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励志文章:一棵行走的树
小学生励志文章:一棵行走的树
奥运赛场上曾有一位截肢运动员与健全人同场竞技,她就是南非著名运动员娜塔莉·杜·图伊托。
娜塔莉在6岁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游泳天赋,从那时起,她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参加奥运会。2001年,一起车祸降临到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娜塔莉头上,她不得不接受被截肢的命运。
对于一个游泳运动员来说,失去一条腿就等于失去了整个运动事业。躺在病床上的娜塔莉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感到自己的奥运梦想彻底地破灭了,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我没有腿了,我没有腿了。”
教练卡洛里完全理解她的心情。有一天,卡洛里对娜塔莉说:“宝贝,我能够让你继续游泳。”娜塔莉无精打采地回答:“亲爱的卡洛里,折了翅的鸟儿是不可以奢望飞翔的。”卡洛里说:“可是,没有腿的大树同样可以走遍天涯,你知道吗?”娜塔莉摇了摇头,说:“那是不可能的。”卡洛里微笑着说:“有一棵大树,总是在听栖息者谈论外出旅行的趣闻。听得多了,大树强烈地渴望能够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但因为大树没有腿,所以它没有办法去旅行。但是,大树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它把种子藏在果实里,在来年的春天,栖息者把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让大树圆了旅行之梦。”听完了卡洛里的讲述,娜塔莉闪动着大眼睛,说: “亲爱的卡洛里,我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5个月后,娜塔莉重新出现在游泳池里。第一次训练,仅仅游了25米,她就感觉筋疲力尽了,但是娜塔莉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个坚强的姑娘对队友们说: “我就是想看看,我继续游泳会发生什么。”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娜塔莉重新掌握了游泳的技巧,她通过锻炼上肢和腰部的力量来弥补下肢的不足,用左手代替左腿。终于,经过一段近乎残酷的训练。伤后的娜塔莉游泳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她受伤前的成绩。2002年,娜塔莉成功获得在曼彻斯特举行的800米自由泳决赛资格——与正常人一起参加比赛。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娜塔莉所向披靡,一人独得5金。2007年,在全非运动会上,她战胜了所有健全运动员,勇夺1500米自由泳冠军,并和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4×200米接力赛的金牌。2008年,她终于站在了北京两个奥运会的赛场上,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实现了自己“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梦想。
当记者采访这个令人无比感动的姑娘时,她说:“有时候我也会哭,但是我会使自己相信好日子就在前面等着呢,只要你加油就行了。想想看,如果一棵没有腿的大树能够走遍天涯,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有什么不能努力做到呢?”
相信一棵大树能够走遍天涯,其实就是相信永不放弃的执着最终能够创造奇迹。
第二篇: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励志文章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l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第三篇:一棵长着耳朵的树小学生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伟大的杨红樱,她还写了很多其他的日记,比如说“男生日记”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杨红樱写的“一棵长着耳朵的树了”。这书里有许多的精美故事,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小人精和迷糊豆”。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名九岁三年级小学生迷糊斗豆去森林公园郊游。他走着走着,意外发现了一棵长着耳朵的树。迷糊豆跑到树的跟前,对着木耳说“你好!你听得见吗?”这时,迷糊豆的老师走到迷糊豆的跟前对他说:“你在跟谁说话?”老师问迷糊豆。“和大树说话呢!老师!你也来看看吧!”这时,男同学笑了,女同学也笑了。可是迷糊豆还是一本正经的说:“你们看!这棵树有个木耳,它一定能听得见的!我保证!”这时,老师说“:快归队!”老师大发雷霆了,迷糊豆也不得不跟上去。就在这时,他怎么走一跟不上了,他跑了起来。想追上他们。可是,他们班还是在他的视野里消失了。最后,迷糊豆和小人精成了好朋友。
说了那么多了,看读后感吧!后感:当然,现实的生活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童话家是为了提醒所有的小读者,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幻想和美梦。只要你还喜欢幻想,那一定能成为现实!
