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幼先进集体材料
“两纲一法”自颁布以来,医院领导班子对妇幼保健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院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母婴保健法”,认真贯彻实施《淄博市妇女发展纲要》《淄博市儿童发展纲要》,始终坚持妇幼工作方针,坚决贯彻执行新医改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努力完成“两纲”妇幼保健要求的任务目标,各项卫生保健任务达到了目标要求,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为零,2009年被评为淄博市妇幼工作先进集体。
1.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从人力、物力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均提供优先保障,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不断提高我院的妇幼工作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依法加强对从事母婴保健服务人员的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定期参加淄博市卫生局对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确保无违规上岗现象发生。
2. 领导班子团结实干,将两纲要求的各项卫生保健任务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考上抓,实行层层落实,重新扩大修缮了产房、隔离产房、婴儿洗澡间等房屋设施,建立了温馨病房,改善了孕产妇的就医环境,及时解决了妇幼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难题和瓶颈,大大提高了我院妇幼工作水平,提高了广大妇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开创了妇幼工作的新局面。
3. 加大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力度,畅通了产科绿色通道,规范
了产科建设,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及时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制定一系列的急救方案,健全抢救流程和相关制度,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有条不紊,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多年来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为零。对所有孕妇建立保健手册,按照保健要求进行系统管理,进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及时处理,并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等疾病的咨询和筛查,给予母婴阻断的指导和治疗。
4. 加大规章制度管理力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试,教育职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病人,在工作中践行“三好一满意”,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严格超声管理,禁止医务人员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禁止进行非法选择胎儿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出生证的入库、发放、补发、网络管理等工作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从未发生违法违规开证现象。
5.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保健意识,多年来我们利
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妇女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健康教育,开展了孕产妇保健、妇女生殖健康、出生缺陷的干预、母乳喂养等内容的教育和咨询工作。不断加强妇幼工作人员的医德医风教
育,做到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医务人员始终树立全心全意病病人服务的思想,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开展认真专业务实的服务理念活动,以优质的服务为广大病人服务,多年来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和纠纷,在多次市卫生局检查中均达标,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好评。
第二篇:市妇幼先进集体推荐材料
大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优秀集体推荐材料
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系着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大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母婴保健法》和落实“两个纲要”为核心,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为宗旨,把妇幼健康事业作为打造幸福和谐的民生基础工程紧抓不放,为全市妇女儿童享有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是一项惠及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也一直是我市卫计工作的重点。目前中心主要承担的项目有三网监测项目(即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承担的主要业务有托幼机构儿童保健管理(儿童体检、保健医、保育员健康管理、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价)、妇女病普查、婚前医学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省政府又实施了免费产期筛查与诊断服务项目、贫困县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和0-6岁儿童残疾筛查和诊断项目民生实事工程惠及妇幼。该中心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努力确保各个项目顺利完成。
近年来,通过全体妇幼人的共同努力,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3年的3.85‰下降到2017年的3.29‰;婴儿死亡率由2013年的3.69‰下降到2017年的3.02‰;新生儿死亡率由2013年的3.29‰下降到2017年的2.84‰。住院分娩率由2013年的99.78%提高到99.98%。2017年孕产妇死亡率9.01/10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3.3%,儿童系统管理率88.86%,产前检查率96.7%。
2017年在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实施工作中,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任务数10550人,完成13913人,完成率为131.88%。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任务数为4300人,完成了4465人,完成率103.84%。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检测出HIV抗体阳性孕产妇4例,阳性活产数4人,新生儿及时给予了抗病毒药物进行阻断。梅毒感染孕产妇9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469人,所生活产数476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儿童数470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共免费发放“营养包”193227盒,21684名6至24个月婴幼儿直接受益。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任务数6863人,完成6064人,完成率88.36%。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免费检查目标人群为8200对,完成8315对,完成率为101.40%。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2017年大同市共有活产数22200人,新生儿访视人数18815人,访视率为84.76%。6岁以下儿童数150097人,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为133557人,健康管理率为88.98%,3岁以下儿童数为63472人,按照应频次管理人数为 56404人,系统管理率为88.86%。孕产妇健康管理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为18952人,早孕建册率为85.37%;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为18841人,产妇健康管理率为84.87%;产后访视人数为 18958人,产后访视率为85.40%。
