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爱心妈妈”胡姗姗:11年资助34名贫困生
每到开学的第一天,胡姗姗都会来到乌恰县吉根乡小学看望她资助的孩子们。古力米热 摄9月8日,是乌恰县吉根乡学生努尔加玛丽·阿克乎加和波斯坦铁列克乡学生布加米拉·要里达西前往石河子疆内初中班上学的日子。今年,他俩分别以295分和292分的好成绩成为新疆内初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名、第二名。在求学的路上,他俩有着同一个资助人胡姗姗。11年来,胡姗姗已先后资助了34名贫困孩子上学。
胡姗姗是土生土长的乌恰县人。2001年,31岁的她在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开了一家宾馆,现在在乌恰县城开了一家美食城。2003年的一天,胡姗姗在朋友家附近散步,看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正拿着一根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男孩叫买买提·依沙克,因家境困难辍学在家。男孩对她说:“等我认识100个字的时候,就会自己读书了。”
看着这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男孩,胡姗姗心里难过极了。当天,她就带着男孩来到吉根乡小学要资助他上学。校长吐尔逊·努尔敦说:“胡姗姗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主动要求资助贫困孩子上学的人。”
此后,胡姗姗让吐尔逊·努尔敦校长定期送来贫困学生的名单,她分轻重缓急依次资助。就这样,她先后资助的孩子累计有34个。
接受采访时,胡姗姗说的最多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她拿出受捐助孩子写来的信件,一沓一沓的信有好高一摞。
当年受资助的买买提·依沙克,如今已成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他在信中写道:“我亲爱的妈妈,如果真的有来生,我一定会做您的儿子,因为,做您的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
“妈妈,我永远也叫不够您这个称呼,我将会用一生来报答您的爱!”这是受助学生塔西古丽·艾山写给胡姗姗信中的话。
塔西古丽·艾山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母亲改嫁,她跟着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起放牧,过着艰苦的生活。胡姗姗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每年都带着衣物和食品去看望塔西古丽·艾山和她的奶奶,并资助她读书。如今塔西古丽·艾山已在石河子疆内初中班学习,是学校的尖子生。
胡姗姗资助的34名孩子,有的考上了内初班,有的考上了内高班,有的上了大学,他们一到学校就给她写信。每当期中、期末考试,孩子们都会给她寄来成绩单,以优异的成绩向她汇报。这些都被胡姗姗认为是她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为了资助34个孩子上学,给他们购买衣物、书本、食品、发压岁钱,胡姗姗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亏待这些孩子。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胡姗姗仅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费用方面就支出了10万多元。
胡姗姗说:“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尽己所能,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边骥点评】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崇高的。获赞“爱心妈妈”的胡姗姗,11年来用自己艰辛打拼所得,先后资助34名贫困孩子上学,让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雏鹰,插上知识的翅膀飞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她用善举诠释了人间大爱,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爱心妈妈”的大爱大善,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正能量是清泉,涤净我们的心灵;正能量是甘露,滋润我们的肺腑。我们坚信,榜样的力量,已然激起“爱心潮”的涌动,必将唤起更多人向善的力量,用我们的爱心与善举,给身边的人们送去更多的温暖与关怀!
