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评讲

时间:2019-05-13 15:0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作文评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作文评讲》。

第一篇:高中作文评讲

 作文评讲

 作文中存在问题

 一,不符合文体要求。

(1)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

(2)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

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考生选定了写记叙文就要写得像记叙文,不能写成“四不像”。

 记叙文要体现“记叙”性质

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

 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 二,中心不明确甚至没有中心

 把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几个片段拼凑起来构成一篇“文章”。 想念父亲母亲同学甲乙丙······

 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为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的始终。动笔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选择组织材料,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应紧扣中心。

 三,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 作文所写的人或事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

 四,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 具体表现:文章记叙内容只是故事的梗概,没有主人公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没有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 您在课下时很开放,课堂上也是一样,您的课堂总是那么生动,有趣,让人不产生兴趣都难。在您的课上,我们总是那么聚精会神,生怕漏过一些细节,您鼓励我们发表独立的见解,哪怕是错的,您也总是鼓励一下。

 老师教历史,讲起课来,确实精彩。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讲到兴致处神采飞扬,敲桌子、拍讲台也是常有的。课是激情澎湃了,怕是那火爆脾气,也能看出一些吧!

回首,不曾走远

1512班张雪迪

又是一个秋天,我又坐在一个崭新的教室,只是教学楼前不再是摇曳的垂柳,陪伴我的,不再是你。

你很“疯”。初次相见,是在开得最好的那一束花前。800多名学生,1000多名家长,饶是谁也找不到自己的班。暗自感叹开学第一天的“宾客满盈”,我信庭闲步,痴痴地看着那一束由紫转粉至白的蔷薇,挨挤着,着实讨人喜欢。你便银铃似的笑着从旁边走出,旭日里暖暖的秋阳覆在你的脸上,细软的绒毛都沾上灿烂的阳光,宛若天使般可爱,不想开口却是一句:“看来你也是把家长扔在那里面了吧,”下巴轻抬指着沸反盈天的报到现场,“可是你占了我的位置知道吗?”

便就这样熟络起来,恰好分到同一班,老师见你大方,指了让你做班长。却不巧,这班长老是扯着我出去小卖部买零食赖到上课才回,老是和任课老师因为题目而争执,和一群比你高、比你壮的男生抢篮板。每次班主任撞见都无可奈何,让你做班长,有什么好?可是又有什么不好?我本就安静,在你的衬托下越发鲜明,却凡事都要我陪着,总是带着宠溺却又撒娇的神情:“你就陪我去吧,好嘛?”真想不通那样的表情是怎么在你脸上体现的。

可是时光,它陪我们走了那么久,终将你雕成了一个静好的女孩。我从一旁安静聆听,变成了有明媚微笑,可侃侃而谈,而你却越发沉默,退在一旁专心学习。

你很好,对每个人、每件事都很好,学习很好,性格也很好。时过境迁,这种好终究是不一样的。你结交了许多“好”学生,我们的关系也微妙得刚好。带点儿亲近却又礼貌的疏远。到最好,形同陌路。我赌气般地删掉了邮箱里所有你的邮件,把以前写的信和用过的书一起卖掉了。但QQ,我犹豫了很久,终究没有删掉。

直到那天进你空间,一直对我独自开放的权限,竟加了密码——“我最好的朋友是谁?”,忐忑的输入你一向对我的昵称,在得到“密码正确”的提示后,终于,再也忍不住的哭了。

正如你所说,时光荏苒,哀婉回转不过“在乎”二字,光阴似箭,似水流年终在不离不弃的回忆里。你在那里,不来,不去。      

一碗米的重量

1511班唐俊姝

爸爸经常对我说:“有空了,去看看你奶奶,她盼着呐。”我总是连连说好,却又遗忘在题海中。“我太忙了,等放假再去看他们。”我心里总是这样想着。

想起奶奶,我似又是回到了那片玉米地,那片枫叶林,门前是歪曲了的樱桃树,树后,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流„„然而,心中更多的,是一碗米,在心底重重地沉放着。

奶奶是南方人,爱吃米。年幼的我在奶奶身边生活过半年的时光。乡下的夕阳,格外红,红的像那小姑娘的脸,柔柔的,为整个院子洒下了一层看不穿的纱,最后,映在奶奶沧桑的脸上,她在淘米。

我最爱看奶奶淘米。米与水与锅的碰撞,沙沙声,敲击着我的耳膜,那是我儿时的歌谣,是不懂音律的奶奶给我的最好的音乐。奶奶淘米时,总是有着淡淡的微笑,挂在她的嘴角,也挂在我心里,成一股力量,一丝温暖。

当奶奶拿出米锅与布时,我便知,她要蒸米了。棉布毕竟盖不住水的升腾,不久,米香四溢,飘散在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飘到爷爷的老花镜上,飘到了奶奶的围裙上,飘进我的心中。奶奶的米有一股特殊的香,淡淡的,却又深入骨髓,令人眷恋,像奶奶的笑,温暖在我的心。米香越发地浓了,奶奶用棉布裹着,将米端了上来。一粒粒米粒饱满又滑亮。不知是否是夕阳太红的缘故,每一粒米都散着红晕,如奶奶的脸——她热坏了。“快吃吧,奶奶知道你最爱吃米,我还特意放了香肠,更香了。”果然,我舀开上米的米,一片片香肠若隐若现,肉味与米味交缠,让我吃的不亦乐乎。奶奶则在一旁欣慰的看着。夕阳映在她的脸上,宁静又美好„„

一碗米到底有多重,其实只不过是几百克,又怎能如此重的放在我心中?想起奶奶的脸笑,飘散的米香,我明白是奶奶深沉的爱,凝在那碗米,使其变的极重,极重。

我放下笔,独自来到了已在城市里的奶奶的家中。我看着爷爷奶奶欢喜的面孔,又看了看还在锅里的米和水,我用力的拥抱了奶奶,说“我回来了,这一次,换我给您蒸一碗米吧,奶奶。”       

第二篇:作文评讲

作文评讲(思奇)——07年北京高考作文

一、回顾作文题目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 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 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二、学会审题

1.“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道无言,大爱无言。(着眼于大)——无言的爱(情感道德篇——着眼于小)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从字面上看来,这个成语是对大海、江河、湖泊等水自然现象的描述。简单的说来就是我们看到的水平面,常常给人以平静的的感觉,可这水底下的世界谁也不知有多深?底下有多少东 西?或许还真是一片碧绿静水,或许急流向前,或许有许多旋涡,或也许还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未知世界里,一切都不能知晓。很多情况下,人们是用这个简单的成语来描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静水:象征着为人处世不张扬,态度柔和;

