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些感动的日子通讯稿
3月6日晚7:00我系团总支在新教B座二楼多媒体教室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影片讲述了一位母亲,作为一名平凡、普通的人却干着一番不平凡的事。从她生下小强,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到上学,教育孩子坚强、勇敢,再到后来,小强离开妈妈。然而离开的原因是妈妈希望小强能接受好的教育,她忍受思念的痛苦,为的只是儿子的成才。分离十几年的母子,从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再一次相认,再一次以爱的方式相拥泣。让同学们懂了:爱,没有因为时间而淡化,也没有因为生疏而变质。一样的爱,在不一样的时刻,诠释着同样的内容。生命中有太多的感动需要我们去把握,去抓紧。
活动中,我系顾世明书记,老师张敏前来观看影片,并对播放此影片提出表扬。我系同学在观看影片时无不被主人公感动。书记强调,在我们生活中,感动的事情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更要去铭记。把那些感动化作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动力,为明天去努力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信息工程系团总支组织部 于梦阳
2012年3月6日
第二篇:感动人物通讯稿
生技一班举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上次“感动中国思想教育”活动时,大家认真观看“感动中国十
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并在活动后认真写了“感动中国”观后感并于3月19日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先由班长统一收取同学们的作文,再由团支书交给我班班主任严
浩老师进行评选,选出一位最佳者,由班里购买小礼物进行奖励。在此次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认真及时的写了观后感。老师也积极配合我班工作。此次的评选活动仅仅是一次作文比赛,更是一次自我反思,我们
从那些感动中国的好人身上学习到了什么,该怎样面对自己在生活、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怎样树立目标,实现目标。
我们借此作文比赛,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将那一串串感动,一次次的激情澎湃梳理成文。将那些激励与心动写在纸上,刻进心里。让我们更理智,更勇敢的走下去。
生物技术一班
2012.3.20篇二:感动中国人物通讯
胡忠 谢晓君在高原上播种希望的格桑花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2011感动中国人物。坚守雪域高原支教,他们把工作关系转到当地,带着女儿扎根塔公草原,在高原播种希望的格桑花。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和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感动中国组委会给这对爱心夫妇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十二年前的一次旅行,谁都不会想到,会改变他们的一生。2000年,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化学教师胡忠和音乐教师谢晓君夫妇女儿出生了。孩子8个月的时候,胡忠对妻子说:“国庆大假我们去甘孜塔公草原旅游吧,也好给孩子断奶。”就这样胡忠夫妇踏上了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一路上,谢晓君被塔公草原美丽的景色所倾倒,但更触动她内心的是,在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谢晓君看到了众多孤儿渴求知识的双眼。回来的路上,这对夫妇并没有怎么说话。后来,丈夫胡忠告诉妻子,自己其实哭了一路。在和妻子商量后,胡忠向学校提交了辞职信就去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了,虽然孩子还不到一岁,虽然谢晓君跟孩子离不开丈夫的照顾,但谢晓君选择了无条件支持丈夫。“当时也没考虑什么,只是觉得那些孤儿太可怜了,他们需要老师啊。”妻子谢晓君这样说。
坐了一天半的长途汽车,胡忠终于来到了学校所在地——康定县塔公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跳锅庄,都穿着红色运动服,很灿烂。看到他,就上来献哈达。后来才知道,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老师和学生们把里外都打扫了一遍,还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锅庄和哈达也是特别准备的。孩子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老师就会留下来。这种对老师强烈的渴望,让胡忠既感动,又心酸。
胡忠到校后一开始教数学和汉语。孩子们很小,有的一点儿汉语都不懂,他只能从汉语拼音教起。除了教材里的内容之外,胡忠还要教同学们如何与人交流,怎么做才算对人有礼貌,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胡忠还搬到男生寝室里,督促他们洗漱、换洗、打扫房间等。有个小男孩叫香仁,尿床的习惯一直改不掉,每天都要扛着被褥去晒。为了让他养成起夜的习惯,每到凌晨一点胡忠都要下床去叫醒他上厕所。那时候教室是低矮的平房,冬天很冷,胡忠就找来板子把漏风的地方堵住,否则会冻得没办法上课。课余时间,胡忠当孩子们的足球教练、带孩子们爬山、野营,还教孩子们唱歌,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神话故事。思想品德课上,胡忠教孩子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一天,胡忠抱着吉他给孩子们唱歌,虽然并不懂唱的是什么,但孩子们很安静很认真地听,这让他非常感动。胡忠的岗位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教这里的孩子学数学非常难。很多孩子不会说汉语,而他又不会说藏语,连说带比划才勉强把课上下去。在师资非常短缺的西康福利学校,胡忠先后教过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数学、政治、生物、化学和音乐等课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成都的妻子谢晓君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回家的消息。因为在高原上,有一群孩子等着他回“家”吃团圆饭。
