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
九峰山乘车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往东北行约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峰海拔2338米的山峰,这就是九峰山。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的山峰相连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游胜地。其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由东九峰、西九峰、大西梁、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山峰和美岱沟、水涧沟、香桂铺沟等沟堑组成。九峰山为东西走向。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截然分开,北缘以起伏的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相接。中间被东西走向的香桂铺沟分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南部山势蜿蜒起伏、绝壁峥嵘、峰峦陡峻,沟壑弯曲深邃,大沟里流水湍急奔涌,小壑中碧泉清澈见底。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峦叠嶂、翠绿欲滴、鲜花野草、争奇斗艳,风景十分秀丽。九峰山不仅大小山峰峭壁峙立,雄奇伟岸;就是峡谷沟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点。特别是以东区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九峰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净,是一块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水宝地。九峰山山幽水秀、树木青翠、鸟鸣虫啭、溪水潺潺,仿佛是一处宁静秀丽的世外桃源。从群峰争雄的态势,可以看出九峰山的神气;从古柏森森,可以想见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从危石咽流,季节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测九峰山曾经有过的“汪洋”。每到夏秋之际,这里就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游人登上峰顶不仅可以远眺山川秀色,还可以领略林海松涛,尽享大自然之美。九峰山险峰众多,从一峰到九峰,山山有特色,峰峰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珑,高的巍峨壮观。特别是“波光潋滟”的石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以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卧佛峰、麒麟峰、独树峰,更是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险峰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门石”有惊无险,“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盘石”悬而不落,“双人石”联袂耸立,“镜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层百叠,“五色石”彩练当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九峰山的瀑布也别具特色,以小而多取胜。在九峰山地区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5处,其中永久性瀑布3处。这些瀑布有的从山顶飞流直下,有的从山腰喷涌而出,在夏季形成条条小溪,一路奔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到了雨季,条条银练如万马奔腾,引发山谷轰鸣,林涛歌吼,更是妙不可言。九峰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有大量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种类82科302属596种。九峰山是西北高原地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是塞外一处别具特点的自然生态区和风景游览区,其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山水风光,居包头市之首,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也独树一帜。到九峰山游览,登九峰绝顶,领略塞外山川的妖娆风姿,极富情趣。朝(cháo)阳洞距九峰山不远处,在萨拉齐镇北约9公里处的大青山南缘顶部,有一个风光旖旎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天然岩洞。它背北面南,位居高处,朝迎日出,暮送日落,人称朝阳洞。朝阳洞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东南有一股清泉从高山岩缝中涌出,由高处逐级下淌,汇成淙淙溪流,形成瀑布和石湖,饮之甘甜爽口。经化验,此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祛病延年。每年冬天,此溪从上到下结成道道冰坡,如同一条银色绸带铺展在沟中。如顺沟向东北攀缘,可饱览四峰的石湖,东沟的瀑布以及茂密的森林等奇峰异景。难怪有人说,来包头旅游,不游朝阳洞是一大遗憾。朝阳洞分外洞和内洞。进入外洞约10米处东侧,便是内洞。外洞前高阔,后狭窄;内洞是个扎地深窟,深邃莫测。据说,这洞里有一条巨蟒,于是,从很古时候开始,朝阳洞便被奉为神明之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朝拜祈福。时间长了,朝阳洞下面的山地上,便出现了寺 庙建筑,朝阳洞内也塑起了蟒仙的塑像,并在洞内为蟒仙备了休息的大床及被褥等。寺庙中也有了常住的和尚。每逢佛教节日和农历六月十七庙会,游人和信徒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纪念地位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的大青山,山势巍峨,群峰连绵。