流深:意味着胸中自有万千丘壑,真的是很有想法、很有内容。静水流深的真正含义恰可比喻为做人的态度:洞察一切却不被矛盾束缚,不被欲望捆绑,这样就能拥有和谐的生命,拥有长久的快乐,拥有真正的自由。

静水流深,一个平常极为少用的成语,极富内含。想到对外而露着的静水下的另一片世界,谁也不知有多少的劲流在涌动,狂澜。

中国人讲修身,大凡是成功者,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这些人,往往能在喜悦中沉静中思考,在失败中从容面对,很少言表于脸上,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把这种中国人的思想推到了至高的境界。中国人了不起,能让这么一个自然现象去禅释心灵深处那些轻易不能到达的境界,表达得又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尽致。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

题目:《静水流深》

开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是细雨无力,亦非闲花太轻,这是力量的另一种展现;不是细雨寂寞,亦非闲花颓 废,这是一种淡定的心境。就如同静水流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淡定的心。

结尾:“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让我们常怀一颗淡定的心,在安静中孕育力量。

静水流深。

3.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 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注意:此立意重在后面的面对寂寞的态度上。

4.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立意及失误举例

1.恬淡人生、恬淡无价、恬淡做人、恬淡的生活、恬淡是宝、心怀恬淡、细雨闲花淡人生、真水无香、静水流深

2.无声的父爱,淡淡的爱无疆的情,沉默,爱、花落无声 3.在那里默默付出、做事低调不等于成就低、默默奉献、幕后的英雄、润物细无声、无声非无为、无声无形的力量

4.写寂寞者,立意肤浅。纯写寂寞,没有写出寂寞之后应该如何,面对寂寞,人们应该怎么做。

满分作文赏析

1、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引题,引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必须要有的,也是防止大家跑题的,防止改卷老师扣不引材料这项的分数的。)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议题,议论评价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提出本文的中心。)

(文章开头要做到,引题、议题、亮明观点。)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此句点明要写历史中的人和事。)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此句点明下文要写的事情类别。)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此句点明下文要写另外一件事的类别。)(试想,作者为何写两件事,两个方面?扣材料,扣“细雨”,扣“闲花”)

(联题,本段展开想象,承上启下,过渡到自己平时储备的作文素材中,展开写作。)

(事例一)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此句是柳宗元的诗句,从小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谋福。),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此句必不可少联材料,联上文),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 井,办了学,放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赢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此句紧扣本文的中心“馨香满天”,此处是神扣)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为了不被误判,再一次明扣中心,保证万无一失。聪明啊)

(事例二)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成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繁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涨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总结点题,并升华主题)

2、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3、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 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天道无言

大海汹涌,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日出日落,纵然仰望苍穹,高声呼啸,万籁星辰,夫子云:天何言哉?(天道)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人道)

也许东坡读懂了。

于是,天地间突兀出这样的身影,手把竹杖,在云深水影里,一人,孑然于宦海之外,用心做着自己的烹调。与己乐,与民乐,与山水乐。顾盼间,感悟于天地,颂明月诗,歌窈窕章,何其自由无碍!所以,开始懂得了东坡,懂得了那远离喧华的恬淡,甚至进而感知“闲花落地听无声”,多么潇洒,何等无求„„

东来抒啸,采菊而见南山,陶渊明不也如此;还有那梅妻鹤子之主,采药童子之师;难道不都是超然物外的达者吗?

漫漫红尘外,飘飘天地间,隐者无求,遁乎山水之中,自悟一种清凉,自守一份安逸。

这或许就是昔人爱惜文字,却总爱赞颂隐士的原因吧!可是,终止于一个隐士,真正就像那闲花了吗?又真正领悟了大自然无言的真谛吗?

贤者爱出世,却不知怀出世之心入世。

千百年前,孔圣人不够旷达吗?然而,他不结束生命于山林,而羽化于三千弟子之间。这或许才是真正的闲花,无声而落,落在现实的泥土里,再化香泥,以滋养万代。如今,站立于他高大的身影前,他智慧的眉宇,不就是天道无言之气吗?这便是自然之道,他不是执著讨好什么,也无需刻意回避什么,他是如山不动,照观宇宙的沉稳无息。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难怪老庄不知是蝶化人,还是人化蝶,笑对万物,原来,他已经与万类和合,体悟了天地本无所有,却又含蕴一切的物我真相。

难忘怪他的妻子去世,老庄鼓盆而歌。那不正是高唱闲花无声落地,回归自然的圣歌吗?

细雨湿衣不见,闲花落地无声,来自于自然,归于自然。人也应该与自然相映,花开时,烂漫春天,留香百世,花落时,无声无息,安详长眠。这不就是自然,是天道,是至高的真理吗?

人来与万物共生,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归于自然。天道无言,人道亦无所求。不求一切,更不求逃避一切。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真真切切,与日月合光,与天地同德!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在他的生命中,他 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第三篇:作文评讲(模版)

就这样慢慢长大

那脚步声渐近渐响,却分明听得出鲜明的沧桑感。

我知道,是奶奶。

我即刻起身去开门,迎上奶奶还未来得及隐去的惊讶,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慢慢演变成关切的笑容。

“哦,孙女!我是想来问问你晚上做作业会不会饿,要不要我帮你拿些零食来。”

“奶奶,没事,我不饿,你早些睡觉吧。我只做一会儿,马上就去睡觉。”

奶奶带着些许担心、些许欣慰转身走了。

坐下来,拿起笔,继续我未完成的作业……

写完最后一个字,收起文具,想再读一会儿政治书,才觉上下眼皮有点互相吸引的趋势。

于是,轻轻叹了一声,还是明天早上起来读吧。

熄了灯,走进卧室。开灯的瞬间,看到柜子上齐整地摆着一堆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

似乎还真有点饿,端起旁边的牛奶,又吃了个面包,终抵消了食欲,打算好好睡觉了。

躺上床上,正酝酿一份平静的心情来进入梦乡。忽然隐隐约约中又听到一阵脚步声,很轻很轻,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脚步声渐近,却没有变响,只是那份沧桑感更明显了。听得出来,走得很小心、很谨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脚步声会打破这片水晶般澄清纯脆的安静。

