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场上说话要有语言艺术才能使你赢在嘴上
民间有句俗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警告人们:张嘴吃东西就可能进入细菌病毒;张嘴说话就可能招来祸患,因此,嘴巴是人类灾祸的根源。所以,孔老夫子告诫我们要“敏于行而纳于言”。意思就是行动要敏捷,说话要迟纳。有些人还把“谨言慎行”的条幅挂在客厅或书房里,时刻约束自己要“谨言”。还有一个哲理故事告诫人们说,上天造人的时候,为什么让人脸上的结构是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两个鼻孔而单单是一个嘴巴?就是要人们多听、多看、多闻而少说。冯梦龙先生在他的《三言》中总结了两句话:“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意思就是人间的是是非非都是张嘴说话招惹的;个人的烦恼都是因为想出人头地引起的。连到佛门也要“哑巴进庙门,多磕头少说话。”以防言多有失。
虽然嘴很容易招惹麻烦,但是又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吃饭、喝水,包括有病吃药都得通过嘴。人与人传达交换信息也得张嘴。嘴就像一个国家唯一的天然良港,虽然可能引发走私、病毒和精神污染品,但是,关闭了就会掐断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还得积极地开发利用。因此,先人们虽然告诫后人要“纳于言”、“谨言”或少说话,谁也没有说过不要不张嘴、不说话。可见,“纳于言”、“谨言”和少说话仅仅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措施。人要生存下去,不张嘴吃饭,不张嘴说话是不行的。在防御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开发利用。就如当今说的,要用改革解决改革中的问题。人们也要用张嘴来解决张嘴所引发的问题。所以,人们对进攻型的嘴也赋予了很多赞美之词。如:能言善辩;能说会道;伶牙利齿等等。历史上把能说的称为“铁嘴”,现在电视台着名主持人称为“名嘴”,有部电视剧把清代学者纪晓岚说成是“铁嘴铜牙”。当今还出现了张嘴的专门学问。如口才学、辩论学、演讲学等等。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人把嘴作为职业。如电视主持人、电台播音员、唱歌、唱戏的演员、政府部门的发言人,外交代表等等。中国历史上这类事例就更多了。如商鞅始入秦,张仪说秦王,蔡泽说范睢,苏秦说六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舌战群儒、解放后伍修权大骂联合国。都演绎了语言艺术的精彩篇章。战国时期的外交家张仪先生,当年从鬼谷子那里毕业后到楚国应聘,喝酒时楚国宰相丢失一块玉壁。张仪被怀疑并遭受一顿苦打。张仪醒来第一句话就问他的夫人:“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夫人告诉他舌头还在,他说这就够了。之后,他就是靠嘴巴里的这个舌头登上了秦国宰相的宝座。
商场上,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嘴,每一次交易都不亚于一场外交活动。采购需要说动卖方,销售需要说动买方,争得利益需要讨价还价,双方或多方合作需要谈判。就是求职应聘,或者是很好的谋略贡献给老板。这些都需要张嘴去“说”。缺少语言,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都是不行的。所以,商人这个职业多半也是靠嘴的职业。有人分析“商”字是“八口”撞开大门“。虽然有点牵强,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因此有人说”好胳膊好腿,不如长个好嘴“。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好嘴“能比”好胳膊好腿“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
真诚,就需要庄重而不能轻浮,就需要认真负责而不能花言巧语或者是信口开河。有些商人为了使人相信,往往把话说得过了头,甚至采取发誓、赌咒的方式以表示自己的真诚。这也是不可取的。笔者碰到一个在小菜场卖螃蟹小贩向围观的人吆喝道:“新鲜的、新鲜的,亏本卖啦,要不亏本我是孙子。”一位经常买菜的老太太在一旁自语说:“这人有意思,天天在这里亏本当孙子。”结果,围观的人慢慢地散开了。笔者碰到这样一件事情:山西一位建材商到上海某厂采购不锈钢装饰管。为了得到一个合适的价位,他了解了多家同类生产厂,又去浙江了解不锈钢带的价格。通过周密地调查了解,认为每吨二万二千元到二万二千二百元比较合理,双方都有利可图。于是就和上海某厂的销售经理洽谈。当价格谈到二万二千五百元的时候,在一旁的老板坐不住了。于是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这是最低价了。这个价卖给你,我要是能赚一分钱我就是王八。”这个赌咒无疑是让对方相信他的真诚。但是,山西建材商没有说什么,笑着就要站起来离开。销售经理还是把他们给留住了,最终以每吨二万二千二百元成交。这位老板觉得很尴尬,连招待这位山西客人的宴请也不好意思参加了。这种“真诚”有点过了头。可谓“越位的真诚”或“真诚的越位”。“真诚”越了位,起到的也是反作用。
