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文(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6:1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论文(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论文(读后感)》。

第一篇:《论语》论文(读后感)

仁者之爱

——《论语》读后感之仁学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应当致力于人事,鬼神可以敬畏但要让他离远一点,这样,就可以算得有智慧了。宇宙万物充满了奥秘,但孔子所关注的无非人事。终其一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家庭、社会、国家的事务始终是他的首选。自西周“人本”意识觉醒以来,孔子第一个毫不含糊

地把人和人事推到理论观照和政治实践的中心位置。

在神和人之间选择了人,这是孔子的一大功绩,是他构建仁学体系的出发点。

孔子专注于人,儒学就是人本之学。而子曰:“言仁必及人”,反过来也一样,谈到人学,也就是谈到仁学。

而在《论语》中,仁学的重要性也是可以轻易看出的。在全篇中,仁字共出现109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也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所以,我尝试浅论仁学,试图以此来小窥《论语》的奥秘。

一、亲亲

“亲亲”之爱,是说在个体“自爱”、“自敬”的基础上,进而要求由“自爱”、“自敬”推展到爱、敬自己的父母兄弟及其家族邻里。“亲亲”之爱,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至纯至真的爱。在家庭中,如果能真正做到儒家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和“夫义妻柔”,就可以为打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构建平等而和谐的家庭提供道德基石。然而,就我个人而言,“亲亲”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也会做到的准则。如果仅以此就论仁的话,不免有些浅。不是说“亲亲”不是仁,而是最基本的仁。如果连“亲亲”都无法做到的话,不但不能称其为仁,也不能称其为人了。

二、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是仁学的出发点,也是仁学的最终目标。“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友善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孔子本人的爱人思想。厩焚,不问马也不问厩,只问人,可见人在孔子心中是占第一位的,而自己别的方面的损失则是次要的了。孔子以身作则,充分贯彻了爱人这一仁学准则。

而就思想内容方面,爱人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以己及人” 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走了以后,别的弟子问曾参,“什么意思?”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见《论语·里仁》”)忠恕,就是尽心竭力实践恕道,以博大的关爱之心寛厚待人——自己想要有成,先让别人建功;自己想要亨通,先让别人显达。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另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要加到别人头上。照此看来,“仁”应该是一种泛爱众的利他主义,一种先人后己的道德伦理境界,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的理想国。

不过,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天下已成为诸侯的天下,仁不仁,要看掌控财产权力的王公贵族愿不愿意。所以,就等级顺序而言,仁学的实施又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天上有风刮过,地面的草木顺风向偏倒。(《论语·颜渊》)人际关爱,要靠君子们居高临下地树立范式,才能风靡众庶,蔚为全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孔子奔波劳碌几十年去游说诸侯国君,希望得到任用。而他推行仁学的总纲则是“克己复礼”。

三、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礼”的规范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就归于“仁”了;践行仁道全凭自觉,不能由别人强制。这是大纲。看什么、听什么、说话、做事,都要合“礼”,不能“非礼”。这是子目。孔子对自己最器重的门生所作的解释举纲带目,可称经典。

春秋社会是一个“无道”无序的社会:天子式微,权在公室,大夫篡政,乱象丛生——诸侯、重臣凭借武力、权势重新洗牌,进行财产权力的重构,致使政权更迭频仍,民怨沸腾。归根结底,都源于维系社会的纲纪废弛了,即所谓“礼崩乐坏”。要想挽狂澜于既倒,就必须整顿纲纪,重建秩序,才能回归“有道”的社会。所以孔子要求身为贵