停下了,转身了,脚步声又渐渐远去、最终让我不再捕捉得到了。

心中的安宁不再,思绪随着脚声的消失而飘远……

奶奶走得更轻了,是担心打扰我吧。

零食是奶奶准备的吧……

突然察觉到,奶奶的脚步声轻到让我不仔细捕捉都听不到了。谁知道在我躺在床上之前,她悄悄来看过我几回,谁知道,在我进卧室之前,她把那杯温热的奶热过几回。

原来,我的思想太狭隘了,满心以为只要我认真学习,他们便一定都得到满足,他们是爱我的,他们希望我上进,但并不是爱我的认真学习,他们要我一切都好。

奶奶的脚步声,我尽力从记忆的声浪中回想。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伴着奶奶的脚步声渐渐长大,如今奶奶的脚步声虽然没有小时候那般有力,但是一样让我感到温馨,感到亲切……

枕着深深的亲情,因为爱,我在人生的路上,行走、跌倒、站稳、成功,莞尔一笑,连睡梦中的呼吸都是甜蜜的……

梦里的脚步是轻盈的,也是沧桑的……但是就在这样的脚步声中,我慢慢长大了。我也慢慢学会让奶奶的脚步声变得更轻了,是因为奶奶的身边多了我的搀扶……

【点评】

脚步的渐近,是爱的渐深;脚步声的渐轻,是亲情的渐浓。脚步声诠释着奶奶的爱,若不是为关心、为爱所动,它又怎能牵动“我”的心灵呢?就是伴着这样的脚步声,就是在这样的脚步声中,考生慢慢长大了。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与奶奶间的深厚亲情,由此可见作者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的确难得。文章朴实自然,结构清晰,紧扣文题,洋溢着亲情之美,实属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那么如何写好这篇中考作文呢?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审准题意

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审题,要能从题目中读出来“题眼”,这样才会准确地把握写作的内容与中心。具体到这道题,审题时要抓住关键的两个词语“咀嚼”、“真味”。“咀嚼”的本义是用牙齿磨碎食物。常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它在该文题中应是“体会、品味”的意思。再说“真味”,一指食物本来的味道;另一种意思常泛指真实的意旨或意味,比如:真情、善良、宽容等。因文题中“真味”前有修饰语“生活的”,所以我们一般按后者的意思来理解,即“真味”是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生活本身自然没有特别的味道,值得我们品味的是生活带给我们的某种感受或经验,这便是该文题所要表达的。

二、注重立意与选材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这很形象地表明了立意在文章写作和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咀嚼生活的真味”,属生活感悟类作文,其立意自然要经得起思辨,达到人们共识与共鸣的积极效果。简言之,立意方面既要鲜明又要深刻。

从作文题目上看,可写的素材有很多,可以说选材有其宽泛性,但不能简单认为宽泛就什么都可以写而乱抓一气。我们不妨选取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材料来写。例如学生感受最深的真情方面:母爱、父爱等亲情,同学、伙伴友情,师生情等体现真情实感的材料就容易写。也可围绕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多种滋味或其中的一种滋味选材,写出自己的一次磨难后成功,或战胜挫折中真实独特的体验,以抒写自己的成长感悟等。若把视野放宽放大,仔细洞察社会万象、结合经历捕捉感触认识,能列举出更多的写作素材,如人生在世应知恩报恩、生活中待人接物要讲诚信等等。

三、确定文体

该文题可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也可写成叙议结合的散文。具体写作时,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选取的素材、加上自己擅长的文体等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为突出自己的真切感受,记叙中可兼有抒情议论。

四、要有真情实感

是否有真情实感,是衡量作文成败的一个重要尺度。本文题是感悟生活类作文,更需要以情动人、情理结合,最好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就蕴含着情感。

【素材或思路导航】

每个人的生活不一样,从而让世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姿态。面对《咀嚼生活的真味》文题,考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来写。内容中心一旦确立,就可调取出自己的素材库资料,精选符合题意的经典素材来写作了。

具体思路上,既可以通过叙述事件来表达生活的“真味”;也可以采撷几个生活片段或截取几个生活场景加以评析,从中感悟体味出生活带给自己的有益启示或生活真谛等。

适合该文题的素材包括名著经典、寓言童话、歌词佳句、名言俗语等,凡能体现该主题的,都可以灵活地进行内容引用、部分化用或格式借用等。

可以引用,比如,《再回首》中的歌词“才知道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像这样简短的名言,可以直接在作文里引用。再如歌曲《苦乐年华》的歌词“„„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可有选择性地引用。

可以化用借用,文学作品《路》里,这样写道:“哪里有思维在闪光,哪里就有路在延伸。”我们可以借用这一格式,写出新的语句,如“哪里有感人的生活,哪里就有真善美的存在。”。

可用的名人名言或俗语,如: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 , 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 , 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生活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方海权

生活总是以微笑向人们招手,又以坎坷向人们挑战。——俗语

可用的名人典故,如:《让心做主》

人活在世上,总得讲究一些处世原则。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宋元时期的大学者许衡。当时蒙古兵渡黄河南犯,许衡逃难到山东徂徕山学习研究《易经》,不久又辗转到河北大名设馆教书。多年后,许衡在与众人返乡途中,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见路边有一梨园,都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独自静坐树下乘凉。有人劝他说:乱世梨园无主,摘几个青梨解渴有何妨。许衡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梨无主,但我心有主!为什么许衡不去摘梨,因为他能听从内心的声音。

咀嚼生活的真味

在十几年的成长学习中,自己看到了很多生活现象,也经历了不少事情;这些不仅充实丰富了我的人生,而且引导我思辨生活,慢慢咀嚼出生活的真味来。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宋元时期的大学者许衡。当时蒙古兵渡黄河南犯,许衡逃难到山东徂徕山学习研究《易经》,不久又辗转到河北大名设馆教书。多年后,许衡在与众人返乡途中,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见路边有一梨园,都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独自静坐树下乘凉。有人劝他说:乱世梨园无主,摘几个青梨解渴有何妨。许衡说: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梨无主,但我心有主!为什么许衡不去摘梨,因为他有自己的生活的原则——积德行善。不受外界的诱惑,听从心灵的召唤。

去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家住10楼的两岁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接着被窗沿挂住,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楼下见此状况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接住了妞妞。孩子得救了,吴菊萍却骨折受伤了。后来当人们谈起她救人的动机时,她说:“这是内在本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事情。”多么朴实的话语,却蕴藏着生活的真滋味,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被其感动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世上最美妈妈”,这是对爱心与善举的颂歌。