在2017年山西省“六件”民生实事工程中妇幼项目占了三项,因此中心上下集体联动,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工作全市任务数为18906人,完成17562人,完成率92.89%。贫困县建档立卡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任务数为47695人,宫颈癌筛查完成47717人,完成率100.05%;乳腺癌完成47895人,完成率100.42%。0-6岁儿童残疾筛查和诊断项目工作全市任务数为200人,共完成200人,完成率 100 %。
在做好生育全程服务工作中,按照省卫计委的统一要求,全市全面推广使用了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服务内容,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一条龙”服务链。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中心承担着大同、朔州两市的筛查工作,目前主要筛查的疾病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11年的38%提升到2017年的92.57%,为20余万名新生儿进行了筛查,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57例,苯丙酮尿症45例,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今年起还积极探索开展新病种的筛查,将开展多种遗产代谢病筛查。
2018年为了全面发展我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事业,以资源整合为契机,大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着力为全市妇女儿童打造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使大同市妇幼保健事业迎来腾飞,实现新的跨越。
大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018年5月17日
第三篇:妇幼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妇幼直通车 “开”出工作新局面
妇幼项目是公共卫生项目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国家为了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沿,农村妇女儿童的健康“守门员”,科学领会卫生院的工作职责,勇敢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刻意进取,努力拼搏。2014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职工的奋力工作付出下,通过不断努力,逐步熟悉该项工作流程,掌握了妇幼保健知识和业务技能,顺利开展妇幼保健的家庭访视、临床诊治、保健以及新生儿方面的抢救。为有效控制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开创全面到位的妇保、儿保服务,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为公共卫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卫生院不分节假日,按照卫生院耿院长制定的“家访直面计划”要求,“妇幼家访直通车”开进孕产妇、新生儿家门口。一年来,共出动家访直通车75车次,妇幼儿保人员230余人次。经常深入到基层22个行政村,结合有关卫生室人员进行督导和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宣传国家和地方关于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相关政策,向农村孕产妇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使广大农村孕产妇能平等的享受安全、有效、规范和便捷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等基本服务项目,筛查“两个”高危人群进行个案追踪管理,入村逐户随访孕产妇和新生儿情况,及时指导乡村医生作出危险情况的干预措施,准时上报,确保高危孕产妇及儿童得到及时救治服务。多次给孕产妇和儿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广大妇女和儿童充分了解妇幼保健的好处,有效降低了柳园口乡及整个龙亭区的“两个”死亡率。维护了柳园口乡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把党的惠民政策全面均等地惠及柳园口乡的广大群众。
柳园口卫生院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充分利用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好基本的妇幼卫生服务。为辖区居民以及流动人口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妇幼卫生服务。坚持妇幼卫生的公共卫生属性,建立妇幼卫生工作评价体系,推动妇幼卫生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妇幼保健知识
妇幼保健知识
1、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当你停经3个月内(12周)(计算时间为从末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计算),要主动到户口所在地和暂住地医院进行孕妇登记,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并免费领取叶酸片服用,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疾病发生。
2、如何定期产前检查
为了你孩子的健康,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后,按照孕产妇保健的要求,按期进行产
前检查。无高危因素情况下,产前检查时间和内容有:
第一次在你建立《孕产妇保健册》时,常规的检查项目有: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
压、心、肺、肝、脾、胸廓、四肢和脊柱);妇科检查;化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三系、血型、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早期如果出现阴道出血、腹痛、腹坠等异常情况需要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宫内的发育情况。怀孕13-27周为孕中期,无异常情况出现,一般每4周到医院做一次产前检查。检查内容: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位、胎心、浮肿的情况。怀孕15-20周需要做产前血清筛查,以发现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神经管畸形、18三体综合症三种先天性缺陷。怀孕26-30周做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20-24周的B超检查筛查,以排除胎儿发育异常;孕中期复查一次血色素也是十分必要。如果有孕吐或挑食的孕妇还可以做微量元素的检测。怀孕28-36周之间每两周检查一次,36周至临产每周检查一次。孕期若出现阴道出血、腹痛、发热、头痛、胸闷等症状,应随时就诊。
3、产后检查
产后42天内,母婴同时到户口所在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为保证母婴在产褥期的健康做指导。
4、母乳喂养
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按需喂哺,不规定次数时间,只要宝宝需要(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房充满就要进行喂乳。
