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时间:2019-05-13 15:1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八妇女节的来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第一篇: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获得,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第二篇:三八妇女节来历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我国最早的妇女运动先驱是何香凝女士。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00年的历程。我i国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一样,都为国家独立、解放、革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巾帼英雄和三八红旗手。我国党和政府对维护和保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制定了较完美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而对于三八节的演讲稿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演讲的主题需要突出、对于三八节的由来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还有演讲稿是属于那种形式的,根据不同的规格进行撰写。而对于三八节的活动主题可以是关于三八节一直以来的发展历程,或是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还有就是关于女性的伟大、歌颂赞扬女性。还可以做一个感谢为主题的活动,一些像是礼物互赠或是一些娱乐活动、女生节等等。因为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只是给你几点建议,所以还是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第三篇:三八妇女节由来、三八妇女节来历(范文)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的历史:

 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节期在每年三月八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到这一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蔡特金(Clara Zetkin)建议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应设定一天当“国际妇女节”。该建议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并未定出具体日期。

1917年,~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

南非妇女节时间有别于国际妇女节。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妇女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新南非政府将这一天定为妇女节,以纪念南非妇女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作的贡献,并将这一天定为全国公假日。从此,每年的8月9日,南非各地的妇女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要求实现男女平等、结束党派冲突与暴力,保证妇女生存权益和反对性骚扰与性犯罪,以消除旧南非种族隔离制度造成的根深蒂固的歧视妇女的影响。

第四篇: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7年3月8日,俄国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举起了三八节的战斗红旗,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反对饥饿的游行示威。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游行。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第五篇:端午节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

民间流传的“大中小”之分

五月初五过“头端午”;五月十五过“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再过“末端午”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粽子的做法

1.成品特色:粘甜有劲,粽叶清香。

2.配料比例:江米(糯米或籼米)0·5千克,小枣250克,苇叶60~80皮。3.加工方法:先把江米淘洗2—3遍,用水泡3小时,捞出控去水分;接着将苇叶放入开水中煮透(煮的时间越长,苇叶越清香),再放入凉水中浸泡;然后将3—4张苇叶错开包卷成三角形,在向其中装入约30克糯米后放入3粒小枣,再用约30克湿江米将枣盖上,最后用苇叶裹严,并用线绳捆好,如此将全部江米包完为止;最后将粽坯放入锅中,用石板压实,加入清水煮上2个小时,然后再添上水,上中火再焖1个小时,粽子即可熟透,将粽子投入凉开水中拔凉,即可食用。

4.操作要点:加清水煮时以淹没粽子为度。吃时煎断包棕的草或线绳,撕掉苇叶,取出粽馅,沾糖食之,风味独特。5.适用范围:端午前后包粽子已成习惯。6.别称:小枣粽子。

7.贮存:头天将粽子包好煮熟,供第二天早餐食用,农村常将粽子放在热水瓮坛里,随吃随取。粽子馅除小枣外,还有豆沙、枣泥、咸肉等,可依口味不同而自己选择。粽子的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形状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有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粽子节快乐!昨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但许多中小学生见面的第一句祝福语却用粽子来代替。

27日,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就中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九成以上学生的心中,吃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全部内容。这项调查在我市字水中学、朝阳中学等5所中学的1000多名初中学生中进行。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学生们显得并不含糊,都表示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吃粽子则是为了“让屈原的尸体在河里不被鱼吃掉,所以把粽子丢在河里”。

但对于如何去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学生们则表现出困惑来。他们能列举出的过节内容少得可怜,90%以上的学生只能列举出吃粽子、划龙舟这两样,挂陈艾、喝雄黄酒等少数几种课本上见过的方式,也很少有学生能答出来。

在调查中,对于“你希望怎么过端午节”这个问题,有65%的学生回答说:“吃粽子,在家和父母一起过节”;17%的学生回答:“可以出去到处游玩”;还有14%的学生回答:“希望多放几天假,少布置点作业”。

端午有更多文化内涵

“学生们对端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书本知识上,对过端午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却很模糊。”华夏国学研究院院长黄明超先生说,从收到的1000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大多数孩子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有一定了解,但明显是来自于课本,在生活中难以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黄明超说:“端午节可以放假,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吃粽子,是孩子们喜欢端午节的主要原因,但端午节绝不应该只是这些内容,这个流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原文: 标题: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译文或注释: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 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 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注释】

[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共十八篇,作者不详,各篇写作时代也没有定论,大约是晚周的书,秦、汉人的增补。内容主要记述古代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每写完一山一水,多记其中许多怪异的草木鸟兽虫鱼以及部族、祭祀、巫医等,内含不少神话和传说。本文写炎帝的小女儿在海里淹死之后,化为小鸟,衔木石填海不止,表现了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反映了上古人民征服大海的坚忍精神和宏伟志愿,精卫,鸟名。又名誓鸟、冤禽、志鸟、帝女雀。[2]发鸠之山:山名。之,助词,无意思。[3]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4]乌:乌鸦。

[5]文首:头上有花纹。文,花纹。[6]喙(huì):鸟嘴。

[7]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詨,呼叫。“精卫”本是这种鸟叫声的拟音,所以说“自詨”。

[8]是炎帝之少女:这个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是,这。炎帝,相传就是教人民种植五谷的神农氏。[9]为:成为,变做。[10]堙(yīn):填。精卫填海《山海经》古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⑦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③。是④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 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漳水出漹,东流注于河。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喻坚持不懈的人。

夸父追日的文言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意思有两种——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贬义:自不量力。

下载三八妇女节的来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八妇女节的来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父亲节来历

    第一个说法: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 年诞生在美国。 1909 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 Dodd,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

    国庆来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国家最大的喜庆之日当然莫过于建国纪念日了;我国关于“国庆”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

    感恩节来历

    感恩节来历感恩节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始于1621年。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有四天假期。借着长假,很多人都......

    清明节来历

    清明节来历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3年03月31日第8版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

    五一劳动节来历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

    圣诞节来历

    "listens, angel newspaper good news"; third is 圣诞节来历: Christmas also referred to as Christmas Day or Christmastide, is an annual holiday celebrated on De......

    汉字来历范文大全

    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显示了它的无所不能。于是它的斧口部分,就形成了“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经过长期的演变和......

    对联来历

    对联来历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对联更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必有之物。当然,对联并不一定只在春节使用。在乡 下,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在门旁贴副对联,以渲染气氛。然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