第四篇:《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范文模版]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1“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年少的爱恋,青涩懵懂,让我们憧憬又却而止步。
在席慕容的诗里,总能感受到淡然的忧愁,抒发着对年少时的怀念,一位充满少女情怀的女性,写下了一首首并不是气势磅礴却是沁人心脾的诗句,在细细品读后会让你时常的想起,可能不是全诗,却会有那么些诗句让你久久无法忘怀,让我们对于青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憧憬。
像《无怨的青春》中写道:“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明月。”了无遗憾,正是我的青春需要的,青春需要疯狂,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敢于放手。在青春里终究有始有终,但爱上了一个人,就请你温柔对待,因为温柔相待的岁月是一种难得的无暇的美丽,即使会分离也要感谢彼此曾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样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才会发现自己已拥有没有怨恨的青春,了无遗憾。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错误》中的一句话即使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也会浅浅的感受到,爱情应是甜蜜中透着苦,无法忘却那久久的感动。两人的相遇若可以安排,两人的爱情若可以解释,那么就可以回到没有你的生活,那样生活会比较容易,可现实只允许我用时间消磨对你的思念,因为爱情不是戏剧,无法找到原稿将我与你的相遇通通抹去,连同遗憾。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莲的心事》里上演着错过的戏码,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当一朵盛开的夏荷未曾被风霜侵蚀,秋雨的将近,这时美丽的莲却等不到欣赏的人。而当青涩已去,留下了一朵不忧不惧的莲,多了周遭环境带来的沧桑,却又更是美丽,最美丽的时刻,可这时等不到欣赏的心,早已关上了门,总是与欣赏的人无缘。不是来的早,就是晚了,那个欣赏的人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回首》里我设想着未来,不想有着这诗中的遗憾。总是期待着更美好的爱的青春,于是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年轻时从未稍离的你,而这一切却是在不断流浪的旅途中的回首才发现,回忆起那路上一地月光,那园中的茉莉,那渡船上飞扬的裙摆,可这些回忆在浮现时早已被岁月深埋,在灰色的黎明前怅然回顾,回顾着那段本应美满的被岁月深埋的时光,回首那本不用流浪的期待,回首着那青春的愚昧。
或许这就是我对于青涩爱恋的理解,憧憬着却又担忧未来,感觉爱情如同这诗虚无飘渺,却又会触动心灵,似有若无的悸动也是青春吧,只是希望在青春里留下深刻的印记。等到回忆起来后能够莞尔一笑,青春便释然。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2初次接触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大约是在高一那年,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出于什么缘由看了这首小诗,结局无疑是被这种淡淡的青涩的情愫所打动。那种感觉就仿佛是一下子寻得了一位红颜知己,可以将心中的情话一句一句说予她听,似乎在这个世界上终究会有那么一个人是你想要去爱的,而这个人却始终不再是我。
我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就是傻傻笨笨的人,甘愿跪于佛前五百年,不求任何赐予,任何回报,只为化作一棵树。时光交错的平行线,斜影斑驳了树梢,即使你无视那些凋零在你身后破碎了一地的花瓣,任由她五百年的等待化作徒劳。路人的心,路人的念,她依旧真切地期盼着那样一个人,无怨无悔……
我们都曾有过年轻,都曾怀想有如席慕容这般的情愫,但这个冷眼睥睨世态的女子,内心的荒凉与哀愁,注定了她一生的孤寂。女人,因优秀而孤独,但我们却因为青春,有了烟花散尽无情绪的痴心,只是后来,这一切,皆在别离之后,变得烟消云散了,这份痴情,在花开花落中殒逝。直至过去的爱情都在记忆里腐烂,而我却仍甘愿陶醉地饮着这腐烂,只是我们活着,我们就是在自我欺骗。
有谁会用五百年的时间去等一个远行的人,又有谁会在五百年的来生之后,依然想回头找到那个人。有些爱情因为我们太执着于它的结果,无法被证明,于是也就得不到肯定。只是我们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于爱情的好奇成为了悲伤的伏笔,像小时候欣喜忐忑的探险,可那时虽偶尔伤痕却觉得值得,爱情如包裹着一层单薄的纱,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单纯的以为掀开就会看到无尽的宝藏……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被这棵跪求了五百年的开花的树感动得落泪。如果真的有来生,我希望在我无尽的生生世世里,有一世可以让我做这样一棵,长在你必经的路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你哭、看着你笑,无论你是否知道我的存在,只求我在最美好的年华里,遇见你。
曾经我以为爱情可以死人,后来知道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让我们肝肠寸断、欲哭无泪。我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过冰凉与残忍……