5、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仍需保持清洁,每次沐浴后用棉签擦干之后用5%PVP-1消毒脐部,如脐周红肿,脐带残端有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诊。
6、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
大便:宝宝出生后第一天排出的大便呈墨绿色、粘稠状、称胎粪。哺乳后大便逐渐变为黄色、糊状,每天3-5次。若出生后24小时仍未见胎粪,应检查排除消化道梗阻畸形,大便的性状可提示喂养和消化的情况。
(1)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绿色、稀薄状、次数增多,且粪、水分开俗称“蛋化汤”样大便。
(2)喂糖份过多时,大便多泡沫,酸味重。
(3)用牛乳喂养时,大便结块、粪臭味较浓。
(4)进食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宝宝经常哭闹不安。(5)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溏薄或水样,或带粘液、脓性、有腥臭,宝宝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
小便:新生儿初生数日内尿量较少,以后每天7-8次,尿色清澈淡黄,偶有尿酸盐结晶,使尿液发红,属正常现象。
7、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
对新生儿进行足跟血的筛查,以检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儿苯丙酮两种疾病筛查。出生28日内应带新生儿到儿科医院接受听力筛查。
8、如何建立儿童保健卡
婴幼儿出生后42天内到所在地医院儿保门诊建立儿童系统保健卡,安排婴儿定期参加儿童健康检查和指导。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治疗
健康人每天至少应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糖尿病人就更不例外了。特别是肥胖型糖尿病人,进行必要的运动,往往比单纯控制饮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运动可以改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情况。
方式:有氧运动,慢跑、快走最好 糖尿病人究竟如何进行体育活动呢?首先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确定运动方式和时间,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早晚可分别进行30~60分钟的活动时间,对青中年患者在无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可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如慢跑、快步走、跳健身舞、打乒乓球、骑自行车、跳绳、游泳、爬楼梯、登山等。老年糖尿病人可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度运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
强度:运动时,还能自然交谈衡量运动强度最简要的方法是在运动时能否自然交谈,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通常对于无心脏病的青中年病人运动时心率在120~130次/分钟,一般是安全的。运动时机的选择,并遵循运动三部曲:5~10分钟热身,运动20~30分钟,5~10分钟放松活动。
时间:餐后一小时,不易低血糖
对于学龄儿童应当看到,运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同样重要,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较为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有时特殊糖尿病的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发生低血糖,如果在进食后运动或运动后必要时服一点含糖的饮料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则应减少胰岛素用量。学龄儿童糖尿病无需限制上体育课或运动锻炼,但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较好,不易低血糖。
第五篇:2012妇幼工作计划
2012年妇保工作计划
2012年的妇幼保健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全面落实上级有关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妇幼卫生的公共职能,保障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控制和减少出生缺陷,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市妇幼工作计划,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
(二)具体工作指标
(1)早孕建卡率达≥95%
(2)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5%
(3)产后访视率≥95%,产后42天检查率≥95%(4)高危孕妇管理率达95%(5)住院分娩率达100%
二、加强妇幼保健组织管理
1.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两纲》等法律法规,完善妇幼保健各项制度; 2.建立健全妇幼保健工作各项制度,及早做到制度上墙,执行有度; 3.按时参加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和妇幼保健例会;
4.根据兰州市及城关区有关业务培训规划制定相关计划及执行措施; 5.认真制定并组织2012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方案、措施。
三、规范流动人口保健管理
1.排查、登记本辖区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详细户籍信息,建立对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确保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能够享受与户籍所在地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2.建立流动妇女、儿童保健信息统计、登记制度,使之纳入本辖区妇幼卫生年报统计上报。
四、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1.确保妇幼卫生保健信息专人负责管理、上报;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信息管理制度;
3.完善妇幼保健资料库建设,确保所有原始数据的登记及上册;
4.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妇幼保健信息,按“3+1”模式执行年报,并认真分析,总结报告;
5.定期检查相关数据,严格核对原始数据的真实性、缺项、漏项或错误等,及时纠正错漏信息;
6.做好“三网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按时上报信息。
五、孕产妇保健
1.定期摸查掌握本辖区育龄妇女数、已婚妇女数,及时登记上册;
2.规范开展孕产妇第一次健康体检,督促孕妇定期到分娩医院进行产前检查; 3.严格执行孕妇建册,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 4.提供并严格规范产后家庭访视及保健;
5.定期摸查高危孕产妇,及时登记高危孕产妇信息,并做好跟踪记录; 6.定期为更年期妇女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的咨询和指导,做好相关登记、记录;
7.分阶段、定期检查本辖区妇女疾病谱调查,建立并及时登记相关保健信息表。8.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9.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10.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六、计划生育指导与管理
1.建立本辖区新婚夫妇花名册,定期开展婚前、孕前健康教育,开展婚前检查;
2.建立本辖区内育龄妇女死亡名册; 3.定期开展生育咨询、指导; 4.定期更新宣传栏;
5.规范避孕药具免费方法,及时完成发放登记。6.对新婚夫妇和准备怀孕的及时发放叶酸。
7.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