这里绿树葱茏,山花烂漫,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分布着五当召、九峰山、美岱召、朝阳洞等众多旅游景点,而且还有许多革命活动遗址。曾经有一支抗日游击队就活跃在这里,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斗争。这就是王经雨领导的闻名遐迩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亦称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原名王景玉。1911年5月出生于土右旗美岱召镇河子村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常听母亲讲《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等故事,见到不公道的事爱打抱不平,直到争出个是非才肯罢休;见到穷人遇难,他常拿自家的钱、粮、物品予以接济,深得邻里乡亲喜爱。1937年10月,归绥、包头、萨拉齐相继沦陷。王经雨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人民遭受战争蹂躏,心如刀绞,立志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秋天,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八路军支队在司令员李井泉的率领下,挺进大青
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就住在大青山深处的巴总尧魏家大院。在支队抗日活动的影响下,王经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将原名王景玉改为王经雨,意思是要经受斗争风雨的考验,将自己锻炼成坚强的革命者。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有力地打击敌人,1940年初,党组织决定成立大青山抗日游击队(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任队长。游击队建立后,面对日、伪、顽、匪多方面的敌人,游击队发挥群众支持、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打击敌人,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担架队等组织,支持抗日,保护群众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1942年秋天,日寇调集近万人的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向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围攻。王经雨带领的游击队,凭借大青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做掩护,利用地形熟、道路熟的有利条件与敌人迂回周旋“捉迷藏”。敌人从大路来,他们从小路走;敌人从正面来,他们从侧面走;敌人住在大沟里,他们就住在小壑中;敌人白天扫荡、黑夜休息,他们就白天隐藏在山旯旮里,黑夜出来打击敌人。大青山游击队就这样与敌人周旋,巧妙地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从1940年大青山游击队成立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八路军或兄弟游击队配合,先后打胜了柳树淖、黄土尖、东老藏、陶思浩、察素齐等三十多次较大的战斗和不计其数的小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大青山、土默川一带起到了抗击日、伪、顽、匪的主力军作用,为抗日战争在内蒙古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斯诺觉醒的地方在土右旗萨拉齐镇大北街小游园内,有一座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半身雕像——名为“觉醒点”,为原自治区主席布赫题词,缅怀斯诺先生。这是土右旗人民政府于1992年为纪念斯诺先生而修建的,塑像高1.3米,底座1.7米,总高3米。1929年夏,正当萨拉齐地区遭受天灾人祸空前浩劫的时候,23岁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这里采访,亲眼目睹并多次报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景,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成为他“一生中的觉醒点”!此后,他便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结识了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考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撰写了《西行漫记》和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而真挚的朋友。
第二篇: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合集
青色之山与红色之旅导游词
九峰山乘车从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往东北行约10公里,就可看到一座主峰海拔2338米的山峰,这就是九峰山。因九座巍峨挺拔依次增高的山峰相连而得名,是大青山最奇秀的旅游胜地。其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由东九峰、西九峰、大西梁、杆林背、羊背山等大小山峰和美岱沟、水涧沟、香桂铺沟等沟堑组成。九峰山为东西走向。南缘以巨大的断层与土默川截然分开,北缘以起伏的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相接。中间被东西走向的香桂铺沟分为地形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南部山势蜿蜒起伏、绝壁峥嵘、峰峦陡峻,沟壑弯曲深邃,大沟里流水湍急奔涌,小壑中碧泉清澈见底。