化学课上,老师不仅简单为我们讲解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情况,更赞颂了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与崇高精神。居里夫妇通过大量艰辛的科学实验最终发现了镭元素,这一研究发现本可以申请专利而获得巨额的金钱财富,但她没有这样做。她听从内心的召唤声,主动放弃申请专利,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众,以此推动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

成长着,我咀嚼着生活的真味,我在自己的待人接物中也养成了从内心出发、让心做主的习惯。记得有一次在集市上买东西付钱时,可能是卖主粗心了多找了我二十元钱。当时我若不说走开也就过去了。可内心仿佛有个声音提醒我不能占这样的便宜,于是我把她多给我的钱还给了她,她不住地夸赞我是个诚实的好学生。

人生在世,只有听从内心的召唤,用心灵之灯导航,你的人生之路才能宽广坦荡,你的生活才能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点评】

这篇高分作文的突出特点有两个:

一是立意深刻,思想性强。作者从生活万象中剥茧抽丝后发现,听从内心的声音才是生活的真味,这一富有哲理的认识是很有高度的。从这一引人积极向上的深刻主旨上,就能窥见考生对生活的洞察感悟能力之强。

二是精选素材,叙议结合较好。作者没有简单地列举素材,而是精选好素材,按古今中外、先他人后自己的顺利来安排素材,思路非常清晰。对每个素材既简要叙述又适当议论分析,起到了印证中心的积极作用。心中有支欢乐的歌

苏州一考生

外婆,你是我心中的一支歌。

15年间,外婆以不变的爱谱成了这首歌,藏于我心中的欢乐的歌。

小时候,外婆拉着我的手,用身体在人群中挤出一条小路。推推搡搡的人挤到了我,我摔坐在地,外婆连忙蹲下,抚摩着我的头发,一字一顿地说:“孩子,别怕,有外婆在。”我看着外婆眼里充满了慈爱和温暖,掉下了幸福的眼泪。

外婆,你是我心中一支欢乐的歌!

小学时,我的周末都是在外婆家度过。外婆会坐在我身旁看我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我便推给外婆,自己则躲到一旁看漫画书。外婆则握着我的手,让我跟她一起读题,还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要记住,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外婆手上的温暖瞬间从指尖传递过来,我高兴地点了点头,说:“好。”外婆的耐心,使我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

外婆,你是我心中一支欢乐的歌!

进入初中,我没有时间每周都去外婆家了,见外婆的次数少了,但每次见到外婆,积聚在心中的忧虑甚至痛苦就会烟消云散。记得那次考试考砸了,到了外婆家,眼泪似乎在和我作对,不住地往下掉。外婆见状,忙打开音响,我听到了《歌声与微笑》。接着,外婆笑了笑,说:“一次考差了并不代表次次都会考差啊!难过时,记得给自己一个微笑。”外婆简短而朴实的话语抚慰着我,让我摆脱了考试失利的烦恼……

外婆,你是我心中一支欢乐的歌!

我相信这支歌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它深深定格在我的心中,不断催我奋进。

【点 评】

考生按时间顺序记叙了自己成长中与外婆有关的几件事,条理清晰,饱含深情。主要表现在:一是描绘动人的画面间接点题——儿时外婆拉着小手鼓励我走路、小学时教育我要有耐心、初中时教我难过时给自己一个微笑,自然流露出“我”对外婆的感激之情。二是描绘画面后用感叹句——“外婆,你是心中一支欢乐的歌”反复点题

第四篇:作文评讲

作文评讲

作者:段步武

同学们,作文竞赛终于揭晓了。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老师,向获奖的同学表示衷心祝贺。今天,我就这次作文竞赛,谈谈我的体会,意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作文方法。

第一部分

命题意图与评卷情况

我们举办这次作文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对作文引起重视,激发同学们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这次受教导处的委托,拟了几个题目,一年级的作文题是“我有一桩心事”、二年级的是“记一个xx的人(要求填写能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词)”三年级的是“纠纷”。

大家知道,在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作文训练都有侧重点,一年级侧重于记叙文,二年级侧重于说明文,三年级侧重于议论文。但同时,记叙文的训练,也是各个年级的重点,而近几年中考作文都是记叙文,鉴于这一点,我拟了三个作文题,体裁都是记叙文,只是要求不同而已。一年级只需写一件简单的事,二年级写人物,要求刻划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比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要难一点。三年级写事,要求就一、二年级的更高了。

这次作文,主要由我自己审阅,同时也征求了各个年级的语文老师的意见,经过反复认真的删选,最后评选出十篇优秀的作文,我评选的标准有这么几点:

一、符合题意

二、选材新颖

三、有真情实感

由于评卷标准与本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因此这次评卷难免有不足之处,所以首先请老师和同学们海涵。

根据稿件来看,这次作文竞赛是很有成效的。因为在短短的60分钟时间之内能写出很多很有特色的文章,这说明了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初具写作能力。当然也有很多缺点,而这些缺点也暴露出我们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有的同学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即使写起来也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或者将课本中或别人的习作中的一些材料死搬硬套,完全没有新意,这种现象能不能够说与我们的语文老师平时没有注意开拓学生视野有直接关系呢?

当然,开拓生活视野、积累生活素材,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今天要讲的不是这些方面的问题,而是针对这次竞赛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谈一点作文方面的体会和方法。

第二部分

如何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个关口,题目审错了,就会导致作文的失败。这次竞赛就有很多同学成为审题的败将,本来有些同学的作文从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都很不错,但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结果可想而知。我统计了一下,一年级审题出现错误的有11人,占31%;二年级有9人,占45%;三年级有4人,占20%。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同学出现审题错误呢?我想主要是没有掌握审题方法,其次是不细心造成的。

人们常说,“审题如审贼”,这意思是审题一要严格,二要细心,弄清和理解题目的要求,不可马虎草率。那么如何审题呢?

