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音河乡富吉村奶牛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音河乡富吉村奶牛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李延双王殿刚
就在许多地方对农业结构调整究竟该如何调而感到茫然,对“种什么、养什么”没有准确把握的时候,内蒙古阿荣旗音河乡富吉村通过养奶牛,年人均纯收入增加2300元,也就是说许多农户通过养奶牛走上了致富之路,走出了一条“以农养牛、以牛富农”的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奶牛业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饲养规模及产量大幅增长
据对全村奶牛全面统计,截止2007年10月底,全村共存栏奶牛4600余头,较年初增加400头,其中成龄奶牛存栏增加213头。上半年全村牛奶总产量达1.3万吨,较去牛同期增加4100吨。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趋势看,这是该村历史上奶牛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
二、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富吉村全村的农民收入,事关该村今后发展稳定的大局。据对全村养牛户的典型调查,分了三个等级。也就是说把奶牛产奶量调查结果分为:最高、一般和最低。
(一)典型调查牛产奶量最高的奶牛
每头平均日产奶量65斤的奶牛,现在按市场价每公斤2元的价格来收购鲜奶,这样每头奶牛每年产奶7吨计算,每头牛的年收入可达14000元,扣除管理费用500元,粗饲料费用1200元,精饲料费用3000元,防疫、配种等其它费用300元,每年每头牛仅出售鲜奶一项纯收入可达9000元。此外每头母牛犊价格在3000
元左右,如果按50%的母牛犊概率计算,这样每头奶牛每年的产值就达到10500元。若每户养2头这样的年产奶量高的奶牛,一年就可以实现脱贫达小康。
(二)典型调查年产奶量一般的奶牛
养一头平均日产量57斤的奶牛,如果按日饲养成本在15元左右,毛收入在43元,按正党产奶300天计算,每头奶牛年纯收入8400元(不含人工费)如果一年产下一头母犊,年收入可达10400元。
(三)典型调查年产奶量最低的奶牛
养一头平均日产奶量30斤的奶牛,现在按市场价每斤1元的价格来收购鲜奶,这样每头奶牛每年产奶3.6吨计算,每头牛的年收入达7200元,扣除管理费用350元,粗饲料费用550元,精饲料费用1000元,防疫配种等其它费用300元,每年仅出售鲜奶一项纯收入5000元。此外每头母犊价格在2000元,这样每头奶牛每年的产值就达到6000元。通过调查养殖户普遍反映,发展奶牛业确实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途径,饲草就地转化增值,而牛粪是土地最好的肥料,上到地里不但庄稼长势良好,带来农业效益,而且给农民省下了买化肥的钱,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规模化饲养初具雏型
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是必然趋势。目前我村在稳定家庭饲养方式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引导养牛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该村已建标准化奶牛饲养小区三处,其中10——15头的饲养规模户有16户。据对全村养殖规模结构分析,全村存栏奶牛15头以上的养牛规模户就达30多户,全村存栏奶牛4600余头,这代表了该村今后奶牛业的发展方向。
四、奶牛业发展前景广阔
尽管该村奶牛业相对本市外村起步转晚,要做成一个大产业还有很大的路要走。但被调查的散养户,均对奶牛业的更大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们的意向是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综合分析,养殖户的积极性基于以下三点。一是看准了旗政府发展奶牛业的决心。国家投资在本村建三处奶牛小区,扩大了村奶牛业余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要想富就必须树立“为牧而种、种养结合”的思想,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就富村实际情况而言,发展奶牛养殖业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捷径。更重要的是富吉奶牛小区的建立使广大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富民政策的温暖。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到位,加上旗、乡、村三级联动相关优惠政策的配套落实,给养牛户吃上了“定心九”。
二是畜牧业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与种植业互相促进,即可促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转化增值,又可增加有机肥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适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
三是牛奶消费市场现潜力巨大。目前我市城镇人均年喝奶量在8公斤多点,全国7公斤略高;农村人均年消费量不超过5公斤,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健康意识的改变和增强,全国年人均喝奶量正以26%的速度增长,可以预期我市牛奶消费市场拥有很大空间。由于液态奶的生产加工也奶源关系非常密切,我村准备在今年建两处液态奶站,因为拥有奶源就拥有市场,所以无论乳品加工龙头谁来做,牛奶总是有生产、有收购的。
五、对我旗发展奶牛业的几点建议
作为农业大旗,应把奶牛业作为农业上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来抓,运用种手段旗、乡、村联动,做大这个产业,努力创出全市知名的牛奶品牌,全面提升我旗的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各级政府一定要看到我们现有的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奶牛业,把发展奶牛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调整我旗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建议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好牛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落实资金、督促检查等工作,组织产业部门成立技术领导小组,负责解决生产、加工等难题。要出台一个扶持奶牛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真正为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算帐对比等形式,大力宣传养奶牛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及社会各方面投入发展种草养奶牛事业,使种草养奶牛在全旗形成高潮。不断加速我旗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
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坚持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加强奶牛品种改良的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奶牛改良配种服务网络。大力推广种草养奶牛、提高养奶牛高产配套技术,购置做优质奶牛产优质奶。
四是产业化经营。从我旗的实际出发,把奶牛业产业化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和突破口,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策、效果显著的名优奶产品,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发挥我旗现有的草资源和农村秸秆资源优势,兴建规模奶站。坚持公司加农户发展方向,由龙头企业向农户和基地提供种畜、饲料、防疫等服务,并以保护价回收鲜奶,建立风险机制。建议在旗乳品公司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加大投入上规模,并在其周围发展一定面积的牧草,大力支持鼓励当地农民把人工牧草当成庄稼来种,在全旗树立一个发展的示范典型。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荣旗音河乡人民政府)
第二篇: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富吉村党支部事迹
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富吉村党支部事迹
