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务院调研组来威调研苘山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
国务院调研组来威调研苘山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
人民网威海6月29日电(记者 王誉)6月26日至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卢中原率调研组一行来到威海,就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暨蔄山模式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威海市委副书记边祥慧出席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实地调研了工业新区三角工业园、浩然特塑、拓展纤维、威港物流园、威达集团、乐扣塑胶等企业及白玉庄、西马格等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全面了解工业新区经济状况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卢中原在听取报告后指出,威海工业新区蔄山镇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使城镇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面,蔄山镇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改善农村环境,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希望威海市整合园区科技研发资源,加强资金管理,形成合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园区建设取得更大成绩,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步伐。
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简要介绍了威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他说,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将其列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三年来,我们把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作为突破口,全面进行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农居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把镇级河流全部改造一遍,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全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工业新区是威海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建区,目前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一批现代制造业已落户,第三产业正在崛起。蔄山镇在工业新区的带动下,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城镇化和产业化建设,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好处,引领全市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此次调研组来威,对威海是一个有力促进,我们将按照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快威海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苘山镇,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威海工业新区南部,镇域总面积达111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总人口达6万,其中镇区人口3.2万,外来人口2.8万。在改革开放之前,苘山是威海最穷、最落后、交通最闭塞的乡,在原文登所辖23个公社中被称为“老二十三”,在最穷的“北六社”中排名倒数第一。而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苘山镇党委、政府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最终确立了“工业立镇,招商兴镇”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经历届党委政府和全镇干部群众的艰苦创业,苘山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新的内涵和意义。山东省作为沿海开放省份,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在今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
对快速推进山东半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威海工业新区蔄山镇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此次调研,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住建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专家联合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对蔄山镇在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旨在为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