第一步,要辨明体裁。

作文的体裁常常由题目直接确定。

说明文,它的标题比较明确,往往指明所要说明的对象。例如:《辣椒的自述》、《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怎样查字典》、《我校的教学楼》。。。这类题目常常带有“自述”、“介绍”、“方法”、“怎样”等词语,使人一眼就知道,这是要求写说明文。

议论文,标题常常带有这样的词语:评、论、说、谈、驳、议、“读。。。有感”之类的字眼。例如《谈骨气》、《论谦虚》、《驳“读书无用”论》等等;有的题目本身是一个问题,例如:《什么是真正的理想》、《幸福是什么?》;这是要求发表看法。有的题目本身富于哲理,例如《时间就是胜利》、《平凡与伟大》等等。

记叙文,这类题目往往与具体的人、事、物、地点、时间有关。例如:这次一年级的竞赛题目是《我的一桩心事》,二年级的是《记一个。。。的人》、都带了“事”、“记”之类的词语。三年级的题目是《纠纷》。有的同学认为这是要求写议论文,这就把题目审错了。“纠纷”意思是“争执的事情”。很明显带了一个“事”,这无疑是要求我们写记叙文。但为什么审错了呢?第一个原因是不懂纠纷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个就是思维定向上的问题,那就是在平时,三年级的重点训练体裁是议论文,因此这些同学就认为这次作文竞赛也一定是议论文的体裁了,可是这个题目的体裁恰恰是记叙文体裁。因此我们考虑问题不能太简单机械了,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第二步,要确定范围

作文题目往往都限定了一个范围。有哪些范围呢?

1、人物范围。首先要搞清楚,题目要求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例如“我有一桩心事”要求写自己;“记一个。。。的人”,要求写别人。“纠纷”既可以写别人,也可以写自己。

2、时间范围。三个竞赛题目都没有规定时间范围,这样做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题目规定了时间范围,如:《暑假一日》、《除夕之夜》等。

3、数量范围。如“一件(事)”、“一个(人)”。“纠纷”这个题目实际上只要求写一件较为复杂的事。

4、地点范围。三个题目都没有规定地点范围。其他的很多作文题是有地点范围的,如《发生在班里的一件新鲜事》、《校园春早》等等。

5、内容范围。如竞赛题,一、三年级的要写事;二年级的要求写人;再如《春节见闻》,要求写“见闻”(所见所闻)。

以上几种范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一个题目就规定了几个范围,如《我有一桩心事》,既有人物范围,又有数量范围,还有内容范围。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第三步,要抓准题眼。

“题眼”,顾名思义,就是题的眼睛,也就是题目中标明重点的关键词语。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出题眼,才能正确确立文章的重点。找题眼,有如下方法:

1、如果题目是一句话,就应抓住谓语部分。例如《张海迪的事迹激励着我》,“激励”一词就是题眼。如果把重点放在“事迹”上,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张海迪做了些什么,重点去写张海迪了。实际上,这个题目就是要求我们写张海迪的事迹对“我”有什么影响,使“我”得到什么启发和帮助,受到怎样的教育,从而使“我”在工作和学习中有了前进的精神动力,使“我”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等。这就是“激励”的作用。再如《“破烂王”更名》,“更”就是改变的意思;“名”就是名字。题眼就在一个“更”字上。这是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标题。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个“更”字来发挥的呢?作者是这样写的:

先写“破烂王”名称的由来。原来他家是全村最穷的一户人家,破衣、破碗、破被、破房。。。家里的一切都是破破破烂烂,从而得到了这样一个“美名”。接着写如何在村支部的建议下,建窑、烧窑、出窑、卖砖瓦,三年时间,纯收入达到多少,从而成了全村有名的富户,最后又被村民称为“运来富”。通过“破烂王”更名一事,表现了“党的政策好”这个重大主题。

2、如果题目是个偏正短语,重点应落在定语部分上。如“一桩心事”题眼就是“心”字,写自己心中隐藏着的事;“争执的事情”,题眼为“争执”,要写出“争执”的过程,即争执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再如《辛勤的园丁》就要在定语“辛勤”二字上做文章,不能泛泛而谈园丁的任务,而要写园丁是怎样辛勤地进行劳动。

3、如果题目是一个正标题加一个副标题,或有其他要求,重点应落在副标题上或其他要求上。例如二年级的课文《金杯之光》,副标题就是“中国女排走过的曲折道路”,重点在副标题上,题眼就是“曲折”二字,全文就是写中国女排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曲折过程。再如二年

级的竞赛题,正标题是“记一个。。。的人”,要求就是要“填写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审题重点就应当落在这个要求上,而恰恰有很多同学就忽略了这个要求。本来二

(一)班与二

(二)班就有一部分同学平时作文确实写的好,而这次失败了,败在哪里呢?败就败在不知道在“性格”二字上做文章。有的人填“拾金不昧”,有的人填写“热爱学习”,有的填写“为他人着想,以身作则”等等五花八门,这些哪里是“性格”呢?都是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第四步,要把握主题

文章题目与主题关系很密切。有些题目本身就是主题的高度集中和概括。例如:《人民的勤务员》、《美好的心灵》、《助人为乐的。。》等等,有的题目比较含蓄,只对主题的表现规定了一个大略的范围,如《路》,这就要抓住其引申义和象征意义进行适当的联想。“路”本意是供人行走,能够到达某个地方的交通道路,不要求写说明文,这就必须通过引申和联想去理解题意。路有“人开辟出来的,能达到某地”的特点,这就可以联想到有的人为了达到成功的目的,不辞辛苦地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并走向成功等等。总之,审题十分重要,我们作文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第三部分

怎样刻划人物的性格

先讲个故事:某老头子有两个孙女,又逼媳妇养第三胎,终于生了一个大胖孙子。大队罚款三千元,老汉交上款子,几乎倾家荡产。可他用剩下的几个钱买了许多酒,摆在门口,有人路过,便大碗斟上,以示喜庆。有人问:“老汉,罚了不少钱吧?”他将手一挥,说道:“不贵!不贵!才三千!”

