑筋、下工夫,或借鉴,或创新,给自己的文章拟出一个新颖别致、一目传神、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是不难做到的。亮丽的开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仝老师说,好的文章应该有个好的开头,既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自然点明主旨、领起下文。如,江苏2007年中考满分作文《你还会浮躁吗?》,开头写道: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细腻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悠然、宁静的氛围,既展示了文采,又自然点题,更唤起读者对雨夜的品读,这一美好生活时刻的体验,产生阅读的情趣,可谓精彩!

清晰的结构

“文无定法”,在平时的作文学习训练中,同学们尝试过多种文章构思方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小排段式,问答式,联想式,记者采访式,班会辩论式等。仝老师说,临近中考,同学们要做的是梳理平时自己的习作,选出自己最擅长的两三种形式,重点训练,力争事半功倍,更上一层楼。

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有曲折不可啰嗦。如果是记叙文或散文,有一条突出的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如,《你还会浮躁吗?》,小作者用了三个小排段:“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把“你还会浮躁吗?”作为每段的领起句,主线突出,引领读者步步进入文章的美妙情境中,可谓构思清晰、精巧。再如,2007年山东满分作文《跟美丽捉迷藏》开头写道:“路过青春,步入花季,总是感觉身边暗淡乏味,心绪低落,鲜少因为发现美丽而感动、欣喜。美,是否在与我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正在静静地等待我去把她找寻?”正文使用了小标题式的结构:(一)美,在转身处;(二)美,在凝眸处;(三)美,在你身边。紧扣话题,以“寻觅”为线索,通过摄取生活的几个特定的镜头,用剪贴的形式结构成文,可谓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自然的结尾

仝老师说,好文章除了有好的开头,还应该有个好的结尾。结尾贵在自然、有力,又余味无穷;既深化主旨(或点明主旨),又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切忌生拉硬扯,随意拔高。如《你还会浮躁吗?》,结尾写道:为什么不在雨夜中捧一壶清茶?那里,你体会到的不止是纯净。如此结尾既照应了开头第一段,也令人回味。“不止是纯净”还有什么呢?由读者自己去想好了。茶之妙处,在于“可

以清心也”。当品茶之时,读诗、读史,读自然万籁,浮躁自会归于平静。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文章之美,更在于此。

再如,《跟美丽捉迷藏》的结尾写道:“我要高声呼唤———美,我找到你了。”自然、简明、形象、有力,既呼应了开头的“寻找”,使结构完整,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兴奋之情,并且和他一起激动,可谓精彩,值得借鉴。鲜明的主题

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要一目了然。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读完全文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言。仝老师介绍了几种突出文章主题的方法:

1、让标题点明主题。如江苏去年满分作文《吃在中国?在吃中国!》,标题很有震撼力,言语中透出智慧———前后仅是调换一个字,就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正文的例子也非常典型:吃果子狸吃出“非典”———吃掉生命;某些地区吃得浪费惊人———吃掉美德;放学路上看见买青蛙的———吃掉生态平衡。小作者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忧虑的情怀了然突出。

2、在开头点明主题。如山东2007年满分作文《美就在身边》,题目就是主旨;开头一段“一滴露水就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细沙包含着一个多彩的世界;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身边的美无处不在。”清新、优美的语言信手拈来,不仅营造了一种诗意,让人拍案叫绝,而且“身边的美无处不在”又一次点明主旨,加深了印象。

3、结尾点明或深化主题。如《美就在身边》这篇文章,结尾写道:“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中看到一座天堂,美就在身边,将无限放在手心,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寥寥数语,可见小作者的概括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功底。精彩的语言

记叙的语言,具体形象;议论的语言,严谨周密;说明的语言,平实准确;描写的语言,或佳辞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种扮靓语言的方法:

引用名言。恰当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展示自己的积累,扩大文章容量,增强文章的辞采。如: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这样的句子富有诗意。

词语借用(大词小用)。如有个同学写父亲为搞科研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他写道:……头发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语鲜活、俏皮、幽默,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强得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借用语要加引号,使用要恰当,避免“耍贫嘴”,惹人反感。

巧用修辞。修辞可使文章语言有色彩,充分调动读者的种种感受,甚至调动想象和联想,在心中唤起某种影像,是同学们最常用的方法。如,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山门的钥匙。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你走向“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泽东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比喻的使用,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生动;排比的使用,不仅可以渲染文章的气氛,增强语言的气势,丰富了文

章的内涵,还能让人体会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这样的句子,自然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比喻的关键是要准确、新颖,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几种修辞一起运用,会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1、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要有头有尾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写完整、写生动。叙述一件事情,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这是写好叙事文章必须做到的一条。

2、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环境。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能渲染气氛,表达自己的感情。

3、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叙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要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要通过细致、逼真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真回忆一件事,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找出这件事中所包含的生活道理,或者一件事给人的启迪与教育意义,或者一件事中蕴含的思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只有融进真情,才能使读者相信,进而感染读者。

写事作文要点

作者:黄红阅读: 158时间: 2010-9-8 12:35:55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

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6.写事离不开写人,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四类 写自己的事

一、写自己事情的作文类型 1.写自己遇到的一件事,表现社会的新风尚;

2.写自己个人的一件事,写出自己从中所受到的教育;

3.写自己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情,表明自己的一种愿望;

4.写自己遇到的一次挫折,说明自己从中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5.写自己的一件事,说明自己已经长大懂事了;6.写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7.写自己的业余生活;

8.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件事,写出童年的可爱与美好。

1、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全篇,纲举目张。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下载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优秀写事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事作文

    【写事作文】写校外事的作文素材 小学 3999字 一、写校园外的事情的作文类型 1.通过一件事情,反映出社会的新面貌新风尚; 2.写一件在校外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自......

    写事作文

    买菜一天早上,我刚刚起床,就听见妈妈说:“啊,糟了!忘记买蒜苗和葱了。”我拍拍胸脯对妈妈说:“妈妈,我去买吧!”妈妈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说:“你行吗?你可从来都没有单独买过菜啊!”“我......

    写事作文

    请添加标题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

    写事作文

    童年趣事 在我十三年的童年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像许多颗星星在天空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时有一颗小星星发出了璀璨的光芒,呼唤我们前去。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星星在向我们叙述......

    写事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每当我想起小时侯给可爱的小猫剪胡子的事,就禁不住笑起来. 那是我六岁的时候,我住在姥爷家。一天,姥爷和姥姥出去理发了, 只剩下我和可爱的小花猫在家里玩。我看到......

    写事作文

    寒假里发生过许多趣事,这些趣事犹如一朵朵花一样,每一朵都那么鲜艳美丽。但有一朵花却显得各位美丽,就想是一朵玫瑰一,但要得到他,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记得在去年寒假,我们里的几......

    初中写事的优秀作文

    初中写事的优秀作文 初中写事的优秀作文1 幸福,多麽简单的两个字!可这两个字有时总会让人觉得震撼!还记得去年选班长的时候,老师选出几位候选人,让同学们在其中举手表决,选择谁来......

    写事作文优秀开头和结尾

    写事作文优秀开头和结尾 开头: 1、感动有许多种,对一件事的感动,对一句话的感动对一个微笑的感动,我就被这样的事感动了。 2、往事总在我的脑海里流动,似平静的心海总有波浪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