从胡忠到西康福利学校任教后,他的妻子的所有假期都是在西康福利学校度过的。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那些孩子们纯净的眼神让谢晓君为之动容,难以割舍。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第一年,她担任的是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对于一直在成都最好中学教书的谢晓君来说,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不仅要当好一名老师,还要给这些孩子当“妈妈”。在家从未踩过缝纫机的她学着在缝纫机上给孩子们做鞋垫。一双鞋垫她要做半天,但当看到孩子们拿到鞋垫时欣喜的眼神,谢晓君感到由衷的快乐,于是为孩子们做了几十双鞋垫。在这样的时光中,三年很快过去了。到了2007年2月,谢晓君经过与家人的协商,最终决定,将工作关系调入康定,成为康定县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这年的春天,她也把自己的女儿带了过来。自己住教师宿舍,女儿住学生宿舍。女儿在学校喊她“老师”,“我的女儿和学生是一样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她说。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可是她就是这样带着自己的女儿与丈夫一起守护着学校的那群孩子,不离不弃。学校所在的塔公草原海拔3800米,一年里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在下雪,条件
非常艰苦。胡忠每天与藏族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高原上的生活极其艰苦,他因为是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每个月只有300元的生活补助。即使后来当上了校长,他也没有工资。胡忠说:“大城市里并不少我一个,但藏区真的需要教师。”对孩子的付出,让他感到很满足。寒来暑往,12年间,胡忠只回过5次成都,他68岁的妈妈和85岁的外婆相依为命。一提起这些,胡忠便忍不住落下泪来。他目前是西康福利学校的校长,是100多名孤儿的“爸爸”。学校就是孤儿的家,即使寒暑假,他也不能离开。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胡忠教过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其中有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常年的高原生活,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截止到2012年,胡忠12年、谢晓君5年的高原生活已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脸颊上两块鲜艳的高原红。在胡忠夫妇两个人眼中,两腮透着高原红的孩子们,像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幸福地开放。
高原的阳光最美,这里的孩子笑容最灿烂,胡忠和谢晓君最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那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胡忠和谢晓君相信:“爱心是幸福的源泉,爱心会传递下去。”他们会继续坚守在高原,把这份爱延续下去。篇三:十大风云人物通讯稿 “十大风云人物”事迹报告会举办圆满成功 2013年5月20日晚19点整,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在鸣飞堂二楼举办了“十大风云人物”事迹报告会,出席本次报告会的有学生工作指导教师尹航老师,各学生组织负责人和主要成员以及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此次一共有九名毕业生当选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风云人物”,他们分别是:赖显明、于皓、钱雪妮、刘亚娇、骆坚坚、赵颖、申映雪、田野及温佩。这些同学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报告了自己发奋学习和认真工作后所取得的成绩,谈到了自己对于面临毕业努力求职、成功考研等方面的经历,同时与台下观众分享了自己四年来不平凡的大学生活,深情的表露了他们对身边人的感谢和对青春的热爱,并对低年级同学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指导。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让听众为之感动,收获颇丰。
大会结束前,尹老师对本次报告会做出总结,他表达了对所有毕业生的美好祝福,预祝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和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他强调全院应该以上九位优秀毕业生为奋斗的榜样和目标,坚定信心,在今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争取在毕业之际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篇四:人物通讯稿《我们永远的砥柱》
我们永远的砥柱
——记民族团结先进人物第三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阿依夏木
胡 孝 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轻怀漫步在书香萦绕的三中校园,感受着随风而动的惬意与舒适,驻足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不经意之间的回眸荡漾着“和而不同,学无止境”的文化内涵,幽美而朗澈的校园即使在肃杀的严冬也能让人温情脉脉,含许微笑。三中的声名遐迩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坚固的团结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中生活着一群特殊群体——疆内初中班的孩子们。他们淳朴善良,热情进取,在他们写满幸福的脸庞的背后却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五年来从来没有和家人真正团聚过一次,这就是可敬可爱的主管内初班事务的阿依夏木副校长,第三中学的中流砥柱!