这个故事很简单,可是生动地勾划出了一个满脑瓜封建思想的老农民的性格:愚昧、固执,而又豪放、诙谐。

那么,这性格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不过是一个行为,一句话。被罚巨款还买酒庆贺,说明他毫不后悔,固执已极;口称“不贵”,则表现他的诙谐——养孙子好比做买卖,三千元买到一件“便宜货”——孙子。于是老汉的形象在我们脑子里活起来了。

写人,就要塑造人物形象,而刻划人物性格又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所以,刻划人物性格尤为重要。

所谓性格,就是指人的心理特质。正是这种心理特质,规定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性格”。因为“性格”不是物质性的东西,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要捕捉人物的性格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怎么办?方法是:通过性格的外在表现去掌握性格。什么是人物性格的“外在表现”?那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言语和行动。因此,我们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最好从人物的言行入手。空洞、冗长地去描写心理活动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请看下面这一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记一个风趣滑稽的人》。

看他的动作:当儿子喊“救命”时,他便“装作慌张的样子跑来”;当小明妈要打小明时,他便“单腿一跪,举起双手”。傍晚,那笑哈哈的人群中总有一个“指手划脚”的人。

再看他的语言:“学着京剧腔,唱道‘娘子,手下留情,快别打了’这个‘了’字拖得老长。”小明妈责怪他时,便“是是是,都怪小的,以后一定严加看管”说了一通。小明妈饶了小明时,他便“得得锵,得得锵”,嘴里竟响起了锣鼓叫声。

多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除此之外,陪衬人员也很重要。例如小明妈要打小明时,小明大喊::“爸爸,救命!”爸爸滑稽,儿子也滑稽起来了。这就更加衬托出黄大叔的性格特点。这篇文章就是通过黄大叔风趣幽默的语言,滑稽可笑的动作描写,从而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了黄大叔的风趣开朗的性格。

要写好人物的性格,必须留心观察生活中人们的言语和行动。从他们怎么说,怎么做,看到他们千变万化的性格。这就象画家画速写一样,平时积累的形象越多,写作时越能得心应手。

第四部分

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我阅卷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同学喜欢把别人写过的材料套进自己的作文中,甚至仅仅是改名换姓,照搬不误。我说,这样的文章绝对不是好文章,更谈不上去感染别人。

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修改完作文后我发现全班有近30个同学写老师替他“补课”这一材料。情节大致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病了,几天没有到校,正在我十分焦急的时候,老师来了,并且是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或者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黑夜来到了我的家里,进门后,不顾衣湿或寒冷,马上打开书本开始补课,我望着老师,不禁流下了热泪。。。

同学们想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老师呢?也许有,但是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呢?我敢说,一个也没有。象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有谁愿意去看呢?

常言道:吃人嚼过的馒头没滋味。作文也是这样,光说别人说过的话没意思。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文章就生动感人了,文章也就有了自己的特点了。所谓真情实感,就是指你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种种情景在心灵中留下的感觉和体验。这些感觉和体验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发现它,分析它和研究它。下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同学们中间,有这样一个同学,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就象他自己说的,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温暖,更不知道母爱是什么。他听奶奶说,妈妈是嫌家里穷,到一个富人家去了。从此便恨透了他妈妈。过了五、六年,妈妈从广东归来了,一归来,首先就来看望他,并含着眼泪对他说,孩子可把我想坏了。而他却大叫起来:“吓,假慈悲!”说了一声,就跑到学校去了。他妈妈听了,觉得非常难过,流着眼泪走了。到了第二天,他听一个老人说,他妈妈是被迫走的。弄清了原因,他觉得自己错怪了妈妈,便去寻找母亲,可是他母亲已经乘车走了。他听人说,他妈妈回家后眼泪从没干过,她原想打一件毛衣给他,由于他家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二儿子病危,毛衣没打成,她就含泪走了。妈妈走后,性格倔强的他终于流下了眼泪。后来,他妈妈寄来了一封信,信中嘱咐好好学习,还寄来了一件厚厚的毛衣。他抱着毛衣,伤心地痛哭着,回想起自己对妈妈的态度,心里便十分难受。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成了他的一桩难以了结的心事。这个同学就是一

(三)班的孙志伟同学。这个同学我很熟悉他。这次作文竞赛他就把这件事写了进去,我细细地读了他的文件章后,真的被他的这份真情感动了。下面就把这篇竞赛作文推荐给大家。

我有一桩心事

孙志伟

我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我也没有得到过母亲的温暖,更不知道母亲的爱是什么。因为在我出世才三年时,母亲便离开了我这个家。

至于她为啥离开我们,情况我却不知。我常常听奶奶说:“你妈妈嫌咱家穷,不愿受苦,因此惹着我们吵,想去一个富裕人家了。”听了奶奶的话,我恨死妈妈了,心里常想:“若她以后回来,我也不理她了。”

从此我生活在奶奶的怀抱里。待到我读二年级时,母亲从千里迢迢的广东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她一回来,首先找到了我,蹭在我面前,眼泪不住的流着,她对我说:“伟儿,妈回来了。妈妈可把你想念坏了!”“哼,假慈悲!”我叫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妈妈不解地望着我,哭得更伤心了。接着又朝我走来,捏着我的手,塞给我十元钱,想把满肚子的话说出来,似乎又觉得一言难尽,只是不断地流着眼泪。我无动于衷,把钱丢在地上,挣扎着,一口气跑回家里躲了起来。

第二天,我便上学去了,并且住在学校一直不回家。忽一日,母亲又找我来了,我连忙又躲了起来。母亲只好流着泪,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走了。我的所作作为,旁人见了都摇着头叹息着。一位正直善良的老人对我说:“你这孩子真傻,被迫离家的妈妈回来了,怎么

不与她亲热一下呢?”“哎,你这位老人,怎么说是‘被迫’呢?”我反问。老人严肃地说:“你母亲的走,不是她情愿的。是你奶奶嫌走的。于是有一些旁人不服你奶奶就唆使她,劝她走的。你家当时很穷,再加上她年轻时考虑问题不成熟,旁人一劝,她就走了。”“哦,真的吗?”我心里一震,急问。“怎么不是真的呢?我老头子还说慌吗?”听了老人这么一说,我顿时恨那些使我们骨肉分离的坏人。正想问个水落石出,老人摇着头已经走远了。

打从听了老大爷的话后,我感到很内疚,便去寻找母亲,希望她能原谅我。哪知,在前两日,母亲已经乘车走了。听旁人说,在回家的十几日中,她的眼泪从没干过,每日一针一线地打着毛衣,说是为我做的。由于她家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她在广东的二儿子病危,她便哭着回家去了,临走时还叫他们转告我说,毛衣以后寄来!

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出来了,心里异常难过,我错怪我的妈妈了。不久,毛衣寄来了,这是一件宽厚的毛衣,非常暖和,还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说,她对不起我,还嘱咐我好好学习。我抱着毛衣痛哭着,真想衷心地叫一声“妈妈,儿子对不起你呀!”每当我回想起妈妈回家时我对她的态度,心里便十分难受。

春去秋来,我又穿上了妈妈织给我的毛衣,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南去的大雁,不由得想起我那远在天边的妈妈,泪水禁不住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心里面常常喊着:“妈妈,你能原谅我吗?”