九峰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雄居土默川平原之北,重峦叠嶂、翠绿欲滴、鲜花野草、争奇斗艳,风景十分秀丽。九峰山不仅大小山峰峭壁峙立,雄奇伟岸;就是峡谷沟壑,溪流瀑布也很有特点。特别是以东区阔叶林为主的原始“森林岛”有着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九峰山的溪流泉水,甘甜明净,是一块没有被现代工业污染的自然风水宝地。九峰山山幽水秀、树木青翠、鸟鸣虫啭、溪水潺潺,仿佛是一处宁静秀丽的世外桃源。从群峰争雄的态势,可以看出九峰山的神气;从古柏森森,可以想见那原始森林的博大茂盛;从危石咽流,季节性的“瀑布”和奇特的“石湖”,也可以推测九峰山曾经有过的“汪洋”。每到夏秋之际,这里就是色彩缤纷的百花园,游人登上峰顶不仅可以远眺山川秀色,还可以领略林海松涛,尽享大自然之美。
九峰山险峰众多,从一峰到九峰,山山有特色,峰峰有造型,低的小巧玲珑,高的
巍峨壮观。特别是“波光潋滟”的石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线天,以及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卧佛峰、麒麟峰、独树峰,更是美不胜收、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险峰多,怪石也多,能真正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顶门石”有惊无险,“巨屋石”高不可攀,“磨盘石”悬而不落,“双人石”联袂耸立,“镜子石”平滑高大,“板材石”千层百叠,“五色石”彩练当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九峰山的瀑布也别具特色,以小而多取胜。在九峰山地区有大大小小的瀑布15处,其中永久性瀑布3处。这些瀑布有的从山顶飞流直下,有的从山腰喷涌而出,在夏季形成条条小溪,一路奔流,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特别是到了雨季,条条银练如万马奔腾,引发山谷轰鸣,林涛歌吼,更是妙不可言。
九峰山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植被保存完整。有大量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种类82科302属596种。九峰山是西北高原地区少有的自然风景区,是塞外一处别具特点的自然生态区和风景游览区,其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山水风光,居包头市之首,在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也独树一帜。到九峰山游览,登九峰绝顶,领略塞外山川的妖娆风姿,极富情趣。朝(cháo)阳洞距九峰山不远处,在萨拉齐镇北约9公里处的大青山南缘顶部,有一个风光旖旎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天然岩洞。它背北面南,位居高处,朝迎日出,暮送日落,人称朝阳洞。朝阳洞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东南有一股清泉从高山岩缝中涌出,由高处逐级下淌,汇成淙淙溪流,形成瀑布和石湖,饮之甘甜爽口。经化验,此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祛病延年。每年冬天,此溪从上到下结成道道冰坡,如同一条银色绸带铺展在沟中。如顺沟向东北攀缘,可饱览四峰的石湖,东沟的瀑布以及茂密的森林等奇峰异景。难怪有人说,来包头旅游,不游朝阳洞是一大遗憾。
朝阳洞 分外洞和内洞。进入外洞约10米处东侧,便是内洞。外洞前高阔,后狭窄;内洞是个扎地深窟,深邃莫测。据说,这洞里有一条巨蟒,于是,从很古时候开始,朝阳洞便被奉为神明之地,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远近的人们纷纷前来朝拜祈福。时间长了,朝阳洞下面的山地上,便出现了寺 庙建筑,朝阳洞内也塑起了蟒仙的塑像,并在洞内为蟒仙备了休息的大床及被褥等。寺庙中也有了常住的和尚。每逢佛教节日和农历六月十七庙会,游人和信徒纷至沓来,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纪念地位于包头市土右旗境内的大青山,山势巍峨,群峰连绵。这里绿树葱茏,山花烂漫,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不仅分布着五当召、九峰山、美岱召、朝阳洞等众多旅游景点,而且还有许多革命活动遗址。曾经有一支抗日游击队就活跃在这里,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顽强斗争。这就是王经雨领导的闻名遐迩的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亦称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原名王景玉。1911年5月出生于土右旗美岱召镇河子村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常听母亲讲《三国演义》、《水浒》、《岳飞传》等故事,见到不公道的事爱打抱不平,直到争出个是非才肯罢休;见到穷人遇难,他常拿自家的钱、粮、物品予以接济,深得邻里乡亲喜爱。1937年10月,归绥、包头、萨拉齐相继沦陷。王经雨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人民遭受战争蹂躏,心如刀绞,立志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38年秋天,奉党中央和毛主席之命,八路军支队在司令员李井泉的率领下,挺进大青
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就住在大青山深处的巴总尧魏家大院。在支队抗日活动的影响下,王经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示自己的决心,将原名王景玉改为王经雨,意思是要经受斗争风雨的考验,将自己锻炼成坚强的革命者。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更有力地打击敌人,1940年初,党组织决定成立大青山抗日游击队(萨拉齐县抗日游击队),王经雨任队长。游击队建立后,面对日、伪、顽、匪多方面的敌人,游击队发挥群众支持、熟悉地形等有利因素,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神出鬼没地活跃在大青山和土默川上。打击敌人,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成立了农会、妇女会、担架队等组织,支持抗日,保护群众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1942年秋天,日寇调集近万人的兵力,采取步步为营的战术,向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围攻。