我愿做一棵树,一颗开花的树,花开过一季又一季,香飘过一程又一程,千年的等,从开始到现在,等一个人,等一段故事……于是,菩提树下觅一方青石,安然一份等待,固守一份拥有,看沧桑变桑田,不求结果,不求过程,只求你能从这石上走过……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3“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年少的爱恋,青涩懵懂,让我们憧憬又却而止步。
在席慕容的诗里,总能感受到淡然的忧愁,抒发着对年少时的怀念,一位充满少女情怀的女性,写下了一首首并不是气势磅礴却是沁人心脾的诗句,在细细品读后会让你时常的想起,可能不是全诗,却会有那么些诗句让你久久无法忘怀,让我们对于青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憧憬。
像<无怨的青春>中写道:“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明月。”了无遗憾,正是我的青春需要的,青春需要疯狂,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敢于放手。在青春里终究有始有终,但爱上了一个人,就请你温柔对待,因为温柔相待的岁月是一种难得的无暇的美丽,即使会分离也要感谢彼此曾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样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才会发现自己已拥有没有怨恨的青春,了无遗憾。
“我无法找出原稿然后将你一笔抹去”<错误>中的一句话即使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也会浅浅的感受到,爱情应是甜蜜中透着苦,无法忘却那久久的感动。两人的相遇若可以安排,两人的爱情若可以解释,那么就可以回到没有你的生活,那样生活会比较容易,可现实只允许我用时间消磨对你的思念,因为爱情不是戏剧,无法找到原稿将我与你的相遇通通抹去,连同遗憾。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道我莲的心事。”<莲的心事>里上演着错过的戏码,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当一朵盛开的夏荷未曾被风霜侵蚀,秋雨的将近,这时美丽的莲却等不到欣赏的人。而当青涩已去,留下了一朵不忧不惧的莲,多了周遭环境带来的沧桑,却又更是美丽,最美丽的时刻,可这时等不到欣赏的心,早已关上了门,总是与欣赏的人无缘。不是来的早,就是晚了,那个欣赏的人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回首>里我设想着未来,不想有着这诗中的遗憾。总是期待着更美好的爱的青春,于是毫不犹豫的舍弃了年轻时从未稍离的你,而这一切却是在不断流浪的旅途中的回首才发现,回忆起那路上一地月光,那园中的茉莉,那渡船上飞扬的裙摆,可这些回忆在浮现时早已被岁月深埋,在灰色的黎明前怅然回顾,回顾着那段本应美满的被岁月深埋的时光,回首那本不用流浪的期待,回首着那青春的愚昧。
或许这就是我对于青涩爱恋的理解,憧憬着却又担忧未来,感觉爱情如同这诗虚无飘渺,却又会触动心灵,似有若无的悸动也是青春吧,只是希望在青春里留下深刻的印记。等到回忆起来后能够莞尔一笑,青春便释然。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4慵懒地靠着车窗,看见窗子上的水汽氤氲了整个初春的曼妙。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拂开这层薄薄的雾膜,想看个究竟。
列车还在疾速地奔腾着,窗外的景色就像过眼云烟般散开——在我还没来得及向她招手的时候,就已没了踪影。
“师傅,停车……”原本还没到家,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喊出了声——我也看到了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欣然地来到树下,望着零星的几朵小花荼然地绽放在这干瘦的枝头,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
若是她那时乘坐的不是火车,她肯定也会义无反顾地跑下车来的。在她看到山坡上的那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时,她差点叫了起来。怎么会有这样一棵树,如此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没有一片绿叶。可是,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这棵存在于席慕容现实中的树,飘扬着春日的温柔呼唤,显示着春天对花朵默默的装点,透露着春天从一隅冻土中新生的喜悦,但她诗中的树隐藏的却是花朵至真至纯的情绪以及她在寒风中无言无尽的等待。这棵树,只属于已开满枝头的花,它在花儿的等待中得到保留并凭借着这份保留,花儿以不顾一切的姿态绚烂在这清冷的枝头,也正是凭借这棵树的保留,花儿始终热烈地等待着。
席慕容在窗外景色的交替变幻中终于明白,正如海是蓝给他自己看的,这棵开花的树这般慎重地开满花也是开给自己的。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写下了这首给自然的情诗——《一棵开花的树》。
风呼呼地吹过,我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枝头上那几朵孤独的花也似乎在瑟瑟发抖,一片花瓣便落了。席慕容说过,生命就是经过、经过、经过。花瓣的凋落也是一次生命的经过吧。“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她是在期待一次轰轰烈烈却又安宁静谧的经过。当我读到“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这样触动心灵的诗句时,我在树下沉默了。何以和星空一般甜美的梦,偏偏沾染着阳光炙热的照射?为什么所有简简单单的期待,最后总落了一地?为什么一颗热烈的心,渐渐经岁月的洗礼而永远地睡去?难道期盼与无奈真的不可分开 ?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仰望着在天空盘旋的花瓣,唇齿间微微地迸出了这般微妙的言语。朗朗的风声似乎掺杂了些许淡淡的抽噎,模糊而清晰。是的,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没有像海枯石烂的爱情那般感人肺腑,也没有像生离死别的悲剧那么令人潸然泪下,但就是这丝忧伤让我感到了眼泪流过脸颊的痕迹。