这篇作文确实写得很好,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人物的语言是自然的,人物的行动是自然的,“我”的感情变化也是自然的,可以说,这篇作文完全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它之所以读起来是那么感动人,毫无疑问,作者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在笔尖上,写作时,元须去瞑思苦想,寻章摘句,也不需要高喊口号,无泪干嚎。一切任其自然,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透视自己的感情,与自己一起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去感染读者。

正如作家夏有志说:“学生如果不从自己本身的实感出发,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意义不大。从生活实感出发,我没见过的东西不写,我见到的东西,如果没有感情碰撞,也不要去写。我就是我,我能认识多高,就写多高的思想境界。这样,反而真诚而真实,作品也就会让人觉得可信可爱。”他还说:“写自己,写自己的感受,是最容易起笔,也往往最容易写好。可这一问题,又往往被一些同学所忽视,别人写过的,报上发表的,他们顺手拈来,写进自己的作文,这怎么不千篇一律呢?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写自己,写自己的所见,写自己的所感。”

三年级刘志勇的《纠纷》一文,就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文中写的是一位寡妇骂偷她家茶叶的贼而与邻居引起的纠纷。寡妇骂人的行为动作和语言,与邻居干仗的情景都写得很有趣味,生动而真实。如果没有生活实感,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以上谈的几点,都是针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

同学们,作文是没有捷径可行的,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多练笔,多写作。我非常提倡写日记,因为日记是练笔的最好形式,在日记中,既可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发现的事物写进去,又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受写进去。这样,积累的生活素材就自然多起来了。材料有了,再加上掌握了正确的作文方法,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来!

附作文竞赛获奖名单:

第一名:一

(三)班孙志伟、二

(一)班黄定志、三

(二)班刘志勇 第二名:一

(二)班闻耀国、二

(二)班金雄、三

(一)班刘齐标 第三名:一

(一)班刘伟雄、二

(一)班王金明、三

(一)班揭珍霞 第四名:一

(二)班丁向文

1992年10月

第五篇:作文评讲材料

作文评讲材料

一、材料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九八四年,一群俄罗斯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我们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词语称赞俄罗斯民族,但俄罗斯专家们却摇着头笑了,并毫不掩饰的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它却有些懒惰。”无论是个人、还是人类,无论是一个集体、还是一个民族,都无法也不应该回避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

要求: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①不能脱离材料的内涵。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不少于800字。

二、习作展示 正 视 自 己

正视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的生命才能更精彩。

正视自己的优点,实现自己生命的闪光。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每颗星辰都有自己的灿烂;每缕清风都会送来清爽,每一滴甘露都会滋润心田,正如每个人都有长处一样。不要惊羡别人的毅志,不要因别人的活泼可爱健谈迷失了自我;你也有自己的优点,有令别人嫉妒的地方:迷人的外表,惊人的口才,快捷的思维。不要让他们因你而埋没。

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充分挖掘它,将它展现出来,那么你的优点迸发的力量会掩盖你身上的污点,使缺点越缩越小直至不被人重视。

正视自己的缺点,实现完美自我。一张形象,逼真的山水画,可以给人营造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其价值连城。但如果一滴墨水滴在画上,那么这张山水画可能因为那滴墨水而变得一文不值。一个人即使集许多优点于一身,但可能因为脾气坏,让许多人远你而去。如果只知自己的优点而认识不到缺点任其发展,可能会使一个人身败名裂。相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那么缺点也会慢慢变成优点,环绕在你头顶的光环会亮。当别人惊叹你缺点已成优点的那一刻,别人心中因你而留下的伤痛就会淡却。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笔财富。

正视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既然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微风佛面,让每一处角落都渗透梦的语言,让我的价值在太阳底下展现;既然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每一股细流都一往无前,让我的价值迎风吟唱。

正视自己,使班超投笔从戎,闪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正视自己,使范蠡免于一死,成为高尚的始祖;正视自己,使鲁迅弃医从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巨擘。

正是由于齐王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才有得“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的局面。因为廉颇敢于承认自己的傲慢,所以才有今天负荆请罪的美谈。

面对中国接待者的赞扬,俄罗斯专家仍保持清醒头脑,“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却有些懒惰”。简短的一句话赢得多少尊重和赞叹。

只有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正视自己,才能选准自己的道路,成就不平凡的人生。不要让天平失平衡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来衡量自己周遭的一切,相信每个人都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回避。

只吃干草而能穿越沙漠的骆驼,若它不明白只有把自己处在忧患之中才能成功走完整个沙漠,它能跨越黄沙千里吗?

不,不能,一个人若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就会让心中的天平失衡。

正如材料中的俄罗斯专家,若国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懒惰,他们的国家能富裕、强大吗?

正视自己的问题,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按“苏宁节奏跳舞”的张近东,明白苏宁必需“耐住性子”才能让自己的公司业绩逐渐上升,他不因对手而改变,按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让自己的理想之花绚丽绽放。

正视自己的“问题”,世界为之喝彩。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就是这个因为“平衡性”而与奖牌多次失之交臂的松田丈志却让世界为之动容,为之喝彩,为了找回平衡,他在训练中的计划非常详细,连“找向上看的感觉,抬高下颌”都一一训练,正是这种战胜“自己”的执著,让他在08年的奥运会上夺得铜牌,若他没有找出自身的问题,不去改正,怎能赢得鲜花和掌声。

然而今天的同胞们却一直回避自己的问题,就在判断茶瓶是否保温这个问题上,却不肯去思考,按着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认为只要能听到“嗡嗡”的响声便保温,显然,他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缺乏思考、怀疑就是他们的问题,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便让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邹鹰若不正视自己的问题,怎能翱翔于天地间。

小草若不正视自己的问题,还能为大地点缀,成为绿色海洋。

胡扬若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就不可能“长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倒1000年,倒地不腐1000年。”

人类若不正视自己的问题,保持天平平衡,就不可能立于世间,更不可能主宰世界了。能己05

正视自己,赢得生存

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缺陷、不足、错误,理性对待自己的优势,努力改变自己,才能有进步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

森林里的鸟儿,它们虽然不会说话,没有思想,但精明的造物主给了它们洪亮的嗓子,鸟儿们没有抱怨上天的不公平,用自己的叫声奏响了森林里的大合唱。

山涧中的小溪,缓缓的流着,它们远不如趵突泉的清澈、激活,更不及“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宽广,但它们却在坚持地流着,正视自己微弱而有限的力量,用来诠释时间“逝者如斯夫”般的消逝,低吟着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歌。

