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人离世存款不知密码 激活休眠存款条件苛刻
亲人离世存款不知密码 激活休眠存款条件苛刻 摘自:综合新闻新华网2013-05-12 14:
21法明
亲人离世,存款不知密码难取款
梁老太今年已79岁,老伴去世早,多年来她和独生子相依为命,儿子一直没有婚娶。2012年6月,45岁的儿子因病去世,给梁老太留下6个存折,总计2万多元。但梁老太不知道存折密码,无法取钱。经过咨询后,她带上户口簿、儿子户口注销证明、死亡证明、社区证明、派出所证明等多个文件前往银行取钱,银行答复,根据银行内部规定,仅有这些证明还不行,梁老太还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工作人员解释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80年联合下发的通知,关于存款人死亡后在银行的存款,继承人没有争议的,须在公证处进行公证后领取相关款项;有异议的,需通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或者判决确定继承人后进行。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案例很常见,一些不能进行公证或因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客户,最终不得不放弃在银行的存款。
梁老太在弟弟的搀扶下来到郑州市公证处。公证处规定公证一个存折需500元,6个存折共计3000元。梁老太说,她儿子留下的存折最少的一个账户只有98元,这公证的代价也太高了!
梁老太咨询得知除了公证就是到法院起诉,确定梁老太是儿子的唯一继承人。但梁老太是儿子的唯一继承人,起诉只有原告没有被告,法院没法立案。
此事后经媒体报道,公证处表示梁老太家庭困难,可减免部分费用,事情算是得到了解决。
浙江宁波的孟女士也遇到此类问题,其母亲去世后留有一张金额2400元的银行卡。她到公证处办理手续,对方要求其出示的证明材料中包括“父亲去世死亡证明、父母结婚证明”。孟女士说:父亲去世已20多年,结婚证明哪里去找,哪里去补办?银行表示,为防范存款被冒领、保护储户财产安全的考虑,遗产继承人必须全部到场,并出示公证处的遗产分配公证书。如果不履行这一手续,财产可能落入非合法继承人手里。
孟女士感叹,2400元数目不大,但是为这事忙了一年。
河南洛阳李女士的父亲死亡后,留有一个380元的存折,家人不知密码。银行称要进行遗产公证,且李女士兄妹五人都要公证。由于李女士姐姐在上海工作,即使她愿意放弃380元存款的继承权,也要在上海做公证。李家要取出380元存款,公证费至少得花2000元,李女士选择了放弃„„
条件苛刻:“休眠存款”难激活
据了解,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发[1993]7号)文件。根据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第四十条第一项,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下同)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此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判处。储蓄机构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对此,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华阳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个规定,与法律有相违背之处。因为《继承法》从未强制规定继承人继承遗产必须进行公证。法不禁止则自由,继承人只要能出具完整的证明,提供相关材料就应该得到遗产。银行要求对这些材料进行公证,并非法律上的强制公证范围,而是银行的内部规定。公证费已对小额储户造成不便,显现出内部规定的不合理性。
李华阳律师说,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假如储户存款很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求继承人提供公证证明,显得成本过高,而如果储户的继承人能提供合法遗嘱或相关证明等,能初步证明继承人身份,且在该储户继承人签署保证担保的情形下,建议银行考虑允许继承人直接支取存款。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存“私房钱”的习惯,万一遭遇不测,亲人又该如何唤醒这些“休眠存款”?
对此有专家指出,亲人一旦去世,留下的存款就作为遗产来处理,于是就产生了继承,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遗嘱指定的所有继承人到当地公证处进行公证。如果没有立下遗嘱,就必须通过法定继承人来继承,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如果多位继承人对遗产分配产生纠纷,那就要到法院来诉讼,最后要出示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决书。
为了将来不出现麻烦,他建议储户平时应该将自己基本的资产情况告诉值得信赖的人,如在哪个银行有存款、密码等。如果发现有“休眠存款”的存在,又不知密码,就只能按银行所说,到公证部门办理公证。按国家相关规定,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所有继承人要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包括去世人的父母、配偶、子女情况,涉及的财产凭证,如存单、有价证券还有亲人的死亡证明等。在收费上,公证处或按比例收费,或计件收费。还有,银行为了保护存款人的隐私,是不接受一般客户向银行申请查询亲人包括朋友存款的,只有司法机关等部门才有权利查询客户的存款情况。(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