一、临危受命,激流勇进
二、千头万绪,有条不紊
内初班的事务是繁杂而琐碎的,接收学生包裹、生病住院、宿舍卫生和安全、学生经济状况摸底调查、生活老师培训、家长来访、节假日管理、公物保护等等,作为主管内初班的第一责任人,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为了打造一支一流的宿管处团队,制度建设首当其冲。为此,制定了《克拉玛依第三中学宿管服务部工作量化考核细则》、《生活老师须知》、《生活老师守则》《宿舍区学生会对生活老师考核表》、《宿管服务部工作计划》、《优秀住宿生和文明宿舍评选办法》等,使内初班的管理工作有理有度,纲举目张,忙而不乱。但只有管理的条例还远远不够,更多的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仅2007至2008学上学期,阿校长就召开学生思想教育会议18次,找学生谈话731次,每天对170个宿舍的卫生、纪律、公物检查两次,作好记录并及时反馈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就达1000多人次,召开生活老师会议6次,宿舍长会议16次,并且还要经常性地结合《教师法》对生活老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在阿校长的带领下,到今年年底,宿管处累计给学生发放包裹8000件以上,缝补衣物2000件以上,清洗学生冬装超过3000件,接待学生家长2600多人次,发放学生汇款100万元以上,而让人叹服的是在如此众多的事务中,竟然没有出现一例差错。可以想象,在内初班的工作中,阿校长和生活老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
三、不计私利,无怨无悔
内初班是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在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回族、乌孜别克、克尔克孜等民族的孩子们,而阿校长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她经常说:“其实,我们没有民族的差别,我们在这里做的一切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好事,维护稳定的大事,因为内初班没有小事!”五年多来,阿校长每个月都从自己悉数不多的工资拿出三五百元钱,带着表现优秀而家庭又特别贫困的各族学生“改善伙食”;遇到重大节假日,阿校长还会带40到50名特别贫困的同学到自己家去过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日。今年的肉孜节,阿校长花了1300块钱买了一只羊,请来食堂的大师傅掌勺,女儿本来还盼着一饱口福,结果阿校长带着50多名特别贫困的学生到家里过肉孜节,女儿的情绪霎时低落到极点。今年的古尔邦节,阿校长的女儿说:“妈妈,我们今年宰一只羊吧。”这看似容易又简单的愿望对阿校长来说心中充满了愧疚,因为自从 当上这个内初班副校长之后,一家人再也没有一起宰过羊。带着对女儿的歉意,阿校长在古尔邦节来临时买好了一只活羊,准备在古尔邦节宰杀,结果,学校通知内初班连续放假五天,阿校长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五天来都和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一起过节。最后,这只没有宰杀的活羊只好放到了大农业喂养。女儿的失望和无助全都写在了孩子们充满幸福和微笑的脸庞。
自从当上内初班的副校长以后,阿校长的家里从来就没有真正团聚过一次,因为每到团聚的时刻,她总是主动值班,把快乐留给别人,把孤独留给自己,所以空缺的座位往往都是阿校长的,一家人能坐在一起把一盘水果吃完都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企盼。而一个关于薄皮包子的故事至今仍令人感慨万千??那是去年夏天,女儿想吃妈妈做的薄皮包子,妈妈终于答应了,中午正在揉面、做肉馅,这时冯校长打电话过来,说学校临时召开紧急会议。阿校长二话不说,面和肉立马放进冰箱,边搓手边往学校赶。第二天中午,阿校长又准备把昨天的面和肉拿出来做薄皮包子,结果,正要包包子了,冯校长的电话又再次响彻耳畔,一个学生骨折了,赶快到人民医院。看着女儿失望的眼神,阿校长说:“孩子,妈妈明天一定给你做,啊。”说完扭头就走。到了第三天中午,冯校长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又做了相同的事情,而这时阿校长也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结果,包子没有做出来,反倒让阿校长在冯校长面前立下了誓言:“冯校长!以后我再也不做包子了!”