正视自己,才有希望。她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她出生的时候,上帝就蒙上了她的双眼,她的世界里没有一丝光线,她了解自己,自己不能看到大自然,但她却知道,自己还有一张能说话的嘴,于是,她开始学习各种语言,她精通9种不同的语言。美国的中学里,她教中文和俄文。而在中国的18次旅程中,她来到不同的城市教英语,她一直用语言与外界交流,她从不害怕,因为她的语言在支持她。她就是凯文·史密斯。凯文正视了自己的缺陷,却用健全的一面展示自己,赢得了自己“光明”的人生。

松田丈志,北京奥运男子200米蝶泳项的铜牌获得者,人生本是戏剧性的,松田主攻项目原本是自由泳,但由于平衡性的欠缺,他的自由泳水平很难提高,他开始蝶泳的训练,经过对体能、肌肉的练习,使他的平衡性的控制加强,最终在北京奥运会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松田敢于正视自己,发现不足,克服困难,最终如愿以偿。

再让我们看看那些不敢于正视自己的人,《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为蔡桓公治病,三次去见蔡桓公,蔡桓公都讳疾忌医,不愿让扁鹊为他医治,最终落得“司命之所属,无可救药”的结果,暴病而死。蔡桓公的悲剧告诉我们,不敢于正视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求得生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视自己——成功的前奏

对于奋斗者来说,不了解自己的优点尚无大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却很危险,所以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自己。

正视自己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正视自己。

上帝赐给了他当总统的机会,他却婉言谢绝了。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是荣幸之至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放弃了千载难缝的机会。甘愿在平淡中生活,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爱因斯坦做到了正视自己并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有了他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而当了以色列总统,那么还会有相对论的出现吗? 屡经挫折而正确认识了自己,马克·吐温的人生从此有了精彩的。大文豪马克·吐温年轻时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不懂经营,结果是又赔进去10万美元,这不仅使他多年来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许多债,他认识到自己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于是他重新走上了创作之路。终于,他在文学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如果马克·吐温没有正确认识自己,那么他还会因为文学的突出贡献而被后人所铭记吗? 正确认识自己,让马克思步上了宏伟的哲学思辩之宫殿。马克思在中学时代梦想成为诗人,上大学后他参加了“花环社”创作团体,还经常把自己的诗作寄给燕妮,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诗与真正诗人的诗相比差距太远,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诗作付之一炬,他说:“看了最近的诗,才突然像叫魔杖打了一下似的,一个真正的诗歌的王国像遥远的仙宫一样在我面前闪现了一下,随即一切都化为灰烬了。”马克思结束了诗人之梦,开始阅读起黑格尔的哲学著作,终于,他成为了人类的导师。

如果马克思当时仍旧写诗,那么恐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无法诞生了。正视自己

小草正视自己,才有了蓝天下的纤纤细影; 溪流正视自己,才有了幽谷之中的潺潺声响; 星光正视自己,才有了浩瀚宇宙的点点光亮。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瑕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只有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们的生命才可以焕发出另一种生机。

勇于正视自己,才能合理的调整结构,促进集体的强大。在家电联锁的激烈竞争中,苏宁电器的总裁张近东能正视自己的企业,不在竞争对手的并购战车中随波逐流,而是积极调整策略,由速度,规模回归到管理。事实证明,苏宁的选择是正确的,苏宁现在具有每年新开200家自有门店的能力,在市场整合兼并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企业一年之内兼并门店的数量超过苏宁。

勇于正视自己,不是对自身能力的否定,而是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自己积极的调整。勇于正视自己,承认错误,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世界大肆侵略扩张,给全世界人民带来深痛灾难。战争结束后,德国政府敢于正视这一历史,向全世界郑重道歉,赢得了各国对她的尊重。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本回避历史,篡改历史的行为,直到今日,日本在亚洲各国中的口碑仍是很差。

当然,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盲目自信,将对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世界著名拳王迈克·泰森在2004年时申请破产,他的负债高达2700万美元。这便是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后果,在他的拳击生涯中,至少有4亿美元流进泰森的钱包,可是他却将它们任意挥霍。波士顿一家公司的总裁阿诺得·伍德提到像泰森这样的人时说过:“成功人士容易高估自己的本事,当问题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他们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因为长期以来他们高度自信。”

《道山清语》讲到,一个长相很丑的人叫画家给他画像,嫌画得不好,让画家改了几次,最后还是说把它画丑了。这样的人,便是不能正视自己的人。

没有大地的辽阔可以有花园的精巧,没有雄鹰的娇健身姿可以有小鸟的纤小轻盈,没有太阳的光辉可以有星辰的斑阑。关键就在于能否正视自己,就像俄罗斯专家那样的坦诚以告:“俄罗斯民族是是智慧的,但它却有些懒惰。”

下载高中作文评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作文评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鲜花作文评讲

    一、回顾上周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 (2) 生命是一条......

    作文评讲教案

    作文评讲教案 教学目标: 1、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4、要表达真......

    全国卷作文评讲

    全国卷I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

    作文评讲材料2

    新新材料积累示例 1、歌词 《我的青春谁做主》 你的书架上缺着一部 关于青春的几何代数 比如梦想的形状 角度 尖锐的爱 温柔的弧度 比如快乐 被岁月整除 怎样收拾 感伤的余......

    第二次作文评讲

    暴露的问题 1、 说理、举例有失偏颇。 例如:举例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而且举例过后缺少分析。 2、 多个举例过后没有总结分析,不注意过渡。 例如:例子很丰富,但举例完后直接写结尾,没......

    作文专题评讲2

    作文专题评讲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0月12日(29) 本次作文情况综述: 本次习作是要求学生并由衷地表达对父母的敬意与谢意。要鼓励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自己的真情实......

    成长作文评讲

    “成长”作文评讲 一 对材料和题目的分析: 有人说,成长是痛苦的,因为它把一个纯正无邪、无忧无虑的人带入一个充满烦恼、承担责任、需要劳累的天地;也有人说,成长能让一个人的......

    作文评讲五篇范文

    作文评讲 一.审清题意,明确主旨 科研人员以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来研究人们的自我认知与感受到的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由专业化妆师在每位志愿者的脸上做出一道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