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欢乐集结号11月1日稿件(范文模版)
太原生活广播节目签审表
4/17/201351
4/17/201353
4/17/201354
4/17/201355
第二篇:《集结号》
观《集结号》有感
不撤不退,只为那个诺言;苦苦的等待与煎熬,只因为一个集结号还未吹响;八年的期盼,只为兄弟情深。战争注定给人带来灾难,不仅是生命上的摧残,也给财产带来巨大的损 失,更给人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烟雾弥漫,硝烟四起,枪声隆鸣,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一片片血肉模糊,横肉飞溅,半边天都变成了红色的场景,怎能叫人不为之抖擞。为了胜利,为了人民解放的胜利,一个个雄姿英发的男儿驰骋沙场,金戈铁马,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在枪声中消失,一堆堆尸体的摞起,这是电影《集结号》中的情景,使人不得不想起那句诗:“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观看冯小刚精心打造的一部历史战争电影《集结号》,以一场在激烈的战争中,指挥员被炸成两截拉开了序幕,故事发生在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军交锋的‘淮海战役’中,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个阻击的任务,并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命令,否则殊死抵抗。
以谷子地为连长的48名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歼敌无数,坦克数辆,但还是寡不敌众,排长焦大鹏临死前为了让剩下的几个兄弟保存实力,谎称自己听见集结号,还以生命作为保证,劝说谷子地撤退,但他依然坚守在那个约定:集结号不响决不撤退 依然带着几个辛存战士殊死抵抗,坚守阵地,江孟才和吕宽沟几名战士中最为要好的两个兄弟,为了在敌军的尸体中给连长找一块手表,吕宽沟不幸被偷袭中弹牺牲,江孟才眼看自己的兄弟惨死在自己面前,在反坦克时与坦克殊死搏斗,最后以身体千疮百孔而结束生命,一个文弱书生王金存,本可以在家安安稳稳与妻子共度良宵,但是为了战争,让这样一个被枪声吓破了胆的书生也加入了这场阻击战,为了不让46名战友的遗体不让敌人毁灭,英勇的拉响了炸药,同46名战友一同被埋没于洞窖内。此所谓:“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在这场神安排的盛宴中,他们随时准备着献出宝贵的生命。生命诚可贵,但是在他们心中还有一样比生命更可贵东西,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的信仰。
最后48名这是就剩下谷子地一个人,但他并不高兴,也许活在痛苦中比死亡更痛苦,对于他来说,还有一样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对47个兄弟的情谊为战争英勇奋斗而牺牲的荣誉。8年后,他们已经被遗忘,真可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而仅幸存的谷子地被解放军俘虏,还被误认为是骗子。对于此情此景,他却无力证明自己的身份,更无法证明当年的47名战士是英勇战死沙场而不是被俘虏或失踪。为了证明这些兄弟的真实事迹,他准备用毕生的精力去寻找并把属于他们的荣誉还给他们,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啊!这部电影感动我的不仅是战士们流血牺牲的场面,更是那浓厚的情谊和谷子地永不放弃的精神。
看到这里,那首主题曲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一个人在继续,走在伤痛里,闭着眼睛回忆,岁月锋利,那是最致命的武器,谁也无法把曾经都抹去,……,还有什么比死更恐惧,比子弹更无敌,没有逃避,因为我没有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没有放弃,每个夜晚都同样的梦呓,自言自语,来世还要做兄弟。
这感人肺腑的言辞,这首潸然泪下的歌词,没有什么比它更能表达这超越对兄弟的情感了。如今我们 有谁曾有过这种超乎生命的爱国之情、奉献精神、可曾有过那种兄弟的情深意长呢!
