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8分)
()地看()的回答遮雨的()()地说
五、排排队(12分)
yìsi gānɡ cáiliánɡ hǎo liú lì zì diǎnxīn xuâ()()()()()()xiǎo pǐnkē xuãzhī shibài fǎnɡ láo lâi hǎo xiànɡ()()()()()()bó zimá yǐyōnɡ bàozhí shùpãi tǔzhàn duì()()()()()()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吗()粮()桶()朗()象()妈()良()痛()娘()像()
三、选一选,找正确的读音(12分)jiāojiàohuóhãxiěxuâ
1、我们的教()室在三楼.2、老师又教()了我们一首新歌.3、昨天的天气真暖和().4、我和()小红是小朋友.5、妈妈切菜把手切破了,流了好多血().6、我们的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四、填上适当的词语(10分)温暖的()凉爽的()明亮的()()地站起来()地读书()地听
1、流利地、功课、孙中山、前一天、照例、背出、学的、了
2、怎么,儿子,你呀,说说,不,你的3、妈妈、风、的、啊、爱、清凉的、是
4、张开、了、笑、她、大嘴、起来
六、照样子写一写(12分)听得很认真一字不错主动地问
整整齐齐
七、填一填(18分)
1、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遮雨的(),滴落的(),责备的(),()的教诲。
2、刮风时唱的(),下雨时唱的()
3、我们边唱边(),为()送去()。我们边唱边(),感谢……。
4、我们喜欢植树,因为我们懂得,当山野(),大地就(),风沙就会(),泥土就(),河水就(),我们懂得,我们现在植树,是为了(),也是为了()。
八、写话。说说春天来了,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七个大题,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我门二年级39人参加考试,及格 27人,及格率69.23%,优秀10人,优秀率26.32%,总分2522分,平均分64.667分,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二年级语文教师要抓好平时。
本次试卷中,大多数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除了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存在问题
1、第一大题看拼音写汉字,有个别学生不认真,出现了错误。
2、第二大题,填写的、地、得,有马虎的同学不容易辨别出现了错误,如果认真的话,本是可以避免的。
3、从第七大题看图写话这一大题中发现,学生的阅读知识比较匮乏,导致学生在本大题失分较多,以此出现了优秀率不高的情况。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重视课堂教学,注重通过创设情境,评价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从而使之贯穿与整个数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重视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月考已经结束,我们发现本次期末质量测查卷无论从试题类型还是从试题内容,都能够依据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总体来说孩子们考的都很不错,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对教师平时教学起导向作用。
下面就本次考试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如第一大题拼音乐园,第二大题照样子,组新字,第三大题小小魔术师,第四大题我能把这些字、词送回家,第五大题小朋友手拉手,第六大题你会,我也会,第七大题吧古诗补充完整,第八大题开心阅读,大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填空、选择、判断、正确率96%以上,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是比较牢固的。其中写同音字中的“小叔”孩子们写的都不够好,这些在平时应多给孩子说。
2.我给句子加标点,其中问号和感叹号一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加错了。其他学生掌握的情况都比较好,正确率98%以上。
3.开心阅读中回答问题,一部分学生人家问的是两问,孩子们粗心只回答了一问,90%的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两问。
二、存在的问题:
1.好的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卷面整体看不够干净整洁,字体写的不够端正。
2.部分学生粗心,仍写一些错别字现象。
3.写话是进入二年级语文学习后的又一道坎,一年级的考试中是没有出现过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目标是能写完整、通顺的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写话的兴趣。在此前提下,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尝试把语句写得生动有趣,并把事情写具体。
本次题目的要求是“看图写话,说说除了图上的物体,你在春天里的新的发现?写出来吧。”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句子通顺完整,但是细节方面没有注意,错别字多,标点使用不正确,因此得满分的很少。另外:
(1)个别孩子没把图画内容写出来,这样的孩子以后极可能在作文上犯审题不清的毛病,必须再三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2)少数孩子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表达意思不完整。
在写话中叙事清楚流畅,用词较生动,标点符号完整,格式正确,总的来说特别优秀的孩子有40人。
四、考后反思
1.个别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作业完成潦草、马虎,甚至漏做部分作业,但家长没有引起重视。日复一日,当天学到的知识就没得到巩固强化。今后对这些孩子要常抓不懈,争取家长的配合,双管齐下,不让孩子掉队。
2.进一步强调书写。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的书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还觉得,认认真真地写一遍,强于马马虎虎的写三遍。对于笔画较多、结构特殊的字,要多次强调。
3.进一步优化阅读课,精讲细练,重感悟、重积累,优秀篇目要达到熟读成诵,而且读时要认真看清生字字形,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加强学生的语文积淀,以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教者:贾红春
月考已经结束,我发现本次试题质量测查卷无论从试题类型还是从试题内容,都能够依据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检测。总体来说学生考的都很不错,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对教师平时教学起导向作用。
一、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如第一大题拼音乐园,第二大题照样子,组新字,第三我能把这些字、词送回家,第四大题你会,我也会,第五大题开心阅读,大部分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进行填空、选择、判断、正确率96%以上,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是比较牢固的。其中写多音字中的“似字”学生选择的不好,这些在平时应多给学生说。第六大题是看图写话。
2、我给句子加标点,其中问号和感叹号一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加错了。其他学生掌握的情况都比较好,正确率95%以上。
3、开心阅读中回答问题,一部分学生人家问的是两问,学生们粗心只回答了一问,90%的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两问。
二、存在的问题:
1、好的书写习惯没有养成。卷面整体看不够干净整洁,字体写的不够端正。
2、部分学生粗心,仍写一些错别字现象。
3、写话是进入二年级语文学习后的又一道坎,我们现在的学习目标是能写完整、通顺的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写话的兴趣。在此前提下,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尝试把语句写得生动有趣,并把事情写具体。
本次题目的要求是“看图写话,说说除了图上的物体,你还发现了什么?写出来吧。”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句子通顺完整,但是细节方面没有注意,错别字多,标点使用不正确,因此得满分的很少。另外:
(1)个别学生没把图画内容写出来,这样的学生以后极可能在作文上犯审题不清的毛病,必须再三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2)少数学生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表达意思不完整。总之在写话中叙事清楚流畅,用词较生动,标点符号完整,格式正确,总的来说特别优秀的孩子有8人。
三、考后反思
1、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贪玩,作业完成潦草、马虎,甚至漏做部分作业。日复一日,当天学到的知识就没得到巩固强化。今后对这些学生要常抓不懈,争取在这后期,加大力度,不让这些学生掉队。
2、进一步强调书写。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的书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还觉得,认认真真地写一遍,强于马马虎虎的写三遍。对于笔画较多、结构特殊的字,要多次强调。
3、进一步优化阅读课,精讲细练,重感悟、重积累,优秀篇目要达到熟读成诵,而且读时要认真看清生字字形,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加强学生的语文积淀,以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目的。
第五篇:月考语文试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部分(18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芳菲菲其弥章 B.卒起不意