族的君子们,首先是诸侯和掌有实权的大夫们,从我做起,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到“礼”的规范中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视听言行。相对于“仁”而言,孔子的“礼”的内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大体说来,它无非就是指周礼。简单说来,就是君子们视听言行、吃喝穿住、立身处世的游戏规则。“礼”无所不在,渗透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礼”则“归仁”。《论语·学而》中有若的话应当出自夫子的教诲。“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礼”的运用最要紧的是回归和谐;古圣先王的理想政治,以实现“和”为最高境界。可见,“天下归仁”,构建人与人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才是仁学的终极目标。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对仁学的简要分类而已,仁”其实是一个包含甚广、关涉甚宽的概念,是对人性、个人品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的一种全方位的要求。其内涵非常丰富,很难以几个抽象的词(概念)或者几个单一的属性予以概括。它既是孔子思想核心,同时也是孔子思想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众所周知,任何理论的实施,都有赖于权势的认同。在春秋环境之下,还把宗法和礼制当作理想政治,自然就会被认为迂阔不切实际了。

不合时宜,这就注定了孔子身世坎坷,只能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我这里并不欲就此进行讨论,因为无论如何,孔子的成就,甚至仅仅就仁学这一方面来说,不只是一个时代可以接纳的,也不只影响了一个时代。

仁学是治世之学,虽则不能“平天下”,但它“治天下”的卓特功能不可取代。仁学,又是对社会的哲学思考,蕴涵深刻的政治哲理。不止于古代,对于多元文化的现当代,它的理论价值仍然不可忽视。“至圣”孔丘,生前弟子三千。即便后世名闻遐迩的战国四公子,凭借权势与财富,其门客数也不过如此。其生前,《道德经》尚未行世,作为学术派别的道家尚未成形;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是最早具备规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派——即便在尔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在公认的“孔墨显学”中也列位墨家之前。

孔丘,能在几百年以后的《史记》中以“世家”立传,尊为“至圣”,他的学术和品格得到今人和古人的一致认可。我们读《论语》,读“仁”,不仅是在读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在读孔子的毕生。

论及“仁”,孔子首先就是当之无愧的仁者,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位仁者的仁者之爱,才有不断的思考,才有了儒家,有了《论语》。

我们不敢忘“仁”,更不敢忘“仁者”孔子。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 个人论文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语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现在的大人们,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却恰似给我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何尝不不需认真学习孔子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学习方面同样需要“温故而知新”,与人交往,他人总会有自己看不惯的一面,人个有志,也许你认为他没志向,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和决定都需要尊重。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个人认为《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的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们国家增长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GNH,是什么呢,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强,不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看每一个老百姓他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他在这个社会中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认同吗,他满意吗。而这个指数在中国很有意思,我们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的调查,当时显示我们国家的幸福指数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点多,到了91年的时候再参加调查发现随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提升,当时也是进行了很多改革,这个幸福指数提高了,当时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参加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了,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大家肯定会有同感,今天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这个,可以选择那个,所以大家困顿。其实大家谁都不愿过苦日子,但是在相对的,比如说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快乐吗,我们每一个人追问内心,我们会有一种安顿吗?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论语》 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多么贫困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但是孔夫子评价过他的一个学生,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他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话什么意思呢,一箪食,家里头粮食很少,不能是满仓满斗的,可能刚刚够煮饭就那么一小笸箩;一瓢饮,一个水瓢里头的水,够喝的水就完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陋巷,非常破烂的小地方;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幸福不是源于物质而是源于心灵。有时候上进固然是好事,但是知足的人却会在心灵上得到安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群大学生将要踏入社会,也许我们要思考,祖国需要我们做什么?仅仅是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金钱之上么,也许不仅仅这么简单,每代人都有他们的使命,我们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虽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回答,但是,相信在我不断的成长中,我将慢慢地感悟。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第三篇:论语论文

《论语》读后感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记载成《论语》。

我们初中学习《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学习这一课程我有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是我对学习《论语》之后里面两则论语的理解与认识。

《论语十则》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过来就是:“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当时初中老师讲课的时候只是让我们背诵,了解他的翻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上大学之后又开了这一课时,老师深入讲解其中的意义。老师说孔子的话只是几句却有深刻的意义。外国友人经常佩服我们孔子所说的话,只是几个字却道出很深刻的意义。

