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宁三源公学承担政府委托的职能
西宁三源公学承担政府委托的职能
三源公学是西宁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寄宿制、全封闭的民办完全中学。建校以来,始终遵循以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与青海生源特点相结合为办学指导思想,秉承以 “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敬业爱生、精教重研”的教风和“诚信做人、踏实学习、励志进取、成人成才”的学风。学校高薪从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聘请了德高望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能手、高考名师、学科带头人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爱岗敬业、知识渊博,注重研究教学大纲,善于总结经验,为我校 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很大的贡献。我校虽然规模小,条件相对简陋,但是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精神,较好地完成了政府委托的职能。
政府委托的职能:1、2、3、4、5、6、提高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开足开齐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各类学科;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 开展并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颁发各阶段相应的学历证书; 完成政府委托的其他工作任务;
附:办学许可证、单位登记证、组织代码证复印件
第二篇:三源公学2013工作总结
三源公学2010――2011学工作总结
今年,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确立了“校长总指挥——政教处全面负责——班主任包班——课任教师全员配合”的责任链,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显示出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实现了学校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一、强化师生德育建设工作,夯实和谐向上的思想基础。
1、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精神,组织党员学习党中央精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制度计划到位,督察落实到位,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及工作责任感。
2、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每周星期五下午坚持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及时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上级党政的有关工作意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3、继续狠抓师德师风和行风建设,随时与师德师风和行风评议员联系,召开座谈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和谐的教育软环境,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和依法执教精神,坚决反对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4、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班会、广播站、政治课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学校对各年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级注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载体的养成教育,初二年级以爱国,爱劳动,爱科学,爱学校,爱学习为载体的“五爱”教育,初三则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载体的前途理想教育,使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层次分明,实效性强。高中部注重对学生法制教育思想的培养。
二、认真抓好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1、我们一贯认为“学校安全工作来不得点滴失误”,学校加大对安全落实检查力度,对食堂小店、教学设施、男女生宿舍进行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认真贯切学校大门、学校宿舍门关锁的规定。本期学校宿舍门统一由学校安排值日生关锁,确保上课时间宿舍不留人、入不了人,本期宿舍失窃和损坏公物现象大大减少。同时加强门卫的责任感,认真落实门卫制度和履行职责。
3、严禁学生进网吧、游戏厅,学校提出严格要求,并与地方派出所联系,对网吧进行检查。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出勤的检查,凡未经请假未到校的学生立即于学生家长联系。
4、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强调学生往返校园的路途安全,住校生的钱物的安全,确保了本学期无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注重教师培养,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质量来源于严格规范的管理,严格规范的管理更是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根本保证。
本学期学校管理突出以制度管人,从校长亲自抓毕业班教学做起,科学解决常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为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做出保证。这一学期,改革了僵化的常规管理,激活管理思维,重点放在抓教师的听课、教师课前的准备、作业的批改上。对教师常规检查从量过度到质,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学校总体把握好“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符合教育规律的事一定得办好,凡是不利于教学法质量提高不符合学校发展的事一定不办。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让教师觉得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还值得去拼搏一番。
1、本,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工作检查。重视课堂教学质量以年级组按学科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探讨集体备课的新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依法执教,开足课程。学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按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地方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均按照相关要求开齐开足。
四、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坚决完成上级的任务
本期防流控辍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们的做法是:
1、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做好服务范围内学生的入学工作,加强学籍管理,确保适龄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建立了“防辍控辍”的管理制度,学校与级组、级组与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
3、落实教师家访制度。班主任要做到学生病事假超一天必访,无故旷课必访,在校发生意外事故必访,出现特殊情况必访制。
4、密切注意学生辍学苗头,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辍学。
五、总务、财会管理走向深入。
1、坚持依法理财,自觉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并将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各项财务制度健全,账目设置合理,审批手续完备。
2、已形成财务公开制度,能在显要位置,将市教育局、物价局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和举报电话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建立了物资采购申报制度,规范了校产管理,期初,期末定期检查登记,平时抽查。
4、学校开支实行民主理财、开支两条线制度,由镇中心会计统一管理,平时学校开支量入为出、节约开支。
5、学校绿化面积较大,总务人员在“勤”字上下工夫,净化,美化了校园,确保洁净,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师生情操的功效。学校食堂得到整改,饮食安全有了保障。
6、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工程。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特殊生的帮助指导工作,使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保障,提高学校教育的社会公信度。
7、为积极引导学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行了学生篮球赛、校园歌咏比赛等。
六、以“创建教育名校”为目标,不断提升学校品牌。
本期,学校“创建教育名校”为目标,不断提升学校品牌。按照校委会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创强工作。本校成立创强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创建规划,部署落实创建措施,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办理申报、评估、验收等一系列创建工作。各部门要专人负责,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和措施,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1.高度重视创强工作。把创建教育名校列入各部门本学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建设教育名校纳入日常教学工作的计划,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名校的实施工作。广大教职工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确保建设教育名校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2.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各种层次的动员会,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实施“创强”的重要意义。,我们将紧抓契机,构建平台,让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营造深厚的重教氛围,使大家都为创建名校工作多作贡献。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我校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与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校将继续发扬“永不气馁,永不言弃,永远向前”的砺志精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存在着不足:在工作中仍有重计划轻落实,重结果轻过程现象;班主任管理力度仍需加大;重教学管理、轻教育教学科研;仍然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学生;绩效工资实施后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的最大值。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踏实工作,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为契机,加快改善办学条件,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兴校力度,努力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2014湖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2014湖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备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
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
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
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
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
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5.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6.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
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7.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
8.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
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998年机构改革。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2003年机构改革。这次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这次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提出政府职能应集中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个方面。
200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2013年机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具体内容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