第二篇: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精选)
爱心人士资助贫困生
袁先锋陈艳红钟祥市双河镇曾集小学近日,荆门市荆腾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虎及家人来到双河镇曾集小学,向该校一名贫困生捐赠了价值2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600元现金。
受资助的学生叫杨愿萍,是该校六年级学生,其父母均为残疾人,家徒四壁,但学习特别刻苦,李经理一家决定资助她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圆她的大学之梦。
李经理的这一爱心行动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当地老百姓的赞扬。
第三篇:新疆:爱心为高校贫困生撑起一片蓝天(定稿)
近日,记者走访了乌鲁木齐的新疆几所高校,得知各高校都在采取各种方式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11月27日晚,新疆农业大学向贫困生发送1400件过冬保暖内衣。校党委副书记张杰说,这次学校拿出了7万多元帮扶贫困生,今后还会加大扶持贫困生力度。
记者从新疆农业大学网站了解到,学生处财务室每周星期六上午发临时救助金,额度为40元,每个贫困生一个月可以申请两次。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部的何建忠说:“我校贫困生占在校生30%左右。我们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制度,鼓励寒门学子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较大的报酬。此外,适时为特别困难的学生送衣物,补发临时救助。今年为301个学生争取解决了助学贷款。我认为,奖、贷、助、补四位一体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
农大利用多种途径,想方设法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较大的劳动报酬。今年国庆节期间,农大学生处牵头、各学院带队、学生自愿报名牞共组织了617名贫困生去军户农场、奎屯、石河子等地参加拾棉劳动,所有收入归学生自己。
农大科技学院的胡远凡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说:“学校不仅把拾花钱按市场价算给我们,而且还每公斤补贴0.2元。我8天拾了679公斤棉花,就拿到了679元。虽然每天很累,可是心里高兴啊。如果明年还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还去。”
何建忠说:“国庆期间的勤工助学活动,不仅使学生受益,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学校拿出10万余元对贫困生的车费和在拾棉期间的伙食进行补贴,各团场也在各方面给以优惠和补贴。”
姗姗来迟的第一场大雪降临乌市,新疆农业大学设立了“冬季勤工助学扫雪岗位”,招募100名贫困生,负责道路积雪清扫,建立奖惩机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的每月可得250元报酬。仅此,学校要安排10万元的勤工助学经费。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靳焱说:“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奖、助学金有很多,学院也以勤工助学岗位形式,把学院办公室、教室的卫生全部交由本院贫困学生打扫。这样每个学生每月能拿到120元左右的‘工资’,这些‘工资’按月打入学生饭卡,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
学院为贫困学生提供了30个勤工助学岗位,28个自律会成员也全部是贫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也是帮助贫困生的主要途径,自9月份以来,学院已有24名同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学院哈萨克族学生阿米娜的家在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三个孩子中她排行老大,两个弟弟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在家。阿米娜是在原昌吉市屯河集团党委书记裴洪斌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学业,并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新疆大学。从高一至今,裴洪斌每年都按时为她寄去4000多元学费。入新疆大学时没有路费,裴洪斌找人接她,并为她交了第一年的住宿费和保险费。一次因贫血晕厥住院,裴洪斌又送来1500多元钱。说起裴叔叔,阿米娜是满脸感激之色,“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叔叔的恩德。”
阿米娜入学后,学校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她上预科时,每个学期学校都给她的饭卡打入300元。来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后,学院又给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每个学期可以拿到600元。今年5月,副院长帕哈尔丁等党员老师为阿米娜捐助了1000元。
新疆财经学院学生处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克依木说:“我校贫困生1200余人,占在校生的10%。这些贫困生都是经过严格审核报上来的。”
该校外语系04-4班的古丽波斯坦,来自墨玉县,父母双亡,自入学以来学校就为她申请了国家最高助学金,每月150元,她自己又申请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有300元的报酬,用来偿还学费。目前她已经交了1500元的学费。
第四篇:“优秀爱心妈妈”(胡萍华先进事迹)
“优秀爱心妈妈”
——胡萍华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胡萍华同志是汉川市仙女山街道办事处走马岭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是汉川市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仙女山街道办事处特等劳模。