疯狂的举动也该停止了,我最终还是要回家的。回头望向身后的那棵树,就像《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慎重地开满了自己。花儿,还在风中摇曳……
《一棵开花的树》读后感5席慕蓉回忆说,当时自己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5月份有一次坐火车经过苗栗的山间,火车不断从山洞间进出。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那时候我差点叫起来,我想怎么有这样一棵树,这么慎重地把自己全部开满了花,看不到绿色的叶子,像华盖一样地站在山坡上。可是,我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树就看不见了。
我想,正如海是蓝给自己看一样,花当然也是慎重地开给它自己的,但是,如果没有席慕蓉那一回头的机缘,树上的花儿是不是就会纷纷凋零?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倾泻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份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份”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其凄凉之状况,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尽管有些触动要等到一二十年后才恍然大悟。
第五篇:一棵开花的树教案
《一棵开花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席慕容诗歌的风格特点;
2.《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教学难点和重点:本诗的朦胧意境。
教学时数:安排两节课。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朗读,再讲析。
(導入…….)
(一):作者介紹
席慕容(1943—),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1943年生于原四川重庆。出身高贵,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随父军旅,1949年跟父母到台湾。她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纸风行,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引起文坛震动,造成“席慕蓉旋风”。后席慕蓉作品传入大陆,亦大受欢迎,“席慕蓉旋风”迅速席卷大江南北。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1981)、《无怨的青春》(1982)、《时光九篇》(1987),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画作浸润着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的诗文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这样的艺术和生活经历使席慕蓉的诗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空灵奇幻,让人回味无穷。这首《一棵开花的树》就有这样的特点。
二.赏析
1.少女怀春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诗一开篇,一位美丽端庄,大胆坦率的少女形象蹦跳而出,鲜明动人。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山盟海誓,“最美丽”三字把少女追求纯洁,神圣,伟大,美好的爱情之心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又淋漓尽致,却又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是少女心之真之诚的自然流露。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有人说,爱情是缘分,爱一个人与不爱一个人,是感觉,是无法选择的,任何的努力都是刻意勉强,是徒劳白费,然而,茫茫人海中,又有多少人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向左向右向前看:爱要拐几个弯才来?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如果说,缘在天意,那么,分在人为。现代人所奉承的有缘无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放弃的安慰。诗中女子,在意中人“必经的路旁”“慎重地开满了花”,是爱的宣言,是积极成就与其意中人“分”的举动。“慎重”一词更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努力完善自我,用一颗真心去眺望爱情的心理活动。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当意中人“无视地走过”那落了一地的不是花瓣是少女凋零的心,是泪,是血,是失落,如泣如诉,凄凉之状催人泪下;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更是少女心之无愧,情之无悔,生之无憾,其情之真,意之切,追求之心之执着,倒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这是一首精致感人的美丽小诗,饱含真挚热切的爱恋之情。当我们走过缤纷的花丛,怡人的小径,亦或经过一株独开的花,一片残留的绿时,我们是否会想到在我们身边莽莽生灵中有那么一些正守望着我们,祝福着我们,深深地爱着我们,因我们的存在而美丽,幸福?