王殿刚 纪淑艳
内蒙古阿荣旗音河乡富吉村是一个以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全村共有905户3140人,其中,少数民族1112人,耕地2.5万亩,党员54名,村“两委”成员8人。几年来,该村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引导农民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并走出了一条致富好路子,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居全旗各村前列。
夯实组织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俗话说,“要想富,靠支部”,“村看村,户看户,完成工作看支部”。深知这一点的富吉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为使村里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党支部先后制定了“两委”联席会议、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党支部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通报工作等制度,逐步形成了村民议事、支部定事、村委会干事的工作机制。为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支部首先从自身开始变管理为服务、变命令为引导、变决策为指导,切实履行起领导一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2006年春,村党支部与乡信用社协调,帮助农民解决畜牧贷款85万元,互联保贷款46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民想富无钱富的问题。同时,在加强党员管理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办法,并先后开展了“党员形象”工程、“无职党没设岗定责”、“双链双推双提”等活动。针对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党支部又重点把那些致富能手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年轻人吸纳到党内,几年来,共发展30岁以下青年党员13名。
打造支柱产业,拓宽增收之路 该村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把经济发展作为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通过调查、座谈和外出考察,村党支部制定了发展经济“三部曲”。第一步,引导村民种植南瓜。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当时许多群众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的村民,村党支部组织“两委”成员用自家的财产抵押为其贷款,并到黑龙江等地联系优质南瓜种籽。当年喜获丰收,每垧地纯收入达到7500元,相当于大豆的2—3倍。如今该村南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1.6万亩,成了远近闻名的白瓜籽生产基地。在富吉村的带动下,音河乡南瓜种植面积已超过6万亩,音河“白瓜籽之乡”也由此得名,并成为全市最大的南瓜籽经销集散地。第二步,鼓励村民养殖奶牛。2003年村党支部抓住国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有利时机,相继在九三站、长发、东富吉组建立了三个奶牛养殖小区。在养牛大户的带动下,全村的奶牛数量猛增到现在的4500多头,全村每天产奶25吨,奶资收入3万多元,仅此一项每户每年增收1万多元。第三步,引导群众种植马铃薯,搞淀粉深加工。经过种植和加工,马铃薯卖原料每垧地纯收入5000元左右,加工淀粉每垧地纯收入可达7000元左右,农民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2006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7000余亩,加工作坊达到54家,其中中型加工厂1座。依托泻粉加工和收购粗泻粉精深加工,全村每年增收60多万元。2006年注册了“纪万家”粉条粉丝商标,并探索性地进行了小包装,每斤增收1.5元左右。
规范协会运作,助推产业发展
富吉村南瓜籽经销协会成立于2003年,奶牛协会成立于2004年,协会成立之初,只能在沟通、联系方面提供一些服务。随着白瓜和奶牛产业的发展,农民对市场、对协会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村党支部出资为协会购买了两台电脑,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自办了致富信息简报,定期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由于有协会的统一运作,富吉南瓜籽价格每斤比周边地区高出0.10—0.20元。2004年,针对个别收奶员拖欠奶资现象,协会通过法律手段先后为奶农要回拖欠奶资94万元。同时,协会出面和厂家、收奶员签订合同,每月底由协会把会员卖奶数量上报厂家,厂家直接将奶资转到乡信用社,奶农凭存折领款。由于有效解决了拖欠奶资问题,协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群众入会积极性空前高涨,除本村外,附近的和平村、音河村、新立村的许多村民也纷纷申请加入该协会,就连霍尔奇镇的大光村奶农也申请入会。现协会会员从当初的35人增加到现在的568人。协会不但帮助奶农按月结算奶资,还免费为会员送饲料,不定期地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奶农传授科学养殖技术。2007年春,协会筹资20万元,购买了一台奶车,方便了群众售奶,实现了奶农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办实事解民忧,彰显支部活力
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心中,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事,不管大小都要坚决做好。2004年,富吉村的南瓜面积超过了8000亩,可在座果期,却开花多、结瓜少。村党支部急瓜农之所急,立即邀请农业专家诊治,得知是南瓜种植面积大、花授粉率低,需要大量蜜蜂传粉才会提高收成的“秘方”后,村党支部随即组织村“两委”成起早贪黑把守道口,见到蜂车就拦,请他们进村,并承诺免费提供烧柴和蔬菜等。就这样,一箱箱蜜蜂搬到了田间地头,得瓜不得籽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近几年,柴油价格偏高,村党支部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到平价柴油50余吨,270多桶,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仅此一项,两年就为群众节省资金2万多元。长发组人畜饮水困难,收看电视频道单一,党支部经多方沟通,争取项目,为他们安装了自来水、有线电视、远程教育,彻底解决了喝水难、看电视难、了解信息难的问题。
借东风绘蓝图,强力建设新农村 2007年,呼伦贝尔市把富吉村定为全市农区唯一一个新农村建设样板村,该村借这一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争取资金,投资30余万元在富吉新建一座奶站;投资10余万元,对村路进行了改造;投资2万元,进行了“四旁”绿化。同时,该村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先后购买30台微机,建农民网吧和科技书屋,并在村部外建一个大屏幕电视,免费供党员群众了解市场行情、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各组有线电视联网,实现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网、宽带网“三网合一”,让群众在家里就能收看到科技致富知识。为了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该村还建起了一个3000平方米的集科技大集、群众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广场,供全村人民每天早晚、休闲季节锻炼、娱乐。
富吉村村民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走在全旗前列,住房砖瓦化达到了90%以上,电话、手机入户率达到了8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60%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富吉村党支部一班人并没有满足现状,经过调查、研讨,修订完善了新农村建设五年、十年规划,制定了多项推进措施,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带领全村人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走的更快、走得更远!