是呀,在阿校长心中,内初班的孩子们更让她牵挂!
四、视生己出,甘之如饴 对内初班的孩子们,阿校长只有深厚的关爱,温馨的祝福。她不但将自己家的水果、糖果、糕点送到学校以学校的名义发给贫困学生,而且广泛动员自己的朋友、亲戚、同学给内初班捐款捐物,二中、八中、油气储运公司党委、克拉玛依市电视台、民生宴会厅等,在她的动员下,也纷纷慷慨解囊。阿校长说:“这些内初班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贫困影响自己的学习,你们都是有收入的人,你们给他们捐点东西,就算是支持教育,帮我工作。”在阿校长的感召下,送来了糖果、糕点、水果、学习用具、保暖内衣、棉衣、围巾、羽绒服、运动鞋等,还有大量的款项;甚至黎明新村、红光新村、国光新村、红星幼儿园、食品基地、蒙拉孜肉鲜店等社会上一些留名和不留名的爱心人士也略尽绵薄之力,倾囊相助。
充分的物质保障给那些贫困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心境,使他们学习倍加勤奋,而阿校长也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们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社会的温暖,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可以说,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2011届初二的某五位同学(名字记不起来),因为生病想回家,情绪不稳定,阿校长亲自买好水果,炖好羊肉,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融化了孩子心中的坚冰,孩子说:“我再也不吵着要回家了,因为有人在乎我了,有人关心我了。”2008年,一个初二的汉族学生石成云因骨折生病住院十几天,阿校长及时安排好该生的生活起居,做好可口的饭菜亲自送到医院,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家庭状况,解决他思想上的困惑,缓解他生病住院的压力。阿校长说:“要是自己的孩子病了也会这样照顾,这些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精心照料下,石成云逐渐恢复了健康,能看到学生重返课堂才是阿校长最欣慰的时刻。
而现年初三(16)班同学阿里耶的求学之路中的坎坷,同样被阿校长耐心和爱心一一化解。初二上学期的某天,阿里耶高烧不退,恶心呕吐,送进了医院。看着难受的阿里耶,阿校长一直陪护在她的身边,当天晚上从自己家里做好汤面端到她的病床前,原本以为吃完可以发汗,结果,到晚上九点,阿里耶将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病情再次恶化,当即医院医生和护士急诊、输液。阿校长一看情况,立马给孙延宾校长打电话,孙校长和三中党委王克明书记立即赶到医院查看病情。经过15天的住院治疗,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医生嘱托,目下的情况根本不能正常教学,只能回家慢慢调理。迫于无奈,只能让她的母亲到校将其接回家用心调养。2010年7月份,阿校长护送内初班学生返乡,专程去了洛浦县并到了阿里耶的家,这时距离阿里耶离开学校已经五个多月。看到阿里耶的刹那,阿校长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那个往日热情活泼、开朗大方的阿里耶,只见眼神黯淡无光,脚步虚沉,面色微黄,看到阿校长眼里噙着泪水。她妈妈说,自从她回家以后,就是这个样子,很少和人说话,自己也不怎么出去走走。阿校长拉过阿里耶的手对她妈妈说:“我和她单独说几句话。”阿校长试探着问:“你还想不想回来继续读书?”阿里耶的眼睛立刻呈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充满期待的神采,阿里耶轻轻地说:“愿意。”“好,只要你愿意,我来想办法。”阿校长的话语犹如甘霖玉露滋润了阿里耶的心田,以至于临别之际,阿里耶的妈妈对阿里耶瞬间变得热 情活泼感到迷惑不解,直追问阿校长原因,阿校长宽慰道:“放心吧,没事了。”上车前,阿校长还特意拿了100块钱给阿里耶,让她把心放进肚子里。