爱情既是美好的,又是残酷的。人们总是渴望爱情,可它却常常太现实,让人失望、迷茫,然后便是撕心裂肺的痛。“我愿意是树,如果你是树上的花;我愿意是花,如果你是露水;我愿意是露水,如果你是阳光。”诗中主人公愿意来生化作一棵树,只为她苦苦暗恋的他能看到她,但上天总是喜欢捉弄人,他没有看见,径直走了过去,剩下了她,兴奋与激动转化为无奈与伤心,只能任凭花瓣落下——心也随之破碎,伴着花瓣飘落。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一位少女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读罢此诗,思绪万千,悲从中来,不得不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惋惜。
2.男孩钟情
这首《一棵开花的树》写的是爱情,甚至更像是一种单相思。我们也可以假想这诗是某个男孩对某个女孩的爱慕心声吧。
第一句“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我们可以想象,有个男孩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遇到了一个女孩,见她第一眼时心就突突直跳:这个女孩美丽动人,她那种高贵的气质深深打动了男孩的心。于是男孩每天都来这里,都要在路口张望着,希望能再次遇到她,再次看到她的身影。可并不是每次都可以碰到女孩,男孩总有失望的时候,于是便有了“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尘缘”,佛教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尘缘,因六尘乃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这里运用了想象手法,很多时候我们都相信缘分,认为缘分是上天安排的,正有那句“五百年的守候,换得今生一次回眸”就是对缘分的一种注解,那么这个时候就希望佛能够给自己和这个女孩一段美好的姻缘,哪怕是在佛前跪拜五百年,也心甘情愿。最近有首很流行的歌曲《求佛》(誓言的专辑),想必大家都听过,其中唱到“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来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对很多人来说,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许是太难了的缘故吧,所以才有这样用几千年来结一世的情缘的求佛,其情之深,让人叹为感动。在这首诗里,男孩也是相信他和女孩有这缘分,如果没有缘分,那么为什么自己能很多次偏偏遇到她而不是别人呢?既然有缘分,那么如何去珍惜呢?
“佛于是把我化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句采用象征手法,借佛的手,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树。因为有时候没有看到她的出现,于是很惆怅,恰好看到路旁的一棵树。男孩就想,自己若能变成一棵树多好,那样的话,就能经常见到女孩。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这时候,男孩就有些暗示:当她经过男孩附近“不经意的一瞥”时,男孩便故意扯着嗓子大声说话来引起她的注意,眼睛追随她那熟悉的身影。只要看到她,立刻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如果没有看到她,便如霜打的茄子,一整天都萎靡不振。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男孩期望女孩能懂得自己的心,期望她能看自己一眼,甚至当她从的身边经过,闭着眼睛,享受她残留在空中的气息。也许从这时起,男孩才真正知道喜欢一个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那种看见她就有一种心跳的感觉。这里把看到那女孩那种激动心情比喻成那颤抖的叶,形象地刻画了那种遇到心爱之人情不自禁的感觉。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这里运用比喻,为强调受伤后心的失落,女孩长时间的无视,让男孩有些丧气,那凋零的心更像是自己失望时候破碎的心。那执着的或说是执迷不悟的“颤抖”,抖来的只能是“你无视地走过”。“我”的五百年求得的不仅是失望,而是绝望。绝望得枝头仅余的几片花瓣也心碎了,它猝然无声地如当初的等待那样悄然地归于尘土,这便是等待的生命的归宿。
一切都是那么美丽,美在那淡淡其实却是很浓的情感里,真真切切的感觉,让人遐想和陶醉在那美好的时候。当然喜欢一个人就要说出来,爱在于表白,如果总是藏在心里,那也许就会成了伤痛与遗憾,这就需要些勇气。当然,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去表白,可能是在于怕对方的拒绝,另一个原因就是怕遭到女孩子的误解,从而诋毁了自己在心上人心中的形象。
3.诗的美
爱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悲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痛苦。是否真有轮回的造化成就着情感的延续与传递?亦或身边的美好本身就透漏着爱的信息?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愿做一棵开花的树,渴望成熟。然而时间无视渴望。成长与蜕变是花开花落的必然历程,岁月极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
阳光下朵朵盛开的是浓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凉是突兀的可悲。难道,真的是一万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万年才修得七情六欲,才可以站在所爱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泪?
也许一开始就注定是错,只是我不愿相信自己的缘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五百年的等待换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长的岁月,你会不会看我那满树的期望是怎样为你纷纷而落?