我学习《论语》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深刻体会一下,我在高考时学习的知识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很多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盲点和新理解的一些知识点。并且感到很愉快。很多伟人曾经说人的一生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很难也很幸运。像俞伯牙、钟子期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大学刚开学我们接触新的生活和新的同学朋友,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是以前要好的同学朋友经常联系。当和自己很要好的同学朋友来看自己时真的很高兴。在大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脾气秉性,也许你在高中担任很多职务,但是没人了解你的一切,每个人也不知道,你也不觉得难过伤心,不是也君子吗?我觉得这样的话在去自己体会会学到很多知识。这就用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第四则我也很有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过来就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读书却不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意思。中国教育现在仍是填鸭式教育,我们也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总是认为学习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的,现在考虑一下是我自己没有用心去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所以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上学时候很爱空想,空想自己会怎样。没有去认真学习自己该学的知识,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学习很不好。

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之后我了解到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知识。自己以前盲目的知识。从这一课我学习到很多知识。老师说很多外国友人现在研究我们中国文化,尤其是孔子,他们很想学会中国的文化知识。

我想我以后要重视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我学习的旅游英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重视自己的中国文学知识积累,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自己可以为文化的发展可以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心得

郑旺中心小学 郇金娟

伴随着寒假假期尾声将至,我的《论语》学习笔记也已完成,但对孔夫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等各方面的学习还远远没有结束,孔夫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生追寻。

在这个短暂的假期中再一次领略了先人“万世师表”的风采。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归纳起来说,其核心是“仁”论。孔子“仁”论贯穿于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即所谓“一以贯之”。因为我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通过这个假期的学习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深有体会。

孔夫子的“一以贯之”体现在4.15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其中15.3章里的“非也。予一以贯之。”通过读孔子的言论,深刻感受到其人伟大的人格感召力。

孔子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他认为人能立身于世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君子要有仁爱之心,自重自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等。孔子的教育学说内容也很丰富,他主张学思并重,学行统一,讲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的论述中都能体现出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

十、触类旁通的效果。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集体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可以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1.《论语心得》读后感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平时,总喜欢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目的也是想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的浮躁,但这种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转移较之于自内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从容实则“其远差矣。”能将一部《论语》经典讲得深入浅出,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造诣。在“君子之道”章节,作者对君子进行了精辟讲解。但书中有个观点让我费解,“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用动机而不是用行为判断人,这是早已被唾弃的谬论,让人联想起卫道、道德杀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钟情的君子身上所为何来?历史上心怀悲悯手举利刃和流着眼泪杀人的人着实不少,莫非他们也是君子?不知该敬佩还是同情作者,一位《论语》的信徒,却无心快语道破了“君子”的伪善本质。

扪心自问,我没有达到君子的境界,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2....;《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在几个夜晚舒心的阅读后,我认为,《于丹论语心得》,这无疑是一本好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这个曾经被捧被批的圣人,因着朝代的更替主权的轮换曾遭受过天与地的对待,然而,他口中的道理却如此亘古不变。这一次,他又借着于丹教授之口,通俗的给了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人性的成长。当然,读《论语心得》,在他人的心得之上取得感触,是比较容易而且盛产的,要把这些感触化成文字,真是写也写不完。下面我就说几个对我工作学习非常有益的感触,与大家分享,共勉。

记得于丹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很不服气对佛像提出抗议,说: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踩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一个简单的故事,使我如梦初醒。做为一个刚迈上自己岗位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常常会在工作中对一些安排充满了怨气,总是会想,那个那个我也可以做,为什么只让我做这个没意思的工作呢。我想,这应该不是我个人的一种问题,在我们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中,也常常听到朋友们这样的牢骚。刨去青春傍身,年轻气盛,我想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的心胸还不够宽广,对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虚心的态度。我们急于成功而盲目的与他人胡乱对比,总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顺利对比,不能心平气和的接收他人的辉煌。是啊,书中写的多好,佛像能让千万人去膜拜是因为他曾接受了千刀万剐的考验,而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我们还有很多经验等待去积累还有很多技能等着去考验,怎能如此心浮气躁呢?这便是《论语心得》带给我的思考。

还有另外一则也让我记忆深刻,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所谓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么呢?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是多高的骄傲啊!虽然其中映现了封建思想,儒家做派的影子,但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够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快乐的风骨,无不吸引和震撼着我。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不过是说说,让谁做到这样,谁也不行!我左思右想,悲哀的发现自己无力用事实来说服拥有这样思想的人,然而,这种自然、平和、积极的心态却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纳肯效仿圣人这种心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获得成功的人。我们的思想永远决定着我们的行动,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在社会风气略显浮躁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必须懂得去学习这种平和的心态,以造就一个更为善美更为清亮的明天!