开学9月份,阿校长径直找到了孙延宾校长,将阿里耶的学习情况和在教学区、宿管处的表现详细地汇报给孙校长,让孙校长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孙校长当即表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回校后的阿里耶学习一如既往地刻苦钻研,帮助生活老师管理宿舍,而阿校长也单独给阿里耶时而开点小灶,增加更多的营养,往日的朝气蓬勃又再次焕发出来。今年的教师节,阿里耶在阿校长的办公室偷偷塞了封信,“看着生病的我们,望着您那着急的眼神,当您把热腾腾的的汤面端到我面前时,我有一种冲动,想抱着您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当阿校长收到这封信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无言以说??
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阿校长经常深入生活老师的队伍中,和生活老师同吃同住,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情况,及时解决她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处,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标准,这样既可以减少生活老师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工作的开展。阿校长对生活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妈妈,来教育和指导他们。”在阿校长的带领下,生活老师积极、团结、踏实、认真,互相帮助,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宿舍区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不但如此,当阿校长了解到有些少数民族父母由于普通话水平有限,而无法向别人了解自己孩子的近况时,她主动承担起沟通的桥梁作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办公室座机、家里的电话都给了那些心急如焚的家长,使他们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如近在咫尺了如指掌。而由于这些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有的没有时间意识,很多时候打电话过来正值休息的时间,而阿校长都不厌其烦耐心醇厚地解答他们的困惑,甚至在很多次由于接电话而把锅里的菜炒焦了。可以看出,阿校长对学校是怀着多么深厚的感情!然而,宿管处的工作绝非风平浪静,一片旖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这么多不同性格的孩子相处本身就是一种学问,在日常的接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而这时阿校长又要再次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少则一节课,多则半天,诚心相待,谆谆教导,而很多被阿校长做过思想工作的同学都对她感激不已。2009年已毕业学生金昊因生活老师干涉其在楼道的安全,而与生活老师发生冲突,经过阿校长细致的批评教育,使金昊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在自篇五:人物通讯稿范文
高强,在周围同学的眼里,既是一个兼职小达人,又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他干过促销员,发单员,检票员,话务员,模特助理等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校级奖学金某日下午,我们有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当我们找到高繁强时,他正在宿舍里自习。做了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我问高强:“来到大学后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来学校快两年了,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至今仍与宿舍的人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这里,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知心的朋友了。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学生??”