第三篇: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3月7日至10日,本人以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的名义,取得静宁县文化局的同意并受牛永琪局长的委托,对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调查。4天以来,在周岔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勤、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庙管会负责人周建财等人的大力协助下,深入农户,走访文化大户3家,访问村民50多人,发掘民间文化内容、民俗事象70多种,发现民间艺人50多人,拍摄照片500多张。
周岔村民间文化现象突出,内容十分丰富,事象传承脉络清晰,保存完整,具有保护和发掘的一定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周岔村民间文化,发展静宁文化产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都有具有特别的意义。静宁的传统文化事象像周岔村这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村社,在平凉全市是很少有的。加之,红军长征路过周岔,红色革命遗迹尚存,红色故事在村民中广泛流传,这更给周岔村民间文化增添了色彩。因此,周岔村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就尤显得十分重要和及时。
周岔村概况
周岔村位于静宁县南部45公里,南接四河乡的古湾村;东连该乡的上寨村;北、西临该乡的郭岔村。周岔村民世代为农,现有农户130户人家,人口600多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80亩。是一个纯农业的山区地方。
该村建有村小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0多名。医疗站一所。百货销售点2个。据考,周岔村有清代举人2人,秀才3人。1949年以来,共有大中专学生86名,研究生3名。
村中有古树5棵,都逾一百多年树龄。
该村周姓人为主户,传说元代向西北移民时,周祖先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现在的仁大乡周家峡口,又由周家峡口迁移到这里。大约有300多年的时间。据说,300百多年前,这个村的人口也有现在的人口多,同治年间兵燹,村民在村子的两个深洞里躲避灾祸,一个洞子里的200多人被残害了,只留下另一个洞子里200多人。这是现在的所说的上庄里的人。下庄里有一个人,因为当时和邻居不和气,村子里人不要他在一起躲兵祸,这个人于是跑到上庄人的洞子里躲起来,结果活下来了。后来这个先人结婚生子,繁衍了如今这么多的周姓人口。现在上下庄周姓人分为两头份。即上庄和下庄。民国18年灾荒,跌了年馑后,分了主案。上庄的主案1974年因“破四旧”葬入火海,下庄的主案至今还保存在周志杰家中。
周岔村历史悠,这次在村中发现的3处人类遗址证明,远在秦汉时期,周岔村的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来,周岔村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其源远流长,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近现代的历史文物,诸如清代古堡、民居、作坊遗址、200多年前周祖的影碟(主案)、门尺、102年的舞台、藏于村民家中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书法、挽幛、牌匾和清磁器,以及近百本戏剧手抄本、和200多唢呐曲牌,足以证明周岔村传统文化的丰厚历史。
据村人追述,130多年前,周岔村就有唱大戏(大社火)、耍灯火社火(小社火)的习俗。由于村人喜爱民间文艺,每逢过年,家家扎纸灯笼,人人学唱小曲,排练秦腔戏,吹唢呐,学演牛皮灯影、顶旱船、舞狮子、耍武术等。从正月初三送纸以后,整个村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到了正月十五点了明灯,最后一场演出后,就在庙前面举行烧社火仪式。乡人称其为“卧将”。社火“卧将”后,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就要开始,村民们又要忙碌一年的生产活计了。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大社火。即唱秦腔。1949年前后,村子里有3、40人参加大社火的演出。健在的老艺人主要有周志杰(77岁)、周志清(70岁)、周仁忠(68岁)、周德仓(60岁)、周杰仓(57岁)、等。在周志杰老艺人家里完整的保存着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手抄剧本近百本。剧目有《七人贤》《剪红灯》《竹子山》《武当山》《大香山》《双背鞭》《牧羊卷》《岳王卷》《宝莲灯》《二进宫》《祭灵》《长坂坡》《回荆州》《过沙江》《过玄关》《倒打毛炳》《鸡鸣山》《吉家山》《万寿山》;现代剧有《白毛女》《沙家浜》《三世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血泪恨》等70多本。现在,村里还活跃着两班秦腔自乐班,吹风下雨或农闲时节,他们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吼一段秦腔,为村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2、地社火。即灯火社火。周岔村耍社火的历史可追溯到150多年前。据周岔老一代传说,由于他们的先人爱“唱戏”,喜欢小曲小调,在祭祀的大王庙前筑了土台子,唱大戏、唱牛皮灯影,娱神娱人。那时,在村民中能演唱小曲小调的人就有3、40人。流传在周岔村的小曲小调有《进门曲》《十道黑》《十炷香》《摘棉花》《十采花》《赶嫁妆》《绣荷包》《十绣》《十对花》《十杯子酒》《放风筝》等百余首。每年春节,在老艺人的鼓动下,村民组织起来玩灯火社火。家家花灯高挂,灯火通明,悠扬的民间小曲从周岔的山窝里飞出来,传向远方。