一棵树,只开一次花,一个人,也只有一次美丽。只为你能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你却无视地走过,踩着一层一层的花落,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丽,相遇是错!在平凡的日子里,可以认认真真相爱的人,是有福的!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他)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成为一种昭示——爱情,需要执著!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佛说: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可以一秒钟遇到一个人,一分钟认识一个人,一个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时间爱上一个人,但是却要用一辈子去忘记一个人。
诗第一句:“如何让你遇见我”,这是朴素热切的心愿,直率而深挚,毫不顾忌旁人的眼光。第二句“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道出了千百年来恋人之间的一种孩子般的透明而执着的心态:“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因着这种心态,诗人为此求佛已“五百年”。为此,佛把诗人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开满了花的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里与其说是佛把诗人变成了树,不如说是诗人自己心甘情愿变成一棵树。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能够“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这是一种怎样的痴心痴情呢!但是诗人的盼望终于落空了,不知是“你”出于无心还是出于有意,“无视地走过,”将一颗切盼的心揉碎了,开满了花的树也随之凋零了。这里写了一种错过的爱情、擦肩而过的爱情,也是绝望的爱情。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花儿落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心破碎了却无法弥补。诗人借开花的树喻美丽年华,喻情窦初开、情真意切的美妙时光,将主人公那种持久、骚动、激昂、渴望的情绪意念表现得含蓄而又热烈。并把这种时时处处都在涌动着的情感与冰冷的无视相对应,更加重了失落的铭心刻骨。不成功的爱情是最痛苦的爱情,一厢情愿的爱情是最让人绝望的爱情。
热情遭遇淡漠,等待终于错过,这种种对立的形态冲击着读者的心灵,也更映衬出了抒情主人公那种追求无着的落寞与凄凉。“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不也正是诗人于茫茫大千世界中寻觅了许久而终于绝望的呻吟么?
这首诗成功地突出了抒情主人公与开花的树、物与我的关系,凝聚成传情达意的意象群落,以及将感受视听化的艺术效果,读之不由人不叹息。尤其是,一棵树,“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极具画面感,极具视觉冲击力,几乎开在读者心里,让人过目难忘。全诗体现的总体风格是宁静、执着。在看似平淡的语气下,是波澜起伏的心的大海。这心海的波澜将一直为着爱而潮起潮落——尽管这爱也许是绝望的(三)主题分析
其实席慕蓉诗歌的三大主题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爱情、人生、乡愁,但我在这里想要结合席诗最多的三种心理状态:蓦然顿悟时的悔恨——曾经的无心错失-------平静后的淡然来对她的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当然这三种状态的出现先后在不同的诗歌里可能会有不同。
一
爱情的错失
席慕蓉的诗歌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的爱情诗写得忧伤动人。而她的诗歌中的爱情的错失,只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自己的真情被别人无视的错失,另外一种是别人对自己的真情被自己无心的错失。世事无常,人生的海洋里,我们的船总会如徐志摩写的那般匆匆偶遇,又急急分离,时间甚至都吝啬得不让我们说出自己的爱意。而这种人生中普遍存在的宿命般的状态,被席慕蓉紧紧抓住,并将其描画成一幅幅人间悲情的画面。正如她在《诱惑》中写的:“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
/都会使我流泪
/使我 在叶终于落尽的那一日
/深深地后悔”。
现在我们来看席慕蓉代表作《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席慕蓉在描写这个单相思者的爱情时,为了让这份爱情更加动人心弦,做足了烘托气氛的前戏,在佛前五百年的乞求,那种阳光下的“慎重”,那种“颤抖”,让我们对那个女子那种对意中人的真挚感情,无比动人,而与此相对比的是,她的意中人的漠然和无视,让这份感情增添了一份悲壮的气息。正是错失者与被错失者的慎重与漠然这两种感情的强烈对比,让这首诗歌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而另外一首《回首》:“一直在盼望着一段美丽的爱
/所以我毫不犹疑地将你舍弃
/流浪的途中我不断寻觅
/却没料到 回首之时
/年轻的你 从未稍离
/从未稍离的你在我心中
/春天来时便反复地吟唱
/那滨江路上的灰沙炎日
/那丽水街前的一地月光
/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
/那渡船头上风里翻飞的裙裳
/在风里翻飞 然后纷纷坠落