胡萍华同志工作的社区是汉川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很多,所以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也很多,看到很多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的生活教育都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率先在社区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在社区办公条件和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两间办公室,多方筹集资金,创办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和“爱心图书室”,安装亲情电话,让孩子们和家长通电话,到图书室查找学习资料,看有趣、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书籍,奠定了建“家”的基本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玩耍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她还把辖区内妇委会成员和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按特长组织起来,组建巾帼志愿者队伍,让每个孩子都有“义务妈妈”。为了让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胡萍华同志 建立了一系列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对26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详细记载每个儿童、家长的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及孩子们的性格特征等,定期走访,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100多件。不仅如此,她还争取教育部门的支持,为每个孩子找到托管老师,定期和托管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同时向家长反馈,搭建了学校——社区——家庭的帮扶平台。为了留守儿童,胡萍华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社区居民称赞她,孩子们亲热地叫她“胡妈妈”。
走马岭社区冉春梅三姊妹的父母亲带着姐姐在浙江打工多年,2006年9月她父亲患直肠癌去世,其母亲也在浙江因悲痛导致神经错乱走失,一直未归,也无音讯。使本来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当时年仅12岁的冉春梅,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重担,靠姐姐在浙江亲戚家打工的微薄收入,抚养9岁的妹妹和3岁的弟弟,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胡萍华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市低保局申请,为冉家三姊妹申请到每人160元的低保,使冉春梅三姊妹有了基本生活保障。解决了生活问题后,胡 萍华又同志多方奔走,为她们解决入学问题,说服辖区内小学和幼儿园的领导,免去一切费用让孩子们上学。她还自己带头,率义务妈妈们捐钱为三个孩子买书包和学习用品、买漂亮衣服,高高兴兴地送孩子们上学。2007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市妇联和仙女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多次到冉家看望其三姊妹,为他们送钱、送年货,帮他们解决生活问题。2008年2月份,省妇联领导得知冉春梅姊妹们的情况后,专程到冉家慰问,给他们送物送钱送学习用品,胡萍华同志很受鼓舞。她说:“有了各级妇联领导的支持,她有信心把工作做得更好。现在,胡萍华同志正在多次筹集资金,准备先维修冉春梅家四面透风的破房子,然后再想办法为她们盖房,为孩子们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胡萍华同志常说:“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们一样,都是祖国的花朵,为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条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是党员,我们是妈妈”。
第五篇:宣讲材料二:新疆爱心妈妈先进事迹
新疆爱心妈妈先进事迹
今年69岁的新疆奇台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和丈夫阿比包(去世)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全家共由6个民族组成。阿尼帕夫妇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2009年2月28日,阿尼帕获得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称号。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哈萨克谚语
这段感人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23岁的阿尼帕年轻漂亮,与丈夫阿比包养育着自己的2个孩子,加上因父母去世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一家7口人过着虽清淡却很幸福的生活。
1963年,她们的哈萨克族邻居牙和甫夫妇相继去世,撇下了三个半大孩子。看着这三个没了爹娘的孩子,阿尼帕想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在那个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年代,家家都是节衣缩食,全家人的生活仅靠丈夫阿比包每月47元的工资,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龄,这多一张嘴就是多一份生活的艰难呀。然而,生性善良的阿尼帕深知孩子失去父母的辛酸和孤单,没有利益的驱使,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一种人性最本能的选择:“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3个娃娃饿死……”
一句再简朴不过却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阿尼帕的一生与人间大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劳苦艰辛。
时隔14年后的1977年,阿尼帕又收养了王淑珍兄妹4个汉族孤儿。在回忆起被领回阿尼帕家第一天的情景时,已是中年的王淑珍每每总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那是特别寒冷的一个冬日,11岁的王淑珍兄妹四人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改嫁到了回族金学军家,不久,母亲又撒手人寰,兄妹几个便流浪街头。阿尼帕的妹妹在天寒地冬的医院门口发现了冻饿交加的小淑珍,便将她领回家。小淑珍一进家门,屋里正在玩耍的其他孩子全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因为小淑珍身上衣服又破又脏,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散着臭味的脓水,满脸污垢,整个人乍一看上去,没有一处是完整的。
到小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那作为女人最原始的母性,最自然的舐犊之情油然而生,她心疼地一把把小淑珍揽在怀里,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可怜的孩子呀,你原本该是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呀,为什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呀,要是妈妈看到这样,会心疼的。”