到了光绪年间,戏班子发展壮大起来了,1907年(光绪32年),村民们集资修建了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的舞台。
周岔村清代舞台长7.5米,宽7.5米,占地面积56.25平方米。前檐至地面高为4.15米,脊至地面高6.5米;舞台暗卷高4.15米,宽3.5米;耳子1.5米,宽3.8米;前台左右栅栏1.6米,侧宽1.8米。舞台共有立柱8根,前后梁22根,有椽109根。前有拱斗9个,左右各有2个,共有13个。属于清代斗拱建筑,2挑檐,舞台两侧有木栏。民间称其为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当时,由于修建者技术问题,“两马悬蹄”没有悬成,简化为通柱落地式。
周岔村古舞台为全木结构,筒板瓦屋面。正脊、垂脊均砖塑,饰有鱼龙、鸟兽。正脊中央置一雄狮,脊之前后砖雕塑龙凤、花卉,垂脊均饰浮雕童子戏莲和缠枝花卉图案。前面2边垂脊翘角飞檐,翘角下皆悬挂风铃。文化大革命时期,雄狮、脊兽、龙凤皆被捣毁。
设计和建造者为甘肃陇西西川冯师(名讳不详)。关于修建年代,据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说,他大伯父周志良生于光绪32年,此年正是农历丁未年,这年村人集资修建了这个舞台。当时周岔村有24户人家,其中4户因为家庭困难,给有能力的大户人家拉长工,修建舞台时没有出资,而靠出工顶资,其他20户每户各出10担粮。所有建筑木材从周边的树林里砍伐,皆靠人力肩扛、抬运来。当年为修建舞台,烧制砖瓦和脊兽的砖窑遗址清晰可见。该村戏楼是一座集戏曲、建筑、泥塑等艺术于一身的古代建筑,秀气玲珑,别具一格,对研究静宁古代舞台形式及戏剧、泥塑艺术的风格流派,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3、牛皮灯影。周岔村演牛皮灯影戏的历史也很长久了,最兴盛时,村里有2付皮影箱,每个班子能演皮影戏上百本。老艺人周志杰肚子里能装成百本戏剧。老艺人有周志杰(77岁)、周杰仓(57岁)、40多岁的有周保科、周清、周仲飞等。主要剧目有《金山寺还原》、《火焰驹》《茶壶记》《游西湖》《白蛇传》等40多本。两个皮影戏班经常到周边的村社演神戏。
4、吹呐唢。在周岔村能吹唢呐的艺人就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13岁。现在村里有4个唢呐班,常年活跃在民间,吹白事,吹红事。流传在唢呐班里的100多唢呐牌子曲中,有好多曲牌令都是他们周姓先人自己的创作的。唢呐艺人们大都能吹出6、70种曲令来。如《上下眼将军令 》《大小开门》《藩王令》《大悲对》《汉登山》(下眼子)《寿江南》《侯七倒关门》《想调》《豆板悲》《小导板》《哭黄莲》《马到令》《进水令》《朝天子》《闹元宵》《元令号》《耍杯子》《水龙王》《八棱子》《钻草》《望北藩》《滚头子》《下小楼》《哪咤令》《状元令》《推江令》等。60岁以上的老艺人有4人,40岁以上的有10多人。
5、武术。武术是周岔村传统文化中的又一个灿烂的内容,很早以前就被周祖先民所看重。周岔村武术可以说是静宁独有的民间传统文化现象。传承人有周志杰(77岁)周富治(77岁)、周仲勤(50岁)等人。年届古来稀的周志杰从祖上传承下来的刀、枪、棍、棒等套路有6、70种。他们的祖上追求侠义文化理念,从护身和保一方平安的基本思想出发,练就一身好武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至今已经相传了5代人。他们的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都具有极其广泛的武功基础﹐是周祖先民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6、玩灯笼。灯笼与周岔人生活息息相连,每逢过年庙宇中、院里、房里,处处都挂灯笼。据本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仔细推算,周岔村人爱挂灯笼习俗应该是汉以后的事。这种推断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中国有纸灯笼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以前,周岔村村民作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其中有许多民俗意义在里面。老先人作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白事场合;伞灯(姓字灯),因“灯”与“丁”谐音,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姓字灯,悬挂在屋檐下和上房里。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恐怕还是周岔村的灯社火了。