他们不怕牺牲,他们害怕的是那种比牺牲更可怕的,那就是被遗忘、是寂寞,战争中有多少战士和他们的故事一起被埋没、被遗忘,何曾有过属于他们的一片尘土。
如果没有战争,或许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和亲人一起共渡每一个灯火。尽管他们是万家灯火中最暗的那一盏,和亲人一起捧着热腾腾的碗走进餐馆。尽管那个在只是粗茶淡饭。和爱人一起共渡每一个良宵,享受清晨每一缕阳光,尽管他们很贫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可以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尽情地撒娇,安然入睡。读书人可以坐在安稳的教室上课。同朋友一起聚餐聊天 举杯同乐。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着天伦之乐。而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他们总是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随时准备着牺牲,准备着把生命献给祖国的伟大事业。而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亲人的团聚,祖国的关爱,社会的和谐,安安稳稳的坐在教室上课,和朋友一起欢聚,有什么理由不报答最伟大的母亲——祖国,不报答曾经为了和平而奋斗牺牲的无数英雄,不珍惜眼前的一切呢? 让我大声高呼,可爱的战士们,你们没有被遗忘,你们没有被埋没,你们的精神正在传承,我们会像谷子地那样怀念你们。尽管生命很脆弱。但你们却用这脆弱的生命创造了奇迹,成就了最伟大的事业。你们永远是那跳跃的浪花中最美丽的那一 朵。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 会计六班 江易鸿
Qq:401500940
第三篇:集结号观后感
观《集结号》有感
重温这部经典影片《集结号》,在热泪盈眶的同时,以更深层的角度去理解它,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结合当今现状,对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片尾,集结号吹响,眼泪落下。真相大白,47个战友终于得到证明,成为烈士。
“我是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立二师已经被改编,还是最终真相大白,谷子地介绍自己总是这句话。在他心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是个人。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者忽视别人的感受。没有谁可以独立的存在于这个社会,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有自己的位置,隶属于某个社会团体。认清自己的位置,以集体为中心,增强集体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尤为重要。在一个团队中,一个集体里,我们应该把集体的利益看到最大,而不是自我。
回到影片最开始,残酷的战争,灰色的时代。团长下达命令,没有听到集结号,不能撤退。谷子地记住了命令,带领九连开始战斗,顽强的生命力让他们撑了好久。当一个个弟兄死去,被烧焦的大鹏奄奄一息地对连长谷子地说,“连长,我听到集结号了。”老谷呆住了,他问每一个人听到没有,答案是肯定的,“连长,快走吧,不走来不及了”,“指导员,我听你的,你实话告诉我你听见没有?”指导员坚定地说:“没听到。”大鹏死了,另一个战士哭着说:“连长,大鹏是想给咱九连留一个种啊!”这一幕给我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没有让人觉得战士胆小怕死,更多的是渲染了善意的谎言。最后,谷子地坚信自己没听到集结号。战士一个个牺牲,只留下他一个,得以幸存。是撤退,还是留下?谷子地记住了团长的命令,对命令绝对听从,没听到集结号就不撤退。坚守到了最后,这是对上级的听从,是纪律严明的表现。有时候,我们心中可能会为了个人私利动摇是非观,但是在集体利益面前,我们更应该做到为大局考虑,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集结号嘹亮的声音一直回荡在脑海......谷子地用尽毕生时间去寻找死去的战友们,无论如何也要把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集结号》向我们阐述的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每一个牺牲都是应垂不朽的。正如那句,“不放弃,不抛弃”,只要坚持到最后,总会走向光明。我们心中都应该有信念,有目标,有前进的方向。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指引着你走向成功的未来。
第四篇:《集结号》观后感
人文思想的光辉——影片《集结号》观后感
strong 发布于: 2008-05-20 14:44
影片《集结号》的发行,引起了很大轰动,在这新旧交替的岁末年初成了街头巷尾、饭桌茶楼的谈资与议论的焦点。诚然,这部影片着实令人感动,感动的足以提笔释怀。
故事讲述的是1948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时期,在一次战役中,中野独立师某团九连,奉命在某地旧煤窖处阻击敌人的进攻,以掩护大部队的转移。而撤退是以集结号为令。“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得接着打下去”。影片就在这样的前提下拉开了悲壮的序幕,塑造了以连长谷子地为代表的英雄群像。