高强在校期间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工作,寒暑假利用自己的工作报酬给自己新配备了手机,给父母买了衣服,给奶奶买了礼品等,尽管兼职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幸运的是交到很多朋友,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了解,久而久之,运到什么机会困难啊大家也会一起面对,他说自己加入兼职队伍,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同时可以尽早投入社会实践中,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将来打好基础。
高强在学习方面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经验,在谈到关于学习的经验时,高繁强做了几点简单的概括:
一、提高效率、善于总结
学习比较重要的几点:
一、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用心做;
二、善于总结一些常用知识,这样才能掌握得更好;
三、善于进行总结,进而发现自己的弱项。
二、主要经验:目标+自信+努力=成功
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确定以后你才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二是要有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即使学习再好,也不能考出好成绩。第三、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智
商的差别,主要是靠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三、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中的内容几乎都是精华,丢了很难再找回来,一定要好好听讲,课后要和老师交流。
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以外,还要加上不懈的努力,这个世界上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平时就要牺牲许多。
因为平时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他特别在对上自习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平时学习大部分都是做重复的事情,我只是重复的遍数比较少而已,成绩好可能是因为我在学习的时候非常投入,全心全意去学。我不喜欢那种往桌子前面一坐,好像在看书,其实是在愣神。如果我要看书,我一定非常认真看,看书看困了,我立刻就会睡觉,不会硬着坚持。
他还说到: 学习真的应该坐下来静下心来好好学,一个年轻人十几岁如果不学习,他会有什么出路,他什么都不是。没有知识,不能认识到自己应该去学习,那是很悲哀的事情。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做事有时候会优柔寡断,不能果断、大胆的放开手去做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从自身找原因,改进缺点不足,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以 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我人生的新旅程。当兼职和学习产生冲突之时,我们会如何选择应对?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又有着矛盾在其中,而高强并用简单的视角入手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一个高效率的人一定会平衡好自己的安排,他并不认为两者会产生什么冲突,学习的时间不能少,兼职的时间也要有,在提前调整好时间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井然有序的进行。
第三篇:感动中国征文通讯稿
生技一班举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上次“感动中国思想教育”活动时,大家认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视频,并在活动后认真写了“感动中国”观后感并于3月19日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感动中国”作文评选活动。
先由班长统一收取同学们的作文,再由团支书交给我班班主任严浩老师进行评选,选出一位最佳者,由班里购买小礼物进行奖励。在此次活动中每位同学都认真及时的写了观后感。老师也积极配合我班工作。
此次的评选活动仅仅是一次作文比赛,更是一次自我反思,我们从那些感动中国的好人身上学习到了什么,该怎样面对自己在生活、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怎样树立目标,实现目标。我们借此作文比赛,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表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将那一串串感动,一次次的激情澎湃梳理成文。将那些激励与心动写在纸上,刻进心里。让我们更理智,更勇敢的走下去。
生物技术一班
2012.3.20
第四篇:日记500字感动的日子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日记大全500字:感动的日子
记忆的沙滩上,波浪冲刷着回忆的贝壳,我捡起一颗,打开一看,哦!那是一个让我感动的日子……
一天晚上,肚子阵阵剧烈的疼痛把我从甜美的梦中揪了出来,我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终于,忍不住了,捂着肚子冲进了卫生间,吐了……
第二天早晨,没精打采的我老早就醒来了。妈妈昨晚得很熟,没有发觉我生病了。但天气好像发觉了,变得阴沉了许多,太阳好像也怕被我传染,戴上了口罩。我不想让妈妈操心,硬着头皮吃了饭,迎着刺骨的寒冷,走向学校。
在学校里,老师讲的课我无心听下去,只因这可恨的肚子又开始打内战了。轮到班主任的课了,我更加强忍着听讲,总担心老师那双慧眼瞧出我的心不在焉。可偏偏越加掩饰,就越容易露馅。
“方嘉惠,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
我根本无心听讲,老师提的问题我怎么会知道呢?老师开始批评我,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刚刚坐下来,还没等凳子焐热,我就当着老师的面来了个“一泻千里”,“噗”的一声吐了满地,全班同学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向我看来,我捂着嘴向外面跑去,背后传来老师响亮的声音:“这孩子,生病了也不早说……”
随着一声“报告”,我走进了教室,老师依旧在讲台上热情地讲着课,被打扫过的地面是那么干净,同学们的神态依旧是那么专注,只是在我的课桌中央多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里面装着琥珀色的液体,闻起来,香香的;尝起来,苦苦的;回味起来,甜甜的…… 我感受到了!它不仅是一杯苦茶,它还是一份无言的关爱!