每年春节,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周岔村家家户户扎糊花灯,过了初三,大人小孩打着花灯笼为夜社火照明,看社火,整个社火场里闪烁各种形式、各种色彩的的灯笼,真是“彩灯兆祥,民富国强”,周岔村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周岔村灯笼的材料,纸和竹篾,后来变成布、纱帛、铁丝,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听老年人讲,周岔村的灯笼习俗除了照明以外,以前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意为启迪聪明智慧。后来就由此演变成春节提灯笼看社火的习俗,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7、剪纸艺术。周岔村人把剪纸叫“窗花”。实际上,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北方贴窗花还盛行。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窗花是由剪纸演变而来的。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周岔村的妇女人人都会剪窗花,她们的窗花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周岔村窗花无论题材、表现手法、剪刻技艺都最具传统性。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还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这些民间艺术的主题,造型优美,刻画粗旷、准确的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周岔村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窗花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这次调查中,周岔小学教师周永忠老师从学生家长那里一次征集来了200多幅剪纸作品。由此可见,周岔村民间剪纸艺术的普及性和基础性。
8、编织艺术。周岔村的民间编织地方特色和风格也很突出。有草编、绳编、线编、柳条编、纸编等。虽然缺少艺术性,但是编织品的实用性强。
9、民间文学。周岔村是南丝绸之路的驿站,从天水、秦安、甘谷等地通往会宁、定西至兰州之地的一条商贾大道;古代在这条大路上,产生了许多商旅文化内容。由于这条大路的贯穿周岔村地界,各种文化形式,都会传入。诸如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这次调查所获得的红色革命故事就是很有力的说明。
发生在周岔村的革命故事,十分感人。村民抢救和收养红军战士的事迹,至今流传在乡间和村民的心中。
1936年10月17日,六军到达通渭县境内的陇川到田堡乡的大庄坪、马家岔、刘家岔、谭家河、田堡,进入四河乡的周家岔村时,国民党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等部队驻扎在四河。周岔村村民周建财(今年60岁)的祖父去四河赶集,因在那里驻扎着部队,他半路折了回来,正巧碰上红军,红军问他,前面有没有部队,他说,四河镇子上军队黑压压一片,你们不能过去。红军的一位首长说,我们专为消灭这股敌人而来,你给我带路。这时,红军分3路分别向四河镇的敌人包剿而进,周建财祖父领一路红军径直向四河前进。走了大约3、4里路,他们和四河镇上的国民党守军打了起来。
在红军路过周岔村的后湾时,敌人的飞机丢下了两颗炸弹,正好在红军部队中爆炸。当时有许多战士受伤,有好几人炸死了。5个受伤严重的战士被村人抢救到自己的家里进行医疗养伤。
周志明(周永忠父亲,1993年病故,享年73岁)听说红军炸伤后在后湾没有人管,很残忍。他约了同村的几个人去看情况,到了后湾,围观的村民很多,他和约来的几个人,一人背了一个回到了家。
当时抢救伤员的村民有周建财的爷爷,周大伟的三太爷周维珍,周大伟爷爷周满仓(1989年病故,享年86岁),周富治的父亲周尚贤,周满禄的父亲周信(上世纪70年代过世,享年70多岁)等人。
村人周建财的爷爷护理的一位战士,听说是一位连长,或者是营长的职位。他在周建财的爷爷的精心照料下,恢复的很快,不到10天,伤养好了,他坚决要找部队去,临走时执意给周建财爷爷一把手枪,但他不敢要,就推辞了。红军连长说,以后如果我能活着,我一定来看你们一家。周建财的爷爷流着眼泪把他领到窦河村,看见他走后,自己就回到家里。周志明护理的一位战士由于头和腿多处受伤,无法走动,经过家人的精心护理,月余后痊愈,家人极力挽留,但也没有留住,他也找自己的部队去了。
周大伟爷爷周满仓和周满禄的父亲周信护理的伤员,伤好后也都去找自己的部队去了。
周大伟的三太爷护理的一位伤员,3年多才离开周岔村。那时,因为周大伟的三太爷无儿无女,想把这位伤员收养为义子,所以一直没有要他走,才推迟到3年多时间离开周大伟的三太爷的家。
当时炸死的是一位营长,死体埋在了现在的舞台后一片空旷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整修土地,坟墓被夷为平地,这位战士的坟堆再也看不到了。村里有些人说,红军战士的墓葬被沟水冲刷走了,有人说还在那个地方,说法不一。
后来,村子里有人犯癔病,胡说乱喊,说他是红军营长罗(雒)某某,说他没有衣服穿,没有钱花,找不到部队,给我给一些钱,我找部队去。现在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这事在村子里传的纷纷扬扬,神乎其神。
还有一位红军战士被敌人的炮弹炸死在周岔村上湾社祁岔的上大路,被乡人掩埋在这个地方的一个地头上。由于修建水平梯田,他的坟谷堆早铲平了。后来,周岔村好心者,便在那里壅起了坟堆,以纪念他献身中国革命,洒血静宁土地的事迹。那位村民说,今年清明节,他还要为这位睡在周岔村黄土地下72年的先烈扫墓祭奠呢!这真叫人由衷的感动啊!