影片的成功彰显在两个方面: 一是这场阻击战的演绎:真实,残烈,血腥。当然,创造这些要素的条件是技术手段的创新与视觉艺术的极美,无论是枪炮场面清晰而又真实的刻画,还是战争残酷而又血腥的表现手法,至少这样的战争场面提升了影片的品质。这在我国以往的战争影片中是没有的,是一次尝试与突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尽管很多场景看起来很像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很多人不以为是,以为在炒别人的冷饭,但我以为这只是借鉴,不是抄袭。艺术从来不会在借鉴的范畴内阻隔创作的再发挥,就像贝多芬之于勃拉姆斯,虽然后者的风格借鉴于前者的艺术灵感,但并不影响他仍然成为一代大师。至少在战争影片这一领域,美国有斯皮尔柏格,中国有冯小刚。一味指责导演的机械妨效是固执而苛刻的。
二是战后的唯一幸存者连长谷子地,在重返旧战场时,由于部队番号的更改,对牺牲战友被归类为“失踪”这一现实,寻求说法,恢复名誉的苦苦追寻和对其最终的历史评价。
前者表现的是影片的技术问题,后者则是影片的思想内涵。两者的结合,才是我们所称为的大片。
永垂不朽的英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但令人感动并释怀的场景更在于影片后半部分述说战后对人物的历史追问。有几个场景可以追述的。一是旧战场已变成煤窖,谷子地回到此地以一人之力吃住在煤窖,为的是天天挖掘煤矿找寻战友的尸体……一片若大的墓地,墓地上竖着的木排上写着“无名”,明明是爹妈给起了名的,怎么就成了无名无姓的呢……他们本应该是烈士,怎么就了失踪了呢……这才是影片要揭示的主题——人文主义思想,尊重生命,还生命以尊严。据我所知,为这部影片落泪的人往往就是因为这一部分。因为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关于战争场面的残烈,各类媒体的宣传就已经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心理承受力。而对后半部分人文关怀情节的呈示,却毫无准备,加上前半部分壮烈、血腥场面的铺垫,才使观看者荡气回肠,哽咽在喉,热血贲张。我相信,只要是内心对生命充满热情的人,无不为这一组组场景而动容而唏嘘而泫然……
什么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到底包含了什么,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认为,人文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道精神、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而对生命的尊重,并维护其尊严,则是人文思想的核心。可见,一个民族如果背弃了这样的文化命脉的守望,她拥有的生命热源即便充满动力,也是被扭曲的,即便外表强势,也难掩内在的脆弱。何况我们还处在一个相对浮燥的经济转型期,更应该守望人文主义的道德底线。从这个角度说,影片对于当代社会无不有着深刻的警世意义。
集结号最终没有吹响,从战役的战略角度,或许根本没打算吹响。由于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整个战役甚而是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无可厚非,战争总是要牺牲的。英雄虽然已经倒下,但幸存者岂能为之再次落泪?他们的躯体不应该长埋于煤碴之下,他们的墓碑应该有自己庄严的名字,他们更不应该成为成千上万个部队减员的长卷名单中,归属失踪的一群。
冯导把这一人文思想的渲染放在一个战争影片的背景下无疑有其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战争往往视生命如草芥,战火一开,无数个生命倒下,一场战役下来,数以万计的铁血男儿瞬间消失,何况故事讲述的只是一个区区47人的连队。然而影片的震撼力也就在这区区47人的身上作了一次现代思维的顿足,时代强音的呐喊,人文思想的光辉也在战争硝烟后的晴朗天空勾勒出一道清晰的闪电。
前两年有新闻报道说,美国政府不惜花重金派员进驻我国云南,寻找二战时期在中国作战的“飞虎队”成员的遗骸,其政治意图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不言自明。尊重生命个体,往往是民主社会的共识。而中国以往的历史无论处在哪个战乱时期,在人文思想的领域略显空泛与单薄,对认知生命个体的思维逻辑有着太多的草莽与匪气,缺少齐整的强健意识和高贵气质。
集结号终于在影片的末尾吹响,这是最后一次集结,是灵魂可以安息集结。46具共和国灵魂终于静卧在了庄严的墓碑中。一组方队士兵鸣枪致意,悲怆肃穆……这是英雄的灵魂,这是共和国的烈士,这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容不得有半点的疏漏与懈怠。
冯小刚在接收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王志的采访时说:“哪怕我们的战士再草根,那也是一条生命,要有个说法”。如果我们的电影导演们都有这样勃郁和疏朗的人文关怀情结,那是我们民族的幸事。毕竟在今天,传媒的作用指向着一个文明群落的文化走向,而电影更是容易渗透的大众媒介。
而当一个以文化为旗号的金融企业,将传统的信贷模式悄悄注入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她的实际收益已不仅仅是账面利润,而是应该接受全社会的敬意!