/岁月深埋在土中便成琥珀
/在灰色的黎明前我怅然回顾
/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 必得忧伤?”刚好描写的是另外一种错失:自己的欲望让自己对别人的真情漠然,从而错失,这种现象让我们想到了王家卫电影:“有些人是离开之后才发现离开了的才是自己的最爱。”当然说这似乎有些跑题了,但我们也可以说有着同样情感的王家卫电影有那么多的追随者,那么席慕蓉的诗歌也当然会有人喜爱了。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两者的对比中看出另外一格席慕蓉是个明显的特色:哀而不伤。这一点我们留到下面对其诗歌艺术特色的讨论中再说。在这首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无心的错失与顿悟时的悔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种不同情感的张力,吸引了读者引起共鸣。
席慕蓉的爱情诗在主题上一个非常强烈的特色就是爱情与青春的融合。我们可以从她的另一名篇《青春之一》中看出:“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其实青春与爱情本身在生命中就是经常重合的,但是席慕蓉将其强调性的结合在一起,让青春的逝去和爱情的错失这两种伤感的人生体验融合,从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伤感。
但是我们得看到,席慕容的诗歌之所以在万千“鸳鸯蝴蝶派”诗歌中冲出重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的诗歌不仅写了伤感,伤感之后还有一种安天乐命的自我安慰,一种平静后的淡然。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想起了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诗歌的定义:诗是宁静中的沉思。这种情感状态正是中国正统儒家诗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传统所强调的。席慕蓉一本诗集的名字就叫《无怨的青春》,她写道:“我终生所爱慕的人啊
/曲终人散后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
/或是 微笑着与你道别
/我都会庆幸曾与你同台。”一种妇人的安然静静呈现,让我们欲哭无泪之时又感到更加强烈的意味,从而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意味深长。
当然,我们翻阅整本诗集,看到更多的爱情诗是让我们在前两种顿悟与错失中轮回着。席慕蓉的爱情错失,多姿多彩,变化万千,既有人做主人公的,也有让事物做主角的,比如《彩虹的情诗》:“我的爱人 是那刚消逝的夏季
/是暴雨滂沱
/是刚哭过的记忆
/他来寻我时 寻我不到
/因而汹涌着哀伤
/他走了以后 我才醒来
/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 写在/那逐渐云淡风轻的天上”,还有人物一起联袂主演的,比如《莲的心事》:“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莲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正是多种多样的主人公和多种多样的际遇,使得席慕蓉的爱情诗千变万化却又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指向了那种错失后的伤感,但这种伤感被席慕蓉极为用心的选择了温情的词语加以淡化。
二
人生的错失——生命的无奈
席慕蓉的诗歌中描写人生主题的,主要表现的是她对人生宿命的认识,这种宿命,有对
命运的无奈,比如《绣花女》:“我不能选择我的命运
/是命运选择了我/于是 日复以夜
/用一根冰冷的针
/绣出我曾经炽热的/青春
”,也有对时光逝去的无奈,比如《年轻的心》。当然我们也必须知道,无论爱情还是青春,起诉都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对对青春爱情的失去的叹惋,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表达,这也就是她的《诱惑》所要表达的:“终于知道了
/在这叶将落尽的秋日
/终于知道 什么叫做
/诱惑
/永远以绝美的姿态
/出现在我最没能提防的/时刻的/是那不能接受 也
/不能拒绝的命运
/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
/都会使我流泪
/使我 在叶终于落尽的那一日
/深深地后悔。”这是一种深沉的人生体验,而是人用形象生动的意象和语言将其表现出来,让读者去静心体会。谁的人生能没有遗憾呢?正是这一点,让席慕容的诗歌赢得了广泛的读者的热爱。她的一首《结局》:“当春天再来的时候
/遗忘了的野百合花
/仍然会在同一个山谷里生长
/在羊齿的浓荫处
/仍然会有昔日的馨香
/可是 没有人
/没有人会记得我们
/和我们曾有过的欢乐和悲伤
/而时光越去越远 终于
/只剩下几首佚名的诗 和
/一抹
/淡淡的 斜阳”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同时也采用了席慕蓉常用的一种自我安慰的语气。这种回首青春爱情的心态总是会浮现出来,让读者也随之叹惋。
三
乡愁——身份的错失
乡愁,似乎是台湾诗人普遍喜欢的主题,无论是余光中、郑愁予,还是纪弦、洛夫。而
席慕蓉的诗歌中的乡愁则体现出女性别样的情怀。那种对蒙古草原生活的向往和对牧羊女生活的向往,对长城风沙的歌唱,似乎与余光中式的长江黄河的歌颂有不同的情意。在《命运》中,她写道:“海月深深
/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
/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
/而塞外
/正芳草离离