听说,当时,在这座舞台上召开了一个简单的追悼会,追悼在祁岔上梁被国民党飞机炸死的这位红军战士,一位首长在舞台上宣读了催人泪的悼念词。
据78岁的周富治老人回忆,他那时只有6、7岁。已经懂事了,村子里的大人喊说“共产”来了,村子里仅有的百多人都躲起来,都跑进了堡子里。有些人怕跑进去被敌机炸死,就跑在两面山沟里了。敌机不断的在这里盘旋搜索,飞的很低,黑洞洞的像一扇耱。他当时趴在石枣树下,看着敌人的飞机丢炸弹。红军部队当时被炸散了,躲在地埂暗处,那时是秋天,地里全是割倒的荞麦、胡麻捆,他们就顶在头上作掩护。部队断断续续在周岔过了3天时间,最后几天零零散散的也从周岔的大路走过。三三两两红军,大多是伤病员。由于红军战士都是南方人,进入西北后,不习惯这里的饮食,开始闹肚子。许多人就这样掉队了。晚上常常有红军战士向村民讨要吃喝,并打问大部队前进的方向。红军部队在上庄周维琦家的堡子里支起锅灶,还做饭吃。
飞机在周岔周边丢了4、5颗炮弹,一颗落在祁岔上梁上,正好落在红军部队中间,炸伤了4、5个战士。炸死了2个。都被村民掩埋在山梁。炸伤的战士都被村民抬回自己的家收养起来。周富治老人的父亲背来一个,藏在家里养病。两个月以后伤好了,就离开了他家,去找红军主力部队。他父亲给了路费,把他打发了走。这人是四川人卢至县人,姓江。
周大伟的三太爷周维珍,收养了一位伤势严重的战士,藏在一个油坊窑洞了,用盐水洗了两个月伤,伤痊愈后,就说,爸爸,你救了我的生命,我把你养活到百年(即过世)后,我在回湖北老家。周维珍说,那不行啊,你年轻,还要娶妻生子,你坐在我跟前干啥呢!最后,红军战士坚持坐了3年多,周维珍坚决不要他在坐在自己家里,给了好多路费打发红军战士走。听说这位红军战士流落在平凉,成了家室。1951年还来周岔看望周维珍。后来,再没有见过面。
10、民间习俗。
传统农业习俗在周岔保存完好,如磨房、油坊以及生产形式,诸如试犁、祭虫、求雨、献天、中秋祭月、重阳节尝秋、十月一送寒衣、腊祭、年年祭等。
生产内容,诸如打草鞋、捻麻线、织口袋、打绳、擀毡、推磨、碾米、染坊、醋坊、酿酒(黄酒)、粉坊、作豆腐、作麻腐、作豆酱等。
传统饮食习俗,馓饭、撕拨糊蛋、搅团、烤花馍、面花、长面等。民间游艺,诸如打秋千、踢毽子、打毛蛋、打牛、抵牛、连狗娃、藏马马虎虎、打隔、抓五子、狼吃娃娃、捉鳖、掐方、打花花棍、绊跤、跳绳、拔河、打弹弓、打水枪、扳弓、射箭等 节日习俗,诸如清明拜祖、端午节燎高山、插杨柳、绑花绳、带荷包(香搐)、顶鸡蛋、吃花馍馍(馉卷、赖蛤蟆)、六月六晒衣服、晒皮鼓、八月十五吃蜂蜜等。
结论。周岔村是静宁人类较早生息的地方,这里是静宁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缩影,至今保留着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山地风俗文化独特、原始。周岔村人勤于耕读,乐施好善,豪爽耿直,不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铸造了他们勇于吃苦耐劳的性格;受传统风习的涵养,周岔人在继承、创造、发展传统文化上,一代一代不懈的追求、创新。
几点意见。周岔村的民间文化发掘开发大有远景,积极保护周岔村民间的文化势在必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我有一些意见,妥否,说出来请参考。目前,应从以下方面做工作:
一、县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专业力量,对四河乡周岔村的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更深层次的进行发掘、保护、研究。
二、县文化局应组织一次专家考察论证工作,请专家探讨周岔村民间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的价值。
三、在发掘、整理、研究、开发的同时,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的民间文化形式,诸如周岔唢呐、武术、民间花灯、灯社火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积极申报国家名镇名村,建立民间文化大村,争取国家文化项目的资金,对该村民间文化形式、传承人进行保护。
五、开发静宁西部民俗文化旅游点,与甘沟马嘴村、司桥乡、曹务张屲、古城北兴隆寺等民俗文化旅游点连线,吸引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者,发展静宁旅游经济。
六、建设静宁西部红色革命纪念地,与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并存的红色旅游景点。
七、邀请省内外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宣传周岔村原生态民间文化。编辑出版周岔村原生态民间文化资料,拍摄周岔村民间文化专题,进行广泛宣传。
八、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打造周岔村民间文化内涵,创立静宁民间文化经典。
九、以县文化局为牵头单位,组织成立“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对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内容、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并制定保护意见。
10、建立“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陈列室”。
11、表彰、命名周岔村优秀民间艺术家、周岔村民间文化之村。
12、邀请国内一些大学民间文化学、民俗学研究人员申报专题,对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专题研究。
分享
0
顶
第四篇: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
旬阳县仙河乡发展劳务产业的调查报告
仙河乡地处旬阳东大门,与湖北郧西县接壤。辖9个行政村,5500余户,23000人口,其中有劳动力12000多个,总面积达114平方公里,海拔500─600米,山高沟深,土地贫瘠,无矿无企业,是典型的农业大乡。
近几年来,仙河乡为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在推动乡域经济的大发展的过程中,大胆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立足乡情,确立了“做大劳务产业,实施群体化输出;狠抓绿色产业,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思路,坚持用绿色产业和劳务经济两条腿走路。在劳务产业建设上,大胆探索,政府牵线搭桥,信用社与劳务能人携手,形成了“信用社+劳务能人”的模式,达到了资金优化组合,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建设,实现了农民增收,劳务能人发展,信用社资本壮大,乡域经济大发展的“多赢”局面。
一、“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形成的动因
仙河乡“信用社+劳务能人”的模式形成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农村经济的自然结果,其动因在于:
1、改革开放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成就了一批劳务能人。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完善,有相当一批有经济头脑的农村能人,有的因居住环境差或是家庭负担重,在贫瘠土地上辛勤劳作,是“年年望年年富,年年都是穿着破裆裤”,有的是有头脑、有资金、有技术,却因土地限制而无用武之地,他们抓住改革开放机遇,纷纷走出深山,走进城市,打临时工做苦力,经过摸爬滚打,创出条康庄大道,成就了一番事业,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仙河劳务领航人。诸如:李根本、何升义、王志虎、潘厚德……
