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察北牧场推进乳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建设国家级奶牛养殖示范区
农 垦 情 况
第19期
农业部农垦局2006年7月10日
河北察北牧场推进乳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建设国家级奶牛养殖示范区
河北省察北牧场辖两个乡、五个分场,总面积 373平方公里,总人口 2.6 万人(其中产业吸纳流动人口 0.6 万人)。近年来,在省、市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农垦优势,增强示范带动功能,以建设国家级奶牛养殖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主攻乳业产业化,借力扩模带动,增量提质增效,力求跨越式发展。与2000年相比,2005年察北牧场人均纯收入由 1600 元上升到 3958 元,养奶牛收入占纯收入比例由不足 40% 上升到 70.2%,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同比扩大 20 倍,场内人均奶牛存栏由 0.3 头发展到 1.3 头,带动周边县旗农民养奶牛由不足 2 万头发展到近10 万头,饲料加工销售企业发展到 40 余家,奶源收购户达到 60 多户,原料产品运输车百余辆,其他相关个体工商户 338 家,吸纳外地入场从业6000多人,乳业龙头企业纳税占总税收的 70%,乳业已成为强场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一个以察北为中心,辐射半径近200 公里的乳业经济圈正在形成。察北农场也成为引领张家口市发展百万头奶牛产业的主要加工基地和科学养殖重点示范基地,被中国奶协评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区(场)”。
一、创新发展理念,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察北牧场于 1949 年建场,五、六十年代以养马为主,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饲养细毛羊和奶牛,八十年代中后期调整为以养奶牛为主。养殖奶牛在当地比较效益高,家庭农场职工和两乡农民及周边农户有养殖积极性,但由于受场内加工龙头企业长期国有国营、成长缓慢的制约,乳业产业很难发展壮大。为尽快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察北牧场更新发展理念,采取引入当地民间资本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和招商引资借外力扩张的双轮驱动举措,构筑产业龙头。
一是挂靠实力强、品牌响、科技含量高,能够占领市场高端、引领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知名企业。为了将青岛圣元乳业集团的发展重心由东北拉到察北,2002 年底察北牧场冲破各种阻力,将一条年创利润 350 多万元,占当时全场管理费和社会事业开支财源 70% 的国营生产线产权转移给圣元,圣元又投资 1000 多万元进行了技改扩建,加上之前投资 2000 多万元建起的一条日处理鲜奶 70 吨的配方粉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加工能力达到日处理鲜奶 150 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诱人的奶源发展潜力,促使圣元于 2004 年再投资 1.2 亿元,新建了一条日处理鲜奶能力 200 吨、设备全套从法国进口、生产卫生标准达到国际制药 GMP 标准的高档婴幼儿配方粉生产线,2005 年底已完工并进入试产期。
二是确立“多一家强势竞争就多一片市场、多一张胜券”的思想,引入多元竞争。2003 年吸引深圳塞北乳业、台商和本场民营企业主投资 3000 多万元,组建了察北草原乳业公司,新建日处理鲜奶能力 150 吨的 5 条液态奶生产线。2005 年又以建设河北省第一乳产品加工基地为目标,经多次联系、反复运作,以提供建设用地和 3500 万建设配
套资金的优惠,将蒙牛集团第一期投资 1.1 亿元日处理鲜奶总能力 450 吨的 15 条液态奶生产线项目争取到察北,注册察北蒙牛公司。目前,厂房及附属设施全部完工,已安装起 5 条灌装机并投入运营,其余 10 条正在安装。
三是抓大不放小,努力构建多层次消化奶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龙头体系。将原国营已闲置的 20 吨的旧生产线产权转移给本场民营企业主,成立了察北乳业公司,他们再投资 500 多万元进行了技改扩建,挂靠蒙牛生产奶茶粉、中老年奶粉等,并新上三条干吃奶片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扩展到 50 吨。
察北牧场 4 家乳品企业 27 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 1000 吨,占张家口市所有乳品企业总加工能力的 60% 左右,加工总规模在河北省各县区领先。乳业终端产品固态、液态并驾齐驱、花色品种多、高中低档匹配合理,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多家企业的原料竞争使奶价高于其它地区,增强了奶牛业的发展动力。
二、坚持科技兴牧,推进产业规模升级
多家龙头企业积聚,龙头竞相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的同时,对奶源基地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传统养殖带来了新挑战。察北牧场在迅速增加养殖数量的同时推进技术进步,重点从养殖规模化和生产标准化上求突破,力求“一头牛产两头牛的奶”。为推进规模化养殖,察北农场大力实施“
十、百、千”工程,全场已经培植出 10 头以上奶牛养殖户 600 个,500 头以上奶牛专业村 24 个,8000 头以上奶牛专业乡 2 个。同时,以建设小区为载体,推进集约养殖,从 2001 开始通过申请银行扶贫贷款、各类政策扶持资金捆绑使用、招商引资、融集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先后建成了可容纳千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小区 7
个,目前已入住奶牛 8 千多头,占全场奶牛数的 30.8%。小区内实行配种、防疫、饲养标准、机械化挤奶、社区服务“五统一”,集中推广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场内兴建挤奶站 34 处,机械化集中挤奶率达到 90% 以上,保障了奶质升级。养殖纯收益比小区外同质奶牛提高 15% 以上,对本场及周边奶牛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三、强化服务保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品种改良和防疫灭病。严格推行冻精统一购进,优质冻精配种率达 100%,全场 2.6万多头奶牛已基本改良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年单产鲜奶 5 吨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目前,正在运作新西兰奶牛胚胎移植项目,力促奶牛品质再升级。察北牧场通过实行各级防疫责任制,传染病免疫率达到 100%,有效保障了养畜安全。
二是做大做强草业。发展园区化高效草业种植,按照一头牛至少一亩水浇地的目标,加快水浇地建设进程,全场水浇地喷灌配套面积发展到 2.7 万亩;推行青玉米标准化种植,亩产青体 5 吨以上;充分利用大规模生态建设成果,在 7 万余亩围栏草场、20 余万亩退耕还林及匹配造林的林间草带推广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推广青贮调制、饲草加工利用新技术,力求“一亩地产两亩地的草、一斤草产生两斤草的营养效用”,加上应用科技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保障了养殖业发展,也保障了奶源营养品质达到生产高档乳制品的标准。2005 年底,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 300 万欧元引进的先进喷灌设备已全部到货,3万亩高效草业基地建设项目完工后,草业保障将会再升级。
三是不断拓展奶源收购网络覆盖面,跳出察北扩基地。调动民营资
本在周边县旗建立了收奶站点 28 处,重点奶源经纪人百余人,尽力保障加工龙头企业的奶源需求。
----------------------------送:部领导、有关部委和新闻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部有关司局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农业、农林)局(总局、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