圣人的智慧就是圣人的智慧,品完后我如此喜悦;圣人的智慧也终归是圣人的智慧,品完之后发现自己如此不足。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够满意!谢谢!

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完成于1989—1994年期间,此书不是简单地对经典做出字面上的训估与注解,而是在“半宗教半哲学”的对话体里分离出“宗教性道德”(内圣)和“社会性道德”(外王),前者成为个体的生活意义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而后者创化性成为现代政体的形式,由此培育人性情感、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之偶然的“文化重建”。本书自安徽文艺社出版以来,大受欢迎,此次三联书店新版(2004-03),更加精美完善,值得珍藏。

李泽厚成名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观卓然成家。半世纪来,学界与李泽厚同调者有之,立异者有之,但没人会忽视他的著作。《论语今读》为李氏近年力作,应是缘于使命感的驱使。

《论语》曾被神化,弄得古代每个士子都不得不呕心沥血苦读。但是,今人对其误解还是太深了。这些误解在李泽厚眼里,轻者,近一个世纪哲学史专家们写出一本又一本或赞赏、或批判、或“批判地继承”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著作,以为这样就处理好了孔子、《论语》和儒学;重者,“以理杀人”、“以革命杀人”,便惨剧重重,层出不已。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假道学”、“伪君子”和“马列主义老太太”。

他要做的,便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神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这可不是简单地对经典做字面上的训估与注解,而是着力于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

《论语今读》的体例分为译、注、记。“译”尽可能保持原貌,采用直译,对专有词汇如“君子”、“小人”一律不译,重要的词汇如“仁”、“礼”、“义”有专门说明;“注”则参考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康有为《论语注》等多家注,力求精简全面;“记”是李氏的评论、札记和解说,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文体活泼。

二千年来,重新解读《论语》的著作何止千万,李泽厚却自信《论语今读》有新意。通读全书,觉得李氏自信得不无道理。

新意之一,是将《论语》与其他经典对比来读。例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在“记”中说:“就认识论,与康德所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几乎同一思路。这一道理至今不过时。东海西海,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又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李在“记”中说:“生烦死畏,追求超越,此为宗教;生烦死畏,不如无生,此是佛家;生烦死畏,却顺事安宁,深情感慨,此乃儒学。”

新意之二,是借《论语》针砭时弊。例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李感慨:“父母多能记得子女年岁;‘父母之年’,今天又有多少记得?”又如: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李译为:孔子说:“古时的学者是为了改进自己,今天的学者是为了教训别人。”并发议论:“君不见,好些风头正健、时髦十足的青年学人(其实也未必都年轻),专以践踏他人炫耀自己为学问志业乎?”

新意之三,是以凡人的视角来看孔子。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李译为:孔子拜会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会惩罚我!老天会惩罚我!”在“记”中说:“《论语》中的孔子是生动活泼的活人,有脾气,有缺点。‘南子’据说是一个‘淫乱’的国君妾妇,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孔子却拜见而不避,甚至使亲近的学生怀疑而不高兴,可见孔子与后代假道学大不相同,并不装腔作势,而是有高度灵活性的。”

李泽厚早年名满天下,树大招风,后辈学人以他为桥,饮水思源者众多,而过河拆桥者自然也不少,只是这种作风实在不合孔夫子的教诲。李泽厚在书中不免借《论语》来浇胸中块垒,对青年浮躁作风的批评,散见于书中多处。如在论孔子的“欲速则不达”时说:“近代中国求速而不达之经验固惨痛矣。所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即如此。今日急进青年虽模式不同,学说亦异,却仍不脱此轨,可伤。”又如在论孔子的“当仁,不让于师”时说:“可惜如今是‘当名,不让于师’,总以为天下第一,举世无双,老师更不在眼里了。”