王经雨带领的游击队,凭借大青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和茂密的森林做掩护,利用地形熟、道路熟的有利条件与敌人迂回周旋“捉迷藏”。敌人从大路来,他们从小路走;敌人从正面来,他们从侧面走;敌人住在大沟里,他们就住在小壑中;敌人白天扫荡、黑夜休息,他们就白天隐藏在山旯旮里,黑夜出来打击敌人。大青山游击队就这样与敌人周旋,巧妙地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从1940年大青山游击队成立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与八路军或兄弟游击队配合,先后打胜了柳树淖、黄土尖、东老藏、陶思浩、察素齐等三十多次较大的战斗和不计其数的小战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大青山、土默川一带起到了抗击日、伪、顽、匪的主力军作用,为抗日战争在内蒙古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斯诺觉醒的地方在土右旗萨拉齐镇大北街小游园内,有一座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半身雕像——名为“觉醒点”,为原自治区主席布赫题词,缅怀斯诺先生。这是土右旗人民政府于1992年为纪念斯诺先生而修建的,塑像高1.3米,底座1.7米,总高3米。1929年夏,正当萨拉齐地区遭受天灾人祸空前浩劫的时候,23岁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这里采访,亲眼目睹并多次报道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景,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成为他“一生中的觉醒点”!此后,他便深入中国的 各个阶层,结识了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考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撰写了《西行漫记》和许多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而真挚的朋友。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
温馨提示:工作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本文为您提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收藏。
党建工作总结 | 党建工作总结 | 党建年终工作总结 | 党建个人工作总结
第三篇:坪山红色之旅1
08:00早上于指定地点集中,乘车前往(约1小时)龙岗坪山,参观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东江地区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经过八年艰苦战斗,成为华南地区敌后抗日主力军,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扩建为两广纵队,转战华北和中原战场,成为一支野战劲旅。司令部旧址原为意大利式天主教堂,建于1912年。主体建筑为两层的夯土木构楼房,外形及装饰颇为西式化。1944年到1945年5月间为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当时司令部会议室设在正厅,楼上为曾生、尹林平、王作尧等领导人的住所。东纵历史上的“土洋会议”就在这里召开。解放后曾作为土洋学校校舍,1984年公布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30后往东纵北撤纪念亭,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的协定,东江纵队主力需北撤烟台。1946年6月30日,在以曾生为首的北撤部队军政委员会的统一指挥下,北撤人员2583人在大鹏半岛的沙鱼涌登上美军三艘登陆舰开赴山东烟台。解放战争期间扩充为两个纵队,参加了豫东等系列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东纵主力北撤山东这一历史事件,1989年原宝安县人民政府在沙鱼涌原址建亭立碑,后被公布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00午餐品偿特色野菜晏.13:00后参观 深圳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大万围村。曾姓客家人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六(1791年,客家寨堡式建筑。平面呈方形,总面宽124.3米、总进 深123.5米,占地1.5万平方米,分为 外、内围龙,整体保留尚好。紧贴四周围墙下建有简单的民居,再于其南、北、东面各建有一排三间两伸手带 天井的四合院民居。水井在大门与南侧门之间。内围龙,位于外围龙内的中前部,四角及后墙正中也设碉楼。西面有正门和两侧门。正门内两侧靠后设两对开的横门。正门及门内的“勿替引之”石牌坊已拆毁,面对正门 的端义公祠,是内围龙的中心建筑,面宽11.5米、进深33米。大门额灰塑阳文“端义公祠”四个大字。分前、中、后三堂及前、后廊。内保留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的“赞政宏才”、“州司马”、“急公好义”木匾三块。
16:30结束愉快的旅途,返回深圳温暖的家
第四篇:山之美,井冈情——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山之美,井冈情——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一提到井冈山,很多人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的比喻,井冈山是什么?是摇篮,是灯塔,是丰碑,是胜利的光辉起点,是永恒的红色记忆。其实只有到了井冈山才知道,井冈山的风貌并不像饱经沧桑的老者,也不似婀娜灵动的仙女,而是一座普普通通山,只不过太值得我们去一一探寻,细细品味。
井冈山是一座孕育万物的美丽之山。在这里我们就像身处画卷当中,满目灵秀,阅尽四时风流。
春风拂绿,井冈山遍地花开,像是被画笔一一点染开来,到处凝红簇绿,尽显风光无限。近观迟日栖百鸟,远望煦风抚群芳。更有那春瀑落珠的五龙璀璨和杜鹃长廊的十里壮丽!