第五篇:在什么的日子里和感动
在读书的日子里
书,是人类不可离弃的终身伴侣;书,是人类灵魂的智慧导师;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在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我捧着一本心爱的书,懒洋洋地倚在靠椅上兴趣盎然地读着。黑溜溜的眼珠不住的左右移动,像台高智能扫描仪一样把粒粒方块字传送到大脑。随着书中动人的情节,我时而两条眉毛纠成一个疙瘩;时而两眼一眯,“咯咯”的笑,总要招的爸爸打趣的说:“这丫头又在傻笑!”;时而疑云不解地挠挠后脑勺,看到满意的结果有眉开眼笑。当我读书时,你就是站在我身旁我也浑然不觉!到时你可千万别责备我哟!听着手指与书本“沙沙”的犘挲声,多么惬意呀!书中的世界是多么令人着迷呀!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只为书中的人物哭、笑,也许你认为我傻傻的,可我不以为然,依然为之陶醉。即将进入初中的少女就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可同学之间碰擦出的火花、老师的忽视。犹如平坦大道上潜藏的碎玻璃渣,在我身上烙下殷红的血印。我喜欢在这时翻出几本厚厚的书,它就是我的一切、就是我的寄托!在书中的世界,我无拘无束地在知识的花园中转动着梦想之裙,令它绽放出万丈光芒。
在读书的日子里,我任顽皮的风娃娃拨弄我的发丝;任妈妈超常发挥她引以为豪的狮子吼;任爸爸像苍蝇一样的喋喋不休,我怀抱着书本蹑手蹑脚的钻进书房,锁上房门,一切都与我无关,只有一个默默的读书人。在读书的日子里……
书!你是我无比诚挚的伙伴!在读书的日子里我如浴春风!
在成长的日子里
回首望去,是十五年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知不觉,我早已踏上成长的道路。
向前看去,是没有尽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在我身后,走过的这些成长岁月,留下啦什么?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独断专行”。不再完全接受长辈们的话,我有自己的想法:书看得多了,以为自己已经成熟,我要自己做决定:经历的事多了,我对这个世界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与父母的挣扎多了起来……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疯狂的时候不顾一切,一口气看完一本小说: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感情,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写博客。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多愁善感”。青春小说看了一本又一本,内心的想法越来越奇特,写出来的文字越来越古怪,容易感动,也特容易“伤春悲秋”。生活中的细节和回忆里的点滴——朋友的关心、亲人的爱、陌生人的帮助……一点一点在头脑里被无限放大,感动得心也温暖起来。以为自己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一面,了解了人性的悲哀和现实,不得不放下心中美好得不现实的童话世界,渐渐对这个世界无奈、悲哀,最后变成漠然。
成长的日子里,我渐渐变得有些“疯狂”。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大笑,也喜欢沉默。有人说,越长大越孤单。或许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多,在那些自由而沉默的时间里,随手写下长长短短的话,散乱的,却也让我喜欢。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与失败,我越来越平静地接受,可是说不定哪天想起来,就会抱着被子哭得稀里哗啦。成长的心思,有几个人想得明白呢?