/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
/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时
/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 /飘扬 今夜扬起的是
/欧洲的雾
/我迷失在灰黯的巷弄里
/而塞外
/芳草正离离
”那种身份的错失,使命运造成的,也是时代造成的,作为个体的人,我们是无可奈何的,除了写表现乡愁的诗歌,作为一个诗人,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席慕蓉的乡愁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兴起,比如她在《植物园》里写道:“美丽的母亲啊/你总不能因为它不叫玄武你就不爱这湖?”于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成为其诗歌中乡愁的引起之源,比如风沙,比如草原,比如湖,比如高气压,等等。这也体现出席慕蓉诗歌中女性特色,她没有男人诗歌中的大气和壮阔,但她在一点一滴的细微处悄然的打动着每一个异乡人的心。心思细腻而温柔,诗句清淡而感人。
(四)艺术特色
席慕蓉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语词方面:温柔去棱角化,从容恬淡
席慕蓉的诗歌,总是娓娓道来,语气轻柔,从容不迫,即使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她也会尽量使其温柔化,比如:“亲爱的朋友啊
/难道鸟必要自焚才能成为凤凰
/难道青春必要愚昧
/爱 必得忧伤?”一种极为强烈的情感,似乎要喷涌而出的悲伤悲愤在其一唱三叹的三个排比问句的转化下,成为一溪涓涓细流,使得力量的强度转化为时间的长度,意味深长便由此形成。另外一种将喷薄的悲伤转化为深长的意味的方式便是在悲伤的心绪在即将到达顶端的时候嘎然而止,比如:《一个画荷的下午》“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在这里,席慕蓉用了两个相同的“如果”将这种情感弱化,也使得强烈的情感温和了。而这种连接词的重复和上面说到的排比句的运用,正是诗歌温柔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选词造句上,席慕容也是极力有意识的运用较为温和的词语,她有意识的让自己的诗歌创作体现出女性的温情,这也正是她的诗歌多错失却少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那种伤感短暂的绽放之后便被诗人有意的自我安慰冲淡了。我们读她的诗,很容易便能看到那个不时回首青春岁月纯真爱情的妇人总是在神伤之后平静。
二
句式方面:蓦然回首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纵观席慕蓉的诗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满是“若……,那么……”,“当……,当……,我……”,“曾经……,而今……”,“假如/如果……,可是……”“让……,让……,我已经……”
“在……,在……,而在我心中……”。总之,那种蓦然回首真相恍然大悟的感觉总是如此熟悉,但是诗人又让这种顿悟在人生的无奈中变成无奈的悔恨。于是,我们读者也只有跟着悔恨,联想这自己的生命际遇,伤感不已。而且,席慕容还不时假设一切可以重来,假设出种种美景,但接着她又以一系列的“可是”告诉我们,那一切都只可能在诗歌中诉说而已。
三
意象方面:清新典雅气质
风清云淡、百合,而且是山巅黄昏里盛开的百合、月色下的月桂树、涉江采下的芙蓉、古长青藤、山茶花、相思树、新雨后的莲花、深夜盛开的昙花、羊齿的绿叶、开满了玉兰的树、月夜下的山林、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等等。而女子,应该是活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比如十六岁的弹箜篌的女子唱着古相思曲、楼兰新娘、打浆的越女,闻听子夜之变的妇人。总之席慕蓉的诗歌总是在清新俊逸的温柔意象中来塑造典雅的意境,让读者体味那种意境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美丽,在城市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喧闹的今天,席慕容在坚持用她的一只细细的笔,给我们描画一个依旧典雅美丽的世界,尽管她满怀忧伤,但她是如此动人,如此静谧。而她诗歌的意境也由此形成了一种清新典雅的恬淡。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教授学者韦勒克在其《文学理论》中曾经指出:文学语言是极富内涵性的语言,它总是通过自身指向它所联系的文化历史,让人产生联想。而诗人也正是利用了这个特点,让语言在她的笔下散发出清新恬淡的气息,而席慕容的诗歌必然还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准备写台湾另外的诗人余光中或者郑愁予的,但由于对他们的诗作不太熟悉,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熟悉的席慕容,毕竟,读她的诗已经四年了,也一直都想把她写出来,最后就写成这样了。
席慕蓉的很多诗容易被人简单理解成爱情诗,最有名的就是《一棵开花的树》。“我并不反对这样理解,可是有没有人知道,我是真的看见了一棵开花的树,那纯粹是大自然给我的启示。当时火车一转弯,也就两秒钟,那棵开满白花的树便见不到了。”
遇见那棵开花的树,后来我一直没有再见过那棵树。可是我从来没有忘记它。有一句诗说“海,是蓝给自己看的”,它是开给自己看的吧?现在我老了,有点儿自信,我在想,它是开给我看的?让我有这么一回头,看到它最美的一刻;我遇见了一棵开花的树,我替它发言,因为它,我写下一首给自然的情诗《一棵开花的树》。
不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