当翠色转浓,虫鸟的鸣叫声穿透密林,回荡夜空的时候,井冈山的夏天到了,凉风习习,时有阵雨洗尽炎尘,万里晴空飞云起舞,如骧龙飞凤流转山间,黄洋界变幻万千的高山云海更是惊艳绝美。
到了几番风雨渐转凉之时,秋之井冈,风清物畅,天高云淡更显群峰傲岸,四围山色,斑斓多姿,掩映在其间的是那漫透人心的红色文化在落叶回旋的自然律动中,唱响着成熟的季节和成功的喜悦。
待到北风日渐刚劲,纷飞的落叶厚厚地铺洒一地,就像是下雪一样,偶有薄雾,井冈群峰在朦胧的视野中化成了一根根厚重而粗犷的线条,组成了冬天里的一幅写意画。
井冈山是一座凝聚力量的英雄之山。巍巍五百里井冈,革命力量如激流般汇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凭借着坚定的意志与惊人的毅力,一支支劲旅冲破重重封锁,在这里扎根前进,缔造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浩荡的革命形势走出了铁流潮涌的精神气概,壮丽的斗争画卷展现了英雄辈出的岁月风云。
井冈山是一座镌刻史诗的信仰之山。熟稔井冈山的历史的人,眼中的井冈山是不一样的。他们从主峰五指峰的雄伟与厚重中体味着井冈山斗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突出地位。放眼望去,山势雄险的风采好比描述了伟人战将们气吞如虎的胆识与气魄,峰峦起伏的姿态仿佛写意着革命走向成功的曲折之路。井冈山道路是一条充满艰险的磨砺之路,胜利后的回望,只能用语言去粗粗概括。但是井冈山保留了革命者们艰难度日,英勇奋战的痕迹。战壕仍在,旧屋留存,先辈们在这里周旋抗敌,度过了多少个漫长的日日夜夜。斗争残迹弹孔累累,挑粮小路蜿蜒而上,战士们在这片井冈热土播撒着无悔的青春与抗争的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坚定的信仰激励着他们向胜利一步一步迈近。井冈山斗争是一首史诗,它由一个个英雄的故事组成,它由一处处革命的遗迹组成,它由一首首红色赞歌组成,它为我们讲述了井冈山精神的伟大!
在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烈士陵园、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在黄洋界哨口、在朱毛挑粮小道,我们了解到,革命先烈和老区群众在特殊时期,特殊年代过的那么的艰苦。虽然我们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井冈山,生活竟然还是那么的艰苦。“好在苦惯了,从红军到伙夫,什么人都一样”,这就是井冈山军民的生活特征。红军官兵们吃的是红糙米、南瓜、红薯。当时,在红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哟咳罗咳,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罗咳罗咳,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罗咳罗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罗咳。”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正因为有这种艰苦奋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井冈山军民才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我想,我们平时工作学习,何尝不需要这样一种井冈山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乐观的精神呢?我相信,在继承了这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我们能够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投入到学习中去,艰苦奋斗、多作贡献,这样,我们的学习就一定会更好。
在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党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第五篇: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1、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 ——内科党总支西柏坡观后感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月 日至 日,***党总支的百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雪雨,太行山下的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的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创业精神,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党历史责任感和庄严使命感的生动体现,是我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在这片故居平房的背后,有幢稍高并大许多的敞屋,原是当年中央机关的大伙房,这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毛泽东用他那巨人般的声音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他形象地比喻,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预言式地昭示人们: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如今传遍大江南北,警示着六千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的“两个务必”,就是在这里响亮地发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含意隽永、铿锵有力的预示和嘱托,就像茫茫大海中一座闪烁着巨光的灯塔,一下照亮了新的历史航程。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当年早春的西柏坡,满山的柏树变得翠绿,村里村外杏花绽放。毛泽东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没睡多久就醒来,用膳后即迈出了进京的历史步伐,他对身边的周恩来及其他人风趣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应:“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是毛泽东对西柏坡的告别辞,也是一代伟人凝视久远、力盖千钧的历史叮咛!2003年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重游西柏坡,重温了西柏坡的故事、轶闻、伟人的报告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书记即兴发表了演说,向全党同志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教导。当我们面对胡锦涛总书记在这留下的照片和讲话的文字时,那个关于“进城赶考”的故事,仍然在进行“考试”之中。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同志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我们内科全体党员们更要在“赶考”中百考不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尽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