二,要慎。就是要慎重。用当今流行的话说,就是要注意“关键词”。因为商场上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涉及到利益。1,要慎重就不能轻诺。不能轻易向对方许诺一些不该许诺的东西。商业交往中谈天说地都可以轻松愉快,谈到关键问题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尽管可以用轻松的语言来讨论,表态时不能马虎。有些人在商业交往时,几杯酒下肚就会忘乎所以,在关键问题上轻易承诺了对方。事后悔之晚矣。不落实就是不守信用,落实了就要蒙受损失。有些企业因为轻易表态闹得很不愉快。2,要慎重就不要轻易拒绝。商业交往中对方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或条件。其中有些交叉的利益关系一时难以消化和理顺。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考虑的空间,一般不要一口回绝。这样既能够显示对对方的重视,也能利用时间争取主动。3,要慎重就不能把话说绝,要给自己留下退路或者叫做回旋的余地。如果当场表态:这个绝对不行,那个绝对不可。再想回旋已经没有余地了。所以,商业语言要进可攻、退可守,才不至于尴尬或被动。4,要慎重但是慎重不能外露。古人云:喜怒不形于色。也就是 要慎重得轻松,慎重得自然。商人多会察言观色,慎重的外露就是不慎。一则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过于谨小慎微、说话不能做主的人,二是从你外露的慎重之中,觉察到了你的真实意图。
三,要巧。就是语言要巧妙。这个玩妙不是轻浮的花言巧语,而是庄重的语言技巧。巧在商业语言上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能巧妙地打开对话的大门,让对方愿意和你交流。二是能巧妙地接受和拒绝对方的意见,不论是接受或拒绝,对方都能认为是通情达理的。三是通过巧妙的语言化解双方的分歧。在《古文观止》里,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就是一篇“巧说”的典型案例。
战国时期,赵国的太后刚刚掌管赵国的政务,就遇上了秦国攻打赵国的大事。赵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让赵太后的小儿子成安君来当人质,我们才能发兵救助。许多大臣劝说,赵太后就是不肯。同时发出话说“谁要是再动员我让成安君去当人质,老妇我就吐他一脸。”,这就等于把话说绝了。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劝说了。这时,已经退休的左师触龙来拜见赵太后。由于触龙资历很老,赵太后收起怒容勉强接待了他。触龙非常迟缓地走到赵太后面前,气喘虚虚地对赵太后说:“我的腿脚有毛病,走路非常困难。很长时期没有来拜见太后了。心里很挂念太后玉体的健康,今天特意来拜见太后。”赵太后说:“我每天都是乘坐车子走路,没什么不方便。”触龙又问:“太后吃饭怎么样?饮食没有减少吧?”太后答:“还可以。每天喝点粥。”触龙接着说:“我吃饭已经不行了。每天不得不强撑着走上三、四里路,这样可以增加点饮食。对身体也有好处。”触龙开始根本不谈成安君作人质的事,而且通过拉家常的办法,使太后缓解怒气,放松警惕。一步步打开交流的大门。
等赵太后的态度稍为缓和后,触龙就对她说:“我有一个最小的孩子叫舒祺,也没有什么本事。现在我老了,心里就是不放心这个最小的孩子。想托托太后,能不能在皇宫警卫队那里给他安排个工作。我死了也就放心了。”赵太后说:“可以呀,这孩子今年多大了?”触龙说:“今年十五岁了。虽然还很小,我还是挂念他。希望在我没有进入坟墓之前,能给他安排个好的差事。”赵太后很惊奇地问:“你们男人也疼爱最小的孩子吗?”触龙说:“比你们女人疼爱得还要厉害。”太后听后笑了起来。接着说:“还是我们女人最疼爱小儿子。”触龙反驳说:“在我看来,你疼爱你的女儿燕后远远超过成安君。”太后说:“你看错了,我对成安君还是疼爱得更多一点。”触龙说:“父母爱孩子,就要为他们长远的前途考虑和谋划。当年燕后出嫁的时候,你持踵而哭。因为女儿远嫁了,你非常悲哀。但是,走得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每当癸祀的时候还祈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