成长的日子里,我们体会不一样的滋味,但我看得见,未来属于我们。
感动
成长中,一次一次的感动总会浮现在脑海当中。我记得那一次……
当时,我才读三年级。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时,一声霹雳,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瞬间,天都黑了。而一声声的雷响不断轰鸣。这时,一道闪电在空中轻轻划过,那时画笔所花的线条,又似乎要把半个天空照亮。在不知不觉当中,下课铃响了。放学了,可雨却越下越大,如同筛子往下筛。雷雨交加,而我,站在校门口,等着来接我的爸爸。
在校门口,出现了一个湿淋淋的背影,那是爸爸。原来,他忘了带伞,结果被雨淋成了这般模样。他喘着气,说:“来!我们走吧!”他把他的外套拖了下来,盖在我身上,又遮住我的头。他带着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雨中,又出现了这一幕:一滴滴的雨打在爸爸的衬衫上,发出了微微的滴滴嗒嗒声,成了一章夜曲。雨,又落在爸爸的脸上,把他的眼镜弄得像沾满雨滴的小窗户,透过那窗户,我看到了一颗赤热的心。
走在滂沱大雨之中,我似乎是感觉到父爱暖暖的温度。如同老鹰爱护自己的孩子,张开强壮的双翅,保护着雏鹰;又似那春天里第一束明媚的阳光,不仅温暖着大地,还温暖着那颗小草…… 被爱的阳光照着,走在雨中……渐渐,雨停了,爸爸穿着的衬衫已经湿透了。天上又出现了太阳,把大地的一切照亮,一束阳光照进了那个雨后的窗户……爸爸的脸重现笑容。
如果说母爱是一缕春光,孩子是花朵,那么我要说父爱就是那捧着红花的绿叶,默默无闻地关爱着,保护着孩子。孩子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我相信,每位父母默默的爱,会感动着更多的人。
这是一篇完整的叙事散文。开门见山引出下文,叙事条理,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形象突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层次分明,先后有序。
感动
人生的行囊中满满的都是感动。——题记 起始的感动
在我生命起始的那天,母亲就把感动装进了我小小的心中,自此,我一刻也不曾将它丢弃,带着它蹒跚地走过了那些咿呀学语的日子,一直在前行,前行。
他还不会照顾婴儿,他还不善于唱儿歌,他也不适应熬通宵,可他在尽力地做,努力地适应。他被冲奶粉的开水烫伤,把感动的印记烙在了我的心中,他被日子染白的银丝,也把感动的色泽涂在了我的心上。他便是我的父亲,在我成长的第一步,便赋予了我感动的财富,陪我走在儿时的路上,我不曾孤单过,因为有那些感动。
人生的路很远,可那时我便已经背上了感动前行了。耳边是风在唱:带着感动出发。
成长的感动
我总会知道糖果搁在柜中,我总会知道桌上有热牛奶,我也总会知道学校门口有人等,锅里正煮着鸡蛋,因为有你,为我经营着成长。
那会儿也大了,世事也有了些浅浅的认识,知道父母在外奔波,留我让你照顾,慢慢地发现了你的辛苦。周到。细心,十几岁的心里溢出了深深的感动。记忆里有你干涩的手指抚过脸颊的声音,有你清洗衣服的皂荚香气,有你亲切的嘱咐声,还有你为我梳头是夹在发中的感动,虽然会时常在眼泪中模糊,可那些感动却装在了我的行囊中,在没有你陪的日子里,跟着我继续前行的路。不曾被困难打到,因为有那些感动。
祖母是我人生道路上,成长驿站的守侯者,默默地替我装进了感动,却悄然离去,我连认真体味都还没来得及,她便带着我的思念远去了。坟头上迎春话在叮咛:带着感动出发。
一次一次的停泊,一次一次地出发,连同那些感动,像一粒粒沙石,铺满了我来的路上,把我送向有梦的地方,我的身后已经是不可丈量的路程,不,那明明是感动的阶梯。
风儿要出发,因为有大树给的感动;小溪要出发,因为有泉水给的感动,若没有了感动,还会有出发的勇气和力量吗?
路一直都在,我也一直在路上,今日,我又有了新的起点,但我不会忘记,带着感动出发。
本文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开篇“在我生命起始的那天,母亲就把感动装进了我小小的心中”就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尤其是在行文中作者大量使用数字来说话,用语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