当然,李泽厚并非一味批评后学,对老人的不良作风也照样针砭。如论孔子的“君子三戒”中“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时说:“‘血气’、‘精力’包括身体和心理,特别是老人贪恋已有之名位利禄,患得患失,迎合当朝,丑态毕露,虽白发岸然的名学者亦不或免,今屡见之矣。”

借助李泽厚的解读,用平常心读一读《论语》,真不失为一本好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请读片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

孔子曰:“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动,仁爱的人安静。聪明的人常快乐,仁爱的人活长久。”

【注】

《钱解》: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以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也。《论语》中似此章富于艺术性之美者尚多,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

【记】

用山、水类比和描写仁、智,非常聪明和贴切。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因为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仁”则似乎更高一层,已无谓快乐不快乐(见前)。他(她)的心境是如此平和宁静、无所变迁,成了无时间的时间:寿。“乐山”、“乐水”,是一种“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有好几层意思。例如各种体育活动便有发展个体、肢体、身体的力量和能力,从社会异化中解脱出来(但今天的某些体育竞技活动却严重地被社会异化了),得到因它本身获得实现而产生的享受和快乐。这种快乐不是社会性的如荣誉、成就等等的快乐,而是身体本身从而使心理也伴同的快乐。第二,即“乐山乐水”,回归自然,免除各种社会异化,拾回失落感。它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身体-心理状态。第三,即由气功、瑜伽等所达到的人与自然-宇宙节律的同构合拍。总之,“人的自然化”使人恢复和发展被社会或群体所扭曲、损伤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尽管有时它只可能是短时间的,但对体验生命本身极具意义。

流动不居(水)而又长在(山)。“纷纷开且落”,动亦静;“日长如小年”,静含动;生活情境如同山水,有此意象,合天一矣。此岂道德?乃审美也:主客同一,仁智并行,亦宗教,亦哲学。中国非真理符合论(Plato)、非解蔽发现论(Heidegger),体用一源,非本领主义,均以来源于“太初有为”故也。分享到新浪微博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47)|评论(7)|收藏(0)|打印|举报 学而第一

共十六章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注】 刘宝楠《论语正义》(下简称《正义》)邢疏云:自此至尧日是鲁论语二十篇之名及第次也。„„案:古人以漆书竹简约当一篇,即为编列,以韦束之。程树德《论语集释》(下简称《集释》)马融日: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简称《朱注》):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记】

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从Ruth 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学者说)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

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曰朋”),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并见6.11)。“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这里愿抄引陶渊明思念朋友的诗:

霭霭停云,濛潆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 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停云霭霭,时雨漾漾,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情真意深,不必作各种穿凿解释。诗人通过写这首诗,读者通过读这首诗,岂不使自己情感更深沉?这就是说,人类的一些基本情感本是生物性的,动物也有友谊和友情,包括狗、马对主人的亲密依恋等等。但把情感保存、延续和提升到如此高级水平,触景生隋,借景抒情,却正是文化的功绩。这首诗如同孔老夫子这句话一样,它们都在塑造人的情感心理。文化使情感人化。友谊、友情的快乐正是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直接塑造,而在人的心理中培育成长。这首陶诗便是一例。年轻时大概很难欣赏这首诗(以及整个陶诗),但有了足够人生经历之后,便不同了。这就是我说的“积淀”。“积淀”是一种“文化一心理结构”(cultural—psychological forming),亦即所谓“自然的人化”,亦即人之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所在。

当然,“情”有好些不同的层次。在《美学四讲》中,我曾分出审美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其中,“悦”神”的层次,就接近或进入某种宗教境界或宗教体验。它以“天人交会”、“天人合一”为皈依或指归。“悦志”则充满了悲剧精神,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经营惨淡、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其故在此。其中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其故在此;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为基础、为实在、为“本体”。因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儒学以此区别于其他宗教和哲学。