第五篇:《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
10外秘(2)班11号刘思远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致命的“真实”,一点假的没有。看到这句话,你别以为<集结号>是我看过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后的第一部电影,围绕着“真实”这个主题,我来说说自己看过<集结号>的感想。
电影总的来说是分为两部分,准确的说是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开头的巷战,开头就抢得头彩,让观众感觉中国的战争题材也可以拍成像<兄弟连>这样的效果。开始就要吸引观众,这是一般战争片惯用的手法,任泉的死已经起到了这个作用。第二部分就是阻击战,我认为这段投入的就是不如第一部分了,但这段是整个故事的起因,电影让所有的观众与连长谷子地共同经历了这段惨烈的30分钟,让观众的心与谷子地连在一起,为后来“真相”之路给观众的感动奠定基石。
先说说前两部分吧,虽然相比<兄弟连>这样的经典还有相当之多的不足,差距很明显。还有很多网友们提出电影相比真实战争的“硬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电影在描绘战争场面的进步,这里我要说的是,真实的战争不一定给观众以震撼,要想渲染出电影要表达的效果,就得放弃一部分真实,在这点上要找个平衡,让场面又不失真实,还要达到电影的表现力。所以那些说电影中那些不真实的朋友,希望你们明白,你们看的是电影,不要过分的较真。如果真要较真的话,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电影可言了!
过了前两部分,我把后面的故事列为第三部分,其实就是张涵予一个人的电影了,从朝鲜战场开始吧,谷子地在医院里对于47名兄弟白白牺牲这事还没完全放在心里,所以从邓超出现后,他还一如既往的当他的兵,当他手按地雷的最后时刻,他想到了47名弟兄,然后到他们那个世界去。
故事的真实性从朝鲜战争结束后表现了出来:所有的人物的语言行为都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电影给人的感动也是从观众与谷子地共同经历了那场浩劫,产生共鸣之后与和平时期现实的对比所表现出来。这才是电影真正感人的地方。
回到“地方”之后,谷子地看到了“烈士”与“失踪”的从待遇上的差别。这点估计大家都明白,“失踪”就意味着逃兵,虽然都是人不在了,但这与烈士是本质的不同。这在点上,以中国的国情,老百姓按失踪和烈士名单分粮,有些人为自己亲人因“失踪”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气恼。所以谷子地决定为他47名弟兄找回应该有的荣誉。
于是他带着,那个金存的遗孀,去找了邓超。这里邓超已经是团长了,这个团长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年代,那个地区的“总统”,当时就是那样,打过仗当地方守卫的军官就是那个地方的最有权力的人,所以邓超当时表现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我就是老大,现在谷大哥来了,以后我照你!”这样的气质。然后就是上面开始核查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这里,那两个官员所表现出来的官僚主义作风,说出来的话:“我们也要层层审批”都是解放后很有代表性的官腔。电影到了这,相信之前与谷子地共同“浴血”过的观众开始为谷子地鸣不平了,也开始掉眼泪了。可见第二部分的表现力是非常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求上级不成的情况下,谷子地只能自己去找,自己去把他们挖出来。到此,电影就已经完全靠张涵予一个人撑着了,我觉得张涵予将来很难超越谷子地这个角色,表现的太到位了。直到找到了当初那个吹号的警卫员,所有人才了解了整个事件的真相。连长终于为这47名弟兄正了名,让他们得到了应该得到荣誉。影片的结尾,连长向上级汇报了任务,述职之后,集结号响起。这个故事算是圆满的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