阿尼帕烧了一锅热水,轻轻地将小淑珍浑身上下搓洗干净,换上暖和的衣服,给小淑珍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拌面。为了治好小淑珍头上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从第二天开始,每天带小淑珍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小淑珍长出了浓密的黑发,复原了她那张清秀的脸。就这样,在阿尼帕这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维吾尔妈妈的一抱一洗一治疗后,改变了王淑珍一生的命运,让这个街头流浪没人疼的孤儿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份胜似亲生母亲的爱。
直到现在,人到中年的王淑珍依然留着过膝的长发,她说,是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长发见证和铭记这份无私博大的母爱。如今,王淑珍和女儿的户口还在阿尼帕妈妈的户口本上,结婚十几年了,丈夫的户口本上还是一个人,她真不想把自己的户口从这个大家庭中迁走,在妈妈这里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命运不济,在王淑珍被收养的几个月后,她的继父又一病不起,看到几个衣不遮体的孩子蜷缩在一张破旧的毡子上,阿尼帕的心都快碎了,她默默地把王淑珍的哥哥和两个妹妹带回了家。1989年,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因病去逝,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阿尼帕又义无反顾将这3个回族孤儿接到家里。
至此,阿尼帕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9个孩子,一大家子20多口人,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要一天天地过日子,谈何容易。
那是阿尼帕家最困难的时期。没有新房,全家住在4间土平房里,十几个岁数差不多的孩子们睡在一张垫着麦草、铺着旧毡子的大炕上。穿的衣服,往往是老大穿完阿尼帕缝补之后老
二、老三接着穿,直到穿破为止,阿尼帕最小的亲生女儿到了上初中时还没穿过一件新衣裳。住的、穿的都可以勉强过去,最让阿尼帕发愁的是孩子们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
阿尼帕几乎把所有时间、所有的心思、所有的爱心都用来照料这一大群孩子,为了给一家20多口人做饭,她辞去了在食品厂的工作。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换成可以吃的东西。她专门买了一口直径1.2米的铁锅和一个特大号的盘子,这个锅被孩子们称作“团圆锅”。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打一坑馕,十几个孩子围在馕坑边熟一个吃一个。他们哪里知道,阿尼帕夫妇从来都是只吃半饱就行了。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着,阿尼帕两口子想尽一切办法弄吃的。丈夫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块卖,哪怕每块只挣一分钱。他去帮别人宰牛宰羊,目的就是想得到一些牛羊杂碎,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他曾到后山上捡骨头,是为了熬汤给孩子们喝;阿尼帕也经常在春天里去挖野菜,秋天出去捡麦子,拾土豆,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
收养3个维吾尔族孩子到收养7个不同民族的孩子,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时候他们自己也有11个孩子,因为丈夫阿比包的工作和环境,不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自己的亲生孩子只好忍痛放弃了学业。为了尽心照顾抚养这些孩子,为了让领养的儿女们也能够健康成长,阿尼帕妈妈没能出去工作。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曾在食品厂里找了一份工作,说是工作,其实就是清洗羊肚和羊肠的事,每个月按计件可以挣上36元钱。这是个苦差事,每天早晨六点多起床,做好孩子们的饭后,她就来到青格里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双脚浸在冰冷的河水里,双手不停地撕扯着粪便、杂物,一根根地缕顺,又一根根地盘起……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就连她在生完最小的孩子没满月时,也没有耽误洗肠子的活,这对于一个女人,是身体上致命的摧残。恶劣的环境,长期超负荷的劳动,使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母爱无痕,根根羊肠,消逝了她青春的容颜;涓涓细流,倾注了慈母无限爱心。
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里,性格开朗、乐观、善于持家的阿尼帕,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跨,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她相信,孩子们终会长大成人,日子会逐渐好起来的。尽管家里十八九个孩子,连吃饭穿衣都很困难,但阿尼帕夫妇仍然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们去上学。孩子们晚上要做作业,家里用不起电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点燃照明,让孩子们学习。
骏马要看它的眼睛——哈萨克谚语
从1963年收养吐尔达洪三兄弟到1994年10月金雪莲出嫁,维、哈、汉、回4个民族的孩子在这个家里生活、长大,成家、立业,整整32年的时间!32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漫长的岁月,从20出头初为人母到年近六旬的老人,阿尼帕含辛茹苦地将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抚养成人,在无限的爱心和有限的力量之间,阿尼帕夫妇从来没有动摇过,在他们的眼中,没有民族,没有亲疏,不论是亲生还是收养,都视为己出。
阿尼帕的亲生小女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她们兄妹几个当时特别恨妈妈,家里那么穷,干嘛还要再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呢?尤其是在每年过年时,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她们却没有;过六一儿童节时,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买好吃的带,而她们只能带家里自做的酸奶和半块馕。
有一年,小女儿已上初中了,阿尼帕买回来一条花裙子,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的小女儿以为是给她买的,阿尼帕却给了王淑珍穿,小女儿伤心极了,一天都没吃饭。如今,在当了母亲后的小女儿才体谅到了妈妈那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阿尼帕的心里,每一个都是她的孩子。提起这些事的时候,阿尼帕老人只是一个劲的抹眼泪,这泪水是想起过去苦日子的辛酸,也是看到儿女懂事后的幸福!