关于“人不知而不愠”,将在以后章节中讨论,这里暂不多论。

本章开宗明义,概而言之:“学”者,学为人也。学为人而悦者,因人类即本体所在,认同本体,“悦”也。友朋来而乐,司见此本体乃群居而非个体独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则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实在与价值也。此三层愈转愈深,乃“仁”说之根本,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之枢纽,作为《论语》首章,不亦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尊爱兄长,而喜欢冒犯上级官长的,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欢造反作乱的,从来没有。君子在根本上下工夫,根本建立好了,人道也就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爱兄长,就是人的根本吧?!” 【注】

《集释》陈善《扪虱新语》:古人多假借用字。《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曰“观过,斯知仁矣”。又曰“井有仁焉”。窃谓此“仁”字皆当作“人”。王恕《石渠意见》:“为仁之仁,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乃是为人之本。”

【记】

“仁”是孔学的根本范畴,是人性结构的理想。由“礼”归“仁”,是孔子的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已经讲过了。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所以我才说,孔学(或儒学)半是宗教,半是哲学。因为它虽然没有人格神的上帝,但在塑造、形成、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上,与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并不相上下。而儒学之所以不是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学说、思想,其要点之一正在于它把思想直接诉诸情感,把某些基本理由、理论,建立在情感心理的根基上,总要求理知与情感交融,至今中国人仍然爱说“合乎情理”、“合情合理”,便是它的表现。本章即如此。今日来读,应该甩开那些什么“犯上作乱”等等过时的具体主张或要求,甩开那以为这样就能够使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幻想(详后章),而注意它的特征在于:把“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好些动物也乳幼抚小,但幼小长大,便离“家”独立,不再复归,因此也很难说什么儿女对父母的感情。孔学儒家教义的特征之一,从所谓“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说“人禽之别”,首先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家庭”中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情的自觉培育,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把“家庭价值”(family value)置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来作为教育的根本内容。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生存和延续。从孔老夫子到现代,一直是一大难题。当今自由主义(个人权利、公平竞争、优胜劣败:强凌弱)与民主主义(公众意志、人民民主、社会福利:众欺寡)的两难困境,J.Harbermas想以“主体间性”的“商谈伦理学”来作调解。中国儒学重人轻法,现在倒转过来以法治为主后,是否仍可吸收中国传统强调建构人性以稳定社会的想法,重情感、修养、家庭价值、主体间性以作出某种转化性的创造呢?似有许多具体课题值得深思。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颜假色,这是很少有仁爱的。”

【注】

《正义》包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记】

上章从积极方面规定“仁”;这章从消极、否定的方面规定“仁”,即强调“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指出外在的容色和语言都应该服从于内在心灵的塑造。过分的外在雕琢和装饰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于这种塑造。在原始巫术礼仪中,巧言令色而无真诚情愫,乃大罪恶而不可容许者。

“仁”的特征是“爱”。朱熹把“仁”说成“爱之理,心之德”,建构天理人欲的宇宙伦理秩序以统治人们(详2.8),近代谭嗣同、康有为则把“仁”拟之于“以太”、“电”,等同于宇宙的最后实在以贯通万事万物,来为其“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观念作哲学根本(见拙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今日如果重建以“仁”为“体”的哲学基础,那就是我所谓以心理——情感为本体。它将既非宇宙的“以太”,也非超越(不管是外在的超越或“内在的”超越)的“性”“心”,当然更不是种种外在的华丽。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 【注】

《集释》宦懋庸《论语稽》:说文以阳之一,合阴之二,其数三。史记律书:数始作于一,终于十,成于三。盖数至于三,阴阳极参错之变,将观其成。故古人于屡与多且久之数,皆以三言。如颜子三月不违,南容三复,季文子三思,太伯三让,柳下三黜,子文三仕三己,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嗅而作,三年学,三月不知肉味,皆此意也。郭翼《雪履斋笔记》: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尝躬试之事而误后学。【记】