C.此小大之辩也 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思厥先祖父.. C.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D.否泰..如天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2分)A.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阿母为.汝求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弃甲曳兵而.走 而.征一国者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衡因.上书陈事 D.及时相.遣归 嬉戏莫相.忘 5.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辇.
来于秦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东犬西.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回.朕车以复路兮 齐.彭殇为妄作 6.下列句式与所给句式相同的一组是(2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
A.客有吹洞箫者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富贵非吾愿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C.研究文字学几十年的老教授无可奈何地叹息道:“虽然我的研究生很多,但真心继承我的学说的不多,登堂入室....者没有。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组通过对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调查,限购令对楼市销量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但对高房价还一时难以产生实质性作用。
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读朱自清的散文。,。①以及由于执着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 ②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
③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 ④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
⑤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 ⑥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
A.⑤⑥③①②④ B.④⑥②⑤③①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①②⑤⑥④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
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④,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③权子母:以资本经济或借贷生息。
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⑤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衡.文 衡:通“属”,缀缉、撰写 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意:料想 C.迥.出意表 迥:远 D.因为..诗吊之 因为:于是写作 1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B.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C.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D.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12.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在贯华堂召徒讲经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但讲稿秘不示人。
B.金圣叹的好友王斫山给他提供了放贷营生的银子,虽然金圣叹交还了千两本金,但利息全被花光,王斫山对此只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他评论六大才子书,皆有独到的眼光。
D.本文作者既记述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之处,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5分)
(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4.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15.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
(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中颈联“,”含有八层意思。(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4)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4分)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
陈众议
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如果因为某一难以推诿的事由而被迫中断当天的工作或者由于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卡了壳”,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
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略萨(另一位拉美文豪,下文称略萨)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
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叠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所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
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为他“诊治”。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
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的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
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
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
(选自《环球人物》2014年4月,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
②《百年孤独》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马孔多镇,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祸福的故事,传递了文化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其内容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浓缩投影。《百年孤独》风格独特,既气势恢宏又奇幻诡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
变幻莫测。轻灵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言评价为,《百年孤独》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骇世惊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
B.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
C.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
D.在中国,除了主流作家或年纪较大的作家外,年轻读者对《百年孤独》不感兴趣,更有甚者认为此书是死活读不下去。
E.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
(2)文中划线句“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除了作品之外,他还留下了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文中提到马尔克斯请略萨作序、补交房租、拜访嘉宝三件事,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曾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7分)
四、课内文言文加点词语解释(10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 2.景.翳翳以将入 景: 3.距关,毋内.诸侯 内: 4.数.罟不入洿池 数: 5.扶辇下除. 除: 6.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 7.始适.还家门 适: 8.除.臣洗马 除: 9.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 1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在自然界中,北地的瑞雪,江南的细雨,一望无际的草地和给人以强烈冲击的茫茫戈壁„„都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心灵震撼。
在我们走过的不多的岁月中,一定有你印象最深的人、最深的事,镌刻于我们的脑海,感动着我们的心灵。那些定格的画面与风景永远记载着深藏于内心中的记忆的残片。
要求:请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