王作林是让阿尼帕夫妇最操心的孩子,也是最孝敬两位老人的孩子。1989年,初中毕业后的受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严打期间,被判了3年刑。听到这个消息,阿尼帕好几天都吃不下饭睡不成觉,不停地责怪自己对孩子关心不够。为了打消王作林顾虑,让他安心服刑,阿尼帕挤出生活零用钱,和丈夫阿比包一起买上衣物坐了400多公里的车去看望哥哥,还说服家里所有的兄弟姐妹不要歧视这个兄弟。
1992年,王作林刑满回家,阿尼帕和丈夫不顾有病的身体四处东跑西找,为他解决了城镇户口,并把他安排到水泥厂工作。王作林夫妇从水泥厂双双下岗,日子过得很艰难。阿尼帕又拿着钱、肉和面粉跑了几十公里送上门。回来后,老两口商量着在城里给找块地方卖羊杂碎。又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买回了一辆旧车,跑出租,王作林和妻子依托国道216线改道途经省道228线的机遇,在路边开起了旅社和饭馆,生意红红火火。被阿尼帕收养的这10个不同民族的孤儿们既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这些孩子们在这个家里重新获得了温暖,10个孩子都让爸爸妈妈给自己起了维吾尔族名字。王淑珍叫哈比扎,是“保护”的意思;王作林叫“切布”,意思为大树分出来的枝桠;王淑英叫“热孜亚”,春天的意思;王淑花叫“阿依古丽”,意思是月亮花;金花叫“玛丽亚”,意思是对父母好的女儿;金海叫“热马赞”,意思是男孩要像太阳一样热情、有力量;金雪莲叫“索菲亚”,意思是清秀、鲜亮,在收养的孩子里数她最小,也最受疼爱。名字就说明了一切。每一个名字都表达了阿尼帕夫妇的一种爱意和希望,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承诺。
英雄要看他走过的脚印——哈萨克谚语
除了抚养孩子,阿尼帕夫妇还要做了很多的好事,有人形容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2003年,阿尼帕妈妈在市场上碰到来青河县寻亲无望差点自杀的哈萨克姑娘古丽,她及时劝说姑娘打消了念头,看她没地方吃住,叫她到家里来,安排和自己的女儿一起住,先安顿下来,寻亲的事情从长计议。日久生情,姑娘将阿尼帕妈妈和阿比包爸爸一家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她道出寻亲的原委:姑娘在石河子爱上了一个叫巴哈提的小伙,后来小伙子回了家乡,小伙子只说家在阿勒泰,也没有说在具体的地方。古丽一路打听过来,才知道在阿勒泰叫巴哈提的人太多了,找这个人简直是大海捞针。古丽跑遍了阿勒泰地区各个县,最后来到青河县,再找不到心上人,她就决定一死了之。
听到此,阿尼帕妈妈心疼地一把抱住姑娘:“好姑娘,千万别干傻事,好小伙,还多得很。只要大妈大伯在,就不许你走这条路!”阿尼帕妈妈害怕古丽姑娘闲下来再想不开,把她安排在自家亲戚餐馆打工,并想法设法和她的家人联系上把她送回到石河子。现在,回到石河子的古丽已和当地的哈萨克小伙子组建了小家庭。她感激地说,如果不是阿尼帕妈妈一家人,她决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2003年,大龄孕妇江阿古丽生小孩了要提前住院,家里贫困,为了节约开支,阿尼帕让她住在家里,还给她筹集了1000元钱。到临盆生产,江阿古丽大出血,要剖腹产手术。当晚,阿尼帕带上所有的儿女到医院里验血,随时需要就献血。出院后,阿尼帕又把江阿古丽接到家里照顾了一个月。
也是这一年的5月,乌拉斯汗怀孕时在青河县医院检查胎儿脑积水,必须要“引产”,否则这孩子就会死在肚子里。乌拉斯汗家很贫困,她又不会汉语,阿尼帕妈妈帮助送到阿勒泰地区医院,顺利做了手术。
阿尼帕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很多牧区的哈萨克同胞有事都到家里聚合,交流信息,商量生产情况、牧业转场等事宜,阿尼帕妈妈从不嫌弃,总是热情帮助他们,还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给他们免费提供吃住,大家说,阿尼帕妈妈家成了牧民的“牧业办”了。
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是一名乡村干部,一家人生活基本就靠丈夫的工资,所以用起钱来阿尼帕是能省则省,但是,当有人需要帮助,总是倾其所有,不计回报。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阿尼帕和丈夫捐出了1000元,阿尼帕妈妈每天在家里看电视,看着失去父母的地震孤儿她总是泪水盈盈,她说,一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我的心就软了,如果再给我10个孤儿,我也愿意抚养,只要我有口吃的,就有他们的。