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主体间性”之中。要使这“共在”的“主体间性”真有意义、价值和生命,从儒学角度看,便须先由自己做起。所以这不仅是交友处世的“君子”之道,而且也是稠密人际关系,并将这关系置放于很高地位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意识。这章特点是反省自己对这种“主体间性”的忠诚度,具有浓厚的宗教情怀,即宗教性道德的追求色调:“主体间性”在这里即是上帝,对它的反省(自己的过失和不足)即是面对上帝的悔忏。曾子是儒学中宗教性道德的传人。但儒学(包括曾子)又毕竟不同基督教的悔罪,尽管兢兢业业,如临深渊,但中国仍然没有那种与生俱来罪孽深重的原罪观念,较少恐惧性的自我折磨和摧残。相反,以为宇宙的生存、自然的存在、人的生命都是好的,以一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色调来解述和规范它们,作为最高准则的“主体间性”乃是此岸的人际、人群和人生,亦即不是因为上帝叫你“爱人”因而去爱人,而是“爱人”本身乃上帝,这里的“三省”亦如是。最后一句今天无妨释作:自己所讲授所写作的东西,认真思索过、研究过或实践过吗?很好的自警语,今日之“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特别是言行不一,品学分离者,盖亦多矣。时。”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译】

孔子说:“治理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慎重、敬畏地处理政事,恪守信任,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差使老百姓选择农闲的时候。” 【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下简称《杨注》):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即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

【记】

《论语》一书讲政治极多,大同小异,将在以后篇章继续评论。这里应首先提出的是,《论语》和孔子本人都有很多关于政治方面的讲述,并且放置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即使是曾参学派的记录传承,也仍可看出。所以儒学决不是专谈道德和心性。这也就是我所强调的“如何活”非常重要,它在“为什么活”(道德等等)之前的道理(参见拙作《哲学探寻录》)。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家对此重视、分疏极为不够。“敬”字多见于《论语》,乃一重要范畴。它既是一种外在态度,更是一种内在情感,源起于巫术礼仪中对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理性化后转为生活态度和情感要求,成为人性塑造的一个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对鬼神的敬畏、敬重转化为对人事、伦常、政务的敬畏、敬重,再表现为对客观理则的敬重、敬畏。这一范畴(“敬”)可与Kant强调的“道德感情乃敬重”相比拟,即与喜悦、快乐无关,从而才能与一切功利主义彻底脱钩。但Kant的绝对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无上崇高,高踞感性世界之上,与儒学以“仁”为本,不离感性,亦可同等崇高,又仍是两个世界(天国/人世)与一个人生之分。而中国之所以是“一个世界”,盖因巫术世界观之直接理性化(通过三礼、《周易》),此乃中国古史及思想史之最大关键,亦梁漱溟所谓中国文化之“早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容后详论。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谨慎、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剩余力量,就学习文献知识。” 【注】 《杨注》: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记】

这里并无什么“哲学”、“智慧”或“知识”,而仍然是“做人”的非常具体的规范,但又并不只是处世格言。尊敬、爱戴兄长叫“悌”,指的是同家族、宗族、氏族的同辈而年长者,非仅现代小家庭的兄弟。“泛爱众”也指与本氏族的成员们普遍地友爱相处。

下载《论语》论文(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论文(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读后感

    读《论语选读》后感 读《论语选读》已然是一个多月了。最近难得清静就写点东西抒发下感想,另外,也想让自己养成一个能坚持看完一本书并有所悟的习惯。 论语其中讲了七个方面:天......

    论语读后感(大全)

    论语读后感精选1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六二班 王旭英 悠悠华夏五千载,璀璨文化的源头是《论语》。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这一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

    《论语》读后感大全

    《论语》读后感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人,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为时光所尘......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音乐,绘画还有人生的各个方面。论语往往是只言片语,但大多数是警世恒言,往往即兴而发,编排缺乏逻辑,但其思......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致小晗同学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晗同学: 你好! 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读《论语》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灵收获,现在就结合工作来......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