2、政府职能的转变,发展思路的调整,把劳务经济作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之路,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力度加大,政府的管理职能有逐渐弱化,由原来的大包大揽、行政命令转为行政引导和优质服务,尤其在税费改革之后,优质服务这一职能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仙河乡党委政府为推动乡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结合乡情,确立了“做大劳务产业,实施群体化输出;狠抓绿色产业,推动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把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采取了“政府组织引导,部门通力配合,能人领头引路,实现群体化输出”的发展措施。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政策,不断地夯实工作措施,认真地组织引导,有力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这一模式的形成。
3、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根本动机。虽然有部分劳务能人走出了大山,融入城市,经过摸爬滚打,创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毕竟是农民出身,他们的资本是他们血和汗的积累,是有限的,资金欠缺是制约他们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很希望也很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也不例外地被卷进了市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信用社在农村的大市场中,他们要发展壮大,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他也很希望和这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劳务能人成为合作伙伴,达到资源化组合,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鉴于这种原因,政府主要领导出面牵线搭桥,充当了信用社和劳务能人之间的“加号”,最终形成了“信用社+劳务能人”的劳务产业发展模式。
二、“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具体做法
所谓“信用社+劳务能人”的劳务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政府组织引导,牵线搭桥,信用社与劳务能人签订协议,成为合作伙伴。信用社为劳务能人提供贷款,用于承揽工程、垫付带出劳动力的路费、预付农民工的工资和周转资金等。劳务能人按协议定期将其劳务收入存入信用社,在自愿的前提下,劳务能人带出的工人的工资由信用社代发。推动仙河劳务产业发展。具体做法是:
1、政府组织引导。仙河乡把劳务产业建设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健全机构、成立组织、广泛宣传、鼓励外出务工的同时,充分发挥能人领头引路作用,将本乡在外务工能人逐一登记,建档立卡,编制《仙河外出务工能人录》,寄送到每个务工能人手中,每逢过节为他们寄一张问候卡,每半年为他们寄一乡情通报信,春节回乡,政府作东,组织一次座谈会,做到互相联系,互通情况。同时,乡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定期到本乡务工人员集中的西安、宝鸡、山西等地看望慰问务工人员,组织在外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愿望,帮他们排难解忧,鼓励他们大胆创业。在2004年,该乡就与《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将本乡作为他们的劳务基地,为他们组织劳务工人。鼎立公司的老总李根本感慨地说:“有家乡的政府支持,为我组织劳动力,揽下了工程就不用愁没有工人了,打个电话就行了”。
2、信用放贷支持。在过去,由于国家劳务政策法规不健全,劳务市场管理混乱,工程承包方拖欠工程承建方拔工程款,导致工程承建方的劳务能人拖欠民工工资,形成“三角债”,使民工干了活出了力而拿不到工资,甚至有坑农骗农现象,进而导致有的农民宁可在家闲着受穷也不外出打工。随着新《劳动法》的颁布,劳务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国家把劳务经济提到产业化建设日程,有的农民想外出打工而无路费怕挣不到钱,有的劳务能人想承揽工程干大事业而资金,有的劳务能人承揽了工程而缺劳动力,诸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仙河信用社确立了“支持劳务产业发展,向劳务能人放贷,提供优质服务,谋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发展思路,主动出击,主任潘文忠多只身奔赴西安、宝鸡、山西、青海等本乡劳务能人务工地,实地考察,与他们座谈磋商,核定资金投放基数和还款计划,双方签订协议,向他们投放资金。每半年信用社信贷员外出分别到本乡务工能人的工地,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了解其经营情况,帮助他们核算成本利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确定资金回收和回收。
3、劳务能人大胆创业。有政府领导协调领导,有劳动保障所全力组织劳务工人,有信用社的坚实资金作后盾,仙河的劳务能人已在西安、宝鸡、山西、青海等地创出了一片天地。据统计,全乡在外大小老板近100人,其中年均带动劳动力在50人以上的就达30多人,诸如李根本、何升意、潘厚德、王志虎等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老板。
三、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效果
“信用社+劳务能人”模式的形成,有力推动了仙河乡劳务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多赢”发展。
首先、农民增收致富了。在2001年,仙河乡的农民人均收入仅1290元,到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到1819元。沿仙河口到牛心石,一河两岸,多数农户都建起了楼房。据调查,在这些建起楼房的农户,占90%都是外出务工收入。诸如冰箱、空调、计算机等高档电器,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仙河口村的务工青年小武兄弟二人,原家庭十分贫穷,吃粮要靠民政救济。近来在劳务能人何升意的带领下,兄弟二人在建筑行业从普工干起,现均成为创业公司的带班工长,月薪2500元。小武感慨地说:“我们兄弟二人如果没有何总当时带领,绝对没有我兄弟俩的今天”。
其次、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了。2001年,仙河信用社存款总额598万元,贷款总额436万无。到2005年底,存款总额达到2769万元,贷款总额达到1739万元。该社主任潘文忠介绍说:存款和贷款总额的增加,是和本乡劳务产业发展分不开的,是和本乡的劳务能人分不开的。五年劳务贷款累计投放1500万元,占全社贷款投放量的75.8%,五年的劳务存款净增2069万元,占存款总量的74.7%,其中劳务能人存款1831万元,外出务工农民存款238万元,分别占劳务存款的61.2%、38.8%。