实际上,阿尼帕就像是幼儿园园长。阿尼帕的侄女热孜万古丽是青河县希望小学的老师,她说:“我就是喝姨妈的奶长大的。”阿尼帕的小妹妹哈丽卡姆说:“大姐阿尼帕和姐夫结婚后不久,我的父母相继去世,我们6个姐妹全在姐姐家住,当时姐姐22岁,最小的我才5岁。姐姐和姐夫实际上承担的就是父母的角色,把我们全部抚养成人。”
很多人说,阿尼帕是最具有美好品格的人。他儿子阿奔1996年不幸去世,撇下了怀孕的妻子、残疾的亲家母和一个精神失常的小叔子。很多人说直接将儿媳妇接回来,别的就不要管了。看着媳妇这么破败的家,阿尼帕妈妈一阵心酸,为了不让老人伤心,就一直没提让媳妇回来的事,平时只要媳妇家有事,她立即打发家人去帮忙。
老干部阿克木克沙政策没平反前,没有工作,没有钱,心情十分烦躁,阿尼帕和丈夫总是好心地安慰他,给他宽心,帮助他找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一年多的时间过去,阿克木克沙就住在阿尼帕妈妈家,直到落实政策。现在回到精河养病的阿克木克沙时时和阿尼帕联系,阿比包去世了,他非常牵挂,还坐车过来看阿尼帕。
在青河林场工作的张爱国不能忘记,他出生时,妈妈就没有奶,是好心的阿尼帕妈妈省出自己喝的牛奶送给他家,张爱国深情地说,不是阿尼帕妈妈,我早就饿死了。
切克斯是青河阿尕什敖包乡的贫困户,他的手有严重的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差,从1984年以来,他家里的面粉常年都是阿尼帕妈妈来供应的。
心底有爱天地宽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要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和人生,阿尼帕每天就是面对着是平凡的日子,真实的生活,严酷的现实和日日重复艰难的日子。她和丈夫阿比包都是脚踏实地的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望和企求,唯一的就是精心养育好这些孩子,让长大成人。因为这些孩子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
阿尼帕夫妇十分地豁达和坦然,对生活要求得很少,觉得平安、健康是最大的幸福。以前,阿尼帕为抚养孩子受的苦最多,但对孩子门总是要求得很少,她一个劲地说,我们的日子很好,什么也不需要。
前年她的在伊犁的亲戚专门来看望她,30多年没见,寒暄中困惑阿尼帕吃了这么多的苦,身体还这么硬朗,阿尼帕告诉她:爱和亲情是疗病的良方。看到她家一家人这样自在和平,她深受感动,觉得自己不缺吃穿却心情和身体都不好,每天连饭都吃不下,原来是自己对生活要求太高了。心态摆平,病就好了,平淡生活、满满的爱就是治病的良方啊!在阿尼帕家生活的日子,她如获至宝,能吃能喝了,心情和身体都好了。
现在,辛苦操劳的日子都已经过去,孩子们也都全部成家立业。他们有的当干部,有的当工人,有的经商,有的种地,虽然都不在老人身边,但每到过年过节,总会想法设法地赶回来跟老人住几天,唠唠家常。
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当提起不在身边的哪个孩子,老人总会泪水涟涟地担心孩子们生活不好,担心孩子们在外吃苦受累。而孩子们也同样对老母亲充满牵挂,家里只要有个事,不管大小,哪怕请假,哪怕生意扔下,总会第一时间感到老人身边。
阿尼帕亲生的子女有9个,其他 10个是收养的孤儿。但她始终说:“我家19个孩子,个个都是亲生的。”亲生的子女们也反复强调:“不要把我们分成亲生的和收养的,我们都是父母疼爱的孩子。”被收养的子女们也一再坚持:“这就是我们的家,维吾尔族妈妈爸爸对我们恩重如山,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爱,多一点付出,就会得到更多更大的满足,也会让爱得到升华,因为,爱加上爱是更多的爱。在青格里河畔这家朴素的屋子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温情剧,感动着每一个人。
去年9月,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去世了,老年丧伴,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了,所有的儿女都到赶来了,安慰着阿尼帕妈妈。而坚强的阿尼帕妈妈忍住眼泪,让儿女们不要担心她,她能挺过去,因为心底有爱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