第三、劳务能人资本壮大了。农民潘厚德靠诚信带领仙河乡党近1000人在山西省太原、晋城市先后承揽80多项工程,并荣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农民何升义组建了自己的“西安创业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超过1000万元,先后“栽培”出60多个大小包工头,安置600多家乡人常年在自己公司务工。农民李根本组建了“陕西鼎立建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资本近1000万元,在自己创业的同时,富不忘家乡人,捐资为家乡修桥铺路,在自己公司成立仙河流动党支部,为仙河籍外出务工党员建起了“家”……
第四、乡域经济发展了。全乡年均输出劳动力5000多人次,劳务收入达3000多万元,占全乡国民经济收入半壁江山,已成为全县有名的劳务输出大乡。黄泥沟村在深圳创业的孙忠成,为本村一次性捐资12万元,为本村建起一座5间2层教学楼,解决了本村学生上学无学校的问题,为世代铭记孙忠成,村民将此学校命名为“忠成小学”。黄泥沟村劳务能人李根本,为解决本村河两岸村民过河难的问题,捐资2万元,在黄泥沟建起了一座便民桥,被村民们誉为“根本桥”。在2004年,仙河在20多外务工能人,为仙河中心小学捐资近8万元,帮助学校扩建资金紧缺问题。黄泥沟村外出务工党员李根红,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教活动中,捐资2000元,为本村修公路。诸如此类,仙河在外务工能人捐资支持家乡发展,为政府分忧,为家乡办实事办好事的例子是不胜枚举。
今天的仙河乡,沿蜀牛公路两侧,楼房林立,村镇俨然,已形成“金线串葫芦”之势,尤其是观庄村水田集镇,已成为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中心,驻镇单位有15个,个体工商户、加工企业达30余家,居户达300多户。程控电话入户率达70%以上,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乡,信息较为发达。交通四通八达,蜀牛公路联通陕鄂两省,村级公路进村入户……
第五篇:关于安乐乡偏坡村畜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安乐乡偏坡村畜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安乐乡畜牧兽医站舒修国
一、调查目的:我们深入到农村基层,举办畜禽疾病防治培训,发放科技简报、科普书籍,走访养殖户,现场帮助他们解决在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并对该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安乐乡偏坡村
三、调查内容:安乐乡偏坡村位于安乐乡东南部,是传统的养殖大村,有多年的养殖习惯和基础。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为加快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主要调查了安乐乡偏坡村畜牧业的基本现状,并结合个人体会,对安乐乡偏坡村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安乐乡偏坡村的农业经济的腾飞尽一份绵薄之力。
四、调查时间:2009年1月12日至2009年2月11日。
五、调查方式:走访
一、基本现状
1地理位置
安乐乡偏坡村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毕节地区大方县安乐乡东南面,全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16亩,荒山草坡10944亩。辖8个村民组,1个万亩草场,总人口达2216人。2008年农业总产值达260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余元。
2气候与交通
偏坡村是安乐乡传统的养殖大村,有多年的养殖习惯和基础。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常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光照资源充足,无霜期270天。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境内交通便捷,离国道线大纳路3公里,离贵毕高速公路8公里,新建杭瑞高速公路横穿偏坡村。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为偏坡村加快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畜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安乐乡不断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偏坡村畜牧业产值达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28%;农民收入中16.5%来自养殖业,其中养猪业占12.2%。在畜牧业生产中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饲养总量稳定增长。2008年,全村生猪饲养量1890余头,出栏1500余头;三禽饲养量8000余羽,出栏6000余羽;肉牛饲养量1600余头,出栏1100余头;羊饲养量1300余只,出栏700余只,比2007年增长了10%,养殖有了较快发展,种植牧草1万亩。生猪防疫密度达99.5%,鸡新城疫防疫密度达95%以上,猪W病二次免疫密度达100%,生猪产地检疫率达100%。二是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围绕建基地,上规模,成特色的要求,狠抓规模养殖典型发展。现有年饲养量30头以上规模:生猪生产专业户养猪场2个,10头以上养猪大户30户,立足牧草种植,大力发展食草畜禽,初步形成万亩绿色种草养育养禽生产基地,并成立偏坡村养殖协会,走“支部+农户+远教+基地”的发展路子,向农业产业化进军。三是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大力引进推广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种公
猪,长大、长
二、苏太种母猪,秦川、鲁西黄牛,波尔山羊、黑山羊、小尾寒羊等名特优新品种,推广应用猪、牛、羊人工授精等适用技术,加快劣质土种畜禽更新改良,全村生猪良种率达61%,牛良种率达43%,羊良种率达26%,三禽良种率达90%。立足提高组织化程度,先后成立生猪协会,肉牛协会、种草养羊协会等各种形式合作经济组织。
二、几点建议
调查显示,安乐乡偏坡村畜牧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需要研究探讨甚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畜牧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生产环节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缺乏正确引导生产的必要手段;二是畜禽良种繁育工作不能适应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畜禽防疫难度越来越大,保护工作急待加强,畜禽防疫形势较为严峻;四是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土地等问题需要及时协调解决;五是畜牧科技高级人才较为匮乏,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力量薄弱。这些问题如能得到重视以至及时解决,将会有力地促进地方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